清华大学法学考研论坛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清华大学考研分数线、清华大学报录比、清华大学考研群、清华大学学姐微信、清华大学考研真题、清华大学专业目录、清华大学排名、清华大学保研、清华大学公众号、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清华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报考清华大学法学研究生考试的同学在复习阶段会意识到自己的基础薄弱,时间不够用,寄期望于可以通过参加清华大学法学考研论坛的方式帮自己快速的掌握考试的重点。点击查看微信QQ群 http://m.okaoyan.com/qun.html手机访问

Add 清华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清华大学

但是,让很多同学都比较纠结的是,要不要在备考过程中报一个辅导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辅导机构呢?针对这些问题,考研派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两条建议:

1. 考研是一项几百万人长跑,最终只有少部分可以到达终点的运动,我们不能选择本科院校、不能选择好的导师授课、不能让自己聪明到看一遍就会,那么,就需要利用一切该利用的资源,在起跑阶段,就超越很多人。

2. 考研辅导班和考研培训班也并非救世主,同学们在选择辅导班的时候,授课导师一定要是报考院校对应专业比较优秀的研究生,或者名师。自己也要足够努力,才能考上理想的学校。

关于清华大学法学考研辅培训班,目前包括考研机构开设的辅导班以及考研学校自行开设的辅导班。2007年前有很多学校的研究生录取考试,学校会开办一些考研专业课的辅导班,并有辅导班,这些辅导辅导非常好,因为都是参与出题或改卷老师们开的课,但后来国家不在允许研究生招生单位做任何相关的培训辅导,所以专业课考研辅导基本不在会更新,当然一些全国统考的科目还是会有些考研辅导机构会开设一些考研辅导班的培训课程,比如西医综合等等。 目前我国的清华大学法学考研培训以考研机构为主,时间上包括长期和短期,形式上有大班授课、小班授课以及一对一授课等不同形式,公共课和专业课均有课程(专业课限于热门专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进行选择上不上辅导班以及选择辅导班的何种方式。

清华大学法学考研论坛

     
  ►个人简介
  程洁
  副教授
  座右铭:淡泊敬诚

  ►教育背景
  北京大学法学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1999),中国政法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法学硕士(1996),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系法学学士(1993)。
  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富布莱特访问学者(2003-4),挪威奥斯陆大学人权研究所访问学者(2001),中欧大学夏季研究班(1997)。

  ►学术兼职
  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澳门基本法委员会(2006-7)

  ►研究领域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香港基本法、法律诊所教育

  ►研究兴趣领域
  1、人大制度(人民代表大会的权限:审计、罢免、预算、监察专员、选举诉讼)
  2、违宪审查制度
  3、规范冲突与审查
  4、土地征用与房屋拆迁法律制度
  5、信息公开制度(信息自由、隐私权与信息安全研究)
  6、宪法史(包括中国宪政史、家法与国法)
  7、香港基本法(香港基本法法理与判例专题)

  ►讲授课程
  宪法学、比较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香港基本法法理与案例、民权法案比较研究、法律实务(公民权利救助)

     
  ►个人简介
  赵晓力
  副教授

  ►教育背景
  1989.9-1993.7,南京大学法律系法学专业,法学学士
  1993.9-1996.7,北京大学法学院法理专业,法学硕士
  1996.9—1999.7,北京大学法学院法理专业,法学博士

  ►工作履历
  1997.7-2004.9,北京大学法学院,讲师
  2001.8-2002.7,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人
  2004.9-2004.12,清华大学法学院,讲师
  2004年12月至今,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研究领域
  法律社会学、法理学、西方法律思想史

  ►学术成果
  法律社会学
  1.“关系/事件、行动策略和法律的叙事”,《乡土社会的公正、秩序与权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双重结构下的法律解释”,(强世功,赵晓力),《法律解释问题》,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3.《中国近代农村土地交易中的契约、习惯与国家法》,《北大法律评论》1999年第1卷,第2辑,北京:法律出版社。
  4.《通过合同的治理:80年代以来中国基层法院对农村承包合同的处理》,《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4月第2期。
  宪政
  1.《美国宪法中的宗教与上帝》,《中外法学》,2003.4
  2.《废除我国选举法中的四分之一条款》,《二十一世纪》,(香港)2004.3
  3.《司法过程与民主过程》,《法学研究》,2004.4
  4.《选举法中的四分之一条款>,《中国法律人》,2004.1
  5.《乡镇人大任期为何延长》,《中国法律人》,2004.2
  6.《预选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中国法律人》,2004.3
  7.《缔造人民共和国》,《中国法律人》,2004.4
  8.《美国的宪法务家统一》,《中国法律人》,2004.4
  9.《从普选到直选》,《书城》,2004.10
  10.《加强人大代表选举程序建设》,《财经》,2004.24,2004.11.1
  11.《美国宪法的原旨解释》,《思想与社会》,第4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2.《酝酿还是预选:论区县人大代表选举中正式候选人产生方式的改革》,《江流有声》,法律出版社,2004。
  13.《司法权威的来源》,《法律适用》,2005.4
  网络法
  1、《一些权利保留》,《读书》2005.4
  2、《从杰弗逊走私稻种说起》,《21世纪商业评论》,2005.12
  3、《不安全的安全港》,《21世纪商业评论》,2005.11
  4、《网游规管的新思路》,《21世纪商业评论》,2005.10
  5:《互联网商务的优势与风险》,《21世纪商业评论》,2005.10
  6:《后过滤的搜索新时代》,《21世纪商业评论》,2005.9
  7:《盛大的盒子》,《21世纪商业评论》,2005.8
  8:《你可以不作恶还能赚钱》,《21世纪商业评论》,2005.8
  9:《长尾现象与小众文化》,《21世纪商业评论》,2005.7
  10:《IPTV的前景》,《21世纪商业评论》,2005.6
  11:《Ipod是个例外》,《21世纪商业评论》,2005.5
  12:《网络效应与标准战争》,《21世纪商业评论》,2005.4
  13:《互联网管理的新思路》,《网络传播》,2005.11
  14:《国内邮件的全求屏避危机》,《网络传播》,2004.11
  15:《质疑电子邮件服务行政许可制》,《网络传播》,2004.11
  16:《从美国《反垃圾邮件法》的失败看中国的反垃圾邮件立法》,《网络传播》,2004.5
  17:《中国成为垃圾邮件第二大国?》,《网络传播》,2004.5
  18:《反垃圾邮件法的立法原则》,《信息网络安全》,2005.12
  19:《我国法律政策中认定‘淫秽色情’的标准》,《信息网络安全》,2005.6
  法律思想史
  1:《民法传统经典文本‘人’的观念》,《北大法律评论》,第1卷第一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2:《亚当·斯密论经济与伦理的一致性》,《中国大学学术演讲录》,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书评和评论
  1:《读泼斯纳《法理学问题》第十二章》,《比较法研究》,1995.2
  2:《比较法的力量与弱点何在》,《比较法研究》,1996.1
  3:《对日常生活中的法律的研究与感想》,《中国书评》,1998.3
  4:《程序法治主义的理路与纲领:评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学术》,2001.1
  5:《知识和雷格瑞的命运:B镇民事调解的手记》,《北大寻思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学术自由、大学自治与教授治校》,《书城》,2003.8
  7:《悲剧还是闹剧:北大教师人事改革的法律依据问题》,《中国大学改革之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8:《要命的地方:<秋菊打官司再解读>》,《北大法律评论》,第6卷第二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基层司法的反司法理论》,《社会学研究》,2005.2
  10:《美国人来自火星,欧洲人来自金星?》,《书城》,2005.3
  11:《习惯法研究与对应性调查》,《中国书评》,总第二期,2005
  翻译作品
  1:《宪政与权利:美国宪法的域外影响》,路易斯·亨金等编,郑戈、赵晓力、强世功译,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2:《现代世界知识分子的角色》,皮埃尔.布尔迪厄著,《天涯》2004.4
  主编
  《思想与社会》,第4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个人简介
  龙俊
  助理教授

  ►教育背景
  2002-2006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学学士
  2006-2011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
  2009-2010日本北海道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留学项目”资助)

  ►工作履历
  2011-2013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后
  2013-清华大学法学院

  ►研究领域
  民法学

  ►奖励与荣誉
  1.2011年获得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一等奖。
  2.2011年获得清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奖。
  3.2009-2010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研究生派出项目”奖学金。
  4.获得“江平民商法奖学金”、“清华法学特等奖学金”等。

  ►学术成果
  发表论文
  1.《中国物权法上的登记对抗主义》,载《法学研究》2012年第5期。(独著,CSSCI)
  2.《权益侵害之要件化》,载《法学研究》2010年第4期。(独著,CSSCI)
  3.《委托合同的任意解除权及其限制——“上海盘起诉盘起工业案”判决的评释》,载《法学研究》2008年第6期。(与导师崔建远教授合著,CSSCI)
  4.《论未登记物权与租赁权之对抗关系》,载《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独著,CSSCI)
  5.《代位權的行使與合同效力的確定「(二○一一)民提字第七號」判決評釋》,载《月旦民商法杂志》第36期(2012年6月)。(独著)
  6.《租赁合同的效力、解除方式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载崔建远等著《民法原理与案例分析》,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独著)
  编纂书籍
  1.主编:《清华法律评论》第五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主编:《清华法律评论》第四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主编:《清华法律评论》第三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参编:《清华法律评论》第二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参编:《清华法律评论》第一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承担项目
  1.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12CFX063)。
  2.独立承担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012M510230)。

     
  ►个人简介
  张月姣
  清华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

  ►教育背景
  1968年获法国汉纳大学学士学位。
  1981至1982年赴美国乔治顿法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学习,获法学硕士学位。
  1985年取得中国律师资格。

  ►工作履历
  1978年起,工作于中国国家进出口委员会、中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参与了起草中外合资企业法、经济特区条例等。
  1982至1984年,任世界银行法律部法律顾问。
  1984至1997年,任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条约法律司外资处副处长、外贸处处长、副司长、司长。参与起草中国的“民法通则”、“涉外经济合同法”、“公司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贸法”等法律;审批外商投资企业合同;还率中国代表团与外国谈判“投资保护协定”;担任中美知识产权谈判代表、中国复关谈判法律顾问;参加制定与完善“专利法”、“商标法”、“版权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还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了乌拉圭回合在日内瓦的最终谈判。
  1987至1999年,被选为国际统一私法协会理事、国际发展法学院董事,参与制订“国际融资租赁公约”,“商事合同通则”等。期间,还参加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制订”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公约”和“电子商务合同指南”等.
  1998至2004年,任亚洲开发银行助理法律总顾问、东亚地区局副局长,湄公区域局副局长,亚洲开发银行上诉委员会联合主席,亚洲开发银行欧洲局长等职。
  2005年2月,担任西非开发银行董事。
  2007年11月27日,当选WTO上诉机构大法官,任期四年,从2008年6月1日开始。

  ►社会兼职
  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人民大学,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兼职教授,汕头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国际商会仲裁员。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副会长。

  ►研究领域
  通晓英语,法语,有长期国际贸易、金融和投资法律的经验。

  ►学术成果
  主要代表著作包括《中国对外经贸法律与实务研析》,《中国涉外经济法律介绍》(英文)等。

     
  ►个人简介
  张明楷
  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背景
  中南政法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学士、法学硕士

  ►社会兼职
  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最高人民检察院“百千万”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带教导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业务咨询专家,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咨询监督委员,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咨询监督委员,深圳市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河南省焦作市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刑法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北京大学刑法专业博士点指导小组成员,国家法官学院兼职教授,国家检察官学院兼职教授;曾为中南政法学院法律系主任、教授,日本东京大学客员研究员,东京都立大学客员研究教授,德国波恩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研究领域
  刑法学

  ►奖励与荣誉
  《行政刑法辨析》、《刑法的基础观念》获普通高校第三届、第四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论刑事责任》获湖北省首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省级奖二等奖;《刑法学》获司法部第三届部级优秀教材一等奖;曾获司法部部级优秀教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第三届杰出中青年法学家等称号;曾获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等奖项。

     
  ►个人简介
  鲁楠
  助理教授

  ►教育背景
  1998-2002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法学学士
  2004-2007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
  2007-2012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
  2010-2011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富布莱特访问学者

  ►工作履历
  2012-2014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
  2014清华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

  ►研究领域
  比较法与法律文化,法学理论、法社会学

  ►研究概况
  主要从事比较法基本理论、法律全球化、法律与发展问题研究。

  ►学术成果
  论文及文章
  1、鲁楠:《全球化时代比较法的优势与缺陷》,《中国法学》,2014(1);
  2、鲁楠:《世界法治指数的缘起与流变》,《环球法律评论》,2014(4);
  3、鲁楠、高鸿钧:《中国与WTO:全球化视野的回顾与展望》,《清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
  4、鲁楠、陆宇峰:《卢曼社会系统论视野中的法律自治》,《清华法学》,2008(2);
  5、鲁楠:《英美自然法——精神超越与制度融合》,载高鸿钧等:《英美法原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6、鲁楠:《匿名的商人法——全球化时代法律移植的新动向》,《清华法治论衡》,第14辑,2011;
  编著
  1、高鸿钧、赖骏楠、鲁楠等:《比较法学读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2、高鸿钧、马剑银、鲁楠等:《法理学阅读文献》,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高鸿钧、鲁楠、余盛峰:《法律全球化:中国与世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个人简介
  高丝敏
  助理教授

  ►教育背景
  法学学士(2005)中国政法大学
  法学硕士(2007)北京大学
  理学硕士(司法研究)(2009)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法学硕士(2010)/法学博士(2013)宾夕法尼亚大学

  ►研究领域
  商法,金融法

  ►奖励与荣誉
  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特别优秀奖
  Russell Ackoff Doctoral Student Fellowship

  ►学术成果
  Transmuting Gold into Lead: The FDIC’s Clawback Rule on Executive Compensation in Orderly Liquidation,The American Bankruptcy Law Journal, Vol 86, issue 3, 473-494 (2012).
  The Lost Justice: Regulatory Recoupment by the FDIC, International Corporate Rescue, Vol. 9, Issue 3, 175-182 (2012).
  Sweetening the Lemon with Fair Cost: Flaws of the U.S. Government’s Toxic Asset Programs and Possible Legal Solutions, The Banking Law Journal, Vol.129,Issue 4, 314-373 (2012) (第一作者)
  全球行政法与国际金融监管新思路,武大国际法评论, 2012, 第15卷第1期,54-70(第一作者)
  美国重构金融监管的政治学逻辑,国际经济法学刊,2010, 17卷第4期,233-262 (第二作者)

     
  ►个人简介
  冯象
  梅汝璈法学讲席教授

  ►教育背景
  耶鲁大学法律博士(J.D.)
  哈佛大学中古文学博士(Ph.D.)
  北京大学英美语言文学硕士
  昆明师范学院英美语言文学学士

  ►研究领域
  法律与宗教(圣经学)、法律与伦理(职业伦理)、法律与文学(法理、社会批判)、知识产权与竞争资讯(民商法)

  ►研究概况
  《贝奥武甫:古英语史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
  《中国知识产权》(Sweet&Maxwell,1997;增订版2003年)
  《木腿正义》(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增订版)
  《玻璃岛——亚瑟与我三千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政法笔记》(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创世记》(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摩西五经》(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2006年)
  《宽宽信箱与出埃及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智慧书》(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2008年)

     
  ►个人简介
  吕晓杰
  副教授

  ►教育背景
  2001年-2004年,日本九州大学法学院国际经济法学博士
  1996年-1999年,清华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硕士
  1991年-1996年,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工学学士

  ►研究领域
  国际经济法、国际税法

  ►研究概况
  2004年美国密歇根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
  2002年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学院德国法及欧盟法项目研究学者
  1999年日本名城大学法学部访问学者

  ►学术成果
  1、《统一解释原则与WTO协定的国内效力》,载于《现代行政纷争》(日),成文堂(2004)
  2、《国际技术转让中的特许权使用费源泉地问题研究》,《清华法律评论》第四辑(2002)

     
  ►个人简介
  张月姣
  清华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

  ►教育背景
  1968年获法国汉纳大学学士学位。
  1981至1982年赴美国乔治顿法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学习,获法学硕士学位。
  1985年取得中国律师资格。

  ►工作履历
  1978年起,工作于中国国家进出口委员会、中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参与了起草中外合资企业法、经济特区条例等。
  1982至1984年,任世界银行法律部法律顾问。
  1984至1997年,任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条约法律司外资处副处长、外贸处处长、副司长、司长。参与起草中国的“民法通则”、“涉外经济合同法”、“公司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贸法”等法律;审批外商投资企业合同;还率中国代表团与外国谈判“投资保护协定”;担任中美知识产权谈判代表、中国复关谈判法律顾问;参加制定与完善“专利法”、“商标法”、“版权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还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了乌拉圭回合在日内瓦的最终谈判。
  1987至1999年,被选为国际统一私法协会理事、国际发展法学院董事,参与制订“国际融资租赁公约”,“商事合同通则”等。期间,还参加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制订”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公约”和“电子商务合同指南”等.
  1998至2004年,任亚洲开发银行助理法律总顾问、东亚地区局副局长,湄公区域局副局长,亚洲开发银行上诉委员会联合主席,亚洲开发银行欧洲局长等职。
  2005年2月,担任西非开发银行董事。
  2007年11月27日,当选WTO上诉机构大法官,任期四年,从2008年6月1日开始。

  ►社会兼职
  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人民大学,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兼职教授,汕头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国际商会仲裁员。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副会长。

  ►研究领域
  通晓英语,法语,有长期国际贸易、金融和投资法律的经验。

  ►学术成果
  主要代表著作包括《中国对外经贸法律与实务研析》,《中国涉外经济法律介绍》(英文)等。

清华大学法学院2017级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清华大学学位委员会法学分委员会2017 年6月15日通过,2017年9月开始执行)
 
 
 
一、适用学科
 
法学(law),一级学科,法学门类,学科代码:0301
 
本方案适用于以下二级学科和方向:
 
l  法学理论
 
l  比较法与法文化学
 
l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l  刑法学
 
l  民商法学
 
l  知识产权法学
 
l  经济法学
 
l  环境与能源法学
 
l  诉讼法学
 
l  国际法学
 
l  国际仲裁与争端解决
 
l  卫生法学
 
 
 
二、培养目标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成为具有坚实的法学理论、系统的知识结构、独立的学术研究能力、紧跟学术前沿的国际视野、投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远大抱负和强烈责任感的高层次法学人才。
 
 
 
三、学习年限与学分要求
 
学习年限二至三年,最长修业年限不超过三年。
 
总学分不少于24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5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学科专业要求学分不少于16学分,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1学分。
 
对于国际仲裁与争端解决方向的研究生,总学分不少于29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5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学科专业要求学分不少于21学分,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1学分。
 
对于联合培养硕士生,由两校推荐学术水平较高的教授或副教授担任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学习有关课程,完成学位相应要求的各个环节。联合培养硕士生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须获得学位要求总学分不少于26学分,其中在北京清华大学学习期间,获得学科学分总计不少于16学分(含公共必修课、必修环节、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在新竹清华大学学习期间所修学科专业学分不少于10学分(经双方认可可以抵免的学分最多为10学分),相关课程参见附录。
 (五)我院学位分委员会认可的其他课程。
 
     说明:
 
一、课程中带“Δ”者为各学科专业学位必选课。其中“法学专业强化课”(70660542,即新生入学两周强化教学安排)为所有法学硕士必修课程,学生列入个人培养计划即可,不需要选课。
 
【备注】当要选择的学位课课程不在方案内课程列表中时,可在“选择方案内课程”页面“学位课”课组查找“自选课程”(课程号:00000003),单击“自选课程”链接,搜索并添加入学位课。
 
   二、研究生中凡本科为非法律专业毕业的,须补修3门为本科生开设的课程,具体科目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确定。上述补修课程不另开课,研究生必须与本科生同堂听课,考试或考查方式与本科生相同。考核成绩不计入研究生阶段的总学分。
 
三、“学术活动(69990031)”的考核方式为:学生旁听我院举行的各类学术报告,均可利用IC卡刷卡系统予以记录。记录次数达到10次者,其“学术活动”成绩视为通过。
 
四、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62550031)为研究生院每学期组织开设的系列讲座课程。主要包括职业修养、学术修养、领导团队和创业教育四部分。研究生在读期间累计听讲座且有效签到次数达到8次及以上,并围绕讲座内容提交相关课程总结,可获得1个学位课学分(考查)。本课程不需网上选课,选修此课的同学,务必在每学期第17周前,将课程总结电子版提交至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电子邮箱:yjsypyc@mail.tsinghua.edu.cn。
 
五、其他研究生素养课程内容和介绍请见附件。学生也可以根据兴趣选修其他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这些课程需要在特殊课组00000005中选择(会有对应的名称和课程号),选修相关课程的同学不需要再修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62550031。
 
 
 
五、学位论文
 
(一)开题报告
 
1.开题一般安排在第二学期结束前完成。论文研究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时间。开题报告和论文工作计划经学科专业负责人审查批准后,交法学院教务办备案留存。
 
2.开题报告的内容包含与所选题目有关的文献综述、选题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论文的工作计划与时间安排、论文的基本内容、预期达到的水平、存在的问题等(不得少于5000字),并应附有该选题的资料索引。
 
(二)中期检查
 
在开题之后半年,应由本学科的导师组进行论文中期检查,主要检查论文写作进度与基本内容。
 
(三)论文要求
 
论文选题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观点明确;论证周密;资料翔实;注释规范;具有一定的创新见解;独立完成;不得少于3万字。
 
联合培养硕士生的学位论文在两方教授共同指导下完成,须分别向两方院系提交两本不同的学位论文,并分别通过两方的答辩和学位审议。整个培养环节完成并合格后,达到两校硕士学位授予要求,可申请获得两校学位。
 
 
 
六、其他要求
 
研究生必须认真阅读导师指定的文献,并根据导师的要求撰写读书报告。
 
研究生在答辩前需满足如下论文发表要求:已经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或者收到论文正式接收函,或在学生刊物《明理学刊》上发表过论文。
 
虽不符合前两项要求,但指导教师认为学生论文达到了发表的水平,且字数达到5000字以上,视为已满足论文发表要求。
 
属于前两种情况的,答辩之前须提交复印件;属于第三种情况的,答辩之前须提交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的论文稿。      
 
申请校级优秀法学硕士学位论文者,必须满足如下要求: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或者收到论文正式接收函,或在学生刊物《明理学刊》上发表过论文。
 
 

     
  ►个人简介
  陈建民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座右铭:因为我热爱,所以我站在讲台上。

  ►教育背景
  华东政法学院法学学士

  ►学术兼职
  兼任北京市民商法学会理事、北京市技术监督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华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业务委员会委员、北京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研究领域
  知识产权法学

  ►研究概况
  1.1993年,参加北京市社科重点科研课题<北京市行政执法现状>的研究,负责调研和撰写北京市工商行政执法的现状与特点部分.整个课题完成并验收后,受到有关方面的好评.
  2.1996-1997年,参加北京市教委社科重点课题<经济欺诈及其法律责任>的研究,负责合同欺诈专题的调研和撰写工作。

  ►奖励与荣誉
  1997年获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优秀著作奖

  ►学术成果
  独著或主编的作品
  1.现代企业法律实务中国检察出版社10万字合著作者1996.1
  2.经济合同纠纷的应对与诉讼人民法院出版社28万字合著作者1996.6
  3.合同欺诈及预防人民法院出版社22万字独著1998.12
  4.知识产权名案代理法律出版社26万字主编1999.12
  5.知识产权法教学案例法律出版社25万字编著2000.4
  合著作品
  1.经济法律大词典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万字合著1992.10
  2.万事源大词典海洋出版社2万字合著1992.10
  3.经济合同法问答中国统计出版社4万字合著1993.11(第一作者)
  4.经济欺诈及其法律责任人民法院出版社4万合著
  论文和其他
  1.论技术秘密及保护北京律师独著1996.5
  2.也谈是否有"灰色区域"中国专利报独著1991.8.28
  3.从专利侵权责任性质谈侵权赔偿中国专利报独著1991.9
  4.当事人不服专利机关调处决定不能提起行政诉讼(第一作者)法制日报合著1992.2
  5.专利权应属于谁航天知识产权独著1992.2
  6.请求宣告专利权无效是法律赋予公众的权利航天知识产权独著1993.2
  7.保护名誉权与新闻舆论监督北师大学报独著1993.7.20
  8.协议管辖能以默示成立吗?中国律师报独著1996.3
  9.合同欺诈的特点与具体表现中国律师报独著1996.4
  10.注册商标的使用许可是要式法律行为中国技术市场报独著1997.8
  11.商标专用权和法人名称权的法律冲突及解决法制日报独著1997.10
  12.正确区分作品的著作权和所有权北京律师独著1997.10
  13.商业秘密保护与竟业避止法制日报独著1997.12
  14.跨国特许经营标志权的法律冲突与解决法制日报独著1998.4
  15.跨国特许经营的有关法律问题北京律师独著1998.6
  16.要重视知识产权的形成北京律师独著1999.6

     
  ►个人简介
  蒋舸
  助理教授

  ►教育背景
  1998-2002法学本科(武汉大学)
  2002-2005法学硕士(武汉大学)
  2005-2006法学硕士(德国萨尔大学)
  2006-2010法学博士(德国萨尔大学)

  ►工作履历
  2010-2011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所奖学金获得者
  2011-2012德国恒乐律师事务所顾问(Associate)
  2012-清华大学法学院

  ►研究领域
  知识产权法

  ►学术成果
  1.《美国与德国知识产权研究现状比较及其对中国知识产权研究对象与方法的借鉴意义》,载卜原石主编《域外中国法评论(第2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63-388页。(第一作者)
  2.《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模式》:载《法律科学》2011年第2期,第113-120页。
  3.《德国公司形式的最新变革及其启示》,载《法商研究》2011年第1期,第143-150页。(第一作者)
  4.《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载《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第75-80页。(第一作者)
  5.《合理替代行为抗辩之比较法与经济合理性分析》,载《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第155-158页。(第一作者)
  6.《欧洲公司法新发展》,《理论月刊》,2009年第137-141页。(第一作者)
  7.《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新发展》,载陈小君主编《私法研究(第8卷)》,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365-386页。(第二作者)
  8.《药品专利与公共健康安全之间的冲突与协调》,《江汉论坛》2004年第7期(增刊),33-34页。
  9. Dual-Protection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in China: Enhanced Protection Standard or Labyrinth for Right holder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Competition Law (IIC), 2011/8,pp. 926-952.
  10. Das GmbH-Recht in China aus rechtsvergleichender Sicht, Peter Lang Verlag 2011.
  11. Der Schutz geographischer Angaben in China, GRUR. Int.2011, 11-20.
  12. Datenschutz in China: heute und morgen, Datenschutz und Datensicherheit 2011, 642-647.
  13. Die dritte Revision des chinesischen Patentgesetzes, Recht internationaler Wirtschaft (RIW) 2010, 446-453. (第二作者)
  14. Straf- und Zivilrechtliche Mischf?lle im Bereich geistigen Eigentums in China, GRUR. Int. 2011, 703-713. (第三作者)

     
  ►个人简介
  吕晓杰
  副教授

  ►教育背景
  2001年-2004年,日本九州大学法学院国际经济法学博士
  1996年-1999年,清华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硕士
  1991年-1996年,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工学学士

  ►研究领域
  国际经济法、国际税法

  ►研究概况
  2004年美国密歇根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
  2002年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学院德国法及欧盟法项目研究学者
  1999年日本名城大学法学部访问学者

  ►学术成果
  1、《统一解释原则与WTO协定的国内效力》,载于《现代行政纷争》(日),成文堂(2004)
  2、《国际技术转让中的特许权使用费源泉地问题研究》,《清华法律评论》第四辑(2002)

     
  ►个人简介
  王保树
  教授,博士生导师

  ►工作履历
  曾任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1999年4月-2002年7月)

  ►学术兼职
  兼任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会长、北京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北京法学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检察官学院等大学兼职教授。

  ►研究领域
  商法学、经济法学

  ►奖励与荣誉
  1997年1月,被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学术成果
  著作
  1.《经济法》(独著),1988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2.《基本建设法简论》(合著,另一作者为吕润程)1985年,中国财经出版社
  3.《工业企业法论纲》(合著,另一作者为崔勤之),1985年,时事出版社
  4.《合同法》(合著,其他作者有王家福、谢怀拭、梁慧星等),1986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企业法论》(合著,另一作者为崔勤之),1988年,中国工人出版社
  6.《经营法学》(合著,另一作者为崔勤之),1990年,法律出版社
  7.《中国企业法论》(合著,另一作者为崔勤之),1992年,日本晃洋书房
  8.《市场经济法律导论》(主编,另一主编为王俊岩)1995年,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9.《中国商事法》(主编),1996年,人民法院出版社
  10.《中国公司法原理》(合著,另一作者为崔勤之)1998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1.《中国会社法》(合著,其他作者为王家福、崔勤之),1998年,日本晃洋书房
  12.《经济法原理》(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13.《中国公司法修改草案建议稿》,(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4.《商法的改革与变动的经济法》(独著),法律出版社,2003年
  15.《商法的原理与实务》(主编,副主编为朱慈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6.《商法》(主编,副主编为覃有土、朱慈蕴),法律出版社2005年6月版
  论文
  1.《关于经济联合法律制度的探讨》,《法学研究》(第55-60页)1986年第1期
  2.《企业联合与制止垄断》,《法学研究》(第1-7页)1990年第1期
  3.《我国企业联合中的康采恩现象及其法律对策》,《法学研究》(第47-55页)1990年第6期
  4.《论国营企业厂长的法律地位》(合著,另一作者为崔勤之),《法学研究》(第49-56页)1984年第5期
  5.《国营企业厂长法律地位的再探讨》,《法学评论》(第58-63页)1987年第3期
  6.《中国反垄断法研究的现状及其展望》,《法学评论》(第1-5页)1991年第6期
  7.《关于经济法与行政法关系的考察》,《法学研究》(第56-62页)1992年第2期
  8.《股份公司机关构造中的董事与董事会》,《外国法译评》(第1-12页)1994年第1期
  9.《现代股份公司法发展中的几个趋势性问题》,《中国法学》(第62-69页)1992年第6期
  10.《外国企业在中国投资的法环境》,《判例タイムス》(第30页-45页)1993年3月804号
  11.《国有企业走向公司的难点及其法理思考》,《法学研究》(第56-63页)1995年第1期
  12.《股东大会的地位及其运营的法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第11-20页)1995年第1期
  13.《经济体制转变中的经济法与转变中的经济法学》,《法律科学》(第24-29页)1997年第6期
  14《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机构的法的实态考察与立法课题》,《法学研究》(第44-59页)1998年第2期
  15.《论反垄断法对行政垄断的规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第49-61页)1998年第5期
  16.《商法的实践与实践中的商法――商人法讨论大纲》,《商事法论集》(第1-19页)(第3期)1999年号
  17.《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层的职能结构》――兼论公司经营层职能的分化趋势》,《法学研究》(第63-71页)1999年第5期
  18.《论经济法的本质》,《清华法律评论》(56-69页)1999年第2辑
  19.《关于经济法的概念的考察》,《经济法论丛》(第43-66页)1999年第2卷
  20.《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公司法》,日本《ICCLC》第7号(第45-61页),1999年1月
  21.《论竞争秩序的建立和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走向》,《中德经济法研究所年刊》(第38-52页)1991号
  22.《市场经济与经济民主》,《中国法学》(第41-49页),1994年第2期
  23.《市场经济与经济法学的发展机遇》,《法学研究》(第3-12页)1993年第2期
  24.《职工持股会的法构造与立法选择》,《法商研究》(第3-10页)2001年第4期
  25.《是采用经营集中理念,还是采用制衡理念――完善中国公司法人治理的课题》,日本《法律时报》(第85-90页),2001年第7期
  26.《信用、信息和健全信用机制》,中国商法年刊(第3-17页)第2卷,2002年,吉林人民出版社
  27.《竞争与发展:公司法改革面临的主题》,现代法学(第15-26页)2003年第3期
  28.《法治国家政府对经济的适度干预》,见高鸿钧主编《法治:制度与理念》(第473-528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29.《股份制的核心是公司法人制度》,法学家(第5-9页)2004年第1期
  30.《资本维持原则的发展趋势》,武汉:法商研究(第11-16页),2004年第1期
  31.《商事通则:超越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法学研究》(第32-41页)2005年第1期
  32.《论有限责任公司法律制度的改革》,现代法学(第39-45页),2005年第1期
  33.《公司设立之立法主义改革的思考》,《公司法评论》(第1-7页)2005年第2期
  34.《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两种不同登记》,《中国工商管理研究》(第24-26页)2005年第8期

     
  ►个人简介
  刘晗
  助理教授

  ►教育背景
  1、2006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学士;
  2、2008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
  3、2009耶鲁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LL.M.);
  4、2012耶鲁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J.S.D.)。

  ►工作履历
  2009-2010耶鲁大学法学院研究助理。

  ►研究领域
  宪法学

  ►学术成果
  1、“隐私权、言论自由与中国网民文化:‘人肉搜索’的规制困境”,《中外法学》2011年第4期;
  2、“林肯的时刻:宪法、分离与美国统一的根基”,《北大法律评论》第12卷第2辑(2011);
  3、“民主共和与国家统一:美国早期宪政中的北方分离运动”,《环球法律评论》2011年第6期;
  4、“参与式互联网与数字野蛮主义”,《读书》2010年第2期;
  5、“超越‘法律与文学’”,《读书》2006年第12期。

 清华大学法学院位于清华大学中央主楼以南,毗邻清华大学东门。院馆“明理楼”,占地面积7418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楼内设有教室、办公室以及法律图书馆、模拟法庭、学术报告厅等教学设施。 
  至2017年9月,清华法学院有全职教师67人,其中教授36人,副教授29人。在校学生1217人,其中本科生416人,各类研究生801人。 
  清华法学院有高质量的本科学士学位教育,并且是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本科教育,按通才培养理念,只设法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设有法学一级学科所涵盖的除军事法学外的所有专业,并设有法律硕士项目和面向外国留学生的“中国法”硕士项目。 
  法学学科是清华大学重点建设、优先发展的学科之一,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实力,在国内法学学科评估中名列前茅。法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强调学术研究与教学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法学院的国际交流十分活跃,已与一批世界一流的法学院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具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和国际影响力。现在,清华法学院已经成为国内著名法学院之一。
 

     
  ►个人简介
  崔建远
  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背景
  法学学士学位;法学硕士学位。

  ►工作履历
  法学院民法研究中心主任。

  ►学术兼职
  兼任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检察院咨询监督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北京等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研究领域
  民法学

  ►奖励与荣誉
  荣获第二届全国杰出中青年法学家称号,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奖,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清华大学教书育人奖,清华大学良师益友称号。
  《准物权研究》获司法部第二届法学教材与法学科研成果奖一等奖,及中国法学会优秀科研成果(民法学科著作类)奖一等奖;《论争中的渔业权》获司法部第三届法学教材与法学科研成果奖一等奖;主编的《合同法》获司法部法学教材与法学科研成果奖一等奖,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二等奖;与王利明教授合著的《合同法新论·总则》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二等奖;《土地上的权利群论纲》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侵权责任法应当与物权法相衔接》获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其参与撰稿的《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梁慧星主编)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著作奖二等奖;其参与撰写的《法治:理念与制度》(高鸿钧教授主编)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作为负责人的《民法学》被批准为国家精品课程及北京市精品课程,作为负责人的民商法学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作为负责人的《债法》被评为北京市及清华大学精品课程。

  ►学术成果
  代表性学术成果《合同责任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准物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土地上的权利群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论争中的渔业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合同法总论》(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物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物权法》(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版)、《物权:规范与学说》(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等专著;
  与他人合著《合同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4版。合著者:于淑妍、王轶、王闯、王成、申卫星、杨明刚、韩世远、薛文成)、《债权保障法律制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合著者:韩世远)等10余部;
  发表《“四荒”拍卖与土地使用权》(《法学研究》1995年第6期)、《无权处分辨》(《法学研究》2003年第1期)等160余篇学术论文。

     
  ►个人简介
  吴伟光
  副教授

  ►教育背景
  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知识产权博士;
  2.清华大学法律系/法学院民商法学硕士;
  3.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工学学士
  4.美国SMU大学法学院比较法学硕士;
  5.中欧法律与司法合作项目欧盟法文凭;

  ►学术兼职
  清华大学网络行为研究所成员
  法学院知识产权中心成员
  北京通信法制研究会理事
  北京律师协会律师
  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理事

  ►研究领域
  知识产权法、网络与电子商务法法、新闻媒体法

  ►学术成果
  论文
  1.《商标平行进口的法理与政策依据分析》,载《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第3期,第335页至343页。
  2. Regulating the Right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Vol2. No.1, 2008. ISSN (Print): 1478–9647,Inderscience Publisher. P59-74.
  3.《视频网站在用户版权侵权中的责任承担——有限的安全港与动态的平衡》,载《知识产权》2008年第4期,62~70。该文被《中国版权年鉴2009年》转摘。
  4.《卡拉OK收费:按包间还是按点播——版权特别费与数字权利管理之间的冲突与选择》,载《中国版权》,2008年第5期,第59页至第61页。
  5.《垃圾短信的界定与规治》,载《法律适用》,2008年第12期。
  6. 《Peer To Peer 技术对版权法的挑战和对策》,载《电子知识产权》,2006年第3期,和《信息网络安全》2006年第3期,第26页至第29页。
  7. 《美国的商标平行进口法律制度分析》,载《电子知识产权》, 2005 年第 11 期,信息产业部,第35页至第39页。
  8.《数字作品版权保护的物权化趋势分析——技术保护措施对传统版权理念的改变》,载《网络法律评论》,第9卷,第116~129页,2008年,主编张平,北京大学出版社;该文被《数字出版在线》转载,http://www.epuber.com/?tag=%E5%90%B4%E4%BC%9F%E5%85%89
  9.《我国电子商务法的一块基石――<电子签名法>评析》,载《网络法律评论》,第六卷,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张平主编。
  10.《电子商务立法的基本原则》,载《清华法学》,2003年第2期,第313~324页,清华大学出版社。
  11.《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与我国的对策分析》,载《清华法学》,第七期,清华大学出版社。
  12.《欧盟是如何迎接数字时代对版权的挑战》(中文、英文双语),载《群星照耀欧洲》,论文集,朱卫国主编,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239~326页。
  13.《版权的技术保护与限制》,载《高新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新论》国际会议论文集,王兵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5月,第111~132页。
  14.《对数字环境中的版权的权利用尽原则的一点思考》,载《高新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新论》国际会议论文集,王兵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5月,第87页~97页。
  15.《国际视野下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主体的变化与权利的扩张》,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2008年会。
  16."SpeedingUpTheTechnologyTransferFromTheUniversitiestoTheMarket",2007年12月10日"中韩知识产权研讨会"。
  17.《如何促进大学的技术成果向市场转移?——问题与解决探讨》,《清华大学开放创新高峰论坛暨2007企合2年会——创新、开放标准和平衡的知识产权保护》。
  18.《“112579”: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之变》,《中国社会科学学报》创刊号:http://www.cass.net.cn/file/20081028202482.html
  19.《微软黑屏方案不是一种私力救济方式》,《法制日报》2008年11月3日,http://www.legaldaily.com.cn/bm/2008-11/02/content_972625.htm
  20.《网络法律如何走过“艳照门”》正义网访谈,李旭、吴伟光
  《检察日报》http://live.jcrb.com/html/2008/214.htm
  21.《“网络审判”:从网上来,到网上去——“网络审判”对现实司法影响三人谈》正义网访谈,赵晓力、李旭、吴伟光
  《检察日报》http://www.jcrb.com/n1/jcrb981/ca522113.htm
  22.《商业外观的法律保护——以保护来源标识功能为原则》,载《清华法学》,2009年第6期;
  23.《中文字体的著作权保护问题研究——国际公约、产业政策与公共利益的影响与选择》,载《清华法学》,2011年第5期;该文被印制成单行本。
  24.《版权制度与新媒体技术之间的裂痕与弥补》,载《现代法学》,2011年第3期。该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第5期转摘。
  专著
  1.《电子商务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2007年第三次印刷。
  2.《数字技术环境下的版权法——危机与对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
  3.《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4.《网络与电子商务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
  5.《网络新媒体的法律规治——自由与限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
  6.《著作权法研究——国际条约、中国立法与司法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

     
  ►个人简介
  施天涛
  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座右铭:静水流深

  ►教育背景
  西安交通大学文学学士(1983),西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1989),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1996)。

  ►工作履历
  现任清华大学法学院金融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

  ►学术兼职
  兼任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研究领域
  商法学、公司法

  ►学术成果
  出版学术著作10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代表著作有:《商法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公司法论》,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关联企业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财产法》(合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专业名称:法学     专业代码:030100     门类/类别:法学     学科/类别:法学

开设专业院校: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天津大学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内蒙古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温州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华侨大学 烟台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三峡大学 湖南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湘潭大学 中山大学 深圳大学 海南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贵州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解析:

 法学(又称法律学或法律科学)是研究法、法的现象以及与法相关问题的专门学问,是关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理论体系,是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

此专业大学排名:

0301 法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40 所,本次参评3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4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A+
2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 A+
3 10001 北京大学 A
4 10003 清华大学 A
5 10276 华东政法大学 A
6 10486 武汉大学 A
7 10652 西南政法大学 A
8 1003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A-
9 10183 吉林大学 A-
10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11 10284 南京大学 A-
12 10335 浙江大学 A-
13 10384 厦门大学 A-
14 1052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A-
15 10611 重庆大学 B+
16 10726 西北政法大学 B+
17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18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B+
19 10055 南开大学 B+
20 10140 辽宁大学 B+
21 10246 复旦大学 B+
22 10285 苏州大学 B+
23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24 10422 山东大学 B+
25 10530 湘潭大学 B+
26 10533 中南大学 B+
27 10558 中山大学 B+
28 10610 四川大学 B+
29 10034 中央财经大学 B
30 1004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B
31 10151 大连海事大学 B
32 10212 黑龙江大学 B
33 10247 同济大学 B
34 10272 上海财经大学 B
35 10357 安徽大学 B
36 10421 江西财经大学 B
37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B
38 10459 郑州大学 B
39 10532 湖南大学 B
40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41 10589 海南大学 B
42 10651 西南财经大学 B
43 11066 烟台大学 B
44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B-
45 10353 浙江工商大学 B-
46 10386 福州大学 B-
47 10475 河南大学 B-
48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49 10559 暨南大学 B-
50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51 10590 深圳大学 B-
52 10592 广东财经大学 B-
53 10673 云南大学 B-
54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55 10730 兰州大学 B-
56 11406 甘肃政法学院 B-
57 11835 上海政法学院 B-
58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C+
59 10030 北京外国语大学 C+
60 10075 河北大学 C+
61 10108 山西大学 C+
62 10126 内蒙古大学 C+
63 10254 上海海事大学 C+
64 10273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C+
65 10280 上海大学 C+
66 10385 华侨大学 C+
67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C+
68 10657 贵州大学 C+
69 10755 新疆大学 C+
70 11078 广州大学 C+
71 11646 宁波大学 C+
72 1184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C+
73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C
74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C
75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C
76 10125 山西财经大学 C
77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C
78 10173 东北财经大学 C
79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C
80 10294 河海大学 C
81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C
82 10484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C
83 10524 中南民族大学 C
84 10656 西南民族大学 C
85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C
86 11117 扬州大学 C
87 11832 河北经贸大学 C
88 10009 北方工业大学 C-
89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C-
90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C-
91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C-
92 10327 南京财经大学 C-
93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C-
94 10378 安徽财经大学 C-
95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C-
96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C-
97 10593 广西大学 C-
98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C-
99 11065 青岛大学 C-
100 11482 浙江财经大学 C-
 
 
法学类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722法学概论;
④839法理学

法学类参考书目
《法律硕士联考考试大纲》 高等教育出版社

《法律硕士联考考试分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 (法理、宪法、法制史的复习建议用这本书)

《法律硕士联考考试指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刑法、民法的复习主要使用这本书)

辅助用书:

《重点法条解释》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法律硕士名师精讲与考点精析(刑法)》李方晓主编 法律出版社 07年出版

《法律硕士联考大串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适合冲刺阶段使用

《专业课基础课必备经典案例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培养法律思维和法律敏感度,主要是学有余力的同学,帮助对法条进行理解。

配套练习

《法硕联考历年试题及解析》 法律出版社

《五年真题归类详解及知识清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法律硕士联考模拟试题及解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法律硕士联考大纲配套练习》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按照大纲的顺序来

《法律硕士联考标准化题库》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打乱了章节顺序,后期做题比较合适。

《司法考试真题》 法硕考试司法化,法硕考试有部分题来源于司法考试,适合学有余力,想考高分的同学,主要是适合刑法和民法的复习

法学类研究方向
以复旦大学为例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学习方式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27 法学院   290   本院拟招收学术学位推免生27人,拟招收专业学位推免生77人。实际招生数视生源情况调整。
030101 法学理论(学术学位)   4   本专业学制2年,拟招收推免生2人。
01法哲学
02法律社会学
03法律方法论
04比较法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22法学概论;④839法理学
030102 法律史(学术学位)   5   本专业学制2年,拟招收推免生2人。
01中国法律史
02西方法律史
03比较法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1法语(或)242德语;③722法学概论;④840中外法制史
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学术学位)   5   本专业学制2年,拟招收推免生3人。
01宪法学
02行政法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2法学概论;④841宪法与行政法学
030104 刑法学(学术学位)   4   本专业学制2年,拟招收推免生2人。
01刑法学
02犯罪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722法学概论;④842刑法学
030105 民商法学(学术学位)   11   本专业学制2年,拟招收推免生5人。
01民法学
02商法学
03金融法学
04知识产权法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1法语(或)242德语;③722法学概论;④843民商法学
030106 诉讼法学(学术学位)   6   本专业学制2年,拟招收推免生3人。
01刑事诉讼法
02民事诉讼法
03证据法与司法鉴定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722法学概论;④844诉讼法学
030107 经济法学(学术学位)   4   本专业学制2年,拟招收推免生2人。
01经济法学总论
02金融法
03竞争法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1法语(或)242德语;③722法学概论;④847经济法学
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学术学位)   2   本专业学制2年,拟招收推免生1人。
01国际环境法学
02中国环境法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722法学概论;④846环境法
030109 国际法学(学术学位)   14   本专业学制2年,拟招收推免生7人。
01国际公法
02国际贸易法与知识产权法
03国际经济法
04国际金融法
05国际私法
06海商法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722法学概论;④845国际法及冲突法
035101 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   180   本专业拟招收全日制180人,其中拟招收推免生62人,学制3年(其中20人编为双硕士国际班,学制3年,符合条件者第二年派往国外大学法学院攻读硕士学位),详细情况参见复旦大学法学院网站介绍。
01法律(非法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98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④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
035102 法律(法学)(专业学位)   55   本专业拟招收全日制55人,其中拟招收推免生15人。学制2年(其中15人编为双硕士国际班,学制两年半,符合条件者第二年派往国外大学法学院攻读硕士学位),详细情况参见复旦大学法学院网站介绍。
01法律(法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97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④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

法学类就业前景
法硕就业前景首先还是要看就市场,现在经济的发展非常的快,所以市场上还是有很多法律方面的人才还是很被需要的,比如律师尤其是涉外的,法硕就业前景还是很光明,如果恰好又是在大城市,这些就非常的有优势。
法硕就业前景好还体现在市场上需要房地产这方面的法律方面的人才,比如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要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容易就业。
法硕就业前景还比较侧重那种金融方面的人才和了解法律方面的知识产权方面的人才。如果单单是这样看的话,法硕就业前景是非常光明的。
法硕考试难度分析:http://xueli.kaoshib.com/flss/jyfx/32025.html
法硕就业前景其实是有几个因素影响着的,法硕就业前景首先是你毕业的院校很重要,法硕就业前景还有就是个人的能力的好坏,如果能力好,相信你的法硕就业前景也是非常光明的,第三个决定法硕就业前景的因素就是学校的位置,可能很多人不能够理解,为什,法硕就业前景和学校的地理位置挂钩,首先你要知道,地理位置在大城市的话,是有很多的就业机会,而且接触的东西很多,法硕就业前景自然就很广阔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