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政法大学研究生学费标准
甘肃政法大学研究生学费标准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微信,为你答疑,送资源
甘肃政法大学研究生学费标准 正文
一、招生专业及人数(一)招生专业
我校 2021 年面向全国招收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
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含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犯罪心理测
试技术等 3 个专业方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军事法学、侦查学、
司法鉴定、会计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信息内容安全、网络安全等
17 个专业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和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社会工作、
新闻与传播、会计等 5 个领域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详见《甘肃政法大学 2021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二)招生人数
我校 2021 年硕士研究生预计招生 800 名左右,具体总人数以国家下达的招
生计划数为准,分专业计划根据报名、调剂、复试情况会有调整。
二、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我校法学、工商管理、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
士研究生及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会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
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学历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
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
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 2 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
之日)或 2 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我校根据本校
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我校法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
行。
1.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
列条件:
(1)符合报考条件(一)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
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 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
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
条件:
(1)符合报考条件(一)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的(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
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 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
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三)各专业均招收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
三、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络或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
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指定网址或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
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
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络或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
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络或现场确认手续。
(一)网上报名:2021 年全国硕士生招生考试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时间:
2020 年 10 月 10 日至 10 月 31 日,每天 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
2020 年 9 月 24 日至 9 月 27 日,每天 9:00-22:00。
2.报名要求:
(1)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
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
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的网上公
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
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2)考生报名时只填报我校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
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我校的
调剂办法、计划余额等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
(3)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应按我校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
真实材料。
(4)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
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
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
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5)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
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
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能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在我校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6)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
民族身份,且申请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
(7)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
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
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
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
生)。考生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
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8)国防生和现役军人报考我校,应事先认真阅读了解解放军及我校有关
报考要求,遵守保密规定,按照规定填报报考信息。不明之处应事先与我校联系。
(9)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
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络或现场确认、考试、复试
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10)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
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
人承担。
(二)网络或现场确认
1.所有考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到报考点指定网址或地点核对并确认其网
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网络或现场确认时间以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确定
和公布的日期为准。
2.考生网络确认需提供的材料,请及时关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和考点的
有关公告;考生现场确认应当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
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
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当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
出现役证》。
3.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
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4.考生应当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5.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6.我省各考点最终确认形式(网络或现场)以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和考点
的发布的有关公告为准。
7.考生报名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
(三)资格审查
我校将根据相关规定,对考生报考信息和网络或现场确认材料进行全面审
查,确定考生的考试资格。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准予考试。
四、初试
(一)准考证下载打印
考生应在 2020 年 12 月 19 日至 12 月 28 日期间,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 A4 幅面白纸打印,正、反
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
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二)初试日期和时间
2021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 2020 年 12 月 26 日至 12 月 27日。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每天上午 8:30-11:30,下午 14:00-17:00。
(三)初试科目
12 月 26 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12 月 26 日下午 外国语
12 月 27 日上午 业务课一
12 月 27 日下午 业务课二
每科考试时间均为 3 小时,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满分各为 100 分;业务课
一和业务课二的满分各为 150 分;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为 200 分。考试方式
均为笔试。
(四)考试大纲及命题
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全国统考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
日语、俄语、数学一、数学三。全国联考科目为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
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法硕联考综合(法学)、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全国统考和全国联考科目的命题工作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
统一组织;统考科目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编制,联考科目考试大纲由
教育部考试中心或教育部指定的相关机构组织编制。
报考学术型各专业和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领域考生的考试科目业务课一
(数学一、数学三除外)和业务课二,由我校自行组织命题。
(五)报考我校各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具体考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
录。
五、复试
(一)资格审查
复试前,我校将对考生的居民身份证件、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核验结果、
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
在资格审查时,考生还应提交由考生人事档案或工作所在单位出具的考生本
人政审材料。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核验有疑问的,我校将要求考生在规定时
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
少数民族考生身份以报考时查验的身份证为准,复试时不得更改。少数民族
地区以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简表》为准。
(二)复试
1.复试是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考查考生的创新能
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等,是硕士研究生录取的必要环节,复试不合格者不予
录取。
2.复试时间、地点、内容、方式、成绩使用办法、组织管理等由我校按教育
部有关规定自主确定。复试办法和程序由我校公布。全部复试工作一般在 2021
年 4 月底前完成。
3.我校在国家确定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基础上,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等情
况,自主确定报考我校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及其他学术要求。
4.报考我校“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和接
受其他招生单位该计划考生调剂的初试成绩要求,由我校依据教育部有关政策自
主确定并公布。
5.报考我校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定向就业的少数民
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或者工作单位和户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
地方,且定向就业单位为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可按规定享受少数民
族照顾政策。
6.复试采取差额形式,我校自主确定复试差额比例并提前公布,差额比例一
般不低于 120%。
7.同等学力考生、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
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
程。加试科目与初试科目不同。加试方式为笔试。
8.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均在复试中进行,由我校自行组织,成绩计入复试
总成绩。
9.我校认为有必要时,可对考生再次复试。
10.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
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
考生,3 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 10 分,同等条件下
优先录取。
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现役退役,达到报考条件后,3 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
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初试总分加 10 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纳入“退役大学
生士兵”专项计划招录的,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在部队荣立
二等功以上,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的,可申请免试(初试)攻读
我校硕士研究生。
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3
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 10 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 15 分。
我校将对加分项目考生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进行核实。
(三)调剂
初试结束后,我校将按教育部有关政策确定并公布调剂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程
序。我校接收所有调剂考生(既包括接收外单位调剂考生,也包括接收本校内部
调剂考生)必须通过教育部指定的“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各加
分项目考生、享受少数民族政策考生可除外)。我校将通过“全国硕士生招生调
剂服务系统”及时公布生源缺额信息及调剂要求,积极利用该系统为考生调剂提
供服务。六、体检
考生体检工作由我校在考生拟录取后组织进行。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原卫
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
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
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 号)规定执行。
七、录取
1.我校在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教育部有关招生录取
政策规定及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的补充规定,根据我校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
法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
单。
2.硕士生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招收的定向硕士生在被
录取前,均须与我校、用人单位之间分别签定定向就业合同。
3.被录取的新生,由考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我校同意后可保留入学资格,
工作 1 至 2 年,再入学学习。
4.在研究生考试招生中有违反考试管理规定和考场纪律,影响考试公平、公
正的考生,一律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 33 号)处理。对
在校生,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应通
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构成违法的,由
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其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考生因报考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
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
八、学费标准
8000 元/生/学年。
九、奖助政策
1.研究生国家助学金
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用于补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范围覆盖 2021 年全国研
究生招生计划内的所有无固定工资收入的全日制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
每生每年 6000 元。
2.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科学研究成果显著、社会公
益活动表现突出的研究生,名额由甘肃省教育厅分配,硕士研究生奖励标准为每
生每年 20000 元。
3.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我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用于奖励支持研究生更好地完成学业,奖励标准分别
为一等学业奖学金 8000 元/学年,二等学业奖学金 6000 元/学年,三等学业奖学
金 4000 元/学年,覆盖比例分别占在校研究生总数的 10%、20%和 30%。评定对象
为档案转入我校的所有纳入全国招生计划的全日制研究生。
其中新生学业奖学金考评标准如下:
以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原 985、211 院校的全日制考生直接享受一等学业奖
学金; 以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其他院校全日制考生,原 985、211 院校及原司法
部所属 5 所政法院校法学专业的调剂全日制考生享受二等以上学业奖学金。其他
新生的考评标准主要以学生入学考试成绩为主,其中初试成绩占 40%,复试成绩
占 60%。如果考评成绩相同,则应按先后顺序考查新生外语水平、专业课成绩、
毕业院校、毕业专业确定。具体计算以当年录取办法为准。
4.研究生“助教、助研、助管”岗位津贴
我校研究生“三助”(助教、助研、助管)岗位津贴用于鼓励研究生积极参
与教学、科研、管理,充分调动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岗位
津贴标准如下:
(一)“助教”岗位津贴标准按照 10 元/小时标准执行,原则上每名“助教”
岗位研究生每月不能超过 20 小时。
(二)“助研”岗位津贴标准按照 15 元/小时的标准执行。
(三)“助管”岗位津贴标准按照 15 元/小时的标准执行,原则上每名“助
管”岗位研究生每月不能超过 30 小时。
5.经济困难研究生资助
我校经济困难研究生资助制度以助学贷款、发放困难补助、开辟入学绿色通
道、减免学费等形式对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给予资助,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
不因贫困而辍学或影响学业。
6.研究生优秀科研论文(著作)奖
我校研究生以第一作者、以甘肃政法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在学校认定的 T
类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每篇奖励 100000 元;在学校认定的 A 类期刊上发表的
学术论文每篇奖励 50000 元;在学校认定的 B 类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每篇奖励
20000 元;在学校认定的 C1 类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每篇奖励 10000 元;在 CSSCI
扩展版、CSCD 扩展版来源期刊发表的论文每篇奖励 6000 元。
7.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项目
为加强研究生创新创业意识、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
鼓励研究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创新创业活动,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突出双
创精神引领,我校设立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创新创业教育项目下设科研创
新项目、学术交流项目、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培育与奖励项目、科研成果奖励项目、
创业实践项目等 5 大项目,经费每年总计核拨 50 万元。
8.专项就业(升学)奖励
我校研究生考取原“985”院校博士研究生者,奖励 10000 元;考取其他院
校博士研究生者,奖励 5000 元。考取原“211”院校主体专业博士研究生者,按
考取原“985”院校标准进行奖励。
十、学制年限
我校 2020 年招收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 3 年,专业学位硕士
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 2-3 年,均为全日制。
十一、毕业生就业
硕士研究生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定向就业的硕
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
的办法就业。
定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入学时可不调档。人事档案不转入我校的非定向考
生,录取后按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对待,且相关情况考生须在复试时以书面形式
向研招办说明。
十二、其他注意事项
(-)以上信息如遇国家政策调整,则以调整后的国家相关规定为准。
(二)初试成绩单和复试通知由考生自行在我校研究生处网站查询,我校不
再给考生寄发书面通知。
(三)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不出售参考书。
(四)我校硕士研究生均在校本部(兰州市安宁区校区)培养。
邮政编码:730070
通讯地址:兰州市安宁西路 6 号 甘肃政法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联系电话:0931-7601383
传 真:0931-7602158
E-mail:zfyzb@gsli.edu.cn
甘肃政法大学
添加甘肃政法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甘肃政法大学考研分数线、甘肃政法大学报录比、甘肃政法大学考研群、甘肃政法大学学姐微信、甘肃政法大学考研真题、甘肃政法大学专业目录、甘肃政法大学排名、甘肃政法大学保研、甘肃政法大学公众号、甘肃政法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甘肃政法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gszfxy/yjsy_454625.html
推荐阅读
-
甘肃省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公告
年甘肃省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设西北民族大学、天水市招生办公室、平凉市招生办公室、张掖市招生办公室、兰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财经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
日期:09-29 阅读量:22776 -
甘肃政法大学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办法
一、招生专业及人数(一)招生专业我校年面向全国招收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含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等……
日期:08-03 阅读量:24137 -
2021考研甘肃政法大学拟录取研究生名单公示
近日,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已出。考研的同学们有没有关注?今天考研派小编就整理了甘肃政法大学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拟录取名单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点开此链接可查看:……
日期:05-28 阅读量:24690 -
甘肃政法大学体育教学部的介绍
体育教学部简介甘肃政法学院体育教学部成立于年(原甘肃政法学院基础课部体育教研室)。目前有教职工人,其中,教授人,副教授人,讲师人,行政人员人,自定编专职达标测试员人,分别担……
日期:04-23 阅读量:2103 -
甘肃政法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介绍
学院简介继续教育学院是学校主管继续教育工作的专门机构和教学行政组织。我校的继续教育与普通教育是同时起步和发展的。年学校首次招收普高生时就举办过干部专修班,后改为成人脱产班;……
日期:04-23 阅读量:2172 -
甘肃政法大学环境法学院生态文明法治方向研究生课程设置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生态文明法治方向)课程类别课程名称总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及学时备注学位课公共学位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各专业方向必……
日期:04-23 阅读量:2107 -
甘肃政法大学环境法学院的联系方式
甘肃政法大学环境法学院的联系方式电话:邮箱: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安宁西路号……
日期:04-23 阅读量:2123 -
甘肃政法大学环境法学院的介绍
学院简介环境法学院是学校于年筹建年正式成立的研究教学型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包括兼职)人,专任教师中教授人,副教授人,具有博士学位人,校内硕士生导师人,校外研究生实务导师人……
日期:04-23 阅读量:2194 -
甘肃政法大学丝路法学院法学理论(比较法方向)的介绍
法学理论(比较法方向)该方向以中外法学比较研究为重点,尤其是中国法律制度与丝绸之路沿线的代表性法系、跨法系的比较研究,力争在丝绸之路建设过程中对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法律制度的……
日期:04-23 阅读量:2127 -
甘肃政法大学丝路法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甘肃政法大学丝路法学院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一、学院定位本学院的学科发展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背景,以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尤其是中亚和西亚国家的国别法律制度、政治制度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
日期:04-23 阅读量:2191 -
甘肃政法大学丝路法学院法律硕士的介绍
法律硕士本专业学位主要培养面向法律实务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学制为年,全日制脱产学习。培养方式以课程教学为主,重视案例教学,以学生法律职业伦理和法律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
日期:04-23 阅读量:2141 -
甘肃政法大学丝路法学院的介绍
甘肃政法大学丝路法学院学院概况:年月,甘肃政法大学成立了丝绸之路国别政治与法治研究院,年月更名为丝路法学院,年月,学校成立了国际交流学院,与丝路法学院合署办公。是集科研、教……
日期:04-23 阅读量:2198 -
甘肃政法大学艺术学院的联系方式
甘肃政法大学艺术学院的联系方式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安宁西路号甘肃政法大学邮编:电话:……
日期:04-23 阅读量:2188 -
甘肃政法大学艺术学院的介绍
甘肃政法大学艺术学院成立于年月目前设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绘画个专业,下设个教学研究室:基础课教研室、视觉传达教研室、环境设计教研室、绘画教研室、理论课教研室、艺术教育……
日期:04-23 阅读量:257 -
甘肃政法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联系方式
甘肃政法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联系方式地址:中国兰州安宁西路号邮编:电话:……
日期:04-23 阅读量:2156 -
甘肃政法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介绍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始建于年,其前身为甘肃政法大学基础课部,随着学科发展和规模扩大,年定名为计算机科学学院,年更名为信息工程学院,年更名为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学院开办信息安全、计……
日期:04-23 阅读量:267 -
甘肃政法大学人文学院语言与法律文化学科的介绍
年,我院法律语言与法律文化被学校确定为校级重点学科。本学科方向依托学校法学资源优势,以法律语言与法律文化研究为重点,以汉语言文学和英语语言文学为支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
日期:04-23 阅读量:2112 -
甘肃政法大学人文学院的师资力量
人文学院师资队伍简介人文学院坚持以人为本,师资队伍建设始终处于学院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致力于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学院不仅有治学严谨……
日期:04-23 阅读量:2130 -
甘肃政法大学人文学院的联系方式
甘肃政法大学人文学院的联系方式学院地址:兰州市安宁区安宁西路号邮政编码:学院电话:()学院网址:……
日期:04-23 阅读量:2199 -
甘肃政法大学人文学院的介绍
甘肃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始创于年。前身为甘肃政法学院法律系汉语外语体育教研室。年在学校原基础课部基础上组建成立了人文学院。是我校学院制改革中第一批设置的二级学院。人文学院设有汉……
日期:04-23 阅读量: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