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一
讲师们无心教学,只想升职称发文章搞课题赚钱;也有的就是得过且过,照本宣科。真的关爱学生,潜心教学,做学问的老师很少。
从内心来说,我对南华是有一丝嫌弃的,在校时便希望早点离开,对校园生活也无所眷恋,这种感受既来自对南华条件的不满,也包含了一些高考失利所带来的负面情绪,这种感受也可以说是对自己的一种失望吧。
观点二
同时在一个三线城市,它的消费绝对属于良心,至少在校内及周围,拿同级城市比。你没有去一线城市高就的水准,就请不要眼高手低,既然选择了在一个三线城市top200+的一本,那么就说明,你志愿如果落在大城市,顶多也就只够得上top300+甚至top400+的学校。当然你现在后悔了情愿去那些或许就业形势更差只占据地理优势的学校,你要是如今去的了我也不拦啦╮(╯_╰)╭
再有抱怨就业与专业的,估计又会有人说我一个本校王牌专业的人站着说话不腰疼。老实说,大学学的好不好,一看氛围,二看自律,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我们学医的,哪怕每节课认真听课做笔记,考前如果不花精力自习,必挂无疑;一个学期书都是新的,考试月修罗一阵子,也能挣个至少七八十。扯远了,怪教的不好的,理由同上上段最后一句。另外大部分人认为的医学生的好就业,是用5年本科+3年研究生+3年住院医师规培+2~4年专科医师规培堆出来的,还不算博士,好好感受。
老鼠也是个大问题,现住26栋(大约是现在学生宿舍中最有年头的一栋了,我爹医院的某副主任医师当年在衡阳医学院读书的时候就住这你们算算_(:з」∠)_)这点我无力诡辩了。鼠不犯我,我不犯鼠( ´•灬•`)
宿舍条件,请不要跟医学生说这个话题〒_〒,他们交着全南华除了合作班之外最贵的学费,却住的最差的宿舍。
关于学费贵(特别是医学类)。其一,基本学费和书本费学校是吃不了我们的,属于教育厅管辖。其二,哪怕南华昧了我们钱,基本上也是拿去做大工程——雨母校区了,作为一所国家拨钱不多的捉襟见肘的非211,985,至少我们在这读过,一个人出点份子钱,至少新校区建设好之后,我们可以对以后的Colleague说,我们大学有一个漂亮到炸的新校区(自我安慰样)!
观点三
1)医学院棒棒哒。
课程:
《临床技能学》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去年一等奖,今年特等奖,并且成功举办了华中赛区的竞赛。
在衡阳市内有附一附二南华三所三甲临床教学医院。大部分老师上课都很难挑剔,专业课的老师讲课尤其好,毫不亚于网上的教学视频。
印象最深的是大二《药理学》有位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做博士后归来的教授来给我们上过课,上课之前总要求学生提三个问题,不管什么方面,有问必答。但是我们的提问积极性还是不高=_=。大多医学专业课程都是长期在临床工作的医生们授课,讲课结合病例,比较注重临床思维的培养。
知名校友:
曾益新、陈国强院士等都是国内医学界大牛。
学生:
来自全国各地,南方占多数。医学院的妹纸比例远超汉纸,优质。学习氛围浓厚。不管是图书馆还是教学楼,工作日或周末,都有勤劳的医学生们在无休止地自习。
2)核专业在国内非985、211的本科院校当属最强,与北大浙大等档次最近。
其余学院专业情况不详。
3)新校区
正在建设,未来值得期待。
劣:
1)地理位置
偏离省会,得不到足够的政府关怀(事实是,湖南最好最多的高中大学教育资源都集中在长沙了。)
(但学校交通还是很方便,出行购物不成问题。五岳之一的衡山就在附近哦)
2)食宿
医学生们住本部北校区,享受的食堂和宿舍待遇和西区的致远园(原弘辰)大不一样,所以在饮食问题上只有舍近求远,弃北校食堂而奔致远园或南校。
宿舍老鼠猖獗,无空调。
3)空间
巴掌大。虽然占地面积不小,但人更多。校内除了南华园桃蹊园卧虎山和几个篮球场田径场几乎再无地方可去。
总体评价(含泪道):
除了“医和核”,能不来就不来,要滚多远就滚多远!!!
一本保底上上之选!!!
官方介绍
南华大学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由中南工学院与衡阳医学院合并组建,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并入,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单位,是本科一批招生院校。学校坐落在湖南省衡阳市,现有红湘和雨母两个校区。
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秉承“明德、博学、求是、致远”的校训,弘扬“勤勉务实、甘于奉献、刚健自强、敢为人先”的南华精神,始终坚持本科教学中心地位,不断推进事业全面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依据“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明确了“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确立了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形成了以工学、医学为主,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设有直属学院23个,直属型附属医院4所,协作型附属医院11所,研究生协作培养单位25个。设有本科专业7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种;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学校面向全国(含港澳台)以及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招生。现有学生50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近3000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近4000人,国际学生400余人,成人教育本专科生近18000人。
校本部现有教职工2316人,其中专任教师1419人;直属型附属医院临床教师2947人。共有教授、主任医师等正高职称人员398人,副高职称人员1233人;有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部省级创新团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省级教学团队14个;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QR”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100余名,有省部级学科学术带头人、教学名师、优秀中青年专家等220余名。
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国防重点专业和紧缺专业、卓越计划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实践教育基地6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精品开放课程3门。有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基地、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29个,综合性实习基地347个。
学校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全国首批国家核应急宣传和培训基地、国家核应急医学救援队、全国核科普教育基地,拥有国家国防支撑学科和省级重点学科10个、国家国防特色学科5个,拥有核能与核安全国家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22个、湖南省院士工作站3个、其他各类省级科研平台/基地21个、行业重点实验室13个。先后承担“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科技部重大专项、国防基础研究计划、核能开发专项等科研项目2000余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00多项。
学校成立了由省部政府机构、核工业四大央企、大型科研院所、大型三甲医院、大型企事业单位等组成的董事会;与国际组织和国内外近10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协作关系。
图书馆纸质藏书26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2400余种,数字资源352TB,其中电子图书78.5TB。学校主办《中国动脉硬化杂志》、《中南医学科学杂志》、《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学术期刊。
学校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青年就业创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军工文化教育基地;是湖南省文明单位、国防教育基地、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
60年来,学校为国家及地方输送了近24万名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涌现出了一批以中国科学院院士、省部级领导、行业领军人物等为代表的优秀校友。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国防工业、核工业、卫生与健康、环境保护、装备制造、金融管理等行业,成为所在单位技术、管理骨干,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社会文明和进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了“一基三实、一路三建”的发展思路,即夯实人才队伍之基,把人才培养做实、把科学研究做实、把服务社会做实;走内涵发展之路,加强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创新能力建设。这一新思路引领学校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迈进。(注:文中数据截至2018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