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派logo
学校简介

观点一

进校前不要有太大的期望! 学习上来说,每个系都会有几个好老师的。你要是想学习,老师们会给你们创造机会和条件的,我是计科的,每年都会有一些计科学霸在全国大赛上获奖。但是做科研的话还是算了吧,我化学系的同学的老师会公开的和学生抱怨实验室的仪器没有一个可以用,这貌似是生化楼刚建好的那段时间,计科系的实验室只能给学生们练练入门的语言程序。现在实验机房里跑大数据,图像或者安全的实验,你想都不要想。这也符合学校的定位:地方性,应用型。我们不是研究性大学。

生活上就要差一层次了,地处南艳湖,郊区中的郊区,去个明珠广场还要20分钟的公交。据说地铁七号线走合院,不过少说也得十年后才能享受到这便利。周围也没有什么大型商场和娱乐设施。整个学校的布局和建筑风格看多了真想吐,看看中国美院的象山校区,合院简直可以说是上个世纪的建筑,而且三期建筑质量非常不好,三期主教外墙面大片大片脱皮。食堂也是很一般的食堂,大概是行政化太根深蒂固,官员没有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大三的时候,我班同学两次从二期食堂吃出蜈蚣,想想都恶心。辅导员告诉我们不要乱说,影响不好。都无语死了,他怎么不怕我们吃饭被毒死。每次放假回家来之后一个月都不想吃食堂。
再吐槽下学校的行政人员,我们快毕业的那年,安徽省全省高校安装空调,某些不要脸的行政人员居然把自家办公室里的就空调搬到图书馆,把新的放自己办公室了。去行政楼办个事那些人的脸色跟家里死人一样难看。 我研究生要去提前调档,最后找到校长那些人才帮我开了证明,fuck。
最后,学校只是一个普通的二本,平台就在那。全国高校都一样,体制就这样。你要想好好学习,你也会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学,图书馆自习室也能看出合院的学风还不错。不要和我说什么寝室打游戏的风气,你不去管他们就好了,自己常去图书馆和参加社交活动,没有谁限制你。

观点二

一、关于学习
专业方面:全国范围来看,合院是一所二本院校,大致有50多个本科专业,覆盖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语言学、艺术学等,没有很强势的特色专业,显的有点大而杂。老师的水平参差不齐,毕竟双非院校也不能要求太高,不过还是有很多优秀且认真负责的好老师,辅导员也是每日任劳任怨的感觉很是辛苦。
学风方面: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是为了安稳的度过大学四年,拿到毕业证,顺利就业。学风大抵如此,有好好学习忙于考证考研的,也有很多得过且过混日子的,毕竟也不是每位学生毕业后都有志于从事本行。有自己的方向并为之努力就行,但无论何时,好好学习总不会有错的,就业、考研、考公、出国都有用的。
只要你热爱学习,自习室、图书馆都是好去处,刷绩点、考证、考研、为奖学金而努力奋斗会让你的生活忙碌而充实。
二、关于校园环境
合院有两个校区,官方称南区和北区,私下我们都成北区为一期,南区为二期和三期,学校现在在建设三期后面的地方,为了更名合肥大学而大建设,校园硬件还不错,图书馆很大很漂亮,教室都配有空调。不便之处就是校区分散,二期的校园东西方向太长了,一期的学生去图书馆要过天桥,上课也要过天桥,最让人无力吐槽的是一期宿舍环境,六人小破间,空间极小,东西多的同学一个小柜子根本塞不下,当然一期宿舍并非学校拥有,而是隶属于香怡物业管理,好吧,一期住的可能是假的合院学生。二期宿舍条件是全校最好的,标准的下桌上床,空间很大;三期宿舍也还不错,有四人间和六人间,空间比一期大很多。
学校共六个食堂,系统评价下吧
一期校园内合工大餐饮是第一食堂:不太好吃且比二期要贵,有的菜整体一看黑乎乎的,给人一种难吃又不新鲜的感觉。
小吃街旁新华书店下面天门湖餐饮是第六食堂:评价最差的一个,让人无力吐槽,打菜非要用小碟子,给的分量少不说,还难吃,最冷清的一个食堂,即使这样,很多一期学生中午放学后不想跑二期那么远又想花钱节省点只能去吃这个食堂了,心疼一期孩子10分钟,真的建议学校把一期的两个食堂改善下,如果和二期食堂一样好吃,估计没有多少学生去一期小餐馆买饭了。
二期体育馆左侧两个食堂,是学校公认最好吃的两个食堂,一楼的润博天天乐饭菜口味更胜一筹,但二楼的黄山大厦kk食物种类更丰富,有美味的麻辣烫、麻辣香锅、面食等,价格比一期食堂实惠;对于三期的两个食堂,生活在一期的表示了解不多,偶尔吃过一两次,感觉比一期好吃但不及二期。
一期住的可能是假的合院学生,住宿条件差就算了,食堂也是最难吃的,虽然有小吃街,但是对于想要节俭点的小伙伴来说,和在食堂花一样多的钱实在是吃不饱呀。
不说了,生活在一期的表示说多了都是泪!
三、关于就业和个人
相信每一所大学都有好好努力(这里的努力不仅指学习方面,也包括公益志愿、科技竞赛、体育特长等)、四年收获满满的学生,也会有意志消沉、荒废了四年时光的学生,希望看到此文的你可以选择成为前者。合院校内每年也是有很多招聘会的,但大部分的岗位质量并不太高,很多学生也会到安大合工大那边跑招聘会。就业这种事情与个人的学习成绩、能力、机遇等因素也有很大关系,很大程度取决于个人。不过只要要求别太高,找到一份还可以的工作慢慢发展是不难的。
只要你愿意努力,合院的平台是可以给你提供条件的,各类奖学金、比赛活动、专业相关竞赛、挑战杯、各种证书技能……可以给自己树立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并为之不懈的努力。四年里,笔者在老师办公室做过勤工助学、在学生会担任过委员、当过班委、做了很多兼职,参加过很多活动、考了一些相关的证书、得过奖学金,收获了一些朋友,也意识到了大学就是一个小的社会,和在这个小的社会中人与人的势利,或许以后的江湖也是如此吧。
四年中亲身经历了合院的进步与成长,2014年9月学校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5年10月,两国总理访问了合院并宣布在此建立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2017年2月,合肥大学筹建工作小组成立。
但是合院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如不是省属重点建设大学、能来合院的分数可以选择省内或省外一些综合实力更好的大学、硕士点还比较少(今年应该会通过教育部的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批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合院的研究生教育会蓬勃发展)
学校没有保研资格(2017年和蚌医一起申请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结果蚌医通过了,合院被刷了,很尴尬,主要还是学校底子太薄,研究生教育、硕博点和其他安徽打头的老牌本科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记得大一时老师就泼过我们冷水,说我们和同城的安大合工大学生还有很大差距,告诫我们要好好努力,当然并不光指学习,在各方面都要努力才行,高考时的差距,以后的你要付出更多,可能还无法弥补,毕业时找工作了才真正意识到这些……
大学期间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学长学姐,有的能力特别突出,获得过很多奖项和荣誉,有的学习非常努力,为了梦想毅然选择考研……
大学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重要的不是你在哪里,你身处何处,而是你要往何处走,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合院的四年承载了很多人的对现状的不满,也成为了很多人通往远方的跳板,重要的是你自己如何选择度过这四年宝贵的青春!
在全国范围来讲,它只是一所再普通不过的四非大学,它的明天需要我们每个合院学子来书写,但愿来到这里的你可以不忘初心,也愿你离开合院时可以不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在合院的四年里收获满满!

观点三

1.学校还是不错的,如果你留安徽省,那么出去了虽然没有优越感但大多数情况下至少不会因为学校和学历问题被忽视甚至瞧不起。
2.涉及学科广泛,不乏特色重点专业,有一些德高且望重的好老师,如果你热爱学习,在各个自习室你会看到有一群正跟你同行的人,不必担心学习的路上充满孤独。
3.学校组织和社团众多,活动丰富但质量普遍不高,当然也有几个特色且有名的活动,比如花灯节等
4.男女比例相当,如果你是男生,想认真谈场大学恋情,那么诚心+主动+细心,应该会有好的结果
5.身边明里暗里都会遇到很多优秀的人,有的成绩出色,有的自主创业,有的热心公益,有的多才多艺。课堂上大家眼中旷课迟到,不学无术的学渣可能在另一些方面已经做出了令你艳羡的成绩。到了这个年龄,基本上已经有了自己的规划和想法,所以别再用成绩致上的思维再去看待身边的人和事,努力去发现身边人的优点和长处,你就会感觉自己自己除了学习还有很多不足。
6.从高考前不曾听闻到如今已满三年快要从这毕业,对这所学校已经产生了一种别样的感情。三年里没有好好上过一节课,学业以及格为追求;不曾亲近过老师;没有为了奖学金和入党做过努力;压根就没有考研的打算;也许这样的大学生活可以当做是一个反面教材了吧,但是这三年我还是很感谢这所学校,她给了我一个很宽松的环境,她让我明白了自己想要的和想做的并有一个清晰的方向,她给了我很多实现这个目标的机会,她也就这样陪了我三年。还有一年即将从这走出去,希望这一年还能坚持努力下去,为了毕业那一刻走出去的时候,我也能同他们一样,昂着头,面带微笑。


官方介绍


合肥学院是一所在“改革中诞生,开放中成长,创新中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80年的合肥联合大学。创始校长杨承宗是伊莱娜·约里奥-居里夫人的博士生、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中国放射化学的奠基人。建校伊始,就提出“适当收费、不包分配、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后勤社会化”的办学模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进行了报道,学校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小岗村”。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原合肥联合大学和合肥教育学院、合肥师范学校合并组建合肥学院。

学校成立以来,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办学经验,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关键要素,进行了系统改革和实践,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区域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017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约17000人,现有专任教师919人,其中高级职称335人。常年在校外籍教师20多人,4人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11人获得“黄山友谊奖”。

学校占地面积1391亩,建筑面积54.71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19亿元。有14个教学系和4个教学单位。55个本科专业,国家特色专业5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国家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批准的对外合作办学专业3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个。

学校是“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63所试点学校之一,首批承担“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61所学校之一,全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专门委员会副主席单位,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主席单位,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常任主席单位,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委托培养学校,全国100所“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单位之一、国家新工科教育与研究成员单位,中德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单位,全球中小企业联盟战略合作伙伴。

在长期中德合作基础上,学校于2003年率先提出“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围绕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这一中心,推动办学定位、专业结构等八个转变,系统构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地方性、应用型”已写入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体系,成为国家标准。

2005年起,学校按照“系统设计、分步实施、项目推动”的原则,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师、学生和保障机制等关键要素,以学生为中心,在调整专业结构、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应用型师资队伍和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一体化设计与改革。2009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根据刘延东同志和陈希同志批示,教育部总结形成《关于合肥学院等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报告》在全国推广。

2009开始,根据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突破学科定势,开展能力导向的模块化教学改革。2014年,学校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是省属高校获得的唯一最高奖项,校党委书记蔡敬民获得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15年获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2016年联合德国大陆集团、德国应用科学大学设计“双元制”高等教育专业,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

近五年来,全国700多批次高校组团来校专题学习应用型高校建设经验。按照教育部安排,学校先后30余次为全国地方本科院校党委书记、校长培训班、转型培训班等作教学改革报告。为兄弟省教育厅和高校做120余场专题报告。

近年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新华每日电讯》等先后70多次报道学校改革发展情况。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和《内部参考》先后5次报道学校改革发展成果。2016年9月,教育部评估中心领导在对学校审核评估反馈会上指出,合肥学院是全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第一方阵的排头兵。教育部总结推广“安徽现象、合肥模式”。2017年5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视察合肥学院时指出:合肥学院办得真不错!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找对了一个路子。

近五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奖2403项,其中国家奖779项。如葡萄牙2016RoboCup公开赛冠军,第20、21届RoboCup机器人足球世界杯第7、第6名,第十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第一名)等。是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位居全省前列,是全省高校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学生就业创业和用人单位满意度高。2015、2016年,文、理科二本招生投档最低分均双双位居全省第一。2017年,学校共有38个专业进入省一本招生。

学校按照“专业设置对接行业产业发展需要,人才培养目标对接产业人才需求,专业培养目标对接岗位能力要求”的原则,以需求为导向,科学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推进产教融合。55个本科专业基本涵盖安徽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化工、现代物流、家电等主导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生产一线关键技术与管理岗位以及服务社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总目标,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匹配度高,毕业生近70%在皖就业,近56%在肥就业,被誉为“工程师培养的摇篮”。

科研工作紧扣学校“应用型”办学定位,坚持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的研究导向,积极承担国家水专项项目和安徽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部级基金、安徽省重大专科技专项等研究项目的数量逐年增加,科技创新与服务地方经费总量逐年攀升。学校注重高水平研发平台建设工作,已建两个院士专家工作站,重点开展水环境治理及污染控制和功能性离子液体动力电池电解液的研究工作;获批安徽省第七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徽省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协同创新中心、城市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现代电子控制与检测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环巢湖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以及省级工程技术中心、行业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11个省级平台;为对接区域战略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学校建有校级研发平台,重点开展轨道交通施工安全控制技术、“互联网+”与智能信息处理、现代电子控制与检测、食品研发与质量控制、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3项,出版学术著50余部,连续两年获得安徽省专利百强榜。

通过柔性引进,聚集了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王祥科、“QR”章罕、“百人计划”万印华、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锁江、皖江学者罗熙淳等一批领军人才。通过实施了“1251”人才计划,引进一批高质量、高层次的德籍人才,一批高端的科技创新团队正在形成。

发挥省级重点研究基地“环巢湖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作用,传承和发展区域文化。承办“海峡两岸(合肥)纪念刘铭传首任台湾巡抚130周年学术研讨会”。编撰《大湖名城——合肥地域文化研究丛书》。承担“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与价值转化”重大项目《大湖名城——合肥文化十讲》等。近五年,人文社科应用性成果的数量一直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

1985年,安徽省和德国下萨克森州签订共建合肥联合大学协议,学校成为德方在中国重点援建的两所示范性应用型高校之一。学校同德、韩、日、美、意、西、奥、英、俄等国及台湾地区62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有3个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10个中外合作培养专业,共有3700多名学生赴国外留学,1400余名德国、韩国、俄罗斯学生来校学习、实习。

学校发挥桥梁作用,以教育自信推动民间外交。4位外国专家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4位专家出席了2016年、2017年李克强总理的外国专家新春座谈会。2015年,3位外籍客座教授应邀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2000年以来,先后有420多个德国政府、社会团体、友好学校及企业的代表团访问学校。包括德国驻华大使施明贤,现任德国外长、前联邦副总理、经济与能源部部长、时任下萨克森州州长加布里埃尔,现任德国教育与研究部部长、时任下萨克森州科文部长婉卡等政要以及德国大众、博世西门子、大陆轮胎等公司总裁先后访校。原德国联邦总统、现任全球中小企业联盟主席武尔夫三次访问学校。

2016年,学校成为中德经济顾问委员会唯一高校成员单位。“中国安徽——德国中心”和“中国合肥——韩国中心”为安徽省政府、企业对外合作提供服务。协助合肥市引进德国大陆轮胎公司、西伟德集团和“韩国城”项目。德国物流协会在我校设立德国物流协会合肥分会。帮助合肥市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市、罗斯托克市、韩国瑞山市结为友好城市。帮助黄山市与德国施特拉松德市结为友好城市。

2016年8月30日,我校在德国施特拉尔松德市建立了第一所孔子学院,这也是安徽省在西欧的第一所孔子学院。默克尔总理应邀为孔院揭牌,被誉为“孔子学院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承办了7届“汉语桥”德国中学生夏令营活动、9届韩国语演讲大赛、2届“合肥学院杯”汉语演讲比赛。

2015年10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视察学校。李克强指出:“合肥学院30年来的发展壮大是中德务实合作的成功典范”,用“三十而立、卓有成效、根深叶茂”概括了中德合作共建合肥学院三十年的成果,寄予再创“中德合作未来更辉煌的30年”的期望。德国总理默克尔称赞合肥学院是“中德近30年合作的光辉典范”。两国总理共同决定在合肥学院设立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及基金。教育部、安徽省共同制定《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和合作基金建设方案》报国务院,确定“一个示范校、六个平台”建设目标。安徽省、合肥市将“支持合肥学院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设”列入省市“十三五”发展规划、安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省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目前已进入建设阶段。(2018年4月)

查看更多>>
合肥学院研究生招生信息:
  • 合肥学院研究生招生网
  • 学校网址:www.hfuu.edu.cn/
  • 研究生院网址:www.hfuu.edu.cn/yjs
  • 联系电话:0551-62158059
  • 邮箱:yzb@hfuu.edu.cn
  • 通讯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经济开发区99号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