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难考吗

【考研派 okaoyan.com】 为大家提供广州中医药大学难考吗,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

Add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姐微信为你答疑

择校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很纠结的事,搜索广州中医药大学难考吗是必要的,不仅仅可以查看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全国排名,还可以对广州中医药大学在全国高校的位置有所了解。目前国内学校大约有1000所,通常我们可以在相关的学校排名网页中去查看一所大学的全国排名或者是世界排名,大家可以结合全国排名,校园地理位置,历史,师资,设备,学生的就业率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以下是我们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给您提供一些帮助。(点击可查看全部大学排名情况:2018中国最好大学排名600强完整榜单2018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武书连版)2018中国大学排名700强排行榜(校友会最新完整版) 2018QS世界大学排名中国大学上榜名单一览(完整榜单)2018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亚洲大学排名及中国百强排名

相关推荐:[2022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1]] [广州中医药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广州中医药大学考研难吗] [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考研群] [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费] 广州中医药大学保研夏令营 广州中医药大学考研调剂2022最新信息 [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2006-2021]] [2022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2021泰晤士世界大学排,中国大学世界排名] [2021年USNEWS全球大学排名之亚洲大学排名及中国大学排名] [2021QS世界大学排名中国大学上榜名单一览(完整榜单)] [2021中国大学排名,排行榜前400名(武书连版)] [2021中国大学排名,排行榜前400名(金苹果版)] [2021中国大学排名,大学排行榜前730名(校友会版)] 更多大学排名榜单请点击 大学排名网>>
学习活动篇:
大一大二多参加些活动,尝试过各种东西以后,就会知道自己大三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大一的时候,早上读读素问和英语,社团组织那些就不说了;大二第一学期,期末考前一个月把常用的中药反反复复看了3遍,第二学期在没课的下午,提前去中医五境外班好朋友的班上蹭伤寒论课程,只因他们是必修,学时多。大二、大四、大五是班上的学委,参加过3届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举办的悦读中医征文活动等等;今年四月手上的案例够了,所以写了写自己用柴胡桂枝汤辨治外感风寒的得失,试着去投了一下稿,很意外被陕中医学报收了。这四年都在干着自己喜欢的事,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这样的时间、精力。

前三年,我们专业在大学城:
大学城的建筑都是青白相间的,
许是象征着中医人特有的清清白白,
师姐们曾说“不慕名利、缘自来定”。

悦读篇:
因为大三每门临床课程的老师数不胜数,好的老师却又凤毛麟角。所以基本上都是自己在看课外书。大三以来看完的书还挺多的:郝万山伤寒论讲稿、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出版的难经讲义、中医人生——一个老中医的经方奇缘、陈修园时方歌括、长沙方歌括、神农本草经读,陶弘景辅行诀、大塚敬节先生的伤寒论平脉法辨脉法讲义,李赛美老师的伤寒论临床十讲,断断续续读了些名师经方讲录、陶氏的名医别录、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王雪华老师的金匮要略讲课实录、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景源老师的温病条辨通俗讲话、山东中医药大学宋永刚老师的临证本草讲读、神农本草经讲读、胡希恕老的医案、赵绍琴老的温病讲座等等。这学期期末看了张坚师兄的舌诊十讲,近日再次拿起时珍老人的濒湖脉学,发现学完伤寒杂病以后,再看濒湖,又是不一样的感受。
——学中医真的不只是学课本,
相信很多专业都是这样。

好老师篇:
不管是一直关心我们的辅导员,还是当我大三最迷茫的时候,让我过去跟诊的桂老师,以及在我大四进入瓶颈期的时候,选了李老师主开的伤寒论临床案例实训课(虽然老师只来了两次)、修老师的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刘老师的金匮要略。这几位老师分别在生活上以及理法方药量上,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与帮助,感恩。
当开始实习以后,时常怀念上课的时光,
中医专业课:
张老师、潘老师的中基,武老师的中诊,
中药的四位老师以及方剂的四位老师。
还有王老师的伤寒,刘老师的金匮,
邝老师的两次刺灸课以及刘老师的实操课,
邵老师的小儿推拿,宋老师的气功,
彭老师的功法,袁老师的针灸治疗,
柴老的针灸医籍选读,方老师的针灸实验,
省中医的儿科学…
公共课:
英语、思修、毛概、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五位老师都是人生阅历丰富,课堂引人入胜;焦老师的体育课,不仅教排球和游泳,还让我们明白许多人生道理。
西医专业课:
苏老师的病理,杜老师的药理,彩霞老师的组胚,周老师的生化,王老师讲的寄生部分,张老师的内科消化疾病,周老师的急诊,代老师的外科,杨老师的超声,古老师的康复,陈老师的技能培训

生活篇:
前两年或前三年住在大学城,环境贼好,
后两年或后三年搬到三元里,环境贼差。
三元里宛若一个大型施工现场,无力吐槽。
在大学城,下午放学没事干就到操场跑跑步、读读书,挺惬意的,操场的云可美了。

见习实习篇:不管是在三附院还是一附院,遇见的每个师兄师姐和同学,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见习的内科只待了三附院的综合内科;实习的第一个科,也是综合科;两边的老人们,有很大的不同,看到的是不一样的百态人生。


大一大二考试篇(大三开始,是个不折不扣的学渣,就不提了,说多了都是泪):
中基:把所有的大标题小标题都背完,重点在脏腑(五脏六腑奇恒之腑)、阴阳五行、六淫、治法治则
中诊:最差的一科,感觉整本书都是重点
中药:能编歌诀就编歌诀,不能就去网上找,先把每一个目录下面的药记住,比如止咳平喘药(止咳平喘杏冬花,白果百部大海茶,紫苑兜铃桑白皮,苏子葶苈弹枇杷),然后你就记住了至少一个大功效,接下来就是记每一味药最特殊的地方了,比如木瓜治吐泻转筋、生姜是呕家圣药、栀子可以外用……还可以通过比较记,比如黄菊偏于疏散风热、白菊偏于平肝明目、野菊偏于清热解毒……还有就是同一株植物不同的部位入药功效归经有何不同,如苏梗苏叶紫苏子、桑枝桑叶桑白皮……当然,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也很重要。
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纸上空谈,一定要自己亲身去接触一下中药,这是很多个师兄告诉我的。前几天有朋友问我,防风秦艽为何称为“风药之润剂”?我推测最主要还是和药材的质地有关,秦艽我没用过,但是防风摸起来就润润软软的,保管不好还容易长虫。
方剂:自己编的歌诀比较适合自己,如果编不了,那就直接背古人的方歌、今人的趣味方歌。我比较喜欢拆成方根记忆、对比记忆。对比以桑菊饮和银翘散为例,共同药物组成为:薄连桔草芦——连翘,不同点是桑菊饮重在治咳,所以加桑叶菊花杏仁宣降肺气,银翘散重在治热,所以加银花、连翘、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淡竹叶以清气分热,连翘竹叶还可防止逆传心包(具体可看条文)。拆分以清任的血府逐瘀汤为例,是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柴草枳药各等分)加桔梗牛膝,需要注意后世医家用四逆散多用枳壳;又如完素治湿热痢疾、里急后重的芍药汤中,用金匮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以清热燥湿,为防寒凉冰伏,合肉桂甘草以化阳,加木香槟榔以调气,当归芍药以和血(行气则后重自除,调血则便脓自愈)。
伤寒&金匮:记条文,方歌有余力也记一下
中医内科学:学得一塌糊涂,记不下来。
我有时在想,中内的精髓,是不是教给我们一种在自己现有掌握的方子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辨证去加减合裁、随风起舞,而不是每种证型死守课本对应方。

 

官方介绍


广州中医药大学创办于1956年,是新中国首批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学校之一,先后直属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2000年转由广东省人民政府管理,现为广东省“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单位,2017年入选首批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经过六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医疗服务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均位居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列。

学校秉持岭南人特有的开放和务实精神,大力推进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学校现有二级学院16个,本科专业27个,横跨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教育学7个学科门类。拥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点4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点19个。全日制在校生17742人,其中本科生12551人,专科生832人,硕士研究生3450人,博士研究生700人。

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拥有一级学科广东省重点学科3个,其中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优势重点学 科2个;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25个;中医学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行列;是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两所中医药高校之一,也是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唯一一所省属高校。根据2012年教育部公布的学科评估结果,一级学科中医学全国排名第二、中药学全国排名第三(并列)、中西医结合全国排名第四。汤森路透2016年7月15日数据显示,学校临床医学学科已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表明学校在关键研究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

“重经典、强临床”是学校本科教学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学校办学六十年最重要的经验总结。八十年代中期,学校率先启动经典回归临床的教学改革,把四大经典作为必修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实施“院系合一”的管理体制,促进医教协同发展。“‘重经典、强临床’高素质中医人才特色培养模式”获得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2年、2008年学校两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成绩均为“优秀”。近五年来,学生参加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成绩突出,通过率始终名列全国中医药院校前茅。

在总结七年制办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学校于2015年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实施“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和承担“中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改革试点项目”高校,继续引领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

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是全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研究生招生规模长期居于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列,培养质量和学位论文质量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在2015年中国期刊网《中国博硕学位论文引证报告》中,学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总被引用频次居全国医药卫生类院校首位。学校现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全国唯一连续两届获得中医学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

学校坚持突出特色,彰显优势,以开展岭南医学研究为己任,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的科研成果。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牵头的“脾虚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于1992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终身教授王建华领军的“脾虚证辨证论治的系列研究”获得200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其标志性成果“脾虚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传承与创新”于2016年入选《中国中医药重大理论传承创新典藏》;袁浩教授领衔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获得200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在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性疾病中,学校勇于担当,主动作为。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抗非典中医专家组组长的国医大师邓铁涛主张中医药早介入,广东也因此病死率全球最低,抢救成功率全球最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的认可,并被推广到全国。学校作为主要成员单位参加了国家“523”防治疟疾项目,在临床上证实了 青蒿素抗疟功效,为青蒿素的发明作出了重大贡献。李国桥教授团队研制的青蒿素复方抗疟药被确定为国际抗疟疾一线用药,其系列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实施特聘教授、“杏林学者”、“青年英才”、教师出国访学、“薪火计划”等五项人才提升计划,迎来了人才辈出、名家荟萃的生动局面。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37人,其中正高职称381人,副高职称475人。拥有一批以国医大师邓铁涛、禤国维、周岱翰为代表的著名专家教授,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名、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珠江学者9名、全国名中医3名、省级教学名师7名、广东省名中医106名等一大批知名专家以及在医药领域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

学校立足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广东中医药强省建设。学校现有4所直属附属医院,年门诊量超过1200万人次,相当于1/10广东省常住人口,年出院总量达18万人次,医疗综合服务水平在全国中医药行业首屈一指。附属医院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大力加强专科专病建设,形成了以50个国家重点专科为龙头的专科专病技术群,辐射和带动了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医疗综合服务水平的显著提升。

第二附属医院(即广东省中医院)是全国年服务患者人数最多的中医院,连续三年位居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中国中医院竞争力100强排行榜”榜首,连续12年4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被誉为“全国卫生系统的一面旗帜”。第一附属医院是全国首批三级甲等中医院和全国示范中医院,也是全国年门诊量超300万人次的三所中医院之一,其无偿救治“好军嫂”韩素云的事迹享誉全国。

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人才优势和科技资源优势,重点打造中国中医科学院广东分院、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院、华南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华南针灸研究中心、国际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现代南药工程技术中心、岭南医学研究中心等七大平台,努力构筑中医药科技创新高地。目前,学校拥有包括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57个,为服务广东中医药强省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学校积极推进协同创新,与广药集团、华润三九、康美药业、复星医药等著名医药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由学校研发的胃乃安、骨仙片、消渴丸、金佛止痛丸、滋肾育胎丸等系列中成药成为广东医药企业的核心产品并畅销全国。学校与省内外15个市县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在全省指导建立了16个以“南药”为特色的中药材规范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20多万亩,在帮助农民脱贫奔康、促进山区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校大力挖掘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在全社会塑造了中医药行业特有的人文环境。由学校建设的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是全国高校首批国家二级博物馆,自建成以来接待了世界各地的参观者30余万人次,并与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一起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首批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成为广东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窗口。学校组织力量编写出版了《通俗中医药丛书》、《岭南中医药文库》等一批大型图书,成为“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重点推荐的书目。此外,学校还与广东省中医药局、广东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了12集大型纪录片《悬壶岭南》。

学校充分发挥地缘和人文优势,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学校自1974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目前在校境外学生达2300多人,就读本、硕、博各个层次,规模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历年来,学校为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近2万名中医药高级人才。海外中医药社团的负责人很多都是本校校友,如澳大利亚中医管理局局长薛长利、美国中医公会会长黄宪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多年来,学校一直与东南亚国家、非洲国家合作开展抗疟研究。由李国桥教授团队研制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4代青蒿素系列复方抗疟药,被列为广东省中医药强省建设重点项目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对外合作项目,更是被当作“国礼”赠送给许多非洲国家。至今,青蒿素已取得包括美国在内的38个国家的国际专利保护,29个国家的商标注册,在22个疟疾流行国家上市销售。宋健平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在科摩罗国合作实施青蒿素复方快速清除疟疾项目,有效地遏制了当地疟疾流行,实现了该国历史上第一次疟疾零死亡,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充分肯定。

第一附属医院与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签署了中医药防治免疫性疾病研究的合作协议。第二附属医院与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签署了中医药防治感染性疾病的合作协议,与美国麻省总医院签署了在珠海横琴建设麻省总医院中国医院的合作协议。2015年底,学校与深圳市人民政府、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正式签约合办深圳生命健康工程学院。此外,学校还主动承担了外交部中国东盟合作基金项目,与东盟国家就传统医药高等教育展开合作。

征程万里云鹏举,敢立潮头唱大风。学校将以建校六十周年为新的起点,紧紧抓住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以及广东省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大机遇,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中医药大学建设,为发展中医药学术、弘扬中医药文化、建设健康中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添加广州中医药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广州中医药大学考研分数线、广州中医药大学报录比、广州中医药大学考研群、广州中医药大学学姐微信、广州中医药大学考研真题、广州中医药大学专业目录、广州中医药大学排名、广州中医药大学保研、广州中医药大学公众号、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广州中医药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文章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难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