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考研心得

发布时间:2017-05-2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中国传媒大学 BS6246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心得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心得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心得 正文

18年备考的学弟学妹们大家好,新一年的考研战线已经拉开。我曾是和大家站在同一战线的备考者,通过一年的努力,我到达了自己的理想院校。现如今站在引导者的角度,希望在我的帮助下,大家能少走弯路。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学姐来自安徽的一个一本师范学校,我在高中的成绩并不差,以为自己会考一个不错的学校,可是最后高考失利考进了一个省内的二本院校,看到高中和自己不相上下的同学考进了很多211甚至985,心中的遗憾和失落直到大四也没有退去,所以我大四暑假毅然而然的报考北京某高校的英语专业,我告诉自己,我一定要跟上他们的脚步。可是现实总有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情。大四上,学校给师范生安排了有史以来时间最长的实习,再加上本地驾照考试模式即将改革,教练通知我赶紧抽时间去学,尽早完成后面的两个科目,自己又身为班级干部,很多不可控的事情严重影响了我的复习计划,在烦躁和忧郁的情绪下我还是坚持到了最后,一战以第七名的排名没有进复试,前六名才能进复试。修正了一下心情,我决定二战,为了我迟到多年的梦想,我想去搏一搏,在还有力量追寻的时候,我不想留下太多的遗憾。我希望给自己留下一个榜样,当你决心去改变的时候,依然可以改变,至少你还年轻。二战,不负自己的努力,也不负一年的青春,我以初试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复试,最后总分第二顺利被录取。知道结果的时候,我出奇的平静,可能是一次一次的自我鼓励和思想挣扎让我对这个结果已变得坦然,自知尽力,所以无憾。人生总要面临很多的选择,没有任何人会逼你做选择,但是一旦决定了,就必须孤独而执拗地坚持到最后。
一、学校选择:
谈到选学校的问题,我想提醒大家的就是一定要选择一个和你实力比较均衡的学校,这样才比较有把握,报的太高了,可能会让你在复习过程中慢慢失去信心,报的太低了则可能会让你没有动力和冲劲。就像猴子摘桃,选择一个蹦一蹦能够摘到的学校最好。俗话说,选择可能比努力更重要,考研难不难考的问题,考生不能仅凭自己空想妄自下结论,一定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参考历年院校排名、报录比,就业情况、分数线等来综合考虑。在充分了解信息选定了学校之后,就坚持下去,不迟疑不动摇。
二、专业选择:
如果你选择了考研的话,那你就意味着还想为你将要报的专业卖命,而且有可能是一辈子,所以选择专业一定要慎重,一定要选择你真正喜欢、感兴趣的专业,这样为你将来深造和研究有大的利处和发展空间,也对你事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提醒准备考研的朋友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当然,跨专业考研的难度还是有的,需要大家充分了解信息后再做权衡。到了暑假系统复习阶段,在固定的学习环境里,相比电脑,手机的使用率更高一些,大家可以用手机来了解考研信息。我之前主要用“考研派”和“考研派”这两个APP,“考研派”是个论坛,大家可以在里面交流,非常活跃。“考研派”主要是用来了解一些关于考研的资讯,例如我们想知道的招生简章和招生目录等信息,都可以在里面获取,我非常喜欢里面的“找研友”的功能,我考研时候的研友就是在这里认识的。受益很多,诚推给大家。
三、复习问题:
大部分学生都是在大三第二个学期开始复习的,在这个学期就是背背单词,稍微先看看专业,政治没有必要看那么早(看得早到时也忘的差不多),要考数学的朋友在这个学期也要慢慢把数学看看,最好这学期可以把书过一遍(如果底子好的同学也可以直接跟着复习全书看)真正要加大力度复习的时期就应该是大四上学期,其实我认为,只要你在大四上个学期抓紧复习,也是来得及的,也没有必要从大二就开始复习,有时候复习战线太长到最后可能会感到疲倦,效率可能不是很高,不过这个也因人而异。下面我就各门课谈谈我的复习心得吧。
1、英语方面
参考书目:①历年真题
                ②词汇书(需不需要根据个人单词记忆习惯而定,下面有说明)
考研英语和四六级英语是不同的,所以没有过四六级的同学是完全要有信心去考研,因为考研不用考听力,这就和英语听力占大部分比重的四六级很不一样了,而且考研的英语考的是难度深度而不是速度,这和四六级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有三个钟的时间做英语。另一方面四六级考的好的同学也不要掉以轻心。考研英语分数中占百分之七十的是作文和阅读,所以复习时的重点是在这两部分。对于背单词呢,我的建议是不要去买什么专门的单词词汇一类的书籍每天啃着来背,倒不如找出历年考研试题中的高频率词汇,把自己做题时不会的词汇找出来记下来每天看几遍就熟悉了。当然如果时间充足的话,背过高频率词汇之后把单词书过几遍肯定更好了。
阅读呢,不仅仅要做题而且要认真对答案,把自己不会做的做错的题目反复研究,特别是第一次做历年真题的时候,这一环节特别重要,因为这样可以锻炼自己的做题思维,能够去适应出题者的出题意愿,看看他们出这样的问题其实是想我们给出怎样的答案,做多了熟悉了那套思路,久而久之就会按着这样的思维去思考去解答了,准确率自然而然也就高了!对于作文呢,我的建议是多背一些历年试题的范文,近年来考的都是图表作文,小作文都是一些实用的应用文之类的。这些都在于平时复习中的积累了,特别是一些模板之类的词汇和句型。如果有足够的时间,能练练笔最好了。
2、政治复习
参考书目:①政治大纲:人人都知道,不解释。
                ②肖秀荣的政治备考系列《精讲精练》《1000题》《命题人讲真题》和《风中劲草》系列都是目前口碑比较好的政治备考辅导书。风中劲草核心考点基本就是大纲精华版,条理清晰,背起来很畅快。《精讲精练》在大纲出来之前就能买到,与大纲有出入的地方,后期肖爷爷都会给大家做详细的补充,这点不用担心。具体用哪些参考书目,大家可以到时去书店自己翻着看看,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
另外,千万不要忘了特别关注新增的考点(不考的话加它干嘛),比如今年的一个大题就考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③肖八、肖四、任四:备考前期练选择题,等到冲刺八套卷出来就可以关注下大题了。这些肖四任四里的大题最好都背下来,即使不考原题,到了考场上肚里有货也好变通。                
                     ④肖秀荣形势与政策:这本书很小一本,但是完全啃下来也不大可能,建议了解下框架,做一做核心预测题就好了,其实考试时不太可能会有一模一样的题。
                     ⑤20天20题:这本更小,买来基本没看(因为到手其实只有10天时间了),大家有时间还是可以研究下,对大题应该有帮助。
                     ⑥政治考研历年真题:同样买了但基本没看,个人认为关于政治真题只需要看看最近几年的出题趋势、关注下题型、分值、难度就好。

如果你是政治基础并不扎实的理科生,我建议早准备为好,8月份就可以开始过肖秀荣的《精讲精练》,9月开学,再过一遍《精讲精练》,这回可以是细看,配着《1000题》做。做完后又复习一遍,不管对错,将不熟悉的知识点还原到《精讲精练》中牢记。很多人说等到大纲出来看大纲就好了,其他的没必要,但我真心觉得肖秀荣的《精讲精练》真的很不错,知识点很全面,重点知识还用特殊字体标注了出来,基本大纲里有的重点和难点它都包含在内,毕竟有那么多年的口碑了,这点我真不是托儿,哈哈。等到大纲出来的时候,可以再粗略得看一遍,了解一下知识点有没有什么大的变动,以获得知识的及时更新。不过对于时间紧张的人来说,只看大纲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对于那些有政治基础的文科生,政治的复习也不能太盲目自信,毕竟高中学过的东西,很多知识点可能已经记不清楚了。最主要是前期准备充分,后来《风中劲草知识点》《肖4》《肖8》《任4》《20天20题》都可以买来看看,最后的押题卷一般质量还是比较高的。特别是《肖4》《肖8》,基本考前每个考研人都会人手一本《肖4》,这个一定要背,一来心里有底,二来偶尔还能压中。政治可根据个人情况复习,别人的可以借鉴,但不要全盘照抄。跟着肖走一般没错,关键是自己也要理解每一章的框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多关心时政,有很多讲话材料既可以用来练翻译,也可以用来学政治,一定要多留心。
  政治绝不能忽视,因为南大英语笔译的初始排名是根据4科总分来算的。
政治的复习,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理解。所有的范畴和原理都是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死记硬背倒不如多读几遍,然后自己复述出来。总之,政治的复习,最重要的两个字就是理解。另外活学活用也非常重要,千万别死记硬背。要是记起来,你会发现要记得实在太多了,多得让你对自己的能力表示质疑。而且毛邓还要和时事结合,在时事的基础上上升一步,也就是上升到理论。
政治做题很重要,特别是选择题,多做选择题可以帮助你记住一些重要的理论知识点,不断巩固复习理解的知识点,不过最好选择有答案解析的题目,可以让你的理解更清晰。
第二阶段:认真做题,广积思路
除了第一阶段必须完成课本上的习题外,主要的精力应集中在习题集上,模拟试题、历年真题等等。刚做这些习题时,我真有点力不从心,有时觉得解题方法很奇特,而答案也有些突兀。经过不断练习,对这些难点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只有学会有条不紊的解题思路,以及循序渐进、举一反三的解题方法,才能够更有效地运用他们。我想强调融会贯通的重要性,千万别为了做题而做题,因为做题只是一种手段而已。应通过做题将所学知识点联系起来,并将所学的思路与方法为己所用。
第三阶段:研究真题,查漏补缺
从一些研究生介绍和自我感觉来说,真题的作用绝对是其他模拟题所不可替代的。只要你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历史是如此惊人地相似,很多考题都是貌离神合。应该用一到两个月的时间来做和研究近十年真题,这不仅可作为检测自己最直接的手段,而且更重要的是能进一步熟悉考试的内容和侧重点,了解命题人的命题思路。在分析真题时,可找出自己的不足,再回到课本和辅导书进行复习巩固,理解的程度自然就加深了。至于模拟题应有选择地做几套,目的只是练练手,切勿一味贪多。
公共课说完了,推荐大家关注一下肖秀荣和石磊的微博和微信,他们都是考研辅导名师,平时会发一些实时资讯和预测考点。“考研加油站”和“考研之家”是我经常关注的两个公众号,也顺便推荐给大家。“考研加油站”,里面可以免费领取一些视频资源,和各专业研友进行交流,还有学姐答疑。另一个公众号“考研之家”会推送一些考研资讯,高分经验和各类干货,对大家的学习都会很有帮助的。
四、专业复习
这个就不好说了,因为考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专业课的复习也不一样,但专业绝对是拉分项目。备考要多花一些时间在专业课上。大家可以多浏览一些网站,联系一下报考专业的学姐学长了解下,在网上购买历年考题,制定好计划认真复习,如果能联系到学长学姐一对一辅导的话,那当然就更好了嘛,虽然参考书目大家都知道,但是出题还是有侧重点和针对性的,他们是过来人,而且很了解导师出题的风格,能得到他们的帮助,那必然是事半功倍了。资料方面:专业课历年真题,参考资料,在读研究生的考研笔记等各种复习资料,能够给大家节省更多的时间来复习,让复习更有针对性,使大家付出的时间精力能够获得“最大化收益”。据了解,有两位985高校研究生学姐做免费考研咨询的,大家可以加一下她们的联系方式多了解一些信息。(秦学姐微信 xyue1021  QQ 2267347251 ,韩学姐微信kaoyan5201  QQ485975073)
大家根据我的经验应该对考研有个大体的了解了,可以设立一个粗略的复习计划,然后根据自己的复习节奏和后期信息的再更新,去调整自己的复习计划。考前再多关注一下考前注意事项和应试贴,让自己从知识上和心态上,都能全面自信地去迎考。
最后,几点建议。
1.找个研友互帮互助
在这里提醒一下大家,不要听信有些人说找研友不靠谱,虽然你和研友有可能考得是同一所院校,但是有些研友真的是会帮到你的,会成为你的良师益友,请大家不要不信,也不要全信,学会去辨别事情的真假。你们可以是室友,也可以不在一个城市,但你们可以互相分享信息和资料,互相鼓励,互相进步。记住,考研路上不是你一个人在战斗。
(推荐大家加入2018考研交流群:457443909 大家可以在里面交流信息,找研友,也会有学姐给大家解答问题,也会提供一些各大院校研究生管理的网站,那些网站都是在校研究生团队,协同勤工助学中心创办的半公益性网站,里面有非常详细的报考信息可以给大家参考,也会有非常丰富的考研真题,参考资料和本专业研究生备考的手写笔记,大家可以加群多关注。)
2.不要与他人盲目比进度
在考研这条路上,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最大的目标也应该是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摆脱学习困境,经过持久的努力最后成功突围。我们需要要做的是转换思想,不与别人攀比复习进度,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复习之中,关注复习效率,静心对待学习。当你的关注点只在自己的学习上时就会发现复习效率在不知不觉中就提上去了,复习效果也会愈加明显。
3.调整心态,勇往直前
考研最主要的还是一个心态的问题:三心二意、心猿意马、心浮气躁。三心二意,不管是对于已经毕业的还是在校的学生,这一点都是考研大忌。在考与不考之间徘徊,把考研当成一个平衡的手段,老觉得考不上还可以工作,实际上这种心理对考研的影响是很大的。考研是一件艰辛的事,耐不住寂寞的人和心浮气躁的人考研,往往不能把心事放在复习上。考研考的是人的毅力,要坚持,虽不可能是天天如一日,但也不能只有三天的热情吧!要有足够的勇气去大胆的选择,要有足够的精力去应付,这是很重要的。考研需要耐力,信心,忍受寂寞,学会放松。既然选择了考研就要专心备考,不要朝三暮四,花其它的心思,我知道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但却很重要。考研就是两个字“坚持”。
把最喜欢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共勉: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中国传媒大学

添加中国传媒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中国传媒大学考研分数线、中国传媒大学报录比、中国传媒大学考研群、中国传媒大学学姐微信、中国传媒大学考研真题、中国传媒大学专业目录、中国传媒大学排名、中国传媒大学保研、中国传媒大学公众号、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中国传媒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zhongguochuanmeidaxue/jingyan_87665.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