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外国语大学高等教育学考研难吗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西安外国语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安外国语大学报录比、西安外国语大学考研群、西安外国语大学学姐、西安外国语大学考研真题、西安外国语大学专业目录、西安外国语大学排名、西安外国语大学保研、西安外国语大学公众号、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安外国语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很多考生在准备西安外国语大学高等教育学考研难吗?是考研报考的时候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好吗?适合我吗?对我以后的人生和职业会有帮助吗?考生在准备西安外国语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考研的时候产生这样的疑问是十分正常的。【手机访问

但是考生应当明确的一点是,不论是哪一个专业的研究生,都不存在绝对的好与不好的评价标准。别人适合的专业不一定适合自己,需要考生对西安外国语大学高等教育学好不好、未来发展方向与考生自己的本科专业、兴趣爱好以及未来发展规划进行结合和分析,理性看待和认真对待考研的专业选择问题,不要因一时冲动或是盲目听取别人的意见而草率决定,往往会在备考期间十分痛苦。

西安外国语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考生获取相关有关高等教育学信息的途径有很多,西安外国语大学怎么样,学校研究生官方网站会列出详细的招生简章、考试内容、参考书目、历年分数线以及报录比等重要数据,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选择;可以咨询西安外国语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的师兄师姐,获得第一手的信息;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例如考研网、考研论坛等信息来源。
另外,需要详细了解高等教育学的考研情况的同学,可以点击右侧免费资源我们的学姐,帮你解答报考院校的详细问题。

西安外国语大学高等教育学好不好,可以从专业排名来判断,其排名的位置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该学科考研难度的大小,包括近几年内该学科全国排名的变化程度。有的专业所在的学校在学校排名系统中并没有靠前的位置也不出名,但是该学科在全国范围内有较高的排名位置;有的专业所在的学校属于全国知名学府,但是该专业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出名。如果学科与学校在全国均有较高的排名位置,那么该学科属于热门学科,考研的竞争力会相对较大。考生在选择报考高等教育学之前应当对其全国排名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将学科与学校的排名都纳入考虑的范围之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每年会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对除军事学门类外的全部81个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专业排名,专业排名可以从中检索到。 相对来说,高等教育学的排名还是相当乐观,是一个具有潜力和发展前途的学科。西安外国语大学高等教育学中提供了有关西安外国语大学高等教育学好不好的全面而详细的资料,欢迎考生前往查阅。

西安外国语大学高等教育学考研难吗
高等教育学 [040106]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安外国语大学
招生年份:2019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不区分院系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高等教育原理
02(全日制)高等教育管理
03(全日制)高等教育比较
招生人数: 1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全国统
考)
 ②201英语一(全国统考)

202俄语(全国统考)

203日语(全国统考)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全国统考)
备  注:

 

学科概况 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它是一门以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和发展基本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应用性的教育科学。
专业培养目标 通过系统的高等教育学及其相关课程的学习和研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在高等教育学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文字能力,能熟练运用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工具,具有独立担负本学科的科学研究和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能力,能在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及社会组织机构独立从事教育研究、教育管理及培训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就业前景:

高等教育学顾名思义是从事高等教育的工作,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此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不只是单纯的从事教学工作。随着国家对教育的越来越重视和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教育学专业正在逐渐成为一门热门专业,但是随着部分高校改革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制以及高等教育学硕士持续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学硕士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高等教育学硕士就业难,而高等教育女硕士就业更难。

就业方向:

1、高等学校管理人员、教学

2、各级教育行政人员

3、教育理论研究与教学后备人员

4、相关部门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员

5、考博继续深造

6、出版社、报社

相关职位 教师发展促进中心研究员,中国教育干部教研员,人才测评顾问,教务处教学管理人员(数据来源:招聘网站)
高等教育学是一门以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和发展基本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应用性的教育科学,旨在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探索高等教育实施运行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诸如关注市场背景下大学的地位与作用,大学与市场、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大学的发展观、人才观、质量观、评价观,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拓展及其发挥等。
我校高等教育学专业本着“外语专业优势突出、教育专业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理念,重在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要求毕业生能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系统掌握高等教育学的专门知识和研究方法,树立严谨治学的态度和作风;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使用第一外语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能够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文献,并能运用该语种研究和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其他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科研工作;能够胜任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教育管理工作,成为适应21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具有两个研究方向:1)高等教育政策与管理。主要研究高等教育基本原理、中外高等教育比较、高等教育政策、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评估理论与方法等内容;2)院校研究。主要开展院校发展规划、院校治理机制、专题院校研究、东西方院校比较研究、院校改革实践等重大问题。
本专业修业时间为三年,前两年主要用于课程学习、教学实习、论文准备,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半。第三年用于调研、论文写作及答辩等。在培养过程中,将采取理论学习、参加实践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导师指导、学科集体培养和学生自学钻研相结合,课堂讲授与导师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本专业开设了高等教育管理学、高等教育评估、教育政策学、教育经济学、欧美高等教育史、比较高等教育、教育统计学、国际教育发展战略专题研究等一系列的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的基础上,还需进行相应的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以求获得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技能和良好的科研能力。为将来从事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人文教育与外语教育方向的教学与研究,政府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办公、文秘、专业技术与管理等工作做好准备。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高等教育学     专业代码:040106     门类/类别:教育学     学科/类别:教育学

专业介绍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为例
本学科的培养目标是:旨在通过进行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为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岗位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并为中高等职业学校的发展规划、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咨询和相关研究成果。
本学科主要有以下三个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育、外国高等教育。本学科学术力量雄厚,相关学者对高等教育学、管理学、比较教育学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以高等职业教育为核心,结合我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的研究已获得丰硕成果,在我国职业教育的研究中处于先进水平。

专业点分布

北京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南开大学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河北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山西大学 大连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北华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黑龙江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河海大学 苏州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大学 江苏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宁波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温州大学 安徽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 安庆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厦门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信阳师范学院 河南大学 海军工程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长江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北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师范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深圳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汕头大学 广西师范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四川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安外国语大学 兰州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石河子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401 教育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31 所,本次参评30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01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A+
2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A+
3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A
4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A
5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A
6 10001 北京大学 A-
7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A-
8 10335 浙江大学 A-
9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A-
10 10635 西南大学 A-
11 10003 清华大学 B+
12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13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B+
14 10384 厦门大学 B+
15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16 10475 河南大学 B+
17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8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19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20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21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B
22 10056 天津大学 B
23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B
24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B
25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B
26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B
27 10320 江苏师范大学 B
28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B
29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B
30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B
31 10075 河北大学 B-
32 10285 苏州大学 B-
33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B-
34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B-
35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B-
36 10446 曲阜师范大学 B-
37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B-
38 10637 重庆师范大学 B-
39 10681 云南师范大学 B-
40 10762 新疆师范大学 B-
41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C+
42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
43 10108 山西大学 C+
44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C+
45 10135 内蒙古师范大学 C+
46 10247 同济大学 C+
47 10295 江南大学 C+
48 10351 温州大学 C+
49 11078 广州大学 C+
50 11646 宁波大学 C+
51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C
52 10167 渤海大学 C
53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54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
55 10418 赣南师范大学 C
56 10512 湖北大学 C
57 10524 中南民族大学 C
58 10663 贵州师范大学 C
59 10673 云南大学 C
60 11117 扬州大学 C
61 10066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C-
62 10205 长春师范大学 C-
63 10299 江苏大学 C-
64 10373 淮北师范大学 C-
65 10451 鲁东大学 C-
66 10513 湖北师范大学 C-
67 10590 深圳大学 C-
68 10603 广西师范学院 C-
69 10759 石河子大学 C-
70 11658 海南师范大学 C-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17年)0401 教育学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31 所,本次参评30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01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A+
2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A+
3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A
4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A
5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A
6 10001 北京大学 A-
7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A-
8 10335 浙江大学 A-
9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A-
10 10635 西南大学 A-
11 10003 清华大学 B+
12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13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B+
14 10384 厦门大学 B+
15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16 10475 河南大学 B+
17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8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19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20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21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B
22 10056 天津大学 B
23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B
24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B
25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B
26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B
27 10320 江苏师范大学 B
28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B
29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B
30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B
31 10075 河北大学 B-
32 10285 苏州大学 B-
33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B-
34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B-
35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B-
36 10446 曲阜师范大学 B-
37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B-
38 10637 重庆师范大学 B-
39 10681 云南师范大学 B-
40 10762 新疆师范大学 B-
41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C+
42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
43 10108 山西大学 C+
44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C+
45 10135 内蒙古师范大学 C+
46 10247 同济大学 C+
47 10295 江南大学 C+
48 10351 温州大学 C+
49 11078 广州大学 C+
50 11646 宁波大学 C+
51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C
52 10167 渤海大学 C
53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54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
55 10418 赣南师范大学 C
56 10512 湖北大学 C
57 10524 中南民族大学 C
58 10663 贵州师范大学 C
59 10673 云南大学 C
60 11117 扬州大学 C
61 10066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C-
62 10205 长春师范大学 C-
63 10299 江苏大学 C-
64 10373 淮北师范大学 C-
65 10451 鲁东大学 C-
66 10513 湖北师范大学 C-
67 10590 深圳大学 C-
68 10603 广西师范学院 C-
69 10759 石河子大学 C-
70 11658 海南师范大学 C-
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2007年高等教育学专业学校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北京大学 A+ 6 华东师范大学 A 11 浙江大学 A
2 厦门大学 A+ 7 苏州大学 A 12 湖南大学 A
3 北京师范大学 A+ 8 南京大学 A 13 南京师范大学 A
4 西南大学 A 9 湖南师范大学 A 14 曲阜师范大学 A
5 华中科技大学 A 10 清华大学 A 15 武汉理工大学 A
 
B+等(24个):河海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三峡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兰州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中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汕头大学、四川大学、沈阳师范大学、西北大学、云南大学、湖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徽师范大学
 
 
B等(24个):长江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吉林大学、江苏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西华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深圳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华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华东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
 
 
C等(16个):名单略
 
    2015-2016年高等教育学专业学校排名
排 名
学校名称
星 级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北京师范大学 5★ 117
2 华中科技大学 5★ 117
3 华东师范大学 5★ 117
4 厦门大学 5★ 117
5 北京大学 5★ 117
6 清华大学 5★ 117
7 苏州大学 4★ 117
8 湖南师范大学 4★ 117
9 华南师范大学 4★ 117
10 华中师范大学 4★ 117
11 西南大学 4★ 117
12 南京大学 4★ 117
13 南京师范大学 4★ 117
14 浙江大学 4★ 117
15 上海师范大学 4★ 117
16 西北师范大学 4★ 117
17 四川大学 4★ 117
18 复旦大学 4★ 117
19 北京理工大学 4★ 117
20 黑龙江大学 4★ 117

高等教育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高等教育学考研参考书:
2014年教育学考研不少院校推出统考,改为自主命题,自主命题有学校一般会有指定的参考书,但是对于报考统考院校的16年的考生来说,参考书就成为了大家备考过程中的第一个障碍,教育学考研统考的院校,教育学考研的科目有:政治、外国语、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涵盖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等四门基础科目。
一、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 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
《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道俊、郭文安
二、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儒德、陈琦
三、中外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孙培青
《外国教育史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吴式颖
四、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安徽教育出版社 裴娣娜
 
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
1、高等学校管理人员、教学
2、各级教育行政人员
3、教育理论研究与教学后备人员
4、相关部门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员
5、考博继续深造
6、出版社、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