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化工大学化学研究生辅导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沈阳化工大学考研分数线、沈阳化工大学报录比、沈阳化工大学考研群、沈阳化工大学学姐、沈阳化工大学考研真题、沈阳化工大学专业目录、沈阳化工大学排名、沈阳化工大学保研、沈阳化工大学公众号、沈阳化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沈阳化工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沈阳化工大学微信
找研究生辅导

沈阳化工大学化学研究生辅导 对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高效考研方法,沈阳化工大学化学研究生辅导,研究生会根据情况提供部分考研资料等,并根据学员的情况制定复习计划和划出考研的重难点,并有答疑解惑的课程设置,让你的学习更有效率,尤其是学长学姐更了解本专业导师的一些情况,历年出题的规律,会让你的备考事半功倍,花更少的时间取得更多的成绩进步。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化学的研究生。

因为沈阳化工大学化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考研辅导一对一
考研一对一辅导班
考研派考研题库
考研派考研督学
考研派考研1v1答疑
考研派研究生筛选流程
考研派辅导方法
考研派口碑
考研派一对一辅导口碑
考研派课程体系
考研派服务流程
考研派
考研派考研问题
考研派考研资料
考研派研究生学长
考研派考研辅导
考研派考研真题资料等
沈阳化工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沈阳化工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化学专业考研录取分数线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信息,因为研究生录取分数线直接就决定了考生需要考取考多少分才能达到成功被院校录取的一个最低标准,这也是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的一个奋斗的目标和计划的基准。另外,考研录取分数线也是考生在前期择校、择专业的一个判断依据,如果考研录取分数线过高的话,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考生就会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可以进行自我衡量能否达到最低分数的要求而进行合理的选择。如果沈阳化工大学化学考研录取分数线(尤其是历年分数线和复试分数线)相对而言较低的话,对于考生来说成功的几率就会比较大,备考过程也会相对的容易。考生获取沈阳化工大学化学分数线的途径有很多:研究生官网上通常会有详细的历年分数线情况,考研网站、论坛上也会有相关的资源。考研派的中就为大家总结了详细的沈阳化工大学化学录取分数线情况,以供大家选择使用。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化学的研究生。

沈阳化工大学化学考研考试科目
学校:沈阳化工
专业: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
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艺
年级:2019
招生人数:20
招生状态:正在招生中
补充内容
一、化学工程学院接收预调剂的专业:
1.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硕)
2.化学工程(学硕)
3.化学工艺(学硕)
4.精细合成化学与分子工程(学硕)
5.全日制化学工程专硕
目前化学工程学院有充足的调剂名额,今年学院招生计划根据学校划定的总招生人数进行,总人数学校设定,但各专业精确招生指标可能存在动态调整。
招生专业的分数与科目要求: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硕)、化学工程(学硕)、化学工艺(学硕)、全日制化学工程专硕均需要数学成绩(数一数二均可)。
精细合成化学与分子工程(学硕)是化学工程学院在化学一级学科下设的招生专业,初试专业课考试为物理化学(必选),有机或无机(两门中二选一),因此调剂考生如果初试考了两门专业课,那么可以调剂该专业。(如果考生考了其他学校两门专业课与上述课程相近也是可以调剂的)。
二、复试信息:
复试科目:查看研究生院网页http://grs.syuct.edu.cn/news_view.asp?id=547
复试资格:这个必须以国家线为准,只有达到国家线总分和小分要求的同学才具备调剂资格。
沈阳化工大学现已开通预调剂系统,调剂考生可到系统中填报个人的信息。沈阳化工大学预调剂系统:http://118.190.144.184:1039/aspx/student/stulogin.aspx
三、接收考生调剂的基本分数要求及相关流程
已在预调剂系统进行预调剂的考生请耐心等待国家分数线。国家分数线公布后,若预调剂考生达到国家一区分数线并符合国家调剂政策的相关要求,请在第一时间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研究生考试报名时的网址)中的调剂系统输入调剂到我校的调剂信息,我校审核后将向符合调剂条件的考生发出复试通知。
考生现在可以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研究生考试报名时的网址)中的调剂系统输入调剂到我校的调剂信息,目前填写信息是预填写阶段,一旦国家开通系统就可以第一时间将预填写的信息转为正式申请我校化工学院的调剂。我们审核后将向符合调剂条件的考生发出复试通知。
如有任何问题可以与化学工程学院郑老师电话咨询,电话13304039255或qq:510210019询问。
  为全面贯彻落实沈阳化工大学201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及录取工作有关精神,坚持“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进一步加强我院复试工作,提高招生选拔质量,结合我院考生以及专业的具体情况和特点,特制定实施本细则。
  一、成立面试专家组,由原则上由副教授(或博士)以上10人组成,设专职秘书1人,担任考务准备、面试记录、分数整理及上报等。秘书必须对每个考生的面试过程做全程记录,并存档备查。
  二、面试专家主要职责
  1.根据面试实施方案组织实施面试工作;
  2.组织面试试题小组,编制面试试题;
  3.组织面试,评定面试成绩;
  三、面试前要对评委会进行培训,使其掌握面试内容、方法、要求及评分标准;
  四、面试基本流程如下:
  1.考生按考号决定自己面试顺序;
  2.面试考生在侯考区等待,所有考生必须将手机关闭;
  3.面试考生在引导员引领下,到指定小组面试;
  4.考生面试结束后直接离开或到指定地点等待,不允许与未参加面试考生交流;
  五、对所有考生采取相同面试方法,即采取自述和问答相结合的方式,每个考生的面试时间约20分钟;
  六、面试主要内容包括:
  1.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2.大学学习情况及学习成绩;
  3.基础与专业知识;
  4.从事科研工作的基础和能力;
  5.专业课以外其他知识的掌握情况;
  化学工程学院2015年硕士研究生复试(专业面试)办法
  一、总体安排
  化学工程学院依照校2015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办法和通知的要求,结合本学院的具体情况,进行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专业面试工作,组成3个专业面试小组。
  复试时间:2015年3月24日下午13:30—17:00
  二、测试内容
  1.考生自述:包括简介(考生姓名,报考专业,是否调剂,毕业院校),考研成绩、科研实践(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时间3-5分钟;
  2.专业面试:考生随机抽取3-5道专业试题进行面试;时间10-15分钟。
  三、评分标准
  得分回答问题情况
  90—100回答问题正确且回答内容完整,科学态度端正
  80—89回答问题正确且回答内容较完整,科学态度较端正
  70—79回答问题正确但回答内容不完整,有一定的科学态度
  60—69回答问题基本正确,有科学态度
  59以下不能回答问题或回答不正确,缺少科学态度
  四、专业面试成绩
  1.复试教师,本着对国家、学校、个人、考生负责的态度,在提供考生以公平竞争的原则下,视考生对所提出问题回答的准确度、深度等情况,客观、公平、公正地打分,每位教师分别给出成绩(满分100分);
  2.复试小组秘书:认真记录每位考生的复试过程,并填写在综合面试记录单上;汇总面试成绩平均分,填入考生专业面试成绩单,由评委、院长签字后由二级学院盖章统一上交;
  3.复试考生:要严肃、认真地参加专业面试。
  六、录像
  按照学校复试(专业面试)工作要求,对整个面试过程进行录像。
  化学工程学院
  2015年3月19日
无机化学 [0703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沈阳化工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理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化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4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1)有机化学(不含实验)
④(802)物理化学(不含实验)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2)无机化学(不含实验)
④(802)物理化学(不含实验)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701)有机化学(不含实验)
④(802)物理化学(不含实验)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702)无机化学(不含实验)
④(802)物理化学(不含实验)
备  注: 复试科目:502分析化学(不含仪器分析) 同等学力加试: 普通化学和仪器分析
精细合成化学与分子工程 [0703Z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沈阳化工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化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精细化工(化学工程学院)(02)分析、催化、储能、材料(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联合培养)
招生人数: 20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1)有机化学(不含实验)
④(802)物理化学(不含实验)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2)无机化学(不含实验)
④(802)物理化学(不含实验)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701)有机化学(不含实验)
④(802)物理化学(不含实验)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702)无机化学(不含实验)
④(802)物理化学(不含实验)
备  注: 复试科目:502分析化学(不含仪器分析) 同等学力加试: 普通化学和仪器分析
  复试工作是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是否符合硕士生培养要求的关键环节。为保证硕士生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招生工作质量和新生入学素质,根据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复试组织
  (一)学院成立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学院院长任组长,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院办公室。
  (二)复试工作由学院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按专业成立复试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每个复试小组由不少于5名本专业的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专业水平高、办事公正、无直系亲属报考我校的硕士生指导教师组成。
  (三)复试过程中要规范操作,做好试题保密、复试记录及密封阅卷等工作。所有参加复试工作的教师和工作人员,须签订保密责任书,保证复试的公平、公正和有效性。
  (四)各专业复试工作小组对本专业考生的复试结果负责。当参加复试未被录取的考生提出质疑时,由各专业复试小组负责向考生做出必要的解释。
  二、复试人选
  复试人数一般为录取人数(即招生规模)的120%左右,在报考我院的考生中,按照规定的分数线择优确定复试人选,若第一志愿报考我院的考生人数不足,可从报考其他院校的上线考生调剂参加复试。调剂考生初试成绩必须满足当年国家规定的二区招生单位复试合格线。具体名单由校研究生院提供。
  三、复试内容
  (一)复试的主要内容:
  化学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及应用化学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根据本学科(专业)的特点来确定具体的复试内容。包括以下基本方面:
  1.专业素质和能力
  (1)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
  (2)全面考核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
  (3)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综合素质和能力
  (1)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
  (2)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
  (3)人文素养;
  (4)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二)对同等学力考生(包括大专毕业生、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普通高校本科结业生)严格复试。加试所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且不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单科满分100分)。
  (三)面试时专人现场记录,当场单独评分(但不向考生公开),以复试小组成员平均分数作为考生的面试成绩。面试时间以每位考生25分钟左右。
  (四)面试记录等复试材料上交研究生学院保管和存档,复试结束后以学院为单位及时将复试成绩及结果报送研究生处。
  四、复试成绩的使用
  对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者,以及在科研或相关实践中表现突出者,经学院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可适当加分,并由复试小组会议提交说明材料上交研究生院备查。
  联系电话:024-89387219
  六、其他
  参加复试的考生须携带本人准考证、学历证书原件和身份证(应届本科毕业生交验学生证)
  应用化学学院
  2015年3月18日
077901药物化学
《有机化学》高鸿斌编 高教出版社第三版
《药理学》李端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生物化学》吴梧桐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药物化学》尤启冬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081700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工原理》夏清 陈常贵主编 天津大学出版社
《反应工程》李绍芬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二版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 高教出版社第四版
081701化学工程:
《化工原理》夏清 陈常贵主编 天津大学出版社
《反应工程》李绍芬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二版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 高教出版社第四版
081702化学工艺:
《化工原理》夏清 陈常贵主编 天津大学出版社
《反应工程》李绍芬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二版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 高教出版社第四版
081705工业催化:
《化工原理》夏清 陈常贵主编 天津大学出版社
《反应工程》李绍芬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二版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 高教出版社第四版
化学工程 [0817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沈阳化工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17]化学工程与技术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化工过程强化(化学工程学院)(02)过程工程清洁生产技术(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联合培养)
招生人数: 15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01)化工原理(1)(含实验)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02)物理化学(不含实验)
备  注: 复试科目:501化学反应工程 同等学力加试:化工热力学和化学工艺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0817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沈阳化工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功能分子研究所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17]化学工程与技术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1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01)化工原理(1)(含实验)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02)物理化学(不含实验)
备  注: 复试科目:501化学反应工程 同等学力加试:化工热力学和物理化学或化工原理(与初试科目不同)
  一、一级学科简介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办学历史悠久,1997年化学工艺二级学科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998年获化学工程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03年获工业催化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05年获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该学科涵盖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工业催化和应用化学四个二级学科。现拥有2个省级和1个高校重点实验室,基本建成静态混合反应研究与技术开发实验平台、特殊精馏与传质研究实验平台、能源转化与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开发实验平台、化学品生产过程工程技术研究实验平台、新(氢)能源研究及技术开发实验平台、催化过程研究与新型催化剂开发实验平台。配备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质谱仪、核磁共振等先进仪器设备,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
  二、二级学科简介
  1.化学工艺:辽宁省重点学科,拥有辽宁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化工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特色专业、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国家储备改革试点专业和辽宁省石油化工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主要从事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化工过程开发、化工过程节能、超临界流体技术、清洁生产工艺等方向的研究。
  2.化学工程:沈阳化工大学重点学科,拥有辽宁省分离技术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于传质与分离工程、化工过程开发及节能技术、化工热力学及超临界技术、化工系统模拟与优化、化工系统工程、化学反应工程等方面的研究。
  3.工业催化:以催化科学为核心在新材料、生物技术、环境保护等高新技术领域,研究化学工业、石油炼制工业核心技术。主要从事工业催化、加氢催化剂的研制、纳米催化剂的光催化氧化反应和利用的研究和新型催化功能材料等研发工作。
  4.应用化学:辽宁省重点学科。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将电化学技术与纳米材料有机结合起来,在合金电镀、复合镀、铝阳极氧化、电解着色主要研究方向有应用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功能高分子合成与应用、精细化学品合成与应用、化学生物技术与制药方向。
  5、生物化工:建立在生物学、化学、工程学基础上,研究有生物体或生物活性物质参与过程中的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的二级学科。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和研究人员1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4。部分人员有出国留学深造的经历,并与国内外有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攻关、教育厅重点项目、市优秀人才计划等科研项目,与企业开展了广泛的技术合作。经过多年的科研实践,在生物资源开发与应用、环境生物技术、生物制药、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方面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形成自身特色和优势。
  三、师资及教学科研成果
  本学科现有教授10名,副教授15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2名,“辽宁省百千万工程”百千人层次7人,辽宁省教学名师4人,辽宁省专业带头人2人,国家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辽宁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1人,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完成了国家科技攻关、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重要研究课题30余项,承担完成辽宁省科技攻关、省自然科学基金、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等省部级科研课题近百项,同时承担完成大量企业委托的技术研发课题。获得国家及省部级重要奖励近百项,其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成果进步一等奖3项和中石化科技进步奖1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部分论文被SCI或EI收录)。
    沈阳化工大学
    2021年硕士研究Th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03科目名称: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含实验)
    高分子化学大纲:
    一、考查目标与要求
    《高分子化学》是高分子科学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小分子单体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机理、动力学、热力学;单体结构、反应条件对聚合反应和产物性能的影响以及聚合反应的主要实施方法。考查目标如下:
    考查目标1:掌握高分子化合物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聚合物的合成与结构、性能、应用之间的关系。
    考查目标2:掌握主要的聚合反应技术,具备从高聚物分子设计-聚合方法和工艺选择-产物结构性能对应关系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高分子科学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3:能够针对具体需求,运用聚合反应基本原理和实施方法,设计并实施研究方案,体现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考试内容与试卷结构
    1.判断题。判断一下说法正确或错误,每小题1分,共10分。
    2.单项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3.简答题。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40分,6~7道小题,每小题5~8分不等。
    4.计算题。根据已知参数,计算聚合反应速率及聚合度,每小题5分,共5分。
    三、参考书目
    [1]潘祖仁.高分子化学(第五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高分子物理大纲:
    一、考查目标与要求
    《高分子物理》是高分子科学的专业基础课,高分子物理是研究高分子结构与性能关系的学科,本课程主要包括三部分的内容:(1)高分子的结构,包括链结构、聚集态结构、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等;(2)高分子的分子运动和热转变;(3)高分子的性能,包括溶液性能、流变性能、力学性能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能有充分的认识,并能从分子运动的观点分析和解释高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本课程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验环节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基本观点和原理解释相关问题、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目标如下:
    考查目标1:掌握高分子物理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具有识别和表达高分子材料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考查目标2:掌握高聚物的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分子运动的基本规律,能够分析高分子材料及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考查目标3:运用高分子物理的基础知识和理论,解决有关高分子材料的分子设计、配方设计、加工工艺设计和产品设计等的相关复杂工程问题
    考查目标4:掌握高分子材料结构和性能的表征与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获得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运用实验技术手段,设计实验方案,研究高分子材料及相关领域中涉及相关复杂工程问题。
    二、考试内容与试卷结构
    1.单项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5分。
    2.判断题。判断一下说法正确或错误,每小题1分,共10分。
    3.简答题。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35分,5~7道小题,每小题5~8分不等。
    4.计算题。共15分,2道小题,每小题7~8分不等。
    三、参考书目
    [1]华幼卿、金日光主编.高分子物理(第四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有机化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学校名称
1 北京大学
2 浙江大学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 南开大学
5 复旦大学
6 南京大学
7 吉林大学
8 厦门大学
9 兰州大学
10 四川大学
11 华中师范大学
12 清华大学
13 郑州大学
14 大连理工大学
15 天津大学
16 华东理工大学
17 苏州大学
18 东北师范大学
1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 华南理工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2021年硕士研究Th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702科目名称:无机化学(不含实验)
    一、考查目标与要求
    1.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酸碱解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反应、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键理论和配位化合物等初步知识;
    2.了解化学变化中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初步从宏观和微观的不同角度理解化学变化基本特征,掌握元素化学的基本知识;
    3.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处理一般无机化学问题的初步能力,独立进行无机化学实验结果分析和自学一般无机化学知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
    1.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概念、反应速率方程,浓度、温度及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理解平衡常数的意义;
    3.掌握有关化学平衡及其移动的有关计算,并能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第三章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
    1.熟练掌握弱电解质中离子浓度的计算;
    2.了解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3.了解电解质溶液理论和酸碱理论;
    4.掌握解离常数、稀释定律、弱电解质中离子浓度的计算、同离子效应及缓冲溶液pH值计算;
    5.了解不同类型盐类的水解及有关计算;
    6.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7.掌握难容电解质的溶解度及溶度积的换算;
    8.了解同离子效应对溶解度的影响;
    9.掌握溶度积规则及有关计算与应用,利用溶度积规则判断沉淀的生成与溶
    解;
    10.了解沉淀的溶解和转化。第四章氧化还原反应
    1.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及用离子电子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2.掌握原电池的有关概念;
    3.掌握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并用能斯特方程式做有关计算;
    4.掌握氧化剂、还原剂的强弱,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和限度。第五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性
    1.简单了解原子光谱的概念;
    2.初步了解波尔原子模型要点;
    3.初步了解原子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性;
    4.掌握四个量子数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5.熟悉s、p原子轨道的形状和方向;
    6.熟悉基态原子中电子分布原理;
    7.了解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
    8.熟悉鲍林近似能级图,掌握基态原子中的电子分布;
    9.熟悉元素周期系与核外电子分布的关系。第六章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1.掌握键长、键角、键能的定义;
    2.掌握理解用价键理论说明共价键的形成、特征和类型;
    3.理解配位共价键的概念和形成;
    4.掌握杂化轨道的概念,熟悉杂化轨道(sp,sp2,sp3,dsp2,d2sp3,sp3d2)与分子构型的关系;
    5.会用杂化轨道理论说明分子的空间构型;
    6.理解分子的机型、变形性对分子间力的产生的影响;
    7.掌握分子间存在的三种作用力及氢键,理解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第七章固体的结构与性质
    1.了解晶体的内部结构及其外部特征;
    2.了解离子晶体的特征和性质;
    3.从晶格结点上的粒子、粒子间作用力和晶体的一般性质等三个方面掌握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的结构类型;
    4.了解金属晶体的概念;
    5.了解混合型晶体的性质及特征。第八章
    1.掌握掌握配合物的基本概念,包括配合物定义、组成、化学式及命名;
    2.掌握配合物价键理论的要点,包括内、外轨配键,并应用解释实例;
    3.掌握配合物的自旋状态及磁性;
    4.掌握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意义;
    5.掌握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包括配离子的解离平衡、配离子的稳定常数及有关计算。
    三.参考书目
    主要参考书目(使用教材):
    [1]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8年6月。
    其他可参考书目:
    [1]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无机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2]大连理工大学编,《无机化学》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沈阳化工大学
  • 招生年份:2019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17]化学工程与技术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1化工原理(1)(含实验)或802物理化学(不含实验)
备  注: 复试科目:501化学反应工程

同等学力加试:化工热力学和物理化学或化工原理(与初试科目不同)

化学工艺 [081702]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沈阳化工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17]化学工程与技术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3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01)化工原理(1)(含实验)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02)物理化学(不含实验)
备  注: 复试科目:501化学反应工程 同等学力加试:化工热力学和化学工艺学
  欢迎三化(化学、化工、应化)专业、材料等化学相关专业学生调剂到沈阳化工大学应用化学学院石磊老师课题组,过国家线即可。

  导师信息

  姓名:石磊

  男,1982年出生,辽宁省沈阳市人。2005年本科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2013年博士毕业于日本富山大学C1化学,工业催化专业。现任沈阳化工大学应用化学学院副教授。曾获:国家优秀自费留学奖学金、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层次人选。在研项目: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留学基金、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计划项目、1项博后基金、1项特别资助博后基金、1项辽宁省精细化工协同创新中心项目、2项横向课题;参与日本能源部及化工部重大项目各1项。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14篇,EI检索论文2篇,影响因子总和约80。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多项授权。获2014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2015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2015年沈阳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

  代表性论文:

  1. L. Shi, G.H. Yang, K. Tao, Y. Yoneyama, Y.S. Tan, N. Tsubaki, An introduction of CO2 conversion by dry reforming with methane and new route of low-temperature methanol synthesis, Accounts Chem. Res. 46 (2013) 1838-1847. IF:24.

  2. L. Shi, W.Z. Shen, G.H. Yang, X.J. Fan, Y.Z. Jin, C.Y. Zeng, K. Matsuda, N. Tsubaki, Formic acid directly assisted solid-state synthesis of metallic catalysts without further reduction: as-prepared Cu/ZnO catalysts for low-temperature methanol synthesis,  J. Catal. 302 (2013) 83-90. IF: 6.0

  3. L. Shi, Kai Tao,Tokimasa Kawabata, Takeshi Shimamura,Xue Jun Zhang, Noritatsu Tsubaki, Surface Impregnation Combustion Method to Prepare Nanostructured Metallic Catalysts without Further Reduction: As-Burnt Co/SiO2 Catalysts for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ACS Catal. 1 (2011) 1225-1233, IF:  9.3.

  4. L. Shi, S. Dong, W. Yuxin, T. Yi sheng.  Formic acid-assisted synthesis of highly efficient Cu/ZnO catalysts: effect of HCOOH/Cu molar ratios. Catalysis Science & Technology.6(2016)4777-4785,IF:5.287

  研究方向:C1化学、工业催化

  经费支持:课题组现有科研经费200余万元。

  就业去向: 优秀毕业生推荐国外读博深造或国内顶尖中科院所或高校读博深造。

  调剂要求:成绩满足国家分数线要求,报考专业和本科专业与化学、化工专业相近。

  研究生福利及待遇:除国家及学校给的各项奖学金外。导师从横向课题经费提出的项目津贴及科研奖励:(1)项目津贴每人每月500-1000元(根据优秀程度);(2)SCI论文奖励5000元/篇,影响因子超过1的,每增加1影响因子额外增加1000元,影响因子超过5的15000元/篇起;EI论文奖励2000元;(3)发明专利奖励5000元。年底导师根据学生表现情况发bonus。

  联系方式:kyc666@126.com或shilei1982@dicp.ac.cn请提供详细的个人简历,包括初试成绩、毕业院校、报考院校、本科所学课程、获奖经历和兴趣爱好,本科期间参与科研情况。

  同时,登录“沈阳化工大学研究生学院“(http://grs.syuct.edu.cn/read.asp?q=1845),填写调剂申请表, 招收人数不限。

  课题组科研经费充裕,科研条件完备,科研方向前景较好。重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英文写作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课题组导师读博期间及博后期间每周工作100小时,所以来我们课题组请不要说累。诚招有浓厚科研兴趣的英才,选择我的科研团队,还你一条回归科研本色的道路。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070305]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沈阳化工大学
招生年份:2019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化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701有机化学(不含实验)④803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含实验
备  注: 复试科目:504材料研究测试方法

同等学力加试: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
    沈阳化工大学
    2021年硕士研究Th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704科目名称:高分子化学
    一、考查目标与要求
    《高分子化学》是高分子科学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小分子单体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机理、动力学、热力学;单体结构、反应条件对聚合反应和产物性能的影响以及聚合反应的主要实施方法。考查目标如下:
    考查目标1:掌握高分子化合物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聚合物的合成与
    结构、性能、应用之间的关系。
    考查目标2:掌握主要的聚合反应技术,具备从高聚物分子设计-聚合方法和工艺选择-产物结构性能对应关系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高分子科学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3:能够针对具体需求,运用聚合反应基本原理和实施方法,设计并实施研究方案,体现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考试内容与试卷结构
    1.单项选择题。填写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2.多项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3.判断题。判断一下说法正确或错误,每小题1分,共10分。
    4.简答题。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70分,6~10道小题,每小题7~12分不等。
    5.计算题。共20分,2道小题,每小题10分。
    6.实验题。简要回答下列相关实验问题,共10分。
    三、参考书目
    [1]潘祖仁.高分子化学(第五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化学 [0703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沈阳化工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功能分子研究所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化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1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1)有机化学(不含实验)
④(802)物理化学(不含实验)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2)无机化学(不含实验)
④(802)物理化学(不含实验)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701)有机化学(不含实验)
④(802)物理化学(不含实验)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702)无机化学(不含实验)
④(802)物理化学(不含实验)
备  注: 复试科目:502分析化学(不含仪器分析) 同等学力加试:普通化学和仪器分析
    沈阳化工大学
    2021年硕士研究Th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701科目名称:有机化学(不含实验)
    一、考查目标与要求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规律、合成与制备等相关理论的科学。有机化学结构理论以碳元素为中心,并深入探索有机化合物中组成原子在分子中的结合方式、排列方式、相互作用方式,及其对化合物理化性质的影响。有机化学在化学化工、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有机化学主要考查:
    1.饱和烃、不饱和烃、环烷烃、芳烃等各类碳氢骨架的结构、性质及基本合成方法;
    2.以上述骨架为基础,掌握并应用卤代、羟基、羰基化合物,羧基及衍生物,β-二羰基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等的性质及合成应用;
    3.熟练应用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如:电子效应、空间效应、反应的动力学与热力学控制、中间体的稳定性,特别是对反应的:化学选择性、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的掌握与灵活应用。具体包括:掌握系统命名法,理解各类结构,熟悉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熟练、灵活地运用化学性质。
    1和2部分的基本结构理论、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变化规律是基础考核知识;3中涉及理论在具体问题和合成路线中的应用是能力考查重点。
    二、考试内容与试卷结构
    1.考试内容如下
    (1)绪论1)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
    2)了解有机化合物的一般特点;
    3)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常见为按碳架分类和按官能团分类;
    4)了解分子结构和结构式;
    5)了解共价键的形成、属性,共价键的断裂和有机反应;
    6)了解均裂、异裂不同种分类方式及不同种类的反应类型;
    7)了解有机化合物的一般研究方法及研究程序;
    8)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和结构式、共价键;
    9)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
    (2)烷烃
    1)烷烃的通式和同分异构;
    2)烷烃的概念;
    3)烷烃的命名;
    4)烷烃的结构;
    5)烷烃的物理性质;
    6)烷烃的化学性质;
    7)烷烃和环烷烃的主要来源和制法。
    (3)不饱和烃
    1)掌握碳碳双键的组成、碳碳三键的组成、π键的形成及其特性;
    2)掌握烯烃和炔烃的构造异构、烯烃的顺反异构;
    3)掌握烯基和炔基,掌握烯烃、炔烃、烯烃顺反异构体、烯炔的命名;
    4)了解烯烃和炔烃的物理性质;
    5)了解烯烃、炔烃的聚合反应,重点掌握烯烃和炔烃的加氢、亲电加成反应及机理、自由基加成反应及机理、亲核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烯烃α-氢原子的反应、炔氢的活泼氢反应;
    6)了解低级烯烃的工业来源、乙炔的工业生产,掌握烯烃的制法、炔烃的制法;
    7)掌握二烯烃的分类,掌握二烯烃的命名;
    8)理解丙二烯、1,3-丁二烯的结构;
    9)掌握π,π-共轭、p,π-共轭、超共轭效应;
    10)了解共振论的基本概念,掌握书写极限结构式遵循的基本原则、共振论的应用;
    11)理解1,4-加成的理论解释、周环反应的理论解释、聚合反应与合成橡胶,掌握1,4-加成反应、电环化反应、双烯合成反应;
    12)了解1,3-丁二烯的工业制法、2-甲基-1,3-丁二烯的工业制法;了解环戊二烯的工业来源和制法,掌握环戊二烯的化学性质。
    (4)脂环烃1)掌握环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环烷烃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状态及结构特点;2)了解环烷烃基本物理性质;
    3)掌握环烷烃基本化学性质;
    4)理解环的大小与环的稳定性的关系;
    5)掌握环己烷、取代环己烷的构象;
    6)了解环脂环烃的来源和制法。
    (5)芳烃1)了解芳烃的构造异构,掌握芳烃的命名;
    2)理解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共振论对苯分子结构的解释;
    3)了解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
    4)掌握芳烃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芳环侧链上的卤化反应、加成、氧化反应;
    5)掌握亲电取代反应机理;
    6)了解芳香族亲电取代反应中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控制,理解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定位规则的理论解释,掌握两类定位基、二元取代苯亲电取代的定位规则、亲电取代定位规则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7)了解芳烃的主要工业来源;
    8)了解萘的结构、其它稠环芳烃,掌握萘的性质、萘环上二元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则;
    9)掌握Huckel规则、非苯芳烃、芳香性的判断;
    10)了解富勒烯。
    (6)对映异构1)掌握异构体的分类;
    2)掌握分子的手性、对映异构、对映体、对称因素;
    3)了解旋光性、旋光仪和比旋光度;
    4)掌握对映体和外消旋体的性质、构型表示法,掌握构型标记法;
    5)掌握具有两个不同手性碳原子的对映异构、两个相同手性碳原子的对映异构;
    6)了解第一个手性中心的产生、第二个手性中心的产生、手性合成;
    7)了解外消旋体的拆分,理解旋光纯度;
    8)掌握脂环化合物的顺反异构、脂环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9)掌握构象对映体和构象非对映体;
    10)了解丙二烯型化合物、连苯型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11)了解对映异构在研究反应机理中的应用。
    (7)卤代烃1)掌握卤代烃的分类和系统命名法;2)了解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3)掌握亲核取代反应、消除反应、与金属反应;
    4)了解分子内亲核取代反应机理邻基效应,重点掌握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SN2)机理、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1)机理;5)掌握双分子消除反应(E2)机理、单分子消除反应(E1)机理;
    6)掌握烷基结构、进攻试剂、溶剂、温度对取代和消除反应的影响;
    7)掌握卤代烃各种制法;
    8)掌握卤代烯烃分类、命名及化学性质,掌握双键和苯环位置对卤原子活性的影响;
    9)掌握卤代芳烃的分类、命名及化学性质,掌握双键和苯环位置对卤原子活性的影响;
    10)了解氟代烃的分类、制法、性质、用途。
    (8)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1)了解分子吸收光谱和分子结构;
    2)理解分子的振动和红外光谱,掌握有机化合物基团的特征频率、典型化合物的红外光谱举例解析;
    3)理解核磁共振的产生,掌握化学位移、自旋偶合与自旋裂分、典型化合物
    的NMR谱图解析。
    (9)醇、酚和醚1)掌握醇和酚的分类、构造异构,掌握醇和酚的命名;2)了解醇和酚的结构;
    3)掌握醇和酚的沸点、熔点、溶解度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掌握醇和酚的波谱性质;
    4)掌握醇和酚的弱酸性、醚的生成、酯的生成、氧化反应、与FeCl3的显色反应;
    5)掌握醇的弱碱性、与氢卤酸的反应、与卤化磷的反应、与亚硫酰氯的反应、脱水反应;
    6)了解酚与甲醛缩和、酚与丙酮缩和,掌握酚的卤化、磺化、Friedel-Crafts、Kolbe-Schmitt、还原等反应;
    7)掌握醇的各种制法;
    8)掌握酚的各种制法;
    9)掌握多元醇的性质和制法;
    10)掌握醚结构和命名;
    11)了解醚的物理性质;
    12)掌握钖盐的生成、过氧化物的生成,掌握酸催化碳氧键断裂、碱催化碳氧键断裂;
    13)掌握由醇脱水醚、Williamson合成法制备醚、以及乙烯基醚的制取;
    14)掌握环氧化物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15)了解冠醚。
    (10)醛、酮和醌1)掌握醛、酮的普通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
    2)了解羰基化合物的熔沸点变化规律、与其他含氧官能团水溶性的比较、光谱性质;
    3)掌握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包括教材中列出的各种亲核试剂)、羟醛缩合反应历程。理解羰基的反应活性影响因素。掌握银镜反应、碘仿反应等实验现象;
    4)了解一般的醛酮制备方法,重点掌握醇的氧化、羰基合成等制备方法;
    5)了解α,β-不饱和醛酮的结构和性质特点,理解亲电、亲核反应历程;
    6)掌握简单醌类化合物的名称、了解醌的结构,了解还原和加成等简单化学性质。
    (11)羧酸及其衍生物1)了解一般羧酸的俗名,掌握羧酸的系统命名法;2)了解熔沸点的变化规律和特点,水溶性的比较,光谱特性;
    3)掌握羧酸的酸性、羧酸衍生物的生成、羧基的还原反应、脱羧反应、二元羧酸的受热反应;
    4)掌握制备方法为水解法、Grignard试剂与CO2反应制备;
    5)了解取代酸的化学性质;
    6)了解掌握羧酸衍生物的命名,掌握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
    7)掌握酰基上的亲核取代反应及机理、还原反应、与有机金属试剂的反应、酰胺氮原子上的反应;
    8)掌握羧酸衍生物的相对反应活性,理解Hofmann降解反应机理;
    9)了解碳酰氯、碳酰胺。
    (12)β-二羰基化合物1)了解β-二羰基化合物;
    2)了解酸和碱对酮-烯醇平衡的影响、化合物的结构对酮-烯醇平衡的影响;
    3)掌握乙酰乙酸乙酯的合成、Claisen酯缩和反应的机理、乙酰乙酸乙酯的性质、乙酰乙酸乙酯在合成上的应用;4)掌握丙二酸二乙酯的合成及其应用;
    5)了解其它活泼亚甲基的化合物。
    (13)有机含氮化合物
    1)了解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波谱性质,掌握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制法、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2)掌握胺的命名,其中包括胺、取代胺;
    3)了解胺的结构特点;
    4)掌握胺的熔点、沸点、溶解性、波谱性质等;
    5)掌握胺的各种基本化学性质;
    6)掌握胺的几种制备方法并熟练应用;
    7)掌握季铵盐和季铵碱的命名、制备方法和化学性质;
    8)掌握重氮盐的制备、重氮盐的反应及其在合成中的应用;
    9)掌握腈的命名和性质、丙烯腈。
    2.试卷基本结构和题型如下:
    (1)应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化合物
    (2)完成反应
    (3)选择题
    (4)反应机理
    (5)化学方法鉴别化合物
    (6)结构推测
    (7)合成题
    三、参考书目
    [1]有机化学(第二版),孔祥文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9787122322449)
    [2]有机化学(第六版),张文勤天津大学有机化学教研室郑艳王光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9787040521610)
    [3]基础有机化学(第4版),邢其毅,裴伟伟,徐瑞秋,裴坚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ISBN:9787301272121)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070305]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沈阳化工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高分子产业高端制造研究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化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3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4)高分子化学(含实验)
④(813)高分子物理(含实验)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704)高分子化学(含实验)
④(813)高分子物理(含实验)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704)高分子化学(含实验)
④(813)高分子物理(含实验)
备  注: 复试科目:504材料研究测试方法 同等学力加试:聚合物加工原理和高聚物合成工艺学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化学     专业代码:070300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化学

专业介绍

北京化工大学为例
理学院化学一级学科下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二级学科,于2006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012年成为北京市化学一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评估中心组织的科学评估中,我校化学一级学科位居前列。2018年3月份,化学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
本学科经长期发展已形成一支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思想活跃、勇于创新的教学科研队伍,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1人、中组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13人。现有教授44人、副教授4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3人,45岁以下教师已成为学术带头人的主体。
本学科依托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近代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系、无机化学系、有机化学系、分析化学系、化学生物系及分析测试中心进行建设。在注重基础和理论研究的同时,将研究工作向下游延伸,形成了“基于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实际需求凝炼科学问题-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程化及产业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特色发展模式。经多年发展,逐渐形成了超分子插层组装化学、纳米结构与限域催化化学、资源与环境分析化学及安全分析、清洁能源材料与电化学、功能有机化学、纳微尺度的计算化学、化学生物学以及纳米化学与功能器件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通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近三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项目170余项。纵向科研经费到款10294万元,与企业合作项目横向科研经费到款4421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248余篇,其中SCI收录972篇,EI收录1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75件,授权专利224件。
  在为研究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科研环境的同时,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法国、英国等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实质性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了研究骨干定期互访、联合承担科研项目及联合培养双学位博士研究生等。

专业点分布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北京化工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天津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中北大学 内蒙古大学 大连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延边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吉林化工学院 黑龙江省科学院 东北石油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江苏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温州大学 绍兴文理学院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 华侨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鲁东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河南师范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三峡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湘潭大学 湖南理工学院 南方科技大学 中山大学 深圳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 贵州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喀什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703 化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69 所,本次参评66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50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03 清华大学 A+
3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4 10055 南开大学 A
5 10183 吉林大学 A
6 10246 复旦大学 A
7 10384 厦门大学 A
8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9 10284 南京大学 A-
10 10335 浙江大学 A-
11 10386 福州大学 A-
12 10486 武汉大学 A-
13 10532 湖南大学 A-
14 10558 中山大学 A-
15 10610 四川大学 A-
16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B+
17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B+
18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19 10247 同济大学 B+
20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21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22 10285 苏州大学 B+
23 10422 山东大学 B+
24 10459 郑州大学 B+
25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26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B+
27 10635 西南大学 B+
28 10697 西北大学 B+
29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30 10730 兰州大学 B+
31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32 10108 山西大学 B
33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34 10145 东北大学 B
35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36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B
37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B
38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39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B
40 10533 中南大学 B
41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42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43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B
44 10673 云南大学 B
45 11117 扬州大学 B
46 10075 河北大学 B-
47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B-
48 10126 内蒙古大学 B-
49 10212 黑龙江大学 B-
50 10255 东华大学 B-
51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52 10357 安徽大学 B-
53 10403 南昌大学 B-
54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B-
55 10475 河南大学 B-
56 10530 湘潭大学 B-
57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B-
58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59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60 10755 新疆大学 B-
61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62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C+
63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C+
64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C+
65 10140 辽宁大学 C+
66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67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C+
68 10280 上海大学 C+
69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C+
70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C+
71 10351 温州大学 C+
72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C+
73 10524 中南民族大学 C+
74 10559 暨南大学 C+
75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C+
76 11658 海南师范大学 C+
77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C
78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
79 10184 延边大学 C
80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C
81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82 10299 江苏大学 C
83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C
84 10373 淮北师范大学 C
85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86 10427 济南大学 C
87 10446 曲阜师范大学 C
88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C
89 10512 湖北大学 C
90 10534 湖南科技大学 C
91 10560 汕头大学 C
92 10611 重庆大学 C
93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C-
94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95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C-
96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C-
97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C-
98 10320 江苏师范大学 C-
99 10385 华侨大学 C-
100 10490 武汉工程大学 C-
101 10513 湖北师范大学 C-
102 10657 贵州大学 C-
103 10691 云南民族大学 C-
104 11258 大连大学 C-
105 11646 宁波大学 C-

应用化学专业考研科目:
院、系所 专业代码及名称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2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021-64253230)(商老师) 081704应用化学   01精细化学品化学与技术 5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2物理化学或803有机化学 ▲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国家重点学科;△省(区、市)或部委重点学科 研究方向(01)限考803有机化学 
02有机、无机功能材料化学及其应用
03光催化和应用光化学
 

应用化学考研参考书: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备注
024 化学化工学院(电话:83686232)  145      
081704应用化学         
01 化学混合物的精细分离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2 数学二④807 化工原理 复试科目:2401 化学实验理论;2402 化学实验技术操作;2405 英语听力 《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技出版社。复试参考书目:初试参考书目及《大学化学实验》南京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相关无机、有机化学实验书。 全院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规模共计105名。不接受单独考试。录取方法:严格执行差额复试;按照1:1.2比例由高分到低分确定复试名单;复试后,按复试成绩加初试的两门专业课成绩在应用化学专业考生范围内重新排序,最后确定录取名单(复试不及格者不参加录取排序)。 应用化学专业录取人数由学院当年制定的硕士生招生政策确定。
02 化学废气废水的资源化
03 绿色反应与分离过程一体化
04 膜分离与绿色吸收过程
05 绿色催化反应过程

应用化学研究生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由于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备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就业前景美好。 化学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
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化学参考书目
01-04方向:
《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曹锡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化学》(上、下册)傅献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南京大学方惠群等编著,科学出版社。
《有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胡宏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孙德坤、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习题集》侯文华、淳远、姚天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结构化学》江元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05方向:
《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曹锡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化学》(上、下册)傅献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南京大学方惠群等编著,科学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余学海、陆云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第二版)潘祖仁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1方向:
《普通物理》(第一、二、三册)程守洙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孙德坤、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习题集》侯文华、淳远、姚天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
《结构化学》江元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化学研究方向
以复旦大学为例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学习方式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22 化学系   57   本系拟招收学术学位推免生40人。实际招生数视生源情况调整。
070301 无机化学(学术学位)   11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7人。
01固态材料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2丰产元素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3配位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4金属有机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5生物无机化学与蛋白质化学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6有机光电功能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02 分析化学(学术学位)   6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5人。
01色谱方法和高效分离分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2化学生物分析和蛋白质组分析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72细胞生物学
03现代电分析化学及传感技术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4天然药物分离分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03 有机化学(学术学位)   13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9人。
01物理有机化学
02有机合成化学
03超分子材料化学
04药物合成化学
05有机大分子化学
06天然产物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04 物理化学(学术学位)   21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16人。
01表面化学与催化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2复相催化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3电极过程和高能化学电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4量子化学与分子模拟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0量子力学;④836普通物理
05化学反应动力学和激光化学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0量子力学;④836普通物理
06结构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光化学和反应动力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8分子筛催化和功能材料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9固态材料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10工业催化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11新型化学电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Z1 ★化学生物学(学术学位)   4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3人。
01功能生物分子的化学基础
02生物分子的分离和鉴定
03药物和医用材料的分子设计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85216 化学工程(专业学位)   2   本专业拟招收全日制2人,学制2年。本专业不招收推免生。
01精细有机化学
02分析仪器技术与仪器分析
03功能材料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959基础化学

化学就业前景
化学专业的就业形势良好。在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消费升级等因素的拉动下,石化化工产品市场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随着能源、建材、家电、食品、服装、车辆及日用品的需求增加,化学专业人才需求也逐渐增加。
化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民人均收入将比2010年翻一番,社会整体消费能力将增长120%以上,居民消费习惯也将从“温饱型”向“发展型”转变,对绿色、安全、高性价比的高端石化化工产品的需求增速将超过传统产业。

社会消费能力的增长将带动相关能源、建材、家电、食品、服装、车辆等行业的发展,以上行业都是化学专业毕业生可进入的行业。

化学专业就业方向

化学专业的就业范围还是比较广的。化学系的毕业生主要在化学及其相关领域,如化工、生物、医药、材料、环境、农业、食品、检验检疫、环境、国防、能源、信息等行业从事生产与科研工作,从事教师职业、报考政府机关公务员也是不错的选择。此外,有一些毕业生立志当科学家、搞研究,他们就选择在国内外深造,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