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化学研究生辅导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武汉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武汉理工大学报录比、武汉理工大学考研群、武汉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武汉理工大学考研真题、武汉理工大学专业目录、武汉理工大学排名、武汉理工大学保研、武汉理工大学公众号、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武汉理工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Add 武汉理工大学微信
找研究生辅导

武汉理工大学化学研究生辅导 对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高效考研方法,武汉理工大学化学研究生辅导,研究生会根据情况提供部分考研资料等,并根据学员的情况制定复习计划和划出考研的重难点,并有答疑解惑的课程设置,让你的学习更有效率,尤其是学长学姐更了解本专业导师的一些情况,历年出题的规律,会让你的备考事半功倍,花更少的时间取得更多的成绩进步。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化学的研究生。

因为武汉理工大学化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考研辅导一对一
考研一对一辅导班
考研派考研题库
考研派考研督学
考研派考研1v1答疑
考研派研究生筛选流程
考研派辅导方法
考研派口碑
考研派一对一辅导口碑
考研派课程体系
考研派服务流程
考研派
考研派考研问题
考研派考研资料
考研派研究生学长
考研派考研辅导
考研派考研真题资料等
Add 武汉理工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化学专业考研录取分数线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信息,因为研究生录取分数线直接就决定了考生需要考取考多少分才能达到成功被院校录取的一个最低标准,这也是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的一个奋斗的目标和计划的基准。另外,考研录取分数线也是考生在前期择校、择专业的一个判断依据,如果考研录取分数线过高的话,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考生就会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可以进行自我衡量能否达到最低分数的要求而进行合理的选择。如果武汉理工大学化学考研录取分数线(尤其是历年分数线和复试分数线)相对而言较低的话,对于考生来说成功的几率就会比较大,备考过程也会相对的容易。考生获取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分数线的途径有很多:研究生官网上通常会有详细的历年分数线情况,考研网站、论坛上也会有相关的资源。考研派的中就为大家总结了详细的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录取分数线情况,以供大家选择使用。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化学的研究生。

武汉理工大学化学考研考试科目
武汉理工大学考研专业无机化学介绍: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系统的无机化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无机化学发展的前沿和动态,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从事科技研究的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国际交流能力,能熟练运用一门外语并熟练掌握计算机及现代化信息工具,适应我国经济、科技、教育和高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精细合成化学,新能源材料化学,应用催化学,分离技术与应用,生物无机化学,工业化学
  主要课程设置:第一外国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辨证法,量子化学,精细合成化学(含实验),结构无机化学,材料化学,分离科学与技术、化学信息学,化学前沿与进展,工业化学、应用催化化学等
  毕业后能在科研机构、精细化工以及其它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和管理工作
化学工程与技术 [0817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武汉理工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17]化学工程与技术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化学工程
02(全日制)化学工艺
03(全日制)工业催化
04(全日制)生物化工
共拟招生人数:13
05(全日制)应用化学
拟招生人数:6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01,02,03,04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 数学二
④896 化工原理
05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 数学二
④826 物理化学
备  注:
本学科点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充分发挥学校汽车、交通、建材三大行业的办学优势,形成了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与智能电器三个主要学科方向。其中电工理论及新技术学科方向特色突出,重点研究新能源电动汽车检测、控制及优化技术、新能源发电与微网储能技术;动力电池建模、检测、管理及优化控制理论及方法等。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方向重点针对电力电子基础理论、变换器拓扑结构、电力功率模块保护、高性能变换器控制技术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突破新型电源变换拓扑及先进控制、有源滤波及无功补偿、高效纹波抑制以及运动控制等核心技术。电机与智能电器学科方向融合电气工程、电机理论、控制理论等学科,重点针对电机控制理论及方法、电机启动及节能、港口电气及智能电器等领域开展深入研究,突破重载分级变频软起动及节能控制、港口驱动电机与电气自动化、电机及智能电器绝缘安全与电磁兼容等关键技术。 
  本学科已建立“湖北省新能源动力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燃料电池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电动机软起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研究基地及平台。近5年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纵向项目45项,承担纵向科研3072.28万元;获得省部级二等奖2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172篇学术论文,其中SCI/EI检索超80篇;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超20项。“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中国制造2025”、“湖北省十三五规划”等文件均将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及智能电网列为未来国家及地方的重大战略需求。学科设立有助于紧抓国家智能电网建设和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的契机,瞄准国际电气工程学科发展趋势和研究前沿,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 
  本学科围绕学校“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依托三大行业,走学科交叉融合的道路,培养应用研究型人才。本学科培养的本科及硕士毕业生,就业率稳居我校前三。5年来本校电气工程本科生选择读研比例达34.38%,选择进电力行业占39.06%,选择进交通、汽车等行业占16.41%,获得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
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现有化学系、化学工程系、制药工程系和生物科学与技术系4个专业系,拥有1个国家级工科化学基础课教学基地和1个湖北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湖北省中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校重大疾病与健康研究中心、材料保护研究所等教学与科研基地,建立武汉理工大学广饶化工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日照生物医药暨化工新材料研究院等两个驻外研究院,为学院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提供强大支撑。
  学院拥有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制药5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两个专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学院拥有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药学、生物医学工程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且均为湖北省重点学科;拥有材料与化工、药学两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0年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6‰(全球168位),化学工程学科位列2020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351-400位。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391人,本科生1434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158人,其中专任教师109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1人、学校青年拔尖人才8人。专任教师中,教授40人,副教授5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9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5人。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国家“863”、“973”计划及工信部重大专项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4项(含重点项目1项),国家级军工项目3项,其他项目290余项,科研到账总经费8500余万元;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530余篇,申请专利280余件,授权120余件。 
  学院秉承“化物利民、明德济生”的院训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聚焦国家发展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化学、化工、生物、制药等行业的高端人才需要,依托学院学科专业特色,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学生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等学科竞赛,举办湖北省化学实验技能大赛、校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校化工原理大赛,形成了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育人平台,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培养了“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张旭、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生物1401等一批创新创业能力过硬、综合素质优异的新时代卓越人才和优秀团队。近年来,学院学生参加全国和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获国家级奖项29项、省部级奖项49项,发表论文80余篇,申请专利30余件。学院学生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受到辉瑞医药、拜耳集团、PPG工业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认可和青睐,毕业生就业率每年保持在95%以上,国内外研究生录取率(含免试推荐生)每年保持在40%以上。
  学院着力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 依托自身优势学科资源,支撑武汉理工大学艾克斯马赛学院(中法国际合作办学)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并积极引进艾克斯马赛大学在生物学、医学、生命科学领域的优势、特色与优质资源,搭建国际化教学与科研平台,提升学院学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
 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除应用化学方向)考研的各位同学,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除应用化学方向)研究生录取名单终于公布了,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除应用化学方向)是一个不错的专业,希望各位今年的考研分数线能过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除应用化学方向)研究生录取分数线,下面是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公布的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除应用化学方向)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和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除应用化学方向)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除应用化学方向)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和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除应用化学方向)的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进入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除应用化学方向)研究生复试的基本要求线,后者是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除应用化学方向)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包含了初试复试的综合成绩。本文是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除应用化学方向)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内容来自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相关网站,如有出入请以武汉理工大学官方网站公布的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除应用化学方向)研究生录取分数线为准。
 
以下是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的研究生录取名单,成绩从高到底,供准备报考该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参考:
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除应用化学方向)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武汉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面向电气工程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技术服务等任务, 培养基础扎实、 适应能力强、 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 
  (1)能设计电气系统解决方案,并能设计基于电路原理的实际应用系统; 
  (2)在团队中作为技术骨干或领导有效发挥作用; 
  (3)具有良好的修养和道德品质,有意愿并有能力服务社会; 
  (4)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它学习渠道更新知识,实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 
  毕业要求 
  (1) 工程知识: 能够将数学、 自然科学、 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电气工程领域的电能生产、传输和利用等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与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电气工程领域的电能生产、传输和利用等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电气工程领域的电能生产、传输和利用等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电气系统, 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考虑社会、 健康、 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电气工程领域的电能生产、传输和利用等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电气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计算机及仿真技术、数字化资源、 MATLAB 及 ADPSS 等现代工程工具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利用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 健康、 安全、 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具体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程领域的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简介
  化学工程系是在原机电部武汉工学院材料保护研究所基础上重组设置的专业系,是武汉理工大学教学科研并重型基层单位,现有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一个,有化学工艺、化学工程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一个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化学工程系现有教师2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教师队伍中获博士学位教师占比例40%。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2人。
  化学工程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含涂料与涂装、精细化工、高分子化工三个专业方向,有学生四百余人。化学工程系一贯强调以夯实基础,注重专业训练为培养目标,学生毕业后成绩斐然,造就了较好的社会影响,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多年来,学生就业率一直名列武汉理工大学前茅。
  化学工程系近五十年科学研究工作沉淀和积累,特别是近五年来,人才引进力度的加大和学科方向的凝练,锤炼了一支业务精干、造诣较高的学术队伍,承担了国家、省部委及企业委托项目一百余项,形成了以先进涂料与涂装技术、药用高分子合成与改性、工程设计与工艺优化、催化剂与催化反应工程、新领域精细化学品合成、智能可视化技术等为特色的研究方向。
自动化学院现有教职工147人,其中教授、研究员29人,副教授、高级实验师、副研究员等61人。设有自动化系、电气工程系、智能信息控制研究所和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电工电子基础教学与实验中心和自动化学院专业实验教学中心。教师队伍拥有海外及国内博士学位的比例超过70%。学院在校普通本科生有2000人规模,在校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近500人。 
  学院设有自动化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个本科专业,均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有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机与电器等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控制工程和电气工程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有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和博士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培养链。
  学院积极承担国家和省部级以及企事业单位重大横向课题,并依托建材、交通与汽车三大行业,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控制工程学科和电气工程学科人才培养体系。近5年,学院共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6项,授权专利214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被SCI、EI收录300余篇次,出版专著、教材14部,形成了高水平创新研究团队。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近5年有近100余人次教师到国外访学和参加学术会议,2013年学院承办了欧盟低电压电器产品法规研讨会,2015年承办了由德国PHOENIX CONTACT公司发起创办的由全球25个国家和75所高等学校联合的EDUNET亚洲年会,学院还主办了工业信息化及智能技术(ICIICII)等较有影响力的系列国际会议。学院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学院建有“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和“电子设计竞赛基地”,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学院每年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和机器人设计大赛等科技创新活动。近五年来,在“挑战杯”、“节能减排”、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类大赛中,学院共有171人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120余篇本科毕业论文获得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奖。
  学院培养的学生专业理论基础扎实、软硬件应用能力强、适应面宽,深受各界好评。毕业生供需比达1∶12。
 武汉理工大学化学考研的各位同学,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化学研究生录取名单终于公布了,武汉理工大学化学是一个不错的专业,希望各位今年的考研分数线能过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化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下面是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公布的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化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和武汉理工大学化学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化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和武汉理工大学化学的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进入武汉理工大学化学研究生复试的基本要求线,后者是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化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包含了初试复试的综合成绩。本文是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化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内容来自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相关网站,如有出入请以武汉理工大学官方网站公布的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化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为准。
 
以下是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的研究生录取名单,成绩从高到底,供准备报考该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参考:
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化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
邮编:430070 
邮箱:hsxy@whut.edu.cn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205号 
电话:027-87749379 制药系药学学科成立于2001年,2003年获批药剂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批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自主设置材料学、生物材料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并招收博士研究生。在2009年全国第二轮学科评估中排列26名,其所依托的制药工程本科专业在2012年全国评估中位列湖北省第一。2014年获得湖北省重点学科,在药用高分子材料学与现代药物传递系统等四个方向形成了自身优势与特色,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制药系现有26名专职教师,其中国务院政府津贴2人,武汉市“黄鹤英才”2名,特色专业责任教授和校级教学名师各一人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5人。现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一个;湖北省中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个;湖北省本科生和研究生工作站各一个,精品课程三门;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本科生承担国家大学生创新基金30余项,武汉理工大学创新基金、实验室开放实验项目100余项,发表科技论文20余篇(第一作者为本科生15篇),52人学位论文被评为省级优秀学位论文,获得“挑战杯”全国三等奖1项,湖北省大学生创新杯3项;武汉理工大学创新杯30余项,以及其他奖励共计多项。
                
      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国家工信部重大专项3项,湖北省科技厅项目和省部级重点攻关项目10余项,其他各类科研课题资助共100余项。其中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在Biomaterials,Chemical Communications, 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Chemistry-An European Journal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百余篇。
化学 [0703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武汉理工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化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无机化学
02(全日制)物理化学
03(全日制)有机化学
04(全日制)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05(全日制)分析化学
06(全日制)生物大分子化学
招生人数: 18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41 化学基础
④826 物理化学
备  注:
 武汉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化学方向)考研的各位同学,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化学方向)研究生录取名单终于公布了,武汉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化学方向)是一个不错的专业,希望各位今年的考研分数线能过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化学方向)研究生录取分数线,下面是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公布的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化学方向)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和武汉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化学方向)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化学方向)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和武汉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化学方向)的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进入武汉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化学方向)研究生复试的基本要求线,后者是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化学方向)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包含了初试复试的综合成绩。本文是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化学方向)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内容来自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相关网站,如有出入请以武汉理工大学官方网站公布的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化学方向)研究生录取分数线为准。
 
以下是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的研究生录取名单,成绩从高到底,供准备报考该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参考:
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化学方向)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武汉理工大学考研专业物理化学介绍: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系统的现代化学基础理论,并较好地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有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能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并掌握计算机及现代化信息工具,适应我国经济、科技、教育和高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结构化学与量子化学,界面与胶体化学,热化学与热分析,应用电化学,催化化学
  主要课程设置:第一外国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辨证法,群论及在化学中的应用,量子化学,表面与界面化学,化学热力学,电化学原理与方法、现代分析与测试技术、计算化学、统计热力学、化学动力学、配位化学、应用催化化学、聚合物结构与性能、超分子化学等。
  毕业后能在科研机构、精细化工以及其它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物理化学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和管理工作。 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面向自动化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技术服务需求, 培养赋有健全人格、 基础和专业知识扎实、 具有快速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本专业期待毕业生几年之后能达成下列目标: 
  (1) 能根据具体问题设计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并能有效地运用专业知识来保障其实施和达成; 
  (2) 在团队中进行工作和交流,并成为技术骨干或管理负责人有效发挥作用; 
  (3) 具有良好的修养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4) 在与自动化及相关专业领域成功就业/创业并具有竞争优势,或有能力完成研究生学业; 
  (5) 为本地、本国乃至全球的公众服务;本专业培养目标原文,无须展开说明。 
  毕业要求 
  (1)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自动化专业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自动化专业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能够设计针对自动化专业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开发满足特定需求的控制算法、控制策略、自动化装置、自动化系统和信息处理方案或技术, 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考虑社会、 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自动化专业领域的复杂工程 
  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自动化专业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自动化专业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自动化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 健康、 安全、 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掌握工业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技术及相关开发平台,能理解工业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并能在工程设计中能综合考虑经济、 环境、法律、安全和伦理等制约因素。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自动化专业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具体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自动化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 沟通:能够就自动化专业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 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 终身学习: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系统的现代化学基础理论,并较好地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有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能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并掌握计算机及现代化信息工具,适应我国经济、科技、教育和高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结构化学与量子化学,界面与胶体化学,热化学与热分析,应用电化学,催化化学
  主要课程设置:第一外国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辨证法,群论及在化学中的应用,量子化学,表面与界面化学,化学热力学,电化学原理与方法、现代分析与测试技术、计算化学、统计热力学、化学动力学、配位化学、应用催化化学、聚合物结构与性能、超分子化学等。
  毕业后能在科研机构、精细化工以及其它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物理化学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和管理工作。 材料化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Major in Materials Chemistry
 
一、业务培养目标
Ⅰ Educational Objectives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有较好自然科学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扎实的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备材料化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素质好,具有创新精神,能在各种材料的合成与加工、成型、结构与性能分析、产业化应用等领域从事新材料研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技术改造、应用系统集成等方面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高层次、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材料化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应用开发人才。
Aiming at preparing students for excellent basic theoretical researchers and application developing engineers with initiative spirit,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professional behavior, this program will enable students to be solid grounded in basic theory and wide-ranged in specialized knowledge of materials chemistry. Students can be fit into jobs in the fields of materials synthesizing and preparing, forming and processing, structure analyzing, property testing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They can do the work of new materials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design of techniqu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system integration.
 
二、业务培养要求
ⅡEducational Requirement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和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材料科学的基本技能和工程应用的多学科领域知识,掌握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与加工工艺、使用环境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接受材料的合成与加工、结构与性能分析技能、材料设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化学和材料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材料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3.掌握材料制备(或合成)、材料加工、材料结构与性能测定、材料设计、材料应用和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具有材料化学专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
4.掌握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分析研究方法,具有设计、研究和开发新材料、新工艺的初步能力,具备正确选择设备进行材料研究、材料设计、材料开发的初步能力;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研究和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5.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6.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 
7.了解材料化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8.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生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
9.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Students are mainly required to acquire a all-rounded education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chemistry with specific emphasis on basic theories and fundamental knowledge; learn to know multidiscipline knowledge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science, inherent dependence of structure and property on composition and preparation condition for materials, relationship between materials performance and environment, basic skills in materials preparing, structure analyzing, property testing and device design; and gain ability to develop new materials, do research on new techniques.
Specific program objectives have been established to attain this general objective that its graduates will have:
    1. Humanities and art,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professional behavior; 
2. Related knowledge of mathematics, science and economic management needed in composite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3. Knowledge of experimental skills in materials synthesizing and preparing, forming and processing, structure analyzing, property testing, materials design, practical utilization and product quality control; basic engineering knowledge related to materials chemistry; experiences of practical engineering; 
4. Basic methods for structure analysis and property testing; preliminary abilities to develop new materials, technologies and devices; preliminary abilities to employ adequate equipments to perform material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eliminary creative consciousness; Ability to use theory and technical methods and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ing different factors including economy, environment, law and safety, which confine product equipment and the process;
5. Basic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mechanical desig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electric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 which are needed in composite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6. Basic methods of literature search, data query and use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obtain relative information;
7. Knowledge of guiding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of producing, designing, researching,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related industry and knowledge of the status and trends in the fields; 
8. Ability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and keep study all their lifelong; 
9. Ability of organizing and managing, expressing and communicating and to deal with crisis and emergency events and compete and cooperate in cross-cultural fields.
 
三、主干学科
Ⅲ  Major Disciplines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化学
Major Disciplines: Materials science, Chemistry
  
四、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特色课程
Ⅳ Core Courses and Characteristic Courses
专业核心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概论、结构化学、材料科学基础、计算化学、材料合成与加工、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原理及应用、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材料化学合成及表征实验
Core Courses: Major Courses: Inorganic Chemistry, Analytical Chemistry ,Organic Chemistry, Physical Chemistry, 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 Structural Chemistry,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Calculation Chemistry, Materials Synthesizing and Processing, Materials Physics,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Materials Chemistry, Methods of Materials Research and Testing, Experiments on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Characterization.
专业特色课程:材料概论、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化学原理及应用、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合成及表征实验 
Characteristic Courses: 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Materials Chemistry, Materials Physics, Experiments on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Characterization
 
五、计划学制与学位
Ⅴ Length of Schooling and Degree
修业年限:四年
  Duration: Four Years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Degree Granted: Bachelor of Engineering
化学工程与技术 [0817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武汉理工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武汉理工大学艾克斯马赛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17]化学工程与技术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微生物工程
招生人数: 17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243 法语
(选一)
③338 生物化学
④941 微生物学
备  注:
1981年,控制学科获得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现为湖北省重点学科。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本学科围绕国家建材、交通和汽车等行业以及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形成了四个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方向以动力电池为特色,服务于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方向以自动驾驶为特色,服务于智能汽车等新兴产业;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方向以光纤传感为特色,服务于大型工程和关键装备;智能感知与自主控制方向以智能航道为特色,服务于长江黄金水道战略安全。依托水路公路交通安全控制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燃料电池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围绕三大支柱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重大技术瓶颈,聚焦水上交通安全、汽车无人驾驶、新能源电动汽车等战略问题,推动本学科在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上的研究。依托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湖北省工业窑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围绕国家战略储备、基础设施、能源生产等大型工程及其关键装备,聚焦其中的安全监控、节能减排等核心问题,强化本学科工程特色与行业优势。 
  近五年,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13项,纵向经费6100余万元;获国家科技奖1项,省部级科研奖励15项;发表ESI高水平论文72篇;获发明专利授权142项,累计专利转让40余项,转让价格2200余万元。 
  本学科围绕学校“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涌现了一批品学兼优的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好,一次性就业率达100%;就业去向集中在华为、东风汽车、中船重工等世界500强和中央大型骨干企业;已与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等国外高等学府签订联合培养协议。 
化学工程系始建于1958年,属武汉工学院,2000年武汉理工大学合并组建,化工系为教学与科研并重型基层单位。化工系现有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一个,并设置有涂料与涂装、化学工程和精细化工三个本科专业方向;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含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5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以及一个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04年与澳大利亚Monash大学签有“2+2”联合办学协议(国际班)。目前化工系在读本科生430余人,在读研究生120余人(含工程硕士)。
       在人才队伍建设和学术研究特色方面,化工系一贯坚持采取自主培养和重点引进相结合方式,造就和汇聚了一支业务精干、造诣较高、学术思想开放的师资队伍。目前,化工系有教职工25人,专任教师22人,其中教授8人(博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9人;博士学位教师15人,具有国外留学经历教师5人,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1人入选湖北省“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入选湖北省“跨世纪111人才工程”,校级特色专业责任教授1名,精品课程责任教师2名。经过近60年的发展,形成了以先进涂料与涂装技术、药用高分子合成与改性、工程设计与工艺优化、催化剂与催化反应工程、领域精细化学品合成、化工过程集成与优化等为特色的研究方向。近5年承担了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863”项目、3项军工专项,及省部委、企业委托项目100多项,科研经费超过2000万,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和三等奖1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SCI或EI收录论文近百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
        化工系始终秉承“强化专业内涵、立足社会需求、体现培养特色”的理念,一贯强调以夯实基础,注重专业训练为培养目标,形成了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学生毕业后成绩斐然,造就了较好的社会影响,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化学     专业代码:070300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化学

专业介绍

北京化工大学为例
理学院化学一级学科下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二级学科,于2006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012年成为北京市化学一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评估中心组织的科学评估中,我校化学一级学科位居前列。2018年3月份,化学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
本学科经长期发展已形成一支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思想活跃、勇于创新的教学科研队伍,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1人、中组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13人。现有教授44人、副教授4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3人,45岁以下教师已成为学术带头人的主体。
本学科依托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近代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系、无机化学系、有机化学系、分析化学系、化学生物系及分析测试中心进行建设。在注重基础和理论研究的同时,将研究工作向下游延伸,形成了“基于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实际需求凝炼科学问题-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程化及产业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特色发展模式。经多年发展,逐渐形成了超分子插层组装化学、纳米结构与限域催化化学、资源与环境分析化学及安全分析、清洁能源材料与电化学、功能有机化学、纳微尺度的计算化学、化学生物学以及纳米化学与功能器件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通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近三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项目170余项。纵向科研经费到款10294万元,与企业合作项目横向科研经费到款4421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248余篇,其中SCI收录972篇,EI收录1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75件,授权专利224件。
  在为研究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科研环境的同时,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法国、英国等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实质性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了研究骨干定期互访、联合承担科研项目及联合培养双学位博士研究生等。

专业点分布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北京化工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天津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中北大学 内蒙古大学 大连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延边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吉林化工学院 黑龙江省科学院 东北石油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江苏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温州大学 绍兴文理学院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 华侨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鲁东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河南师范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三峡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湘潭大学 湖南理工学院 南方科技大学 中山大学 深圳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 贵州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喀什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703 化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69 所,本次参评66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50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03 清华大学 A+
3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4 10055 南开大学 A
5 10183 吉林大学 A
6 10246 复旦大学 A
7 10384 厦门大学 A
8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9 10284 南京大学 A-
10 10335 浙江大学 A-
11 10386 福州大学 A-
12 10486 武汉大学 A-
13 10532 湖南大学 A-
14 10558 中山大学 A-
15 10610 四川大学 A-
16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B+
17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B+
18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19 10247 同济大学 B+
20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21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22 10285 苏州大学 B+
23 10422 山东大学 B+
24 10459 郑州大学 B+
25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26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B+
27 10635 西南大学 B+
28 10697 西北大学 B+
29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30 10730 兰州大学 B+
31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32 10108 山西大学 B
33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34 10145 东北大学 B
35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36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B
37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B
38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39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B
40 10533 中南大学 B
41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42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43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B
44 10673 云南大学 B
45 11117 扬州大学 B
46 10075 河北大学 B-
47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B-
48 10126 内蒙古大学 B-
49 10212 黑龙江大学 B-
50 10255 东华大学 B-
51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52 10357 安徽大学 B-
53 10403 南昌大学 B-
54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B-
55 10475 河南大学 B-
56 10530 湘潭大学 B-
57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B-
58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59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60 10755 新疆大学 B-
61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62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C+
63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C+
64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C+
65 10140 辽宁大学 C+
66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67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C+
68 10280 上海大学 C+
69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C+
70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C+
71 10351 温州大学 C+
72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C+
73 10524 中南民族大学 C+
74 10559 暨南大学 C+
75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C+
76 11658 海南师范大学 C+
77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C
78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
79 10184 延边大学 C
80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C
81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82 10299 江苏大学 C
83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C
84 10373 淮北师范大学 C
85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86 10427 济南大学 C
87 10446 曲阜师范大学 C
88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C
89 10512 湖北大学 C
90 10534 湖南科技大学 C
91 10560 汕头大学 C
92 10611 重庆大学 C
93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C-
94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95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C-
96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C-
97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C-
98 10320 江苏师范大学 C-
99 10385 华侨大学 C-
100 10490 武汉工程大学 C-
101 10513 湖北师范大学 C-
102 10657 贵州大学 C-
103 10691 云南民族大学 C-
104 11258 大连大学 C-
105 11646 宁波大学 C-

应用化学专业考研科目:
院、系所 专业代码及名称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2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021-64253230)(商老师) 081704应用化学   01精细化学品化学与技术 5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2物理化学或803有机化学 ▲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国家重点学科;△省(区、市)或部委重点学科 研究方向(01)限考803有机化学 
02有机、无机功能材料化学及其应用
03光催化和应用光化学
 

应用化学考研参考书: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备注
024 化学化工学院(电话:83686232)  145      
081704应用化学         
01 化学混合物的精细分离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2 数学二④807 化工原理 复试科目:2401 化学实验理论;2402 化学实验技术操作;2405 英语听力 《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技出版社。复试参考书目:初试参考书目及《大学化学实验》南京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相关无机、有机化学实验书。 全院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规模共计105名。不接受单独考试。录取方法:严格执行差额复试;按照1:1.2比例由高分到低分确定复试名单;复试后,按复试成绩加初试的两门专业课成绩在应用化学专业考生范围内重新排序,最后确定录取名单(复试不及格者不参加录取排序)。 应用化学专业录取人数由学院当年制定的硕士生招生政策确定。
02 化学废气废水的资源化
03 绿色反应与分离过程一体化
04 膜分离与绿色吸收过程
05 绿色催化反应过程

应用化学研究生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由于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备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就业前景美好。 化学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
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化学参考书目
01-04方向:
《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曹锡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化学》(上、下册)傅献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南京大学方惠群等编著,科学出版社。
《有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胡宏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孙德坤、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习题集》侯文华、淳远、姚天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结构化学》江元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05方向:
《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曹锡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化学》(上、下册)傅献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南京大学方惠群等编著,科学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余学海、陆云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第二版)潘祖仁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1方向:
《普通物理》(第一、二、三册)程守洙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孙德坤、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习题集》侯文华、淳远、姚天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
《结构化学》江元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化学研究方向
以复旦大学为例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学习方式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22 化学系   57   本系拟招收学术学位推免生40人。实际招生数视生源情况调整。
070301 无机化学(学术学位)   11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7人。
01固态材料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2丰产元素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3配位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4金属有机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5生物无机化学与蛋白质化学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6有机光电功能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02 分析化学(学术学位)   6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5人。
01色谱方法和高效分离分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2化学生物分析和蛋白质组分析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72细胞生物学
03现代电分析化学及传感技术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4天然药物分离分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03 有机化学(学术学位)   13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9人。
01物理有机化学
02有机合成化学
03超分子材料化学
04药物合成化学
05有机大分子化学
06天然产物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04 物理化学(学术学位)   21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16人。
01表面化学与催化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2复相催化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3电极过程和高能化学电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4量子化学与分子模拟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0量子力学;④836普通物理
05化学反应动力学和激光化学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0量子力学;④836普通物理
06结构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光化学和反应动力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8分子筛催化和功能材料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9固态材料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10工业催化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11新型化学电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Z1 ★化学生物学(学术学位)   4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3人。
01功能生物分子的化学基础
02生物分子的分离和鉴定
03药物和医用材料的分子设计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85216 化学工程(专业学位)   2   本专业拟招收全日制2人,学制2年。本专业不招收推免生。
01精细有机化学
02分析仪器技术与仪器分析
03功能材料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959基础化学

化学就业前景
化学专业的就业形势良好。在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消费升级等因素的拉动下,石化化工产品市场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随着能源、建材、家电、食品、服装、车辆及日用品的需求增加,化学专业人才需求也逐渐增加。
化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民人均收入将比2010年翻一番,社会整体消费能力将增长120%以上,居民消费习惯也将从“温饱型”向“发展型”转变,对绿色、安全、高性价比的高端石化化工产品的需求增速将超过传统产业。

社会消费能力的增长将带动相关能源、建材、家电、食品、服装、车辆等行业的发展,以上行业都是化学专业毕业生可进入的行业。

化学专业就业方向

化学专业的就业范围还是比较广的。化学系的毕业生主要在化学及其相关领域,如化工、生物、医药、材料、环境、农业、食品、检验检疫、环境、国防、能源、信息等行业从事生产与科研工作,从事教师职业、报考政府机关公务员也是不错的选择。此外,有一些毕业生立志当科学家、搞研究,他们就选择在国内外深造,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