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保研夏令营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南京农业大学考研分数线、南京农业大学报录比、南京农业大学考研群、南京农业大学学姐微信、南京农业大学考研真题、南京农业大学专业目录、南京农业大学排名、南京农业大学保研、南京农业大学公众号、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南京农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保研夏令营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获取相应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试大纲、招考专业、招考目录等等基本信息,这些内容是进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准备。考生可以从各院校的研招网进行查询,每年的9月左右就会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考生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考生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考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招生信息汇总,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保研夏令营信息内总结了各大院校的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考研派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Add 南京农业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保研夏令营信息,是保研的一个重要渠道,必须获取相应的保研信息,比如保研夏令营的时间、申请条件、申请材料等等信息,这些内容是申请保研夏令营的必要准备。同学们可以从各院校的研究生信息网或公众号中进行查询,大致每年的4月-6月就会公布本年的招生计划。同学们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同学们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保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保研招生信息汇总,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保研夏令营信息内总结了学院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小编预祝各位想要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被目标院校录取。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保研夏令营信息网是同学获取保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保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保研推免招生计划、保研政策、保研渠道、保研真题、保研经验等等内容,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保研夏令营招生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是最为准确和官方的,是同学保研信息主要来源,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保研夏令营信息网的小编提醒各位同学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切信息变动要以该网站提供的内容为主。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保研夏令营信息网会公布研招办以及各个院系的招生负责人电话,考生在准备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保研夏令营信息网的小编预祝各位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上岸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保研夏令营
研究方向

090301 土壤学 
01 土壤碳氮循环与温室气体
02 土壤质量与功能及可持续管理
03 土壤生物与生态系统健康
04 土壤资源环境遥感及信息技术
05 农业与环境生物质炭
06 农业应对气候变化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612 化学或 635 高等数学④810 土壤学 或 821 环境学概论 

复试科目:0301 农业资源信息系统或0305 土壤农化分析




环境科学 [0830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南京农业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30]环境科学与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 (全日制)环境过程与全球变化
02 (全日制)环境污染控制与生物修复
03 (全日制)环境质量与食品安全
04 (全日制)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
05 (全日制)环境生物与生态工程
招生人数: 20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 数学二
④902 环境学基础
复试科目:0310 环境化学
备  注: 环境科学是校一级重点学科
003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电话:025-84395620) 
070700 海洋科学 
01 海洋化学
02 海洋生物学
03 海洋生态学
04 环境海洋学
05 海洋资源学

071300 生态学 
01 信息生态学
02 污染生态学
03 恢复生态学
04 环境生态学
05 农业生态学
06 分子生态学
07 生态系统生态学
08 全球变化生态学

083001 环境科学 
01 环境过程与全球变化
02 环境污染控制与生物修复
03 环境质量与食品安全
04 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
05 环境生物与生态工程

083002 环境工程 
01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
02 废水处理工程
03 污染土壤与底泥的修复
04 环境污染化学与污染控制
05 环境工程微生物

085229 环境工程(专业学位)(专业学位) 
01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工程
02 水和废水处理工程
03 环境污染化学与污染控制
04 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

090301 土壤学 
01 土壤碳氮循环与温室气体
02 土壤质量与功能及可持续管理
03 土壤生物与生态系统健康
04 土壤资源环境遥感及信息技术
05 农业与环境生物质炭
06 农业应对气候变化

090302 植物营养学 
01 植物营养生理与养分管理
02 植物营养分子生物学
03 土壤微生物与生物有机肥料

095103 农业资源利用(专业学位) 
01 土壤资源利用与耕地保育
02 生物质资源开发利用
03 植物营养与新型肥料研发
04 农业环境与生态修复
05 农产品质量控制


全院现有教职工173人,其中教授、研究员和正高级实验师56人,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实验师46人。拥有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和中华农业英才奖获得者、国家特聘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教学名师、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全国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全国师德标兵、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农业资源与环境)评议组召集人、国家973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等。有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青、江苏省特聘教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学术领军人才、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苏省“青蓝工程”人才等。有多位教授任职国际学术组织、国际学术期刊编委、入选Elsevier中国高频引用作者榜单(农业与生物学领域)。拥有教育部科技创新发展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农业部和江苏省科研创新团队4个,江苏省高校优秀学科梯队1个。
“普通生态学 ”课程参考书如下:
参考书目
1.《生态学》 李博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或新版; 2.《普通生态学》 尚玉昌 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或新版。

“环境化学 ”课程参考书如下:
参考书目
1.《环境化学》王晓蓉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二版; 2.《环境化学》(21世纪教材)戴树桂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考试大纲
《环境化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及要求
绪论
第一节 环境化学
第二节 环境污染物
要求:了解环境化学的特点及发展动向;理解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归趋过程;掌握污染物的环境效应。

第一章 天然水的组成与碳酸平衡
第一节 水的化学组成与分类
第二节 水中的金属离子
第三节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第四节 碳酸体系形态与作用
第五节 封闭体系碳酸平衡规律
第六节 开放体系碳酸平衡规律
第七节 天然水的碱度与酸度
第八节 天然水的缓冲能力
要求:了解天然水的化学组成的形成过程、碳酸体系的形态与作用;理解水生生物与水体理化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有关水质指标的环境意义、各种酸碱度的表示方法;掌握水中金属离子各形态浓度的计算、O.A.阿列金分类法和气体在水中饱和溶解度的计算、碳酸体系各碳酸化合态浓度与pH之间的关系、酸碱度的概念和计算。

第二章 水环境中的溶解和沉淀作用
第一节 溶解和沉淀的环境意义
第二节 各类固体的溶解度
第三节 不同固相的稳定性
第四节 水体的稳定性
要求:了解沉淀-溶解平衡的环境学意义;理解不同固相的稳定性;掌握各类固体的溶解度和水体的稳定性判别的计算。

第三章 水环境中的配合作用
第一节 配合作用的环境意义
第二节 配合物的稳定性
第三节 羟基的配合作用
第四节 螯合剂NTA的配合作用
第五节 腐殖质的配合作用
第六节 有机配位体的影响
要求:了解配合作用的环境学意义;理解腐殖质等有机配位体的在污染物迁移与转化中的配合作用;掌握羟基和螯合剂NTA与金属离子配合作用的有关计算。

第四章 水环境中的氧化还原平衡
第一节 氧化还原平衡的意义
第二节 电子活度与氧化还原电位
第三节 天然水体的pE-pH图
第四节 水中污染物的氧化还原转化
要求:了解水中氧化-还原平衡的意义;理解水中污染物的氧化-还原转化;掌握pE的有关计算和pE-pH图的制作。

第五章 水环境中固液界面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 水中胶体的来源及性质
第二节 颗粒物的吸附过程
第三节 水体沉积物
要求:了解水中胶体的种类和沉积物中污染物释放的影响因素;理解胶体的双电层模型;掌握颗粒物的吸附作用及其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第六章 水环境中污染物的行为与水体富营养化
第一节 水环境中的金属形态分类与研究方法
第二节 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化学行为
第三节 水体富营养化预测模型
要求:了解天然水中金属的形态分级技术及其分析缺陷;理解有机污染物在水中的化学行为过程;掌握金属形态分析技术和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表征。

第七章 大气的化学组成
第一节 组分浓度及停留时间
第二节 重要大气物质组分
第三节 大气颗粒物(气溶胶)
要求:了解大气的组成和停留时间;理解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源与汇和温室效应的产生机制;掌握大气颗粒物来源的推断。

第八章 气相大气化学
第一节 大气光化学反应基础
第二节 氮氧化物的气相反应
第三节 二氧化硫的气相反应
第四节 有机物的气相反应
第五节 光化学烟雾
第六节 平流层化学
要求:了解大气光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理解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气相反应过程;掌握光化学烟雾与臭氧空洞的形成机理。
第九章 液相大气化学
第一节 二氧化硫的液相反应
第二节 氮氧化物的液相反应
第三节 酸沉降化学
第四节 降水化学组分和pH的背景值
要求:了解酸雨的地带性分布;理解氮和硫氧化物的液相反应;掌握酸雨形成机理。

第十章 土壤环境化学
第一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第二节 有机、无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及影响因子
第三节 生物耐受污染物的机制
要求:了解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理解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与污染物迁移转化之间的关系;掌握生物耐受污染物的机制。

第十一章 污染环境的修复
第一节 微生物修复技术
第二节 植物修复技术
第三节 化学氧化技术
第四节 电动力学修复
第五节 地下水修复的可渗透反应格栅技术
第六节 表面活性剂及共溶剂淋洗技术
要求:了解各种修复技术的影响因素;理解各种修复技术的原理;掌握各种修复技术的工艺流程。
本学科于2001年在南京农业大学原作物生态研究室、昆虫生态研究室、农田生态研究室的基础上组建,2011年被批准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是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
微生物生态学
研究土壤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土壤食物网结构及功能性过程,结合生态学理论和管理措施,揭示对自然因素和人类干扰下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特征及调控机制,提出促进绿色农业的土壤生态工程管理措施。
修复生态学
开展畜禽粪便、秸秆、绿肥等农林有机废弃物在化肥减施、耕地地力提升、污染物环境行为与生态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构建环境友好型污染土壤原位强化微生物长效降解修复技术体系。
生态系统生态学
研究全球变化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氮、磷等元素循环、植物-微生物互作以及生物入侵等生态学问题,探索减缓全球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维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对策和生态工程措施。
海岸带生态学
以沿海滩涂、近海海域海洋生物与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华东等地区海岸带自然资源分布特征、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生态农业模式与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策略。
 

研究方向

095103 农业资源利用(专业学位) 
01 土壤资源利用与耕地保育
02 生物质资源开发利用
03 植物营养与新型肥料研发
04 农业环境与生态修复
05 农产品质量控制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339 农业知识综合一④909 土壤肥料学通论 

复试科目:0305 土壤农化分析或0307 植物营养学




“普通生态学 ”课程参考书如下:


参考书目
1.《生态学》 李博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或新版; 2.《普通生态学》 尚玉昌 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或新版。
 
研究方向


070700 海洋科学 
01 海洋化学
02 海洋生物学
03 海洋生态学
04 环境海洋学
05 海洋资源学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612 化学或 635 高等数学④806 普通生态学 
 
复试科目:0308 海洋生物学
 
 
 
 
联系地址:南京市童卫路6号 邮编:210095 电话:025-84395210 “环境学 ”课程参考书如下:
参考书目
1《环境学导论》,何强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环境学概论》,刘培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农业生态学 ”课程参考书如下:
参考书目
《农业生态学》骆世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农业系统学基础》高亮之主编,江苏科技出版社,1994

“土壤学 ”课程参考书如下:
参考书目
《土壤学》黄昌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分子生物学 ”课程参考书如下:
参考书目
《分子遗传学》第二版,孙乃恩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考试大纲
分子生物学发展史中重大事件及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姓名。
生物大分子的类型、化学组成、结构及其功能。
原核和真核生物染色体结构的基本特征,DNA复制的分子机制,基因组和基因组学的基本概念及类型和研究方法。
DNA损伤、修复和重组,包括DNA损伤的原因、类型、修复和重组机制。
基因表达与调控,包括基因表达调控的生物学意义、基因表达的有序性、内外环境因素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基因表达调控的组织结构、核小体与化学修饰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与转录调控相关的DNA和蛋白质、DNA-蛋白质识别和结合的结构特征、原核及真核基因转录调控模式及蛋白质合成过程。
细胞信号传导,包括细胞信号传导的基本概念、信号分子的分类、细胞表面受体的分类和结构特点、在细胞信号传递中的作用、cAMP、cGMP、IP3、DG、Ca2+及CaM及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传导途径。
基因操作技术,包括分子克隆操作常用的工具酶的特性、分子克隆常用的DNA载体的特点和用途、分子克隆的基本程序、克隆基因的分析方法、基因敲除和定点诱变技术、基因组文库和cDNA文库的构建方法和用途。
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包括核酸和蛋白质的凝胶电泳(原理、方法、种类和影响因素)、PCR(原理、种类和方法)、分子杂交(原理、种类和方法)和DNA测序(原理、方法)极其应用。
植物基因工程,包括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植物基因转化的原理与方法、转化细胞的筛选与转基因植物的鉴定以及植物基因工程的应用。 研究方向


071300 生态学 
01 信息生态学
02 污染生态学
03 恢复生态学
04 环境生态学
05 农业生态学
06 分子生态学
07 生态系统生态学
08 全球变化生态学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612 化学或 635 高等数学④806 普通生态学 

复试科目:0302 环境学或0304 农业生态学或0306 土壤学或0309 分子生物学







南京农业大学环境科学考研的各位同学,2020年南京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研究生录取名单终于公布了,南京农业大学环境科学是一个不错的专业,希望各位今年的考研分数线能过2020年南京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下面是2020年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公布的2020年南京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和南京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2020年南京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和南京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的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进入南京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研究生复试的基本要求线,后者是2020年南京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包含了初试复试的综合成绩。本文是2020年南京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内容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相关网站,如有出入请以南京农业大学官方网站公布的2020年南京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为准。
 
以下是2020年南京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录取名单,成绩从高到底,供准备报考该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参考:

2020年南京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南京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拟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83001 环境科学  16    
01 (全日制)环境过程与全球变化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2 数学二④902 环境学基础  环境科学是校一级重点学科。
02 (全日制)环境污染控制与生物修复  
03 (全日制)环境质量与食品安全 复试科目:0310 环境化学
04 (全日制)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  
05 (全日制)环境生物与生态工程  
   

南京农业大学环境科学考研专业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评估结果
1 清华大学 A+
2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3 同济大学 A+
4 北京大学 A
5 北京师范大学 A
6 南京大学 A
7 浙江大学 A
8 北京工业大学 A-
9 南开大学 A-
10 天津大学 A-
11 大连理工大学 A-
12 上海交通大学 A-
13 河海大学 A-
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5 华南理工大学 A-
16 北京科技大学 B+
17 复旦大学 B+
18 华东理工大学 B+
19 东南大学 B+
20 厦门大学 B+
21 山东大学 B+
22 中国海洋大学 B+
23 武汉大学 B+
24 华中科技大学 B+
25 中国地质大学 B+
26 湖南大学 B+
27 中山大学 B+
28 四川大学 B+
29 重庆大学 B+
30 昆明理工大学 B+
3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B+
32 北京化工大学 B
33 中国农业大学 B
34 山西大学 B
35 大连海事大学 B
36 吉林大学 B
37 东华大学 B
38 华东师范大学 B
39 上海大学 B
40 南京理工大学 B
41 中国矿业大学 B
42 江苏大学 B
43 浙江工业大学 B
44 武汉理工大学 B
45 桂林理工大学 B
46 兰州交通大学 B
4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48 北京林业大学 B-
49 华北电力大学 B-
50 太原理工大学 B-
51 上海师范大学 B-
52 江南大学 B-
5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B-
54 南昌大学 B-
55 南昌航空大学 B-
56 河南师范大学 B-
57 中南大学 B-
58 西南科技大学 B-
59 西安交通大学 B-
60 西安理工大学 B-
61 长安大学 B-
6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B-
63 中国石油大学 B-
64 中国人民大学 C+
65 北京建筑大学 C+
66 天津工业大学 C+
67 东北大学 C+
68 南京工业大学 C+
69 南京农业大学 C+
70 苏州科技大学 C+
71 合肥工业大学 C+
72 安徽理工大学 C+
73 济南大学 C+
74 暨南大学 C+
75 兰州大学 C+
76 重庆工商大学 C+
77 广东工业大学 C+
78 北京交通大学 C
79 北京工商大学 C
80 河北科技大学 C
81 上海理工大学 C
82 常州大学 C
83 南京林业大学 C
84 浙江工商大学 C
85 福州大学 C
86 青岛理工大学 C
87 郑州大学 C
88 武汉纺织大学 C
89 华中农业大学 C
90 湘潭大学 C
91 广西大学 C
92 西南交通大学 C
93 沈阳大学 C
94 天津科技大学 C-
95 内蒙古大学 C-
96 大连交通大学 C-
97 吉林建筑大学 C-
98 燕山大学 C-
99 哈尔滨商业大学 C-
100 上海海洋大学 C-
101 安徽大学 C-
102 福建师范大学 C-
103 青岛科技大学 C-
104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C-
105 华南农业大学 C-
106 广西师范大学 C-
107 西南大学 C-
108 西北大学 C-
109 陕西科技大学 C-
110 青岛大学 C-
111 广州大学 C-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最早可溯源至1922年南京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国立中央大学前身)农业专修科农艺系土壤门(专业)。1952年,南京大学(原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金陵大学农学院土壤组和浙江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的一部分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土壤农业化学系,1996年更名为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是我国最早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目前,学院设有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土壤学系、生态学系及教学实验中心。学院以悠久的历史、雄厚的师资力量、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以及良好的社会服务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师资力量
全院现有教职工173人,其中教授、研究员和正高级实验师56人,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实验师46人。拥有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和中华农业英才奖获得者、国家特聘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教学名师、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全国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全国师德标兵、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农业资源与环境)评议组召集人、国家973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等。有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青、江苏省特聘教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学术领军人才、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苏省“青蓝工程”人才等。有多位教授任职国际学术组织、国际学术期刊编委、入选Elsevier中国高频引用作者榜单(农业与生物学领域)。拥有教育部科技创新发展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农业部和江苏省科研创新团队4个,江苏省高校优秀学科梯队1个。
学科建设
学院具有较强的学科实力,学科排名处于ESI国际生态环境领域前1%之列。学院设有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农业资源与环境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2012年和2017年全国第三轮及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分别排名并列第一和A+学科,入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生态学科入选江苏省重点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江苏省学位授权点评估中获评优秀。
人才培养
学院具有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本科专业中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和江苏省首批A类品牌专业,环境工程专业为省品牌专业,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院教学中心被评为“江苏省实验教学省级示范中心”。拥有植物营养学和生态学2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高级植物营养学》被评为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年招收研究生250名(其中博士生50多名)、本科生180名左右。学院独立设有黄瑞采教授奖学金和十多个企业奖助学金,年资助在校生近百万元。近年来,有3篇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另有2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一批国内外著名的学者如中国工程院院士蔡道基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光炯、朱显漠、王德宝、章申等都曾在本院学习或工作过,数十人成为欧美著名高校、研究所的杰出学者,获得国家杰青等荣誉称号,以及一批省部级、厅局级、校(所)长等优秀管理者。
科研实力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拥有国家工程中心(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发改委,共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在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生物学过程与调控、作物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和阻控重金属积累的分子遗传基础理论、有机污染物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生物学过程、陆地表层碳氮过程与全球变化生物学等方面处于本学科前沿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新型微生物有机肥研发、污泥和污水生物处理工程技术、绿色食品生产等许多成熟技术在社会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励近20项。承担着一批国家和地方部门的重大科研项目,年到位科研经费在1.0亿元左右,年发表SCI论文200篇左右(单篇平均影响因子约4.5),入选Nature指数和ESI高被引论文50篇左右。在国际交流方面,有教育部和国家外专局的“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生物学研究”创新引智基地(“111”项目),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数十所著名高校和研究所建立了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
建设目标
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聚焦农业和农村源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农学-生态-环境学科交叉融合为特色,处于国际生态环境学科领域学术前沿、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学院。
“农业生态学 ”课程参考书如下:
参考书目
《农业生态学》骆世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农业系统学基础》高亮之主编,江苏科技出版社,1994
环境科学 [0830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南京农业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30]环境科学与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 (全日制)环境过程与全球变化
02 (全日制)环境污染控制与生物修复
03 (全日制)环境质量与食品安全
04 (全日制)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
05 (全日制)环境生物与生态工程
招生人数: 20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 数学二
④902 环境学基础
复试科目:0310 环境化学
备  注: 环境科学是校一级重点学科
“环境学 ”课程参考书如下:
参考书目
1《环境学导论》,何强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环境学概论》,刘培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农业生态学 ”课程参考书如下:
参考书目
《农业生态学》骆世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农业系统学基础》高亮之主编,江苏科技出版社,1994

“土壤学 ”课程参考书如下:
参考书目
《土壤学》黄昌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分子生物学 ”课程参考书如下:
参考书目
《分子遗传学》第二版,孙乃恩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考试大纲
分子生物学发展史中重大事件及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姓名。
生物大分子的类型、化学组成、结构及其功能。
原核和真核生物染色体结构的基本特征,DNA复制的分子机制,基因组和基因组学的基本概念及类型和研究方法。
DNA损伤、修复和重组,包括DNA损伤的原因、类型、修复和重组机制。
基因表达与调控,包括基因表达调控的生物学意义、基因表达的有序性、内外环境因素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基因表达调控的组织结构、核小体与化学修饰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与转录调控相关的DNA和蛋白质、DNA-蛋白质识别和结合的结构特征、原核及真核基因转录调控模式及蛋白质合成过程。
细胞信号传导,包括细胞信号传导的基本概念、信号分子的分类、细胞表面受体的分类和结构特点、在细胞信号传递中的作用、cAMP、cGMP、IP3、DG、Ca2+及CaM及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传导途径。
基因操作技术,包括分子克隆操作常用的工具酶的特性、分子克隆常用的DNA载体的特点和用途、分子克隆的基本程序、克隆基因的分析方法、基因敲除和定点诱变技术、基因组文库和cDNA文库的构建方法和用途。
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包括核酸和蛋白质的凝胶电泳(原理、方法、种类和影响因素)、PCR(原理、种类和方法)、分子杂交(原理、种类和方法)和DNA测序(原理、方法)极其应用。
植物基因工程,包括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植物基因转化的原理与方法、转化细胞的筛选与转基因植物的鉴定以及植物基因工程的应用。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电话:025-84395620)


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依托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建设的“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获江苏省首批立项建设。依据主管部门有关政策支持意见及协同创新中心发展规划要求,学院将围绕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目标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单列。培养模式和待遇根据协同创新中心的培养方案和相关文件执行,具体信息参见学院及协同创新中心网站。
本学科源于1981年成立的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环保研究室,是我国农林类高校中最早设立的环境类学科之一,1993年设立环境工程(农业环境保护)硕士点,2000年设立环境科学硕士点,2006年设立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并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自主设置环境污染控制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2013年在江苏省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位授权点评估中获得“优秀”。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
主要研究城镇和工业污泥以及畜禽粪污、餐厨垃圾等有机固体废物的微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为有机废弃物的高效安全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水和废水处理
研究高盐、有毒难降解工业废水和高COD、高SS、高氨氮废水的微生物处理技术,含重金属的酸性矿山废水、含砷地下水的处理技术,微污染水的人工湿地等生态修复技术以及自来水消毒附产物的消减技术等。
农田和场地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
研究有毒有机污染物和有毒重金属在土壤中转化、植物吸收与调控规律以及场地修复技术,保障农产品产地、产品质量及城市用地安全。
环境评级规划与管理
重点开展环境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环境评估、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和有机农业认证、管理与建设等研究。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环境科学     专业代码:097101     门类/类别:农学     学科/类别:环境科学与工程
 
专业点分布
扬州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 新疆农业大学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环境科学     专业代码:077601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环境科学与工程

专业点分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北京建筑大学 大连海洋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 江苏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长江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60 所,本次参评57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55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3 清华大学 A+
2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3 10247 同济大学 A+
4 10001 北京大学 A
5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A
6 10284 南京大学 A
7 10335 浙江大学 A
8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A-
9 10055 南开大学 A-
10 10056 天津大学 A-
11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A-
12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13 10294 河海大学 A-
14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5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A-
16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17 10246 复旦大学 B+
18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19 10286 东南大学 B+
20 10384 厦门大学 B+
21 10422 山东大学 B+
22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B+
23 10486 武汉大学 B+
24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25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B+
26 10532 湖南大学 B+
27 10558 中山大学 B+
28 10610 四川大学 B+
29 10611 重庆大学 B+
30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B+
31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B+
32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B
33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B
34 10108 山西大学 B
35 10151 大连海事大学 B
36 10183 吉林大学 B
37 10255 东华大学 B
38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39 10280 上海大学 B
40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41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B
42 10299 江苏大学 B
43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B
44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B
45 10596 桂林理工大学 B
46 10732 兰州交通大学 B
47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48 10022 北京林业大学 B-
49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B-
50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B-
51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52 10295 江南大学 B-
53 103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B-
54 10403 南昌大学 B-
55 10406 南昌航空大学 B-
56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B-
57 10533 中南大学 B-
58 10619 西南科技大学 B-
59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60 10700 西安理工大学 B-
61 10710 长安大学 B-
62 107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B-
63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64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C+
65 10016 北京建筑大学 C+
66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C+
67 10145 东北大学 C+
68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69 10307 南京农业大学 C+
70 10332 苏州科技大学 C+
71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C+
72 10361 安徽理工大学 C+
73 10427 济南大学 C+
74 10559 暨南大学 C+
75 10730 兰州大学 C+
76 11799 重庆工商大学 C+
77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C+
78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C
79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C
80 10082 河北科技大学 C
81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C
82 10292 常州大学 C
83 10298 南京林业大学 C
84 10353 浙江工商大学 C
85 10386 福州大学 C
86 10429 青岛理工大学 C
87 10459 郑州大学 C
88 10495 武汉纺织大学 C
89 10504 华中农业大学 C
90 10530 湘潭大学 C
91 10593 广西大学 C
92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C
93 11035 沈阳大学 C
94 10057 天津科技大学 C-
95 10126 内蒙古大学 C-
96 10150 大连交通大学 C-
97 10191 吉林建筑大学 C-
98 10216 燕山大学 C-
99 10240 哈尔滨商业大学 C-
100 10264 上海海洋大学 C-
101 10357 安徽大学 C-
102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C-
103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C-
104 10538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C-
105 10564 华南农业大学 C-
106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C-
107 10635 西南大学 C-
108 10697 西北大学 C-
109 10708 陕西科技大学 C-
110 11065 青岛大学 C-
111 11078 广州大学 C-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环境科学     专业代码:083001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环境科学与工程

专业介绍

上海理工大学为例
环境科学专业隶属于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2006年2月获得环境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配备环境测试技术实验中心、上海市环境科学实践工作站等多个实验室,获上海市085知识创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资助。本专业主要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行为,对生物的影响作用机理,以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环境化学,环境功能材料,环境监测仪器与技术,新型环保材料研制及其应用等。
指导教师:黄远东教授,张道方教授,陶红教授,崔立峰教授,邓保庆副教授,陈维芳副教授,常飞副教授,周海东副教授,刘洪波副教授,伊学农副教授,郭少为副教授,纪桂霞副教授,徐苏云副教授,黄蓓佳副教授,王燕刚副教授,张晓东副教授等

专业点分布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大学 东北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 扬州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常州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安徽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安庆师范大学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福建农林大学 福州大学 华侨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郑州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湘潭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州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重庆大学 重庆三峡学院 四川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60 所,本次参评57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55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3 清华大学 A+
2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3 10247 同济大学 A+
4 10001 北京大学 A
5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A
6 10284 南京大学 A
7 10335 浙江大学 A
8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A-
9 10055 南开大学 A-
10 10056 天津大学 A-
11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A-
12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13 10294 河海大学 A-
14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5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A-
16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17 10246 复旦大学 B+
18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19 10286 东南大学 B+
20 10384 厦门大学 B+
21 10422 山东大学 B+
22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B+
23 10486 武汉大学 B+
24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25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B+
26 10532 湖南大学 B+
27 10558 中山大学 B+
28 10610 四川大学 B+
29 10611 重庆大学 B+
30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B+
31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B+
32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B
33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B
34 10108 山西大学 B
35 10151 大连海事大学 B
36 10183 吉林大学 B
37 10255 东华大学 B
38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39 10280 上海大学 B
40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41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B
42 10299 江苏大学 B
43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B
44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B
45 10596 桂林理工大学 B
46 10732 兰州交通大学 B
47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48 10022 北京林业大学 B-
49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B-
50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B-
51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52 10295 江南大学 B-
53 103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B-
54 10403 南昌大学 B-
55 10406 南昌航空大学 B-
56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B-
57 10533 中南大学 B-
58 10619 西南科技大学 B-
59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60 10700 西安理工大学 B-
61 10710 长安大学 B-
62 107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B-
63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64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C+
65 10016 北京建筑大学 C+
66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C+
67 10145 东北大学 C+
68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69 10307 南京农业大学 C+
70 10332 苏州科技大学 C+
71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C+
72 10361 安徽理工大学 C+
73 10427 济南大学 C+
74 10559 暨南大学 C+
75 10730 兰州大学 C+
76 11799 重庆工商大学 C+
77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C+
78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C
79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C
80 10082 河北科技大学 C
81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C
82 10292 常州大学 C
83 10298 南京林业大学 C
84 10353 浙江工商大学 C
85 10386 福州大学 C
86 10429 青岛理工大学 C
87 10459 郑州大学 C
88 10495 武汉纺织大学 C
89 10504 华中农业大学 C
90 10530 湘潭大学 C
91 10593 广西大学 C
92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C
93 11035 沈阳大学 C
94 10057 天津科技大学 C-
95 10126 内蒙古大学 C-
96 10150 大连交通大学 C-
97 10191 吉林建筑大学 C-
98 10216 燕山大学 C-
99 10240 哈尔滨商业大学 C-
100 10264 上海海洋大学 C-
101 10357 安徽大学 C-
102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C-
103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C-
104 10538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C-
105 10564 华南农业大学 C-
106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C-
107 10635 西南大学 C-
108 10697 西北大学 C-
109 10708 陕西科技大学 C-
110 11065 青岛大学 C-
111 11078 广州大学 C-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17年)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60 所,本次参评57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55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3 清华大学 A+
2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3 10247 同济大学 A+
4 10001 北京大学 A
5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A
6 10284 南京大学 A
7 10335 浙江大学 A
8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A-
9 10055 南开大学 A-
10 10056 天津大学 A-
11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A-
12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13 10294 河海大学 A-
14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5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A-
16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17 10246 复旦大学 B+
18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19 10286 东南大学 B+
20 10384 厦门大学 B+
21 10422 山东大学 B+
22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B+
23 10486 武汉大学 B+
24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25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B+
26 10532 湖南大学 B+
27 10558 中山大学 B+
28 10610 四川大学 B+
29 10611 重庆大学 B+
30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B+
31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B+
32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B
33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B
34 10108 山西大学 B
35 10151 大连海事大学 B
36 10183 吉林大学 B
37 10255 东华大学 B
38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39 10280 上海大学 B
40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41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B
42 10299 江苏大学 B
43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B
44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B
45 10596 桂林理工大学 B
46 10732 兰州交通大学 B
47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48 10022 北京林业大学 B-
49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B-
50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B-
51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52 10295 江南大学 B-
53 103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B-
54 10403 南昌大学 B-
55 10406 南昌航空大学 B-
56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B-
57 10533 中南大学 B-
58 10619 西南科技大学 B-
59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60 10700 西安理工大学 B-
61 10710 长安大学 B-
62 107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B-
63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64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C+
65 10016 北京建筑大学 C+
66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C+
67 10145 东北大学 C+
68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69 10307 南京农业大学 C+
70 10332 苏州科技大学 C+
71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C+
72 10361 安徽理工大学 C+
73 10427 济南大学 C+
74 10559 暨南大学 C+
75 10730 兰州大学 C+
76 11799 重庆工商大学 C+
77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C+
78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C
79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C
80 10082 河北科技大学 C
81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C
82 10292 常州大学 C
83 10298 南京林业大学 C
84 10353 浙江工商大学 C
85 10386 福州大学 C
86 10429 青岛理工大学 C
87 10459 郑州大学 C
88 10495 武汉纺织大学 C
89 10504 华中农业大学 C
90 10530 湘潭大学 C
91 10593 广西大学 C
92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C
93 11035 沈阳大学 C
94 10057 天津科技大学 C-
95 10126 内蒙古大学 C-
96 10150 大连交通大学 C-
97 10191 吉林建筑大学 C-
98 10216 燕山大学 C-
99 10240 哈尔滨商业大学 C-
100 10264 上海海洋大学 C-
101 10357 安徽大学 C-
102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C-
103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C-
104 10538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C-
105 10564 华南农业大学 C-
106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C-
107 10635 西南大学 C-
108 10697 西北大学 C-
109 10708 陕西科技大学 C-
110 11065 青岛大学 C-
111 11078 广州大学 C-

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2007年环境科学专业全国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北京大学 A+ 10 上海交通大学 A 19 重庆大学 A
2 北京师范大学 A+ 11 中山大学 A 2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3 南开大学 A+ 12 四川大学 A 21 山西大学 A
4 浙江大学 A+ 13 吉林大学 A 22 中国矿业大学 A
5 清华大学 A+ 14 复旦大学 A 23 武汉大学 A
6 南京大学 A+ 15 大连海事大学 A 24 华东师范大学 A
7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16 厦门大学 A 25 华东理工大学 A
8 同济大学 A 17 中国地质大学 A 26 北京工业大学 A
9 湖南大学 A 18 天津大学 A 27 兰州大学 A
 
B+等(41个):中国海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西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上海大学、江苏工业学院、郑州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河南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青岛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东华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
 
 
B等(40个):华中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广州大学、汕头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河北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广东工业大学、辽宁大学、太原理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长安大学、东北林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东华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扬州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福州大学、青岛理工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昌大学、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
 
 
C等(28个):名单略
 
 
    2015-2016年环境科学专业全国排名
排 名
学校名称
星 级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北京师范大学 5★ 174
2 北京大学 5★ 174
3 清华大学 5★ 174
4 南京大学 5★ 174
5 同济大学 5★ 174
6 浙江大学 5★ 174
7 南开大学 5★ 174
8 复旦大学 5★ 174
9 哈尔滨工业大学 5★ 174
10 中山大学 4★ 174
11 厦门大学 4★ 174
12 华东师范大学 4★ 174
13 中国海洋大学 4★ 174
14 上海交通大学 4★ 174
15 东北师范大学 4★ 174
16 武汉大学 4★ 174
17 大连理工大学 4★ 174
18 湖南大学 4★ 174
19 上海大学 4★ 174
20 四川大学 4★ 174
 
环境科学
考生在报考专业前一定要非常了解自己报考的专业以及学校,越考在这边搜集了专业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专业名称:环境科学    专业代码:077601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环境科学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