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考研QQ群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报考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研究生考试的同学在复习阶段会意识到自己的基础薄弱,时间不够用,寄期望于可以通过参加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考研QQ群的方式帮自己快速的掌握考试的重点。点击查看微信QQ群 http://m.okaoyan.com/qun.html手机访问

Add 广西民族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但是,让很多同学都比较纠结的是,要不要在备考过程中报一个辅导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辅导机构呢?针对这些问题,考研派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两条建议:

1. 考研是一项几百万人长跑,最终只有少部分可以到达终点的运动,我们不能选择本科院校、不能选择好的导师授课、不能让自己聪明到看一遍就会,那么,就需要利用一切该利用的资源,在起跑阶段,就超越很多人。

2. 考研辅导班和考研培训班也并非救世主,同学们在选择辅导班的时候,授课导师一定要是报考院校对应专业比较优秀的研究生,或者名师。自己也要足够努力,才能考上理想的学校。

关于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考研辅培训班,目前包括考研机构开设的辅导班以及考研学校自行开设的辅导班。2007年前有很多学校的研究生录取考试,学校会开办一些考研专业课的辅导班,并有辅导班,这些辅导辅导非常好,因为都是参与出题或改卷老师们开的课,但后来国家不在允许研究生招生单位做任何相关的培训辅导,所以专业课考研辅导基本不在会更新,当然一些全国统考的科目还是会有些考研辅导机构会开设一些考研辅导班的培训课程,比如西医综合等等。 目前我国的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考研培训以考研机构为主,时间上包括长期和短期,形式上有大班授课、小班授课以及一对一授课等不同形式,公共课和专业课均有课程(专业课限于热门专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进行选择上不上辅导班以及选择辅导班的何种方式。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考研QQ群
民族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学修养,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的民族学高级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中国南方与东南亚跨国民族、文化人类学、民族教育、民族法学、华人华侨研究
主要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文科)、基础英语(一)、基础英语(二)、民族学通论、中国民族史、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学人类学原著导读、民族学与社会研究综合课、田野调查方法
三、科学技术史(0712)
       一级学科内容简介:立足西南地区,深入挖掘南方各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史料、发掘民族科技文化遗产,保护和继承民族传统技艺,进行本土化和民族化的STS研究是本学科的主要特色。下设科学史、技术史、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科技与社会四个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01 科学史
研究方向内容简介:追溯探索科学发展的历程,探寻科学发展的一般性规律。研究分为中国国内科学史与西方科学史,研究对象包括历史上的重要科学文献、科学发现、科学家、科学事件、科学活动、科学仪器、科学交流史,以及其它有助于全面、真实反映科学发展史的研究维度。
02 技术史
研究方向内容简介:研究主要有两个维度,一个是技术史基础理论研究,主要致力于技术的内在特质和社会属性研究;一个是技术史案例和应用对策研究,主要通过技术的田野调查、史料考据、科学实验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两个维度的研究相辅相成,旨在深入、系统的发掘南方各民族的技术成就。
03 科技考古与遗产保护
研究方向内容简介:该方向的工作主要包括二个方面:一是利用实验室考古手段,对文化遗产实物样本进行分析,揭示其内蕴的科技文化信息;二是利用现代数据库技术,收集、贮存、整理、分析、利用民族科技文献资料。二者从不同层面致力于对民族科技文化遗产的保护。
04 科学技术与社会
研究方向内容简介:该方向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科学技术的内在发展规律,以多学科的视角和方法探讨区域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把西南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及中国-东盟开放合作中的科技交流作为主要课题。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专业代码:030405)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学科是民社学院办学时间较长的学科,属于广西区重点学科民族学之下的四个二级学科之一。2000年以来,我院开始招收民族学专业硕士生,并注意培养该研究方向的硕士生,2006年获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资格。
本学科在艺术人类学、民族艺术与文化变迁、民族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研究领域处于国内前沿地位,学科特色和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学科特色
1.鲜明的专业定位。本专业从民族学及人类学的角度,结合艺术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针对民族艺术与文化变迁的内在关联,分析各门类艺术形态的本体特征,探索民族艺术的民族性、活态性与多样性,解读民族艺术发展变迁的文化进程,进而从整体性与联系性的视角在把握族群社会、文化的历史与现状基础上考察、研究民族艺术本体及其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探索民族艺术的发展趋势。
2.在学科方向和研究内容上,凝练出艺术人类学、民族艺术与文化变迁、民族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三个方向,其中“艺术人类学”以中国各地域少数民族纷繁复杂的艺术形态在当下的发展状况、文化内涵及价值等为研究对象,通过艺术人类学的视角、理论与方法,结合各门类艺术形态的本体特征,考察与探索民族艺术的多样性、民族性、社会性与时代性。“民族艺术与文化变迁”立足于跨学科的学术视野,以中国各民族艺术的历史发展与文化变迁为研究对象,将族群的多元艺术生态作为族群历史的重要阐释方式,解读少数民族艺术发展的历史进程和文化变迁。“民族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民族艺术的传承发展为研究原点,学术视野拓展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整体性、活态性和联系性的视角,对民族艺术的艺术形态及其内容之间的广泛关联与文化特质开展考察与研究,探索民族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3.在学科研究方法上,提倡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具有民族学、人类学、艺术学等学科相结合的特点,倡导田野调查与实证研究,力求理论与实践相契合。目前已在广西等地建立了五个田野调查实习基地或协作点。
4.在学科研究成果上,取得了一批有较高水准的学术成果。近年来,本学科在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民族艺术保护传承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提升学术和服务社会方面均有成效。
5.在硕士人才培养上,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学科非常注重学生的田野调查和社会参与能力的培养,有的在读研究生多次获得本校研究生论文竞赛奖,有的优秀硕士毕业论文专著获得出版社出版。
(二)学科优势
1.师资力量较为雄厚。本学科现已形成多个研究方向的导师群,是全国研究民族艺术教研人员优势较为明显的团队。在艺术人类学、民族艺术与文化变迁、民族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研究等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和较高水平,学生培养质量较高,为学科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较高的起点。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学科带头人廖明君教授,是广西民族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民社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2014年任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民族艺术》杂志主编,兼任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广西壮学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广西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工作者,主持《珠江流域少数民族铜鼓艺术与非遗保护》《壮族艺术的人类学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子课题《壮族、瑶族、侗族》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在民族文化、艺术人类学、非遗保护、古典文学等研究领域发表文论百余万字,出版《壮族自然崇拜文化》《生殖崇拜的文化解读》《壮剧》《多维视野中的艺术对话》《壮族始祖:创世之神布洛陀》《铜鼓文化》《刘三姐歌谣·古歌卷》《生死攸关——李贺诗歌的哲学解读》等多部专著,多次获得省部级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所主编的《民族艺术》杂志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科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权威学术期刊[RCCSE],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
2.成果的族群性、地缘性、国际性及学科相互渗透特色突出。本学科在民族艺术、建筑艺术、边疆古代民族崖画、民族音乐等研究领域,能突破传统民族学、人类学和艺术学的研究模式,研究视野涉及民族艺术的源流、文化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与现代融合等问题;其成果对于西部大开发、泛北部湾地区、中国-东盟交流与合作发展、社会转型、社会文明建设等现实问题,都可以提供相关的学术理论基础并产生直接转化作用。这些成果集中反映在廖明君研究员的“艺术人类学”、“民族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覃彩銮的“古代民族崖画”与“壮侗民族建筑文化”,吴宁华教授、吴巧副教授的瑶族音乐,覃慧宁副教授和谭静老师的民族艺术等系列研究,充分展现了本学科在民族艺术和艺术人类学研究领域中的发展态势。
 (三)发展前景
1.对解决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文明建设与和谐发展问题有重要意义。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民族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引起国家各级政府和社会人士的广泛关注,推动民族艺术学科的建设发展,对促进社会转型时期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有利于更好地培养相关专业人才,服务于社会发展。目前相关专业人才相对欠缺,因此,促进民族艺术学学科的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培养相关专业人才,服务于社会发展。
(四)学位点导师
经过多年建设,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学科教学和科研水平有较大提高,是一个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学科。现有硕士生导师4人,其中教授2人,兼职教授1人,副教授1人,有博士2人。方向负责人为廖明君教授。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硕士学位授权点
(专业代码:030403)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位授权点,是民族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广西民族大学是较早开展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的教学科研机构之一。1950年代,我校即开展民族社会发展问题的教学与研究活动;1998年,我校获得民族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开始设置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方向。2007年,获得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硕士学位授权资格。2013年,我校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同年,“中国少数民族经济”被确定为自治区级重点学科。目前,“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位授权点设有经济人类学、民族经济发展理论、民族地区对外经济贸易合作3个研究方向。
 一、学科特色
我校“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位授权点致力于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的教学和研究。学位授权点立基于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以民族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为依托,融合当代民族学、人类学、经济学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着力研究民族经济发展理论,探析影响人类经济行为的社会文化因素。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位授权点以中国南方和东南亚民族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民族学、人类学的理论视角研究少数民族经济发展问题,在研究取向上强调综合研究和民族学人类学的田野工作等学术规范。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位授权点的人才培养,注重学术理念的培育和学术视野的拓展,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田野工作和社会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课外学术活动及各级创新课题研究。
 二、学科优势
广西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教学科研团队,以其在民族经济与文化、民族旅游经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等学术领域的独特贡献在学术界享有良好声誉。近年来,团队在经济人类学研究等方面异军突起,研究水准和人才培养质量迅速跻身国内同行之先进行列。《财富与他者》、《“那”人社会的嬗变》等研究成果,对于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性意义。
 三、发展前景
经济起源于人为了生存而对自然界、他人以及社会的依赖,而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表象,民族经济总是沉浸在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广西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位授权点的研究旨趣,在于探寻不同民族群体的经济行为、经济制度和经济观念由以形成的深层原因,并以此增进学术界对于民族经济发展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这种旨趣既与民族学、人类学、经济学研究的国际学术潮流相契合,更可以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四、学位点导师
本学科现有硕士导师6人,其中教授4人,兼职教授1人,副教授1人,有博士学位3人。方向负责人为吕俊彪教授。 
学科教学(历史)   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两年,授予教育硕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以下素质与能力的应用型中学历史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历史学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胜任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观念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学科教育或教育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能够理论联系实践,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与教育教学工作。
主要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文科)、基础英语(一)、基础英语(二)、教育学原理、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及研究、史学理论与方法、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历史教材分析、历史学科学习理论与方法、历史课程资源开发
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科代码:071200)
  广西民族大学科学技术史学科为理学一级学科,2004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被列为本校重点建设学科之一,并成为学校首批申请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之一——民族学专业的主要支撑学科。科学技术史学科在国内外科技史界具有较大影响,被学术界誉为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重镇”。  
   本学科点下设科学史、技术史、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科技与社会四个研究方向,授予理学硕士学位,学科点设于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本学科所在的科学技术史系下设校级“文化遗产与科技文明重点研究基地”和科技考古实验室。  
 (一)学科特色
   本学科立足西南地区,深入挖掘南方各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史料、发掘民族科技文化遗产,保护和继承民族传统技艺,进行本土化和民族化的STS研究是本学科的主要特色。具体而言有:  
特色之一:注重科技考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极有地域特色的古代铜鼓研究开始,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运用成分分析、金相分析、频谱分析、同位素分析等一系列现代科学实验手段,对考古发掘出来的文物进行二次信息提取,发现其技术奥妙和科学内涵。先后在《化学通报》、《自然科学史研究》、《中国科技史料》、《考古》、《考古学报》、《文物》、《物理》等核心期刊发表了有影响的论文,并在多届科技史国际会议及国际冶金史会议上发表成果。值得一提的是,1985年由本学科点参与发起并承办了在广西召开了中国第一次科技考古学术研讨会。本学科点下设的科技考古实验室是广西地区唯一科技考古实验,在文物科技研究、修复与保护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
特色之二:注重田野调查。很多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可考的文献、记录不多,大量活生生的少数民族“科技史料”存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工艺之中,所以,本学科点在重视文献研究的同时,十分注重田野调查,重视第一手资料。像《贡川壮族纱纸的考察研究》、《人类学视野下的传统工艺》等研究成果就得益于田野调查。
特色之三:注重与人类学结合。人类学在地方性知识研究方面有丰富的积累,很多方法值得借鉴,如瑶族巫医与草医研究、南方巫蛊的科技人类学考查都是科技史研究方法与人类学研究方法相结合的很好范例。
 (二)学科优势
学科点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研究员)9人,副教授(副研究员)6人,讲师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11人,博士后4人。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博士生导师2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计划人选1人,留学回国人员4人。
广西民族大学科学技术学科已经具有26年历史,与内蒙古师范大学的科学史系形成一南一北两个主要基地。从2000年起中国科技史学会少数民族科技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由本学科点资深教授万辅彬担任。2016年,又由本学科点发起成立了广西科学技术研究会,会长由本学科点吴致远教授担任。本学科点的万辅彬教授和容志毅教授分别在中国科学院和四川大学担任博士生导师,两人同时也是国家一级学会中国科技史学会的理事。本学科点近年来多位专职教师都获得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或者自然科学基金。如2011年容志毅教授先后获国家社科学重大课题“中外科学文化交流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主持子课题)和国家社科基金一般课题“东晋道士发明火药的模拟试验及文献再检索”。吴致远教授2008、2015年分别获得“后现代技术观研究”和“技术的民族性与民族化问题研究”两项国家社科项目。近年来学科点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科技与文明》丛书(22卷)、《大器铜鼓》、《史家心语》、《中国科技史研究方法》、《后现代技术观研究》、《老挝克木鼓与相邻地区同类型铜鼓研究》等重要著作出版。获得广西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和著作奖十余次。
本学科点主办的《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专家誉为“独树一帜”,其主打栏目“科学技术史”是科技史界宣传学术成果和研究进展的阵地。2007年,国家文物局文物研究所与该学科点签订了共建科技史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合作协议;同年,中国科技大学985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在本学科点设立“南方工作站”。2013年与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8月, 学科点成功主办了具有国际影响的“第11届中国科学技术史国际学术会议”,与会学者有国内、港台、欧美地区的知名学者、院士等。2011-2014年分别主办“中国第二届技术史论坛”,“中国第九届少数民族科技史会议”、“中国第十届少数民族科技史会议”、“全国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年会”等重要学术会议,2016年承办“第六届全国科技史教学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科技编史学论坛”。
本学科点位于中国南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从事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国南方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都创造了自身的科技文明,这些科技文明既是各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又是他们创造力的体现,是各民族在地域性的生存环境中谋求生存发展的智慧结晶。几十年来坚持“形成特色、突出优势”的方针,使本学科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学科毕业生发展良好,到目前为止,已毕业硕士生100余人,大部分就业于高校、政府机关、博物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部门。毕业生中考上博士生的比率长期保持在10%以上,如2016年9位毕业生中,有4位分别考取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的博士研究生。  
(三) 发展前景
我国南方特别是南方民族地区是科学技术史研究工作薄弱的地方,这为我校科学技术史研究提供了发展的潜力。现我校科学技术史学科以分布在我国南方各民族的科技史和传统工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我校邻近田野及语言上的优势,加强田野工作,拓展与外界的学术交流从而形成地方民族科技史与国际学术理论的一个对话平台,这一学术平台在广西乃至整个中国南方都是独一无二的,对于推动本地区的的相关学科发展、增进与东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以及加强西南地区传统工艺与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广西地区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地区,同时国家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方面十分重视,这都给本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四)学位点导师
本学位点现有硕士生导师10人,其中教授(研究员)8人,副教授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7人,导师主要由从事科技史、文物保护、科技哲学研究的教师担任,学科带头人为吴致远教授。
参考书目:
1.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
2.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3. 黄淑娉、龚佩华著:《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中国史(0602)
      聚焦边疆历史地理、华南边政与族群、泛北部湾区域社会发展史、中国与东南亚交流史的研究传统,着眼于泛北部湾区域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往及社会整合问题,注重跨国研究和比较研究,突出学术研究的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下设专门史、历史人类学、中国近代史、历史地理学等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01 专门史
既有传统的底蕴,又具有新时代的特色。近年来,围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一带一路"建设,聚焦广西地方史、中国与东南亚交流史两大领域,形成了两大研究特色。在广西地方历史资源发掘和系统梳理中国-东南亚经济文化交流史方面成绩斐然,使我校成为中国与东南亚交流史研究领域的重镇之一。
02 历史人类学
在注重史料实证的基础上,充分吸收民族学、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重点研究历史时期王朝国家对南部边疆治理过程中的族群互动与社会变迁,特别是华南族群与社会史的研究,开辟了边疆族群与国家认同、族群信仰与重新建构、族群关系演变与社会变迁等新的研究领域,为探索华南边疆民族的多元性、社会发展路径的多样性以及国家与地方社会的互动过程提供了历史的经验。
03 中国近代史
在太平天国史、桂系史和近现代广西区域社会发展史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优势。目前本方向正不断拓宽视野,立足广西以及西南地区,聚焦泛北部湾地区近代城市史、经济史等方面的研究,对于当代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和广西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04 历史地理学
立足广西地处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注重运用历史地理学、地缘政治学等多学科交叉方法,重点开展广西陆地边疆和北部湾海疆的研究,揭示广西边疆的特性,充分凸显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特色,为国家治理广西边疆提供历史的借鉴,依托历史地理学的广西边疆研究中心已经成为中国研究南部边疆的重要平台。
 
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   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熟悉掌握人类学、民族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中国少数民族史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教学及其他相关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民族学专业高级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壮学研究、瑶学研究、华南与东南亚民族社会文化变迁、华南与东南亚族群关系和文化史
主要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文科) 、基础英语(一)、基础英语(二)、民族学通论、中国民族史、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学人类学原著导读、经济人类学与民族经济发展、民族学与社会研究综合课、田野调查方法
 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熟悉掌握人类学、民族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中国少数民族史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教学及其他相关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民族学专业高级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壮学研究、瑶学研究、华南与东南亚民族社会文化变迁、华南与东南亚族群关系和文化史
主要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文科) 、基础英语(一)、基础英语(二)、民族学通论、中国民族史、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学人类学原著导读、经济人类学与民族经济发展、民族学与社会研究综合课、田野调查方法
科学技术史专业   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授予理学硕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硕士研究生须达到如下要求:1、德、智、体全面发展;2、掌握坚实、系统的科学技术史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了解本专业发展现状与前沿动向,具备良好的科技文化、科学思维与科研能力素养;3、在本专业学习与研究中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理解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4、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5、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除从事专业科技史研究之外,可以在政府管理和决策部门、新闻、出版、文化、教育、科学普及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
主要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辨证法概论(理工科)、基础英语(一)、基础英语(二)、中国科技史、科技史经典文献选读、西方科技史、技术哲学、科技史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方法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专业代码:030402)
 我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硕士学位授权点2004年开始招生,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一)学科特色
1.学科方向和研究内容方面,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本专业现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发展与创新研究、当代民族政策、民族法制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个研究方向。其中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发展与创新研究方向关注中国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付诸实施的过程和经验,探讨新时期中国民族理论政策发展的新方向,该方向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研究成果多次获得省部级奖励。当代民族政策研究方向关注当代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如越南民族政策的实施极其成效,凸显本专业研究的地缘性和国际性。民族法制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方向关注民族理论政策法制化和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
2.学科研究方法方面,本专业倡导田野调查与理论、文献研究相结合,通过具体研究反映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研究探讨。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吸收学生参加各级课题科研工作和田野调查,鼓励申报研究生创新项目。
 (二)学科优势
本专业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硕士导师中既有多年从事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教学科研人员,也有民族工作部门的专家学者,在硕士生培养过程中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本专业点2007年成功申报了国家级精品课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这是该门课程在全国首次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本专业点的“民族和谐素质建导中心”是开展民族团结创新教育和硕士生进行教学、科研实践的重要载体,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践和科研活动。
(三)发展前景
1.有利于解决广西民族地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民族地区的发展与国家、地方政府的民族政策、措施有密切关系,从民族政策角度研究广西民族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为政府部门制定具体政策、措施提供建议和借鉴。
2.对培养相关专业人才,服务广西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广西是多民族省区,也是民族关系和谐的地区,本专业培养的民族团结教育教学科研和民族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可以服务于广西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学位点导师
本学位点现有硕士生导师3人,其中教授3人,博士2人,博士生导师1人。学科带头人为龚永辉教授。
壮学与瑶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专业代码:0304Z2)
壮学与瑶学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高职人员9人,中职人员2名。有博士 8 人,硕士3 人,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称号的1人,广西优秀专家1人。2013年开始招生,现有在校生8人。  
(一)学科特色和优势
壮学、瑶学是我校民族学的学科特色和优势。自1952年建校以来,我校就根据地处壮、瑶等多民族聚居省区的区位特点,较早开始了壮族、瑶族和相关民族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为学校治学的一大传统特色和优势。1978年以后,我校的壮学、瑶学研究不断深入,培养了一批壮学、瑶学学者,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1999年,我校获得“民族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点,2003年以后相继获得“中国少数民族史”等4个硕士学位授予权点。2006年,获得“民族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点。2003年、2004年我校分别成立了“壮学研究中心”和“瑶学研究中心”,并于2003年开始招收“壮族历史文化”、“瑶族历史文化”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我校的壮学、瑶研究,在以民族学的视角扎实开展壮、瑶民族研究的同时,还十分注重跨民族、跨地区、跨学科的整体研究和比较研究,教学科研队伍不断壮大,学科特色明显,研究成果丰硕。目前,我校汇集了一大批有较高学术水准的从事壮族、瑶族及相关民族研究的学者,通过开展一系列重大课题研究,出版和发表一批有较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国内外许多研究壮族、瑶族及相关民族的学者,包括日本、越南、老挝、美、英、法、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纷纷前来我校交流、访问,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上壮族、瑶族及相关民族研究的一个重要基地。
本学科科研和师资力量较强,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称号的1人,广西优秀专家1人。目前,我校已成为全国壮侗语族、苗瑶语族研究力量最为集中、科研成果最为丰富的高校。自2004年以来,我校壮、瑶学科研队伍发表了大量壮学、瑶学研究论文,出版了《壮族历史与文化》、《瑶族历史与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壮族传统文化》、《壮泰传统文化比较研究》、《瑶族传统文化》、《瑶族石牌制度》、《壮族民间宗教文化》、《壮族社会生活史》、《村落的视角:壮族社会文化变迁的个案研究》、《其命维新:壮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实践论》、《草根的守望——民间视角下的壮剧传承与发展研究》等论著,《中国壮学文库》等系列专著和《中国壮学》辑刊。主要学术带头人李富强、玉时阶两位学者长期致力于壮族、瑶族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各类课题几十项,著作颇丰,其论著《人类学视野中的壮族传统文化》、《壮泰传统文化比较研究》、《壮学初论》、《现代背景下的乡土重构——龙脊平安寨经济社会变迁研究》、《瑶族传统文化》、《瑶族通史》、《壮族社会生活史》等,在国内民族学界有着广泛声誉。黄家信、莫金山等学者,也是在壮学和瑶学科研教学中,造诣颇深的学者,特别是在壮族土司和瑶族石牌制度研究上,影响颇大。
(二)发展前景
本硕士学位授权点基础扎实,前景远大。自2003年在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设立壮学和瑶学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以来,培养了一批从事该学科的人才。2013年,经批准,我校壮学与瑶学硕士学位授权点正式开始招生,并在民族学博士点下设有壮学与瑶学方向。本硕士学位授权点按照有关政策招收有志于壮族、瑶族及相关民族研究的、具有本科及同等学历的学生,发展前景远大,因为:
1.壮瑶及相关民族是中国南方和东南亚主要民族,培养高层次人才,深化壮族与瑶族及相关民族研究,关系到南方乃至全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因而本学位授权点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2.壮瑶及相关民族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建设者,培养高层次人才,深化壮族与瑶族及相关民族研究,对于推进今天“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三)学位点导师
本学科现在硕士导师3人,均为教授,其中有博士学位两人,博士生导师1人。方向负责人为李富强教授。
 
 各位考生:
  2015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分数线已经公布,我院民族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中国少数民族史、壮学与瑶学、科学技术史及中国史等专业有部分调剂名额,有意向调剂我院的学生请关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发布的调剂信息,我们会根据考生情况尽快在我院网站上通知可以参加复试的考生,谢谢!
  联系人:罗老师
  咨询电话:0771—3265606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研究生办公室
  2015年3月12日
四、教育(0451,专业型硕士)
领域:
学科教学(历史)(045109,专业型硕士)
具有以下素质与能力的应用型中学历史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历史学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胜任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观念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学科教育或教育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能够理论联系实践,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与教育教学工作。
五、文物与博物馆(0651)
结合广西民族地区特色以及我校学科特色,重点培养民族文物与文化遗产保护、东南亚历史与文物、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科技考古等方面人才,强调传统工艺技术和现代科技手段在文物科学与博物馆学领域的应用,为各级文物管理及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考古所、传媒组织、社团组织等文化机构,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现代文博理念,能胜任文化遗产领域业务及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
 
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66人,其中专任教师52人,具有高级职称34人,博士学位35人,博士生导师12人。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2 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1 人,广西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 2 人,广西优秀专家 4 人,广西教学名师 2 人,广西十百千人才 1 人,广西文化名家 2 人,广西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 人,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 3 人。(截止2019年3月)

2016年学院师资队伍概况  
2016年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有教职工58人,其中专任教师47名,教辅人员11人。在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职称的22人,副高职称1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7人,在读博士2人,博士后流动站在站人数7人。具有博士生导师10人(周建新、秦红增、龚永辉、王柏中、万辅彬-校外兼职、容志毅-校外兼职、李富强、吕俊彪、廖明君、郑一省),有广西特聘专家1人(周建新),广西优秀专家2人(李富强、龚永辉),八桂学者1人(周建新),广西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1人(李富强),广西教学名师2人(龚永辉、万辅彬),广西十百千人才2人(周建新、秦红增),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万辅彬、周建新)。
2003-2013年学院师资队伍概况
2003年学院成立时,有在职专任教师45人,行政教辅人员7人,共52人。其中教授 8人、副教授18人、讲师1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优秀专家2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2人、硕士生导师15人。
2004年12月,全院有教职工53名,其中教授、研究员7人(周建新、龚永辉、李富强、谢崇安、徐杰舜、玉时阶、张有隽)、副教授18人、讲师16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3人,在读博士 8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优秀专家1人(张有隽)。另外还有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10人。
2005年12月,学院有教职工58人,其中专任教师51人,行政教辅人员7人。教职工中有教授或研究员11人(周建新、龚永辉、李富强、莫金山、欧以克、秦红增、王柏中、谢崇安、徐杰舜、玉时阶、张有隽),副教授17人,讲师19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2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人,在读博士 12人。
2006年,学院有教职员工57人,其中专任教师48人,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12 人(周建新、龚永辉、李富强、罗树杰、莫金山、欧以克、秦红增、 王柏中、谢崇安、徐杰舜、玉时阶、张有隽),副高职称16人,中级职称1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人,在读博士 11人。8月29日,李富强教授被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广西优秀专家”称号。
2007年,学院有教职工55人,其中专任教师48人,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14人(周建新、龚永辉、黄家信、黄兴球、李富强、罗树杰、莫金山、欧以克、秦红增、覃主元、王柏中、谢崇安、徐杰舜、玉时阶),副高职称11人,中级职称22人;博士 12人,在读博士 7人。本年度李富强教授被评为“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中国南方与东南亚民族研究创新团队”被确定为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周建新教授同时被确定为创新团队“八桂学者”人选。
2008年,学院有在职教职工51人,其中正髙职称12人(周建新、龚永辉、黄家信、黄兴球、李富强、莫金山、秦红增、覃主元、王柏中、谢崇安、徐杰舜、玉时阶),副髙职称9人,中级职称20人;具有博士学位13人,在读博士 5人。
2009年,学院有在职教职工51人,其中正高职称者13人(周建新、龚永辉、黄家信、黄兴球、李富强、莫金山、秦红增、覃主元、王柏中、肖宏发、谢崇安、玉时阶、郑一省),副高职称9人,中级职称20 人;具有博士学位13人,在读博士 5人。周建新、秦红增2位教授被中央民族大学聘为博士生导师。龚永辉教授获广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广西高校首届杰出科技人才和自治区优秀教师称号并记个人二等功,甘品元老师获学校“2007~2009年优秀老师”称号。
2010年,学院有在职教职工49人,其中专任教师40人,具有正高职称13人(周建新、龚永辉、黄家信、吕俊彪、李富强、莫金山、秦红增、覃主元、王柏中、肖宏发、谢崇安、玉时阶、郑一省)、副高职称12人,具有博士学位16人,在读博士2人;有博士生导师2人(周建新、秦红增),广西优秀专家2人(李富强、龚永辉),八桂学者1人(周建新)。
2011年,学院有在职教职工49人,其中专任教师40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2人(周建新、秦红增),广西优秀专家2人(李富强、龚永辉),广西特聘专家1人(周建新),广西高校八桂学者1人(周建新),具有正高职称14人(周建新、龚永辉、黄家信、吕俊彪、李富强、莫金山、秦红增、覃主元、王柏中、肖宏发、谢崇安、玉时阶、郑一省、唐晓涛),具有副高职称14人,具有博士学位17人,在读博士1人。
2012年,学院有在编在职教职工45人,其中专任教师37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2人(周建新、秦红增),广西特聘专家1人(周建新),广西优秀专家2人(李富强、龚永辉),八桂学者1人(周建新),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周建新),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秦红增),具有正高职称的16人(周建新、唐国军、龚永辉、黄家信、吕俊彪、李富强、莫金山、秦红增、覃主元、王柏中、肖宏发、谢崇安、玉时阶、郑一省、唐晓涛、郑维宽)、具有副高职称1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6人,在读博士1人。
2013年10月,随着科技史硕士点4名教职工从理学院调整入我院,全院共有在编在职教职工53人,其中专任教师36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4人(周建新、秦红增、龚永辉、王柏中),广西特聘专家1人(周建新),广西优秀专家2人(李富强、龚永辉),八桂学者1人(周建新),具有正高职称的18人(周建新、唐国军、龚永辉、黄家信、吕俊彪、李富强、莫金山、秦红增、覃主元、王柏中、肖宏发、谢崇安、玉时阶、郑一省、唐晓涛、郑维宽、吴致远、容志毅)、具有副高职称16人,具有博士学位19人。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    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与政策的基础知识,具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实践基础的高级专门人才。了解国内外民族理论和政策的基本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基本掌握田野工作技术;能够从事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的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工作。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发展与创新研究、当代民族政策、民族法制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团结教育
主要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文科)  、基础英语(一)、基础英语(二)、民族学通论、中国民族史、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学人类学原著导读、民族学与社会研究综合课、田野调查方法
社会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专业代码:030301)
 社会学学科是民社学院相对较新的学科,2002年,我院开始招收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2007年获社会学硕士学位授权资格。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经过几年建设,社会学学科建设水平有较大提高,是一个充满活力且发展前景良好的学科。科研经费累计达86万左右。总体看来,本学科学科特色鲜明,优势明显,体现在:
 (一)学科特色
1.在学科方向和研究内容上,凝练出社区研究、社会人类学、社会心理、社会工作等四个方向。其中社会人类学视野涉猎北部湾以及华南现代的乡村社会和城市社区,关注民族生计、社会转型、科技文化等现实问题;社会工作重点关注民族区域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工作的文化介入等现实问题,对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区以及区域民族社会的社会保障、救助救济与社会工作民族地区的文化介入展开整体性研究;社会心理主要探讨西部民族地区社会政策与心理干预等;社区研究注重突出广西社会发展过程中,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发展、变迁的研究。四个方向既各具特色又互为一体,彰显了学科的学术与人文关怀。
2.在学科研究方法上,秉承社会学“华南学派”学术传统,倡导田野调查与实证研究。本学科强调研究的田野功底,力求理论与实际相契合。目前已在广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建立了十多个田野调查实习基地或协作点。
3.在学科研究成果上,取得了一批有着较高水准和较大社会经济效益的学术成果。近年来,本学科在民族地区和谐乡村建设、少数民族宗教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工作的文化介入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在提升学术和服务社会方面均有成效。
4.在硕士人才培养上,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学科非常注重学生的田野调查和社会参与能力的培养,先后有两批、四人次获得了第三届、第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三等奖,广西区一等奖。
 (二)学科优势
   团队一:社会学团队。社会学团队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并重的基本原则。在学术研究方面,社会学团队紧扣广西地处祖国大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的现实,学术研究强调区域性、民族性,注重与民族学、人类学、人口学等学科交叉,以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劳动力城镇转移等社会经济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近5年,团队成员在《中国人口科学》《社会》《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国内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在社会服务方面,积极与各级政府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展开合作,近五年承担各类横向项目十余项,累积经费60余万元,相关项目所提出的建议、对策有的为广西有关部门采纳,产生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团队二:社会工作团队。社会工作专业注重与社会服务相衔接,针对社会问题与社会需求进行校地合作,近5年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累计有1名教师获得副教授职称,1名教师获得讲师职称;累计招生社会工作方向硕士研究生5名。主要凝练的研究方向有:民族地区居家养老服务本土化研究;民族地区残疾人社会交往研究;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与社区服务研究等。注重与政府部门合作,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服务。课题主要有民政部理论政策研究课题1项;共青团青少年研究课题2项;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政策研究课题1项。其中《社区居家养老的社会工作介入探索》获得民政部理论政策研究二等奖;《南宁社区治理“三社互动”机制研究》获得民政部理论政策研究三等奖。
团队三:人类学团队。近五年来,学校组建了人类学系,并成功申报了人类学本科专业。在民族学获得博士授权点后,人类学也获准成为民族学博士点中的二级学科,已招收博士研究生2名,2名博士生科研人员已进站工作。在研究方面,注重人类学、民族学、经济学等学科的交叉与整合,形成了《“侬峒”天琴:金龙布傣壮族群的信仰与生活》等典型研究,成为中国西南山地少数民族研究的新亮点。聚焦于经济与文化互动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就全球化与民族经济发展、民族传统生计文化蕴含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推出的《手工艺里的智慧》《人类学视野下的传统工艺》等成果。关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文化多样性和谐互动机制,承担的多个社区发展项目已取得一定成就。
(三)发展前景
1.对解决广西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社会问题有重要意义。在广西转型过程中,贫困、养老、性别等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推动社会学学科的建设发展,对解决广西社会转型过程中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有利于更好地培养相关专业人才,服务于广西社会发展。相关专业人才相对欠缺,因此,促进社会学学科的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培养相关专业人才,服务于广西社会发展。
(四)学位点导师
本学位点现有硕士生导师6人,其中教授(研究员)2人,副教授4人,博士3人。学科带头人为秦红增教授。
民族学 [0304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广西民族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3]法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4]民族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02)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招生人数: 15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6)民族学通论
④(866)田野调查方法
备  注:
中国少数民族史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专业代码:030404)
中国少数民族史属于民族学基础核心学科。2005年获得中国少数民族史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003年、2004年成立了“壮学研究中心”和“瑶学研究中心”,并招收“壮族历史文化”、“瑶族历史文化”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2012年获得“壮学与瑶学”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科获批“十二五”广西高校重点学科。2013年获得中国少数民族史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一)学科特色
长期的学术沉淀与传承,加上学科的交叉渗透,结合我校立足广西、面向东南亚的传统研究导向,本学科现已形成了民族区域社会史,华南、西南民族的历史文化,华南、西南民族与境外民族关系史等三个特色方向,既有传统民族史学科强项的传承与发展壮大,也有处于学科前沿的历史人类学新的理论方法的应用,特色鲜明,优势不可替代。
1、民族区域社会史采用历史人类学的多学科整合的研究方法,强调对民间文献及口传材料的采集应用,注重在区域史的脉络下把握民族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近年依托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设立于我校的博士后科研基地及与国内外研究机构的良好合作,在新的学术理路下重新解读华南及西南地区的民族变迁与社会发展历程,成为此崭新学术发展方向的区内引领者。
2、华南、西南民族的历史文化研究方向对华南、西南的壮侗、苗瑶语族的历史文化的研究起步早,长期稳步发展,具有突出的特色和不可替代的优势,形成了壮族瑶族生活史及习惯法、民间宗教信仰、壮侗苗瑶语族传统文化艺术等研究主题,其深度和广度备受学界瞩目。
3、历史上华南、西南山地民族具有强烈迁徙性,对留居当地与迁出境外民族间的渊源及关系的研究是我们的重要传统,毗邻的东南亚民族特别是越南、泰国、老挝和缅甸各民族因与华南、西南民族的密切关系,更成为我们的核心课题,几十年的薪火相承和长期的学术交流,我们与东南亚国家相关机构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本方向对越南汉文文献的整理研究工作成绩斐然。
 (二)学科优势
1、本学科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国家级项目、获奖科研成果较多,在壮学、瑶学、民族区域社会史研究等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和较高水平,取得了系列领先于国内乃至国际研究水平的科研成果。其中《中国壮学文库》和《瑶学丛书》共出版了23部关于壮族瑶族历史文化的专著。为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为学科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较高的起点。
2、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有坚实的研究平台。中国少数民族史为自治区重点学科,有壮学研究中心、瑶学研究中心两个区级重点研究基地,并依托我院中国少数民族史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民族学博士后流动站等进行教研工作。还与东南亚国家的学术机构、专家学者有密切的联系,为本学科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研究平台。
3、本学科以壮学、瑶学等优势学科为依托,在研究方向、问题关怀、学术成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区内外同行相比,有着不可替代的学术地位。在研究方法上,倡导田野调查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已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建立了十多个田野调查实习基地或协作点。在人才培养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先后有多人获得自治区研究生创新课题。
 (三)发展前景
本学科是我校最具竞争力的学科之一,有良好发展前景。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双核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广西与东盟各国的经贸文化合作交往的广度与深度大幅度提升,活跃的经贸与文化交流急需具备深厚的民族学人类学理论素养、扎实的民族历史文化功底、良好的文化沟通意识与能力的高级人才。而民族史学科最独特的优势在于其结合了史学关照过去和民族学重视现实的视野,研究成果兼备战略内省性与前瞻性。
本学科的人才培养即顺应上述需要,培养掌握民族学理论、具有民族史功底、深具文化沟通意识与能力的新型人才,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泛北部湾地区的经济合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与文化交流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为国家和各省市的民族文化建设工作,包括地方社会发展、博物馆建设、文化项目策划、文化遗产的保护、调查和规划等工作提供合格的人才。
 (四)学位点导师
  本学位点现有硕士生导师6人,其中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4人,学科带头人为唐晓涛教授。 
民族学是广西民族大学龙头学科、特色学科,是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广西壮族自治区优质专业、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民族学     专业代码:030401     门类/类别:法学     学科/类别:民族学

专业点分布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南开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内蒙古大学 延边大学 南京大学 厦门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湖北民族学院 吉首大学 中山大学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大学 贵州大学 贵州民族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 大理大学 云南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兰州大学 西北民族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宁夏大学 北方民族大学 新疆师范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304 民族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15 所,本次参评14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31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A+
2 10673 云南大学 A+
3 10524 中南民族大学 A-
4 10558 中山大学 B+
5 10656 西南民族大学 B+
6 10730 兰州大学 B+
7 10126 内蒙古大学 B
8 10608 广西民族大学 B
9 10691 云南民族大学 B
10 10384 厦门大学 B-
11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12 10749 宁夏大学 B-
13 10610 四川大学 C+
14 10742 西北民族大学 C+
15 10762 新疆师范大学 C+
16 10135 内蒙古师范大学 C
17 10517 湖北民族学院 C
18 10695 西藏民族大学 C
19 10531 吉首大学 C-
20 10672 贵州民族大学 C-
21 11407 北方民族大学 C-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民族学     专业代码:030400     门类/类别:法学     学科/类别:民族学

专业介绍

中山大学为例
请查阅中山大学相关招生院系的网页。

专业点分布

内蒙古工业大学 大连民族大学 三峡大学 中山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304 民族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15 所,本次参评14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31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A+
2 10673 云南大学 A+
3 10524 中南民族大学 A-
4 10558 中山大学 B+
5 10656 西南民族大学 B+
6 10730 兰州大学 B+
7 10126 内蒙古大学 B
8 10608 广西民族大学 B
9 10691 云南民族大学 B
10 10384 厦门大学 B-
11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12 10749 宁夏大学 B-
13 10610 四川大学 C+
14 10742 西北民族大学 C+
15 10762 新疆师范大学 C+
16 10135 内蒙古师范大学 C
17 10517 湖北民族学院 C
18 10695 西藏民族大学 C
19 10531 吉首大学 C-
20 10672 贵州民族大学 C-
21 11407 北方民族大学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