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科介绍

发布时间:2020-05-0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佳木斯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科介绍

佳木斯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科介绍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佳木斯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科介绍 正文

外国语学院学科简
201介9-04-15 10:22   教科办 审核人:
   
 
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是佳木斯大学较早设立的学科之一,包括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四个二级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建设,该学科在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正按照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稳定规模、提高水平、突出特色、争创一流。
 
一、日语语言文学学科简介
 
1、学科团队
 
日语语言文学学科建立于1993年, 2003年被评为佳木斯大学重点学科、2005年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是佳木斯大学文科类的龙头专业与学科。日语学科现有教师14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12人,高级职称5人,是一支学历层次较高、研究能力较强、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的优秀学科团队。
 
学科带头人张凤杰教授,现任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外语学会副会长等。从事日语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在语言文化与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研究颇具建树。主讲的《日语视听说》课程2004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2007年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
 
2、本学科方向特色
 
本学科按照师资的研究方向特点和日语学科领域的基本走向,确立了3个研究方向:“日本语言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语言文化与日语教育”、“日语翻译理论与实践”。其中“日本语言文化与跨文化交际”在国内尚属较新领域,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的日本语言文学的研究方向,该方向的研究起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展,这种超越国度与文化差异的研究正趋于规模化。
 
3、本学科优势
 
本学科“日本语言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方向不同于省内同学科的其它院校,属于国内崭新的研究领域。同时,本学科与国内外学术研究界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够及时了解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同时获得国内外的研究信息。
 
4、研究生培养教育
 
本学科于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从2007年开始招生,现有6名硕士研究生导师。目前已经培养研究生64人,就业100%,大多数活跃在高校日语教学领域。虽然本大学地处偏远的边疆城市,但本学科凭着雄厚的师资力量及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前来报考。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已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实现从单纯的本科教学向教学与研究方向发展的一个飞跃过程,也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国际交流
 
日语语言文学学科和日本多个知名院校签订了合作培养协议,研究生在读期间,有机会赴日留学一年。利用这一年,学生可以查阅自己研究课题的相关资料,提高研究能力,完成硕士研究课题。
 
6、研究方向名称
 
(1)日本语言文化与跨文化交际方向
 
日语语言文化与交际的研究,改变了传统的语言文学的研究模式,将应用语言学原理同日本语言文化的研究结合起来。通过对语言的研究,扩展文化内涵的空间,再通过文化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和提高语言蕴载能力,从而探索出语言文化与交际的相互关系及其科学性研究的方向。本研究方向立足于日语语言与文化及跨文化交际的视点,通过对跨文化立解教育、跨文化交际教育的研究,了解日本语言与文化的发展规律,促进语言与文化的融合,达到日语语言学习研究的最终目的。本方向经过潜心的研究与挖掘,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他校的我校独有特色的研究之路。
 
(2)语言文化与日语教育方向
 
日语语言文化与日语教育的研究,将应用语言学原理同日本语言文化的研究结合起来,改变了传统的语言文学的研究模式。本本方向以文化为视点揭示语言的发展与运用规律,并就其语言与文化的这种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进行深层次的探索与研究,从根本上解读语言作为人类的交际工具的规律与作用。从语用学的观点来说,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从文化角度来看,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语言教育不可能脱离文化而独行。但现行的日语教育及研究尚停留在传统的单纯的语言方面。如果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涵,也可称做文化是语言的灵魂。通过对日语语言文化与日语教育的研究,达到探索中国日语教育与跨文化相结合的模式的目的。本方向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与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我校独有特色的研究之路。
 
(3)日语翻译理论与实践
 
翻译重在实践,其理论必须产生于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并对实践起指导作用。因此,对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过程进行研究非常重要。以此为前提,本方向强调研究语言文化差异与专业背景差异对翻译过程的影响,从语言学角度和文化心理学角度,探讨翻译中的文化定位、观念碰撞、概念植入、语码转换、语篇结构等翻译学的新老问题。同时,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培养复合应用型高级翻译人才。本方向除了继承传统的文学翻译研究,还提倡研究各种专业的翻译和时事翻译。
 
二、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简介
 
佳木斯大学英语专业成立于1978年,1998年升本,2009年被评为校重点专业,201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经过多年努力,在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色与优势。
 
1、研究生培养
 
英语语言文学201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共有四个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翻译理论与实践,跨文化交际。2012至2017年,英语学科共培养研究生47人,已有38人获得硕士学位。本学科培养的学生具有基础知识扎实、创新意识强、语言与运用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等特点。毕业生在全国各地的教学、管理、翻译等岗位得到普遍认可。
 
本学科是在长期的科研、教学和本科生培养工作中形成的极具特色和优势的学科。本学科拥有一支教学、科研能力强,学历、年龄结构合理,敬业精神强的导师队伍。现有硕士生导师10人,其中硕士学位8人,均为高级职称。教学条件优越,具备先进的语言教学设备,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2、本学科方向特色
 
本学科是在长期的科研、教学和本科生培养工作中形成的极具特色的学科,有四个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翻译理论与实践,跨文化交际。本学科研究的重点方向是英语语言理论及实践研究和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英语语言理论及实践研究运用社会学、心理学、信息论进行语言教学大纲设计、言语矫治和语言规划研究,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和独立的有关语言及其应用的理论模式。目前,该方向的研究与学习理论、教育理论和语言学各分支学科的关系日益密切,研究领域广阔。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具有区域性和针对性强的特色,即本研究方向主要针对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的英语教学及基础英语教育师资力量的提高进行教学法和教学论的研究。本区域存在基础英语教育师资水平低和对高学历英语教育人才急需的问题,而本学科是本区域培养英语人才的最高学术机构,所以本研究方向对于提高本区域的基础英语教学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也是本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是和其它一些院校不同的研究立足点。
 
3、学科优势
 
优势一:本学科拥有一支学历、职称合理,科研能力强,而且年轻具有活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科队伍。
 
优势二:在课程的设置上,定位于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在国家提倡研究生培养从研究型向应用型转变的大形势下,走在学科建设的前列。
 
4、本科生培养
 
英语专业面向社会需求,培养既懂外语又懂专业的“厚语言底、宽专业知识、高人文素质、强适应能力”的复合型外语人才。英语专业拥有一支学历层次较高、年龄和职称结构较合理、科研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53人,硕士42人;博士1人;教授3人,副教授12人;中青年教师37人。
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各课程模块合理分配理论和实践学分,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的比例既符合英语专业国标的总体要求,又符合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需要。英语专业办学条件不断完善,近四年设备总值增长263万元,语言教学实验室及多媒体设备总值达到447.2万元,生均7751.9元。实习基地建设不断加强,校外实习基地37个,完全满足实习需求。
   英语专业严格按大学文件要求,不断完善和严格执行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健全质量监控体系,教学质量得到保障。学校重视国际化办学,加大英语专业与国内外大学的交流力度,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办学和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英语专业一直致力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积极组织学生为三江国际旅游节和国际农机展等大型涉外经贸活动承担口、笔译任务,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沟通协调等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人才培养着力打造“外语+专业”的特色建设。为了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英语专业从2009年初起进行大胆改革,逐步探索从“语言+方向”到“外语+专业”的转变:在原“语言+方向”模式基础上,加大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的学时比例和教学内容,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更新教学内容,注重专业素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改革教学方法,重视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更新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原有的“语言+方向”中的方向课达到三分之一的比重,从根本上保证了“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经多年探索和总结,基于“外语+专业”培养模式的教改项目《地方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改革成果在得到国内多所院校广泛好评。
 
5、研究方向名称
 
(1)英语语言文学方向
 
英语语言文学研究方向包括语言学和文学两个方向,文学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英美文学作品研究以及文学作品对比研究。本方向的培养目标为具有较为深厚的中西文化素养和扎实的语言功底,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熟悉本学科学术前沿,治学态度严谨,科研创新能力较强的外语专业人才。
 
特色与应用:该方向的特色学科为跨文化语用学,以语用学理论为基础,着眼于不同语言的表层形态、结构方式和话语意义等的比较,深入研究语言的深层文化内涵,关注动态语用中的文化差异、语用主体的语用策略等
 
本研究方向秉承为地方服务的宗旨,立足于为本省培养文学及语言学方面的人才,在省内具有较高知名度。
 
(2)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方向
 
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具有区域性和针对性强的特色,即本研究方向主要针对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的英语教学及基础英语教育师资力量的提高进行教学法和教学论的研究。本区域存在基础英语教育师资水平低和对高学历英语教育人才急需的问题,而本学科是本区域培养英语人才的最高学术机构,所以本研究方向对于提高本区域的基础英语教学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也是本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是和其它一些院校不同的研究立足点,形成了独自的风格与特色,并努力将本专业打造为黑龙江地区培养高学历英语教师的基地。
 
同时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的英语教学及基础英语教育师资力量为本方向提供了丰富的生源,成为本学科的优势。
 
(3)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
 
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的研究内容包括: 翻译教学研究:主要聚焦在教学法和翻译人才能力培养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主要是翻译理论和翻译与语言等学科;应用翻译研究:主要是文学翻译和商务英语翻译。具有三个特色: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个人专业能力,包括反应能力、变通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向高级翻译人才发展;在实践训练中突出听说读写并重,扩大知识面,有选择地学习教育、外贸等方面的知识,向专门型应用型人才发展;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中文表达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后,再精通某个特长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本研究方向秉承为地方服务的宗旨,立足于为本省培养翻译人才,在省内具有较高知名度。
 
(4)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方向的主要是通过对交际与语言、语言与文化、文化与价值观的学习和讨论,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通过对文化现象的思考和讨论,反思语言现象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加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内容。
 
跨文化交际也是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具有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厚的优势。本研究方向的特色是以语言学习为前提,强调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利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通过课堂活动和案例学习,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达到有效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本研究方向秉承为地方服务的宗旨,立足于为本省培养跨文化交际方面的人才,在省内具有较高知名度。
 
三、俄语语言文学学科简介
 
1、学科建设
 
俄语语言文学学科历史悠久、积淀深厚,1987年成立的佳木斯师范专科学校俄语专业,后历经佳木斯医学院、佳木斯工学院、佳木斯大学公共俄语教学部、佳木斯大学外语学院俄语专业等阶段。
 
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俄语语言文学学科对教育、教学体制及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不断进行深入、系统的改革,使该学科在教育教学质量、科研以及人才培养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展,形成了较鲜明的特色。
 
2、学科团队
 
目前,俄语专业是佳木斯大学校级重点专业,2011年获得俄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专任教师12人,专职外教2人。教师队伍中有教授2人, 副教授3人,在读博士2人,中俄人文合作和上海合作组织教育合作俄语翻译中心特聘专家1人,半数以上教师具有国外留学、访学、工作的经历。该学科教学团队一贯秉承教书、育人并重的教育理念,遵循俄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普遍规律,立足于现有办学条件,同时结合社会发展以及市场对于俄语人才的实际需要,在专业建设、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学科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
 
3、本科生培养
 
截止目前,已为社会培养本、专科及 硕士研究生俄语专业人才逾千人。办学过程中充分发挥黑龙江省毗邻俄罗斯的地缘优势,与俄罗斯多所高校签订了校际交流协议。俄语专业每年都有2-3名在校硕士及本科生被国家留学基金委选派,公费到俄罗斯交流学习10个月;1-2名优秀本科毕业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公费到俄罗斯高校攻读硕士学位。办学过程中俄语系努力创造各种条件鼓励学生参加境内外的各级各类比赛、培训及联谊活动,不定期举办各种在读学生与俄罗斯留学生的交流活动,学生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积极参加各类涉俄活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做好志愿服务工作。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
 
4、研究生培养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俄语语言文学学科已由本科教学发展到研究生教育,2012年开始招收第一批硕士研究生,目前已经毕业并获得学位4人,在读5人,主要从事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跨文化交际、俄语语言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四个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等研究方向。 目前俄语语言文学学科,既具有鲜明的特色, 又具有很强的优势。
 
5、学科发展
 
经过30年的历史更迭,该学科目前支撑了佳木斯大学外语学院俄语系、外国语言文化研究所、俄语语言研究中心等单位,是黑龙江省俄语学会、黑龙江俄语教育研究中心会员单位。2009年俄罗斯犹太自治州政府在中国设立的俄语中心就落户于佳木斯大学。
 
6、研究方向名称
 
(1)俄罗斯社会与文化方向
 
该研究方向着重研究俄罗斯社会与文化方面的内容。研究特色是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将俄罗斯社会与文化和中国社会与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形成完整的有特色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将该理论应用于俄语实践及教学中,探索培养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毕业生的俄语教学模式,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俄语人才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相信在我们以后的俄罗斯社会与文化研究和俄语教学及实践工作中,以上各种理论的研究及应用,会逐步完善,研究出适合俄语人才培养的理论及教学实践新模式,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复合型俄语人才,最终一定会发展成为黑龙江省,特别是黑龙江省东部地区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俄罗斯社会与文化的研究基地。
 
(3)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
 
该研究方向着重研究俄汉互译过程中的口、笔译理论、翻译标准、原则、方法及技巧。研究特色是将中国翻译研究理论中的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翻译理论四个阶段的传统翻译艺术倾向、西方翻译科学倾向和中西合璧三种翻译研究倾向综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有特色的翻译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将该理论应用于翻译实践及翻译教学中,探索科学的翻译教学实践模式,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俄语人才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相信在我们以后的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及实践工作中,以上各种理论的研究及应用,会逐步完善,研究出适合经贸、旅游方向翻译人才培养的翻译理论及教学实践新模式,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复合型俄语人才,最终一定会发展成为黑龙江省,特别是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基地。
 
 
四、亚非语言文学学科简介
 
中韩建交以来,随着社会对朝鲜语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加,无法满足社会之需。特别是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朝鲜语人才比较匮乏,地处边陲的佳木斯大学,顺应潮流,与时俱进,本着积极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朝鲜语专业人才的目标,于2009年成立了朝鲜语专业。专业由最初的27名学生,截止到2017年,毕业生和在校生累计达到230余人,教师队伍也在逐年扩充,呈现出较为有活力的专业态势。朝鲜语专业在本科生培养教育的基础上,于2017年获批亚非语言文学硕士点,2016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研究生教育主要有中韩语言对比及韩国语教育、翻译理论与实践及跨文化交际两个研究方向。
 
1. 人才培养特色
 
在办学实践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响应学校的总体办学定位,本专业以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为目标,以专业建设为根基,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师生全全力投入为保障,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为方向,实施以质量立专业、以人才强专业、以特色兴专业,靠口碑稳专业、靠成果展专业的“三以两靠策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培养“厚(语言)功底、宽(专业)知识、高(人文)素质、强(适应)能力,(就业)零接口”的应用型外语人才。使学生成为具有扎实朝鲜语语言基础、较高外语水平、具有较全面的文化素养和一定商务、旅游、贸易、管理等相关知识,能从事翻译、商务、管理、教学、科研工作的复合型韩语高级专业人才。
 
结合专业现状和现实就业需要,本专业以外语专业课为基础,以方向课为辅助,形成了以语言文学方向、旅游与管理方向、商务方向为主的“外语+专业”的朝鲜语专业特色培养模式。
 
2.朝鲜语专业教师团队  
 
朝鲜语专业的教师团队学缘结构合理,有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黑龙江大学、韩国全南大学、韩国东新大学等学校的5名专任教师及韩国籍教师1人,均获得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分别有语言学、韩国文学、语音学、教学法、经营学、以及韩中翻译等方向。
 
朝鲜语专业主要以年轻教师为主力,平均年龄为35.3岁,并有赴韩国全南大学、东新大学、建国大学、庆熙大学等著名院校学习和短期研修的经历,现已形成一支教学有方法,育人有想法、科研有成果、活动有创新的优秀的教师队伍。
 
3.教学科研成果
 
佳木斯大学朝鲜语专业拥有一支年轻富有活力和上进心的优秀教师团队,在科研教研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师积极参与教研科研活动,积极发言并交流意见和成果。鼓励年轻教师撰写论文,参与教研科研立项。专业近五年来,参与省级校级朝鲜语课程改革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项目五项,编写《初级朝鲜语视听说》等教材及著作三部。教科研论文成果10余篇,省市校级教科研立项11项,校级以上教改项目6项。
 
4.对外交流
 
自2010年以来,朝鲜语专业与韩国多所大学签订了学生交流合作项目协议,每年互派多名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换学习,交换期间免收韩国方面学费,为学生创造了难得的学习机会。现已累计派出免学费学生28名,自费生11名。除此交换生项目外,还有自主游学项目,截止目前已有2名学生参加过游学体验。接下来还会陆续进行与韩国优秀院校以“3+1”以及“2+2”模式的交流与合作项目的开发。
 
在继续教育深造方面,朝鲜语专业已累计有11名学生赴韩国釜庆大学、世宗大学、釜山大学、建国大学、启明大学等攻读国语国文、国际经营、国际贸易等方向的研究生。
 
朝鲜语专业每年利用假期派1-2名教师赴韩国庆熙大学及建国大学等学校参加短期语言进修与培训,并不定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与学术交流活动。
 
朝鲜语专业形成了较好的国内外学习交流的氛围,在不断的交流学习中师生对专业前沿动态有了较为直观的把握。
 
5.专业学生活动
 
对于外语类专业来说,形成良好的语言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设成熟外语实践平台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自专业设立以来,本专业一直注重专业学生的各种活动和专业文化建设,用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与学生社团活动构建本专业的专业文化。
 
为了丰富学习之余的生活,朝鲜语专业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韩国语演讲比赛、写作比赛、文化知识竞赛,提高专业水准,在历次的大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并利用每年的夏季学期,举办丰富多彩的韩国文化体验、韩国美食制作、韩国语语言实践等活动。
 
2012年9月,在朝鲜语专业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佳木斯大学阿里郎韩国文化社团”宣告正式成立。每年寒暑假社团组织冬令营和夏令营,赴佳木斯周边朝鲜语聚集区进行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并得到了院领导和当地民众的一致好评。
 
6.朝鲜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
 
韩国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朝鲜语专业自成立以来毕业生共计102名。目前就业率为92%,期中12名学生目前为韩国在读研究生,在读研究生比例为11.76%,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生有13名,所占比例为13.83%。其他工作如公务员比例为4.26%,企业公司职员比例为53.19%。所从事的工作有行政助理、投资顾问、销售、统计、报关员、策划、投资顾问、网络运营、商务、主管、导师等。
 
毕业生就业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山东、广州、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其中黑吉辽就业的毕业生比率为82.75%,上海占7.45%,北京占4.26%,广州占2.13%,其他地区占3.41%。
 
7、研究方向名称
 
(1)中韩语言对比及韩国语教育
 
中韩语言文化对比与韩国语教育的研究,改变了传统独立的语言、文学的研究模式,进行从语言到文化,又从文化到语言双向研究,研究范围不局限于语言学和文化学两大方面,还广泛涉及语言交际、语言认知、语言学习、语言理解等诸多领域,全方位探讨韩国语教育在教学理念、原则、方法、内容、手段、评价、教材建设、教学研究、教师发展等方面的学术问题。
 
(2)翻译理论与实践及跨文化交际
 
翻译理论与实践及跨文化交际研究方向立足于中韩翻译实践,对比中韩文化,探讨韩国文化对韩语表达方式的影响。通过翻译理论的学习及翻译实践,深刻了解韩国语言与文化的发展规律,促进语言与文化的融合,提高语言使用的水平。
 
 
佳木斯大学

添加佳木斯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佳木斯大学考研分数线、佳木斯大学报录比、佳木斯大学考研群、佳木斯大学学姐微信、佳木斯大学考研真题、佳木斯大学专业目录、佳木斯大学排名、佳木斯大学保研、佳木斯大学公众号、佳木斯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佳木斯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佳木斯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jmsdx/yjsy_269156.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