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保研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苏州大学840理论力学考研真题资料全套 ¥208 ¥416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保研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获取相应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试大纲、招考专业、招考目录等等基本信息,这些内容是进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准备。考生可以从各院校的研招网进行查询,每年的9月左右就会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考生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考生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考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招生信息汇总,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保研信息内总结了各大院校的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考研派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苏州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保研,是读研究生的一个快速渠道,但是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保研对学生生源的要求更高,申请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保研的同学必须成绩优秀,额外的奖项更是有用的加分项, 可以比考研的学生更快地获得研究生资格,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保研一般可分为3个阶段,7-8月的夏令营,9月份的预推免以及10月份的正式推免,想要通过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保研项目,必须了解保研项目需要准备什么,例如相应的保研信息,保研夏令营的准备材料,预推免的流程以及推免的注意事项等等,这些内容是想要保研的同学必须了解的。同学们可以从各院校的研究生信息网或公众号中进行查询,大致每年的4月-9月就会公布本年的招生计划。同学们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同学们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保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保研招生信息汇总,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保研信息内总结了学院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小编预祝各位想要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被目标院校录取。

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保研信息网是同学获取保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保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保研推免招生计划、保研政策、保研渠道、保研真题、保研经验等等内容,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保研招生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是最为准确和官方的,是同学保研信息主要来源,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保研信息网的小编提醒各位同学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切信息变动要以该网站提供的内容为主。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保研信息网会公布研招办以及各个院系的招生负责人电话,考生在准备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保研信息网的小编预祝各位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上岸

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保研
        问:
  考研,哈工程的还是苏州大学的机械好考啊?
  答1:
  苏州大学好考,但是哈工程的教学质量更好。
  答2:
  你好,我是哈工程的。首先不说排名,先说学校,我承认苏州大学机械还是不错的,但是哈工程单一个工科学校首批211,就可以直接把苏州大学PASS。另外你可以到网上看排名,哈工程名次也不会比苏州大学差,要学机械一定要去工科学校。哈工程是你比较好的选择。我们学校机械专业工作还是比较好找的,因为学校偏军工,项目很多,而且分数也不会很高,超国家线20分就差不多。
  

苏州大学机械工程研究生考试科目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考 试 科 目 备 注
080200 机械工程
01(全日制)先进制造及特种加工技

02(全日制)机器人与微系统
03(全日制)机械动力学及控制
04(全日制)工业工程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0 理论力学(机电)
复试:1、机械设计基础(笔试)
2、综合(面试)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材
料力学②机械制造技术
基础。
04 方向欢迎工业工程、
机械、计算机、管理、数
学和系统工程等专业考
生报考。

苏州大学机械工程考研专业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评估结果
1 清华大学 A+
2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3 上海交通大学 A+
4 华中科技大学 A+
5 北京理工大学 A
6 天津大学 A
7 大连理工大学 A
8 浙江大学 A
9 西安交通大学 A
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11 吉林大学 A-
12 燕山大学 A-
13 同济大学 A-
1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15 湖南大学 A-
16 中南大学 A-
17 华南理工大学 A-
18 重庆大学 A-
19 国防科技大学 A-
20 北京交通大学 B+
21 北京工业大学 B+
22 北京科技大学 B+
23 太原理工大学 B+
24 东北大学 B+
25 上海大学 B+
26 东南大学 B+
27 南京理工大学 B+
28 中国矿业大学 B+
29 江苏大学 B+
30 浙江工业大学 B+
31 合肥工业大学 B+
32 山东大学 B+
33 武汉理工大学 B+
34 西南交通大学 B+
35 西北工业大学 B+
3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B+
37 广东工业大学 B+
38 中国农业大学 B
39 河北工业大学 B
40 太原科技大学 B
41 大连交通大学 B
42 沈阳建筑大学 B
43 长春理工大学 B
44 哈尔滨理工大学 B
45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46 华东理工大学 B
47 上海理工大学 B
48 东华大学 B
49 浙江理工大学 B
50 福州大学 B
51 武汉大学 B
52 武汉科技大学 B
53 四川大学 B
54 电子科技大学 B
55 西南石油大学 B
56 西安理工大学 B
57 中国石油大学 B
58 解放军理工大学 B
59 北京化工大学 B-
60 中北大学 B-
61 沈阳工业大学 B-
62 长春工业大学 B-
63 厦门大学 B-
64 华侨大学 B-
65 南昌大学 B-
66 山东科技大学 B-
67 山东理工大学 B-
68 河南科技大学 B-
69 湖南科技大学 B-
70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B-
71 贵州大学 B-
72 昆明理工大学 B-
73 长安大学 B-
74 兰州理工大学 B-
75 兰州交通大学 B-
76 北京邮电大学 C+
77 北京林业大学 C+
78 天津工业大学 C+
79 沈阳理工大学 C+
80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C+
81 东北林业大学 C+
82 江南大学 C+
83 南京林业大学 C+
84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C+
85 青岛科技大学 C+
86 青岛理工大学 C+
87 河南理工大学 C+
88 西安工业大学 C+
8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C+
90 西安科技大学 C+
91 新疆大学 C+
92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C+
93 重庆理工大学 C+
94 火箭军工程大学 C+
95 北方工业大学 C
96 天津科技大学 C
97 华北电力大学 C
98 石家庄铁道大学 C
99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C
100 辽宁科技大学 C
101 东北石油大学 C
102 苏州大学 C
103 河海大学 C
104 南通大学 C
105 安徽工业大学 C
106 安徽理工大学 C
107 郑州大学 C
108 郑州轻工业学院 C
109 中国地质大学 C
110 武汉纺织大学 C
111 湖北工业大学 C
112 湘潭大学 C
113 长沙理工大学 C
114 广西大学 C
115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C
116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C-
117 华北理工大学 C-
118 大连海事大学 C-
119 上海海事大学 C-
120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C-
121 江苏科技大学 C-
122 南京工业大学 C-
123 常州大学 C-
124 济南大学 C-
125 山东建筑大学 C-
126 齐鲁工业大学 C-
127 深圳大学 C-
128 重庆交通大学 C-
129 西华大学 C-
130 陕西科技大学 C-
131 青岛大学 C-
132 广州大学 C-

080200机械工程
01先进制造与激光加工技术
02机械制造装备与数控技术
03精密与特种加工
04机电传动与控制
05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应用
06机器人与微系统
07复杂机电系统建模及可靠性
08机械动力学及控制
09新型纺织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40理论力学(机电)
复试:1、机械设计基础(笔试)
2、综合(面试)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材料力学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问:
  机械考研江苏大学和苏州大学哪个好考?
  答1:
  首先苏大的机械不行,就算211也没用,直白点说就是苏大的机械根本不受重视。其次镇江也不在苏北啊,也是苏南。江苏大学原属于机械工业部的,实力还是很强的,在省内机械也排前三的。至于难度上江苏大学稍微难考一点吧,但也不是很难考,机械过国家线十多分基本就行了。苏大的过线就行了吧,多了就浪费分了。就业方面江苏大学不见得比苏大差,每年都有几百个单位来江苏大学招聘,大多数都是华东一带的名企,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招聘机械的。
  答2:
  看你喜欢那个城市呢,都还不错了!建议你报苏州大学毕竟是211,将来工作要好一点!
  答3:
  江苏大学比较牛的,其实本人是苏大的,据说么苏大机械还是比较好考的,但苏州地方比较有优势,不见得报考的人就少。
  
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
01机械工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40理论力学(机电)
复试:1、机械设计基础(笔试) (笔试)
2、综合(面试)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材料力学
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苏州大学2015年机械工程考研复试安排:
专业 报到时间 报到地点 专业课笔试时间 专业课笔试地点 面试时间 面试地点 同等学力加试时间 同等学力加试地点 联系人/联系电话
机械工程(专业1组) 3月24日上午8:00 苏大北校区行政楼208 3月24日下午2点 苏大北校区工科楼207 3月26日上午8:30 苏大北校区工科楼1109  材料力学、机械制造技术 苏大北校区行政楼208 67161703 眭老师

机械工程
时间:2017年05月24日 11:02 已浏览:637
学制:四年
 
授予学士学位:工学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及良好的综合素质,富含创新精神,掌握机械设计和制造技术,将三维设计、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及工业机器人相关领域内的产品设计、生产、管理、服务及营销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
 
机械制图、工程力学、电工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学、模拟与数字电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CAD/CAM综合实训、金工实习、数控机床、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数控机床操作基础、机械创新设计、智能制造技术与应用、工业机器人弧焊技术应用、机器人创新实训等。
 
专业特色:
 
依托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面向苏州地区,培养非标机械设计及工艺系统设计工程师,数控加工与工艺等工业机器人系统应用开发工程师。。
 
就业方向:
 
柔性生产系统机械设计、机械产品制造工艺系统设计、机加工与工艺、CNC编程与工艺。
 
共建单位:
机械工程 [0802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苏州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2]机械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先进制造及特种加工技术
02(全日制)机器人与微系统
03(全日制)机械动力学及控制
04(全日制)工业工程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0 理论力学(机电)
备  注: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材料力学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04 方向欢迎工业工程、机械、计算机、管理、数学和系统工程等专业考生报考。
复试:1、机械设计基础(笔试
2、综合(面试)
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0200)
一、学科简介
机械工程是以相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经验,研究各类机械在设计、制造、运行和服务等全寿命周期中的理论和技术的工程学科。该学科应用并融合机械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管理科学和数学、物理、化学等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 对机械结构、机械装备、制造过程和制造系统进行研究,并不断提供设计和制造的新理论与新技术。
机械工程学科近年涌现出了绿色设计、数字化制造、微纳制造、生物制造、智能制造等前沿和新兴研究领域。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使制造进入数字化时代。制造技术进一步与生物、纳米、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相融合,使制造科技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制造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本学科现有江苏省先进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苏州市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苏州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2009年以来,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先后投入5000万元组建了生物制造研究中心、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2个校级科研机构。现有固定人员75人,其中博导10人,教授21人,副教授41人,包括长江学者、国家杰青获得者1名, “QR”1名, “青年QR”1名;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1名、第三层次2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1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行动计划入选者3名,苏州大学特聘教授6名,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2名,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
本学科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形成了如下几个优势学科方向:
1、机器人与微系统:工业机器人及机电一体化装备、微纳米操作与装备、医疗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等系统;
2、生物制造:个性化生物组织、人工器官和医疗器械的智能快速制造,高端医疗装备的设计与制造;
3、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高效高精切削加工技术与装备、高端数控装备设计与制造、新材料成形技术与装备等;
4、高能束加工与表面技术:激光表面强化、等离子喷涂、再制造、三维成形等加工成形新技术、新装备;
5、机械系统动力学及控制: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建模、稳定性与分岔、优化设计与动态特性控制、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等理论与关键技术;
6、车辆系统动力学及控制:在车辆轮轨动力学分析与控制、车辆关键部件的监测与诊断,轨道交通振动噪声控制;
7、新型纺织装备设计:气流引纬流场分析与动态优化设计、疏密纬织物及其应用、织造系统动力学分析与运动控制;织机传动系统创新、优化、融合设计及纺织过程传感与检测技术及应用。
二、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2、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 品行优良、身心健康。遵守学术道德规范,诚实守信,学风严谨,杜绝学术不端行为。严禁弄虚作假,尊重他人劳动和权益,合理使用引文或引用他人成果
3、深入掌握机械工程的理论、方法、技术和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的最新发展状况和趋势;熟悉本研究方向的基本研究方法,了解本研究方向的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熟悉机械工程领域技术和标准。
4、具有应用科学理论及方法、获得科学实验数据和进行合理分析的能力,掌握机械产品、装备或制造工艺的创新设计方法;具有对本研究方向重要问题的评判能力,能够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价值判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5、在科学研究或专门工程技术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具有对机械产品、机械工程项目管理、技术实施的能力。
三、培养年限与培养方式
1、培养年限。硕士生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
2、培养方式。硕士生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工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工作,系统掌握所在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以及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硕士生的培养采取指导教师个别指导或指导教师负责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四、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
课程结构及总学分:课程实行学分制。课程分为公共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培养环节和非学位课程四个模块,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总学分不少于34个学分。(其中公共课程9学分,专业核心课程15学分,培养环节4学分(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学术活动),任选课程不少于6个学分)。 
培养环节
1、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主要学术期刊目录如下,建立读书报告制度,由导师负责对其进行考核和评价。学术期刊目录:
中文期刊:机械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摩擦学报,力学学报,系统仿真学报,中国激光,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其它期刊由指导教师确定。
外文期刊:部分期刊如下,其它未列入期刊由指导教师确定。
1)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2)Tribology letter
3)Hand book of micro nanotribology
4)CRC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
5)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microelectronic fabrication
6)Mechanical behavior of material
7)Springer Handbook of Nanotechnology
8)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9)Electronic Engineering
10)Journal of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11)Journal of Micromechanics and Microengineering
12)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
13)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
14)Form; Zeitschrift fuer Gestaltung 482E0054 0015-7678 4 Springer-Verlag, GERMANY 德国 《造型杂志》
15)The International Design Magazine
16)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17)Automotive News International
18)Journal of Engineering Design
19)Active vehicle
20)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21)Advanced Powder Technology
22)Automotive Design & Production
23)Automotive Engineer
24)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coustics
25)Journal of Mechanical Design
26)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27)Journal of Safety Research
28)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Acoustics
29)Mechanical Engineering
30)  Safety Science
31)  Journal of Vehicular Dynamics 
32)  Smart Materials & Structures
33)  Mechanics of Materials
34)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Asce
35)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Science
36)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 Manufacture
37)  Composite Structures
38)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pact Engineering
39)  Nonlinear Dynamics
40)  Journal of Composites for Construction
41)  Structural Safety
42)  Computers & Structures
43)  Journal of Composite Materials
44)  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45)  Textile Research Journal
46)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47)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ransactions of The ASME
48)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ystems
49)  Mechatronics
50)  Mechanical Engineering
51)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52)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53)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Transactions of The ASME
54)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
55)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Mechanics
56)  Wear
57)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otics Research
58)  Autonomous Robots
59)  IEEE-ASME 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
60)  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一般应于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开学后四周内完成。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为: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和发展情况及分析;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现有研究基础、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相应解决措施;主要参考文献。对开题报告的主要要求为:开题报告字数应不低于 6000 字;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应在 50 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应不少于三分之一。
2、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考核之一,中期考核全面考核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课程学习、论文进展及科研创新能力等。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中期检查工作一般应于研究生入学后的第四学期末或第五学期开始一个月内(完成。中期检查的主要内容为:论文工作是否按开题报告预定的内容及进度进行;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及结果;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论文按时完成的可能性。
3、学术活动
硕士生在学期间应至少选听15次学科进展类讲座,将书面记录和撰写的心得体会交导师签字认可,在答辩前一个学期末将经导师签字后的书面材料交所在培养单位研究生秘书存档备查。
4、 学位论文外审前,各研究所及科研团队组织论文审阅及预答辩。
六、学位论文
1、科研要求
具体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要求,按照《苏州大学关于申请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科研成果的规定》执行。
2、学位论文要求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规范性要求参照《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格式规范》。

机械工程 [0802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苏州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2]机械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先进制造及特种加工技术(02)机器人与微系统
(03)机械动力学及控制
(04)工业工程
招生人数: 8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40)理论力学
备  注: 因教育部2021年正式招生计划未下达及实际录取推免人数未定,各专业拟招生人数会有变动,特予以说明。
年份 学校名称 院系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总分 政治/科目一 外语/科目二 科目三 科目四

2014 苏州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80200 机械工程 285 38 38 57 57
 

2015年苏州大学机械工程考研复试安排:
专业 报到时间 报到地点 专业课笔试时间 专业课笔试地点 面试时间 面试地点 同等学力加试时间 同等学力加试地点 联系人/联系电话
机械工程 3月24日上午8:00       苏大北校区行政楼208  3月24日下午2点  苏大北校区工科楼207 3月25日上午8:30  苏大北校区工科楼620      67161703 眭老师

苏州大学2015年机械工程全国排名:
学校代码及名称 本一级学科 学科整体水平得分 学科在全国排名
10285苏州大学 机械工程 66 65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机械工程     专业代码:080200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机械工程

专业介绍

陆军装甲兵学院为例
一、培养目标
培养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掌握机械工程专业深厚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本专业领域技术难题的能力,能够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需要、满足军队科研院所及总装基层部队任职岗位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简介
机械工程,于2010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每年培养博士生约10名、硕士生约25名。机械工程学科是我院主干学科,主要从事重型、轻型、两栖、空降四大系列的履带式和轮式装甲装备教学、科研和试验研究工作,在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二级学科均承担博士、硕士、本科和外军留学生的培养任务,是军队“2110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学科专业领域,其中车辆工程学科为全军重点建设学科及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三、研究方向简介
五十多年来,在主导和引领我军装甲装备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装甲车辆理论与总体技术”、“装甲车辆动力系统理论与技术”、“装甲车辆机电液系统测控技术及故障诊断”、“装甲车辆先进设计与理论”、“军用装备功能材料的先进加工技术及其自动化”等五个稳定的具有鲜明军事工程特色的学科方向。
四、导师队伍
机械工程专业目前共有博士生导师14名,硕士生导师31名。其中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1人,“何梁何利”奖获得者1人,全军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5人,总装备部“1153”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6人、第二层次培养对象10人。各方向的学术骨干多数有出国留学或作访问学者的经历。
五、教学科研条件
本专业拥有装甲车辆道路试验场、野外试验站、车辆人-机-环境系统实验室、装甲车辆性能试验与仿真评估实验室、动力传动实验室、油液分析检测实验室、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实验室、液压传动实验室、结构强度分析实验室、机构创新实验室和机械动力学仿真平台。
六、教学科研学术成果
本专业参与了我军装备发展相关政策法规、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制定,围绕装备体系规划、新型号研制、现役装备升级改造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以“四个突击系统”为基本架构的装甲装备基本体系,在引领陆军装备技术跨越式发展、打造我军第一辆数字化坦克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高速两栖车辆总体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动力传动系统性能集成建模、动力舱的热性能数值仿真与测试等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外首创的引弧微爆轰击高效经济型陶瓷加工技术和装置,成功研制了国内外首台陶瓷螺纹自动加工机床。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了工程陶瓷界面热化学反应高效磨削的新理念,研制的陶瓷专用高效有机磨削液已推广应用。2005年以来,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995”高新工程、国际合作、国防预研、装备型号等各类项目150余项,总经费达1.2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71项。科研成果被部队、军工和地方企业应用27项,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亿元。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212篇。举办学术会议6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27人次。出版学术专著18部、译著4部,发明专利1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入选国家精品课程2门。管理制度健全,研究生培养经验丰富,近年来有2篇博士和2篇硕士学位论文分别入选全军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

专业点分布

陆军装甲兵学院 北京化工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陆军军事交通学院 天津理工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中北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大连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北华大学 长春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 河海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淮海工学院 宁波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温州大学 浙江海洋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厦门理工学院 华侨大学 景德镇陶瓷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济南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湖北文理学院 海军工程大学 武汉轻工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三峡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中南大学 湘潭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深圳大学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广西科技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 贵州大学 空军工程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青海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802 机械工程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93 所,本次参评89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89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3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A+
2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考研专业分析 A+
3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考研专业分析 A+
4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程考研初试考试科目 A+
5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考研专业分析 A
6 10056 天津大学 A
7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A
8 10335 浙江大学 A
9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10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11 10183 吉林大学 A-
12 10216 燕山大学 A-
13 10247 同济大学 A-
14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15 10532 湖南大学 A-
16 10533 中南大学 A-
17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A-
18 10611 重庆大学 A-
19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 A-
20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B+
21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22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23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B+
24 10145 东北大学 B+
25 10280 上海大学 B+
26 10286 东南大学 B+
27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28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B+
29 10299 江苏大学 B+
30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B+
31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B+
32 10422 山东大学 B+
33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B+
34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B+
35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36 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B+
37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B+
38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B
39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B
40 10109 太原科技大学 B
41 10150 大连交通大学 B
42 10153 沈阳建筑大学 B
43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B
44 10214 哈尔滨理工大学 B
45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46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47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B
48 10255 东华大学 B
49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B
50 10386 福州大学 B
51 10486 武汉大学 B
52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B
53 10610 四川大学 B
54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B
55 10615 西南石油大学 B
56 10700 西安理工大学 B
57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58 90006 解放军理工大学 B
59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B-
60 10110 中北大学 B-
61 10142 沈阳工业大学 B-
62 10190 长春工业大学 B-
63 10384 厦门大学 B-
64 10385 华侨大学 B-
65 10403 南昌大学 B-
66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B-
67 10433 山东理工大学 B-
68 10464 河南科技大学 B-
69 10534 湖南科技大学 B-
70 1059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B-
71 10657 贵州大学 B-
72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B-
73 10710 长安大学 B-
74 10731 兰州理工大学 B-
75 10732 兰州交通大学 B-
76 10013 北京邮电大学 C+
77 10022 北京林业大学 C+
78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C+
79 10144 沈阳理工大学 C+
80 1014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C+
81 10225 东北林业大学 C+
82 10295 江南大学 C+
83 10298 南京林业大学 C+
84 1033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C+
85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C+
86 10429 青岛理工大学 C+
87 10460 河南理工大学 C+
88 10702 西安工业大学 C+
89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C+
90 10704 西安科技大学 C+
91 10755 新疆大学 C+
92 10856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C+
93 11660 重庆理工大学 C+
94 90059 火箭军工程大学 C+
95 10009 北方工业大学 C
96 10057 天津科技大学 C
97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C
98 10107 石家庄铁道大学 C
99 10143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C
100 10146 辽宁科技大学 C
101 10220 东北石油大学 C
102 10285 苏州大学 C
103 10294 河海大学 C
104 10304 南通大学 C
105 10360 安徽工业大学 C
106 10361 安徽理工大学 C
107 10459 郑州大学 C
108 10462 郑州轻工业学院 C
109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C
110 10495 武汉纺织大学 C
111 10500 湖北工业大学 C
112 10530 湘潭大学 C
113 10536 长沙理工大学 C
114 10593 广西大学 C
115 1123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C
116 10151 大连海事大学 C-
117 10254 上海海事大学 C-
118 10259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C-
119 10289 江苏科技大学 C-
120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121 10292 常州大学 C-
122 10427 济南大学 C-
123 10430 山东建筑大学 C-
124 10431 齐鲁工业大学 C-
125 10590 深圳大学 C-
126 10618 重庆交通大学 C-
127 10623 西华大学 C-
128 10708 陕西科技大学 C-
129 11065 青岛大学 C-
130 11078 广州大学 C-
131 10066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C-
132 10081 华北理工大学 C-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机械工程     专业代码:085201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工程

专业介绍

邵阳学院
机械工程领域简介
邵阳学院机械工程领域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与吉利集团、三一集团、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衡阳天雁机械厂、长丰集团、山河智能等企业紧密合作,建立了试验科研基地及实践基地,在小型风冷柴油机、机械现代设计方法、先进制造技术、机械新材料等方面取得了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部分成果具有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本领域现有专任教师及导师35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0人,博士学位人员15人,拥有实验室面积5000多平方米,实验设备总价值3000余万元,有动力机械实验室、机械动力实训基地、小型内燃机及先进制造技术实验室等省级研究平台;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30多项,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湖南省教学成果奖8项,省市科技进步奖13项,共出版专著9部,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其中SCI、EI检索90多篇。
机械工程领域培养方式:
1)采用项目承载式校企联合培养专业硕士模式,学生主要在联合培养企业完成学业。
2)实行双导师负责制,双导师制是指1个校内学术导师、1个校外社会实践部门的导师,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产品开发、工程项目总结报告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机械工程领域培养目标:
1)掌握机械工程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以及管理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和工程管理等能力。
2)培养从事机械及机电设备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检测及控制、使用及维修的高级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掌握现代机械设计理论和方法、现代制造技术(包括工艺过程、制造加工设备及系统)、机电一体化技术、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并能解决工程实践中出现实际技术问题。

专业点分布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石家庄铁道大学 燕山大学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中北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沈阳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工业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哈尔滨商业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佳木斯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盐城工学院 南京工程学院 江苏理工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 宁波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温州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 安徽建筑大学 华侨大学 福建工程学院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科技学院 武汉轻工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长江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三峡大学 邵阳学院 湖南工业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湘潭大学 湖南理工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 深圳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广西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 西京学院 空军工程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理工大学 宝鸡文理学院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93 所,本次参评89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89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3 清华大学 A+
2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3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4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A+
5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A
6 10056 天津大学 A
7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A
8 10335 浙江大学 A
9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10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11 10183 吉林大学 A-
12 10216 燕山大学 A-
13 10247 同济大学 A-
14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15 10532 湖南大学 A-
16 10533 中南大学 A-
17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A-
18 10611 重庆大学 A-
19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 A-
20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B+
21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22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23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B+
24 10145 东北大学 B+
25 10280 上海大学 B+
26 10286 东南大学 B+
27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28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B+
29 10299 江苏大学 B+
30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B+
31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B+
32 10422 山东大学 B+
33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B+
34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B+
35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36 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B+
37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B+
38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B
39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B
40 10109 太原科技大学 B
41 10150 大连交通大学 B
42 10153 沈阳建筑大学 B
43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B
44 10214 哈尔滨理工大学 B
45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46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47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B
48 10255 东华大学 B
49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B
50 10386 福州大学 B
51 10486 武汉大学 B
52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B
53 10610 四川大学 B
54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B
55 10615 西南石油大学 B
56 10700 西安理工大学 B
57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58 90006 解放军理工大学 B
59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B-
60 10110 中北大学 B-
61 10142 沈阳工业大学 B-
62 10190 长春工业大学 B-
63 10384 厦门大学 B-
64 10385 华侨大学 B-
65 10403 南昌大学 B-
66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B-
67 10433 山东理工大学 B-
68 10464 河南科技大学 B-
69 10534 湖南科技大学 B-
70 1059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B-
71 10657 贵州大学 B-
72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B-
73 10710 长安大学 B-
74 10731 兰州理工大学 B-
75 10732 兰州交通大学 B-
76 10013 北京邮电大学 C+
77 10022 北京林业大学 C+
78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C+
79 10144 沈阳理工大学 C+
80 1014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C+
81 10225 东北林业大学 C+
82 10295 江南大学 C+
83 10298 南京林业大学 C+
84 1033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C+
85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C+
86 10429 青岛理工大学 C+
87 10460 河南理工大学 C+
88 10702 西安工业大学 C+
89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C+
90 10704 西安科技大学 C+
91 10755 新疆大学 C+
92 10856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C+
93 11660 重庆理工大学 C+
94 90059 火箭军工程大学 C+
95 10009 北方工业大学 C
96 10057 天津科技大学 C
97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C
98 10107 石家庄铁道大学 C
99 10143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C
100 10146 辽宁科技大学 C
101 10220 东北石油大学 C
102 10285 苏州大学 C
103 10294 河海大学 C
104 10304 南通大学 C
105 10360 安徽工业大学 C
106 10361 安徽理工大学 C
107 10459 郑州大学 C
108 10462 郑州轻工业学院 C
109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C
110 10495 武汉纺织大学 C
111 10500 湖北工业大学 C
112 10530 湘潭大学 C
113 10536 长沙理工大学 C
114 10593 广西大学 C
115 1123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C
116 10151 大连海事大学 C-
117 10254 上海海事大学 C-
118 10259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C-
119 10289 江苏科技大学 C-
120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121 10292 常州大学 C-
122 10427 济南大学 C-
123 10430 山东建筑大学 C-
124 10431 齐鲁工业大学 C-
125 10590 深圳大学 C-
126 10618 重庆交通大学 C-
127 10623 西华大学 C-
128 10708 陕西科技大学 C-
129 11065 青岛大学 C-
130 11078 广州大学 C-
131 10066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C-
132 10081 华北理工大学 C-

机械工程专业考研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1数学一
④818机械原理
 
机械工程考研参考书:
科目代码 考试科目 书名 出版社 版本 作者 备注
801 理论力学 《理论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六版 哈工大 任选其中一本
《理论力学》 科学出版社   李慧剑、杜国君
802 材料力学 《材料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四版 刘鸿文 任选其中一本
《材料力学》 科学出版社   白象忠
B01 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 《机械原理》 国防工业出版社 第二版 安子军 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各占50%
《机械设计》 中国标准出版社 第一版 许立忠
B02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年版 俞汉清  
M01 机械制造工艺学 《机械制造工艺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二版 王先逵  
M02 切削原理及刀具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四版 陆剑中  
M03 机械制造装备 《金属切削机床》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一版 戴曙  
M04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一版 姜培刚  
M05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16/32位汇编语言、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二版 钱晓捷  
M06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三版 方承远  
M07 液压元件 《液压元件与系统》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二版 李壮云  
M08 液压伺服与比例控制系统 《液压控制系统》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一版 王春行  
M09 液压传动系统 《液压传动系统》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三版 官忠范  
M10 机械原理 《机械原理》 国防工业出版社 第二版 安子军  
M11 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 中国标准出版社 第一版 许立忠  
M12 机械设计学 《机械设计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年版 黄靖远  
M13 轧钢工艺及设备 《板带材生产工艺及设备》 冶金工业出版社 第一版 许石民  
M14 冶炼设备及工艺 《炼钢机械》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89年版 罗振才  
《炼铁机械》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0年版 严允进
M15 材料成形设备 《材料成形设备》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年版 王卫卫  
M16 冲压工艺 《冲压工艺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0年版 肖景容  
M17 锻造工艺 《锻造工艺过程及模具设计》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年版 胡亚民  
M18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年版 俞汉清  
 
机械工程研究生就业方向:
机械类专业渗透到很多行业,就业方向多种多样,除了教学、营销外,常见的有生产总监、物流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机电产品开发、机械产品开发、液压产品开发、仪器仪表开发、武器开发、汽车工业、环保设备开发、矿业设备设计、模具设计制造、机械制造工艺师、CNC工程师等。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