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保研条件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山东农业大学考研分数线、山东农业大学报录比、山东农业大学考研群、山东农业大学学姐微信、山东农业大学考研真题、山东农业大学专业目录、山东农业大学排名、山东农业大学保研、山东农业大学公众号、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山东农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保研条件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获取相应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试大纲、招考专业、招考目录等等基本信息,这些内容是进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准备。考生可以从各院校的研招网进行查询,每年的9月左右就会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考生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考生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考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招生信息汇总,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保研条件信息内总结了各大院校的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考研派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Add 山东农业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相比于考研,了解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保研条件更加苛刻,成绩要求是最基本的,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保研条件基本筛掉了90%的人,然后10%的优秀同学开始竞争,每年保研项目开启,大家都比较关心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保研条件有没有变化,一般来说,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保研条件基本不会有什么变化,7-8月的夏令营,9月份的预推免以及10月份的正式推免都有自己的保研条件,但是通过往年的信息都能做一个大概的猜测,每当一个保研项目开启后,同学们第一个关注的就是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保研条件,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自己够不够资格保研,如果不行,那就换一所或者选择考研,而获取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保研条件最准确的方法就是从各院校的研究生信息网或公众号中进行查询,大致每年的4月-9月就会公布本年的招生计划。同学们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同学们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保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保研招生信息汇总,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保研条件可能会刷掉一些想要保研的同学,但是也不要灰心,自己仍有选择的余地。最后,小编预祝各位想要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被目标院校录取。

想要快速了解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保研条件,可以通过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保研信息网查询,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保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保研推免招生计划、保研政策、保研渠道、保研真题、保研经验等等内容,想要稳上岸,就一定要准确查询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保研条件,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保研信息网的小编提醒各位同学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小编会在第一时间公布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保研条件,考生在准备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保研信息网的小编预祝各位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上岸

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保研条件
食品科学与工程 [0832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山东农业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32]食品科学与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2)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03)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04)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05)食品微生物与发酵
招生人数: 28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21)食品化学
备  注:


  朱立贤,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毕业于江南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肉品科学和功能食品方面的研究工作,参与的课题主要有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肉类生产与加工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农业部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牛肉加工与质量控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调理鸡肉产品保鲜技术研究”、国家自然基金“皮质酮对家禽能量食欲的调节及其机制”等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主讲《食品毒理学》等课程。在《meat science》、《Journal of Asian-Australian Animal Science》、《食品科学》、《微生物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副主编《食品毒理学》教材一部。

  Email: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农业硕士专业学位 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领域代码: 095135
 
一、培养目标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全日制农业硕士是与优质农产品或优质食品原料生产、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制造、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及监管等方面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以发展现代农业和食品产业为宗旨,为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能够独立承担食品加工与安全相关的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全日制农业硕士应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觉悟,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树立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掌握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能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具有创新意识和现代食品加工与安全理念,能够独立承担本领域较高层次的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
二、学科方向
食品加工技术,农产品贮藏技术,食品安全控制技术。
三、培养方式
1、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组负责学位点建设规划及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组织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阅卷及复试,组织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的论证、专题讨论、中期考核、论文答辩,研究决定与研究生培养有关的其它重要事项。导师负责指导制定培养计划、课程学习、文献阅读、教学生产或社会实践、论文选题、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等。 研究生与导师指导关系的确定采取研究生和导师双向选择的办法,导师调离学校或外出时间超过一年,或因其它原因不能继续指导时,学院负责变更研究生的指导关系,并报学校备案。
2、采取课程学习、校外实践研究和论文研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实行学分制,采用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校外实践研究是全日制“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该领域研究生须到农业生产企业、食品加工企业、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等与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有关的企事业单位实习,校外实践研究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
3、全日制“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农业硕士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由校内具有食品加工与安全实践经验且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研究生导师与校外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实践基地导师联合指导,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校外导师要求具有丰富的食品加工与安全实践经验并有高级技术职称(高级农艺师等)的专家担任,鼓励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等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制为二年,学习年限二至四年。四年不毕业者作结业或退学处理。
五、课程学习与必修环节
1、课程学分
①课程总学分不少于28学分。
②全日制课程不少于22学分。
2、必修环节、校外实践研究
校外实践研究6学分。
校外实践研究是“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本领域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6个月的校外实践研究,并向学院提交实践报告。校外实践研究考核通过者取得相应学分。
3、跨学科或同等学力研究生,须在导师指导下补修3门相关领域本科阶段主干课程,计成绩,不计学分。补修课程成绩不合格者,不能进行中期考核。
课程设置(附表1)
六、毕业与学位要求
1、学位论文  论文选题应结合生产实践进行,针对产业发展中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加工、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与监管等方面的实际问题,通过具体的课题研究,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提出解决食品生产和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的可行性方案,提出创新性成果,促进现代农业和食品产业的发展。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创造力。
2、论文形式  学位论文应反映研究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可将研究论文、项目(产品)设计、调查研究报告、案例分析等作为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表现。
3、评审与答辩  攻读“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全日制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必须达到规定的学分,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考查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食品生产与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应有一定先进性、实用性和工作量。
学位论文应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至少有1名来自实际工作部门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答辩委员会应由5-7位专家组成,其中校外专家1-2名。导师可参加答辩会议,但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
4、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及培养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按照《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要求,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推荐,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未达到学位授予条件而达到毕业要求者,准予毕业,获得毕业证书。
 
学院院长(签字: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签字
         学院(公章)                                         日期:
       
附表1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授课学院 备注
公共课 GZ0120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专硕)
 
Theoretical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3 32 1 马列学院  
GZ011003 英语(专硕)
Master’s public English
2 32 1 外语学院  
GZ010002 现代农业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Modern agriculture innov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2 32 1 经管学院  
领域主干课 ZS003016-1 食品加工与贮运专题
Special topics on food processing,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3 48 1 食科学院  
ZS003017-1 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专题
Special topics on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control
2 32 1 食科学院  
ZS003018 食品安全案例
Food safety cases
2 32 1 食科学院  
ZS003019-1 食品产业信息与网络技术Information and network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2 32 1 食科学院  
选修课 ZS003020 食品安全风险与评估
Food safety risk and assessment
2 32 1 食科学院  
ZS003021 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进展Advances in new analytical technology for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2 32 1 食科学院  
ZS003022 食品加工新技术研究进展
Advances in new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food
2 32 1 食科学院  
ZS003023 农产品现代物流技术
Modern logistics technolog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2 32 1 食科学院  
ZS003024 技术与产品研发专题
Special topics on technology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2 32 1 食科学院  
ZS003004F 食品创新与创业
Foo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3 48 1 食科学院  
ZS003025 畜产品加工新技术
New technology of animal products processing
2 32 1 食科学院  
ZS003026 现代果蔬保鲜技术
Modern postharvest technology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2 32 1 食科学院  
ZS003027 现代果蔬加工新技术
New technology of modern fruit and vegetable processing
2 32 1 食科学院  
ZS003028 食品发酵与酿造新技术
New technology of food fermentation and brewing
2 32 1 食科学院  
ZS003029 粮油加工新技术
New technology of grain and oil processing
2 32 1 食科学院  
BXHJ003-4 校外实践研究
Off-campus study
6   2-3  
必修环节   开题报告
Thesis presentation
     
中期考核
Midterm assessment
   
实践报告
Practice report
   


BX003020 食品工艺学1
 Food technology 1
不计学分 90 1 食科学院  
BX003021 食品工艺学2
Food technology 2
60 2 食科学院  
BX003001 食品化学
Food chemistry
40 2 食科学院  
BX003002 食品微生物学
Food microbiology
48 2 生科院  
 
 
083200    食品科学与工程
    本专业培养从事农产品加工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营养与功能食品、食品生物技术、果蔬采后科学,并适应市场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食品科技人才。
  该专业导师组现有教授、副教授37人,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及省部级项目、企业委托横向研究课题130项;该学科学术队伍整齐,学术梯队结构合理,教学、科研成绩突出。学位点仪器设备先进,学术氛围和科研环境优良,为研究生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软硬件条件。
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联系方式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邮编:271018
Mail:webmaster@sdau.edu.cn 发酵工程
    本专业培养从事工业微生物发酵、现代酿酒技术、微生物酶技术、生物产品分离分析技术研究,并适应市场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食品科技人才。该专业导师组现有教授、副教授8人。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科研课题15项,并与企业联合进行研究的课题10项,具有优越的科研条件。在导师组的集体指导下,根据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制定培养计划,为学生搭建良好的科研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重点研究、解决食品发酵领域的理论及生产实际问题。


  王明林:男,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山东省栖霞县人,1980年考入中山大学化学系,1984年毕业来山东农业大学工作;1987年在职考入山东农业大学植保系硕士研究生,师从胡庆永教授从事农药残留分析研究;2004年考入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博士研究生,师从史衍玺教授,从事土壤污染与环境保护研究。 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主讲《有机化学》、《食品化学》、《仪器分析》、《食品分析》和《食品安全性》等课程,主持参加国家质检总局公益项目《蔬菜农残快速检测中的应用及标准研究》、林业部《适用于林业机洒Bt杀虫剂制剂开发与应用》和山东省教育厅《基质固相分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蔬菜中的农药残留》等科研课题,在《分析化学》《FoodChemistry》、《J.AOAC International》、《色谱》等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参与制定《河豚鱼、鳗鱼和对虾中485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GB/T 23207-2008》等7项国家标准;参编《有机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谷物品质分析》(科学出版社)、《食品安全性》(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和《常用农药残留量检测方法标准选编》(中国标准出版社)等教材。
 
  Email: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学院现有教职工68人,其中专任教师53人(教授13人,副教授27人,讲师12人,助教1人)。拥有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1人,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2人,入选山东农业大学“1512工程”第一层次2人,第二层次6人。发表学术论文715篇,其中SCI、EI收录325篇;出版著作38部;先后转化科技成果27项,获社会经济效益256亿元,为我省食品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陈相艳,女,1973年7月生,山东五莲人,中共党员,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芦荟产业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审查专家等。主要从事果蔬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食品质量与安全等方面的研究,近三年来先后主持国家863计划子课题“活性蛋白制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蔬菜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子课题,山东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粉用型糯玉米综合加工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和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果蔬生物防腐保鲜关键技术研究”等项目10多项;在国家及省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参编著作1部;申请国家专利10余项,其中授权5项;获得山东省软科学二等奖1项,山东省档案局奖励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Email: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张玉华,女,1973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食品品质与安全部部长,主要从事农产品品质安全检测与控制技术相关研究与工程化推广。近年来,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3项,国家863重点项目1项,商务部“放心肉”项目1项,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项,山东省服务业引导资金重点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出版著作1部;获得专利5项。

  主要研究方向:

  1. 农产品物流过程中货架期预测及延长技术。
  2. 生物保鲜剂作用机理及其应用技术。
  3. 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技术。

  Email:z11f@163.com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张欣,女,学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4年参加工作。现任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工程系主任,主要从事《果蔬贮运学》、《食品保鲜与贮藏工艺学》、《园艺产品贮藏保鲜实用技术》、《食品冷冻工艺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主要为果蔬贮藏保鲜和食品冷冻工艺等。主持完成省教委课题“黄花菜采后冷藏、速冻保鲜技术研究”,主持完成校级教学研究课题“《果蔬贮运学》课程实践教学的设计与运行”,参加省科技厅科技攻关课题“果蔬运销技术体系的建立与相关设备的研究与开发”、济南市科技局“果蔬保鲜用ClO2释缓剂的研制与开发”,主持并参加横向课题多项。先后在《食品与发酵工业》、《食品科学》、《冷饮与速冻食品工业》、《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8篇,参加编写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国家“十一五”高等学校通用教材《食品物流学》等著作6部,其中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食品保藏学》、《食品冷冻冷藏学》两部为副主编。 Email: zhang2365@163.com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唐晓珍,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生物学博士后,作物学(农产品功能开发与利用方向)博士,食品科学硕士,食品工程学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食品功能因子的提取、结构鉴定、功能评价,功能食品开发,食品加工贮藏技术。 正主持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山农大红、黑粒小麦麸皮色素结构与抗氧化功能研究”、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山农大D4红彩粒小麦麸皮色素的提纯、结构、性质与抗氧化功能研究“(BS2009NY036)、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专项资金“山农大自主培育的紫粒小麦麸皮色素的结构鉴定”(200903028)、山东农业大学青年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山农紫麦1号麸皮色素的结构鉴定”、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后课题“彩粒小麦全麦粉产品开发与麸皮色素研究”、日照赛普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资助项目“紫薯花青素的提取技术研究”、山东赛博特食品有限公司资助项目“蓝莓花色苷与活性多糖联合提取技术研究”等,主持的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生姜蛋白酶的酶学性质与固定化研究” (2007GG30009002)2010年8月通过山东省科技厅鉴定,主持的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生姜蛋白酶肉类嫩化和酒类澄清的机理及应用研究”(Q2004B01)2008年12月通过山东省科技厅鉴定,主持的泰安市科技局项目“优质香椿树选育与超临界CO2萃取香椿油的研究”2007年通过泰安市科技局鉴定,主持的企业资助课题 “生姜深加工工艺与关键技术的研究”、“生姜姜脯的加工技术研究”、“仙人掌酒的研制”、“肥桃的贮藏保鲜研究”等科研项目都已经通过鉴定或验收。近几年以第一作者在《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IFIP》、《中国粮油学报》、《食品与发酵工业》等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副主编、参编国家“十一五”教材5部。指导我院三届大学生获“大学生挑战杯”奖,并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指导12组学生承担SRT计划项目,指导本科生以第一位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2篇。

  Email: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陈义伦,男,1966年5月生,1988年7月参加工作,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现任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系主任、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主任,兼任教育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工作委员会成员,中国营养学会会员,山东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标准化协会理事,山东微生物学会会员,泰安市营养学会副会长,泰安市科技特派员。主讲《食品营养与卫生学》、《现代营养学》、《食品资源与利用》等课程。曾获山东农业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获山东农业大学优秀毕业实习指导教师,山东农业大学教学管理先进个人等称号。

  科研方向:果蔬加工、发酵食品、功能食品与食品安全。代表性科研和学术成果:主持完成国家“十五”、“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应用的综合示范”子课题研究,主持完成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梨果加工技术体系的研发与示范”研究,鉴定成果3项,获山东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泰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 25篇。副主编全国农业院校统编教材《食品卫生学》、《食品营养与卫生学》,参编全国农业院校统编教材《食品营养学》。       

  Email: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发酵工程硕士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2203
一、培养目标
在培养加强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重视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求实创新、严谨的科学作风、献身科学的精神。2.具有本学科较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及研究动态,具有从事本学科教学、科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教学、科研、生产和管理等多种工作岗位的需求。3.具有良好的外语读、写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能力。4.身心健康。
二、培养方向
酿酒科学与工程、食品微生物与酶技术、生物转化与代谢控制。
三、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组负责学位点建设规划及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组织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阅卷及复试,组织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的论证、专题讨论、中期考核、论文答辩,研究决定与研究生培养有关的其它重要事项。 导师负责指导制定培养计划、课程学习、文献阅读、教学生产或社会实践、论文选题、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等。 研究生与导师指导关系的确定采取研究生和导师双向选择的办法。导师调离学校或外出时间超过一年,或因其它原因不能继续指导时,学院负责变更研究生的指导关系,并报学校备案。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制为三年,学习年限三至五年。五年不毕业者作结业处理。
五、课程学习与必修环节
1.课程学分
①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含专题讨论与实践教育1学分)。
②学位课程不低于15学分。
2.必修环节
专题讨论与实践教育  1学分
3. 跨学科或同等学力研究生,须在导师指导下补修2-3门本学科本科主干课程,计成绩,不计学分。补修课程成绩不合格者,不进行中期考核。
课程设置(示范附表1)
六、毕业与学位要求
答辩资格审核: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任务、实践环节,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学位论文,经导师同意后方可申请预答辩。学院对硕士研究生的答辩资格和科研原始资料(资料存档地点由学院和导师协商)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报学校核准,准予预答辩。
论文预答辩:各学位点组织硕士研究生论文预答辩。学校抽取部分研究生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预答辩。通过预答辩发现论文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建议并决定是否进行正式论文答辩。预答辩不通过者,则延期毕业,参加下次的预答辩。
论文答辩:答辩工作由学位点统一组织;答辩委员会由5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在职专家组成,外单位专家至少1人。
学位授予: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须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至少1篇体现学位论文主要内容的研究论文(署名单位为山东农业大学),方可申请硕士学位。
未达到学位点申请硕士学位所必需发表论文要求的硕士研究生,经个人申请,导师和导师组推荐,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同意,可申请参加由学校统一组织论文盲评和预答辩,通过者参加论文答辩。
对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按照《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要求,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推荐,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硕士学位。
 
附表1     
  食品科学与工程  学院  发酵工程 专业 硕士 生课程设置
培养方向:酿酒科学与工程;食品微生物与酶技术;生物转化与代谢控制;
课程
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开课学院
学位课程 GS0120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GS011002 硕士公共英语 4 72 1-2 硕士公共英语
GS001003 高级生物化学 3 54 1 高级生物化学
S003002 微生物生理及遗传 3 54 2 微生物生理及遗传
S003003 发酵工程进展 3 54 1 发酵工程进展
选修课程 S003040 微生物生态 2 36 1 食科学院
S003041 发酵过程优化与控制 2 36 2 食科学院
S003042 现代发酵与酿酒技术 2 36 2 食科学院
S003043 生物产品分离与清洁生产 2 36 2 食科学院
S003044 代谢工程 2 36 1 食科学院
S003045 工业微生物育种技术 2 36 1 食科学院
S003046 酒类风味化学与感官评定 2 36 2 食科学院
S003047 酶工程 2 36 1 食科学院
必修环节 BXHJ003S-1 专题讨论与实践教育 1   4-5 食科学院
  开题报告     2 食科学院
  中期考核     3 食科学院
补修课程 BX003010 生物化学B 不计学分 48  1  生科院
BX003002 食品微生物学 48  2  生科院
BX003015 发酵食品工艺学 24 1  食科学院
BX003019 酿酒机械与设备 32 2 食科学院
 
 


  鲁墨森,男,1956年生,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兼任山东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产品保鲜加工工程。近5年主持研究的获奖成果有:《低成本、高效、节能挂机系列自动冷库和气调库及配套保鲜技术研究》成果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农业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三等奖各1项;《移动式多功能自动保鲜库的研制和应用》和《柔性气调库及配套保鲜技术研究》2项成果分别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全国农牧渔丰收三等奖1项。低成本节能高效挂机自动保鲜冷库TZFGZ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主持申报国家专利40余项,已获取授权国家专利21项。发表论文50 余篇。

  Email: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食品工程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较坚实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对食品工程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有较全面的了解;具有创新意识,能运用先进技术、方法解决食品工程领域问题,能独立担负食品工程领域的技术革新、科技开发和管理工作,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该专业现有研究生导师13人,承担国家“863”计划等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及省部级项目61项,具有优越的科研条件。在导师组的集体指导下,根据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制定培养计划,为学生搭建良好的科研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重点研究、解决食品工程领域生产实际问题。


  王文亮,男,1980年4月生,山东昌邑人,中共党员,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果蔬加工室主任。 兼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果蔬加工技术分会理事,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理事,山东省速冻肉类食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秘书处秘书,山东省食品工业协会理事,山东省科技成果评审专家,山东省软科学计划评审专家,济南科技服务新农村建设战略联盟农产品保鲜、加工组专家等。 主要从事山东大宗类果蔬精深加工技术研究、食用菌精深加工技术研究等。

  近三年来,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山东省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项目、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山东省软科学计划等项目10余项,立项经费1000多万元;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目前获得授权专利12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近年来一直为山东省多家食品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指导。 Email:cywwl@163.com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朱传合,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农业大学“1512工程”第三层次人员。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理事,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山东办公室创业导师。山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泰安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专家。 
  主要从事发酵工程和食品生物安全方面的教学工作,科研方向为:现代酿造技术、优良菌的选育、分子定向改造,发酵过程优化和发酵产品开发,果蔬综合加工技术研究,功能因子及发酵功能因子开发等。在生物制品及发酵食品开发方面有着深厚的基础,能够进行食品、发酵等相关行业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应用,在微生物应用于环境治理方面有着一定研究基础。主要参与完成国家科技部《苹果加工技术及产业化》、山东省科技厅《干、半干苹果酒研究与产业化开发》、《产香苹果酒嗜杀酵母的选育》;青岛琅琊台酒厂课题《苹果醋加工》。天津市攻关课题《冬虫夏草胞外多糖提取、纯化及功能性研究》及《阿维拉霉素高产菌株的推理诱变选育和发酵代谢的研究》。目前主持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山楂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开发研究》;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ClO2杀菌机理及其控制果蔬产品生物安全的研究 》;泰安市科技局专项计划《山楂综合加工关键技术研究》;泰安市科技计划项目《高产虾青素菌株的推理选育及中试研》等及企业横向课题3项。
  先后在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Journal of Bio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 ,Letters in Applied Microbiology, Food and bioproducts processing,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nology,Journal of Industrial Microbiology & Biotechnology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9篇,EI收录4篇,主编教材1部,副主编教材两部,申请专利2项。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 菌种诱变育种、分子定向改造与产品开发; 无毒抑菌剂及防褐变剂开发、机理及其应用研究; 果蔬及其副产品综合加工技术研究; 功能微生物及益生素; 现代酿造技术

  Email: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陈伟,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微生物学会会员。主要从事食品微生物学、发酵工程的研究,科研领域为传统发酵食品的开发与安全性评价,传统发酵食品发酵菌种的鉴定,有益微生物选育,微生物类群多样性分析,食品微生物应用与控制等。主持泰安市科技计划项目及省博士后基金,主要参与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十二五课题、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等多项课题,发表论文多篇,参编全国通编教材。目前主要研究:传统发酵食品的开发与安全性评价,菌种的鉴定,有益微生物选育,微生物类群多样性分析,功能微生物应用与有害微生物控制等。 Email:chenwei@sdau.edu.cn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食品科学与工程     专业代码:097200     门类/类别:农学     学科/类别:食品科学与工程
 

专业点分布

山西农业大学 大连海洋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食品科学与工程     专业代码:083200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食品科学与工程

专业介绍

北京工商大学为例
食品学科是在原北京轻工学院发酵工程专业和原北京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金培松、姚国雄等老一代专家为代表的著名教授为食品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50多年的建设与历史积淀,食品学科已形成了院士领军的科研传统及研究实力,确立了以科研创新为主导,以教学基地与人才队伍为基础,以强化实践教学为办学特色,以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策略为手段,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融,知识与能力并重,人品与才干相长的人才培养目标。食品学科是学校重点建设的龙头学科,先后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及北京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现为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的授权点及“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食品科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先进的培养理念及科学的教学实践并行成绩斐然。近3年本学科教师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子课题等国家级项目20余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主持校企合作科研项目15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其他奖2项。发表科研论文3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50余篇,出版重要学术专著8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
 
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食品添加剂与配料:研究重点是食品香料香精、食品乳化剂、生物防腐剂和功能性食品配料制备中科学问题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农残、兽残的快速检测以及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过程中有害因子的监控、风险评估与危害分析。
 
食品化学: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食品风味化学、食品成分与食品品质的内在联系。
 
食品工程:以发酵技术、酶技术、定向化学改性技术、物理场强化技术、等高新技术集成研究为特色,对食品及农副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利用。

专业点分布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农学院 北京联合大学 天津农学院 河北科技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长春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海洋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 陕西科技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832 食品科学与工程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27 所,本次参评26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79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A+
2 10295 江南大学 A+
3 10403 南昌大学 A
4 10307 南京农业大学 A-
5 10335 浙江大学 A-
6 10504 华中农业大学 A-
7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A-
8 10057 天津科技大学 B+
9 10152 大连工业大学 B+
10 10224 东北农业大学 B+
11 10264 上海海洋大学 B+
12 10299 江苏大学 B+
13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B+
14 10564 华南农业大学 B+
15 107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B+
16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B
17 10129 内蒙古农业大学 B
18 10157 沈阳农业大学 B
19 10183 吉林大学 B
20 10353 浙江工商大学 B
21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B
22 10389 福建农林大学 B
23 10635 西南大学 B
24 10086 河北农业大学 B-
25 10193 吉林农业大学 B-
26 10240 哈尔滨商业大学 B-
27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B-
28 10327 南京财经大学 B-
29 10463 河南工业大学 B-
30 10496 武汉轻工大学 B-
31 10566 广东海洋大学 B-
32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C+
33 10223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C+
34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
35 10390 集美大学 C+
36 10462 郑州轻工业学院 C+
37 10466 河南农业大学 C+
38 10538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C+
39 10559 暨南大学 C+
40 10610 四川大学 C+
41 10167 渤海大学 C
42 10386 福州大学 C
43 10464 河南科技大学 C
44 10589 海南大学 C
45 10623 西华大学 C
46 10626 四川农业大学 C
47 10676 云南农业大学 C
48 10708 陕西科技大学 C
49 11646 宁波大学 C
50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C-
51 10364 安徽农业大学 C-
52 10435 青岛农业大学 C-
53 10536 长沙理工大学 C-
54 10733 甘肃农业大学 C-
55 11117 扬州大学 C-

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生考试科目: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考研科目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 俄语或203日语;③302数学二;④ 811食品生物化学。
复试科目:
食品科学综合(812微生物学和813食品化学)。
另同等学历需加试800《食品分析》。
 
食品科学与工程考研参考书: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考研科目及参考书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 俄语或203日语;③302数学二;④ 811食品生物化学。
复试科目:
食品科学综合(812微生物学和813食品化学)。
另同等学历需加试800《食品分析》。
参考书目
科目    参考书    出版社    作者
811食品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教程》第三版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    张洪渊主编
812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二版    沈萍等主编
813食品化学    食品化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年8月    汪东风主编
800食品分析    食品分析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4年    大连轻工业学院等
 
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就业去向:
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膨胀,对食品的需求量势必剧增。方便、速冻、保鲜、保健、微波、休闲、儿童、老年食品及健康饮料和调味品将风靡全球。食品行业的“大输血”为食品专业教育指明了方向。与世界的接轨,使我国食品市场与流通秩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也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先进的技术与管理制度的大量引入,为食品工业毕业生大显身手提供了舞台。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它在一个国家工业体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我国又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世界第一大国,对食品的需求依然很大。更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的需求已由过去的单一温饱型逐步向五彩缤纷的精品科技型过渡。
我国食品工业急需大量专门人才,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比较广。食品制造加工企业、以动植物产品为原料的产品制造加工企业及相关的国家机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商务公司、海关、质量监督、卫生防疫、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部门都是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单位。以北工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08年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例,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1.6%,毕业生多去往国内外著名食品企业、政府质检部门从事产品品质控制、产品研发、企业管理、分析检验等方面的工作,或考取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生。
食品行业招聘企业主要以外资企业和民营大中型公司为主。外资企业方面,从其在各大网上所发布的职位显示出,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有明显的人力资源匮乏的现象。同时,因为受所需人才专业度和地域的限制,所以外资企业虽然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等优越条件,招聘到所需的研发技术人员也有一定难度。但是在对应届毕业生的吸引上,外资企业有它独到的优势,所以中层人才大多通过内部提升的方式得以解决。
民营企业方面,中层的管理人员变成了企业急需的人才热点。从02年起市场营销岗位就方兴未艾,而且该行业大量的市场、销售人员,特别是品牌建设人员流向其他行业,而从其他行业流向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市场人员并不多。因此,相关企业将有必要继续对此类人才进行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