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保研夏令营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山东建筑大学考研分数线、山东建筑大学报录比、山东建筑大学考研群、山东建筑大学学姐、山东建筑大学考研真题、山东建筑大学专业目录、山东建筑大学排名、山东建筑大学保研、山东建筑大学公众号、山东建筑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山东建筑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获取相应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试大纲、招考专业、招考目录等等基本信息,这些内容是进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准备。考生可以从各院校的研招网进行查询,每年的9月左右就会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考生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考生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考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招生信息汇总,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内总结了各大院校的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考研派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山东建筑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山东建筑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是保研的一个重要渠道,必须获取相应的保研信息,比如保研夏令营的时间、申请条件、申请材料等等信息,这些内容是申请保研夏令营的必要准备。同学们可以从各院校的研究生信息网或公众号中进行查询,大致每年的4月-6月就会公布本年的招生计划。同学们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同学们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保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保研招生信息汇总,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内总结了学院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小编预祝各位想要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被目标院校录取。

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网是同学获取保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保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保研推免招生计划、保研政策、保研渠道、保研真题、保研经验等等内容,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保研夏令营招生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是最为准确和官方的,是同学保研信息主要来源,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网的小编提醒各位同学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切信息变动要以该网站提供的内容为主。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网会公布研招办以及各个院系的招生负责人电话,考生在准备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网的小编预祝各位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上岸

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保研夏令营
导师姓名 赵考重  
性别
出生年月 1964.12
职称 教授
毕业院校、专业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
学历、学位
  研究生、硕士
所在学院(部门) 及职务
  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实验室主任
社会兼职  
学科专业   结构工程
研究方向   建筑物加固改造与软弱地基加固处理及深基坑支护
个人简历 学术成果简介

  1964年12月生,1987年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山东建筑大学结构工程实验室主任,校第三届中青年学术骨干,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完成了“村镇抗震、防风、防洪减灾”、“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技术的研究”、“组合砌体成套技术的研究”、 “大空间建筑肋板杂交结构及其应用”等十几项科研项目,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奖一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二项,省建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省教委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省教委优秀论文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参编著作三部,在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先后完成了500多项工程检测鉴定与事故处理工作。现正在主持研究的科研项目有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子项目一项,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一项,横向科研项目两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省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多项。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人:吕老师
联系电话:0531-86361617 《土木工程专业综合》复试大纲
一、考试大纲性质
《土木工程专业综合》涉及《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和《钢结构设计原理》三门课程,这些课程是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重要课程,是从事土木工程领域研究的必需基础。为了帮助考生明确复习范围和报考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考生。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第一部分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1. 绪言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过程、主要优缺点及应用范围;本课程的特点。
2. 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钢筋:钢筋的典型应力应变关系;钢筋的种类和级别,钢筋的冷加工。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混凝土的变形:一次短期加载时的应变性能,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变形模量,混凝土的收缩、徐变。钢筋与混凝土的共同工作:共同工作的基本条件,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机理,保证钢筋和混凝土间粘结力的措施。
重点:钢筋强度指标和变形能力指标,混凝土的主要强度指标及其收缩徐变,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
3.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计算原则
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极限状态的定义及分类。可靠度、可靠指标等的一般概念。承载能力限状态计算方法:设计表达式,作用的概念及类型,荷载标准值,荷载准永久值。作用效应的概念与类型,荷载分项系数,荷载效应组合的一般表达式。结构抗力的概念及抗力设计值的一般表达式,材料强度标准值、设计值及材料强度分项系数。
重点:极限状态的定义,分类,作用的概念、类型;荷载分项系数的含义,荷载效应组合的含义。
4.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力构件承载力计算
轴心受拉构件承载力:轴心受拉构件的受力特点,轴心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构造要求。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一般配筋的轴压构件的试验研究,纵向弯曲特点,计算公式,构造要求;螺旋箍筋的轴压构件计算公式,构造要求。
重点:轴心受力构件承载能力与协议材料的关系。
5.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试验研究:适筋梁正截面受力的全过程,配筋率对正截面破坏特征的影响,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适用条件。单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计算公式,适用条件,设计截面及复核截面的方法。双筋矩形截面梁的正截面承力计算:计算公式,适用条件,设计截面及复核截面的方法。T形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T形截面分类,计算公式,适用条件,T形截面翼缘计算宽度的确定,设计截面及复核截面的方法。
重点: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建立及适用条件的意义,单、双筋矩形梁、T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6.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基本要求:试验研究,斜截面受力的全过程及破坏类型;影响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无腹筋梁的抗剪承载力,包括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矩形截面简支梁,均布荷载下的矩形截面简支梁;有腹筋梁的抗剪承载力,包括仅配箍筋的梁,同时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的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设计截面和复核截面的方法,T形截面梁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斜截面抗弯承载力问题:保证斜截面抗弯承载力的基本条件,钢筋混凝土梁的抵抗弯矩图,保证斜截面抗弯承载力的构造措施。
重点:影响斜截面承载力因素,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计算及公式适用条件。
7. 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试验研究:受力全过程及破坏特征。矩形截面纯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及其适用条件;剪扭共同作用下的构件承载力计算;弯扭共同作用下的构件承载力计算。
重点:矩形截面纯扭及复合受扭承载力计算基本思路。
8. 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力构件承载力计算
偏心受压构件的受力性能:试验研究,偏压构件的破坏形态与特点,两种偏心受压破坏的界限,附加偏心距,纵向弯曲影响,M-N相关曲线。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不对称配筋小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包括设计截面和复核截面的计算方法。对称配筋工字形截面偏压构件的正截面强度计算。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截力计算。偏心受拉构件的正截面强度计算:大、小偏心的界限;大偏心受拉构件的正截面强度计算;小偏心受拉构件的正截面强度计算。偏心受力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截面应符合的条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设计截面及复核截面的方法。
重点: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9.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和变形验算
变形和裂缝宽度验算的必要性,裂缝控制分级。变形验算:使用阶段出现裂缝的受弯构件的变形特点,受弯构件的刚度,变形计算的基本假定;变形计算的简化方法,变形控制条件。裂缝宽度验算(受拉、受弯、偏心受压、偏心受拉):裂缝出现和开展过程;裂缝宽度计算公式及影响裂缝宽度的主要因素;裂缝宽度限值。
重点:裂缝宽度和变形影响因素,计算方法。
10.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预应力混凝土基本知识,预应力的概念,预加应力的方法,常用锚具,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及预应损失,预应力筋的传递长度及锚固长度,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材料,预应力对混凝土构件工作性能的影响。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受力各阶段的应力分析,使用阶段的承载力计算,使用阶段的抗裂度及裂缝宽度计算方法及验算控制条件,施工阶段验算。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受力各阶段的应力分析,受弯构件使用阶段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弯构件使用阶段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弯构件使用阶段的正截面抗裂度及裂缝宽度验算,受弯构件使用阶段的主拉应力及主压应力验算,受弯构件的刚度计算及变形验算,受弯构件施工阶段验算。
重点: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及预应损失,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受弯构件各阶段的应力分析及设计。
11.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的型式及特点。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受力特点,结构布置。弹性计算方法:计算简图,荷载计算,荷载的最不利组合及内力包络图,荷载的调整及内力取值。塑性计算方法: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概念,弯矩调幅法,连续板、连续次梁的内力计算系数,截面设计及构造要求。整体式双向板肋形楼盖:弹性计算方法,塑性计算方法——极限平衡法。楼梯、雨蓬的结构型式及设计要点。
重点:连续梁板按弹性塑性内力计算方法,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概念。
第二部分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一、土力学部分
1. 土的三相组成与物理性质指标计算
土的颗粒级配曲线;土中水的存在形式与;土的结构与构造;土的三相指标含义及换算;粘性土的液限、塑限及工程意义;无粘性土的密实度指标。
重点与难点:三相指标的换算
2. 土的渗透性
达西定律、渗透系数、水力梯度的概念;动水力的概念与计算;流砂、管涌、潜蚀原因与防治措施。
重点与难点:达西定律与动水力的计算
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分层总和法及规范推荐法)
土中自重应力、基底压力、基底附加应力、地基土中附加应力的概念;条形及矩形基础下地基土中附加应力的计算;土的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变形模量的概念及相互关系;地基压缩变形量计算的分层总和法与规范法;固结理论与固结度的概念;固结理论相关计算。
重点与难点:规范法计算沉降、固结理论相关计算
4. 土的极限平衡条件的应用
土体中一点的应力状态、土体抗剪强度组成、土体的极限平衡条件;土体极限平衡条件的应用;土体抗剪指标的测试方法。
重点与难点:土体及限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5. 朗肯主动土压力计算
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的概念;各种情况下(超载、填土分层、地下水)朗肯主动土压力的计算。
重点与难点:各种情况下的朗肯主动土压力计算
二、地基基础部分
1. 基础底面尺寸设计
浅基础的类型;基础埋置深度的影响因素;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及修正;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含持力层及软弱下卧层的验算)。
重点与难点: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2. 基桩承载力验算
基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方法;桩的负摩擦力概念、原因及防治措施;中心及偏心受压条件下单桩竖向承载力的验算。
重点与难点:单桩竖向承载力的验算
3. 重力式挡墙计算(抗倾覆安全系数和抗滑安全系数)
挡土墙的类型;重力式挡土墙的抗倾覆及抗滑移稳定性验算。
重点与难点:重力式挡土墙的抗倾覆与抗滑移稳定性验算
第三部分 《钢结构设计原理》
1. 钢结构的特点、应用及设计方法
熟悉钢结构的特点和应用范围,了解钢结构的设计方法,掌握极限状态的概念与分类。
重点与难点:钢结构的特点,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2. 钢结构的材料
了解结构钢材的基本性能、测试方法和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了解钢材疲劳破坏的特征和过程及主要影响因素。
重点与难点:钢材的基本性能和测试方法,疲劳破坏的因素。
3. 构件的截面承载能力——强度
熟练掌握轴心受力构件、受弯构件、拉弯、压弯构件的强度计算,并能够根据强度条件进行轴心受力构件、受弯构件、压弯及拉弯构件的截面选择;了解梁的内力重分布和塑性设计。
重点与难点:梁的强度计算及截面选择,拉弯、压弯构件的强度计算。
4. 单个构件的承载能力——稳定性
掌握稳定问题的一般特点;熟练轴心受压构件、受弯构件、压弯构件的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计算,并能够进行轴心受压构件、受弯构件、压弯构件的稳定设计;了解板的屈曲后强度及利用。
重点与难点: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受弯构件的弯扭失稳,压弯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内、平面外的整体稳定,板件的局部稳定。
5. 整体结构中的压杆和压弯构件
掌握桁架中压杆的计算长度;了解框架的稳定和一阶、二阶分析方法,能够分析框架柱的计算长度。
重点与难点:桁架中压杆的计算长度,框架柱的计算长度。
6. 钢结构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了解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特点,掌握拉杆、压杆的刚度条件,梁和桁架的变形限制,以及框架的变形限制。
重点与难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包含的类型,拉杆、压杆的长细比计算,梁的挠度计算。
7. 钢结构的连接和节点构造
了解连接的方法及特点,掌握角焊缝、对接焊缝、普通螺栓、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构造及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连接计算;熟悉焊缝质量等级及相关要求,能够进行钢构件的拼接、梁柱连接、柱脚以及桁架节点的设计与计算。
重点与难点:角焊缝的构造与计算,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普通螺栓及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构造与计算,构件的拼接及节点设计。
8. 钢结构的脆性断裂和疲劳
了解脆性破坏的成因,掌握如何防止脆性破坏;能够进行疲劳计算与设计。
重点与难点:脆性破坏的防止,疲劳计算。
三、试卷结构
总分100分。
第一部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占40%;第二部分《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占30%;第三部分《钢结构设计原理》占30%。
题型及分数比例:选择题占20%,问答题占30%,计算题占50%。
每门课程均按以上三种题型出题,每种题型中各门课程所占分数按比例计算。
四、考试时间及方式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时间为2小时。
五、主要参考书
[1]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4版),沈蒲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混凝土结构设计》(第4版),沈蒲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5版),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4]《土力学》(第三版),东南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四院校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5]《基础工程》(第三版),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6]《钢结构(上册)——钢结构基础》(第三版),陈绍蕃、顾强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7]《钢结构(下册)——房屋建筑钢结构设计》(第三版),陈绍蕃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考研派快讯,据山东建筑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8山东建筑大学0814土木工程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方向全日制考研复试分数线详情如下:

学校名称:山东建筑大学

学院名称:土木工程学院

年份:2018

专业代码:0814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总分:268.00

小科(满分=100分):34.0

大科(满分>100分):51.0

说明:
1、本数据不含专项计划复试分数线(少干及退役大学生士兵)
2、各院系可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和计划数制定不低基本分数线的复试基本要求。考生须达到院系确定的学科、专业复试基本要求才能进入复试。


友情提示:
1、查看更多院校专业报录比, 。
2、本信息由考研派根据院校发布的历年报录比整理,如您发现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考研派小编将及时修正,感谢大家的支持。

导师姓名 李志明  
性别
出生年月 1963,11
职称 副教授
毕业院校、专业
  天津大学、结构工程
学历、学位
  研究生、硕士
所在学院(部门) 及职务
  土木工程学院、施工教研室
社会兼职
  国家一级注册监理师 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
学科专业
  土木工程
研究方向
  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 施工新技术
个人简历 学术成果简介
  一、研究专题:
  在科研方面主要从事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免振捣混凝土、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研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研究;大体积混凝土电子测温控制;各种混凝土外加剂;高性能无收缩灌浆料;建筑施工新技术研究。
  二、研究项目及奖励:
  1、《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及结构性能的试验研究》省建设厅一等奖
  2、《免振捣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省建管局二等奖
  3、《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及结构性能试验研究》 省科技厅二等奖
  4、正交实验法配制C60免振捣混凝土 中国科技学会一等奖
  5、PNF膨胀防水剂 济南市建管局 国内领先
  6、山东建工学院2003年度优秀指导教师      山东建筑大学
  7、山东建工学院2007年度优秀指导教师      山东建筑大学
  三、承担研究项目
  高性能混凝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应用
  四、学术论文
  先后在《混凝土》、《建筑施工》、《低温技术》、《混凝土与硅酸盐制品》、《工程力学》、《山东建筑大学学报》、《太阳能学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
  五、出版书籍: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研制与应用》;
  参编《土木工程施工手册》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导师姓名

  贾强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70年11月

  职称

  副教授

  毕业院校、专业
同济大学 结构工程

  学历、学位
硕士研究生

  所在学院(部门)
  及职务
土木工程学院

  社会兼职

  山东建大工程鉴定加固研究所从事鉴定、检测工作

  学科专业

结构工程


  研究方向

  建筑物加固改造与软弱地基加固处理及深基坑支护

  个人简历
  学术成果简介
  
现承担研究项目:
   1. “既有建筑物地下空间开发中基础托换技术的研究”建设部科技研究开发项目(2007-K6-13)贾强、张鑫、赵考重、魏焕卫
   2. “既有建筑物地下空间开发的理论和试验研究”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2007GG20006005)薛建斌、贾强、张鑫、魏焕卫
   3. “既有建筑物地下托换技术的理论与试验研究”山东建筑大学科研基金项目(XN070101)贾强、张鑫、魏焕卫
  
  曾获奖励:
  1. “空气幕干取土灌注桩施工新技术的试验研究” 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02年12月, 项目负责人
  2. “建筑物加固与改造技术的理论研究”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06年6月,项目负责人
  3 “临沂国家安全局办公楼整体平移及关键技术” 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11月,第8位完成人
  4. “建筑物整体平移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 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1月,第8位完成人
  
  发明专利授权:
  1. “板式基础托换法”(ZL200610045257.4)
  2. “可控式提升托换工具”(ZL200610045295.X)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导师姓名 傅日荣  
性别
出生年月 1964年12月
职称 教授
毕业院校、专业 东南大学、结构工程
学历、学位 研究生、工学硕士
所在学院(部门) 及职务 土木工程学院
社会兼职 山东建筑大学预应力工程技术所负责人
学科专业 结构工程
研究方向 新型结构体系设计理论与抗灾减灾技术 工程结构安全性诊断与加固改造
个人简历 学术成果简介
  傅日荣教授,东南大学结构工程专业毕业至今于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学院任教。傅日荣教授为山东省第二届教学名师,山东省三八红旗手,山东建筑大学第四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级精品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主持人,曾获山东省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2003年、2004年两次获山东建筑工程学院教学质量二等奖。
  主讲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主干专业课“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砌体结构”及毕业设计等;研究生课程“现代预应力结构设计”。是山东省级精品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负责人和主讲教师。主持完成的“建筑工程专业混凝土相关课程的建设与实践”教学研究项目获山东省普通高等院校教学成果二等奖。作为副主编与湖南大学合作编写了《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学习指导》,《注册结构师考试手册》“混凝土结构”部分。是山东省国家注册结构师继续教育培训主讲教师之一。
  具体研究方向是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材料和结构性能研究。主持和参与完成多项国家、省部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相关论文“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裂缝闭合的试验研究”被EI收录;“HR绿色混凝土外加剂”、“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及结构性能研究”两项目均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位);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26篇发表在国家核心期刊上。主持在研项目有:建设部纵向课题“免振捣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关键技术研究”、“工业化预应力剪力墙住宅结构体系的基础研究”。
  傅教授作为山东建筑大学预应力工程技术所负责人,负责完成包括部分济南奥运场馆在内的多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及其它复杂结构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计算和设计。同时致力于结构保温、混凝土防裂技术研究,并不断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考研派快讯,据山东建筑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8山东建筑大学0814土木工程工程结构与防灾减灾方向全日制考研复试分数线详情如下:

学校名称:山东建筑大学

学院名称:土木工程学院

年份:2018

专业代码:0814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总分:262.00

小科(满分=100分):34.0

大科(满分>100分):51.0

说明:
1、本数据不含专项计划复试分数线(少干及退役大学生士兵)
2、各院系可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和计划数制定不低基本分数线的复试基本要求。考生须达到院系确定的学科、专业复试基本要求才能进入复试。


友情提示:
1、查看更多院校专业报录比, 。
2、本信息由考研派根据院校发布的历年报录比整理,如您发现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考研派小编将及时修正,感谢大家的支持。


  导师姓名

  钟岱辉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3.9

  职称

  教授

  毕业院校、专业

  山东工业大学(现山东大学)、固体力学

  学历、学位

  研究生、硕士

  所在学院(部门)
  及职务

  土木工程学院

  社会兼职

  

  学科专业

  岩土工程、结构工程

  研究方向

  工程结构与地基共同工作与地基土加固技术
  建筑物加固改造与软弱地基加固处理及深基坑支护

  个人简历
  学术成果简介
  

1984年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1992年固体力学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山东建筑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及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领域:(1)现代工程力学分析理论与方法;(2)土木工程结构力学行为分析与计算机仿真;(3)岩、土加固与改良的理论、方法与技术;(4)坡体、坑体稳定分析及支护技术;(5)工程结构与周围介质共同工作。
  发表论文40余篇,获新时期全国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一项。主持或参加完成科学研究项目5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山东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自然科学)二等奖两项,山东省建设系统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实验教学与实验技术成果二等奖一项。参加编写书籍4部。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导师姓名

  傅传国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3.7

  职称

  教授
  (校聘结构工程学科首席岗教授)

  毕业院校、专业

东南大学 结构工程


  学历、学位

博士研究生 博士


  所在学院(部门)
  及职务

科技处 处长


  社会兼职

  山东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结构抗火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土木建筑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土木建筑学会混凝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高层超限建筑抗震设防审查专家组成员,山东省建筑用钢专家委员会委员。
  

  学科专业

  结构工程

  研究方向

   工程结构基本理论及减灾技术

  个人简历
  学术成果简介
  

   东南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博士, 教授,东南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第十届青联委员,山东建筑大学首批教学名师,现任山东建筑大学科技处处长。
  长期从事工程结构基本理论及减灾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在新型混凝土转换结构、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技术、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及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先后在《土木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预应力钢骨混凝土空腹桁架转换结构体系研究与应用》和《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2部科研专著;主编和参编教材5部。多年来,承担了国家级、省部厅局级等多项纵向科研课题,有5项科研成果荣获省级和厅级科技进步奖,其中有2项荣获山东省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分别荣获山东省和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另有1项荣获山东省城乡建设系统科技进步一等奖。其中由傅传国教授主持的 “预应力钢骨混凝土大跨度叠层空腹桁架转换结构体系”和“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新型组合结构技术与应用研究”科技攻关项目,以其系统的理论与试验研究成果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叠层空腹桁架转换结构新体系,该成果已先后成功推广应用于山东世界贸易中心、十一运会综合训练馆等多项山东省重点工程中,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为我国新型结构体系的技术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傅传国教授主持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火灾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力学行为”、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火灾后的受力与抗震性能”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纵向科研课题和 “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教学实践环节模式改革与创新体系构建”、“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体系构建”等多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导师姓名 孔军  
性别
出生年月 1962.7
职称 教授
  (校聘岩土工程学科重点岗教授)
毕业院校、专业
   同济大学 结构工程
学历、学位
   研究生 硕士
所在学院(部门)
  及职务

   土木工程学院
社会兼职  
学科专业
  结构工程 岩土工程
研究方向
  建筑物加固改造与软弱地基加固处理及深基坑支护
  工程结构与地基共同工作及地基土加固技术
  
个人简历
  学术成果简介
  (描述:承担研究项目及取得的成果、曾获奖励及荣誉等)

  共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独立或第一作者20余篇,论文大部分发表在核心期刊上。
  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两部。
  主持省教育厅项目一项。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年份 地区 学校 学院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报名人数 录取人数 报录比 推免人数
2011 山东 山东建筑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1 岩土工程 16 4 25.00% /
2011 山东 山东建筑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2 结构工程 95 26 27.37% /
2011 山东 山东建筑大学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081403 市政工程 53 16 30.19% /
2011 山东 山东建筑大学 热能工程学院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38 12 31.58% /
2011 山东 山东建筑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11 5 45.45% /
2011 山东 山东建筑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081406 桥梁与隧道工程 12 2 16.67% /


  导师姓名

  贾留东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3.11

  职称

  副教授

  毕业院校、专业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

  学历、学位
大学,学士

  所在学院(部门)
  及职务
土木工程学院

  社会兼职

  山东建大工程鉴定加固研究所副所长

  学科专业

  土木工程

  研究方向

  结构工程
  工程结构诊断评估与加固改造

  个人简历
  学术成果简介

  现承担着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高强钢丝复合水泥砂浆加固混凝土受弯构件的研究”。
  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完成的科研项目中“旧建筑物挖潜改造的研究”,“建筑物掏土灌水法纠倾技术”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临沂市国家安全局八层办公大楼整体平移及关键技术” 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建筑物整体平移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获得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建筑物整体平移技术中,“一种移楼用滑车”取得国家发明专利(ZL2004 10036485.6),“建筑物整体平移牵引设备”
  (ZL 03 2 14959.X)、“移楼用滑车”(ZL2004 2 0098593.1)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最近5年内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国家级核心期刊6篇。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021年硕士研究生一志愿考生复试及拟录取办法
一、复试时间
1、一志愿考生复试安排在3月27日进行。
2、复试方式:远程网络复试。
3、软硬件要求:一台能上网的电脑(需安装摄像头和话筒)或笔记本,一个手机,下载安装腾讯会议,并提前用使用两个手机号分别在电脑端、手机端注册腾讯会议账号,有流畅的Wi-Fi或充足的4G流量。
环境要求:独立的复试房间,灯光明亮,安静,不逆光。
、招生专业及计划
类型 招生专业(方向) 拟招生计划 复试资格线 一志愿上线人数 复试比例
全日制学术学位 土木工程 42 国家复试A线 13 ——
全日制专业学位 土木水利(结构工程) 105 国家复试A线 126 1:1.2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 土木水利(结构工程) 8 国家复试A线 3 ——
 
复试流程
提交材料和缴费详见《山东建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远程网络复试考生资格审查须知》。
    复试流程详见《山东建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网络复试考生要求及行为规范》。 
四、复试内容及方式
外语能力测试考察方式:抽题回答或和导师互动。
专业基础知识考查:系统随机抽  1  套题进行口头回答或其他方式。
、拟录取总成绩
复试内容 分值 考核时间
外语能力测试 50分 5-10分钟
专业基础知识考查 100分 10-15分钟
综合素质考核 150分 15-20分钟
复试成绩=外语能力测试分数+专业基础知识考查分数+综合素质考核分数
拟录取总成绩=初试总分/5×70%+复试总分/3×30%
 
1、专业基础知识考查成绩不合格(少于60分)、综合素质考核成绩不合格(少于90分)或复试总成绩不合格(少于180分)的考生不予录取。
2、复试专业基础知识考查科目见招生简章复试科目。
、拟录取办法
1、拟录取程序
各专业按照总成绩由高到低依次排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考生分别排名。录取成绩相同时,初试成绩高者优先。
2、相近专业(方向)调剂录取
复试合格但未被一志愿报考专业(方向)录取的考生,按拟录取总成绩由高到低征求考生意见,可调剂至有缺额的复试内容完全一致的专业或者方向,并签订专业(方向)调剂录取确认书。
3、拟录取结果公示与确认
全部学科复试结束3天内,拟录取名单在学校研究生处网站公示。
、其他
1、请考生近期关注我校研究生处网站上发布的有关复试通知,网址:https://www.sdjzu.edu.cn/yjsc/
2、复试科目为多选一的,请考生于3月25日联系学院选定复试科目。
3、体检入学后进行。
八、学院联系方式和联系人
 
联系人:吕老师   联系电话:0531-86361617   15066651823
 
一志愿复试QQ群:
群名称:土木研究生复试一志愿
群号码:554639196
入群申请理由:土木学硕/专硕/非全+姓名(必须真实姓名)+初试分数
导师姓名
  

  薛守义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58.7

 

职称
  
  教授
  
毕业院校、专业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程地质专业
  
学历、学位
  

  博士研究生,博士
  
所在学院(部门)
   及职务
  

  土木工程学院
  
社会兼职
  
  无
  
学科专业
  
  岩土工程
  
研究方向
  
  岩土动力学及稳定
  
个人简历
   学术成果简介
  
  

  近年来承担的科研课题包括岩土边坡地震滑动位移分析、原状泥化夹层的动力特性研究、岩土动力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粉煤灰动力特性及灰场地震稳定性研究、结构动力学分析、地基承载力及其概率分布特征、隧道围岩稳定预测等
   7项部级科研项目以及多项横向课题。其中,国家重点项目“原状泥化夹层的动力特性”为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提供了山体的动力特性参数,“动力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被应用于黄河小浪底工程山体地震稳定性和孔板消能振动研究当中。先后在《岩土工程学报》等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30余篇。出版著作《岩体工程科学性质透视》、《弹塑性力学》、《有限单元法》和《高等土力学》4部
   .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001土木工程学院
学位
类别
学科(领域)代码及名称、研究方向代码及名称 初试科目 复试笔试科目(选1门) 同等学力、跨专业加试科目(任选2门)
学术型 0814土木工程
081401岩土工程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一
③数学一
④结构力学A
①混凝土结构②土力学与地基基础③钢结构 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1工程岩土体稳定性与支护工程
02地下工程与地基基础
081402结构工程
01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02钢结构基本理论及空间钢结构
03基础工程
04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05计算结构力学与计算机辅助设计
06土木工程新材料
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01工程抗震与隔震、减震
02工程结构健康监测与评估改造
03结构火灾行为及性能化设计
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 ①混凝土结构②土力学与地基基础③钢结构④桥梁工程⑤地下工程
01隧道工程
专业学位 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结构工程方向)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二
③数学二
④结构力学B
①混凝土结构②土力学与地基基础③钢结构④桥梁工程⑤地下工程 同等学力、跨专业加试科目:
①混凝土结构
②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③钢结构


 

  相关专题: | 

土木工程学院始建于1958年,其前身是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1998年,国家教委进行本科专业调整,原建筑工程和交通土建工程等专业合并为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系相应更名为土木工程系,2002年4月成立土木工程学院。现有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四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该专业于2003年11月顺利通过国家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的评估,2008年5月顺利通过复评,标志着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办学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学院现有教职工130人,教授22人,副教授5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41人,兼职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49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山东高校十大优秀教师1人。
  学院现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包括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岩土工程等三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工程力学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授予权。“结构工程学科”为山东省“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工程结构与防灾减灾实验室为为山东省高校“十二五”强化建设重点实验室。
  学院拥有工程结构研究所、工程鉴定加固研究所等九个科研机构,拥有“山东省土木结构诊断改造与抗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山东省绿色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建筑结构鉴定加固与改造省级重点实验室。学院近五年共发表论文600余篇,主参编著书近40部,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20余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励4项。“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原理”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目前,学院在校本专科生2600余人,研究生180余人。学生综合素质较高,荣获国家级、省级等奖励多项,毕业生受到社会广泛认可,各专业就业率及就业质量均居于省内同类专业前列。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Engineering and Protective Engineering)
一、学科概况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是土木工程学科中的边缘学科 , 其核心内容为地震工程、抗风工程、抗火工程和抗爆工程等 , 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积极作用。本学科的主要任务是 : 建立和发展用以提高工程结构和工程系统抵御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能力的科学理论、设计方法和工程技术 , 通过工程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未来灾害可能造成的破坏 , 保证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 保障灾后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能力 , 提高国防工程和人防工程的防护能力 。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深化对各种灾害的认识 , 提高防御灾害的能力 。 在近几十年中 ,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 为适应现代化城市与重大工程综合防御重大灾害的需要 , 逐步形成了具有系统理论基础的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
二、培养目标
1. 博士学位  应具有坚实宽广的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 以及较为宽广的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 了解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能应用理论或实验的研究方法开展创新性的研究工作 ; 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 并有严谨求实和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 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 , 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 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 能胜任教学、科研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2. 硕士学位  应掌握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 对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基本的了解 ; 有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 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 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 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 能从事教学、科研、设计和技术管理或其他工程技术工作。
三、业务范围
1. 学科研究范围  本学科目前所研究的核心内容为地震、风、武器效应、偶然性爆炸、失控物体撞击等具有动态特性的灾害以及火灾等其他灾害。主要研究各类灾害的成灾机理、毁损效应 , 各类工程结构与工程系统在灾害作用下的破坏机理、结构反应分析方法与试验技术 , 防灾减灾的设计理论、方法与工程技术 , 灾害荷载引起的工程结构与工程系统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等。主要研究方向有 : 灾害危险性分析与区划 , 城市综合防灾减灾 , 各类工程结构的抗震、隔震和振动控制 , 大跨、高耸结构的风致振动理论和振动控制 , 城市建筑群的风环境效应 , 常规武器、核武器效应与工程防护原理和工程技术 , 偶然性爆炸和失控物体撞击作用下的防灾减灾工程 , 火灾成因及蔓延、结构抗火与防火减灾工程 , 灾害危险性确定与防灾工程设计 标准等。
2. 课程设置
(1) 博士学位
基础理论课  现代数学基础 , 现代物理基础 , 损坏与断裂力学 , 波动力学 , 爆炸动力学 ,高等岩土力学 , 非线性结构及岩土动力有限元分析等 ; 选读相关学科的主要基础课课程。
  专业课  灾害学 , 基础及结构隔振 , 结构振动控制 , 高等防护结构学等 ; 文献综述和课题答辩。
  (2) 硕士学位
  基础理论课  概率论与随机过程 , 数值分析 , 运筹学 , 弹塑性力学 , 弹塑性动力学 , 结构动力学 , 随机振动 , 有限元分析 , 岩土动力学等。
  专业课  结构动力试验与数据分析 , 高等钢筋混凝土结构 , 地震工程学 , 防护工程学 , 风工程学 , 防火工程学等。
  四、主要相关学科
  工程力学 , 结构工程 , 岩土工程 , 桥梁与隧道工程 , 市政工程 , 水工结构工程 ,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材料学 , 气象学 , 地震学和地质学。
导师姓名 李安起  
性别
出生年月 1969.8
职称 副教授
毕业院校、专业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 工民建/同济大学 建筑与土木工程
学历、学位
  大学本科/硕士
所在学院(部门) 及职务
  土木工程学院
社会兼职  
学科专业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研究方向 工程结构诊断评估与加固改造、工程抗震
个人简历 学术成果简介
  获奖情况
  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在《建筑结构》、《工业建筑》、《四川建筑科学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编写山东省建设科技成果推广项目技术导则1部:《管柱组装轻质墙体工程技术导则》(JD14-002-2007)。
  在研课题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8年科学技术项目:既有建筑改造中托换结构的研究(2008-K2-29),第一位。
  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既有建筑综合改造技术集成示范工程(2006BAJ03A10)专题——山东地区既有建筑综合技术改造示范工程,第三位。
  主要研究方向
  1.工程结构诊断评估与加固改造。结合科研,服务工程实践,完成多项大型工程的结构诊断评估,如济南龙岱华厦主体结构鉴定评估等;完成多项新型结构体系的现场测试,如济南三箭银苑花园高位厚板转换结构等;完成多项改造工程,如山东大学电力实验楼加层,济南胜利石油大厦抽柱托换、威海金蚂蚁大厦抽柱托换等。
  2.工程抗震。完成多项既有工程的抗震加固,如济南某小学教学楼抗震加固等。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专业代码:081400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土木工程

专业介绍

北方工业大学为例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涵盖内容非常宽泛的研究领域,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其涉及的技术领域还在不断地拓展新的学科分支和新的研究方向;然而,新的基础理论和高新技术不断地融入,使本学科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得到发展,广泛应用到工程实际中,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如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分析技术、全球卫星定位、遥感技术、新材料和智能材料、建筑节能技术等,都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包括空间技术在内的各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土木工程技术,因此,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是永恒的“朝阳产业”。
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成立于1984年,2004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目前已毕业硕士研究生200多名,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十余名,本专业在校硕士生近200名。目前已发展成为具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涵盖了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四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形成了“岩土与地下工程”、“新型建筑结构设计、建筑节能与环境”和“工程防灾减灾”三个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与研究特色的研究生培养领域。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及升学率连年达到100%,毕业生因其良好的综合能力而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学科特色
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
学科组在岩土工程领域先后承担国家重点项目中的大型岩石工程、地下工程和隧道工程,矿山工程中的高边坡、松散介质工程、以及地下工程开挖诱发地质灾害评价及其控制技术等重要研究项目。在建筑结构及其抗震领域先后承担了建筑结构设计及其灾害评价、工程抗震设计及其安全评价等许多重大工程项目。
近十年,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多项,其中一等奖10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30余项,出版专编著及教材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在某些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社会的好评。
优秀的研究成果带动了研究生教学质量的飞跃,一方面能够使研究生掌握前沿的学术理论和技术方法;另一方面又通过工程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运用能力;从实践活动中提升研究生理论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此,研究生的教育教学成果获得2012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方向在孙世国教授的带领下,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下图是孙世国教授作为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受到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
授权专利30余项
重视学生能力培养、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学科依托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项目和各类企业工程课题进行研究生培养工作,通过“产、学、研、用”的基地建设,为土木工程领域工程建设的一线科研、设计和生产单位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培养方案立足工程实际,以注重能力培养为目标,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训练,注重学生发现科学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学位论文选题重视与土木工程设计和前沿研究领域的生产实际问题相结合,全方位强化研究生的实战能力与学术水平训练;提升研究生就业的竞争力,更好的为工程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
学科优势
研究方向广、科研综合实力强
本学科现有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四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毕业后统一授予“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专业毕业证书。目前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涵盖了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属全部六个二级学科。
师资队伍学术水平高、科研条件优良
学科现有高级职称教师27名,其中博士学位教师占70%,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7名,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2名。另聘请北京市人才强校特聘教授1名,讲座教授4名,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5名,整个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术梯队建设合理,并形成了较强的创新能力。目前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及省部级和各类企业课题百余项。学科依托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甲级建筑设计院及矿山安全与岩土工程研究所。试验仪器设备总值2000多万元。在物探与勘查、路基检测、隧道衬砌支护检测、结构动力特性测试与分析、清洁能源等研究方向具有国内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分析软件。
E60EM综合电磁法仪
拟动力实验系统
激光隧道断面仪
动力应变数据采集系统
动力应变/ICP数据转换系统
研究领域
岩土与地下工程
岩土与地下工程专业是国家基础工程建设、资源开发等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项基础工程和人居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高速公路与铁路、地铁、地下工程、堤坝、高边坡、各类复杂基础工程和矿山工程的安全等等都涉及到岩土工程理论与技术方法。区域性岩土或特殊条件下的土工问题则是针对非常规、非普遍的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和非传统的土工问题。
21世纪人类生存面临着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四大挑战。土地资源有限且利用率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提升空间小、难度大。人类向地下深部开发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无奈的选择,由此也给岩土与地下工程领域巨大的发展机遇。国家“十二五”期间和中长期发展规划(2001-2020),对交通基础工程及民生工程的建设进行重点倾斜,公路建设重点发展“五纵七横”计划3.5万公里、铁路建设重点发展“四纵四横”计划累计里程1.3万公里、2015年之前拟建设地铁线路总长2259公里,从而极大地推动岩土与地下工程领域技术的发展,到2020年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拟在公路铁路、地铁工程建设等领域投资10万亿以上,因此本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孙世国教授
我校“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领域以国家安全生产专家、博士生导师孙世国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科研团队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5人。该团队主要以矿山安全与岩土工程计算理论及其应用技术为重点,在矿山安全、地基工程、高边坡稳定性、地下工程理论与控制技术、岩石工程开挖对周边环境安全的影响规律与评价方法、三维动态变形监测技术与预测理论等领域已形成了非常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目前该科研团队以第一承担单位负责“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陡边坡风险辨识与雷达干涉监测技术及装备研发”、以及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以及校企联合项目70余项科研课题。形成了师资力量结构合理、经验丰富、梯队建设科学的研究队伍,其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7项,获国家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0多项,出版专编著及教材20余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会议上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取得了多项技术创新成果,为企业解决了许多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近10亿的经济效益,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有力推动了该学科领域的经济发展与进步。
该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
1)高陡边坡稳定性研究,主要包括露井联采综合作用下边坡稳定性评价与分析、露天边坡风险分级分析与评价、高陡软岩边坡智能匹配优化设计、大型松软堆积体安全评价、控制与加固技术等;
2)井下突水预测与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复杂断裂带存在对上覆岩体的破坏规律及其诱发导水通道的评估与预测、安全开采控制技术与措施;
3)尾矿库灾变机制及其预测预警技术,主要包括尾矿坝重大事故隐患的现场诊断技术、尾矿库溃坝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尾矿坝浸润线抬升及坝体涌水开裂紧急险情处置技术、浑水渗流作用下尾矿坝淤堵机理及其稳定性研究;
4)地下工程设计、加固技术及施工风险评估;地下资源开发上覆岩体破坏规律及其对环境影响的评价与控制技术;
5)岩土工程的变形智能监测及其灾害预测预警技术:三维实体预测及其安全判别技术;
6)岩土工程的理论研究及其工程控制新技术的研发等 ;
7)岩土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及其评价体系的创建等;
8)各类基础工程的设计、震害评价、以及控制技术和加固措施等。
新型建筑结构设计、建筑节能与环境
为了减少灾害对人民生命和财产的严重危害,结构在正常使用和受灾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整体性,以便有效地发挥建筑物的承重和支撑作用,保证室内工作人员能够安全地撤离和尽可能少的经济损失。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工业建设的蓬勃发展,新型结构设计及其防灾研究方向发展空间巨大。而且,经济发展面临的能源约束矛盾和能源环境问题更加突出,能源短缺已不容忽视,因此建筑节能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并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目前,全世界有近30%的能源消耗在建筑物上,巨大的建筑能耗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强化新型建筑结构、建筑节能和环境保护领域的学术问题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王晓纯教授
“新型建筑结构设计、建筑节能与环境”特色团队以博士生导师王晓纯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科研团队包括教授3人,副教授6人,讲师2人。该团队一直致力于新型建筑结构设计、新材料的开发、结构防火技术研究;在复杂结构设计、新材料、以及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石化建筑结构火灾安全评估领域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承担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50余项。同时,该特色团队在绿色建筑、热泵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长期成果的积累,并取得较好的创新成果。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主要研究方向:
1)钢结构与组合结构抗火性能;
2)钢结构防火性能化设计;
3)地源热泵设备开发;
4)石化钢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5)钢结构超薄型涂料抗火性能;
6)砌体加固技术;
7)纤维复合材料修复管道技术;
8)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复杂建筑结构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工程防灾减灾
工程防灾减灾是土木工程学科中的边缘学科研究领域,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要作用。该研究领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和发展用以提高工程结构和工程系统抵御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科学理论、设计方法和工程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未来灾害可能造成的破坏,保证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保障灾后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能力,提高国家重大工程的防灾能力。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计划的实施,该研究领域发展前景广阔。
屈铁军教授
“工程防灾减灾”特色团队以屈铁军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科研团队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5人。该团队在结构振动与抗震研究领域长期从事地震地面运动特性、地下管道抗震分析理论、城市生命线地震工程的理论与实验、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梁抗震设计及行车安全研究等等方面,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先后承担或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下管道地震输入及反应”、“GFRP增强水泥模板-混凝土复合剪力墙的受力机理与设计方法研究”、“再生混凝土多轴破坏准则与本构模型的试验与理论研究”以及“地震地面运动非平稳性对结构反应影响的试验研究”、“百万千瓦机组直接空冷风机组风机振动特性与减振研究”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3部,授权专利6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同时在桥梁、隧道等结构稳定性计算方面的设计软件在相关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主要研究方向:
1)城市生命线工程的抗震与防灾减灾;
2)建筑结构的检测、加固与改造;
3)钢管混凝土结构;
4)建筑结构的隔震、减震与控制;
5)钢筋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6)纤维增强水泥模板复合结构;
7)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数值模拟分析与优化设计技术;
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再生骨料混凝土、堆石混凝土技术
9)桥梁设计理论及应用与仿真分析、大跨度桥梁结构、钢桥的疲劳、既有桥梁评估与加固、旧桥检测加固维修理论及设计施工研究。

专业点分布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燕山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内蒙古工业大学 大连大学 沈阳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吉林建筑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华侨大学 福建工程学院 南昌航空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三峡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深圳大学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广西科技大学 陆军勤务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 空军工程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814 土木工程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56 所,本次参评54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3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247 同济大学 A+
2 10286 东南大学 A+
3 10003 清华大学 A
4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A
5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6 10335 浙江大学 A
7 10056 天津大学 A-
8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A-
9 10294 河海大学 A-
10 10532 湖南大学 A-
11 10533 中南大学 A-
12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A-
13 90006 解放军理工大学 A-
14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B+
15 10107 石家庄铁道大学 B+
16 10153 沈阳建筑大学 B+
17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B+
18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B+
19 10422 山东大学 B+
20 10486 武汉大学 B+
21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22 10536 长沙理工大学 B+
23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24 10611 重庆大学 B+
25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B+
26 11078 广州大学 B+
27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28 10016 北京建筑大学 B
29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B
30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B
31 10386 福州大学 B
32 10429 青岛理工大学 B
33 10459 郑州大学 B
34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B
35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B
36 10610 四川大学 B
37 10618 重庆交通大学 B
38 10710 长安大学 B
39 10731 兰州理工大学 B
40 10732 兰州交通大学 B
41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B-
42 10145 东北大学 B-
43 10280 上海大学 B-
44 10332 苏州科技大学 B-
45 10361 安徽理工大学 B-
46 10385 华侨大学 B-
47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B-
48 10430 山东建筑大学 B-
49 10593 广西大学 B-
50 10616 成都理工大学 B-
51 10700 西安理工大学 B-
52 10704 西安科技大学 B-
53 11075 三峡大学 B-
54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C+
55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C+
56 1014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C+
57 10255 东华大学 C+
58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
59 10404 华东交通大学 C+
60 10500 湖北工业大学 C+
61 10534 湖南科技大学 C+
62 10590 深圳大学 C+
63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C+
64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C+
65 10792 天津城建大学 C+
66 10878 安徽建筑大学 C+
67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C+
68 10009 北方工业大学 C
69 10078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C
70 10183 吉林大学 C
71 10191 吉林建筑大学 C
72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C
73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C
74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C
75 10298 南京林业大学 C
76 10384 厦门大学 C
77 10538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C
78 10560 汕头大学 C
79 10596 桂林理工大学 C
80 10657 贵州大学 C
81 11646 宁波大学 C
82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C-
83 10128 内蒙古工业大学 C-
84 10188 东北电力大学 C-
85 10216 燕山大学 C-
86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C-
87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88 10427 济南大学 C-
89 10460 河南理工大学 C-
90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C-
91 10555 南华大学 C-
92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C-
93 11066 烟台大学 C-
94 11117 扬州大学 C-

土木工程研究生考试科目:
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土木工程系)考研科目为例,不同院校略有不同,仅供参考: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4结构力学(含动力学基础)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两份试卷二选一):1混凝土结构(含预应力混凝土)、钢结构(含钢结构稳定);2弹性力学(含有限元)
 
土木工程考研参考书:
 以武汉大学为例,不同院校略有不同,仅供参考: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参考书目
825 建筑工程经济:
《建筑工程经济与企业管理》何亚伯,武汉大学出版社
826 给水排水水力学:
《水力学》,西南交大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27 道路工程材料:
《道路建筑材料》李立寒 张南鹭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801 材料力学:
《材料力学》邓训,武汉大学出版社或《材料力学》孙训方,高等教育出版社
918 结构力学:
《结构力学教程1,2》龙驭球,高等教育出版社
803 工程地质: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杨连生 武汉大学出版社
488 水力学:
《水力学》李炜,武汉大学出版社
 
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就业:
  土木工程行业前景
尽管我国经济与社会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但目前还是属于发展中国家,各项基础建设工作仍需要不断完善,城市化进程仍在推进之中。因此,土木工程建设前景广阔。
1.城市建设
维基百科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51.27%,排在世界第113位,远低于美国的82%、德国74%,法国的77%。相应的城市建设还有很大的空间。城市建设中的土木工程工作主要包括房屋建筑(工业与民用建筑)、城市轨道交通、市政工程等的建设与维护。相应的工作将会吸引大量的毕业生工作。
2.公路建设与维护
近30年来,我国的公路建设发展迅猛,公路总里程达到了4,106,387公里,排在美国68,937,575公里和欧盟5,814,080公里之后。其中高速公路我国已经超出10万公里,排在世界第一。
尽管公路建设发展良好,我们还必须看到,国内公路发展是不均衡的,西部地区及山区的公路网仍然薄弱,不利于国家的均衡发展。鉴于国内庞大的人口数量,相应公路建设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相关的建设工作必然带来大量的土木工程专业就业机会。
另外一方面,既有里程庞大的公路规模,随着路桥年龄的增长,相关路桥检测、维护、加固等工作量需求巨大,同样能吸收大量的土木工程专业就业人员。
3. 铁路建设与维护
目前,我国的铁路总里程约10万公里,仍远低于美国的22.6万公里。换算为人均铁路里程长度则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10多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迅猛,目前高铁里程已经突破1万公里,是其他国家高铁里程的总和。我国人口多,人口分布稠密的特点使得高铁成为较适合我们的交通方式,因此高速铁路将会不断的发展。
总体而言,国内铁路网仍然处于相对稀缺的状况,分布仍不均匀。因此,无论是普通铁路与高速铁路,其建设空间还很大。
持续不断的铁路建设工作必然带来大量的土木工程专业就业机会。既有的铁路基础设施的维护同样需要大量的就业人员。
4.机场建设与维护
在所有的基础建设中,我国的机场建设相对较慢,资源主要集中于大城市。201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机场总数为497个,远低于美国的15,079个,巴西的4,105个。尽管大规模的航空运输并不是适合我国国情,但目前的国内的机场数量太过稀少,不利于经济发展及战备与救灾等工作。机场建设工作同样可以吸引大量的土木工程就业机会。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山东建筑大学考研分数线、山东建筑大学报录比、山东建筑大学考研群、山东建筑大学学姐、山东建筑大学考研真题、山东建筑大学专业目录、山东建筑大学排名、山东建筑大学保研、山东建筑大学公众号、山东建筑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山东建筑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山东建筑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保研夏令营 推荐

山东建筑大学研究生学姐


加学姐,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山东建筑大学考研网由山东建筑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山东建筑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山东建筑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