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生辅导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三峡大学考研分数线、三峡大学报录比、三峡大学考研群、三峡大学学姐、三峡大学考研真题、三峡大学专业目录、三峡大学排名、三峡大学保研、三峡大学公众号、三峡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三峡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三峡大学微信
找研究生辅导

三峡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生辅导 对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高效考研方法,三峡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生辅导,研究生会根据情况提供部分考研资料等,并根据学员的情况制定复习计划和划出考研的重难点,并有答疑解惑的课程设置,让你的学习更有效率,尤其是学长学姐更了解本专业导师的一些情况,历年出题的规律,会让你的备考事半功倍,花更少的时间取得更多的成绩进步。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中国语言文学的研究生。

因为三峡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考研辅导一对一
考研一对一辅导班
考研派考研题库
考研派考研督学
考研派考研1v1答疑
考研派研究生筛选流程
考研派辅导方法
考研派口碑
考研派一对一辅导口碑
考研派课程体系
考研派服务流程
考研派
考研派考研问题
考研派考研资料
考研派研究生学长
考研派考研辅导
考研派考研真题资料等
三峡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三峡大学

三峡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考研录取分数线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信息,因为研究生录取分数线直接就决定了考生需要考取考多少分才能达到成功被院校录取的一个最低标准,这也是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的一个奋斗的目标和计划的基准。另外,考研录取分数线也是考生在前期择校、择专业的一个判断依据,如果考研录取分数线过高的话,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考生就会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可以进行自我衡量能否达到最低分数的要求而进行合理的选择。如果三峡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考研录取分数线(尤其是历年分数线和复试分数线)相对而言较低的话,对于考生来说成功的几率就会比较大,备考过程也会相对的容易。考生获取三峡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分数线的途径有很多:研究生官网上通常会有详细的历年分数线情况,考研网站、论坛上也会有相关的资源。考研派的中就为大家总结了详细的三峡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录取分数线情况,以供大家选择使用。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中国语言文学的研究生。

三峡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考研考试科目
中国语言文学 [0501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三峡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5]文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中国语言文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文艺学
05中国现当代文学
04中国古代文学
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3汉语言文字学
06媒介文化
招生人数: 26
考试科目: 01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1中国文学基础
④881文学理论
02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2汉语基础知识
④882语言学概论
03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2汉语基础知识
④882语言学概论
04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1中国文学基础
④881文学理论
05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1中国文学基础
④881文学理论
06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1中国文学基础
④883大众媒介概论
备  注: 01方向:复试笔试科目:
文学批评写作
同等学力加试:
①中国古代文学史②现代汉语
02方向:复试笔试科目:
语言学综合;
同等学力加试:
①中国文学基础②写作
03方向:复试笔试科目:
语言学综合;
同等学力加试:
①中国文学基础②写作
04方向:复试笔试科目:
文学批评写作
同等学力加试:
①中国古代文学史②现代汉语
05方向:复试笔试科目:
文学批评写作
同等学力加试:
①中国古代文学史②现代汉语
06方向:复试笔试科目:
新闻学概论
同等学力加试:①写作②现代汉语
中国语言文学 [0501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三峡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5]文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中国语言文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 文艺学
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3 汉语言文字学
04 中国古代文学
05 中国现当代文学 06 媒介文化
招生人数: 38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781 中国文学基础
④881 语言学概论
备  注: 复试笔试科目(三选一):
①文学理论基础
②汉语基础
③新闻传播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
①写作
②现代汉语
中国语言文学 [0501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三峡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民族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5]文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中国语言文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15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788 民族学通论
④888 中国民族史
备  注:

三峡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    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50100)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学科理论基础和系统、宽厚的学科专门知识,具有独立查找资料、发现和捕捉研究课题并能独立撰写专业学术论文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学位获得者可以从事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或在新闻、出版、文化、党政管理等部门从事理论宣传、编辑出版等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1、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掌握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本研究方向的研究历史和现状,了解学科前沿动态与趋势,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或任职其他部门的综合素质。
3、具备在本学科领域内进行调研和考察的实践能力、敏锐的问题意识、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够很好地运用到语文教学、文化宣传、新闻出版和现代传媒的相关工作中。 
4、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文献材料,有一定的听说能力;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比较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研究领域所需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技能。
5、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二、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基准学制为3年,全日制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非全日制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

三、研究方向

1、汉语言文字学
本方向的研究涉及到汉语(包括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方方面面,如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等,学习内容包括传统音韵学、训诂学、汉字学、方言学,也包括现代语言学领域的词汇学、语法学、语义学等。(1)汉字学:研究汉字的产生、发展、性质、特点,探究汉字形、音、义的历史发展规律,兼重汉字与中国文化的交叉研究;(2)训诂学和文献学:综合运用传统小学和现代训诂学理论,进行古籍整理与研究,侧重唐宋文献、地方文献和禅宗思想研究;(3)汉语语法学:以现代语法学理论为基础,运用当代语言学研究方法,考察汉语语法现象、探求汉语语法规律(包括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各级语法单位的组合规律和聚合规律),并对其做出科学的描写和合理的解释。(4)汉语方言:运用方言学理论和方法,进行汉语方言调查,解决汉语各种方言问题,如汉语方言的分区、方言与共同语、方言与文化、某方言的形成和发展等。
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本方向的研究重在学习和掌握当代普通语言学理论方法,如实验语音学、词汇语义学、句法学、语用学、语义学、类型语言学、比较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数理语言学等,用以考察汉语本体并进行母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中文信息处理等领域的应用研究。(1)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学习和掌握语言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问题,如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基础、对外汉语教学定位、对外汉语教学法以及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研究等等。(2)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汉语研究:运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理论和方法,为推进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发展而进行的汉语研究。(3)面向汉语母语教学的语文研究:在语文教育实践基础上,研究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修辞各方面的现状、发展变化和应用规律,重在现代汉语规范化研究和语文现代化研究,是语言学与心理学、教育学的交叉研究。
3、文艺学
本方向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古代文论。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文论思想的整理和发掘,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从阐释学、文化学、社会学、比较诗学等不同角度对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文论思想进行分析和研究,尤其注重对中国古代文论思想的理论价值和现代意义的弘扬和开掘,从而为构建当代形态的文艺学体系提供有价值的理论资源。二是文学理论基础。该研究方向致力于基础文学理论的研究,在研究古今中外文学现象和文艺理论的基础上,从中凝练和概括出基本的文艺理论问题。既尝试从新的角度对文学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阐释,分析文学活动的存在方式,又抓住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在戏剧、电影、文学与文化的关系等方面开辟新的研究空间。通过对基本概念、范畴和理论的研究,为文学作品的阐释提供理论参照。三是中西比较诗学。该研究方向主要致力于对中国和西方丰富的文论资源进行比较研究,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对不同文论的概念、范畴和话语进行甄别和辨析,既把握不同文论的民族特色,确立中国文论在世界文论史的历史地位,又通过不同文论的对话形成融合,为当代形态的文论话语和体系的建立寻找新的增长点。
4、中国现当代文学
本学科方向以五四以来的文学为重点研究对象,内容包括现代以来各个文学思潮和流派、作家群体、作家作品和文学风格的嬗变,以及从文体角度,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影视等文学艺术样式的理论批评和研究等。重点研究领域有两个:一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主要研究在20世纪世界文学总体格局下的中国文学思潮、流派和文论著述,它的传统承续与国外借鉴。二是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及其作品,文学思潮、流派的代表性作家作品。具体的研究方向有:影视文学研究、儿童文学研究、女性文学研究、现当代小说研究、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中国新诗研究等。
5、中国古代文学
本方向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本方向以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为主要研究内容,系统考察唐以前各体文学发生、演变的轨迹,深入探讨杰出作家的创作成果,研究当时的文学理论成就及其流变。在研究侧重点上,突出楚辞与屈原研究、佛教与中国文学、陶渊明研究、汉代《诗》学研究。在研究理念与方法上,致力于在继承和发扬国内外优秀研究传统的基础上,采用文、史、哲结合、个案研究与整体研究结合、理论研究与文献整理结合、传世文献研究与新出土文献研究结合的方法,对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进行现代阐释。二是唐宋文学。唐宋文学研究方向主要在文学史学理论的宏观指导下,整体性地深入探讨唐宋文学的发展进程、渊源与影响。既注重从文体、时段、作家、作品等角度切入,更重视唐宋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承上启下地位及与历代文学关系的考察,强调“史”的贯通意识;既认真继承发扬传统经验和方法,又积极关注国外相关学术思想,注意吸收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思路,如接受美学、计量方法和比较研究等,并努力在实践中融会贯通,以形成一套既有中国特色,又能与国际同行对话的研究模式。在研究侧重点上,突出中古文学与文化研究、唐代律赋研究、晚唐碑铭研究、理学与文学的关系研究和南宋散文研究。三是元明清文学。元明清文学研究方向主要采用个案研究与整体观照相结合、理论探讨与文献整理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向近世发展演化的历程,特别是明清晚近以来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学与西学(包括日本)的碰撞和融合;清理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的轨迹,打通文学古今演变的研究,以贯通求创新。在研究侧重点上,突出明清小说,尤其是三国文化、《水浒传》与游牧文化、《红楼梦》研究。
6、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本方向的研究主要涉及5个方面:一是少数民族语言。主要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化,民族语言与民族群体。二是少数民族文学。 主要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少数民族文学与中国文学,各民族文学传统与中国当代民族文学。三是少数民族艺术。主要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少数民族艺术的类型,少数民族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当代价值。四是少数民族民俗。主要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民俗的形成和发展,各民族民俗的联系和影响,少数民族民俗与民族文化保护与利用。五是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主要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整理、保护与开发,民族文化遗产与当代文化创造。
7、艺术文化学
本方向的研究主要涉及五个方面:一是艺术文化理论研究。主要研究艺术文化理论的宏观指导性与艺术批评的微观操作性有机整合,注重本土艺术文化理论的纵向开掘以及与西方艺术文化理论的横向比较。二是音乐学与少数民族乐舞文化研究。以音乐学和舞蹈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依凭地方传统乐舞文化资源,立足于西南少数民族乐舞文化研究,注重乐舞文化人类学研究、舞蹈学研究、中外音乐教育比较研究。三是美术学与区域美术研究。以美术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对巴楚区域历史的、现实的美术事象和民族民间美术资源进行系统研究,同时也为区域内各省市及地方政府部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提供可供参照的理论导向。四是设计艺术学与区域经济研究。以现代设计理论为指导,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为切入点,以产学研相结合为路径,注重“后三峡工程时代”生态景观文化研究、三峡水利生态环境与景观优化设计研究和地方文化品牌推广与视觉形象研究。五是书法学与书法文化研究。以艺术学基本理论和中国审美文化为视角观照中国书法的理论与实践,探寻中国书法文化的本质和规律,把握书法创作的发展走向;注重书法基础理论研究和书法创作实践双向协调发展,为当代书法创作提供可供参照的理论依据。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中国语言文学学术硕士研究生达到毕业标准的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4学分,其中实践环节不少于5学分。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原则上16学时为1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7学分,学科基础课不少于8学分,学科专业课不少于12学分。公共选修课至少选2学分。以同等学历或跨学科专业录取的研究生,须补修本学科专业本科主干课程至少2门,并要求通过考核,成绩合格,计成绩,无学分。

课程设置一览表(2019级)

课程模块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考核方式 修课
要求
开课学期 备注
公共基础课 0900000001X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2 2 考试 必修 1  
0900000002X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6 1 考试 必修 1 二选一
0900000003X 自然辩证法 16 1 考试 必修 1
1400000001X 第一外国语(英语) 64 4 考试 必修 2  
学科基础
课(按一级学科设置)
0805010001X 语言学专业 现代汉语研究引论  32 2 考试 必修 1  
0805010002X 古代汉语研究引论  32 2 考试 必修 1  
0805010003X 现代语言学理论与流派  32 2 考试 必修 1  
0805010004X 语言调查  32 2 考试 必修 2  
0805010005X 文学专业 文化元典导读 48 3 考试 必修 1  
0805010006X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48 3 考试 必修 1  
0805010007X 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专题研究 48 3 考试 必修 1  
学科专业课(按二级学科设置) 0805010008X 语言学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32 2 考查 必修 2  
0805010009X 语言文字信息处理 32 2 考查 必修 3  
0805010010X 中国语文教育史 32 2 考查 必修 3  
0805010011X 汉字学 32 2 考查 选修 2  
0805010012X 训诂学 32 2 考查 选修 3  
0805010013X 语法学 32 2 考查 选修 3  
0805010011X 文字学 汉字学 32 2 考查 必修 2  
0805010012X 训诂学 32 2 考查 必修 3  
0805010013X 语法学 32 2 考查 必修 3  
0805010008X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32 2 考查 选修 2  
0805010009X 语言文字信息处理 32 2 考查 选修 3  
0805010010X 中国语文教育史 32 2 考查 选修 3  
0805010014X 中国现当代文学 20世纪中国文学史论 32 2 考查 选修 2  
0805010015X 影视作品专题研究 32 2 考查 选修 2  
0805010016X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 32 2 考查 选修 2  
0805010017X 中国现当代小说专题研究 32 2 考查 选修 2  
0805010070X 影视理论与影视美学 32 2 考查 选修 3  
0805010018X 中国新诗史论 32 2 考查 选修 3  
0805010019X 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解读 32 2 考查 选修 3  
0805010020X 文艺学 西方文学理论典籍选读 32 2 考查 选修 1  
0805010021X 西方美学研究 32 2 考查 选修 2  
0805010022X 《文心雕龙》研究 32 2 考查 选修 2  
0805010023X 20世纪中国文学观念研究 32 2 考查 选修 2  
0805010024X 东方美学研究 32 2 考查 选修 3  
0805010025X 文学批评方法 32 2 考查 选修 3  
0805010026X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32 2 考查 选修 2  
0805010027X 中国古代文论 32 2 考查 选修 2  
0805010028X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32 2 考查 选修 2  
0805010029X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32 2 考查 选修 2  
0805010030X 楚辞研究 32 2 考查 选修 3  
0805010031X 理学文化研究 32 2 考查 选修 3  
0805010038X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 32 2 考查 必修 2 二选一
0805010039X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概论 32 2 考查 必修 2
0805010040X 田野调查方法 32 2 考查 必修 2  
0805010041X 文字学 32 2 考查 选修 2  
 
任选四门
0805010042X 民俗学 32 2 考查 选修 2
0805010043X 文献学 32 2 考查 选修 3
0805010044X 土家族苗族语言与文化 32 2 考查 选修 3
0805010045X 民族民间艺术专题 32 2 考查 选修 3
0805010046X 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 32 2 考查 选修 3
0805010047X 艺术文化学 艺术学概论 32 2 考试 必修 1  
0805010048X 艺术人类学 32 2 考试 必修 2  
0805010049X 中外艺术史 32 2 考试 必修 2  
0805010050X 西方艺术理论名著导读 32 2 考查 必修 3  
0805010051X 乐舞文献专题研究 32 2 考查 选修 3  
0805010052X 音乐美学专题 32 2 考查 选修 3  
0805010053X 设计艺术美学专题 32 2 考查 选修 3  
0805010054X 书法美学 32 2 考查 选修 3  
0805010055X 书法创作研究 32 2 考查 选修 3  
0805010056X 专业外语(艺术文化学) 40 2 考查 选修 3  
公共
选修
              至少修满2学分
  由研究生院发布          
             
             
             
实践
环节
0805010057X 科研实践   3 考查 必修   不少于5学分
0805010058X 学术交流   1 考查 选修  
0805010059X 教学实践   1 考查 选修  
0805010060X 社会实践   1 考查 选修  
助管和学生辅导员   1 考查 选修  
创新创业及学科竞赛   1 考查 选修  
补修课 0805010063X 语言文字学 现代汉语 32 0 考查 选修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至少补修2门且不计学分(根据本科生课表安排上课)
0805010064X 古代汉语 32 0 考查 选修  
0805010065X 语言学概论 32 0 考查 选修  
0805010066X  
文学专业
文学概论 32 0 考查 选修  
0805010067X 中国古代文学 32 0 考查 选修  
0805010068X 中国现代文学 32 0 考查 选修  
0805010069X 中国文化史 32 0 考查 选修  
 

五、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科研实践、学术交流、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助管和学生辅导员、创新创业及学科竞赛(科研实践、学术交流为必选项),实践环节总共不少于5学分,具体要求如下:
1、科研实践
研究生就读期间,需参与导师的研究课题,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文献阅读、社会调研、科学实验、实地调查等研究工作;撰写文献综述报告、研究论文等,鼓励用英文汇报讨论和撰写论文。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参加本专业小组的读书会和研讨会,开展社会调研和实地调查,均需要进行痕迹管理,考核时应出具相关材料和证明,达到要求者计3学分。
2、学术交流
研究生就读期间,必需参加8次以上的学术报告,并在校内外公开做学术报告1次以上,鼓励导师支持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学院给每位研究生分发专门的学术报告记录本,现场记录并签名方可有效,达到要求者计1学分。
3、教学实践
研究生就读期间,根据需要参加教学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实践的时间不少于1个月,其中承担课堂教学任务应控制在2~4学时。授课前研究生要跟班听课2周,听课期间要认真做好记录、答疑、批改作业等辅导工作,上课时指导教师要亲自听课并做具体指导和评价工作。教学实践结束,硕士生要填写教学实践考核表,计1学分。
4、社会实践
研究生就读期间,可根据学习、科研和工作需要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撰写社会实践报告,填写社会实践考核表,由导师评定成绩,考察合格计1学分。
5、助管和学生辅导员
强化研究生协调、沟通能力和责任意识,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承担学校职能部门、各学院管理部门的辅助管理、实验室管理、学生咨询服务等工作,不少于6个月,计1学分。
6、创新创业及学科竞赛
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各类学科竞赛是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鼓励研究生参加适合自己的创新创业及学科竞赛活动,取得较好成绩者,计1学分,并在评选优秀研究生和评定奖学金时予以优先考虑。

六、培养方式

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是立德树人第一责任人,负责研究生日常管理、思想和学术道德教育。指导学生按照培养方案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包括课程学习、文献阅读、教学与科研训练、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位论文等环节。个人培养计划需录入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同时打印纸质版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经导师、学位点负责人签字后交学院存档,学生个人留存一份,培养计划一经确定不允许随意改动。
建立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制度,充分发挥集体指导和团队培养的优势,促进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既充分发挥导师(组)的指导作用,又注重硕士生自学、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坚持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突出研究生培养的“学术”含量,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研究生培养,重视课题研究、专题研讨、学术报告等学术训练环节,加强研究生的系统科研训练。
2、强调基础性和应用性的有机统一,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专业领域具有深入学习、研究的能力,探索新形势下传统学科的应用型、宽口径人才培养路径,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3、积极搭建研究生培养国际、国内合作平台,努力推动联合培养、学分互认、海外实习、短期交流等研究生培养国际化进程,鼓励并创造条件资助硕士生赴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访学、研修。

七、中期考核

第四学期初,结合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对硕士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健康状况及学科综合考试等。
学科综合考试主要考核硕士研究生的全面业务能力,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两部分,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的综合考试小组组织进行。
中期考核合格者可进入硕士学位论文写作阶段;中期筛选不合格者,按《三峡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处理。

八、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的创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以科学的研究方法独立完成,选题合理,资料翔实,引用和注释规范,不得剽窃或抄袭。
本专业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学术水平的要求如下:
1、论文选题
应紧密结合研究方向,选取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为论文课题,选题须具有一定的学科前沿性及理论或实践指导意义,最迟应在第三学期确定。研究生在确定论文选题后,应完成不少于3000字的该领域研究文献综述。
2、开题报告
遵照《三峡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规定(暂行)》执行。具体要求如下:
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立论依据;课题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课题研究内容、基本构架、预期目标或成果;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研究生本人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学习、资料查阅及工作基础;疑点和难点等。
研究课题必须具备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硕士生应于第四学期第三至八周进行中期考核时提交论文撰写计划,并向教研室或指导小组做开题报告,经过讨论认为选题合适、计划切实可行,方能正式开展论文撰写工作。
开题报告最迟应在第四学期完成,如选题未获通过,更换选题后,相隔半年重新开题,直至通过,学习期限相应顺延。  
3、中期检查
遵照《三峡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规定(暂行)》执行。中期检查一般在第五学期开学后两月内完成,按照学科方向分组进行,导师组对论文写作的总体进度及具体研究过程、思路、方法做出评估,检查通过后方可继续进行论文写作和研究工作。
4、论文撰写与质量保障
遵照《三峡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印制规格的规定》执行;保证和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关于学位论文预答辩、学位论文匿名评阅、学术不端行为检测,遵照《三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办法(试行)》(三峡大研[2018]5号)执行。
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论文写作期间,导师每两月一次听取研究生的汇报,检查写作进度,帮助硕士分析论文工作进展中的难点,及时给予指导,促进论文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论文最迟应在第六学期开学后两个月内完成(含完成装订)。
5、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一般应依次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封面、原创性声明、题目、提要(中、外文)、关键词、目录、前言、正文、结论、注释、参考文献和必要的附录、授权使用说明(导师和作者本人均需签名)以及封底,论文必须符合国际通行的学术论文规范,所有的注码必须注明:①国别(或时代)、②作者(或译者)、③书刊名称、④卷次(章节)、⑤页码、⑥出版社、⑦出版时地,论文正文一般为3万字以上。
论文内容务必创新,或是前人尚未触及的课题,或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自己的新见解,或在研究思路与格局上另辟蹊径。全文要概念清楚,立论充分,分析严谨,资料翔实、行文流畅,引注准确。
规范学位论文撰写,遵照《三峡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印制规格的规定》执行;保证和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关于学位论文预答辩、学位论文匿名评阅、学术不端行为检测,遵照《三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办法(试行)》(三峡大研[2018]5号执行。学位论文总文字复制比<30%(不含自引部分)的学位论文,可正常申请学位;总文字复制比≥30%的学位论文不上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申请学位。
 6、毕业资格科研成果要求
研究生须发表至少一篇学术论文(会议论文、增刊无效),作者署名要求: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单位署名要求:三峡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或通讯作者单位。
所涉及学科:0501 中国语言文学
期刊目录以研究生院学位办发布为准。
7、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 
学位授予严格按照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附:需要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语言专业经典著作
1.《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著,商务印书馆,1980年。
2.《句法结构》,乔姆斯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
3.《西方语言学流派》(第2版),刘润清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4.《普通语音学纲要》,罗常培、王均编,商务印书馆,1981年。
5.《计算语言学概论》,俞士汶著,商务印书馆,2003年。
6.《对外汉语教学导论》,周小兵著,商务印书馆,2009年。
7.《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陈保亚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8.《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陆俭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9.《应用语言学》,桂诗春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
10.《语用学概论》,何自然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
11.《说文解字注》(第二版),段玉裁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12.《文字学概要》,裘锡圭著,商务印书馆,1988年。
13.《音韵学教程》,唐作藩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14.《语法讲义》,朱德熙著,商务印书馆,1982年。
15.《汉语语法学》,邢福义著,东北师大出版社,1997年。
16.《汉语方言概要(第2版)》,袁家骅等著,语文出版社,2001年。
17.《同源字典》,王力著,商务印书馆,2002年。
18.《古汉语词汇纲要》,蒋绍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19.《训诂简论》,陆宗达著,北京出版社,1980年。
20.《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何九盈著,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21.《汉语史稿》,王力著,中华书局,2004年。
22.《简明汉语史》,向熹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23.《汉藏语概论》,马学良主编,民族出版社,2003年。
24.《论民族语言调查研究》,傅懋勣著,语文出版社,1998年。
25.《国际语音学会手册--国际音标使用指南》(Handbook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国际语音学会编,江荻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
26.《语言调查》,陈其光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
27.《语言与文化》,罗常培著,语文出版社,1989年。
28.《濒危语言研究》,徐世璇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
语言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中国语文》《当代语言学》《方言》《汉语学报》《民族语文》《世界汉语教学》《语文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科学》《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研究》《古汉语研究》《当代修辞学》《Language》《民族翻译》
文学专业经典著作
1. 《文赋集释》,陆机著,张少康集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2. 《文心雕龙注》,刘勰著,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3. 《诗品注》,钟嵘著,陈彦杰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4. 《人间词话》,王国维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5. 《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拉曼•塞尔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6. 《文艺对话集》,柏拉图著,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7. 《文学理论》,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8. 《东方学》,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
9.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本雅明著,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
10.《东方美学史》,邱紫华著,商务印书馆,2003年
11.《中国现代思想史论》,李泽厚著,东方出版社,1987年
12.《中国现代小说史》,夏志清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13.《20世纪中国小说史》,陈平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14.《心灵的探寻》,钱理群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
15.《百年中国文学总系》,谢冕等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16.《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洪子诚、刘登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7.《中国新文学整体观》,陈思和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18.《问题与方法》,洪子诚著,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19.《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吉登斯著,三联书店,1998年
20.《小说理论》,巴赫金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21.《十三经注疏》,郑玄等著,中华书局,1980年
22.《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北大中文系编,中华书局,1962年
23.《20世纪先秦两汉文学研究》、《20世纪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张燕瑾主编,北京出版社,2001年
24.《中古文学史论》,王瑶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25.《唐代科举与文学》,傅璇琮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26.《唐诗学引论》,陈伯海著,东方出版中心,1988年
27.《初唐诗》,宇文所安著,三联书店,2004年
28.《盛唐诗》,宇文所安著,三联书店,2004年
29.《追忆》,宇文所安著,三联书店,2004年
30.《唐宋词通论》,吴熊和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
31.《唐宋传奇集》,鲁迅编,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年
32.《唐宋词史》,杨海明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
33.《词学史料学》,王兆鹏著,中华书局,2004年
34.《宋诗选注》,钱钟书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35.《中国戏曲概论》,吴梅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36.《中国文言小说书目》,袁行霈、侯忠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
37.《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陈文新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38.《中国散文史》,郭预衡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39.《唐宋骈文学史》,于景祥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
40.《中国小说研究史》,黄霖著,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
41.《艺术发展史》,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
42.《艺术史的视野》,曹意强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年。
43.《20世纪艺术批评》,沈语冰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
44.《中国音乐美学史》,蔡仲德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
45.《西方音乐通史》,于润洋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
46.《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杨荫浏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
47.《世界美术史》,休·昂纳、约翰·弗莱明合著,毛君炎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
48.《画学集成》,王伯敏、任道斌编,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49.《中国民间美术发展史》,刘道广著,江苏美术出版社,1992年。
50.《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著,新世纪出版社,2002年。
51.《视觉形态设计基础》,莫里斯.德.索斯马兹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
52.《造型与形式构成》,Y·伊顿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
53.《书法学》,陈振濂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
54.《中国书法史》(全集),丛文俊等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
55.《中国历代书法论文选》(上、下),黄简著,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
56.《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马学良等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
57.《中国南方民族文学关系史》,刘亚虎、邓敏文等著,民族出版社,2001年。
58.《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论》,李鸿然著,云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
59.《民间文学概论》,钟敬文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
60.《民俗学概论》,钟敬文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61.《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
62.《中国民间长诗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
63.《中国少数民族古代近代文学作品选》,李陶等编,民族出版社,2005年。
64.《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卷):《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国戏曲志》《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民间谚语集成》《中国曲艺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
65.《原始艺术》,(美)博厄斯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
66.《故事的歌手》,(美)阿尔伯特·贝茨·洛德著,中华书局,2004年。
67.《艺术的起源》,(德)格罗塞著,商务印书馆,1984年。
68.《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王文章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
69.《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程》,贾银忠著,民族出版社,2008年。
文学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人大复印资料·美学》《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文艺理论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文艺评论》《文史哲》《文艺争鸣》《当代作家评论》《新文学史料》《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小说评论》《小说选刊》《人民文学》《诗刊》《中国典籍与文化》《中国楚辞学》《古籍整理研究学刊》《文史知识》《明清小说研究》《红楼梦学刊》《古典文学知识》《民族文学》《民族文学研究》《民俗研究》《文化遗产》《民间文化论坛》《民族艺术》《民族艺术研究》 《艺术百家》《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人民音乐》《民族艺术》《民族艺术研究》《美术》《美术观察》《装饰》《艺术设计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中国书法》《书法》《书法赏评》
三峡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历史悠久,肇基于1946年湖北省立宜都师范学校国文组,1958年开始招收专科生,1993年开始本科教育,2002年获批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点,2003年开始培养研究生,2011年获得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03年、2005年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分别被评为湖北省重点二级学科,2012成为湖北省重点特色一级学科,是学校立项建设的博士点学科。
学科队伍
现有教学科研人员74人,教授33人,其中在编二级教授4人,副教授31人; 58人获博士学位,占整个队伍的78%, 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45人,占整个队伍的68%。
学科平台
在文化部和省教育厅、文化厅、民宗委、文联等的支持下,本学科设有影视文化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省教育厅)、巴楚艺术发展研究中心(省教育厅)、湖北电影电视文化研究中心(省文联)、三峡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省教育厅)、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省文化厅)、土家族研究中心(省民宗委)、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研究中心武陵地区研究中心(文化部)等科研平台,创办了公开出版学术刊物《三峡论坛》。
学科成果
近四年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23项,省部级科研奖励11项,出版学术专著、编著50余部,在《文学评论》等重要杂志、报刊发表论文180余篇,被复印转载、摘编近30篇。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2门课程分获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称号。
学科方向
本学科已形成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五个稳定的二级学科方向。
1. 文艺学方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当代美学与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论、中西比较文论等,学术带头人和骨干不断追踪学术前沿,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与特色,相关研究成果在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2. 汉语言文字学学科方向主要研究领域为汉字学、词汇学、文献语言学等,一批学术骨干研究方向稳定,尤其是古文字、汉语历史词汇语法等研究特色鲜明,研究成果获得国内外学者的较高评价。
3. 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基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生态在当下发生的嬗变和文学泛化的现实,重视文学批评向文化批评的转向,将学术研究视野拓展到娱乐文化、传媒文化等领域,注重在跨学科理论视域中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影视批评、诗歌理论批评、媒介批评等方面奠定了较厚实的学科基础
4. 中国古代文学方向形成了文化学视阈下的文学时段和文体研究、基于文献整理的近世文化史研究、书法文化理论批评和创作实践等三个主要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上注重学科交叉、基础理论研究与传统文化传播相结合,在文学演化与文化变迁的相关性研究、地方文献收集整理与区域历史文化研究、书法评论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具备了较强的优势。
5.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方向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学、文化艺术,尤其是西南地区土、苗、侗等民族语言与文学艺术研究。本方向注重基础研究,更重视应用研究,队伍建设和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近年来成果颇为丰硕。
学科特色
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多样性发展的载体和体现。本学科在强调基础研究的同时,重视挖掘和研究本土地域文化,突出应用性研究的地位,注重把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课程、专业建设的资源与服务社会的能力,实现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地方现实需要的深度融合。一系列有关地域文化的课题、成果和国家级校本课程,凸显了本学科建设的成绩与特色。
人才培养
本学科人才培养业绩显著,拥有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湖北省品牌专业1个,湖北省文科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已获得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6项,其中一等奖3项;获得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4篇,省优学士学位论文平均每年达12篇。
专业功底扎实、在就业市场竞争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是本学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一方面是“厚基础”,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专业领域具有深入学习、研究的能力。另一方面是“重应用”,通过探索新形势下传统学科的应用型、宽口径人才培养路径,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使之能够胜任本学科及相近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以及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文秘、文化宣传、行政管理等相关工作,或通过自主创业,为社会贡献力量。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中国语言文学     专业代码:050100     门类/类别:文学     学科/类别:中国语言文学

专业介绍

淮北师范大学为例
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于2003年获批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点,2011年获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硕士点。学院现有省级重点学科中国古典文献学,省级精品课程美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和大学语文等。汉语言文学专业先后获批为省级扶持教改示范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文学院办学条件优良,拥有一大批现代化教科研设备,其中“中国古典文献数字化实验室”是国内领先、省内唯一的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
文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6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8人;博士24人、硕士43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省级拔尖人才2人、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
近5年来,文学院教师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150多篇,出版专著25部,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承担省部级以上科、教研课题6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9项。

专业点分布

清华大学 内蒙古大学 大连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北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大学 淮海工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 绍兴文理学院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庆师范大学 华侨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鲁东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三峡大学 湖北师范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吉首大学 湘潭大学 中山大学 深圳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喀什大学 新疆大学 伊犁师范学院

专业院校排名

0501 中国语言文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65 所,本次参评64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48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A+
3 10246 复旦大学 A
4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A
5 10284 南京大学 A
6 10335 浙江大学 A
7 10422 山东大学 A
8 10610 四川大学 A
9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A-
10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A-
11 10055 南开大学 A-
12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A-
13 10486 武汉大学 A-
14 10558 中山大学 A-
15 10003 清华大学 B+
16 10032 北京语言大学 B+
17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B+
18 10183 吉林大学 B+
19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20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21 10285 苏州大学 B+
22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B+
23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B+
24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25 10475 河南大学 B+
26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B+
27 10559 暨南大学 B+
28 10635 西南大学 B+
29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30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B
31 10075 河北大学 B
32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B
33 10126 内蒙古大学 B
34 10212 黑龙江大学 B
35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B
36 10280 上海大学 B
37 10320 江苏师范大学 B
38 10384 厦门大学 B
39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40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B
41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B
42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B
43 10697 西北大学 B
44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45 11117 扬州大学 B
46 10033 中国传媒大学 B-
47 10108 山西大学 B-
48 10140 辽宁大学 B-
49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B-
50 10357 安徽大学 B-
51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B-
52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B-
53 10446 曲阜师范大学 B-
54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55 10512 湖北大学 B-
56 10608 广西民族大学 B-
57 10673 云南大学 B-
58 10730 兰州大学 B-
59 10755 新疆大学 B-
60 10030 北京外国语大学 C+
61 10135 内蒙古师范大学 C+
62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63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C+
64 10271 上海外国语大学 C+
65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C+
66 10403 南昌大学 C+
67 10459 郑州大学 C+
68 10530 湘潭大学 C+
69 10637 重庆师范大学 C+
70 10656 西南民族大学 C+
71 10663 贵州师范大学 C+
72 10742 西北民族大学 C+
73 10762 新疆师范大学 C+
74 11658 海南师范大学 C+
75 10031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C
76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77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
78 10351 温州大学 C
79 10385 华侨大学 C
80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81 10427 济南大学 C
82 10524 中南民族大学 C
83 10532 湖南大学 C
84 10593 广西大学 C
85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C
86 10638 西华师范大学 C
87 10681 云南师范大学 C
88 11065 青岛大学 C
89 11075 三峡大学 C
90 10068 天津外国语大学 C-
91 10167 渤海大学 C-
92 10184 延边大学 C-
93 10247 同济大学 C-
94 10304 南通大学 C-
95 10451 鲁东大学 C-
96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C-
97 10589 海南大学 C-
98 10590 深圳大学 C-
99 10672 贵州民族大学 C-
100 10691 云南民族大学 C-
101 10749 宁夏大学 C-
102 11078 广州大学 C-
103 1184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C-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
专业课则是由各个学校自主命题,所专业课书目也不统一,以清华大学为例,专业课:(613)文学基础(856)中国文学史
 
中国语言文学考研参考书:
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微博]出版社;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语法讲义》朱德熙,商务印书馆;
《语言学概论》高名凯、石安石,中华书局。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就业方向:
( 1 )拥有中国语言文学系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的高校: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
(2)这个系主要学习汉语语言学史、语言学概论、语言变异研究、语言与文化、中国语言学史、语言统计学、汉语方言学、语义学、社会语言学、实验语音学、语法专题研究、修辞专题研究、语体学研究、文字音韵训诂学、对外汉语教学等。
(3)就业前景:多在高校、科研单位、对外汉语培训机构、新闻出版机构以及中学、国家机关从事教学、研究、培训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