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QQ群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分数线、中国人民大学报录比、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群、中国人民大学学姐微信、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真题、中国人民大学专业目录、中国人民大学排名、中国人民大学保研、中国人民大学公众号、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报考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生考试的同学在复习阶段会意识到自己的基础薄弱,时间不够用,寄期望于可以通过参加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QQ群的方式帮自己快速的掌握考试的重点。点击查看微信QQ群 http://m.okaoyan.com/qun.html手机访问

Add 中国人民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中国人民大学

但是,让很多同学都比较纠结的是,要不要在备考过程中报一个辅导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辅导机构呢?针对这些问题,考研派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两条建议:

1. 考研是一项几百万人长跑,最终只有少部分可以到达终点的运动,我们不能选择本科院校、不能选择好的导师授课、不能让自己聪明到看一遍就会,那么,就需要利用一切该利用的资源,在起跑阶段,就超越很多人。

2. 考研辅导班和考研培训班也并非救世主,同学们在选择辅导班的时候,授课导师一定要是报考院校对应专业比较优秀的研究生,或者名师。自己也要足够努力,才能考上理想的学校。

关于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辅培训班,目前包括考研机构开设的辅导班以及考研学校自行开设的辅导班。2007年前有很多学校的研究生录取考试,学校会开办一些考研专业课的辅导班,并有辅导班,这些辅导辅导非常好,因为都是参与出题或改卷老师们开的课,但后来国家不在允许研究生招生单位做任何相关的培训辅导,所以专业课考研辅导基本不在会更新,当然一些全国统考的科目还是会有些考研辅导机构会开设一些考研辅导班的培训课程,比如西医综合等等。 目前我国的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培训以考研机构为主,时间上包括长期和短期,形式上有大班授课、小班授课以及一对一授课等不同形式,公共课和专业课均有课程(专业课限于热门专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进行选择上不上辅导班以及选择辅导班的何种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QQ群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0601Z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中国人民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历史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6]历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考古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普通硕士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
611考古学综合
备  注: 复试专业课:考古学,外语
考古学综合主要考核考古学内容,同时也考核一些中国古代史内容。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0601Z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中国人民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历史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6]历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考古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1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3)历史学基础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313)历史学基础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313)历史学基础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40)德语
③(313)历史学基础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41)法语
③(313)历史学基础
④(--)无
备  注: 该招生计划根据往年录取情况编制,因教育部暂未下达2021年总规模,实际招生人数会因国家下拨招生计划和实际报考人数等因素有所调整。
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的各位同学,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生录取名单终于公布了,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是一个不错的专业,希望各位今年的考研分数线能过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2020年的录取分数线,下面是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公布的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和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2020年研究生复试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和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的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进入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生复试的基本要求线,后者是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包含了初试复试的综合成绩。本文是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内容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相关网站,如有出入请以中国人民大学官方网站公布的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为准。
 
以下是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录取名单,成绩从高到底,供准备报考该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参考:
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的各位同学,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生录取名单终于公布了,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是一个不错的专业,希望各位今年的考研分数线能过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下面是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公布的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和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和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的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进入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生复试的基本要求线,后者是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包含了初试复试的综合成绩。本文是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内容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相关网站,如有出入请以中国人民大学官方网站公布的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为准。
 
以下是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录取名单,成绩从高到底,供准备报考该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参考: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0601Z1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专业代码:0601Z1     门类/类别:历史学     学科/类别:考古学

专业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为例
据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已发布,详情如下:
141-历史学院
专业
方向
科目一
科目二
科目三
科目四
复试笔试科目
备注
0601Z1-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00-无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 611-考古学综合 -- 中国通史,外语 考古学综合含中国古代史

专业院校排名

0601 考古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21 所,本次参评21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36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697 西北大学 A+
3 10183 吉林大学 A-
4 10284 南京大学 B+
5 10422 山东大学 B+
6 10459 郑州大学 B+
7 10610 四川大学 B+
8 10335 浙江大学 B
9 10486 武汉大学 B
10 10558 中山大学 B
11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B-
12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B-
13 10055 南开大学 B-
14 10246 复旦大学 B-
15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
16 10384 厦门大学 C+
17 10475 河南大学 C+
18 10637 重庆师范大学 C+
19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C
20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C
21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C
22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C-
23 10108 山西大学 C-
24 10357 安徽大学 C-
25 11417 北京联合大学 C-

0601L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专业代码:0601L2    门类/类别:历史学     学科/类别:考古学

专业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为例
代码:
10002
学历:
本科
院校性质:
211工程,985工程,111计划,卓越计划,研究生院校,自主招生,国防生,教育部直属院校
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
611-考古学综合

专业院校排名

0601 考古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21 所,本次参评21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36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697 西北大学 A+
3 10183 吉林大学 A-
4 10284 南京大学 B+
5 10422 山东大学 B+
6 10459 郑州大学 B+
7 10610 四川大学 B+
8 10335 浙江大学 B
9 10486 武汉大学 B
10 10558 中山大学 B
11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B-
12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B-
13 10055 南开大学 B-
14 10246 复旦大学 B-
15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
16 10384 厦门大学 C+
17 10475 河南大学 C+
18 10637 重庆师范大学 C+
19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C
20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C
21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C
22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C-
23 10108 山西大学 C-
24 10357 安徽大学 C-
25 11417 北京联合大学 C-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17年)0601 考古学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21 所,本次参评21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36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697 西北大学 A+
3 10183 吉林大学 A-
4 10284 南京大学 B+
5 10422 山东大学 B+
6 10459 郑州大学 B+
7 10610 四川大学 B+
8 10335 浙江大学 B
9 10486 武汉大学 B
10 10558 中山大学 B
11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B-
12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B-
13 10055 南开大学 B-
14 10246 复旦大学 B-
15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
16 10384 厦门大学 C+
17 10475 河南大学 C+
18 10637 重庆师范大学 C+
19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C
20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C
21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C
22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C-
23 10108 山西大学 C-
24 10357 安徽大学 C-
25 11417 北京联合大学 C-
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2007年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学校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北京大学 A+ 3 山东大学 A 5 郑州大学 A
2 吉林大学 A 4 复旦大学 A 6 南开大学 A
 
B+等(10个):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武汉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山西大学
 
B等(10个):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
 
C等(7个):名单略
    2015-2016年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学校排名
排 名
学校名称(↓点查看)
星 级
重点学科
博士点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北京大学 5★ 1 1 47
2 吉林大学 5★ 1 1 47
3 南开大学 4★ 1 1 47
4 四川大学 4★ 0 1 47
5 山东大学 4★ 0 1 47
6 武汉大学 4★ 0 1 47
7 南京大学 4★ 0 1 47
8 复旦大学 4★ 0 1 47
9 中山大学 4★ 0 1 47
10 西北大学 3★ 0 1 47
11 中国人民大学 3★ 0 1 47
12 首都师范大学 3★ 0 1 47
13 山西大学 3★ 0 1 47
14 郑州大学 3★ 0 1 47
15 浙江大学 3★ 0 1 47
16 厦门大学 3★ 0 1 47
17 陕西师范大学 3★ 0 1 47
18 华东师范大学 3★ 0 1 47
19 兰州大学 3★ 0 0 47
2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 0 0 47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63考古学基础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参考书:
硕士点 专业方向 参考书目
考古学
(科学学位)
01 中国考古学
02 博物馆学
03 文化遗产学
04 文物保护
考试科目代码:723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拟招生名额:6)
参考书目:
1.陈  淳:《当代考古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
2.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3.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年
4. 冯先铭:《中国陶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年
5.王蕙贞:《文物保护学》 文物出版社 2009年
文物与博物馆
(专业学位)
01 考古学
02 博物馆学
03 文化遗产学
04 文物保护
考试科目代码:348 文博综合  (拟招生名额:15)
参考书目:
1.钱耀鹏:《考古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年
2.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生就业去向:
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文物、考古、博物馆系统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目前全国范围内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良好的就业势态。只是前些年的毕业生大都留在北京等中心城市,许多省市文博系统长期得不到相关的毕业生。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0%以上,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而中小城市或地区毕业生的需求始终供不应求。
2016年考研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就业方向
毕业生就业范围主要集中在全国省、市、区各级文物考古研究和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各级、各系统的博物馆文化部门,国家及省市机关(公务员),全国各高校(任教),出版部门(编辑、记者)。同时,部分毕业生出国深造,部分毕业生毕业后在相关领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