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史研究生分数线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湖南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湖南师范大学报录比、湖南师范大学考研群、湖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湖南师范大学考研真题、湖南师范大学专业目录、湖南师范大学排名、湖南师范大学保研、湖南师范大学公众号、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湖南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史研究生分数线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信息,包括复试分数线和录取分数线。因为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和复试分数线直接就决定了考生需要考取考多少分才能达到成功被院校录取的一个最低标准,这也是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的一个奋斗的目标和计划的基准。另外,考研分数线也是考生在前期择校、择专业的一个判断依据,如果考研录取分数线过高的话,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考生就会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可以进行自我衡量能否达到最低分数的要求而进行合理的选择。如果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史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尤其是历年分数线和复试分数线)相对而言较低的话,对于考生来说成功的几率就会比较大,备考过程也会相对的容易。考生获取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史分数线的途径有很多:学校研究生官网上通常会有详细的历年分数线情况,考研网站、论坛上也会有相关的资源。考研派的中就为大家总结了详细的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史考研录取分数线分数线情况,以供大家选择使用。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教育史的研究生。【手机访问】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湖南师范大学
考研派的考研频道内含有大量优质的课堂讲义真题资源,欢迎考生前去查询和购买。
关注微信公众号:【考研派之家】,了解第一手考研资讯,免费领取考研学习资源。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史专业考研录取分数线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信息,因为研究生录取分数线直接就决定了考生需要考取考多少分才能达到成功被院校录取的一个最低标准,这也是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的一个奋斗的目标和计划的基准。另外,考研录取分数线也是考生在前期择校、择专业的一个判断依据,如果考研录取分数线过高的话,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考生就会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可以进行自我衡量能否达到最低分数的要求而进行合理的选择。如果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史考研录取分数线(尤其是历年分数线和复试分数线)相对而言较低的话,对于考生来说成功的几率就会比较大,备考过程也会相对的容易。考生获取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史分数线的途径有很多:研究生官网上通常会有详细的历年分数线情况,考研网站、论坛上也会有相关的资源。考研派的中就为大家总结了详细的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史录取分数线情况,以供大家选择使用。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教育史的研究生。
2021湖南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史专业研究生考研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张传燧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出版;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021湖南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史专业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及要点(一)考试内容
1.全面掌握中国教育史的基本知识,包括: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事件;著名学校;教育著作;教育人物。
2.基本把握中国教育史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事件的内容及其特征。
3.初步了解教育人物的教育精神和教育情怀。
(二)考试要点
一、先秦时期的教育制度
1.“学在官府”;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
2.“六艺”;诸子私学;稷下学宫;期会
二、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
1.孔子的教育思想
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庶、富、教”:教育与社会发展;“性相近,习相远”:教育与人的发展;“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标;“六艺”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结合;论道德教育;论教师。
2.孟轲的教育思想
思孟学派;“性善论”与教育作用;“明人伦”与教育目的;人格理想与修养学说;“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3.荀况的教育思想
荀况与“六经”的传授;“性恶论”与教育作用;以培养“大儒”为教育目标;“六经”教学内容;“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论教师。
4.墨家的教育思想
“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素丝说”与教育作用;以“兼士”为教育目标;以科技知识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
5.教育论著的教育思想
《大学》:“三纲领”、“八条目”;
《中庸》:“天命之谓性”与“修道之谓教”、“尊德性”与“道问学”、学问思辨行;
《学记》:学制与学年、教育教学原则、尊师重道。
三、汉代的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
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以养士;实行察举,任贤使能。
2.封建国家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
太学、鸿都门学、郡国学;经学;《白虎通义》、熹平石经
3.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论道德教育。
四、魏晋南北朝隋唐的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
1.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
曹魏“五经课试法”;西晋“国子学”;刘宋“四学”、“总明观”;梁“五馆”。
2.隋唐“官学”体系的完备
国子监;六学一馆;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3.科举制度的建立
科举制;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科举制度与学校的关系;科举制度的影响。
4.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颜之推与《颜氏家训》;论士大夫教育;论家庭教育。
5.韩愈的教育思想
道统说与师道观;“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论人才的培养与选拔。
五、宋元明清时期的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
1.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北宋三次兴学;“苏湖教法”;“三舍法”、积分法、学田制、《州县学赦令格式》;“六等黜陟法”;“监生历事”制;社学;义学。
2.书院的建立与发展
北宋四大书院、南宋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朱张会讲与书院讲会制;太极书院、东林书院、漳南书院、诂经精舍、学海堂;书院教育的特点。
3.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的作用、目的;“大学”与“小学”;“朱子读书法”。
4.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致良知”与教育作用;“知行合一”的教育原则;“六经皆心迹”的教学观;“趋向鼓舞,中心喜悦”的儿童教育思想。
5.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公其非是于学校”的教育社会作用;“日生日成”的人性论与教育个体作用;义利合一的教育价值观。
6.颜元的教育思想
“实德实才”的培养目标;“六斋”与“实学”的教育内容;“习行”的教学过程方法。
六、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
1.教会学校的举办
马礼逊学校;宁波女学。
2.洋务学堂的创立
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幼童留美。
3.维新学堂的创办
万木草堂;时务学堂;北洋西学堂;南洋公学;经正女学;京师大学堂。
4.清末教育制度变革
“壬寅-癸卯学制”;建立教育行政体制:学部;确定教育宗旨;“庚款兴学”。
七、中国近代教育思想
1.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中体西用”;《劝学篇》;“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局限。
2.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大同书》的教育理想。
3.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开民智”、“伸民权”与教育作用;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
4.严复的教育思想
“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的“三育论”;“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八、中华民国时期教育体制变革
1.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制定教育方针;颁布“壬子-癸丑学制”。
2.新文化运动影响下流行的教育思潮
平民教育思潮;乡村教育思潮;工读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3.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
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
4.1922年“新学制”
“新学制”的标准和体系;“新学制”的特点;“新学制”的课程标准;“新学制”评价。
九、中华民国时期的教育思想
1.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高等教育思想;“尚自然,展个性”的个性教育思想。
2.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职业教育目的;“社会化、科学化”的职业教育方针;“手脑并用”的职业教育教学原则;“敬业乐群”的职业教育道德规范
3.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
“除文盲,作新民”的平民教育宗旨;“四大教育”的平民教育内容;“三大方式”的平民教育途径。
4.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
“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社会构造思想;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乡村教育使命;“改变社会现状,建设新文明”的乡村教育目的;以文化改造和精神教育为核心的乡村教育内容;“乡农学校”的乡村教育形式。
5.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生活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创造教育思想:创造教育的目的;创造教育的“六大解放”。
6.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
“活教育”的本质论;目的论;课程论;教学论。
二、参考书目
张传燧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出版;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021湖南师范大学外国教育史专业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及要点第一编 古代文明与教育(第一章到第五章)
第一章 史前教育
史前教育的内容;成年礼及其特征;青年之家;
第二章 学校的肇端
学校产生的原因
古代东方国家的世俗学校教育的特点;世俗学校的类型;
第三章 古希腊教育的兴衰
斯巴达教育的目的与特点;雅典教育的目的与特点;
智者;智者学派的贡献;
苏格拉底的教育活动与思想:知识与道德、“苏格拉底教学法”。
柏拉图的教育活动与思想:学园、四艺、《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活动与思想:灵魂论的教育意义、教育阶段理论;
第四章 古罗马教育的蜕变
西塞罗论雄辩家的培养;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论教育目的、论教育阶段;
第五章 中世纪教育的兴衰
主教学校;修道院学校;宫廷学校;骑士教育;城市学校;
中世纪大学:产生、组织与特权、影响
第二编 现代教育的历史基础(第六章到第十章)
第六章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的嬗变
弗吉里奥;维多里诺及其“快乐之家”;
伊拉斯谟;莫尔及其《乌托邦》;
蒙田;拉伯雷与《巨人传》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
文艺复兴时期大学的特征;
第七章 宗教改革时期教育的演变
马丁·路德论国民教育;
加尔文论国民义务教育
耶稣会学校;
第八章 17世纪教育的沿革
培根的科学教育思想;
弥尔顿的学园;
洛克的教育思想:《教育漫话》、绅士教育;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泛智教育论、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教学原则、统一学制;
第九章 18世纪教育的演进
卢梭的教育思想:《爱弥儿》、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英国:星期日学校、导生制、公学、学园、《初等教育法》;
德国:《初等学校及教师通则》、实科中学;
美国:文实中学、公共学校运动、《莫雷尔法》;
法国:帝国大学;
第十章 19世纪欧美国家教育的发展
功利主义教育思想:主要观点;
第斯多惠:全人教育、文化适应性原则;
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特征;
洪堡的教育改革;
英国:1870年《初等教育法》(福斯特教育法);
法国:《基佐法》、《费里法案》;
美国:贺拉斯•曼与公立学校运动;
实科中学
裴斯泰洛齐:教育心理学化思想、要素教育;
赫尔巴特:教学阶段理论、教育性教学理论;
福禄贝尔:学前教育理论体系、恩物;
第斯多惠:发展性教学;
斯宾塞:教育科学化思想、课程体系;
赫胥黎:科学教育思想
习明纳;
康乃尔计划;
第三编 现代教育的变迁
第十一章 现代教育的起源
阿伯茨霍尔姆学校;
乡村寄宿学校的特征;
儿童之家;
新教育运动的特征;
进步主义教育的特征;昆西方法;
杜威实验学校;有机教育学校;
葛雷制;道尔顿制;
文纳特卡计划;设计教学法。
杜威的教育思想:教育的本质、教育无目的、五步教学法、论道德教育、影响。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影响、局限与反思
永恒主义教育思潮;
要素主义教育思潮;
儿童研究运动及其影响;
美国:综合中学运动;《中等教育基本原则》;
英国:《巴尔福法案》;《哈多报告》;11岁考试;
综合中学运动的特征;
彼得一世的教育改革;《统一劳动学校规程》;
日本:《教育敕语》;
第十二章 战后初期各国教育的重建
《1944年教育法》(《巴特勒教育法》);
《郎之万一瓦隆方案》;
《汉堡协定》;
《教育基本法》;
第十三章 20世纪60-80年代欧美国家教育的演变
美国:1958年《国防教育法》、科南特的教育主张、回到基础运动;
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
法国:《高等教育法》;
第十四章 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的勃兴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
人力资本理论;
终身教育思潮;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2021湖南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史专业研究生考研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张传燧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出版;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021湖南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史专业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及要点(一)考试内容
1.全面掌握中国教育史的基本知识,包括: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事件;著名学校;教育著作;教育人物。
2.基本把握中国教育史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事件的内容及其特征。
3.初步了解教育人物的教育精神和教育情怀。
(二)考试要点
一、先秦时期的教育制度
1.“学在官府”;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
2.“六艺”;诸子私学;稷下学宫;期会
二、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
1.孔子的教育思想
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庶、富、教”:教育与社会发展;“性相近,习相远”:教育与人的发展;“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标;“六艺”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结合;论道德教育;论教师。
2.孟轲的教育思想
思孟学派;“性善论”与教育作用;“明人伦”与教育目的;人格理想与修养学说;“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3.荀况的教育思想
荀况与“六经”的传授;“性恶论”与教育作用;以培养“大儒”为教育目标;“六经”教学内容;“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论教师。
4.墨家的教育思想
“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素丝说”与教育作用;以“兼士”为教育目标;以科技知识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
5.教育论著的教育思想
《大学》:“三纲领”、“八条目”;
《中庸》:“天命之谓性”与“修道之谓教”、“尊德性”与“道问学”、学问思辨行;
《学记》:学制与学年、教育教学原则、尊师重道。
三、汉代的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
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以养士;实行察举,任贤使能。
2.封建国家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
太学、鸿都门学、郡国学;经学;《白虎通义》、熹平石经
3.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论道德教育。
四、魏晋南北朝隋唐的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
1.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
曹魏“五经课试法”;西晋“国子学”;刘宋“四学”、“总明观”;梁“五馆”。
2.隋唐“官学”体系的完备
国子监;六学一馆;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3.科举制度的建立
科举制;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科举制度与学校的关系;科举制度的影响。
4.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颜之推与《颜氏家训》;论士大夫教育;论家庭教育。
5.韩愈的教育思想
道统说与师道观;“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论人才的培养与选拔。
五、宋元明清时期的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
1.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北宋三次兴学;“苏湖教法”;“三舍法”、积分法、学田制、《州县学赦令格式》;“六等黜陟法”;“监生历事”制;社学;义学。
2.书院的建立与发展
北宋四大书院、南宋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朱张会讲与书院讲会制;太极书院、东林书院、漳南书院、诂经精舍、学海堂;书院教育的特点。
3.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的作用、目的;“大学”与“小学”;“朱子读书法”。
4.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致良知”与教育作用;“知行合一”的教育原则;“六经皆心迹”的教学观;“趋向鼓舞,中心喜悦”的儿童教育思想。
5.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公其非是于学校”的教育社会作用;“日生日成”的人性论与教育个体作用;义利合一的教育价值观。
6.颜元的教育思想
“实德实才”的培养目标;“六斋”与“实学”的教育内容;“习行”的教学过程方法。
六、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
1.教会学校的举办
马礼逊学校;宁波女学。
2.洋务学堂的创立
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幼童留美。
3.维新学堂的创办
万木草堂;时务学堂;北洋西学堂;南洋公学;经正女学;京师大学堂。
4.清末教育制度变革
“壬寅-癸卯学制”;建立教育行政体制:学部;确定教育宗旨;“庚款兴学”。
七、中国近代教育思想
1.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中体西用”;《劝学篇》;“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局限。
2.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大同书》的教育理想。
3.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开民智”、“伸民权”与教育作用;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
4.严复的教育思想
“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的“三育论”;“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八、中华民国时期教育体制变革
1.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制定教育方针;颁布“壬子-癸丑学制”。
2.新文化运动影响下流行的教育思潮
平民教育思潮;乡村教育思潮;工读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3.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
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
4.1922年“新学制”
“新学制”的标准和体系;“新学制”的特点;“新学制”的课程标准;“新学制”评价。
九、中华民国时期的教育思想
1.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高等教育思想;“尚自然,展个性”的个性教育思想。
2.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职业教育目的;“社会化、科学化”的职业教育方针;“手脑并用”的职业教育教学原则;“敬业乐群”的职业教育道德规范
3.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
“除文盲,作新民”的平民教育宗旨;“四大教育”的平民教育内容;“三大方式”的平民教育途径。
4.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
“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社会构造思想;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乡村教育使命;“改变社会现状,建设新文明”的乡村教育目的;以文化改造和精神教育为核心的乡村教育内容;“乡农学校”的乡村教育形式。
5.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生活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创造教育思想:创造教育的目的;创造教育的“六大解放”。
6.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
“活教育”的本质论;目的论;课程论;教学论。
二、参考书目
张传燧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出版;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021湖南师范大学外国教育史专业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及要点第一编 古代文明与教育(第一章到第五章)
第一章 史前教育
史前教育的内容;成年礼及其特征;青年之家;
第二章 学校的肇端
学校产生的原因
古代东方国家的世俗学校教育的特点;世俗学校的类型;
第三章 古希腊教育的兴衰
斯巴达教育的目的与特点;雅典教育的目的与特点;
智者;智者学派的贡献;
苏格拉底的教育活动与思想:知识与道德、“苏格拉底教学法”。
柏拉图的教育活动与思想:学园、四艺、《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活动与思想:灵魂论的教育意义、教育阶段理论;
第四章 古罗马教育的蜕变
西塞罗论雄辩家的培养;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论教育目的、论教育阶段;
第五章 中世纪教育的兴衰
主教学校;修道院学校;宫廷学校;骑士教育;城市学校;
中世纪大学:产生、组织与特权、影响
第二编 现代教育的历史基础(第六章到第十章)
第六章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的嬗变
弗吉里奥;维多里诺及其“快乐之家”;
伊拉斯谟;莫尔及其《乌托邦》;
蒙田;拉伯雷与《巨人传》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
文艺复兴时期大学的特征;
第七章 宗教改革时期教育的演变
马丁·路德论国民教育;
加尔文论国民义务教育
耶稣会学校;
第八章 17世纪教育的沿革
培根的科学教育思想;
弥尔顿的学园;
洛克的教育思想:《教育漫话》、绅士教育;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泛智教育论、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教学原则、统一学制;
第九章 18世纪教育的演进
卢梭的教育思想:《爱弥儿》、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英国:星期日学校、导生制、公学、学园、《初等教育法》;
德国:《初等学校及教师通则》、实科中学;
美国:文实中学、公共学校运动、《莫雷尔法》;
法国:帝国大学;
第十章 19世纪欧美国家教育的发展
功利主义教育思想:主要观点;
第斯多惠:全人教育、文化适应性原则;
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特征;
洪堡的教育改革;
英国:1870年《初等教育法》(福斯特教育法);
法国:《基佐法》、《费里法案》;
美国:贺拉斯•曼与公立学校运动;
实科中学
裴斯泰洛齐:教育心理学化思想、要素教育;
赫尔巴特:教学阶段理论、教育性教学理论;
福禄贝尔:学前教育理论体系、恩物;
第斯多惠:发展性教学;
斯宾塞:教育科学化思想、课程体系;
赫胥黎:科学教育思想
习明纳;
康乃尔计划;
第三编 现代教育的变迁
第十一章 现代教育的起源
阿伯茨霍尔姆学校;
乡村寄宿学校的特征;
儿童之家;
新教育运动的特征;
进步主义教育的特征;昆西方法;
杜威实验学校;有机教育学校;
葛雷制;道尔顿制;
文纳特卡计划;设计教学法。
杜威的教育思想:教育的本质、教育无目的、五步教学法、论道德教育、影响。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影响、局限与反思
永恒主义教育思潮;
要素主义教育思潮;
儿童研究运动及其影响;
美国:综合中学运动;《中等教育基本原则》;
英国:《巴尔福法案》;《哈多报告》;11岁考试;
综合中学运动的特征;
彼得一世的教育改革;《统一劳动学校规程》;
日本:《教育敕语》;
第十二章 战后初期各国教育的重建
《1944年教育法》(《巴特勒教育法》);
《郎之万一瓦隆方案》;
《汉堡协定》;
《教育基本法》;
第十三章 20世纪60-80年代欧美国家教育的演变
美国:1958年《国防教育法》、科南特的教育主张、回到基础运动;
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
法国:《高等教育法》;
第十四章 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的勃兴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
人力资本理论;
终身教育思潮;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史040103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湖南师范大学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中国教育发展史 02外国教育发展史 |
|
招生人数: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
|
备 注: | 复试笔试科目: 比较教育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①教学论 ②普通心理学 |
2021湖南师范大学科学教育史专业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及要点一、晚清科学教育思想研究(1840~1911)
(一)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时期科学教育思想的萌芽(1840~1894)
鸦片战争时期科学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洋务运动时期科学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二)维新运动和清末“新政”时期科学教育思想的发展(1895~1911)
维新运动科学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清末“新政”时期科学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三)影响晚清科学教育思想发展的外部思想因素
影响晚清科学教育思想发展的几个外部思想因素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学教育思想研究(1915~1927)
(一)五四先哲对科学本质的探讨
(二)科学教育的价值
(三)科学教授的讨论
(四)“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科学教育思想的影响
三、国民政府时期科学教育思想研究(1927~1949)
(一)科学教育思想的时代土壤
(二)科学与科学教育的内涵、内容及价值认识
(三)推进科学教育发展的方法论
(四)国民政府时期科学教育思想的特点
四、萌芽阶段的普通中小学科学教育(1878~1902)
(一)教育者对普通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作用和地位的认识
(二)萌芽阶段普通中小学科学教育
五、制度化初期的普通中小学科学教育(1902~1915)
(一)普通中小学科学教育制度的建立
(二)普通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内容
(三)科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和科学教育的目标
(四)普通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方法
(五)普通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保障措施
(六)日本科学教育对中国的影响
六、新文化语境下深受美国影响的科学教育(1915~1922)
(一)对当时科学教育的反思——没有“科学”的“科学教育”
(二)新文化语境下的科学教育
(三)来自美国的影响
七、推士来华与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
(一)推士来华及其活动
调查的源起;推士在华所到过的地方;推士的工作成果
(二)推士对中国学校科学教育的考察
影响中国学校科学教育的背景因素;中国学校科学教育的突出问题
(三)推士对中国科学教育改革的建议
着眼于整体的建议;改进中国科学教育的具体建议
八、中国近代中小学科学教育(1922~1949)
(一)“新学制”与普通中小学科学教育(1922一1927)
“新学制”影响下的普通中小学科学教育概况;“综合科学课程”和“分科选课制”
(二)国民政府前期普通中小学科学教育(1927~1937)
教育方针、法规的制定与普通中小学科学教育;国民政府前期普通中小学科学教育概况;国民政府前期普通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保障措施
(三)国民政府后期普通中小学科学教育(1937—1949)
抗日战争后普通中小学科学教育概况;短期学校和国立中学的科学教育
2021湖南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史专业研究生考研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张传燧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出版;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021湖南师范大学外国教育史专业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及要点第一编 古代文明与教育(第一章到第五章)
第一章 史前教育
史前教育的内容;成年礼及其特征;青年之家;
第二章 学校的肇端
学校产生的原因
古代东方国家的世俗学校教育的特点;世俗学校的类型;
第三章 古希腊教育的兴衰
斯巴达教育的目的与特点;雅典教育的目的与特点;
智者;智者学派的贡献;
苏格拉底的教育活动与思想:知识与道德、“苏格拉底教学法”。
柏拉图的教育活动与思想:学园、四艺、《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活动与思想:灵魂论的教育意义、教育阶段理论;
第四章 古罗马教育的蜕变
西塞罗论雄辩家的培养;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论教育目的、论教育阶段;
第五章 中世纪教育的兴衰
主教学校;修道院学校;宫廷学校;骑士教育;城市学校;
中世纪大学:产生、组织与特权、影响
第二编 现代教育的历史基础(第六章到第十章)
第六章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的嬗变
弗吉里奥;维多里诺及其“快乐之家”;
伊拉斯谟;莫尔及其《乌托邦》;
蒙田;拉伯雷与《巨人传》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
文艺复兴时期大学的特征;
第七章 宗教改革时期教育的演变
马丁·路德论国民教育;
加尔文论国民义务教育
耶稣会学校;
第八章 17世纪教育的沿革
培根的科学教育思想;
弥尔顿的学园;
洛克的教育思想:《教育漫话》、绅士教育;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泛智教育论、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教学原则、统一学制;
第九章 18世纪教育的演进
卢梭的教育思想:《爱弥儿》、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英国:星期日学校、导生制、公学、学园、《初等教育法》;
德国:《初等学校及教师通则》、实科中学;
美国:文实中学、公共学校运动、《莫雷尔法》;
法国:帝国大学;
第十章 19世纪欧美国家教育的发展
功利主义教育思想:主要观点;
第斯多惠:全人教育、文化适应性原则;
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特征;
洪堡的教育改革;
英国:1870年《初等教育法》(福斯特教育法);
法国:《基佐法》、《费里法案》;
美国:贺拉斯•曼与公立学校运动;
实科中学
裴斯泰洛齐:教育心理学化思想、要素教育;
赫尔巴特:教学阶段理论、教育性教学理论;
福禄贝尔:学前教育理论体系、恩物;
第斯多惠:发展性教学;
斯宾塞:教育科学化思想、课程体系;
赫胥黎:科学教育思想
习明纳;
康乃尔计划;
第三编 现代教育的变迁
第十一章 现代教育的起源
阿伯茨霍尔姆学校;
乡村寄宿学校的特征;
儿童之家;
新教育运动的特征;
进步主义教育的特征;昆西方法;
杜威实验学校;有机教育学校;
葛雷制;道尔顿制;
文纳特卡计划;设计教学法。
杜威的教育思想:教育的本质、教育无目的、五步教学法、论道德教育、影响。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影响、局限与反思
永恒主义教育思潮;
要素主义教育思潮;
儿童研究运动及其影响;
美国:综合中学运动;《中等教育基本原则》;
英国:《巴尔福法案》;《哈多报告》;11岁考试;
综合中学运动的特征;
彼得一世的教育改革;《统一劳动学校规程》;
日本:《教育敕语》;
第十二章 战后初期各国教育的重建
《1944年教育法》(《巴特勒教育法》);
《郎之万一瓦隆方案》;
《汉堡协定》;
《教育基本法》;
第十三章 20世纪60-80年代欧美国家教育的演变
美国:1958年《国防教育法》、科南特的教育主张、回到基础运动;
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
法国:《高等教育法》;
第十四章 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的勃兴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
人力资本理论;
终身教育思潮;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2021湖南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史专业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及要点(一)考试内容
1.全面掌握中国教育史的基本知识,包括: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事件;著名学校;教育著作;教育人物。
2.基本把握中国教育史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事件的内容及其特征。
3.初步了解教育人物的教育精神和教育情怀。
(二)考试要点
一、先秦时期的教育制度
1.“学在官府”;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
2.“六艺”;诸子私学;稷下学宫;期会
二、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
1.孔子的教育思想
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庶、富、教”:教育与社会发展;“性相近,习相远”:教育与人的发展;“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标;“六艺”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结合;论道德教育;论教师。
2.孟轲的教育思想
思孟学派;“性善论”与教育作用;“明人伦”与教育目的;人格理想与修养学说;“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3.荀况的教育思想
荀况与“六经”的传授;“性恶论”与教育作用;以培养“大儒”为教育目标;“六经”教学内容;“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论教师。
4.墨家的教育思想
“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素丝说”与教育作用;以“兼士”为教育目标;以科技知识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
5.教育论著的教育思想
《大学》:“三纲领”、“八条目”;
《中庸》:“天命之谓性”与“修道之谓教”、“尊德性”与“道问学”、学问思辨行;
《学记》:学制与学年、教育教学原则、尊师重道。
三、汉代的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
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以养士;实行察举,任贤使能。
2.封建国家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
太学、鸿都门学、郡国学;经学;《白虎通义》、熹平石经
3.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论道德教育。
四、魏晋南北朝隋唐的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
1.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
曹魏“五经课试法”;西晋“国子学”;刘宋“四学”、“总明观”;梁“五馆”。
2.隋唐“官学”体系的完备
国子监;六学一馆;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3.科举制度的建立
科举制;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科举制度与学校的关系;科举制度的影响。
4.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颜之推与《颜氏家训》;论士大夫教育;论家庭教育。
5.韩愈的教育思想
道统说与师道观;“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论人才的培养与选拔。
五、宋元明清时期的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
1.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北宋三次兴学;“苏湖教法”;“三舍法”、积分法、学田制、《州县学赦令格式》;“六等黜陟法”;“监生历事”制;社学;义学。
2.书院的建立与发展
北宋四大书院、南宋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朱张会讲与书院讲会制;太极书院、东林书院、漳南书院、诂经精舍、学海堂;书院教育的特点。
3.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的作用、目的;“大学”与“小学”;“朱子读书法”。
4.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致良知”与教育作用;“知行合一”的教育原则;“六经皆心迹”的教学观;“趋向鼓舞,中心喜悦”的儿童教育思想。
5.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公其非是于学校”的教育社会作用;“日生日成”的人性论与教育个体作用;义利合一的教育价值观。
6.颜元的教育思想
“实德实才”的培养目标;“六斋”与“实学”的教育内容;“习行”的教学过程方法。
六、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
1.教会学校的举办
马礼逊学校;宁波女学。
2.洋务学堂的创立
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幼童留美。
3.维新学堂的创办
万木草堂;时务学堂;北洋西学堂;南洋公学;经正女学;京师大学堂。
4.清末教育制度变革
“壬寅-癸卯学制”;建立教育行政体制:学部;确定教育宗旨;“庚款兴学”。
七、中国近代教育思想
1.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中体西用”;《劝学篇》;“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局限。
2.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大同书》的教育理想。
3.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开民智”、“伸民权”与教育作用;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
4.严复的教育思想
“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的“三育论”;“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八、中华民国时期教育体制变革
1.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制定教育方针;颁布“壬子-癸丑学制”。
2.新文化运动影响下流行的教育思潮
平民教育思潮;乡村教育思潮;工读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3.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
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
4.1922年“新学制”
“新学制”的标准和体系;“新学制”的特点;“新学制”的课程标准;“新学制”评价。
九、中华民国时期的教育思想
1.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高等教育思想;“尚自然,展个性”的个性教育思想。
2.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职业教育目的;“社会化、科学化”的职业教育方针;“手脑并用”的职业教育教学原则;“敬业乐群”的职业教育道德规范
3.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
“除文盲,作新民”的平民教育宗旨;“四大教育”的平民教育内容;“三大方式”的平民教育途径。
4.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
“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社会构造思想;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乡村教育使命;“改变社会现状,建设新文明”的乡村教育目的;以文化改造和精神教育为核心的乡村教育内容;“乡农学校”的乡村教育形式。
5.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生活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创造教育思想:创造教育的目的;创造教育的“六大解放”。
6.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
“活教育”的本质论;目的论;课程论;教学论。
二、参考书目
张传燧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出版;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021湖南师范大学外国教育史专业研究生考研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张斌贤 主编,王晨 副主编:《外国教育史》,第2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
2021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史040103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湖南师范大学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 (全日制)中国教育发展史 02 (全日制)外国教育发展史 |
|
招生人数: | 4 |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11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
|
备 注: | 复试科目: 比较教育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①教学论 ②普通心理学 |
2021湖南师范大学科学教育史专业研究生考研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王伦信.中国近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史[M]. 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
金忠明.中国近代科学教育思想研究[M]. 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
沈敏. 中国近代小学科学教育研究(1902-1937)[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6.
2021湖南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史专业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及要点(一)考试内容
1.全面掌握中国教育史的基本知识,包括: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事件;著名学校;教育著作;教育人物。
2.基本把握中国教育史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事件的内容及其特征。
3.初步了解教育人物的教育精神和教育情怀。
(二)考试要点
一、先秦时期的教育制度
1.“学在官府”;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
2.“六艺”;诸子私学;稷下学宫;期会
二、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
1.孔子的教育思想
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庶、富、教”:教育与社会发展;“性相近,习相远”:教育与人的发展;“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标;“六艺”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结合;论道德教育;论教师。
2.孟轲的教育思想
思孟学派;“性善论”与教育作用;“明人伦”与教育目的;人格理想与修养学说;“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3.荀况的教育思想
荀况与“六经”的传授;“性恶论”与教育作用;以培养“大儒”为教育目标;“六经”教学内容;“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论教师。
4.墨家的教育思想
“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素丝说”与教育作用;以“兼士”为教育目标;以科技知识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
5.教育论著的教育思想
《大学》:“三纲领”、“八条目”;
《中庸》:“天命之谓性”与“修道之谓教”、“尊德性”与“道问学”、学问思辨行;
《学记》:学制与学年、教育教学原则、尊师重道。
三、汉代的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
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以养士;实行察举,任贤使能。
2.封建国家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
太学、鸿都门学、郡国学;经学;《白虎通义》、熹平石经
3.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论道德教育。
四、魏晋南北朝隋唐的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
1.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
曹魏“五经课试法”;西晋“国子学”;刘宋“四学”、“总明观”;梁“五馆”。
2.隋唐“官学”体系的完备
国子监;六学一馆;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3.科举制度的建立
科举制;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科举制度与学校的关系;科举制度的影响。
4.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颜之推与《颜氏家训》;论士大夫教育;论家庭教育。
5.韩愈的教育思想
道统说与师道观;“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论人才的培养与选拔。
五、宋元明清时期的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
1.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北宋三次兴学;“苏湖教法”;“三舍法”、积分法、学田制、《州县学赦令格式》;“六等黜陟法”;“监生历事”制;社学;义学。
2.书院的建立与发展
北宋四大书院、南宋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朱张会讲与书院讲会制;太极书院、东林书院、漳南书院、诂经精舍、学海堂;书院教育的特点。
3.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的作用、目的;“大学”与“小学”;“朱子读书法”。
4.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致良知”与教育作用;“知行合一”的教育原则;“六经皆心迹”的教学观;“趋向鼓舞,中心喜悦”的儿童教育思想。
5.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公其非是于学校”的教育社会作用;“日生日成”的人性论与教育个体作用;义利合一的教育价值观。
6.颜元的教育思想
“实德实才”的培养目标;“六斋”与“实学”的教育内容;“习行”的教学过程方法。
六、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
1.教会学校的举办
马礼逊学校;宁波女学。
2.洋务学堂的创立
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幼童留美。
3.维新学堂的创办
万木草堂;时务学堂;北洋西学堂;南洋公学;经正女学;京师大学堂。
4.清末教育制度变革
“壬寅-癸卯学制”;建立教育行政体制:学部;确定教育宗旨;“庚款兴学”。
七、中国近代教育思想
1.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中体西用”;《劝学篇》;“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局限。
2.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大同书》的教育理想。
3.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开民智”、“伸民权”与教育作用;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
4.严复的教育思想
“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的“三育论”;“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八、中华民国时期教育体制变革
1.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制定教育方针;颁布“壬子-癸丑学制”。
2.新文化运动影响下流行的教育思潮
平民教育思潮;乡村教育思潮;工读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3.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
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
4.1922年“新学制”
“新学制”的标准和体系;“新学制”的特点;“新学制”的课程标准;“新学制”评价。
九、中华民国时期的教育思想
1.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高等教育思想;“尚自然,展个性”的个性教育思想。
2.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职业教育目的;“社会化、科学化”的职业教育方针;“手脑并用”的职业教育教学原则;“敬业乐群”的职业教育道德规范
3.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
“除文盲,作新民”的平民教育宗旨;“四大教育”的平民教育内容;“三大方式”的平民教育途径。
4.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
“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社会构造思想;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乡村教育使命;“改变社会现状,建设新文明”的乡村教育目的;以文化改造和精神教育为核心的乡村教育内容;“乡农学校”的乡村教育形式。
5.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生活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创造教育思想:创造教育的目的;创造教育的“六大解放”。
6.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
“活教育”的本质论;目的论;课程论;教学论。
2021湖南师范大学外国教育史专业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及要点第一编 古代文明与教育(第一章到第五章)
第一章 史前教育
史前教育的内容;成年礼及其特征;青年之家;
第二章 学校的肇端
学校产生的原因
古代东方国家的世俗学校教育的特点;世俗学校的类型;
第三章 古希腊教育的兴衰
斯巴达教育的目的与特点;雅典教育的目的与特点;
智者;智者学派的贡献;
苏格拉底的教育活动与思想:知识与道德、“苏格拉底教学法”。
柏拉图的教育活动与思想:学园、四艺、《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活动与思想:灵魂论的教育意义、教育阶段理论;
第四章 古罗马教育的蜕变
西塞罗论雄辩家的培养;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论教育目的、论教育阶段;
第五章 中世纪教育的兴衰
主教学校;修道院学校;宫廷学校;骑士教育;城市学校;
中世纪大学:产生、组织与特权、影响
第二编 现代教育的历史基础(第六章到第十章)
第六章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的嬗变
弗吉里奥;维多里诺及其“快乐之家”;
伊拉斯谟;莫尔及其《乌托邦》;
蒙田;拉伯雷与《巨人传》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
文艺复兴时期大学的特征;
第七章 宗教改革时期教育的演变
马丁·路德论国民教育;
加尔文论国民义务教育
耶稣会学校;
第八章 17世纪教育的沿革
培根的科学教育思想;
弥尔顿的学园;
洛克的教育思想:《教育漫话》、绅士教育;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泛智教育论、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教学原则、统一学制;
第九章 18世纪教育的演进
卢梭的教育思想:《爱弥儿》、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英国:星期日学校、导生制、公学、学园、《初等教育法》;
德国:《初等学校及教师通则》、实科中学;
美国:文实中学、公共学校运动、《莫雷尔法》;
法国:帝国大学;
第十章 19世纪欧美国家教育的发展
功利主义教育思想:主要观点;
第斯多惠:全人教育、文化适应性原则;
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特征;
洪堡的教育改革;
英国:1870年《初等教育法》(福斯特教育法);
法国:《基佐法》、《费里法案》;
美国:贺拉斯•曼与公立学校运动;
实科中学
裴斯泰洛齐:教育心理学化思想、要素教育;
赫尔巴特:教学阶段理论、教育性教学理论;
福禄贝尔:学前教育理论体系、恩物;
第斯多惠:发展性教学;
斯宾塞:教育科学化思想、课程体系;
赫胥黎:科学教育思想
习明纳;
康乃尔计划;
第三编 现代教育的变迁
第十一章 现代教育的起源
阿伯茨霍尔姆学校;
乡村寄宿学校的特征;
儿童之家;
新教育运动的特征;
进步主义教育的特征;昆西方法;
杜威实验学校;有机教育学校;
葛雷制;道尔顿制;
文纳特卡计划;设计教学法。
杜威的教育思想:教育的本质、教育无目的、五步教学法、论道德教育、影响。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影响、局限与反思
永恒主义教育思潮;
要素主义教育思潮;
儿童研究运动及其影响;
美国:综合中学运动;《中等教育基本原则》;
英国:《巴尔福法案》;《哈多报告》;11岁考试;
综合中学运动的特征;
彼得一世的教育改革;《统一劳动学校规程》;
日本:《教育敕语》;
第十二章 战后初期各国教育的重建
《1944年教育法》(《巴特勒教育法》);
《郎之万一瓦隆方案》;
《汉堡协定》;
《教育基本法》;
第十三章 20世纪60-80年代欧美国家教育的演变
美国:1958年《国防教育法》、科南特的教育主张、回到基础运动;
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
法国:《高等教育法》;
第十四章 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的勃兴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
人力资本理论;
终身教育思潮;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2021湖南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史专业研究生考研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张传燧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出版;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021湖南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史专业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及要点(一)考试内容
1.全面掌握中国教育史的基本知识,包括: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事件;著名学校;教育著作;教育人物。
2.基本把握中国教育史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事件的内容及其特征。
3.初步了解教育人物的教育精神和教育情怀。
(二)考试要点
一、先秦时期的教育制度
1.“学在官府”;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
2.“六艺”;诸子私学;稷下学宫;期会
二、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
1.孔子的教育思想
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庶、富、教”:教育与社会发展;“性相近,习相远”:教育与人的发展;“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标;“六艺”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结合;论道德教育;论教师。
2.孟轲的教育思想
思孟学派;“性善论”与教育作用;“明人伦”与教育目的;人格理想与修养学说;“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3.荀况的教育思想
荀况与“六经”的传授;“性恶论”与教育作用;以培养“大儒”为教育目标;“六经”教学内容;“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论教师。
4.墨家的教育思想
“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素丝说”与教育作用;以“兼士”为教育目标;以科技知识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
5.教育论著的教育思想
《大学》:“三纲领”、“八条目”;
《中庸》:“天命之谓性”与“修道之谓教”、“尊德性”与“道问学”、学问思辨行;
《学记》:学制与学年、教育教学原则、尊师重道。
三、汉代的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
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以养士;实行察举,任贤使能。
2.封建国家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
太学、鸿都门学、郡国学;经学;《白虎通义》、熹平石经
3.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论道德教育。
四、魏晋南北朝隋唐的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
1.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
曹魏“五经课试法”;西晋“国子学”;刘宋“四学”、“总明观”;梁“五馆”。
2.隋唐“官学”体系的完备
国子监;六学一馆;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3.科举制度的建立
科举制;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科举制度与学校的关系;科举制度的影响。
4.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颜之推与《颜氏家训》;论士大夫教育;论家庭教育。
5.韩愈的教育思想
道统说与师道观;“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论人才的培养与选拔。
五、宋元明清时期的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
1.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北宋三次兴学;“苏湖教法”;“三舍法”、积分法、学田制、《州县学赦令格式》;“六等黜陟法”;“监生历事”制;社学;义学。
2.书院的建立与发展
北宋四大书院、南宋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朱张会讲与书院讲会制;太极书院、东林书院、漳南书院、诂经精舍、学海堂;书院教育的特点。
3.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的作用、目的;“大学”与“小学”;“朱子读书法”。
4.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致良知”与教育作用;“知行合一”的教育原则;“六经皆心迹”的教学观;“趋向鼓舞,中心喜悦”的儿童教育思想。
5.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公其非是于学校”的教育社会作用;“日生日成”的人性论与教育个体作用;义利合一的教育价值观。
6.颜元的教育思想
“实德实才”的培养目标;“六斋”与“实学”的教育内容;“习行”的教学过程方法。
六、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
1.教会学校的举办
马礼逊学校;宁波女学。
2.洋务学堂的创立
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幼童留美。
3.维新学堂的创办
万木草堂;时务学堂;北洋西学堂;南洋公学;经正女学;京师大学堂。
4.清末教育制度变革
“壬寅-癸卯学制”;建立教育行政体制:学部;确定教育宗旨;“庚款兴学”。
七、中国近代教育思想
1.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中体西用”;《劝学篇》;“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局限。
2.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大同书》的教育理想。
3.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开民智”、“伸民权”与教育作用;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
4.严复的教育思想
“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的“三育论”;“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八、中华民国时期教育体制变革
1.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制定教育方针;颁布“壬子-癸丑学制”。
2.新文化运动影响下流行的教育思潮
平民教育思潮;乡村教育思潮;工读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3.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
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
4.1922年“新学制”
“新学制”的标准和体系;“新学制”的特点;“新学制”的课程标准;“新学制”评价。
九、中华民国时期的教育思想
1.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高等教育思想;“尚自然,展个性”的个性教育思想。
2.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职业教育目的;“社会化、科学化”的职业教育方针;“手脑并用”的职业教育教学原则;“敬业乐群”的职业教育道德规范
3.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
“除文盲,作新民”的平民教育宗旨;“四大教育”的平民教育内容;“三大方式”的平民教育途径。
4.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
“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社会构造思想;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乡村教育使命;“改变社会现状,建设新文明”的乡村教育目的;以文化改造和精神教育为核心的乡村教育内容;“乡农学校”的乡村教育形式。
5.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生活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创造教育思想:创造教育的目的;创造教育的“六大解放”。
6.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
“活教育”的本质论;目的论;课程论;教学论。
2021湖南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史专业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及要点(一)考试内容
1.全面掌握中国教育史的基本知识,包括: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事件;著名学校;教育著作;教育人物。
2.基本把握中国教育史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事件的内容及其特征。
3.初步了解教育人物的教育精神和教育情怀。
(二)考试要点
一、先秦时期的教育制度
1.“学在官府”;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
2.“六艺”;诸子私学;稷下学宫;期会
二、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
1.孔子的教育思想
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庶、富、教”:教育与社会发展;“性相近,习相远”:教育与人的发展;“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标;“六艺”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结合;论道德教育;论教师。
2.孟轲的教育思想
思孟学派;“性善论”与教育作用;“明人伦”与教育目的;人格理想与修养学说;“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3.荀况的教育思想
荀况与“六经”的传授;“性恶论”与教育作用;以培养“大儒”为教育目标;“六经”教学内容;“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论教师。
4.墨家的教育思想
“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素丝说”与教育作用;以“兼士”为教育目标;以科技知识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
5.教育论著的教育思想
《大学》:“三纲领”、“八条目”;
《中庸》:“天命之谓性”与“修道之谓教”、“尊德性”与“道问学”、学问思辨行;
《学记》:学制与学年、教育教学原则、尊师重道。
三、汉代的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
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以养士;实行察举,任贤使能。
2.封建国家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
太学、鸿都门学、郡国学;经学;《白虎通义》、熹平石经
3.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论道德教育。
四、魏晋南北朝隋唐的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
1.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
曹魏“五经课试法”;西晋“国子学”;刘宋“四学”、“总明观”;梁“五馆”。
2.隋唐“官学”体系的完备
国子监;六学一馆;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3.科举制度的建立
科举制;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科举制度与学校的关系;科举制度的影响。
4.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颜之推与《颜氏家训》;论士大夫教育;论家庭教育。
5.韩愈的教育思想
道统说与师道观;“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论人才的培养与选拔。
五、宋元明清时期的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
1.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北宋三次兴学;“苏湖教法”;“三舍法”、积分法、学田制、《州县学赦令格式》;“六等黜陟法”;“监生历事”制;社学;义学。
2.书院的建立与发展
北宋四大书院、南宋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朱张会讲与书院讲会制;太极书院、东林书院、漳南书院、诂经精舍、学海堂;书院教育的特点。
3.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的作用、目的;“大学”与“小学”;“朱子读书法”。
4.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致良知”与教育作用;“知行合一”的教育原则;“六经皆心迹”的教学观;“趋向鼓舞,中心喜悦”的儿童教育思想。
5.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公其非是于学校”的教育社会作用;“日生日成”的人性论与教育个体作用;义利合一的教育价值观。
6.颜元的教育思想
“实德实才”的培养目标;“六斋”与“实学”的教育内容;“习行”的教学过程方法。
六、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
1.教会学校的举办
马礼逊学校;宁波女学。
2.洋务学堂的创立
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幼童留美。
3.维新学堂的创办
万木草堂;时务学堂;北洋西学堂;南洋公学;经正女学;京师大学堂。
4.清末教育制度变革
“壬寅-癸卯学制”;建立教育行政体制:学部;确定教育宗旨;“庚款兴学”。
七、中国近代教育思想
1.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中体西用”;《劝学篇》;“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局限。
2.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大同书》的教育理想。
3.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开民智”、“伸民权”与教育作用;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
4.严复的教育思想
“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的“三育论”;“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八、中华民国时期教育体制变革
1.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制定教育方针;颁布“壬子-癸丑学制”。
2.新文化运动影响下流行的教育思潮
平民教育思潮;乡村教育思潮;工读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3.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
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
4.1922年“新学制”
“新学制”的标准和体系;“新学制”的特点;“新学制”的课程标准;“新学制”评价。
九、中华民国时期的教育思想
1.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高等教育思想;“尚自然,展个性”的个性教育思想。
2.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职业教育目的;“社会化、科学化”的职业教育方针;“手脑并用”的职业教育教学原则;“敬业乐群”的职业教育道德规范
3.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
“除文盲,作新民”的平民教育宗旨;“四大教育”的平民教育内容;“三大方式”的平民教育途径。
4.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
“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社会构造思想;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乡村教育使命;“改变社会现状,建设新文明”的乡村教育目的;以文化改造和精神教育为核心的乡村教育内容;“乡农学校”的乡村教育形式。
5.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生活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创造教育思想:创造教育的目的;创造教育的“六大解放”。
6.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
“活教育”的本质论;目的论;课程论;教学论。
二、参考书目
张传燧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出版;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021湖南师范大学中外教育史专业研究生考研参考书目
主要参考书1.张传燧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
2.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缩编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教育史考研院校
基本信息
专业点分布
专业院校排名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27 | 北京师范大学 | A+ |
2 | 10269 | 华东师范大学 | A+ |
3 | 10200 | 东北师范大学 | A |
4 | 10319 | 南京师范大学 | A |
5 | 10511 | 华中师范大学 | A |
6 | 10001 | 北京大学 | A- |
7 | 10028 | 首都师范大学 | A- |
8 | 10335 | 浙江大学 | A- |
9 | 10574 | 华南师范大学 | A- |
10 | 10635 | 西南大学 | A- |
11 | 10003 | 清华大学 | B+ |
12 | 10270 | 上海师范大学 | B+ |
13 | 10345 | 浙江师范大学 | B+ |
14 | 10384 | 厦门大学 | B+ |
15 | 10445 | 山东师范大学 | B+ |
16 | 10475 | 河南大学 | B+ |
17 | 10487 | 华中科技大学 | B+ |
18 | 10542 | 湖南师范大学 | B+ |
19 | 10718 | 陕西师范大学 | B+ |
20 | 10736 | 西北师范大学 | B+ |
21 | 10007 | 北京理工大学 | B |
22 | 10056 | 天津大学 | B |
23 | 10065 | 天津师范大学 | B |
24 | 10165 | 辽宁师范大学 | B |
25 | 10166 | 沈阳师范大学 | B |
26 | 10231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B |
27 | 10320 | 江苏师范大学 | B |
28 | 10414 | 江西师范大学 | B |
29 | 10602 | 广西师范大学 | B |
30 | 10636 | 四川师范大学 | B |
31 | 10075 | 河北大学 | B- |
32 | 10285 | 苏州大学 | B- |
33 | 10346 | 杭州师范大学 | B- |
34 | 10370 | 安徽师范大学 | B- |
35 | 10394 | 福建师范大学 | B- |
36 | 10446 | 曲阜师范大学 | B- |
37 | 10476 | 河南师范大学 | B- |
38 | 10637 | 重庆师范大学 | B- |
39 | 10681 | 云南师范大学 | B- |
40 | 10762 | 新疆师范大学 | B- |
41 | 10052 | 中央民族大学 | C+ |
42 | 10094 | 河北师范大学 | C+ |
43 | 10108 | 山西大学 | C+ |
44 | 10118 | 山西师范大学 | C+ |
45 | 10135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C+ |
46 | 10247 | 同济大学 | C+ |
47 | 10295 | 江南大学 | C+ |
48 | 10351 | 温州大学 | C+ |
49 | 11078 | 广州大学 | C+ |
50 | 11646 | 宁波大学 | C+ |
51 | 10005 | 北京工业大学 | C |
52 | 10167 | 渤海大学 | C |
53 | 10203 | 吉林师范大学 | C |
54 | 10337 | 浙江工业大学 | C |
55 | 10418 | 赣南师范大学 | C |
56 | 10512 | 湖北大学 | C |
57 | 10524 | 中南民族大学 | C |
58 | 10663 | 贵州师范大学 | C |
59 | 10673 | 云南大学 | C |
60 | 11117 | 扬州大学 | C |
61 | 10066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 C- |
62 | 10205 | 长春师范大学 | C- |
63 | 10299 | 江苏大学 | C- |
64 | 10373 | 淮北师范大学 | C- |
65 | 10451 | 鲁东大学 | C- |
66 | 10513 | 湖北师范大学 | C- |
67 | 10590 | 深圳大学 | C- |
68 | 10603 | 广西师范学院 | C- |
69 | 10759 | 石河子大学 | C- |
70 | 11658 | 海南师范大学 |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