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学还阅读了:[华东交通大学考研真题免费下载] [华东交通大学历年保研笔试/面试真题汇.pdf] [华东交通大学预推免信息汇总表.xls] [华东交通大学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华东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华东交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
[华东交通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华东交通大学考研难吗]
[华东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华东交通大学考研群]
[华东交通大学研究生学费]
[华东交通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历年汇总)]
[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华东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华东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华东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华东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华东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硕士培养
交通运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者:机电院办发布时间:2020-04-17浏览次数:43
一、学科名称、代码
学科名称:交通运输工程
学科代码:082300
二、学科简介
本专业主要研究铁路、公路交通运输中运输设备运用、检测、维修等的基础理论和新材料、新技术、新理论在载运工具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铁路高速、重载的步伐的加快,高速公路的不断延伸,水运、航空运输的加速发展,对我国交通运输设备的机械性能、可靠性、动力学性能、安全舒适性、维修体制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挑战,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融合了力学、材料科学、振动学、机车车辆理论、车辆动力学、测试技术、故障诊断学、设备综合工程学、人工智能、模式识别、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知识,推动交通运输设备运用、检测、维修的现代化、科学化,使交通运输设备安全、高效地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华东交通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200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2013年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获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博士生导师5人、教授8人,副教授8人,博士13人,其中多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等荣誉称号,形成了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的学术梯队。现有载运工具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载运工具与装备重点实验室、检测技术与智能诊断研究所、机电控制研究室、车辆技术研究室等科研机构,实验科研设备较齐全,图书资料丰富。本学位点通过多年的建设,在载运工具计算机辅助工程,机械变形板料连接技术,载运工具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及其应用,载运工具运行安全,可靠性与故障诊断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三、培养目标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坚定的理想与信念,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明礼诚信,身心健康;有献身科学的强烈事业心和创新精神,恪守学术道德,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具有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或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在教学、科学研究或专门工程技术工作中具有一定组织和管理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3、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科学技术发展动向,具备撰写本学科科技论文的能力以及应用开发和管理与现代机械设备相关的能力。
四、培养方式
采取以导师指导为主,导师与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充分发挥学院其它学科的整体优势,鼓励导师根据个人科研兴趣及科研团队实际情况,允许跨学科组队培养。导师(组)应注重研究生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实践活动、学位论文等各个环节的有机衔接,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政治思想、业务学习及身体健康,通过言传身教,使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人格修养同步提高。
五、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1.载运工具计算机辅助工程
根据载运工具如铁道车辆、汽车、拖拉机、装载机等产品的结构特点和工况分析,采用相关软件,对该产品在投入使用后的各种工况进行仿真分析,预测产品的整体性能,进而改进产品设计、提高产品性能。主要包括载运工具产品结构分析、运动学分析、动力学分析以及优化设计等内容。
2.机械变形板料连接技术
随着人们对节约燃料和清洁环境意识的提高,要提高载运工具的经济性,必须使车身轻量化,而车身轻量化很重要的措施是引入新材质,如:镀层薄钢板、铝、强化塑料、复合材料等等。而这些新材质的连接采用自冲铆接、无模铆接、液压铆接等多种连接形式,为铝合金汽车、铝合金火车厢、飞机等车身、外壳提供新的连接方法。
3.载运工具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及其应用
本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载运工具新材料、新工艺方面的研究。采用各种表面工程技术解决载运工具主要零部件的断裂、磨损和腐蚀问题。对材料表面纳米化提高转向架焊接构架的疲劳寿命;从材料及其表面处理等方面来解决磨损控制问题。研究载运工具零部件的摩擦磨损理论;研究开发动车制动盘及制动片新型材料及其摩擦磨损理论。
4、载运工具运行安全、可靠性与故障诊断
以铁道车辆、汽车和工程机械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铁道车辆轮轨关系、列车系统动力学数值分析、现场数据测试与处理、列车运用可靠性评价体系的研究;开展汽车与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的疲劳损伤与运用可靠性研究。先进检测技术在载运工具中的应用,包括无损检测技术、光电检测技术以及载运工具中检测系统的研制与推广;载运工具智能故障诊断技术,包括典型构件的故障诊断技术、先进信号处理技术以及智能故障诊断技术;载运工具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包括主动悬架技术与高速车辆的振动控制、车载仪器与精密仪器隔振技术以及振动与噪声控制策略的研究等。
六、修业年限
1、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不超过5年,无特殊情况不得延期毕业。
2、对于学习成绩和科研情况表现特别优秀的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可申请半年或一年提前毕业。
八、学分要求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和必修环节实行学分制。学分的基本要求是:总学分不少于53学分,其中课程总学分不低于29学分(学位课不低于19学分,非学位课不低于10学分),必修环节不低于8学分,学位论文16学分。第一外国语选修的语种应同硕士生入学考试的语种相同。
其中:学位课为必修,非学位课为选修。英语可以申请免修,免修条件见学校文件(华交研【2018】86号)。
九、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核心环节,是对硕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应包括开题报告、中期考核、预答辩、查重检测、论文评阅和答辩等环节。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从学位论文开题到答辩的准备时间,不得少于1年,开题安排在第3学期完成。论文要求字数不少于3万字。
研究生至少要在提交论文送审前的1个月参加学科组织的预答辩,根据预答辩意见修改论文,经导师同意后方能送审论文。预答辩未通过者,不予送审,延期半年后再次预答辩。
十、其它说明
本学科研究生在毕业时必须发表(含录用)1篇CSCD期刊以上(含)论文和1项其它科研成果,具体要求见学院文件规定。
华东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仪器科学与技术硕士培养
仪器科学与技术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者:机电院办发布时间:2020-04-17浏览次数:41
一、学科名称、代码
学科名称:仪器科学与技术
学科代码:080400
二、学科简介
本学科具有较为深厚的历史积淀,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校成立的设备工程专业,发展于九十年代成立的检测技术与智能诊断研究所,2000年以来实力得到加强,2002年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开始招生,2005年获精密仪器及机械硕士点授予权,2010年获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点,学科传承发展至今。
本学科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现有专职教师25名,其中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人。导师队伍中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
本学科以我国高速铁路事业的发展、江西省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的实施、我校十三五学科发展规划为背景与依据,研究设施安全与健康管理、光电检测技术与仪器、新型传感与信息处理技术、机电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智能控制技术与系统等理论及其在铁路、工业农业中的应用,培养光机电一体化、智能测试技术、先进测控系统等领域的高级人才,以满足铁路、工农业生产等多方面的需要。该科领域已经从传统的设备故障诊断,拓宽到智能诊断技术、光电检测技术、控制技术等研究,从模拟仪器设计,发展到智能仪器设计、虚拟仪器设计以及光机电算一体化的现代测控仪器设计。近5年,主持的国家级科研课题10余项,科研经费到账约2000余万元。
三、培养目标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坚定的理想与信念,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明礼诚信,身心健康;有献身科学的强烈事业心和创新精神,恪守学术道德,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具有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或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在教学、科学研究或专门工程技术工作中具有一定组织和管理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3、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科学技术发展动向,具有撰写本学科科技论文的能力以及应用开发和管理与现代仪器相关的设备的能力。
四、培养方式
采取以导师指导为主,导师与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学院其它学科的整体优势,鼓励导师根据个人科研兴趣及科研团队实际情况,允许跨学科组队培养。导师(组)应注重研究生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实践活动、学位论文等各个环节的有机衔接,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政治思想、业务学习及身体健康,通过言传身教,使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人格修养同步提高。
五、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1、设施安全与健康管理
2、光谱分析技术及仪器
3、机电设备故障诊断及仪器
4、智能控制技术与系统
六、修业年限
1、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不超过5年,无特殊情况不得延期毕业。
2、对于学习成绩和科研情况表现特别优秀的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可申请半年或一年提前毕业。
华东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联系方式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港东大街808号南区教13号楼 电话:0791-87046122Email:me@ecjtu.edu.cn华东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简介
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始建于1979年,原为机电工程系,伴随学院发展壮大,由系变院,几经更改,于2016年5月为突出学校“以交通为特色,轨道为核心”的办学特色,经学校批准更名为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学院现有7个系部、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研究所、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共有6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江西省一流专业、江西省第一批本科特色/品牌专业、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车辆工程”为国家一流专业、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江西省一流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为江西省一流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为江西省一流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是截止到目前江西省高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唯一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
学院高度重视学科点建设,已经构建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学院现有“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等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了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机械”、“交通运输”、“能源与动力”等3个专业学位招生类别,具有在“控制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两个一级学科招生培养博士研究生资格。“机械工程”学科为江西省高校“十一五”和“十二五”重点学科,同时为江西省机械工程学科联盟盟主单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30人,其中博导6人,教授22人,副教授43人,博士61人。教师队伍中拥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5人、江西省优秀教师1人、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江西省“双千计划”人才3人、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2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带头人”3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1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杰出青年)6人、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创新团队1个。
学院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中国农业科技二等奖1项,以及省部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科技成果奖、教学成果奖27项、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2项。近5年,学院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80余项,江西省、铁道部等省部级科研项目70余项,为行业和地方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
人才培养一直是学院工作的中心任务,学院在狠抓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近5年来,学院学生先后在挑战杯、3D设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等比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120余项,省部级奖励250余项。
学院毕业生以其较高的质量受到用人单位广泛欢迎,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其中在轨道交通行业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就业率达50%左右。
学院将继续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办学的原则,秉承“始于创新、止于至善”的院训,培养“用得上、吃得苦、下得去、留得住”人才,为实现百年交大梦,把学校建设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全国知名交通大学做出贡献。
热忱欢迎广大学子报考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
(数据统计截止2020年4月)
添加华东交通大学学姐,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华东交通大学考研分数线、华东交通大学报录比、华东交通大学考研群、华东交通大学学姐、华东交通大学考研真题、华东交通大学专业目录、华东交通大学排名、华东交通大学保研、华东交通大学公众号、华东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华东交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