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考研QQ群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考研分数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报录比、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考研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考研真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专业目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排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研、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众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报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研究生考试的同学在复习阶段会意识到自己的基础薄弱,时间不够用,寄期望于可以通过参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考研QQ群的方式帮自己快速的掌握考试的重点。点击查看微信QQ群 http://m.okaoyan.com/qun.html手机访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但是,让很多同学都比较纠结的是,要不要在备考过程中报一个辅导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辅导机构呢?针对这些问题,考研派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两条建议:

1. 考研是一项几百万人长跑,最终只有少部分可以到达终点的运动,我们不能选择本科院校、不能选择好的导师授课、不能让自己聪明到看一遍就会,那么,就需要利用一切该利用的资源,在起跑阶段,就超越很多人。

2. 考研辅导班和考研培训班也并非救世主,同学们在选择辅导班的时候,授课导师一定要是报考院校对应专业比较优秀的研究生,或者名师。自己也要足够努力,才能考上理想的学校。

关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考研辅培训班,目前包括考研机构开设的辅导班以及考研学校自行开设的辅导班。2007年前有很多学校的研究生录取考试,学校会开办一些考研专业课的辅导班,并有辅导班,这些辅导辅导非常好,因为都是参与出题或改卷老师们开的课,但后来国家不在允许研究生招生单位做任何相关的培训辅导,所以专业课考研辅导基本不在会更新,当然一些全国统考的科目还是会有些考研辅导机构会开设一些考研辅导班的培训课程,比如西医综合等等。 目前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考研培训以考研机构为主,时间上包括长期和短期,形式上有大班授课、小班授课以及一对一授课等不同形式,公共课和专业课均有课程(专业课限于热门专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进行选择上不上辅导班以及选择辅导班的何种方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考研QQ群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介绍:樊瑛

  ►个人简介

  樊瑛,女, 副教授。南开大学经济学学士(国际贸易学专业),厦门大学经济学硕士(国际贸易学专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博士(国际贸易学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博士后(国际贸易学专业),2008年中国社科院评定为副研究员。从2008年7月开始任教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现为国际贸易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国际服务贸易。

  ►联系方式
  E-Mail:fyuibe@163.com

  ►教学工作
  本科:《国际贸易》 (ITR206) 《中国主要贸易伙伴》(ITR304)
  研究生:《国际服务贸易》(01015014)  《国际外包》(01015026) 《国别研究》(01017006)
  研究生(同等学力):《国际经济学》 《垂直分工与外包》《WTO概论》

  ►公开发表论文
  樊瑛: “国际服务贸易模式与服务贸易自由化研究”《财贸经济》(CSSCI期刊)2010年第8期
  裴长洪、樊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特定优势” 《中国工业经济》(CSSCI期刊)2010年第7期
  樊瑛、樊慧:“自然资源贸易:中国应对之道”,《国际贸易》(CSSCI期刊)2010年第5期
  樊瑛、樊慧:“自然资源贸易:全球治理难题“,《国际贸易》(CSSCI期刊)2010年第3期
  樊瑛、张炜: “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与食品安全体系的变迁与展望”,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期刊)  2009年第2期
  课题组 “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动态分析与提升战略”, 《财贸经济》(CSSCI期刊) 2009年第2期
  樊瑛、张炜:“中国在国际能源合作中的战略定位及策略选择”, 《国际经济合作》 (CSSCI期刊),      2008年第7期
  裴长洪、 樊瑛: “Quantity and Quality Equally Important in Utilizing Foreign Investment”, China Economist 《中国经济学人》(英文版) 2008年第4期
  樊瑛:“异质企业贸易模型的理论进展”,《国际贸易问题》(CSSCI期刊),2008年第3期
  裴长洪、樊瑛:“利用外资仍要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中国工业经济》(CSSCI期刊)2008年第3期
  樊瑛、樊慧:“美国2007新能源法案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亚太经济》(CSSCI期刊)2008年第3期
  张炜、樊瑛:“德国节能减排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国际经济合作》(CSSCI期刊)2008年第3期
  樊瑛: “国际贸易中的异质企业:一个文献综述”,《财贸经济 》(CSSCI期刊)2008年第2期
  张炜、樊瑛: “论节能减排目标下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中外企业文化》2008年第2期
  樊瑛: “浅看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中国统计》2008年第1期
  樊瑛: “新新贸易理论及其进展”,《国际经贸探索 》(CSSCI期刊)2007年第12期
  夏先良、樊瑛: “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战略”,《财贸经济》(CSSCI期刊)2007年第9期
  薛荣久、樊瑛: “入世后中国市场规则的完善”,《国际经贸探索》(CSSCI期刊)2006年第1期
  樊瑛、张炜: “从SA8000看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国际商务》2004年第3期
  樊瑛: “俄罗斯的国际租赁市场”,《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3年第3期
  樊瑛: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厦门的进口趋向及战略选择”,《厦门月刊》2003年第1期
  樊瑛:“反倾销是维护还是限制公平竞争”,《国际经贸探索》(CSSCI期刊)2002年第3期
  樊瑛:“现代易货——新的市场机遇”,《国际商务研究》 2002年第3期
  樊瑛:“从美国利用‘201’条款看WTO保障措施的缺陷”,《亚太经济》(CSSCI期刊)2002年第4期
  樊瑛:“澳大利亚的国家竞争政策及启示”,《亚太经济》(CSSCI期刊)2002年第6期
  樊瑛:“欧盟汽车的销售模式改革”,《经营与管理》2002年第7期
  樊瑛:“五大壁垒制约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中国纺织》2002年第8期

  ►主持和参与课题
  主持项目:
  2011年,中国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提升中国服务业企业国际化水平实证研究”(11CGL003)项目主持人
  2008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新进青年教师科研启动项目 “生物能源对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中国对策研究”(项目号:X09024) 主持人
  2008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11三期科研项目 “新新贸易理论的国际进展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检验” (项目号:31004)主持人
  *,2007年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全球食品安全背景下的中国贸易竞争力研究” (资助号:20070420476) 主持人
  参与项目:
  2010年,中国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我国创意产业园区形成机理和管理模式研究”(10BGL031) 主要成员
  2009年,中国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完善境外投资促进体系研究”(09&ZD034)主要成员
  2008年,中国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外贸发展模式研究”(08CJL026) 主要成员
  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 “全球经济失衡条件下的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研究” 主要成员
  2007年,中国社科院财贸所重点课题:“多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发挥我国动态竞争优势” 主要成员
  2006年,中国社科院财贸所重点课题:“中国贸易技术壁垒战略研究” 主要成员
  200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11工程”国家重点学科课题“国际经贸理论通鉴”(当代卷) 子课题负责人
  2005年,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课题:“WTO与中国经济”案例研究  子课题负责人
  2004年,中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WTO多哈回合与中国对策研究” 主要成员
  2002年,厦门市贸发局课题:“中国加入WTO后厦门的进口趋向及战略选择” 子课题负责人

  ►国际会议英文论文
  2012年2月21-22日 印尼贸易部 国际服务贸易研讨会“Structural reform, services and logistics –building policy making capacity in APEC”Third Workshop,会议论文“China’s Policy Reform of Distribution Services”
  2011年8月1日-18日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 国际服务贸易研讨会“Structural reform, services and logistics –building policy making capacity in APEC”Second Workshop,会议论文“China’s Policy Reform of Distribution Services”
  2011年8月 ADBI Working Paper No. 304 亚行工作论文NO.304 Ying Fan “Services Policy 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1年6月2日—6月3日 香港中文大学 PECC-ADBI国际服务贸易研讨会“ Services Trade: New Approached for the 21st Century”会议论文
  2011年5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IDRC  First Annual Forum Meeting of IDRC/CIGI Young China scholars Project on China Post Crisis Policy Regime, Trade, FDI, Exchange Rate and Macro Management 会议论文“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nd China’s Trade in Services: Impacts and Trade Policy Responses”
  2011年4月29日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国际服务贸易研讨会 “Structural reform, services and logistics –building policy making capacity in APEC”First Workshop,会议论文“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nd China’s Trade in Services: Impacts and Trade Policy Responses”
  2010年10月印尼巴厘岛 ADBI 国际服务贸易研讨会“ADBI Regulatory Reforms and Liberalization in Services:Examining Impacts on Inclusiv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会议论文China’s Trade Liberalization in Distribution Services”
  2009年11月18日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Trade and Industry in Asia Pacific: History, Trends and Prospects” 会议论文“China’s Services Policy: Pre and Post WTO Accession”
  2002年11月 安徽大学 第六届澳大利亚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论文“ The Revelation of Australian Competition Policy to China”

  ►国内会议论文
  2007年12月 中国博士后学术论坛“和谐社会的构建”论文集论文《构建全球食品安全背景下的和谐中国——基于贸易视角的分析》(北京大学)
  2006年12月 中国际经济关系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WTO过渡期后的中国对外经济关系”论文集论文《加强多边贸易体制:中国的立场和作为》

  ►著作及教材
  樊瑛 “入世十年中国服务业开放度分析” 《中国融入世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纪念中国入世十年学术研究论文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
  樊瑛“第4章 中阿服务贸易”《中阿经贸关系发展进程2011年度报告》黄河出版集团,宁夏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
  樊瑛“第5章 一体化进程中的亚洲旅游和服务贸易”《博鳌亚洲论坛: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2011年度报告》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
  樊瑛 “第二十三章 国际食品安全与食品贸易”,杨柳主编 《2008中国餐饮业运行报告》 湖南科技出版社, 2008年第1版
  裴长洪、樊瑛 “利用FDI与中国新一轮吸引外资” ,裴长洪主编 《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5) 》,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版
  樊瑛 “4. 出口退税对中国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分析”、“5. 贸易视角:现行出口退税政策面临的挑战”,裴长洪、高培勇主编 《出口退税与中国对外贸易》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版
  薛荣久、樊瑛 “从朗讯 (中国)‘贿赂事件’看加入WTO后中国市场规则的完善”, 盛洪、陈宪主编 《WTO与中国经济的案例研究》(第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薛荣久 樊瑛 等著  《WTO多哈回合与中国》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年7月第1版

  ►获奖情况
  2010年 国家级网络精品课程《国际贸易》团队成员
  2009年 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国际贸易教学团队”成员
  2009年  北京市2009年度优秀教学团队“国际贸易教学团队”成员
  2008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国际贸易》课程建设与创新”成员
  2007年  中国教育部“第七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文科组三等奖
  2007年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介绍:张玮
 
  ►
个人简介

  张玮,教授,女,1964年5月出生,1985年和1988年分获南开大学经济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6年获美国康州州立大学(中央)(ConneticutStateUniversity)工商管理硕士,现攻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博士。

  主要讲授的课程
  《国际贸易》(本科)
  《跨国公司》(本科)
  《国际金融管理》(本科)
  《国际商务》(本科中外合作)
  《跨国公司专题》(硕士研究生)
  《国际金融管理》(硕士研究生)
  《战略管理》(硕士研究生中外合作)

  主要研究方向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对外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企业金融

  主要发表和出版的研究成果
  近期主要发表论文

  “中国区域间资本的流动性和流动效率分析”,合作,《中国金融学》,2006年
  “乡村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第1期
  “中俄天然气项目合作模式研究”,《国际经济合作》,2001年报2期
  “也谈企业走出去战略”,《国际商务》,2002年5期
  “非国有企业投资行为研究”(合作),《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一卷3期

  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
  “北京市市政IC卡一卡通系统经济运行模式可行性研究”,合作完成,委托方:北京市政管理委员会,1999。
  “中俄跨国天然气管道项目融资报告”,独立完成,委托方: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1998。
  “LUNAR项目融资方案设计”,独立完成,委托方: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1999。
  “市场化演进与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日本东亚研究所委托,合作完成最终报告。2000年。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问题研究”,由美中交流协会赞助,合作完成研究报告,2001。
  “经济全球化中的发展中国家——贸易、投资与市场发展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2003-2005)。
  “贸易、投资和经济全球化”,教育部国家重点课程建设211项目(2003-2006)。

  近期主要的教学研究成果和课题
  编写教材

  《国际贸易》,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跨国公司》,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
  《国际贸易》副主编和作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
  全国高等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副主编并承担国际贸易理论部分的撰写,中国财经出版社,2000年12月。
  全国高等自学考试辅导用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题典》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国际贸易专业《国际贸易》作者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
  《国际贸易》,作者之一,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年
  《国际贸易金融大辞典,跨国公司和跨国经营卷》主编与作者,1998年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学实验项目:《跨国公司》课程文献阅读与专题讲座相结合,2004-2005年
  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跨国公司》校级精品课程课题(2004-2006)
  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11项目《国际贸易》学科建设,主要成员,2001

  工作报告
  “战略性外包的理论阐释”,合作,2005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介绍:马湘君
 
  ►
个人简介
  马湘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讲师。

  ►联系方式
  电子邮件:xma.uibe@gmail.com

  教育背景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经济学系博士 2012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经济学系硕士 2008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学士 2006

  研究领域
  国际贸易、应用微观经济学、转移定价、政治经济

  工作经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助理教授,2012.9. 至今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经济学系讲师,2009 & 2012

  教授课程
  经贸研究与论文写作(本科)
  微观经济学(本科)

  工作论文
  “Do Taxes Influence the Organizational Boundaries of International Firms? An Income-Shifting Channel through Transfer Pricing,” in progress
  “Export Prices of U.S. Firms,” with James Harrigan and Victor Shlychkov, NBER working paper
  “More Trade Protection in Swing States? Evidence from U.S. Senate Elections,” with John McLaren, in progress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介绍:杨军
  
  个人简介
  杨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先后在国际食品研究所(IFFPRI)、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荷兰自由大学(Free University)、荷兰农业研究局(LEI)、丹麦哥本哈根大学(Cobehagen University)、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政策研究中心(COPS)等学术机构学习和访问。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发展经济学、国际贸易、资源经济和一般均衡模型建模。

  科研成果介绍
  到目前为止,在国际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英文论文50篇(SSCI文章22篇),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等国内经济社会学类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70多篇。向农业部和国办提交政策咨询报告40余份,其中10份得到国家领导人批示。主持或主要参与了50多项国内外科研项目。在2010年被模型优化软件GEMPACK团队评选为“全球杰出使用者”; 在2011年被农业部聘请为农业部农产品预警专家之一;并被世界粮农组织(FAO)聘请为“中国农业政策和决策模型”国家顾问。

  联系方式
  电子邮件:yangjunUIBE @163.com

  教育背景
  河南农业大学系统工程专业硕士,2001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博士,2005,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经济学院博士后,2007

  主要工作经历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中心副研究员,2007-2014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师,2014至今

  主要教授课程
  国际经济学
  国际贸易
  微观经济学

  主要研究方向
  国际贸易、农业经济发展与政策、一般均衡模型理论与应用

  代表性论文
  Chunlai Chen, Yang Jun, Christopher Findlay, 2008, Measuring the Effect of Food Safety Standards on China’s Agricultural Exports , 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 vol. 144, no. 1, pp. 83-106.
  Jikun Huang, Yang Jun, Scott Rozelle, 2010, China's agriculture: drivers of change and implications for China and the rest of world, Agricultural Economics, Volume 41, pages 47–55
  Qiu Huanguang, Yang Jun, Jikun Huang, Impact of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on China’s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Trade and Its Regional Development, China and World Economy, Vol.15, No.5, 2007
  Huang, Jikun, Yang Jun, Zhigang Xu, et al. (2007). "Agricultural 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poverty in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 18(3): 244-265.
  Yang Jun,Huanguang Qiu, Jikun Huang, Scott Rozelle (2008), Fighting global food price rises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the response of China and its effect on domestic and world markets, Agricultural Economics. 39(3):453-464.
  Yang Jun, Huang Jikun, Huanguang Qiu, Scott Rozelle, Mercy A. Sombilla. (2009) Biofuels and the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Assessing the impact on prices, Applied Energy. P37-47.
  Yang Jun, Jikun Huang, Ninghui Li, et al. (2011). The impact of the Doha trade proposals on farmers’ incomes in China.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Vol.33 (3): 439-452.
  Yang Jun, Jikun Huang, Scott Rozelle, et al. (2012) Where is the balance? Implications of adopting Special Products and Sensitive Products in Doha negotiations for world and China's agriculture." China Economic Review.Vol.23, 651-664.
  Jikun Huang, Yang Jun, Siwa Msangi, Scott Rozelle, Alfons Weersink (2012).Global biofuel production and poverty in China, Applied Energy, Vol.98, 246-255.
  Jikun Huang, Yang Jun, Siwa Msangi, Scott Rozelle, Alfons Weersink (2012) Biofuels and the poor: Global impact pathways of biofuels on agricultural markets, Food Policy. Vol.37 (4), 439-451.
  Yang, Jun, Wei Zhang, and Simla Tokgoz. "Macroeconomic impacts of Chinese currency appreciation on China and the Rest of World: A global CGE analysis."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35.6 (2013): 1029-1042.
  Yang Jun, Xiaobing Wang, Hengyun Ma, Junfei Bai, Ye Jiang, Hai Yu, Potential usage, vertical value chain and challenge of Biomass resource:  Evidence from China's crop residues, Applied Energy, 114 (2014), 717-723.
  黄季焜,杨军,中国经济崛起与中国食物和能源安全及世界经济发展, 《管理世界》,2006(3), P42-57.
  杨军,黄季焜,仇焕广,建立中国和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影响分析和政策建议,《国际贸易问题》,2007(1), P26-32。
  杨军,黄季焜,仇焕广,对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影响的分析,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1), P26-32。
  仇焕广,杨军,黄季焜,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和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管理世界》,2007(9),P56-61
  杨军,黄季焜,贸易禁运对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的经济影响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10期,第32-37页。
  杨军,杨文倩,李明,王晓兵,中非农产品贸易结构变化趋势、比较优势及互补性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12年3期,第44-67页。
  李明,杨军,徐志刚,生猪饲养模式对猪肉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对中国、美国和日本三国的比较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12年12期,73-78。
  杨军,程申,王晓兵,杨柏琼(2013),日韩粮食消费结构变化特征及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启示,中国软科学,2013年第1期,24-3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介绍:殷晓鹏
►个人简介
  殷晓鹏,2001年毕业于加拿大麦吉尔(McGill)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加拿大康科迪亚(Concordia)大学,温莎(Windsor)大学任教。2007年秋季起到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任教。现任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国际贸易系主任、副教授、博导,兼任国际经济与金融学会(中国)(IEFS China)的执行秘书兼财务,及华盛顿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联合研究中心(UW——UIBERCIE)的执行副主任。目前主要从事外商直接投资与外包、区域经济联合与贸易协定、贸易、资本流动与经济增长、内生经济增长、开放宏观经济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工作经历
  中国南京经济学院 教师     1986年7月-1993年8月
  加拿大麦吉尔(McGill)大学助研     1993年9月-1995年4月
  加拿大麦吉尔(McGill)大学助教,助研 1995年9月-2001年6月
  加拿大康科迪亚(Concordia)大学    讲师     1999年9月-2000年4月
  加拿大康科迪亚(Concordia)大学    助理教授(合同制)  2000年9月-2001年5月
  加拿大温莎(Windsor)大学 助理教授(终身轨)  2001年7月-2007年6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副教授   2007年7月-至今

  ►研究领域
  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开放环境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教学领域
  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经济学

  ►教授课程
  经济学原理,国际学生+中英“2+2”:本科
  国际贸易专题研究, 国内学生:本科
  国际贸易前沿专题, 国内学生:博士生

  ►奖励、荣誉称号
  教育部“国际贸易双语教学精品课程”,国家教学奖,2008;
  “国际贸易双语教学精品课程”优秀教学成果奖,学校教学奖,2008;
  加拿大人文社科研究委员会(SSHRC)“4A”奖,国家级科研奖,2005;
  获提名角逐2004年“蒙代尔奖”(Mundell Prize),“蒙代尔奖”提名,2004;
  加拿大人文社科研究委员会(SSHRC)“4A”奖,国家级科研奖,2003
  加拿大FCAR 博士奖学金 (经济类全国第一名), 1998-02

  ►社会服务
  国际经济与金融学会(中国)(IEFS China): 执行秘书兼财务,2008年-至今;
  华盛顿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中心(UW-UIBE RCIE): 常务副主任,
  2008年-至今;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发展中地区经济研究中心(CED): 研究员,
  1999年-至今;
  加拿大瑞尔森大学(Ryerson University)国际商业研究中心: 研究员, 2007年-至今;
  国际发展研究中心(IDRC/CIGI):“中国年轻学者研究连线”,“贸易与投资”组: 协调人,
  2009年-至今
  国际期刊匿名审稿人: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BE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 Economics Bulletin, 等
  评审人:
  1)国际经济学:理论和政策,第六版,作者Krugman 和 Obstfeld, 2003
  2)国际经济学,第一版,作者 Sawyer 和Sprinkle, 2003
  3) 宏观经济学,第2、3、4、5、12章,第一版(加拿大),作者 Stephen D.Williamson, 2003
  主编:McGraw-Hill’s 宏观经济学在线学习中心,第一版(加拿大),B.DeLong, Mansooria和Michelis, 2003
  评审人:
  加拿大人文社科研究委员会(SSHRC)项目:“华裔加拿大老年人的养护、健康及心理状况项目的调查问卷”,Dr. Jian Guan 和 Dr. Ben Kuo
  学术组织成员:
  编辑委员会成员:中国经济理论研究(Chinese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编辑委员会成员:中国经济政策评论(Chinese Economic Policy Review)
  会员:美国经济学会 (AEA, i.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会员:计量经济学会 (Econometric Society)
  会员:国际经济与金融学会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Finance Society, IEFS)
  会员:加拿大经济学会 (CEA, i.e. Canadian Economic Association)
  资深会员:中国留美经济学会 (CES, i.e. Chinese Economists Society),(美国应用社会科学学会, ASSA, 成员之一)
  会员:北美中国经济学会(CEANA, i.e. Chinese Economists Association in North America, ASSA, 美国应用社会科学学会成员之一)
  成员:发展地区研究中心 (Centre for Developing Area Studies),麦吉尔(McGill)大学
  “福特学者” (Ford Scholar):(由福特基金会与中国留美经济学会联合支持,每年选择六个福特学者): 石河子大学(中国),2002;南京大学(中国),1997

  ►主要研究成果
  ►学术论文
  国际经济学(包括经济增长和开发经济宏观经济学)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including Economic Growth, Open Economy Macroeconomics)
  1.Yin, Xiaopeng, “Voluntary Import Expansions with Non-Stationary Demand”,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37, 2004, 1084-1096
  2. Yin, Xiaopeng, “Forming Efficient Free Trade Networks: A Sequential Mechanism” (with
  Xue,L., and Zhang,J.),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forthcoming;
  3. Yin, Xiaopeng, “Input Substitution, Export Pricing, and Exchange Rate Policy” (with Shi,  K., and Xu, J.), Revised and resubmitted
  4. Yin, Xiaopeng, “Externalities, Productivity and Sustained Growth”, Revised and resubmitted;
  5.Yin, Xiaopeng, “Strategic Choices in General Outsourcing: Intra-industry Trade or FDI”,Revised and resubmitted
  Yin, Xiaopeng, “International Product Cycles with Outsourcing”, Submitted
  6. Yin, Xiaopeng, "Cooperative and Noncooperative R&D and Knowledge Spillover: A  Reassessment”, Submitted
  7.Yin, Xiaopeng, “Strategic R&D Interaction, Knowledge Creation and Endogenous    Growth”, Submitted
  8.Yin, Xiaopeng, “Irrelevance of strategic interaction of R&D investment in growth”,     Submitted
  9.Yin, Xiaopeng, “Relation between Strategic R&D Interaction and Endogenous Growth:    Symmetry or Asymmetry”, Submitted
  10. Yin, Xiaopeng, "Knowledge Externality, Induced Consumption, and Missed Economic Growth”, Completed
  11. Yin, Xiaopeng, “A General Model for R&D sector in Endogenous Economic Growth”,   Completed
  12. Wang, Yuntong and Xiaopeng Yin, “Existence of Sustainable Growth with Convex
  13. Yin, Xiaopeng, Technologies in an OLG Economy”, Completed
  14. Yin, Xiaopeng, “When ‘International Consumption Correlation puzzle’ meets the ‘Kaldor
  Facts’: The Unbalanced Growth Approarch”, In Progress
  15. Wang, Yuntong and Xiaopeng Yin: “Endogenous Unbalanced Growth and Growth Cycles”,In Progress
  16. Dalkir, Mehmet S. and Xiaopeng Yin: “Outsourcing, International Capital Mobility and    Unbalanced Growth”, In Progress
  17. Tkacz, Greg and Xiaopeng Yin: “A Re-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l Exchange Rates and Real Interest Differentials: 1974 -2009”, In Progress
  发展经济学(包括比较经济学:中国)
  Development Economics (including Comparative Economics: China)
  18. Yin, Xiaopeng,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China: Incentive, Pattern, and Growth”, China's
  Economic Geograph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roceeding, 2004, Section 5
  19. Yin, Xiaopeng, "The Tendency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China: Incentive, Pattern, and Growth”, Revised and resubmitted
  20. Lin, Guijun and Xiaopeng Yin: “Can the developing country catch up: Trade Strategy,
  Industry Policy and Long- run Economic Growth: The Case of China”,   In Progress

  ►国际学术会议论文
  Papers Presented In Academic Conferences (From 2001)
  A. 受邀请(Invited):
  1. Yin, Xiaopeng, “Theory of Strategic Production Outsourcing”, Chinese Economic Society
  CES) Annual Meeting,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China, April, 2008;  Midwest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Conference (Spring Meeting), University of Illinois-Champian-Urbana, Champian-Urbana, IL, U.S.A., May, 2008
  2.Yin, Xiaopeng, “Unbalanced Growth in an Open Economy”,  The 4th Asia-Pacific Trade
  Seminar,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July, 2008; Canadian Economic Association
  41st Annual Meeting, Dalhousie University, June, 2007;  CES (North America) Annual meeting,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ina, July, 2006;    Midwest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Conference (Spring Meeting),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April, 2006;   ASSA/CEANA Annual Meeting, Boston, MA, U.S.A., January, 2006
  3.Yin, Xiaopeng, “FDI and International Product Cycles”, Midwest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Conference (Spring Meeting), Indiana University-Purdue University (IUPUI), Indianapolis, IN, U.S.A., May, 2004
  4.Yin, Xiaopeng, “Knowledge Externality and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The 4th Asia
  Pacific Economic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ijing, China, December, 2008;   Midwest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Conference (Spring Meeting), Indiana University-Purdue University (IUPUI), Indianapolis, IN, U.S.A., May, 2004
  5.Yin, Xiaopeng,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China: Pattern, Factor Flows, and Growth
  Effects”, China's Economic Geograph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China, December, 2003
  6.Yin, Xiaopeng,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China: R&D Patterns, Factor Flows, and Growth
  Effects”, Chinese Economic Society (CES) Annual Meeting,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MI, U.S.A., August, 2003
  7.Yin, Xiaopeng, “Economic Integration with the Greater Chinese Economies: Patterns, Factor
  Flow Restrictions, and Growth Effects”, Chinese Economists Society (CES) Annual
  Meeting,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ong Kong, China,June, 2002
  8.Yin, Xiaopeng, “Global Knowledge Capital and Endogenous Growth”,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Methods and Theory of Macroeconomics, Antibes, France, June, 2001;     the Annual Meeting of Canadian Economic Association in McGill University, Montreal,  Canada, 2001
  9.Yin, Xiaopeng, “Dynamic Analysis for Voluntary Import Expansions (VIEs) in the  Post
  GATT/WTO Era: Free Trade Promoter or Trade Barrier?”, “WTO and World Trade, 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WA, U.S.A., April, 2001
  B. 投稿接受(Contributed):
  10. Yin, Xiaopeng, “Voluntary Import Expansions (VIEs) with Non-Stationary Demand”,
  ASSA/CEANA Annual Meeting, San Diego, CA, U.S.A., Jan., 2004
  11. Yin, Xiaopeng: “What Do We Learn from Endogenous Economic growth Theory: The Role of the Utility Function”, the CEA Annual Meting, the Carleton University, Ottawa, Canada, May, 2003

  ►目前主要研究项目
  1、2007- “广义外包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211工程课题,主持人
  2、2009-12,“国际资本流动,产品周期,与经济增长”,211工程课题,主持人
  3、2010,亚洲博鳌论坛,经济与社会发展年度报告,参与人、总报告执笔人

  ►联系方式
  邮 箱:xyin@uibe.edu.cn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考研分数线公布时间一般在每年的3月份左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考研网会第一时间更新,敬请请同学们关注,现提供近三年考研复试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更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考研资讯或专业课资料购买可以咨询秦学姐 xyue1021  QQ 2267347251 ,韩学姐kaoyan5201  QQ48597507。
点击查看:
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研究生考研复试分数线
2015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研究生考研复试分数线
2014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研究生考研复试分数线
[]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湖北大学
招生年份:
招生类别:
所属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  注:
专业学校排名也是考生在报考学校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一个方面,它是首先确定了自己要报考的专业,再看这个专业在所有的学校中,那个学校的排名比较靠前,从而在这些学校中再进行选择,当然各个学校的分数线不同,所要求的方面也不一样,但只要确定了自己要报考的学校,相对来说,其他的就要看自己的努力了。
每一年,根据大学研究生专业的发展情况,部分研究机构会对研究生专业进行一个排名比较,此排名并不固定,会根据专业的发展情况、在国内取得的成就等不同因素综合而得,参照此排名能够对考研人在选择确定自身考研目标时取到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排 名
学校名称
星 级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南开大学 5★ 163
2 中国人民大学 5★ 163
3 中央财经大学 5★ 163
4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5★ 163
5 厦门大学 5★ 163
6 东北财经大学 5★ 163
7 天津财经大学 5★ 163
8 浙江工业大学 5★ 163
9 中国农业大学 4★ 163
10 暨南大学 4★ 163
1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4★ 163
12 武汉大学 4★ 163
13 上海交通大学 4★ 163
14 华中科技大学 4★ 163
15 东南大学 4★ 163
16 清华大学 4★ 163
17 浙江工商大学 4★ 163
18 湖南大学 4★ 163
19 北京交通大学 4★ 163
20 西南财经大学 4★ 163
2011-2012年国际贸易学专业排行榜
排 名 学校名称 星 级 重点学科 博士点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5★ 1 1 113
2 南开大学 5★ 1 1 113
3 中国人民大学 5★ 1 1 113
4 厦门大学 5★ 1 1 113
5 湖南大学 5★ 1 1 113
6 中央财经大学 5★ 1 1 113
7 武汉大学 4★ 0 1 113
8 复旦大学 4★ 0 1 113
9 天津财经大学 4★ 0 1 113
10 东北财经大学 4★ 0 1 113
11 浙江工业大学 4★ 0 1 113
1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4★ 0 1 113
13 南京大学 4★ 0 1 113
14 浙江大学 4★ 0 1 113
15 西南财经大学 4★ 0 1 113
16 西安交通大学 4★ 0 1 113
17 上海财经大学 4★ 0 1 113
18 山东大学 4★ 0 1 113
19 辽宁大学 4★ 0 1 113
20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4★ 0 1 11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专业考研初试科目 如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专业2017年研究生招生简章考研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 2017

招生人数:55=45(01-04)+10(05-08)

专业代码020206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或内容 初试参考书目或教材

01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02 国际贸易实务
03 外国直接投资与跨国经营
04 国际运输与物流
05(非全日制)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仅供单独考试考生选择)
06(非全日制)国际贸易实务(仅供单独考试考生选择)
07(非全日制)外国直接投资与跨国经营(仅供单独考试考生选择)
08(非全日制)国际运输与物流(仅供单独考试考生选择)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815经济学综合 

国际贸易学单独考试科目(10人):
①111单考政治 
②288单考英语 
③788单考专业基础 
④888单考贸易综合

暂未公布

815经济学综合
1、《微观经济学》 (第八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美]罗伯特·S· 平狄克,丹尼尔·L· 鲁宾费尔德著,高远等译
2、《宏观经济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010年,[美] 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 著,王志伟译
3、《西方经济学》(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高鸿业

788单考专业基础
1、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第四版)高鸿业著 人大
2、专业英语,经济类报刊

888单考贸易综合
1、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第二版,2008年4月,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唐宜红、张锡嘏著
2、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实务》(21 世纪经济与管理规划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冷柏军著
3、市场营销,《市场营销学》,华夏出版社,作者:(美)菲利浦 译者:俞利军

备注:815科目所含内容: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国际贸易学单考面向艰苦行业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企业主管单位人员定向招生。 其他请查看参考书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介绍:林桂军
 
  ►
个人简介

  林桂军,男,汉族,1959年6月生,北京市人。198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学习及工作经历
  1978年入北京对外贸易学院(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攻读五年制国际贸易专业本科,1982年提前留校,在国际贸易系任教,1983年毕业。1983年9月—1985年7月,在北京外贸学院攻读国际贸易专业硕士研究生。1985年9月—1987年5月就读加拿大卡尔顿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5年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3年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5年3月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1997年2月任院长。2005年1月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2005年7月中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当选为党委常委。
  曾作为访问学者在曼彻斯特大学经济系、香港中文大学、意大利Bocconi大学、芬兰Abu Academi大学和Turk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IMF等海外机构进行讲学、讲座和学术研究。

  ►主要讲授课程
  讲授《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国际货币理论(I)、(II)》、《福利经济学》、《高级宏微观经济学》等课程。

  ►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外汇政策和福利经济学方面的研究,是国内外最早将定量分析应用于中国外贸政策研究的学者之一。

  ►主要著作
  近年来,在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China Economic Review、《世界经济》《财贸经济》、《金融研究》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多篇高质量的论文。在China and Asia: Economic and Financial Integrations 一书中所发表的论文,A decade flow of funds in China:1995-2006被国际著名杂志Economist专题报道。主持在国际著名JAI出版公司出版The Managerial Process and Impact of Foreign Investment in Greater China一书;在国内曾出版《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专著。

  ►职务
  现为校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办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经济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召集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北京经济学联合会副会长;《国际贸易问题》、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Foreign Trade Studies期刊主编,Review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Journal of Public Finance and Management,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in China国际学术期刊编委。2001年获“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
  2009年5月被任命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新一任副校长。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介绍:余心玎
 
  ►个人简介
  余心玎,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讲师

  联系方式
  邮箱:yuxd@uibe.edu.cn

  教育背景
  2009 - 2014 清华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 博士
  2011.9 - 2012.9 哥伦比亚大学 商学院 联合培养博士生
  2005 - 2009 厦门大学 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学士

  研究领域
  国际贸易 国际金融 全球价值链 产业经济学

  工作经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讲师 2014.8 至今

  教授课程
  中国外资政策(本科)

  发表论文
  “Productivity, Profitability, Production and Export Structures along the Value Chain in China”, with Jiandong Ju,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forthcoming.
  全球价值链上的中国角色——基于中国行业上游度和海关数据的研究(与鞠建东合作),南开经济研究,2014,(3):39-52.
  全球价值链研究及国际贸易格局分析(与鞠建东合作),经济学报,2014,1(2):126-149.
  企业出口与生产率的关系——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技术经济,2014,33(4):107-113.

  媒体发表
  全球价值链固化 中国如何突围(与孙时联,鞠建东合作),经济参考报,2013 年7 月23 日.

  工作论文
  “Factor Structure, Industrial Dynamics, and the Great Moderation”, with Jiandong Ju and Wei Liao, in progress.
  “Global Patterns of Manufacturing: Specialization and Value Captur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with Zhi Wang, Shang-Jin Wei and Kunfu Zhu, in progress.
  “The Impact of Inter-Country Conflicts on International Trade”, with Yingxin Du, Meixin Guo and Jiandong Ju, in progress.

  会议报告
  2014  Global Value-Chain Training and Research Workshop, Beijing
  2013  IEFS China Conference, Shanghai
  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lobal Value Chains and Structural Adjustments, Beijing
  2012  Tsinghua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Winter Meeting, Beijing

  主要荣誉
  清华校友-康世恩专项奖学金(2009-2010)
  厦门大学优秀毕业生(2009),国家奖学金(2005-2006),国家奖学金(2007-2008)
 
 

对外经贸大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国际贸易学
就业前景
  国际贸易学专业就业率比较高,社会对于此类人才的需求变大。随着我国外贸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拥有专业知识的高技能人才越来越受企业的青睐。且此专业研究生的就业机会比本科生多一些。

  就业方向
  就业大致有以下几个方向
  1、企业外贸部门中从事一般性进出口业务的谈判、生活及工作接待专业人员,一般贸易交往中各种资料、合同的草拟、贸易交易实务、结算实用型专业人员;
  2、三资企业中从事和参与企业贸易外事活动的实用型专业人员;
  3、旅游业、对外饮食服务和其它行业中,从事商贸活动,经营的实用型专业人员;
  4、跟经济相关的职业如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等专业人员。

  职业规划
  如今对人才的要求有了全面提升,不仅要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一定年限的实物操作经验,同时,国家颁发的资格证书、就业资格证书是最重要的岗位敲门砖,懂得国内外贸易法规和操作惯例,从业经验丰富是获得高薪的关键,比如目前具有单证员证书者非常少,有证书者月薪一般可达五千元,而国际贸易单证操作技能是每个从事国际贸易业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大学生进入外贸、外资企业工作,一般都是从单证操作员做起,因此如果大学毕业生求职前取得单证员证书,第一份工作的收入就比一般白领高得多。

  根据近两年的行业发展,当前急需的国际商务谈判人才主要涉及的领域有信息通讯、生物工程与医药、环境保护、新材料与新能源、现代农业、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与奥运、世博会相关的建设,与市场开发领域的招商引资、海外融资、上市与开拓海外市场等活动。国际贸易的成交金额动辄数百万美元,对企业来说国际商务谈判师是外贸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人物,特别是有职业证书和实际经验的国际商务谈判人才在猎头市场中往往是有价无市。

  就业率分析
  据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4届国际贸易学毕业生质量报告已经公布,详情如下:
专业名称及代码 毕业总人数 就业人数 就业率
国际贸易学020206 84 82 97.62%
  由数据可知,对外经贸大学的国际贸易学专业研究生就业率非常高,除2人暂时没有明确的就业去向以外,皆实现了各方面的安置与就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官方公布(参见下图),大家可咨询本专业学长学姐,参考其备考时的参考书目,也可以参考本网站考研经验分享类文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更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考研资讯或专业课资料购买可以咨询秦学姐 xyue1021  QQ 2267347251 ,韩学姐kaoyan5201  QQ48597507。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专业2017年研究生招生简章考研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 2017

招生人数:55=45(01-04)+10(05-08)

专业代码020206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或内容 初试参考书目或教材

01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02 国际贸易实务
03 外国直接投资与跨国经营
04 国际运输与物流
05(非全日制)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仅供单独考试考生选择)
06(非全日制)国际贸易实务(仅供单独考试考生选择)
07(非全日制)外国直接投资与跨国经营(仅供单独考试考生选择)
08(非全日制)国际运输与物流(仅供单独考试考生选择)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815经济学综合 

国际贸易学单独考试科目(10人):
①111单考政治 
②288单考英语 
③788单考专业基础 
④888单考贸易综合

暂未公布

815经济学综合
1、《微观经济学》 (第八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美]罗伯特·S· 平狄克,丹尼尔·L· 鲁宾费尔德著,高远等译
2、《宏观经济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010年,[美] 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 著,王志伟译
3、《西方经济学》(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高鸿业

788单考专业基础
1、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第四版)高鸿业著 人大
2、专业英语,经济类报刊

888单考贸易综合
1、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第二版,2008年4月,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唐宜红、张锡嘏著
2、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实务》(21 世纪经济与管理规划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冷柏军著
3、市场营销,《市场营销学》,华夏出版社,作者:(美)菲利浦 译者:俞利军

备注:815科目所含内容: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国际贸易学单考面向艰苦行业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企业主管单位人员定向招生。 其他请查看参考书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介绍:孙玉琴
 
  ►个人简介
  孙玉琴,教授,女,1965年10月生。经济学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访问学者。

  主要讲授课程
  本科生层次:《国际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国对外贸易史》等;
  硕士研究生层次:《经济史》,《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等。

  主要研究方向
  中国对外贸易理论和政策,外资理论和政策,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等。

  近期主要科研成果
  论文
  1、“简述近代上海对外贸易中心地位的形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4期
  2、“我国企业的贴牌经营战略”《经济管理》 2004年第11期
  3、“外贸经营权改革与外贸经营主体的变化”《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10期
  4、“企业社会责任与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特区经济》2005年第8期
  5、“我国出口退税政策与出口贸易发展的关系”《统计与决策》2005年第7期
  6、“我国FDI来源结构演进及其效应”《商业时代》2005年第33期
  7、 “我国外贸制度变迁的劳动就业效应”《特区经济》2005年第9期
  8、“中国地区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实证分析”《国际商务》2002年第5期(合作)
  9、“中国对外开放的思维定势”《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2期(合作)
  10、我国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与政策选择《特区经济》 2006年第10期
  11、我国对非洲投资的发展及问题《管理现代化》2007年第5期

  专著
  《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效应——贸易制度创新与贸易增长、经济增长研究》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 2005年10月版

  教材
  1、《中国对外贸易史》(第一册)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 2001年4月版(合作)
  2、《中国对外贸易史》(第二册)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 2004年5月版
  3、《中国对外贸易史教程》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 2005年9 月版

  近期主要主持和参加的科研课题
  1、“中国对外贸易制度创新与贸易的可持续增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十五”“211工程”课题(2005—2006),课题负责人
  2、“国际经贸理论通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十五”“211工程”课题(2003-2006),课题组主要成员。
  3、“中国对外贸体制改革进程、效果与国际比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十五”“211工程”课题( 2003-2006),课题组主要成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介绍:薛荣久
  
  ►
个人简介
  薛荣久,河北省迁安市人。1964年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对外贸易系研究生毕业。现为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贸易学科的带头人,中国WTO研究院学术主任,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商务部主管)副会长。

  社会职务
  还任北京市政府顾问,北京市教委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特邀顾问,香港WTO研究咨询中心高级顾问,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高级顾问,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组成员,深圳WTO事务研究咨询中心高级顾问,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美国经济学会常务理事,跨国公司研究中心顾问,河南财经学院荣誉院长,南开大学、中山大学、中国法官学院、汕头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全国人才培训中心兼职教授。曾赴美国加州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修和日本东京经济大学讲学。应邀到美国,香港,日本,韩国,比利时和澳大利亚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006年11月-12月赴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研究。

  主要贡献
  长期从事国际贸易教学与研究,是国际贸易学科的带头人;长期从事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研究,并创建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担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中心首届主任和学术主任;已培养出第一批WTO博士生和100余名国际贸易方面的硕士生和博士生,获“研究生优秀导师奖”。2003年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主讲的《国际贸易》课程和主编的《国际贸易》教材获2005年度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课程奖与教材奖。

  主要讲授课程
  本科生层次:《国际贸易》,《经贸研究与论文写作》,《WTO概论》,《WTO专题》。硕士研究生层次《国际贸易学》,《WTO概论》,《WTO专题》,《WTO与中国》。
  博士生层次:《投资与贸易专题》

  专著
  《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大经贸发展》(获1998年《安子介国际贸易学术研究》成果奖),《中国加入WTO纵论》,《世贸组织冲击波》,《关贸总协定概说》,《西方经济学家国际贸易学说介评》,《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概论》,《教学游炼记》,《教学求索记》,《教学一得记》,《近视台湾》,《WTO多哈回合与中国》,《国际贸易竞争学》。
  主编的著述有:《经贸研究与论文写作》,《世界贸易组织知识读本》,《国际贸易》(分别成为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外经贸院校教材,成人自考教材),《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育部成人教育专用教材),《当代国际贸易与金融大辞典》,《跨世纪国际经贸规范丛书》,《世界贸易组织(WTO)教程》,《国际经贸理论基源卷》(第一卷),《国际经贸理论中国卷》(第四卷下册),《马恩列斯论国际经贸理论卷》(第五卷),《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论国际经贸卷》(第六卷)。《国际贸易》获北京市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科研成果和教材一等奖,并被国家选定为国家“九五”重点教材。
  合著有:《中国对外贸易理论与实践》,《通向国际市场》,《中国外贸出口大全》,《国际服务贸易》,《经贸竞争与合作》。译著有:《人类的质素》,《你的公司在世界市场如何取胜》,《世界贸易组织──走向未来的贸易》。在国内外已发表学术论文和文章百余篇。

  近期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WTO多哈回合与中国”,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2-2003年,课题负责人
  2、“国际贸易竞争学——世界性贸易体制下的世界市场竞争”,教育部博士点课题,2001-2002年,课题负责人
  3、“中国对外贸易与中国经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2004年,课题负责人
  4、“从朗讯(中国)“贿赂事件”看“入世”后中国市场规则的完善”,天则经济研究所,2004年。课题第一负责人
  5、“国际贸易理论通鉴”,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211项目,2004-2008年,课题负责人

  近期在国内公开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新中国对外贸易理论的发展》,《广岛经济学经济研究论文集》,第一作者,2001年
  2、《当前国际贸易状况及其发展趋势》,《中共中央党校报告文选》,第一作者,2002年
  3、《关于中国建立无固定地点销售立法的思考》,《国际经贸探索》,第一作者,2003年
  4、《世界贸易组织确立与发展基础》,《国际贸易问题》,第一作者,2003年
  5、《WTO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国际贸易问题》,第一作者,2004年
  6、《中国外贸大法谱新篇》,《国际经贸探索》,第一作者,2004年
  7、《放眼“入世”后的中国》,《〈红旗〉画刊》,第一作者,2004年
  8、《中国与欧美等国纺织品贸易争端的化解》,《国际贸易》,第一作者,2005年
  9、《不对等的两岸货物贸易》,《国际经贸探索》,第一作者,2007年

  近期主要的教学研究成果和教学研究课题
  编写的教材
  (1)薛荣久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育部成人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薛荣久主编,张玮、唐宜红副主编,《国际贸易》,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3年
  (3)薛荣久等《世界贸易组织(WTO)教程》,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3年
  (4)薛荣久等,《WTO多哈回合与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
  (5)薛荣久等,《WTO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6)薛荣久,《经贸研究与论文写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
  (7)薛荣久主编,陈泰锋副主编,《世界贸易组织概论》,2007年7月

  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1、《对我校学科建设等问题的思考与建议》,载于薛荣久著《教学游炼记》,2004年
  2、《讲授“经贸研究与论文写作”课的收获与体会》,载于薛荣久著《教学求索记》,2004年
  3、《研究生〈国际贸易学〉思辨式教学法》,载于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部《研究生教育共改革与方法的研究》,2005年
  4、《我所认知和追求的师德》,载于对外经贸大学《高等学校教学研究》,2005年

  近期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国际贸易》课程建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11工程课题,1999.7—-2001.7,课题负责人
  2、《国际贸易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北京市教委,2001年
  3、《研究生〈国际贸易学〉思辨式教学法》,对外经贸大学211项目,2002年
  4、《WTO多哈回合与中国》,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2-2003年,课题负责人
  5、《WTO概论》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对外经贸大学负责人,2004年
  6、《研究生教育评估体系的创新与实践》(北京市),课题负责人,2005年学法》,对外经贸大学211项目,2002年
  7、《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校级),课题负责人,2008年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2001年获校“华为优秀导师奖”
  2002年获“校优秀导师奖”
  2003年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005年《国际贸易》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第一负责人
  2005年《国际贸易》被评为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课程奖,第一负责人
  主持的“研究生教育评估体系的创新与实践”获北京市教学研究奖
  主编的《国际贸易》获北京市优秀教材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介绍:马捷
 
  ►个人简介
  马捷,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

  联系方式
  电子邮件:pkujiema@gmail.com

  教育背景
  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 1994
  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 1997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经济学博士 2006

  工作经历
  北京大学助教 1997-1999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J. L. Kellogg Graduate School of Management, 访问学者 1999.9-2000.3
  北京大学讲师 1999-2002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研究助理(Part-time academic job) 2003.12-2005.9
  北京大学讲师/助理教授 2006-201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师 2012.7至今

  教授课程
  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经贸研究与论文写作(本科)
  高级微观经济专题/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国际贸易(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管理经济学(MBA)
  管理经济学(EDP)

  研究领域
  国际经济学,中国贸易政策与投资政策
  政治经济学,中国贸易政策与投资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公共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奖励与荣誉称号
  Chinese Student Awards, The Great Britain-China Educational Trust, 2005
  Overseas Research Student Awards, 2002-2005
  Research Studentship in the Economics Division of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2002-2003
  2011年度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评卷工作优秀评卷员,北京教育考试院 2011
  北京大学第十一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与李飞合作),北京大学 2011
  进入第二届“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第三轮(最后一轮)评审,(与李飞合作),中国世界经济学会 2010
  蒙代尔国际经济学论文奖,(与周纪冬合作),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2003
  由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教授于2003年3月20日亲自颁奖
  北京大学通用电气奖教金 2000-2001
  北京大学优秀班主任三等奖 1998-1999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经济研究奖学金 1995-1996
  北京大学方正奖学金 1994-1995

  国际匿名审稿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Market size, local sourcing and policy competition for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in th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dvertising Subsidy and International Oligopolistic Competition”, (with Alistair M. Ulph),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l. 20 (2012), pp. 793-806.
  “Is an export subsidy a robust trade policy recommendation toward a unionized duopoly?”, Economics and Politics, vol. 20 (2008), pp. 141-155.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with uncertainty and learning”, (with Alan Ingham and Alistair M. Ulph), Energy Policy, vol. 35 (2007), pp. 5354-5369.

  中文发表论文
  市场规模、利润侵蚀和对于多产品跨国企业的政策竞争(与岳阳、段颀合作),经济研究,2012年第2期
  受工会影响的国际寡头竞争与环境倾销(与段颀合作),经济研究,2009年第5期
  出口退税是一项稳健的贸易政策吗?(与李飞合作),经济研究,2008年第4期
  反倾销、国际寡头竞争与战略性贸易政策,(与冯泓合作),产业经济评论,2002年第1卷第2期
  差别产品双头竞争与最优进口税的决定,世界经济,2002年第6期
  以寡头竞争为基础的贸易理论与贸易政策:I. 基本问题与分析框架,(与周纪冬合作),产业经济评论,2002年第1卷第1期
  国际多市场寡头条件下的最优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一个初步分析,经济研究,2002年第5期
  不完全竞争、非对称信息下的最优进口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与周纪冬合作),经济研究,2001年第7期
  一类环境保护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与袁诚合作),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第5期
  战略性经营者激励选择与国际市场份额竞争,经济研究,2000年第8期
  恶性竞争的产权基础,(与张维迎合作),经济研究,1999年第6期

  其它发表情况
  以寡头竞争为基础的贸易理论与贸易政策:I. 基本问题与分析框架,(与周纪冬合作),载臧旭恒与林平主编《现代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反倾销、国际寡头竞争与战略性贸易政策,(与冯泓合作),载臧旭恒与林平主编《现代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战略性经营者激励选择与国际市场份额竞争,载陈国富主编《委托——代理与机制设计:激励理论前沿专题》,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恶性竞争的产权基础,(与张维迎合作),载段文斌主编《产权、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新制度经济学前沿专题》,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恶性竞争的产权基础,(与张维迎合作),载林毅夫主编《中国经济学199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北旅法人股转让案例,载盛洪主编《最新中国企业并购案例经典》,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其它职业活动
  中国国际贸易研究会(CTRG)副会长 2010.5至今
  北京大学国际战略中心研究员 2007.5至今
  Referee for Economics and Politics (1),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1), B.E. Journal of 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 (1),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s (1),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4) , World Economy (2) ,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1)
  中文期刊匿名审稿人: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产业经济评论,经济论文(台湾中研院经济所)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介绍:何茵
   
  ►
个人简介

  何茵,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

  教育背景
  美国科罗拉多经济系博士,2004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学士,1998

  ►工作经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讲师/助理教授,2009.9至今
  《财经》杂志社经济学家,2009.2-2009.8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2008.1-2009.1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讲师/助理教授,2004.9-2008.1
  世界银行咨询员,2005-2006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经济系兼职讲师、教学助教与研究助教,1998.8-2004.5

  主要教授课程
  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实证研究
  国际经济学
  中级宏观经济学

  主要研究领域
  国际经济学(着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知识产权、贸易与经济增长。

  ►联系方式
  电子邮件:yhe.uibe@gmail.com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介绍:徐楠
 
  ►个人简介
  徐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讲师。

  教育背景
  明尼苏达大学博士
  香港中文大学硕士
  北京大学学士

  研究兴趣
  国际贸易,经济增长与发展,宏观经济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介绍:薛书武
  
  个人简介
  薛书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1980年进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国际贸易系学习,1988年同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现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现为英国皇家采购与供应学会(CIPS)中国考试中心专家组成员。

  联系方式
  E-mail:shwsnow05@yahoo.com.cn;xueshuwu@uibe.edu.cn
 
  主要讲授课程
  《世界市场行情》,《电子商务》

  学术研究方向
  世界商品市场行情、经济周期的波动和传递

  学术成果及活动
  
参加并主编了《世界市场行情》的本科教材和自学高考教材;
  参加编写了《国际市场营销》
  参加编写了《中国企业国际贸易投资指南》及多本辞书;
  参加WTO和UNESCAP主办的ARTNeT培训班;
  参加了“211工程”课题“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问题”下子课题“多边贸易体制(WTO)和比较优势理论”的研究工作;
  主持“211工程”三期课题“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贸易理论问题研究”下子课题“初级产品的价格成因及国际传导机制研究”。

  业务实践
  曾在日本伊藤忠(中国)集团有限公司从事进出口业务工作,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
[]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湖北大学
招生年份:
招生类别:
所属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  注:
专业名称:国际贸易学     专业代码:020206     门类/类别:经济学     学科/类别:应用经济学

开设专业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物资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商业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河北经贸大学 河北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 内蒙古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辽宁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吉林财经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商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上海社会科学院 上海海事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东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南京审计大学 苏州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江苏大学 宁波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安徽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福州大学 厦门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山东财经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工商学院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郑州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大学 中南大学 湘潭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财经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暨南大学 深圳大学 广西大学 海南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安财经学院 兰州财经大学 新疆财经大学


专业解析:

以天津商业大学为例
一、学科概况
  国际贸易学是研究国家(地区)间商品与劳务交换的理论与方法的学科,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具有很强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的学科。它同世界经济学、金融学、国际法学等学科关系密切。它对推动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促进各国和全球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增强的背景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国际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建设中的地位大大提高,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学科将为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做出有益的贡献。
国际贸易专业硕士点设立于2003年,归属于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尽管国际贸易专业硕士点是一个新建的硕士点,但却有着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支撑学科发展的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教研科室,尤为突出的是WTO研究中心和现代日本经济研究所的设立,为该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天津商业大学从事国际贸易学专业教学与研究的教师共有1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博士5人,在读博士7人, 45岁以下的教师占85%。年富力强,精明强干是国际贸易专业学术团队的一大特点。最为突出的是该专业科研成果突出,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15项,获省部级奖4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或教材50多部,一些成果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致力于培养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坚持改革开放,具有严谨求实的思想作风和较高精神文明修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本学科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掌握国际经济学基本原理和较系统的国际贸易专门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观察分析国际经济关系与国际贸易问题的能力;毕业后可承担本学科教学、科研工作和中高层的对外贸易管理工作。

  三、研究方向
  国际贸易学专业下设三个研究方向
  (1)国际贸易政策研究
  (2)中日经贸关系研究
  (3)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研究 

此专业大学排名:

0202 应用经济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66 所,本次参评5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55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A+
3 10034 中央财经大学 A+
4 1003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A
5 10173 东北财经大学 A
6 10272 上海财经大学 A
7 10384 厦门大学 A
8 10003 清华大学 A-
9 10055 南开大学 A-
10 10246 复旦大学 A-
11 10421 江西财经大学 A-
12 10422 山东大学 A-
13 1052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A-
14 10651 西南财经大学 A-
15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16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B+
17 10038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B+
18 10070 天津财经大学 B+
19 10140 辽宁大学 B+
20 10183 吉林大学 B+
21 10284 南京大学 B+
22 10286 东南大学 B+
23 10335 浙江大学 B+
24 10353 浙江工商大学 B+
25 10456 山东财经大学 B+
26 10486 武汉大学 B+
27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28 10532 湖南大学 B+
29 10558 中山大学 B+
30 10559 暨南大学 B+
31 11482 浙江财经大学 B+
32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B
33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B
34 10125 山西财经大学 B
35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36 10247 同济大学 B
37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38 10273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B
39 10280 上海大学 B
40 10327 南京财经大学 B
41 10357 安徽大学 B
42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B
43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B
44 10593 广西大学 B
45 10611 重庆大学 B
46 10689 云南财经大学 B
47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48 10240 哈尔滨商业大学 B-
49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50 10285 苏州大学 B-
51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52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B-
53 10378 安徽财经大学 B-
54 10385 华侨大学 B-
55 10475 河南大学 B-
56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B-
57 10534 湖南科技大学 B-
58 10610 四川大学 B-
59 10730 兰州大学 B-
60 11799 重庆工商大学 B-
61 1184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B-
62 90026 军事经济学院 B-
63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C+
64 10207 吉林财经大学 C+
65 10403 南昌大学 C+
66 10427 济南大学 C+
67 10459 郑州大学 C+
68 10484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C+
69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C+
70 10536 长沙理工大学 C+
71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C+
72 10592 广东财经大学 C+
73 10697 西北大学 C+
74 10766 新疆财经大学 C+
75 11560 西安财经学院 C+
76 11646 宁波大学 C+
77 11832 河北经贸大学 C+
78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C
79 10075 河北大学 C
80 10126 内蒙古大学 C
81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C
82 10276 华东政法大学 C
83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C
84 10295 江南大学 C
85 10299 江苏大学 C
86 10320 江苏师范大学 C
87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C
88 10433 山东理工大学 C
89 10589 海南大学 C
90 10652 西南政法大学 C
91 10656 西南民族大学 C
92 10671 贵州财经大学 C
93 10673 云南大学 C
94 10741 兰州财经大学 C
95 11287 南京审计大学 C
96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C
97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C-
98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 C-
99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C-
100 10069 天津商业大学 C-
101 10139 内蒙古财经大学 C-
102 10360 安徽工业大学 C-
103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C-
104 10657 贵州大学 C-
105 10681 云南师范大学 C-
106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C-
107 10759 石河子大学 C-
108 11664 西安邮电大学 C-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17年)0202 应用经济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66 所,本次参评5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55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A+
3 10034 中央财经大学 A+
4 1003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A
5 10173 东北财经大学 A
6 10272 上海财经大学 A
7 10384 厦门大学 A
8 10003 清华大学 A-
9 10055 南开大学 A-
10 10246 复旦大学 A-
11 10421 江西财经大学 A-
12 10422 山东大学 A-
13 1052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A-
14 10651 西南财经大学 A-
15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16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B+
17 10038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B+
18 10070 天津财经大学 B+
19 10140 辽宁大学 B+
20 10183 吉林大学 B+
21 10284 南京大学 B+
22 10286 东南大学 B+
23 10335 浙江大学 B+
24 10353 浙江工商大学 B+
25 10456 山东财经大学 B+
26 10486 武汉大学 B+
27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28 10532 湖南大学 B+
29 10558 中山大学 B+
30 10559 暨南大学 B+
31 11482 浙江财经大学 B+
32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B
33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B
34 10125 山西财经大学 B
35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36 10247 同济大学 B
37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38 10273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B
39 10280 上海大学 B
40 10327 南京财经大学 B
41 10357 安徽大学 B
42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B
43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B
44 10593 广西大学 B
45 10611 重庆大学 B
46 10689 云南财经大学 B
47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48 10240 哈尔滨商业大学 B-
49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50 10285 苏州大学 B-
51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52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B-
53 10378 安徽财经大学 B-
54 10385 华侨大学 B-
55 10475 河南大学 B-
56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B-
57 10534 湖南科技大学 B-
58 10610 四川大学 B-
59 10730 兰州大学 B-
60 11799 重庆工商大学 B-
61 1184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B-
62 90026 军事经济学院 B-
63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C+
64 10207 吉林财经大学 C+
65 10403 南昌大学 C+
66 10427 济南大学 C+
67 10459 郑州大学 C+
68 10484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C+
69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C+
70 10536 长沙理工大学 C+
71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C+
72 10592 广东财经大学 C+
73 10697 西北大学 C+
74 10766 新疆财经大学 C+
75 11560 西安财经学院 C+
76 11646 宁波大学 C+
77 11832 河北经贸大学 C+
78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C
79 10075 河北大学 C
80 10126 内蒙古大学 C
81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C
82 10276 华东政法大学 C
83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C
84 10295 江南大学 C
85 10299 江苏大学 C
86 10320 江苏师范大学 C
87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C
88 10433 山东理工大学 C
89 10589 海南大学 C
90 10652 西南政法大学 C
91 10656 西南民族大学 C
92 10671 贵州财经大学 C
93 10673 云南大学 C
94 10741 兰州财经大学 C
95 11287 南京审计大学 C
96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C
97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C-
98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 C-
99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C-
100 10069 天津商业大学 C-
101 10139 内蒙古财经大学 C-
102 10360 安徽工业大学 C-
103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C-
104 10657 贵州大学 C-
105 10681 云南师范大学 C-
106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C-
107 10759 石河子大学 C-
108 11664 西安邮电大学 C-

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2007年国际贸易学专业学校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A+ 8 复旦大学 A 15 中山大学 A
2 南开大学 A+ 9 中国人民大学 A 16 中央财经大学 A
3 浙江大学 A+ 10 上海财经大学 A 17 宁波大学 A
4 东北财经大学 A+ 1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A 18 南京农业大学 A
5 湖南大学 A+ 12 南京大学 A 19 西南财经大学 A
6 厦门大学 A 13 辽宁大学 A 20 华中科技大学 A
7 武汉大学 A 14 西安交通大学 A      
 
B+等(30个):浙江工业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东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广东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湖北大学、江南大学、广西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长春税务学院、上海海事大学、重庆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江苏大学、兰州商学院、山东财政学院、中国农业大学
 
 
B等(30个):浙江工商大学、深圳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安徽大学、西北大学、贵州财经学院、沈阳工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山东经济学院、东华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中南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长春工业大学、云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四川大学
 
 
C等(21个):名单略
    2015-2016年国际贸易学专业学校排名
排 名
学校名称
星 级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5★ 165
2 南开大学 5★ 165
3 中国人民大学 5★ 165
4 中央财经大学 5★ 165
5 厦门大学 5★ 165
6 天津财经大学 5★ 165
7 东北财经大学 5★ 165
8 中国农业大学 5★ 165
9 浙江工业大学 5★ 165
10 上海交通大学 4★ 165
11 暨南大学 4★ 165
1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4★ 165
13 清华大学 4★ 165
14 武汉大学 4★ 165
15 湖南大学 4★ 165
16 东南大学 4★ 165
17 华中科技大学 4★ 165
18 西南财经大学 4★ 165
19 浙江工商大学 4★ 165
20 西安交通大学 4★ 165
 
国际贸易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招生院系及代码 二级学科名称及代码 考试科目 复试内容及办法
010经济学 020206国际贸易学 101政治
201英一
303数学
④801经济学综合(含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
1.英语听力测试、口语面试2.就个人在经济学方面的最具代表性的成果(如课程论文)或研究计划进行陈述与答辩3.本专业综合知识面试

国际贸易学考研参考书:
1.《微观经济学》(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美]罗伯特•S•平狄克,丹尼尔•L•鲁宾费尔德著,高远等译;
2.《宏观经济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010年,[美] 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 著,王志伟译;
3.《西方经济学》(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高鸿业;
4.专业英语(经济类),不指定参考书。
 
国际贸易学研究生就业方向:
1,企业外贸部门中从事一般性进出口业务的谈判、生活及工作接待专业人员,一般贸易交往中各种资料、合同的草拟、贸易交易实务、结算实用型专业人员。
2,三资企业中从事和参与企业贸易外事活动的实用型专业人员。
3,旅游业、对外饮食服务和其它行业中,从事商贸活动,经营的实用型专业人员。
4,跟经济相关的职业如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等专业人员。 国际贸易学专业就业率在所有专业中名列前茅,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对外贸人才的需求迅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