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

首都师范大学考研/保研免费资源: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首都师范大学学姐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文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

汉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专业方向)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6-26
四年制本科  授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为我国学术界、教育界、新闻出版界、工商企业界,政府及外事部门培养熟悉中西文化,并能够熟练使用汉语与英语双语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
 
        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在学科设置上把学术性与应用性结合起来,增加学生获取跨东西方文化视野的专题课程,以适应21世纪的人才培养方向。修满规定学分者,授予中国语言文学本科学士学位和英语辅修大专证书。学生在一种开放的状态下得以获取良好的双语应用能力与国际性文化视野。
 
课程设置:
 
        英语精读、英语泛读、英语口语、英语听说、英语写作、英语专业计算机应用、英语语言学概论、英语高级语法、英语翻译技巧、英语欧美概况、英语思维技巧、英语外贸函电、英语阅读与讨论、英语口译等。中国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汉语、中国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欧美文学史、东方文学史、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古代文论、20世纪西方文论、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史、西方美学史、20世纪西方美学思潮、比较文学、比较诗学、比较文化学、基督教与文学、西方后现主义研究等。
本专业方向文理兼收。
 
就业方向:
   
        可报考研究生;或到研究院所、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外事机构等相关行业从事研究、编辑、文案、管理等工作。

文学院秘书学专业(方向)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6-26
一、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着力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适应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中外企业以及其他机构所需要的应用型的高级秘书人才。
(二)培养规格
1.学制:4年。学习年限3~6年。
2.学位:学生须修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141学分,准予毕业;达到学位要求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3.学分:①课程教学119学分:通识课程50学分,其中通识基础课程34学分,通识核心课程限制性必修6学分,通识拓展课程跨学科选修10学分;专业课程69学分,其中大类课12学分,专业必修课42学分,专业选修课15学分。②实践教学22学分:专业实践10学分,通识实践11学分,社会实践1学分。
4.培养要求
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要符合以下要求:
1.热爱祖国和人民,具有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以及职业道德。
2.掌握汉语语言文学、中外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基础知识,具备调查问题、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掌握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熟练撰写各种公文,高效处理文件档案等信息以及管理办公室里的其他各种事务。
4.掌握现代组织管理理论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组织、合作与执行的能力。
5.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读、听、说、写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能灵活运用现代办公设备来高效地完成工作。
6.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知识,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树立健康生活理念,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合格要求。
 
二、大类培养事项
秘书学专业是实行中国语言文学类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专业。
本方案所涉大类培养相关专业包括: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言文学(非师)、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
专业分流时间:将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进行专业分流。
专业分流标准:1.专业分流遵循个人专业意愿与相关考试相结合、双向选择的原则。2.专业分流在文学院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由文学院统一组织实施。
专业分流办法:1.专业分流期间,学生根据个人专业学习意向,及时填报第一专业意愿、第二专业意愿;2.文学院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末组织分专业统一笔试,满分100分;3.按照学生成绩排名(第一学年大类培养课程成绩占比50%,分专业考试笔试成绩占比50%),根据一定比例进行专业分流。之后,学生进入秘书学专业继续学习。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9-03-14
一、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适应首都“文化中心”建设与北京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培养明于师德、擅于教学、长于育人、敏于发展,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扎实的经典研读能力、良好的学术素养,能够在北京市基础教育领域从事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和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具有卓越教师潜质的语文教育工作者。
(二)培养规格
1.学制:4年。学习年限3~6年。
2.学位:学生须修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180学分,准予毕业;达到学位要求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3.学分:(1)课程教学160学分:通识课程50学分;大类课程12学分;专业必修课程52学分;专业选修课程16学分;教师教育课程30学分。
(2)实践教学20学分:通识实践13学分;专业实践6学分,社会实践1学分。
(3)实践教学学分考核办法:(1)凡课程实践教学,由任课教师根据情况进行安排和考核;(2)军训,由学生处统一安排并考核;(3)毕业论文、学年论文、教育(毕业)实习、教育见习、教育研习,另有具体管理条例与执行办法,统一由教学办安排。
4.培养要求
经过四年的专业学习和训练,毕业生应牢固树立师德规范意识,具有高尚的教育情怀、突出的教学能力和优良的专业素养,具备从事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与相关管理工作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学术研究能力。具体包含以下内容:
(1)明于师德,热爱教育事业。要具备坚定的思想政治信念,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树德立人为己任;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2)具备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依据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综合运用教学知识和教学技能,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了解本学科专业前沿与动态,具备独立开展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的意识与能力。
(3)具备深厚的人文基础和优良的专业素养。树立正确的文艺观和语言文字观,全面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处理语言文字的能力、解读文学作品的有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具备基本的学术研究能力。
(4)具备突出的自我发展与职业规划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形成专业发展意识,能够自主制定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规划;初步掌握反思方法与反思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具备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大类培养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不属于中国语言文学类大类招生专业。
本专业纳入中国语言文学类大类培养体系,但不参加大类招生专业分流。
本方案所涉大类培养相关专业包括: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言文学(非师)、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9-03-14
一、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专业知识和文字表达能力,能在新闻、出版、教育、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化、宣传、管理、教育等方面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1.学制:4年。学习年限3~6年。
2.学位:学生须修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141学分,准予毕业;达到学位要求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3.学分:本方案分通识课程、大类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及实践教学五大模块。
(1)课程教学122学分:通识课程50学分,其中通识基础课程必修34学分,通识核心课程限制性必修6学分,通识拓展课程跨学科选修10学分;大类课程12学分;专业必修48学分,专业选修课程12学分。
(2)实践教学19学分:通识实践11学分;专业实践7学分,社会实践1学分。
(3)实践教学学分考核办法:凡课程实践教学,由任课教师根据情况进行安排和考核;军训,由学生处统一安排并考核;毕业论文、学年论文、专业(毕业)实习,另有具体管理条例与执行办法,统一由教学办安排;
4.培养要求
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系统教育和基本训练,具备从事本专业相关的工作能力,具备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注重四大能力的培养,即较强的文学鉴赏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初步的研究能力,并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毕业生主要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正确的文艺观点、语言文字观点和坚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具备较为坚实的文史基础以及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2)了解中外古今的文学史和文艺理论批评相关知识,具备文艺审美鉴赏批评能力;能够阅读一般的古典文献,具有初步的古典文献整理能力,具有解读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
(3)具备汉语言文字以及应用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具备初步研究能力;具有良好的汉语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
(4)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各学科学术发展的历史,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具有一定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素养;
(5)掌握资料收集、文献普查、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逐步学会在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前提下,不断吸收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新的研究成果,富有创新精神;
(6)达到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水平测试通过水平;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英语达到大学英语四级以上水平,具备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7)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具有国际化视野、现代意识和健康的人际交往意识;
(8)掌握科学的体育健康与锻炼知识、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方法和技能、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形成健康生活理念,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合格要求。
 
二、大类培养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实行中国语言文学类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专业。
本方案所涉大类培养相关专业包括: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言文学(非师)、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
将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进行专业分流。
专业分流标准:
1.专业分流遵循个人专业意愿与相关考试相结合、双向选择的原则。
2.专业分流在文学院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由文学院统一组织实施。
专业分流办法:
1.专业分流期间,学生根据个人专业学习意向,及时填报第一专业意愿、第二专业意愿;
2.文学院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末组织分专业统一笔试,满分100分;
3.按照学生成绩排名(第一学年大类培养课程成绩占比50%,分专业考试笔试成绩占比50%),根据一定比例进行专业分流。之后,学生进入汉语言文学专业继续学习。
文学院现有在职教师105人,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44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者55人,其中聘为博士生导师 29 人,硕士生导师68人,特聘教授 3人,讲座教授1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会议评审专家2人,国家教育部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入选者5人,全国百篇优博获得者3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人才5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个,市级精品课程1个,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3人,有多项科研、教学成果和多部教材获国家和北京市政府奖。
  文学院重视国际学术交流,多次主办国际学术会议,与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台、港、澳地区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经常性学术联系,开展了很好的学术合作与交流。
  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文学院已发展成为拥有从本科到博士、博士后完整办学体系的高水平综合性院所,形成以高层次、高水平学科建设为依托,重点突出基础性和应用性两大本科专业建设目标,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
地址:北京海淀区西三环北路83号 邮编:100089  中文专业是首都师范大学建校时期最早开办的专业。1954年就开办一年制中文专修班,1955年始建中文系。1962年北京工农师院中文系并入。“文革”中,中国人民大学语文系一度并入(后复撤出)。1993年北京师院分院中文系并入。2001年在中文系基础上建立文学院。著名学者漆绪邦、向锦江、廖仲安、张建业、许自强、曹利华、王景山、邾瑢、欧阳中石、饶杰腾、段启明等教授,作家毛志成、魏润身等曾经在本院任教。
  现文学院下设中国语言文学系、高级涉外文秘系、比较文学系、影视文学系、文化产业系、汉语国际教育等6个系。全院设有古代文学、文艺理论、汉语言文字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世界文学、影视文学、语文学科教育学、高级涉外文秘、文化产业、大学语文等教研室,另设有中国语言文学信息资料中心以及院办公室、党委办公室、本科教学办公室、科研研究生办公室、成人教育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拥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师范类、1955年始设,非师范类、2002年始设)、汉语言文学(高级涉外文秘方向、非师范类、1995年始设)、汉语言文学(比较文学方向、非师范类、2001年始设)、汉语言文学(书法教育方向、非师范类、1993年始设,后停办)、戏剧影视文学(非师范类、2002年始设)、文化产业管理(非师范类、2005年始设,原属汉语言文学下方向,2010年升为专业)、国际汉语教育(非师范类、2009年始设,原名对外汉语,2013年更名国际汉语教育)、专科专业曾有汉语言文学(1955年始设)。
  中国语言文学是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2003年获得批准)。博士学位授权点有:中国古代文学(1998年始设),文艺学(2001年始设)、汉语言文字学(2001年始设)、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03年始设)、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2003年始设)、中国古典文献学(2003年始设)、中国现当代文学(2003年始设)、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分语种,2003年始设)、文化产业(2008年始设)、影视文学(2008年始设)、文化研究(2008年始设)、中国文化经典教育(2012年始设)、语文教育(2012年始设)、文化创意产业与媒介素养教育(2012年始设)、书法艺术硕士点(博士点曾是挂靠于中文系,后划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 2001 年始设)一个。
  文学院建立了语言文学研究所(1987年始设)、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2000年始设)、美学研究所(1995年始设),儿童文学研究所(1996年始设)、古籍整理研究所(1994年始设)、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心(1995年始设)、李贽学术研究中心(1993年始设)、普通话测试中心(1998年始设)、语言研究中心(2000年始设)、中国女性文学研究中心(2000年始设)、中国古典文献暨古文字研究中心(2002年始设)、中国文学思想研究中心(2005年始设)、北京话研究中心(2007年设)、北京语言文化研究基地(2008年始设)、中国诗歌研究中心(2000 年始设,教育部批准为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校重点实验室言语习得实验室(2004年)。创办了《诗探索》、《文学前沿》、《语言》、《中国诗歌研究》、《睙天学术》、《俄罗斯文化评论》、《中国女性文化》等刊物。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文艺学学科(2008年)和汉语言文字学学科(2008年)为北京市级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2002年)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数字文献学为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2008年)。2012年北京市批准中国语言文学为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 1997 年立项的“中国文学研究与现代文化建设”是学校“九五”时期以来“ 211 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文学院 1995—2003 年,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 51 项、省部级项目 114 项、其他项目 174 项;发表论文 782 篇、专著 60 部;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 28 项;科研经费共计 309 万元。主办国际与国内学术会议 45 次。2004年至今,文学院教师又承担了60多项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其中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公关项目三项、重点项目两项,承担国家新闻出版署重大项目一项;获得国家与省部级学术奖励30多项,其中,获得国家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两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三项,北京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七项等;出版学术著作10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近2000篇。
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文学院、诗歌中心联系方式:方老师   68902306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

    购买流程

    找到要考的专业或资料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