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网络空间安全研究生分数线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考研分数线、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报录比、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考研群、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姐、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考研真题、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专业目录、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排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保研、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公众号、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网络空间安全研究生分数线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信息,包括复试分数线和录取分数线。因为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和复试分数线直接就决定了考生需要考取考多少分才能达到成功被院校录取的一个最低标准,这也是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的一个奋斗的目标和计划的基准。另外,考研分数线也是考生在前期择校、择专业的一个判断依据,如果考研录取分数线过高的话,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考生就会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可以进行自我衡量能否达到最低分数的要求而进行合理的选择。如果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网络空间安全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尤其是历年分数线和复试分数线)相对而言较低的话,对于考生来说成功的几率就会比较大,备考过程也会相对的容易。考生获取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分数线的途径有很多:学校研究生官网上通常会有详细的历年分数线情况,考研网站、论坛上也会有相关的资源。考研派的中就为大家总结了详细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网络空间安全考研录取分数线分数线情况,以供大家选择使用。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网络空间安全的研究生。【手机访问】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考研派的考研频道内含有大量优质的课堂讲义真题资源,欢迎考生前去查询和购买。
关注微信公众号:【考研派之家】,了解第一手考研资讯,免费领取考研学习资源。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考研录取分数线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信息,因为研究生录取分数线直接就决定了考生需要考取考多少分才能达到成功被院校录取的一个最低标准,这也是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的一个奋斗的目标和计划的基准。另外,考研录取分数线也是考生在前期择校、择专业的一个判断依据,如果考研录取分数线过高的话,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考生就会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可以进行自我衡量能否达到最低分数的要求而进行合理的选择。如果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网络空间安全考研录取分数线(尤其是历年分数线和复试分数线)相对而言较低的话,对于考生来说成功的几率就会比较大,备考过程也会相对的容易。考生获取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分数线的途径有很多:研究生官网上通常会有详细的历年分数线情况,考研网站、论坛上也会有相关的资源。考研派的中就为大家总结了详细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录取分数线情况,以供大家选择使用。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网络空间安全的研究生。
202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网络空间安全083900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39]网络空间安全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密码理论与应用(02)网络对抗理论与技术 (03)量子安全通信 (04)计算机取证与司法鉴定 (05)物联网安全 (06)硬件安全 (07)人工智能安全 (08)云计算与大数据安全 (09)网络舆情 |
|
招生人数: | 20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7)程序综合设计 |
|
备 注: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网络空间安全083900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39]网络空间安全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全日制)密码理论与应用 02(全日制)网络对抗理论与技术 03(全日制)量子安全通信 04(全日制)计算机取证与司法鉴定 05(全日制)物联网安全 06(全日制)硬件安全 07(全日制)人工智能安全 08(全日制)云计算与大数据安全 09(全日制)网络舆情 |
|
招生人数: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7程序综合设计 |
|
备 注: | 笔试: 数据结构 同等学力加试: 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②操作系统 全日制统考:9 全日制推免:1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计算机技术(非全日制)培养方案
学 习 形 式 非全日制
培 养 单 位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一、培养目标与要求
1.培养目标
以服务四川及西部信息产业发展、地方经济建设、气象行业信息化和现代化为目标,培养具有健康心智体魄、良好人文素质、严谨科学态度,扎实的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方法,良好团队精神和职业心态,能够独立从事计算机领域应用基础和工程应用研究,并在相关交叉学科进行应用基础和工程应用研究的高层次信息技术类专门人才。
2.培养要求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具有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2)掌握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研究、工程设计、工程开发、工程实施和工程管理的能力;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具备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科技实验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组织及协同工作能力、系统调控及综合竞争能力。
(4)具有一定的科研组织能力和企业管理能力。
(5)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工程应用中所需的外文资料并有一定的外文写作能力。
二、领域方向
1.网络安全与信息对抗
2.网络与系统安全
3.移动互联网及应用
4.云计算与大数据安全
5.物联网技术及应用
6.物联网安全
7.嵌入式技术及应用
8.计算机取证
9.网络舆情
10.量子安全通信
三、培养方式
1.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2.课程设置注重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
3.实践教学是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1年(累计36周)的工程(专业)实践时间。
4.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时间应保证不少于1年,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
5.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工程(专业)实践过程、项目研究、学位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四、学制与学分要求
1.学制
计算机技术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学习年限一般为 3 年,最长不得超过5 年。计算机技术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生若提前修满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德、智、体合格,可提前半年毕业。若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时完成学业者,可申请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一年。
2.应修学分
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时间应保证不少于 1 年。总学分不低于 37学分,不高于40 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学分要求不低于17 学分,非学位课程学分要求不低于12学分,必修环节8学分。
五、培养思路
计算机技术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可以采取双导师制,即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工程实践、项目研究、学位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实行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方式。
1.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根据行业、职业领域对非全日制计算机技术领域硕士研究生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搭建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着重突出专业技能、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2.为完善研究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增加应用性课程的开设,并与政府、企业、事业等单位合作,开设一些提高学生实践工作能力的课程,或根据社会需求开设适当的订单式课程,还可开设与职业资格认证相关的课程。
3.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结合,突出实践应用;教学过程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实践、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课程学习与实践教学紧密衔接,课程学习主要在学校完成,实习、实践在校内或校外工程实践基地完成。
六、培养标准及实现
1.培养标准
表1 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研究生培养标准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标准细化描述 |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 | 1.1人文科学基础知识 | 1.1.1人文科学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1.1.2应用数学类 | 现代数学、组合数学 | ||
1.2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核心基础知识 | 1.2.1程序设计技术 | Linux体系和编程 | |
1.2.2算法与复杂性分析 | 算法设计与分析 | ||
1.2.3数据库技术 |
现代数据库技术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
||
1.2.4操作系统 | 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 | ||
1.2.5计算机网络 |
现代计算机网络 网络攻击与防御 |
||
1.3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高级知识 | 1.3.1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 | 媒体计算与内容分析 | |
1.3.2智能信息处理技术 | 人工智能 | ||
1.3.3信息安全技术 | 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 | ||
2.分析解决工程项目问题的能力 | 2.1工程项目需求与技术发展 | 2.1.1市场调研 | 了解市场 |
2.1.2新技术发现与探索 | 新技术发现与探索 | ||
2.1.3新技术应用方案提出 | 新技术应用方案提出 | ||
2.2工程项目任务解决 | 2.2.1工程项目设计 | 具体设计项目 | |
2.2.2实施工程项目的方法和技术 | 掌握具体的方法和技术 | ||
2.3制定实施工程项目计划 | 2.3.1任务安排 | 工具工程项目分解任务并进行安排 | |
2.3.2人力资源调配 | 安排人力资源进行工程项目实施 | ||
2.3.3时间进度安排 | 合理安排时间进度 | ||
2.3.4设备应用计划 | 制定设备应用计划 | ||
2.3.5开发经费管理 | 合理开发经费管理 | ||
2.4方案的实施、评估与改进 | 2.4.1开发项目方案的实施 | 开发项目方案的实施 | |
2.4.2方案实施过程评估 | 方案实施过程评估 | ||
2.4.3实施结果评价 | 实施结果评价 | ||
2.4.4方案改进 | 根据实际情况对方案进行改进 | ||
2.4.5项目实施总结 | 能对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总结 | ||
2.5创新能力 | 2.5.1产品设计的创新 | 产品设计的创新 | |
2.5.2开发的创新 | 开发的创新 | ||
2.5.3系统集成 | 系统集成 | ||
3.有效沟通与交流能力 | 3.1 规范的技术文档及标准的交流语言 | 3.1.1技术文档撰写能力 | 具有阅读外文专业文献资料的能力,初步掌握用外语撰写论文、报告的能力 |
3.1.2口头表达能力 | 具备简单的外语交流能力 | ||
3.1.3外语交流能力 | 能用外语进行书面和口头的交流 | ||
3.2对变化环境的适应性 | 3.2.1能够灵活处理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 | 能够灵活处理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 | |
3.2.2能够适应不同文化、不同区域背景下的工作环境 | 参加企业专家讲座 | ||
3.2.3自信且能及时进行自我调节 | 参加学校外籍专家专题讲座、国际学术会议、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
3.3团队合作能力 | 3.3.1自我控制和自我定位,正确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 自我控制和自我定位,正确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 |
3.3.2重视交流,善于沟通,理解尊重他人需求和意愿的能力 | 重视交流,善于沟通,理解尊重他人需求和意愿的能力 | ||
3.3.3具备应对压力与突发任务的能力 | 具备应对压力与突发任务的能力 | ||
3.3.4团队领导和管理能力 | 能在团队中领导或支配能力,注重团队凝聚力,显示领导魅力,能有效协调团队中各项任务 | ||
3.3.5团队竞争与协作能力 | 明确各个成员的分工,知道各个环节的前后环节,以及相应环节的衔接人员,善于与其他团队成员协作、遇到问题能够分析原因,不推委、乐于帮助其他成员解决问题 | ||
3.4跟踪世界新技术 | 3.4.1中英文文献检索与收集 | 利用工具进行中英文文献检索与收集 | |
3.4.2信息归纳与吸收 | 能进行信息归纳,吸收新知识 | ||
3.4.3国际交流与合作 |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 ||
3.4.4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及终生学习的能力 | 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及终生学习的能力 | ||
4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 | 4.1职业道德 | 4.1.1熟悉本行业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职业健康安全 | 熟悉本行业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职业健康安全 |
4.1.2熟悉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规范 | 熟悉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规范 | ||
4.1.3所属职业体系的职业行为准则 | 所属职业体系的职业行为准则 | ||
4.2职业素养 | 4.2.1积极进取和主动精神 | 能积极主动进取 | |
4.2.2批判性思维 | 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 ||
4.2.3创造性思维 | 能进行创造性思维 | ||
4.2.4时间和资源管理 | 具有管理实践和资源的能力 | ||
4.2.5职业规划 | 能对职业的未来进行规划 | ||
4.3社会责任 | 4.3.1工程师的社会角色和强烈的责任感 | 了解工程师的社会角色和强烈的责任感 | |
4.3.2行业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了解行业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
4.3.3工程师的社会规范 | 掌握成功进行工程实践所需的职业道德、正直诚信等职业能力 | ||
4.3.4历史和文化环境 | 了解历史和文化环境 | ||
4.3.5了解社会焦点和价值观 | 了解社会焦点和价值观 |
培养标准实现矩阵(参见《2017级非全日制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领域人才培养标准实现矩阵》),见附件1。
七、知识能力大纲
1.学位课
(1)公共课程
-公共课程包括:自然辩证法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英语(英语一、英语二)。
-知识能力要求:通过公共基础课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教育,使学生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科学创造力,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具备分析和处理科学技术发展中的现实问题的能力;并要求学生掌握好英语,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满足新世纪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
(2)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包括:高等工程数学、人工智能、算法设计与分析、信息安全数学基础、应用密码学。
-知识能力要求:使学生具备数学、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为以后进一步从事科学计算、工程开发、研究等方面的学习、研究和应用打下基础。
2、非学位课
(1)专业方向课
-专业方向课包括:现代计算机网络、现代数据库技术、软件工程理论与应用、嵌入式系统开发、计算机仿真、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移动互联网及应用、信息系统安全、网络攻击与防御、实验技能训练、计算机前沿专题。
-知识能力要求:使学生掌握计算机领域的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开发、信息系统安全、物联网等相关技术。同时能在计算机领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掌握信息安全、物联网等相关应用技术,为学生能在计算机应用领域开展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2)自选课程
-自选课程包括:组合数学、随机过程与排队论、数据挖掘、计算机取证、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Win32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恢复技术、侧信道攻防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云计算与大数据。
-知识能力要求:使学生熟悉计算机技术专业(领域)中相关数学基础、网络安全技术、计算机应用以及软件质量等方面的专业综合性知识和技能。
3.必修环节
必修环节包括工程(专业)实践、科研训练、专业技能。
(1)工程(专业)实践:6 学分。
(2)科研训练:1学分。
(3)专业技能:1学分。
要求查阅不少于 15 篇的中、外文文献资料,写出不少于4000 字的学位论文选题的文献综述报告,并经导师审核认可后给予1学分。
4.补修课
跨学科专业或同等学力录取的计算机技术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必须补修至少3门相应专业本科主干课程,不计学分。
注意: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导师的指导下在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等6门课程中至少选3门课程。
八、工程(专业)实践方案
1.培养目标
计算机技术非全日制工程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树立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应掌握计算机技术领域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宽广的专业知识,拥有良好的职业心态、职业能力和推理能力;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掌握系统的计算机软硬件、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和人工智能等计算机应用的专门知识,熟悉现代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和工具,有娴熟的计算机使用技能,具有独立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程设计能力,尤其是工程应用能力、项目组织能力;了解计算机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科技实验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组织及协同工作能力、系统调控及综合竞争能力,以及分析、表达、解决问题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能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科技发展需要的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专门人才;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工程应用中所需的外文资料并有一定的外文写作能力。
2.培养模式
(1)计算机技术非全日制工程型硕士研究生的工程(专业)实践采用“与企业科研合作项目驱动模式”,与企业共同建立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培养体系,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企业文化。
(2)计算机技术非全日制工程型硕士研究生的工程(专业)实践是导师与企业开展科研合作,学生由有承担企业项目的导师指导,学生通过参与项目来进行实习,由校企合作双方对学生的能力及素质进行培养。在实施过程中协同组织学生进行项目设计、开发,派遣学生进驻企业采集需求、交流设计、实施、维护保障(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校内完成校企合作的项目)。
3.培养内容
(1)实践时间
计算机技术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1年(累计36周)的工程(专业)实践时间,计6学分。
(2)实践方式
① 按照培养模式,学生在校进入项目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过程,工程(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② 学生第1、2学期在校内学习理论课程,第3、4学期采用双向选择方式和“双导师制”,参与教师科研,与项目合作企业开展联合培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深入工程实际,解决工程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完成学位论文。
(3)实践内容与要求
① 了解行业及企业文化、管理体系;
② 了解企业生产与社会需求的关系;
③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成果,特别是现代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技术、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以及其他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的能力;
④ 培养学生研制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或新系统的能力;
⑤ 掌握项目开发的具体实施过程,如需求采集、交流设计、实施、维护保障等;
⑥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养成良好工作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⑦ 培养产品开发、生产等过程中人员协调、分工、协作意识与组织管理能力、交流沟通能力。
4.培养要求(须有明确的考核标准、方式)
(1)工程(专业)实践培养要求及考核标准
工程(专业)实践培养要求及考核标准见表2或表3(根据实际参与的实践内容选取)。在学生结束工程(专业)实践时,项目导师对学生的参与过程进行评价并根据答辩结果共同给出成绩。
(2)专业技能培养要求及考核标准
计算机技术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技能包括计算机软件设计能力、硬件设计能力以及工程项目解决方案能力(各方向导师从中选择一个要求学生进行学习)。在第5学期末前进行专业技能考核,具体考核内容、考核标准和要求如表4。专业技能考核通过者,可获得1个学分,方可准予进行学位论文工作。考核如未能通过,可申请参与下一年度的专业技能考核,如通过则延期1年毕业;如仍未通过,则给予退学处理。
表4 非全日制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研究生专业技能考核
项目序号 | 项目名称 | 考核内容 | 考核标准和要求 |
1 | 计算机软件设计能力 |
(1)基于C语言编程能力的考核; (2)基于Java语言能力的考核; (3)基于.NET程序设计能力的考核; (4)基于关系数据库设计能力的考核; (5)基于网络通信协议实现能力的考核; (6)其他软件设计能力的考核。 |
-考核方式: 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小系统程序的设计与实现,参与答辩,答辩在30分钟内完成。 -考核评分标准: (1)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和相关代码(50%); (2)演示和答辩(50%)。 |
2 | 计算机硬件设计能力 |
(1)电路原理图设计能力; (2)PCB板设计能力的考核; (3)MCU编程能力的考核; (4)PLD编程能力的考核; (5)电路测试能力的考核; (6)其他硬件设计能力的考核。 |
-考核方式: 学生独立完成一个硬件电路小系统的设计,该系统必须包含MCU,可以结合PLD(FPGA芯片)芯片和DSP芯片,必须完成相关的输入输出I/O接口设计。学期末,教师检查实现的系统并组成答辩小组,根据评分标准给出成绩。 -考核评分标准: (1)电路图和PCB图正确、合理(20%); (2)系统达到设计要求(20%); (3)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和相关代码规范正确(30%); (4)答辩(30%)。 |
3 | 工程项目解决方案能力 |
(1)用户需求分析; (2)概要设计方案; (3)详细设计方案; (4)项目进度设计; (5)项目经费预算。 |
-考核方式: 学生独立完成一项工程解决方案书、规划与管理相关方案和报告表(书)的编写。学期末,教师根据布置题目进行现场汇报答辩,汇报答辩时间为0.5h,并根据评分标准给出成绩。 -考核评分标准: (1)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熟悉程度(20%); (2)项目背景资料调查与收集方法(10%); (3)项目需求分析(10%); (4)方案或报告编写的内容、质量及规范性(30%); (5)汇报和答辩情况(30%)。 |
6.实践基地
中国电子科技网络信息安全有限公司、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中心、四川省信息安全测评中中心、广东省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珠海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四川启明星银海科技有限公司、迈普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神州数码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神州绿盟信息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勤智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九、课程体系与培养计划
参见《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17级非全日制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领域教学计划表》(见附件2)。
十、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一般第4学期内完成,中期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专业技能、学术报告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等环节。
十一、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
(1)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参考文献绝大多数是近5年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英文文献至少30%以上,中文核心以上期刊30%以上)。
(2)学位论文选题的研究内容可以是工程技术、产品开发、规划设计等,研究成果的形式是报告或产品(对于产品开发类的学位论文在答辩时须提供开发的产品,并进行现场调试;对于工程技术研究、规划设计类的学位论文须提供报告,并有具体、明确的项目依托,在答辩时须提供项目委托单位的验收报告或使用报告),并要有一定的应用创新或集成创新(能运用一定的理论与技术或算法进行相关应用系统的分析、研究、设计、开发与(仿真)应用,并有比较与分析,说明应用的可行、合理与优势(创新))。
(3)学位论文要有一定的应用创新或集成创新,能运用一定的理论与技术或算法进行相关应用系统的分析、研究、设计与开发,将理论与技术或算法进行系统研发及(仿真)应用后,应有比较与分析,说明应用的可行、合理与优势(创新);
(4)要获得学位论文答辩资格,在校期间须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1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或获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或获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① 发表的论文必须是以学生为第1作者,获得的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的专利权人必须是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获得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的著作权人必须是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② 发表的论文必须是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且与本学科相关的学术论文,如果发表的学术论文如果是录用文章,必须有该文章的录用通知和版面费发票,这两者务必一致(注:鉴于国外部分高水平学术论文不需缴纳版面费,则只以录用通知为准,但必须经学术分委员会认定)。
2.论文形式
(1)学位论文及研究成果应具有创新性,达到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授予学位论文的水平与要求。
(2)学位论文须符合国家工程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学校关于各种内容与形式学位论文的标准与要求。
(3)学位论文须独立完成,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评审与答辩
(1)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2名相关行业实践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
(2)学位论文撰写规范按学校的有关要求执行。
十二、毕业与学位授予
非全日制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研究生完成规定学分的学习,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学院将申请人的有关学位申请材料报送校学位委员会办公,校学位委员会对学位申请人进行全面审查和综合评价,以不记名投票方式表决,做出是否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决议。校学位委员会颁发由国务院学位办统一印制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信息安全专业的介绍
信息安全(二级学科)(全日制,招生代码:812Z1,2011年获批)信息安全学科是计算机、电子、通信、数学、物理、生物、法律、管理及教育等学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我院在多年的学科发展过程中,这些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形成了以扎实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根底为依托,以计算机学科特色为支撑,以密码理论为研究基础,以密码与硬件技术、信息处理相结合的硬件信息安全和密码分析为特色。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形成了密码理论与应用、网络对抗理论与技术、量子安全通信、计算机取证、物联网安全、硬件安全、云计算与大数据安全、网络舆情等稳定的研究方向。
信息安全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树立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掌握信息安全的基础理论、系统专门知识和必须的专业技能;熟悉信息安全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分析、表达、解决问题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了解信息安全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具有独到的创新性的科研思路与见解,较强的自学能力、科技实验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毕业后能够胜任在网络与信息安全有关领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成为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信息安全高级专门人才。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物联网技术的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 习 形 式 全日制
培 养 单 位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一、培养目标
以服务四川及西部信息产业发展、地方经济建设、气象行业信息化和现代化为目标,培养具有健康心智体魄、良好人文素质、严谨科学态度、扎实基础理论,良好团队精神和职业心态,能够独立从事物联网技术领域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并在物联网相关交叉学科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的高层次信息技术类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物联网软件技术
2.物联网工程及应用
3.工控系统与物联网安全
4.车联网及安全
5.云计算与大数据
6.移动互联网及应用
7.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三、培养方式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用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导师个别指导和导师团队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具体要求如下:
1.加强导师、导师团队及任课老师对硕士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做到教书育人,使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导师应根据物联网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硕士生本人的基础和特长,制定出课程学习阶段和论文研究阶段具体的培养计划;
3.对物联网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既要注意理论基础知识的传授,更要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锻炼;要适当安排自学,积极开展学术讨论和实验研究活动;既要充分发挥导师、导师团队及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个人的才能和积极性;认真贯彻启发式和因材施教的原则;
4.结合社会对物联网技术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多类型、多规格的物联网技术专业硕士生,以增强本专业硕士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四、学制与应修学分
1.学制
本专业学制为3年。硕士生若提前修满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德、智、体合格,可提前半年毕业。若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时完成学业者,可申请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一年。
2.应修学分
学位课程学分要求18学分,非学位课程学分要求不低于12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不高于40学分。
五、教学计划
见《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17级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物联网技术专业教学计划表》(见附件)。
六、考核方式
1.学位课程均以考试方式进行考核,以百分制评定成绩;非学位课采用考试或考查方式进行考核。
2.实行中期考核制度,学院于研究生入学后的第四学期对培养研究生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必修环节、学位论文开题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七、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按照我院物联网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要求及实际情况,本专业硕士研究生除满足《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应取得学术成果的基本要求》的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
了解物联网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具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科技实验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组织及协同工作能力、系统调控及综合竞争能力;系统地掌握物联网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方法和必须的专业技能,具备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取得新的成果,对相关的学术研究动态要有系统性的了解。
2.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硕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的物联网技术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1)学位论文选题应注重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应反映本人独立完成的工作成果与新见解。学位论文的理论研究要有根据,有必要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即应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上,运用基础理论来分析研究相关问题,并对研究的理论或算法应用有仿真实验(应用),仿真实验(应用)有场景,仿真实验(应用)分析、比较要有参照物,同时要有对应的图(表)说明。
(2)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力求和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及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或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项目接轨。硕士生应在入学的第三学期末之前在导师或导师团队的指导下确定学位论文题目,提交学位论文选题的文献综述,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未获通过者允许两个月内补作一次,仍未通过者作退学处理。
(3)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绝大多数须是近5年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英文文献至少50%以上,中文核心以上期刊50%以上)。
3.本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要获得学位论文答辩资格,在校期间必须在科技核心以上的期刊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具体要求如下:
(1)学生必须有1篇以第1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
(2)发表的论文必须是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且与本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3)发表的学术论文如果是录用文章,必须有该文章的录用通知和版面费发票,这两者务必一致(注:鉴于国外部分高水平学术论文不需缴纳版面费,则只以录用通知为准,但必须经学术分委员会认定)。
八、学位论文撰写和学位论文答辩
1.学位论文撰写
学位论文应反映作者掌握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反映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获得新结果。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使用规范的语言,严格按照《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格式》撰写并打印。学位论文字数3.5万字左右,应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目录、引言、正文、参考文献、英文摘要等。
2.学位论文答辩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硕士学位申请及学位授予审批按照《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相关规定实施相关工作。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网络空间安全083900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39]网络空间安全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密码理论与应用(02)网络对抗理论与技术(03)量子安全通信(04)计算机取证与司法鉴定(05)物联网安全(06)硬件安全(07)人工智能安全(08)云计算与大数据安全(09)网络舆情 | |
招生人数: | 9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7)程序综合设计 |
|
备 注: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联系方式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联系方式:苏玲 028-85966953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农业信息化的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 习 形 式 全日制
培 养 单 位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1、培养目标
全日制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农业相关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农业信息化领域主要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与农业信息化相关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2、培养要求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树立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2)掌握农业信息化领域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农业信息化领域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管理工作的能力,能独立担负农业信息化领域的相关工作。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专业(领域)方向
1.网络安全与信息对抗
2.网络与系统安全
3.移动互联网及应用
4.云计算与大数据安全
5.物联网技术及应用
6.物联网安全
7.嵌入式技术及应用
8.计算机取证
9.网络舆情
10.量子安全通信
三、培养方式
1.采取校内课程学习和校外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实行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方式。鼓励采用顶岗实践的方式进行实践研究,实践研究累计不少于12个月。
2.学位论文实行导师负责制,鼓励由具有实践经验并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
四、学制与应修学分
1.实行学分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4年。
2.攻读全日制农业硕士的研究生,总学分不低于35学分,不高于40学分。其中公共课程学分要求不低于13学分;领域主干课程学分要求不低于8学分;选修课程学分要求不低于7学分;必修环节要求不低于7学分。
同等学力或跨专业攻读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补修相关领域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至少3门,成绩不计入总学分。
五、教学计划
见《2017级全日制农业硕士农业信息化领域教学计划表(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见附件1)。
六、专业实践
全日制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从事不少于12个月的专业实践,并结合实践进行论文研究工作。实践研究的综合表现考核通过者取得相应学分。
七、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应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和生态环境建设,论文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和农村等问题的能力。
2.论文形式
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论文、项目(产品)设计、调研报告等。
3.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考查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和农村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查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
攻读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师资力量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职称 | 研究方向 | |
---|---|---|---|---|---|
1 | 陈麟 | 男 | 教授 | 云计算与大数据安全、网络舆情、网络对抗理论与技术 | |
2 | 李飞 | 男 | 教授 | 移动互联网及应用、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汽车智能与系统安全 | |
3 | 张仕斌 | 男 | 教授 |
量子安全通信、计算机取证、物联网安全及应用、大数据安全及应用、 移动互联网安全及应用、网络对抗理论及应用 |
|
4 | 王燚 | 男 | 教授 |
密码理论与应用、网络对抗理论与技术、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物联网安全、 硬件安全、云计算与大数据安全、网络舆情 |
|
5 | 甘刚 | 男 | 教授 |
密码理论与应用、网络对抗理论与技术、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物联网安全、 硬件安全、云计算与大数据安全、网络舆情 |
|
6 | 林宏刚 | 男 | 教授 | 云计算与大数据安全、网络舆情、网络对抗理论与技术 | |
7 | 金虎 | 男 | 教授 | 云计算与大数据安全、网络舆情、网络对抗理论与技术 | |
8 | 万国根 | 男 | 高级工程师 | 物联网安全及应用、大数据安全及应用、移动互联网安全及应用 | |
9 | 朱西平 | 男 | 教授 | 移动互联网及应用、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汽车智能与系统安全 | |
10 | 宋波 | 男 | 教授 | 云计算与大数据安全、网络舆情、网络对抗理论与技术 | |
11 | 昌燕 | 女 | 教授 | 量子安全通信、计算机取证、移动互联网安全及应用、网络对抗理论及应用 | |
12 | 吴震 | 男 | 教授 |
密码理论与应用、网络对抗理论与技术、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物联网安全、 硬件安全、云计算与大数据安全、网络舆情 |
|
13 | 王永丽 | 女 | 副教授 | 移动互联网及应用、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汽车智能与系统安全 | |
14 | 张路桥 | 男 | 副教授 | 移动互联网及应用、物联网安全、硬件安全、云计算与大数据安全 | |
15 | 闫丽丽 | 女 | 副教授 | 量子安全通信、计算机取证、移动互联网安全及应用、网络对抗理论及应用 | |
16 | 万武南 | 女 | 副教授 | 云计算与大数据安全、网络舆情、网络对抗理论与技术 | |
17 | 王娟 | 女 | 副教授 | 移动互联网及应用、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汽车智能与系统安全 | |
18 | 韩斌 | 男 | 副教授 | 移动互联网及应用、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汽车智能与系统安全 | |
19 | 李中志 | 男 | 副教授 |
密码理论与应用、网络对抗理论与技术、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物联网安全、 硬件安全、云计算与大数据安全、网络舆情 |
|
20 | 秦智 | 男 | 副教授 | 云计算与大数据安全、网络舆情、网络对抗理论与技术 | |
21 | 刁仁宏 | 男 | 副教授 | 移动互联网及应用、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汽车智能与系统安全 | |
22 | 盛志伟 | 男 | 副教授 | 物联网安全及应用、大数据安全及应用、移动互联网安全及应用 | |
23 | 张金全 | 男 | 副教授 | 密码算法及应用、移动互联网安全及应用 | |
24 | 李剑 | 男 | 副教授 | 量子安全通信、移动互联网安全及应用、网络对抗理论及应用 | |
25 | 王敏 | 女 | 副教授 | 硬件安全、网络攻防、云计算与大数据安全、密码理论与应用 | |
26 | 顾见军 | 男 | 高级工程师 | 数据安全及应用、移动互联网安全及应用、网络对抗理论及应用 | |
27 | 王丹琛 | 女 | 高级工程师 | 系统风险评估与态势分析、基于自动推理的网络安全技术应用、大数据安全技术及应用 | |
28 | 武志学 | 男 | 教授 |
计算机技术(学术型):云计算与大数据处理、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 云计算与大数据安全、信息安全(学术型):云计算与大数据安全 |
|
29 | 李斌勇 | 男 | 讲师 | 云计算与大数据安全、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基于网络的计算机应用技术 | |
30 | 张浩曦 | 男 | 副教授 | 人工智能及数据挖掘、智能感知技术、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物联网安全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联系方式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
邮政编码:610225
联系电话:028-85966953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介绍
学院设有信息安全、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对抗技术等4个本科专业,从2004年开始招收信息安全专业本科生,是国内最早招收信息安全本科生的高校之一。现有在校本科生2000余人,是目前国内招收信息安全本科生规模最大的高校。学院有2个一级学科、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招收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技术全日制学术型学位研究生、计算机技术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学院注重专业建设,专业建设卓有成效。信息安全专业是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四川省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网络工程专业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四川省特色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
学院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成效显著。2017年,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科获批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2018年,学院获批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雄厚。现有专任教师50多名、兼职教师10多名,其中:教授14名,副教授15名,博士30多名,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30名。专任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人。聘有包括中科院郑建华院士、电子科技大学秦志光教授、原成都市国家保密局局长刘勇在内的多名高层次专家为我院兼职教授。
学院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科研成果丰硕。学院建有网络安全技术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成都市信息安全保密重点实验室、成都市商用密码技术研究院等科研平台,正在筹建“新一代密码技术与系统安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近三年,学院年均到账科研经费近1000万元,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网络空间安全重大专项、国家242信息安全计划、四川省网络安全重大专项、四川省人工智能安全重大专项、四川省重点研发计划、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30多项,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获得党政密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其中被SCI/EI检索论文6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130余项。
学院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教改成效突出。学院每学年末面向全校选拔在网络安全方面有特长的学生组成“信息安全实验班”,着力培养学生在信息安全方面的工程实践能力,学院从2006年开始在国内率先举办信息安全技术大赛,打造了“三叶草”、“道格”等在国内网络安全领域知名的学生社团,形成了以赛促学的人才培养机制,近三年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得国家级奖项30余人次、省部级奖项60余人次。学院出版了系列教材30余本,建成省级精品课程2门,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面向未来,学院将继续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力争为服务国家网络强国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维护国家安全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计算机技术(全日制)培养方案
学 习 形 式 全日制
培 养 单 位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一、培养目标与要求
1.培养目标
以服务四川及西部信息产业发展、地方经济建设、气象行业信息化和现代化为目标,培养具有健康心智体魄、良好人文素质、严谨科学态度,扎实的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方法,良好团队精神和职业心态,能够独立从事计算机领域应用基础和工程应用研究,并在相关交叉学科进行应用基础和工程应用研究的高层次信息技术类专门人才。
2.培养要求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具有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2)掌握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研究、工程设计、工程开发、工程实施和工程管理的能力;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具备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科技实验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组织及协同工作能力、系统调控及综合竞争能力。
(4)具有一定的科研组织能力和企业管理能力。
(5)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工程应用中所需的外文资料并有一定的外文写作能力。
二、领域方向
1.网络安全与信息对抗
2.网络与系统安全
3.移动互联网及应用
4.云计算与大数据安全
5.物联网技术及应用
6.物联网安全
7.嵌入式技术及应用
8.计算机取证
9.网络舆情
10.量子安全通信
三、培养方式
1.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2.课程设置注重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
3.实践教学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1年(累计36周)的工程(专业)实践时间。
4.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时间应保证不少于1年,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
四、学制与学分要求
1.学制
计算机技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学习年限一般为 3 年,最长不得超过4 年。计算机技术全日制工程硕士生若提前修满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德、智、体合格,可提前半年毕业。若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时完成学业者,可申请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一年。
2.应修学分
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时间应保证不少于 1 年。总学分不低于38学分,不高于40 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学分要求不低于18 学分,非学位课程学分要求不低于12学分,必修环节8学分。
五、培养思路
计算机技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可以采取双导师制,即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工程实践、项目研究、学位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实行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方式。
1.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根据行业、职业领域对全日制计算机技术领域硕士研究生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搭建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着重突出专业技能、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2.为完善研究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增加应用性课程的开设,并与政府、企业、事业等单位合作,开设一些提高学生实践工作能力的课程,或根据社会需求开设适当的订单式课程,还可开设与职业资格认证相关的课程。
3.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结合,突出实践应用;教学过程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实践、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课程学习与实践教学紧密衔接,课程学习主要在学校完成,实习、实践在校内或校外工程实践基地完成。
六、培养标准及实现
1.培养标准
表1 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研究生培养标准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标准细化描述 |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 | 1.1人文科学基础知识 | 1.1.1人文科学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1.1.2应用数学类 | 现代数学、组合数学 | ||
1.2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核心基础知识 | 1.2.1程序设计技术 | Linux体系和编程 | |
1.2.2算法与复杂性分析 | 算法设计与分析 | ||
1.2.3数据库技术 |
现代数据库技术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
||
1.2.4操作系统 | 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 | ||
1.2.5计算机网络 |
现代计算机网络 网络攻击与防御 |
||
1.3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高级知识 | 1.3.1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 | 媒体计算与内容分析 | |
1.3.2智能信息处理技术 | 人工智能 | ||
1.3.3信息安全技术 | 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 | ||
2.分析解决工程项目问题的能力 | 2.1工程项目需求与技术发展 | 2.1.1市场调研 | 了解市场 |
2.1.2新技术发现与探索 | 新技术发现与探索 | ||
2.1.3新技术应用方案提出 | 新技术应用方案提出 | ||
2.2工程项目任务解决 | 2.2.1工程项目设计 | 具体设计项目 | |
2.2.2实施工程项目的方法和技术 | 掌握具体的方法和技术 | ||
2.3制定实施工程项目计划 | 2.3.1任务安排 | 工具工程项目分解任务并进行安排 | |
2.3.2人力资源调配 | 安排人力资源进行工程项目实施 | ||
2.3.3时间进度安排 | 合理安排时间进度 | ||
2.3.4设备应用计划 | 制定设备应用计划 | ||
2.3.5开发经费管理 | 合理开发经费管理 | ||
2.4方案的实施、评估与改进 | 2.4.1开发项目方案的实施 | 开发项目方案的实施 | |
2.4.2方案实施过程评估 | 方案实施过程评估 | ||
2.4.3实施结果评价 | 实施结果评价 | ||
2.4.4方案改进 | 根据实际情况对方案进行改进 | ||
2.4.5项目实施总结 | 能对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总结 | ||
2.5创新能力 | 2.5.1产品设计的创新 | 产品设计的创新 | |
2.5.2开发的创新 | 开发的创新 | ||
2.5.3系统集成 | 系统集成 | ||
3.有效沟通与交流能力 | 3.1 规范的技术文档及标准的交流语言 | 3.1.1技术文档撰写能力 | 具有阅读外文专业文献资料的能力,初步掌握用外语撰写论文、报告的能力 |
3.1.2口头表达能力 | 具备简单的外语交流能力 | ||
3.1.3外语交流能力 | 能用外语进行书面和口头的交流 | ||
3.2对变化环境的适应性 | 3.2.1能够灵活处理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 | 能够灵活处理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 | |
3.2.2能够适应不同文化、不同区域背景下的工作环境 | 参加企业专家讲座 | ||
3.2.3自信且能及时进行自我调节 | 参加学校外籍专家专题讲座、国际学术会议、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
3.3团队合作能力 | 3.3.1自我控制和自我定位,正确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 自我控制和自我定位,正确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 |
3.3.2重视交流,善于沟通,理解尊重他人需求和意愿的能力 | 重视交流,善于沟通,理解尊重他人需求和意愿的能力 | ||
3.3.3具备应对压力与突发任务的能力 | 具备应对压力与突发任务的能力 | ||
3.3.4团队领导和管理能力 | 能在团队中领导或支配能力,注重团队凝聚力,显示领导魅力,能有效协调团队中各项任务 | ||
3.3.5团队竞争与协作能力 | 明确各个成员的分工,知道各个环节的前后环节,以及相应环节的衔接人员,善于与其他团队成员协作、遇到问题能够分析原因,不推委、乐于帮助其他成员解决问题 | ||
3.4跟踪世界新技术 | 3.4.1中英文文献检索与收集 | 利用工具进行中英文文献检索与收集 | |
3.4.2信息归纳与吸收 | 能进行信息归纳,吸收新知识 | ||
3.4.3国际交流与合作 |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 ||
3.4.4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及终生学习的能力 | 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及终生学习的能力 | ||
4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 | 4.1职业道德 | 4.1.1熟悉本行业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职业健康安全 | 熟悉本行业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职业健康安全 |
4.1.2熟悉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规范 | 熟悉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规范 | ||
4.1.3所属职业体系的职业行为准则 | 所属职业体系的职业行为准则 | ||
4.2职业素养 | 4.2.1积极进取和主动精神 | 能积极主动进取 | |
4.2.2批判性思维 | 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 ||
4.2.3创造性思维 | 能进行创造性思维 | ||
4.2.4时间和资源管理 | 具有管理实践和资源的能力 | ||
4.2.5职业规划 | 能对职业的未来进行规划 | ||
4.3社会责任 | 4.3.1工程师的社会角色和强烈的责任感 | 了解工程师的社会角色和强烈的责任感 | |
4.3.2行业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了解行业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
4.3.3工程师的社会规范 | 掌握成功进行工程实践所需的职业道德、正直诚信等职业能力 | ||
4.3.4历史和文化环境 | 了解历史和文化环境 | ||
4.3.5了解社会焦点和价值观 | 了解社会焦点和价值观 |
培养标准实现矩阵(参见《2017级全日制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领域人才培养标准实现矩阵》),见附件1。
七、知识能力大纲
1.学位课
(1)公共课程
-公共课程包括:自然辩证法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英语(英语一、英语二)。
-知识能力要求:通过公共基础课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教育,使学生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科学创造力,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具备分析和处理科学技术发展中的现实问题的能力;并要求学生掌握好英语,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满足新世纪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
(2)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包括:高等工程数学、人工智能、算法设计与分析、信息安全数学基础、应用密码学。
-知识能力要求:使学生具备数学、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为以后进一步从事科学计算、工程开发、研究等方面的学习、研究和应用打下基础。
2、非学位课
(1)专业方向课
-专业方向课包括:现代计算机网络、现代数据库技术、软件工程理论与应用、嵌入式系统开发、计算机仿真、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移动互联网及应用、信息系统安全、网络攻击与防御、实验技能训练、计算机前沿专题。
-知识能力要求:使学生掌握计算机领域的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开发、信息系统安全、物联网等相关技术。同时能在计算机领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掌握信息安全、物联网等相关应用技术,为学生能在计算机应用领域开展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2)自选课程
-自选课程包括:组合数学、随机过程与排队论、数据挖掘、计算机取证、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Win32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恢复技术、侧信道攻防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云计算与大数据。
-知识能力要求:使学生熟悉计算机技术专业(领域)中相关数学基础、网络安全技术、计算机应用以及软件质量等方面的专业综合性知识和技能。
3.必修环节
必修环节包括工程(专业)实践、科研训练、专业技能。
(1)工程(专业)实践:6 学分。
(2)科研训练:1学分。
(3)专业技能:1学分。
要求查阅不少于 15 篇的中、外文文献资料,写出不少于4000 字的学位论文选题的文献综述报告,并经导师审核认可后给予1学分。
4.补修课
跨学科专业或同等学力录取的计算机技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必须补修至少3门相应专业本科主干课程,不计学分。
注意: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导师的指导下在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等6门课程中至少选3门课程。
八、工程(专业)实践方案
1.培养目标
计算机技术全日制工程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树立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应掌握计算机技术领域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宽广的专业知识,拥有良好的职业心态、职业能力和推理能力;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掌握系统的计算机软硬件、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和人工智能等计算机应用的专门知识,熟悉现代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和工具,有娴熟的计算机使用技能,具有独立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程设计能力,尤其是工程应用能力、项目组织能力;了解计算机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科技实验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组织及协同工作能力、系统调控及综合竞争能力,以及分析、表达、解决问题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能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科技发展需要的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专门人才;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工程应用中所需的外文资料并有一定的外文写作能力。
2.培养模式
(1)计算机技术全日制工程型硕士研究生的工程(专业)实践采用“与企业科研合作项目驱动模式”,与企业共同建立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培养体系,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企业文化。
(2)计算机技术全日制工程型硕士研究生的工程(专业)实践是导师与企业开展科研合作,学生由有承担企业项目的导师指导,学生通过参与项目来进行实习,由校企合作双方对学生的能力及素质进行培养。在实施过程中协同组织学生进行项目设计、开发,派遣学生进驻企业采集需求、交流设计、实施、维护保障(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校内完成校企合作的项目)。
3.培养内容
(1)实践时间
计算机技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1年(累计36周)的工程(专业)实践时间,计6学分。
(2)实践方式
① 按照培养模式,学生在校进入项目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过程,工程(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② 学生第1、2学期在校内学习理论课程,第3、4学期采用双向选择方式和“双导师制”,参与教师科研,与项目合作企业开展联合培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深入工程实际,解决工程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完成学位论文。
(3)实践内容与要求
① 了解行业及企业文化、管理体系;
② 了解企业生产与社会需求的关系;
③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成果,特别是现代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技术、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以及其他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的能力;
④ 培养学生研制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或新系统的能力;
⑤ 掌握项目开发的具体实施过程,如需求采集、交流设计、实施、维护保障等;
⑥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养成良好工作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⑦ 培养产品开发、生产等过程中人员协调、分工、协作意识与组织管理能力、交流沟通能力。
4.培养要求(须有明确的考核标准、方式)
(1)工程(专业)实践培养要求及考核标准
工程(专业)实践培养要求及考核标准见表2或表3(根据实际参与的实践内容选取)。在学生结束工程(专业)实践时,项目导师对学生的参与过程进行评价并根据答辩结果共同给出成绩。
(2)专业技能培养要求及考核标准
计算机技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技能包括计算机软件设计能力、硬件设计能力以及工程项目解决方案能力(各方向导师从中选择一个要求学生进行学习)。在第5学期末前进行专业技能考核,具体考核内容、考核标准和要求如表4。专业技能考核通过者,可获得1个学分,方可准予进行学位论文工作。考核如未能通过,可申请参与下一年度的专业技能考核,如通过则延期1年毕业;如仍未通过,则给予退学处理。
表4 全日制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研究生专业技能考核
项目序号 | 项目名称 | 考核内容 | 考核标准和要求 |
1 | 计算机软件设计能力 |
(1)基于C语言编程能力的考核; (2)基于Java语言能力的考核; (3)基于.NET程序设计能力的考核; (4)基于关系数据库设计能力的考核; (5)基于网络通信协议实现能力的考核; (6)其他软件设计能力的考核。 |
-考核方式: 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小系统程序的设计与实现,参与答辩,答辩在30分钟内完成。 -考核评分标准: (1)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和相关代码(50%); (2)演示和答辩(50%)。 |
2 | 计算机硬件设计能力 |
(1)电路原理图设计能力; (2)PCB板设计能力的考核; (3)MCU编程能力的考核; (4)PLD编程能力的考核; (5)电路测试能力的考核; (6)其他硬件设计能力的考核。 |
-考核方式: 学生独立完成一个硬件电路小系统的设计,该系统必须包含MCU,可以结合PLD(FPGA芯片)芯片和DSP芯片,必须完成相关的输入输出I/O接口设计。学期末,教师检查实现的系统并组成答辩小组,根据评分标准给出成绩。 -考核评分标准: (1)电路图和PCB图正确、合理(20%); (2)系统达到设计要求(20%); (3)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和相关代码规范正确(30%); (4)答辩(30%)。 |
3 | 工程项目解决方案能力 |
(1)用户需求分析; (2)概要设计方案; (3)详细设计方案; (4)项目进度设计; (5)项目经费预算。 |
-考核方式: 学生独立完成一项工程解决方案书、规划与管理相关方案和报告表(书)的编写。学期末,教师根据布置题目进行现场汇报答辩,汇报答辩时间为0.5h,并根据评分标准给出成绩。 -考核评分标准: (1)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熟悉程度(20%); (2)项目背景资料调查与收集方法(10%); (3)项目需求分析(10%); (4)方案或报告编写的内容、质量及规范性(30%); (5)汇报和答辩情况(30%)。 |
6.实践基地
中国电子科技网络信息安全有限公司、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中心、四川省信息安全测评中中心、广东省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珠海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四川启明星银海科技有限公司、迈普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神州数码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神州绿盟信息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勤智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九、课程体系与培养计划
参见《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17级全日制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领域教学计划表》(见附件2)。
十、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
(1)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参考文献绝大多数是近5年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英文文献至少30%以上,中文核心以上期刊30%以上)。
(2)学位论文选题的研究内容可以是工程技术、产品开发、规划设计等,研究成果的形式是报告或产品(对于产品开发类的学位论文在答辩时须提供开发的产品,并进行现场调试;对于工程技术研究、规划设计类的学位论文须提供报告,并有具体、明确的项目依托,在答辩时须提供项目委托单位的验收报告或使用报告),并要有一定的应用创新或集成创新(能运用一定的理论与技术或算法进行相关应用系统的分析、研究、设计、开发与(仿真)应用,并有比较与分析,说明应用的可行、合理与优势(创新))。
(3)学位论文要有一定的应用创新或集成创新,能运用一定的理论与技术或算法进行相关应用系统的分析、研究、设计与开发,将理论与技术或算法进行系统研发及(仿真)应用后,应有比较与分析,说明应用的可行、合理与优势(创新);
(4)要获得学位论文答辩资格,在校期间须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1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或获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或获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① 发表的论文必须是以学生为第1作者,获得的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的专利权人必须是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获得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的著作权人必须是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② 发表的论文必须是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且与本学科相关的学术论文,如果发表的学术论文如果是录用文章,必须有该文章的录用通知和版面费发票,这两者务必一致(注:鉴于国外部分高水平学术论文不需缴纳版面费,则只以录用通知为准,但必须经学术分委员会认定)。
2.论文形式
(1)学位论文及研究成果应具有创新性,达到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授予学位论文的水平与要求。
(2)学位论文须符合国家工程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学校关于各种内容与形式学位论文的标准与要求。
(3)学位论文须独立完成,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评审与答辩
(1)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2名相关行业实践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
(2)学位论文撰写规范按学校的有关要求执行。
十一、毕业与学位授予
全日制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研究生完成规定学分的学习,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学院将申请人的有关学位申请材料报送校学位委员会办公,校学位委员会对学位申请人进行全面审查和综合评价,以不记名投票方式表决,做出是否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决议。校学位委员会颁发由国务院学位办统一印制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信息安全的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 习 形 式 全日制
培 养 单 位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一、培养目标
以服务四川及西部信息安全产业发展、地方经济建设、国家网络安全发展战略为目标,培养具有健康心智体魄、良好人文素质、严谨科学态度、扎实基础理论,良好团队精神和职业心态,能够独立从事信息安全领域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并在信息安全相关交叉学科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的高层次信息技术类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网络安全与信息对抗
2、量子安全通信
3、计算机取证
4、物联网安全
5、硬件安全
6、云计算与大数据安全
7、网络与系统安全
8、网络舆情
三、培养方式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用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导师个别指导和导师团队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具体要求如下:
1.加强导师、导师团队及任课老师对硕士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做到教书育人,使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导师应根据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硕士生本人的基础和特长,制定出课程学习阶段和论文研究阶段具体的培养计划;
3.对信息安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既要注意理论基础知识的传授,更要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锻炼;要适当安排自学,积极开展学术讨论和实验研究活动;既要充分发挥导师、导师团队及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个人的才能和积极性;认真贯彻启发式和因材施教的原则;
4.结合社会对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多类型、多规格的信息安全专业硕士生,以增强本专业硕士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四、学制与应修学分
1.学制
本专业学制为3年。硕士生若提前修满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德、智、体合格,可提前半年毕业。若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时完成学业者,可申请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一年。
2.应修学分
学位课程学分要求18学分,非学位课程学分要求不低于12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不高于40学分。
五、教学计划
见《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17级全日制学术型硕士信息安全专业教学计划表》(见附件)。
六、考核方式
1.学位课程均以考试方式进行考核,以百分制评定成绩;非学位课采用考试或考查方式进行考核。
2.实行中期考核制度,学院于研究生入学后的第四学期对培养研究生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必修环节、学位论文开题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七、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按照我院信息安全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要求及实际情况,本专业硕士研究生除满足《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应取得学术成果的基本要求》的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
了解信息安全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科技实验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组织及协同工作能力、系统调控及综合竞争能力;系统地掌握信息安全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方法和必须的专业技能,具备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取得新的成果,对相关的学术研究动态要有系统性的了解。
2.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硕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的信息安全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1)学位论文选题应注重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应反映本人独立完成的工作成果与新见解。学位论文的理论研究要有根据,有必要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即应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上,运用基础理论来分析研究相关问题,并对研究的理论或算法应用有仿真实验(应用),仿真实验(应用)有场景,仿真实验(应用)分析、比较要有参照物,同时要有对应的图(表)说明。
(2)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力求和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及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或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项目接轨。硕士生应在入学的第三学期末之前在导师或导师团队的指导下确定学位论文题目,提交学位论文选题的文献综述,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未获通过者允许两个月内补作一次,仍未通过者作退学处理。
(3)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绝大多数须是近5年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英文文献至少50%以上,中文核心以上期刊50%以上)。
3.本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要获得学位论文答辩资格,在校期间必须在科技核心以上的期刊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具体要求如下:
(1)学生必须有1篇以第1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
(2)发表的论文必须是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且与本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3)发表的学术论文如果是录用文章,必须有该文章的录用通知和版面费发票,这两者务必一致(注:鉴于国外部分高水平学术论文不需缴纳版面费,则只以录用通知为准,但必须经学术分委员会认定)。
八、学位论文撰写和学位论文答辩
1、学位论文撰写
学位论文应反映作者掌握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反映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获得新结果。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使用规范的语言,严格按照《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格式》撰写并打印。学位论文字数3.5万字左右,应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目录、引言、正文、参考文献、英文摘要等。
2、学位论文答辩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硕士学位申请及学位授予审批按照《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相关规定实施相关工作。
网络空间安全考研院校
基本信息
专业介绍
专业点分布
专业院校排名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290 | 中国矿业大学 | A+ |
2 | 1035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 |
3 | 10460 | 河南理工大学 | A- |
4 | 10533 | 中南大学 | A- |
5 | 10704 | 西安科技大学 | A- |
6 | 10003 | 清华大学 | B+ |
7 | 10007 | 北京理工大学 | B+ |
8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学 | B+ |
9 | 10291 | 南京工业大学 | B+ |
10 | 11414 | 中国石油大学 | B+ |
11 | 10147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B |
12 | 10361 | 安徽理工大学 | B |
13 | 10424 | 山东科技大学 | B |
14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B |
15 | 10611 | 重庆大学 | B |
16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B- |
17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学 | B- |
18 | 10145 | 东北大学 | B- |
19 | 10488 | 武汉科技大学 | B- |
20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B- |
21 | 10010 | 北京化工大学 | C+ |
22 | 10059 | 中国民航大学 | C+ |
23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学 | C+ |
24 | 10534 | 湖南科技大学 | C+ |
25 | 10555 | 南华大学 | C+ |
26 | 10561 | 华南理工大学 | C+ |
27 | 10110 | 中北大学 | C |
28 | 10141 | 大连理工大学 | C |
29 | 10143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C |
30 | 10219 | 黑龙江科技大学 | C |
31 | 10251 | 华东理工大学 | C |
32 | 10148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C- |
33 | 10292 | 常州大学 | C- |
34 | 10426 | 青岛科技大学 | C- |
35 | 10459 | 郑州大学 | C- |
36 | 10674 | 昆明理工大学 |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