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商学院导师:唐善茂

发布时间:2021-11-2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商学院导师:唐善茂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商学院导师:唐善茂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商学院导师:唐善茂 正文

[导师姓名]
唐善茂

[所属院校]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基本信息]
导师姓名:唐善茂
性别:
人气指数:965
所属院校: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所属院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商学院
职称:教授
导师类型:硕导
招生专业:产业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领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经济



[通讯方式]
电子邮件:tsm@guet.edu.cn

[个人简述]
唐善茂,湖北仙桃人,1965年1月生。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地矿局局长、党组书记。历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梧州学院党委书记、桂林工学院党委副书记等职。 1986年毕业于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地质系获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法商学院获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获博士学位。公开发表论文70多篇,编著10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广西区党委区政府重大招标课题、广西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西软科学研究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社会科学重点课题、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0多项。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4项、广西政府决策咨询成果三等奖1项、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和三等奖1项、广西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广西高校优秀教材三等奖1项。2003年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以来,培养硕士研究生30多名。主要研究生态创新、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紧密联系现实环境与发展问题,注重政策分析和应用实践,通过研究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揭示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其规律性。本研究方向涉及环境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理论、环境与资源政策经济分析、资源与环境价值评估、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系统综合分析等多个领域。 1、《美丽广西——广西大学生区情教育读本(教材)》(著作类)2014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2、广西社会科学基础设施建设研究(研究报告类)2014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3、广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创新战略研究(研究报告类)2012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4、旅游生态贫困研究(之一至之四)(论文类)2012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5、《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西部地区特色旅游资源开发极限效应研究》,2010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1;6、“培育‘西江经济带’促进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2011年获第三届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决策咨询成果三等奖,排名第1;7、《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2009年获广西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1;8、《以科技活动为载体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2005年获广西教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1。

[科研工作]
1、基于新常态的广西地矿经济发展对策,合著(1),《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4年第12期,第4-9页2、做好新常态下广西地矿工作的思考,独著,《广西日报》(理论版),2015年3月6日3、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合著(2),《生态经济》(中文核心期刊),2011年第1期,第45-48页4、重大体育赛事旅游安全问题探讨,合著(1),《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第1期,第264-265页5、城市生态贫困的评价指标体系,合著(1),《桂林理工大学学报》(中文核心期刊),2011年第3期,第404-411页6、试论城市生态贫困的治理,合著(2),《生态经济》(学术版)(中文核心期刊),2011年第1期,第72-74页7、旅游生态创新理论及创新方案研究——“旅游生态创新问题研究”系列论文之一,合著(3),《广西社会科学》(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第6期,第52-55页8、旅游生态创新评价研究——“旅游生态创新问题研究”系列论文之二,合著(3),《广西社会科学》(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第7期,第55-59页9、旅游生态创新区域聚类分析——“旅游生态创新问题研究”系列论文之三,合著(2),《广西社会科学》(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第11期,第51-55页10、桂林市旅游生态创新行为研究——“旅游生态创新问题研究”系列论文之四,合著(1),《广西社会科学》(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第12期,第24-28页11、国际区域合作中的生态创新战略问题——以广西资源开发利用为实证分析,合著(1),《学术论坛》(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第12期,第146-150页12、基于顾客满意度的桂林漓江景区旅游生态贫困研究,合著(1),《资源与产业》(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第2期,第110-115页13、桂林漓江风景区旅游生态贫困问题的调查分析,合著(1),《资源与产业》(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第1期,第50-54页14、旅游生态贫困研究,合著(1),《资源与产业》(中文核心期刊),2009年第6期,第96-98页15、生态贫困初探,合著(2),《资源与产业》(中文核心期刊),2009年第5期,第14-18页16、加快完善城市功能——梧州市打造西江黄金水道中心城市的着力点,合著(1),《广西日报》(理论版),2009年8月13日17、服务多区域合作,振兴西江港航经济,合著(1),《传承》,2009年第3、4期,第18-21页18、论魅力名镇——兴安的旅游开发,合著(2),《广西社会科学》(中文核心期刊),2009年第6期,第28-32页19、论城市可持续发展与传统工业园区的转型,合著(2),《经济经纬》(中文核心期刊),2009年第3期,第51-54页20、大漓江旅游产业经济带旅游产品开发战略研究,合著(2),《资源与产业》(中文核心期刊),2009年第1期,第14-18页21、打造西江黄金水道,促进广西科学发展,访谈,《广西日报》(西江新闻第4期),2009年2月12日22、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审读,合著(1),《桂海论丛》,2009年第1期,第12-15页23、推动西江流域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合著(1),《广西日报》(理论版),2009年1月8日24、广西贺州市生态旅游的投入-产出分析,合著(2),《林业经济问题》(中文核心期刊),2007年第6期,第530-534页25、丽江古城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实证研究, 合著(1),《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1期,第29-32页26、对桂林旅游市场营销的探讨,合著(2),《商业经济》(中文核心期刊),2006年第12期,第93-95页27、基于粗神经网络的旅游需求预测研究, 合著(2),《安徽农业科学》(中文核心期刊), 2006年第34卷第17期,第4437-4440页28、试论自然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合著(2),《商场现代化》(中文核心期刊),2006年8月上旬刊,第288页29、广西相对滞后地区与生态旅游资源关系辨析,合著(2),《北方经贸》(中文核心期刊),2006年第7期,第90-92页30、泛珠江三角洲地区酒店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合著(1),《桂林工学院学报》(中文核心期刊),2006年7月,第26卷,第3期,第440-448页3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创新体系,合著(1),《矿产与地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6年4月,第2期,第191-195页32、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极限效应研究,合著(1),《广西民族学院学报》(中文核心期刊),2006年第3期,第106-110页33、广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创新战略问题,合著(1),《学术论坛》(中文核心期刊),2006年第4期,第114-119页34、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探讨,合著(1),《桂林工学院学报》(中文核心期刊),2006年1月,第26卷,第1期,第143-147页35、旅游资源的经济学分析,合著(2),《改革与战略》(中文核心期刊),2006年2月,第2期,第17-20页36、论龙胜旅游景观结构与旅游可持续发展,合著(1),《学术论坛》(中文核心期刊),2005年第7期第81-85页37、桂林自然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分析,合著(1),《桂林工学院学报》(中文核心期刊),2005年第3期,第392-397页38、桂林旅游资源特色及产品优化,合著(2),《改革与战略》(中文核心期刊),2004年第6期,第56-59页39、防城港市滨海旅游开发研究,合著(2),《经济地理》(中文核心期刊),2004年5月,第24卷,第3期,第430-432页。40、The Prospect for Exploit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the 21st Century, 独著,《发展中国家旅游规划与管理》,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第460-465页 1、2014.12—2015.12  广西“十三五”矿产资源保障程度研究(项目批准号:桂发改重大【2014】821号),获资助经费100万元,主持,在研2、2014.04—2015.04  广西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广西矿业经济发展研究”(gxsk201411),获资助经费5万元,主持,已结题3、2013.08—2015.08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受众的雷锋精神传承与弘扬研究”(项目批准号:NS130032),获资助经费15万元,主持,在研4、2013.04—2013.11  广西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广西社会科学基础设施建设研究”,获资助经费6万元,主持,已结题5、2012.07—2013.01  2012年广西社科规划重点课题“从网络利他主义论信息时代雷锋精神的传承与传播”(项目批准号:12ZKS05),获资助经费5万元,主持,已结题6、2010.07—2013.08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委托项目“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的研究”(项目批准号:10JF004),获资助经费8万元,第二负责人,已结题7、2010.11—2011.12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彩一门课”(本科)(项目批准号:10JDSZK057),主持,已结题8、2009.05—2009.12  广西区党委区政府重大招标课题“培育‘西江经济带’促进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合同编号:KTZB—0903),获资助经费20万元,主持,已结题9、2009.03—2010.12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桂林漓江生态贫困研究》(08BJY005),获资助经费2万元,主持,已结题(成果鉴定为“优秀”等级)10、2008.10—2009.12  广西软科学研究项目《广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创新战略研究》(桂科软0896003-32),获资助经费9万元,主持,已结题11、2008.03—2011.03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城市生态贫困问题研究》(桂科自0832282),获资助经费17万元,主持,已结题12、2004.11—2006.1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西部地区特色旅游资源开发极限效应研究》(04XJY018),获资助经费8万元,主持,已结题13、2004.07—2007.07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广西特色旅游资源开发极限效应研究》(桂科自0447097),获资助经费5万元,主持,已结题(成果鉴定为“优秀”等级)14、2003.10—2005.12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西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相对滞后地区经济发展研究》(03BJY015),获资助经费1万元,主持,已结题15、2009.06—2011.09  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本科四门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2009C094),主要完成人,已结题

[教育背景]
1982.09--1986.07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地质系矿产地质勘查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  1992.10-1995.06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获法学硕士  2000.09-2007.06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学习,获工学博士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考研分数线、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报录比、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考研群、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姐微信、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考研真题、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专业目录、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排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保研、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公众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guilindianzikejidaxue/yanjiushengdaoshi_528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