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学院、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海洋信息工程学院导师:刘建明

发布时间:2021-11-2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学院、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海洋信息工程学院导师:刘建明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学院、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海洋信息工程学院导师:刘建明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学院、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海洋信息工程学院导师:刘建明 正文

[导师姓名]
刘建明

[所属院校]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基本信息]
导师姓名:刘建明
性别:
人气指数:4715
所属院校: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所属院系: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学院、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海洋信息工程学院
职称:教授
导师类型:硕导/博导
招生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型)、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控制工程(专业学位)、工业测控理论与技术
研究领域:计算机通信网络组网工程、综合智能系统



[通讯方式]
电子邮件:jmliu@guet.edu.cn

[个人简述]
广西桂林人,民主建国会会员,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兼职研究员。2003-2006年担任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系助理研究员,参与香港政府研究基金项目:Earmarked Grant CUHK 4208/01E 和 Earmarked Grant CUHK 4380/02E,从事无线通信网络性能分析,QoS机制研究及MAC协议设计工作。目前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开发基于排队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QoS研究框架。 07-09年,担任日本东北大学COE Fellow,参与全光通信网络中光缓存器设计及资源分配方法研究。在排队理论的应用研究上作出一定成绩,较早的将排队论的方法引入到传感器网络的研究中来,并率先为有限长光缓存器(Optical Buffer)推导出阻塞率和时延的闭合公式;在上述领域已取得较丰硕的研究成果, 相关论文已发表在国际一流的期刊(Top Journal)及学术会议上(IEEE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 IEEE INFOCOM)。 2010年入选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计划。 2011年获广西优秀自然科学论文二等奖;作为专业负责人成功申报广西首个物联网本科专业。

[科研工作]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排队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QoS研究框架》(60762002)主持完成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排队理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与优化》;主持完成广西教育厅项目《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分析及优化》 2003年-2006年, 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系,研究助理, 参与香港政府 Earmarked Grant CUHK 4208/01E and 4380/02E 1999年-2002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学院,研究助理 代表性科研成果 [1] Jianming Liu, Xiaohong Jiang, Susumu Horiguchi, “Opportunistic link overbooking for resource efficiency under per-flow service guarantee,”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2010,Vol.58, No.6, pp:1769-1781 (SCI,JCR 三区). [2] Jianming Liu, Tony tong Lee, Xiaohong Jiang, “Analysis of random sleep scheme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nsor Networks,2010,Vols1/2,pp:71-84. (SCI). [3] Jianming Liu, Tony tong Lee, Xiaohong Jiang, “Blocking and delay analysis of single wavelength optical buffer under general packet length distribution,” IEEE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Vol. 27, Issue:8,April, 2009, pp: 955-966. (SCI,JCR 二区). [4] Jianming Liu, Xiaohong Jiang, Susumu Horiguchi, “Recursive formula of the moments of queue length for M/M/1 queue,”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Vol. 12, Issue: 9, Sept., 2008, pp:690-692. (SCI,JCR 三区). [5] Jianming Liu and Tony tong Lee, “Blocking and delay analysis of optical buffer with general packet size distribution, ” INFOCOM, 2007, Anchorage, USA. [6] Jianming Liu and Tony Tong Lee, “A Framework for Performance Modeling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IEEE ICC 2005, Vol. 2, Seoul, Korea, May, 2005.

[教育背景]
1999年,2002年, 2006年分别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 获工学、管理学双学士、工学硕士、信息工程学博士学位;2002年加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07-2009年担任日本东北大学卓越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COE Fellow,参与日本文部省Grant-In-Aid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 19500050 “Resource Dimensioning in All-optical Networks”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考研分数线、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报录比、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考研群、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姐微信、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考研真题、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专业目录、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排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保研、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公众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guilindianzikejidaxue/yanjiushengdaoshi_527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