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官网
更新时间:2022-01-28 14:43:0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中国人民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中国人民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中国人民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中国人民大学官网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中国人民大学考研报考有用。
添加中国人民大学去年调剂上岸微信号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复试真题.PDF 中国人民大学往年招收调剂的专业 中国人民大学各专业往年调剂录取分数线 中国人民大学一志愿生源调剂去向
[2022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中国人民大学专业排名]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群]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难吗]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官网: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简介:
信息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也是21世纪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信息产业需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数学基础与理论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和复合人才。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正是培养信息领域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基地。
信息学院发展简史
中国人民大学在1978年创立了经济信息管理系,它是国内最早建立的将数学与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领域应用为特色的系科。1986年,在原系计算站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为全校师生服务的校计算中心。1994年,经济信息管理系与校信息中心合并,组建了现在的信息学院。历史照片
老一辈领军人物
萨师煊教授
萨师煊教授
萨师煊教授是信息学院的奠基者之一,他出身于名门望族,系元代著名诗人萨都剌后裔。1978年,他与江昭、陈余年、魏睛宇、赵书媛等老一辈领军人物一起创立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信息管理系。曾担任系主任,名誉系主任。他是我国数据库技术的奠基者和学术活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为数据库领域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出版国内第一本教材《数据库系统概论》,最早发表了数据库技术的研究论文。
学科发展概况
信息学院的学科发展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以数学和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为建院宗旨,从应用起步,逐步向学科基础延伸,形成了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等三个方向的学科群。我们形象地称之为“三套马车”。
从学科发展历史来看,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90年代中期)经济信息管理和经济应用数学阶段。这个阶段以“应用”为特征,强调计算机和数学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强调学科交叉。特别是1978年成立的经济信息管理系已经开始招收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本科生(工学),开始了数据处理专门人才的培养,开创了我国用“信息”来命名系和学科专业的先河。当时被广泛认可的一个说法是:“经济+信息+管理”就是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特色。1984年经济信息管理系开始招收经济应用数学本科生(理学),开始了数学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的人才培养。特别是1981年和1984年第一批次分别获得了计算机应用(工学)和数量经济学(经济学)的硕士学位,标志着我校在计算机数据处理应用和经济应用数学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全国的财经院校纷纷仿照我校模式设立经济信息管理系便是一个例证。
第二阶段(1990年代中期到现在)计算机、数学、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三套马车”阶段。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教育部着手制订专业学科目录,规范专业学科名称。经济信息管理被并入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并归属管理学大类。经济应用数学也被规范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名称是规范了,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专业特色的丧失。二十年建立起来的我们在经济信息管理和经济应用数学方向上的领导地位也就不存在了。这对信息学院的学科发展无疑是一次灾难。学院面临学科的重大调整。比如,与新的“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本科专业对接的硕士点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原先的“计算机应用”硕士点又没有了对应的本科专业。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困惑后,逐渐达成了共识,应按照国家规范的学科目录来调整学科,在调整中保持和发展自己的优势学科方向。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于1999年新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与原有的计算机应用硕士点对接,并按照“圆筒模式”,明确以优势的数据库为核心,逐渐扩大计算机学科领域,建立完善的计算机学科体系。为此,2001年首次申报计算机应用博士点就获得批准,2005年申报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博士点再下一城。2006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一级学科授权,2010年获批信息安全专业。计算机专业开始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目前计算机应用是北京市重点学科,全国有特色重点建设专业,拥有博士后流动站。对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2002年建立了管理学科与工程硕士点,与本科专业对接。目前,正积极申报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点。另一方面,作为方法论学科,信息学院还大力发展数学学科和系统科学学科。在数学学科上,1998年获得了运筹学与控制论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两个硕士点,2002年获得基础数学硕士点,2003年获得应用数学硕士点,2006年获得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数学学科正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熟。与此同时,2002年和2006年我们还分别得到了系统科学(理学)领域的硕士点和一级学科授予权。至此,以数据库、信息系统、经济应用数学三个方向的优势学科地位为基础,逐渐形成了信息学院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等三个一级学科构成的学科群。
为了落实“宽口径、厚基础”的先进人才培养理念,学院从2009年开始本科不区分专业按学院进行招生。全部学生都要完成数学和计算机的核心课程的学习。从第二年起,学生可以按照个人兴趣,选择课程模块进行学习。学生只要完成了某个专业的课程基本要求,就可以获得相关专业的学位,学有余力的,还可以同时获得两个学位。我们称之为 “不分专业、自助培养”、“组合专业、复合学位”。此外,我们还和经济学院、金融学院合作举办数学-经济学,数学-金融学试验班,让优秀学子在信息学院这个平台上有充分发展的空间。
目前,信息学院的学科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避免规范化导致趋同化,如何在丰富和完善三个学科方向的同时保持自己的传统和特色,特别是如何发挥学科交叉的优势,在经济管理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应用中突出我们的学科优势,仍然是信息人需要努力探索的重大课题。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联系方式:
办公室主任
孙亚琳电话:62513866
邮箱:sunyalin@ruc.edu.cn
办公地址:信息楼229
外事秘书
张晓莹电话:62513866
邮箱:xyzruc@ruc.edu.cn
办公地址:信息楼229
校友工作
杨潇电话:62513066
邮箱:yangx@ruc.edu.cn
办公地址:信息楼249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学科设置:
经济信息管理系
经济信息管理系是信息学院的前身,成立于1978年。现有教师18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7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共16名。
经济信息管理系现有一个本科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两个本科专门化方向: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本系招收四个学科专业的硕士生: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理论、计算机应用和工程硕士。由于计算机应用学科类似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工程硕士是全院招收,下面重点介绍管理科学与工程和系统理论两个学科。
简介配图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管理学门类中的一级学科,以"管理"打头,以"工程"收尾,带有浓厚的工科特色,本系按照工科方式培养,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本科和研究生都授予工科学位。本学科点教师的研究兴趣和研究课题涉及如下领域: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和商务智能(BI)、电子商务(EC)和电子政务、企业资源计划(ERP)、项目管理(PM)和知识管理(KM)、信息战略和首席信息官(CIO)、IT治理与IT外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CRM)、金融信息化、人机交互、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科学和运筹学等。该学科下设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下辖四个实验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管理科学与系统理论实验室、信息系统工程实验室。
该学科目前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许多教材为许多兄弟院校采用,如朴顺玉教授和陈禹教授主编的《管理信息系统》、方美琪教授主编的《电子商务概论》、左美云教授等主编的《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教程》和《信息系统项目管理》都取得了很好的学术反响。它的实验室是全国"经济管理类院校实验室研究会"的所在地,与国外最知名的Arizona大学经济科学实验室等保持着密切的学术联系。本着面向社会实际的精神,该专业目前和IBM、SAP、用友、NetIQ、金蝶、蓝凌等知名信息化厂商保持着密切的合作。
系统理论学科
"系统理论"是理学门类中的一个二级学科,该学科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本学科点教师的研究兴趣和研究课题涉及如下领域:实验经济学、社会网络分析、IT系统管理、以Excel为决策工具的管理科学、统计分析与决策、计算机模拟及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等。该学科的研究具有鲜明的现实性,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直接为目前急需的系统工程等领域培养技术骨干和研究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出版了"三论研究"等至今影响很大的著作。本系该学科的教研力量目前在国内处于重要地位,陈禹教授和苗东升教授参与编写的教材《系统科学》被全国系统工程学会推荐为研究生教材,为许多兄弟院校采用。许多重要著作为该专业师生翻译,该专业与国外最知名的 Santa Fe研究所保持着密切的学术联系。2004年,由陈禹教授、方美琪教授策划的"信息时代的经济"高层论坛,特别邀请到诺贝尔 2002 年经济学奖得主、实验经济学家、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教授 Vernon Smith 演讲。
除以上正常教学工作之外,本系的教师先后承担了许多重大科研项目,如国家863、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以及国际合作项目和省部级科研开发项目等,并直接参加与国家信息化建设有关的决策咨询、管理咨询等信息服务工作。
本系的毕业生主要输送到国家的社会和经济信息化发展的重点部门与行业,如国家各部委及省市级的信息(计算)中心、进出口贸易公司、银行、保险公司、证券业等各类金融部门、国内外著名计算机公司、高等院校和研究部门等。近年来,大批毕业生又被充实到海关、民航、税务、邮电、通信、咨询、高科技企业等新的热点部门。他们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各级各类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研制、开发、运行、维护,网络建设,以及各种信息化管理咨询工作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中国人民大学计算机学科始建于1978年,具有30余年的历史,早在1981年就获得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点,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工学硕士点,并陆续获得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点、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博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计算机应用技术北京市重点学科等,建有数据库与商务智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目前有教师43人,其中博导9人、教授9人、副教授14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新世纪人才6人。
计算机系师生长期致力于计算机科学的教学科研,在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累计培养毕业生4000余人,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毕业生。数据库及信息处理类相关精品课程在国内兄弟院校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和辐射,《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以及教材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优秀教材。在科学研究方面,承接了以“核高基”重大专项项目为代表的大批科研项目,近三年累计项目经费7000多万元,获得国家自然基金支持的教师比例为70%,并在国际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发表论文数百篇,形成了相关领域国内领先的研究力量。通过多年建设,本学科特色鲜明,具有较强学科实力及良好的学术声誉,为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特别是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获电子部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计委杰出贡献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本学科学术带头人王珊教授2009年被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推选为“推动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25位功勋人物”之一,还获得了中国计算机学会2011年度杰出贡献奖,除此之外,在计算机系的教师队伍中,不乏中国计算机学会 “王选奖”一等奖获得者和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
《数据库系统概论》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材
研究领域及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包含八个主要学科方向:高性能数据库、复杂数据管理与分析、智能信息检索、移动数据管理与WEB数据管理、系统与信息安全、传感器网络与优化、云计算与大数据管理技术、多媒体信息处理等。本学科以数据库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特色,数据库技术及其应用相关方向是本科学点最具有实力和特色的方向,是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从总体实力上讲,居于国内数据库方向领先水平。同时,本学科点近几年来所组建的信息安全及传感器网络等方向,也日益成长壮大,成为了国内相关方向上的重要的研究力量。
学生培养
计算机系目前已经构建了本科至博士等各种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招生专业如下:
● 本科生培养,招收以下两个专业本科生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信息安全
● 学术型硕士生培养,招收以下四个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
■ 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
■ 信息安全专业
● 博士生培养,招收以下三个专业博士研究生(硕士起点、直博生)
■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
■ 信息安全专业
● 软件工程工程硕士(全日制、在职)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萨师煊教授、王珊教授为首的计算机专业教师,率先在国内开展数据库技术的教学与研究,并一直在这方面保持国内领先的水平。《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以及教材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优秀教材。我系有5位知名的教授和多位年轻有为的副教授和讲师主要从事数据库相关方向的研究,内容覆盖数据库研究的各个主要方面,主要包括9个实验室:
高性能数据库实验室
高性能数据库实验室附属于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DEKE)和人民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系。高性能数据库实验室由王珊教授领导,目前拥有教师7名(1位教授,4位副教授,2位讲师),博士生和硕士生20余名,本科生若干。高性能数据库实验室的目标是“将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推向极致”,从而能够应对未来“大数据”的机遇和挑战。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并行与分布式数据库、内存数据库、数据库一体机、非结构化数据管理、不确定性数据管理、网络与分布式可信系统、信息检索等。实验室承担了数十项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包括核高基重大专项课题、863项目重大专项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实验室重视产、学、研的结合,与国内外工业界保持密切合作,研究成果曾输出到多个企业,包括:人大金仓数据库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日本电气NEC、惠普公司HP、易安信公司EMC、等等。
高性能数据库实验室不仅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科研环境,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国际交流的机会,最近几年先后有学生到美国佐治亚理工院(GIT)、匈牙利布达佩斯CORVINUS大学、德国L3S研究所等国外知名院校进行访问和实习。
高性能数据库实验室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这里不仅是学习和工作的地方,也是学生交流感情、分享快乐的精神家园。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之余,经常组织各种活动,如出游、野营、滑雪、看电影等,以增进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交流。
联系方式:
教师:覃飙副教授
TEL:010-62514406
Email: qinbiao@ruc.edu.cn
数据库与智能信息检索实验室
数据库与智能信息检索实验室(Database & Intelligence Information Retrieval Lab, 简称为DB-IIR)是由杜小勇教授所领导的,专注于解决Web中非规范知识获取问题和Web数据的大数据管理和分析问题的研究型实验室。本实验室是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隶属于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系。
在成立之初,DB-IIR实验室便将“What You Get Is What You Want”确立为所有研究人员努力追求的理想目标。这个目标源于实验室的研究动机,也源于当今互联网发展的迫切需要。现在Web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但从Web中获得人们想要的知识其实十分困难,原因在于Web上知识的非规范性和搜索引擎智能程度不高。为解决上述问题,实验室的总体研究思路是从提高互联网本身的智能和搜索引擎的智能两方面着手。基于此,实验室目前有如下四个研究小组从事相关的研究工作:(1) 数据库小组; (2) 数据挖掘小组; (3) 语义Web与知识网格;(4) 知识服务小组。
实验室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科研项目,目前正在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863项目1项,微软研究院项目2项。这些科研项目涵盖Web数据管理、XML数据管理、数据挖掘等研究领域。包括:非结构化数据管理、Web挖掘、社会网络分析、大规模信息网络挖掘、语义Web和知识网格、Web服务主动聚集和协同技术研究、非确定数据管理、数据外包服务等。实验室既注重理论研究、也注重实际系统的开发。近几年实验室人员在国际一流学术会议和国际期刊上发表大量学术论文。近期,所开发的基于搜索引擎日志挖掘热点事件的系统被微软2011全球教育高峰会选中,这也是国内被选中在大会上做演示的唯一的一个系统。
实验室长期和国外科研机构和一些知名学者保持合作,邀请国外学者讲学、交流,让同学们接触最前沿的数据科学技术,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成长空间,实验室也拥有良好的研究氛围和环境,有足够挑战性的课题等待着你,也充满了机遇,我们欢迎有志的同学加盟DB-IIR实验室。
更多信息参考实验室网站 http://iir.ruc.edu.cn
联系方式:
教师:何军副教授
TEL:010-62514014
Email: hejun@ruc.edu.cn
网络与移动数据管理实验室
网络与移动数据管理(Web And Mobile Data Management)实验室是孟小峰教授所领导一个研究型实验室,附属于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信息学院计算机系。实验室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创新数据系统研究,研究兴趣是如何使数据库技术能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网络和移动的计算环境。我们实验室的研究风格有两个方面: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实际系统。这样保证了我们的研究都是有实用价值的。创新数据系统研究是我们的目标!
WAMDM实验室进行数据库相关的研究已经有许多年了,是国内最好的数据库研究小组之一。实验室的科研项目涵盖网络数据管理、XML数据管理,云数据管理、隐私保护以及移动数据管理。包括以下领域:Web数据抽取,Deep Web数据集成,个人数据空间,Native XML数据库,Ontology数据管理,路网上移动对象管理、嵌入式DBMS、位置隐私保护,外包数据库安全,闪存数据库技术等等。
数据库技术的变革(其实任何信息技术亦如此)主要来自三方面的驱动力,即:计算模式,硬件技术,应用模式的不断创新。基于新的三方面驱动力的需求,我们把对下一个十年的研究概括为创新数据管理研究2.0,具体包含如下的研究方向:
1)面向现代硬件技术的数据库系统的研究。它来自硬件技术变革的驱动力,其研究目标是针对闪存等硬件特性、灵活的应用模式和传统数据库技术的不足,研究全新的数据库管理技术;
2)云数据库系统的研究。它来自计算模式变革的驱动力,其研究目标是实现一种具有灵活配置、高可用性、高容错性、可扩展性和高性能的云数据库系统,解决海量数据处理的问题;
3)Web挖掘与社会计算的研究。它来自应用模式变革的驱动力,其研究目标是结合社会计算的方法解决Web数据挖掘、Web信息可信性、Web搜索等面临的问题;
4)隐私保护技术研究。它来自应用模式变革的驱动力,其研究目标是解决移动Web环境下的隐私保护关键问题。
实验室的研究风格是:既要做高水平的理论研究,也注重开发实际系统,力求实验室的研究成果都具有实用价值。
欢迎有兴趣的同学加盟实验室,这里具有足够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具有良好的研究氛围。
更多信息参考实验室网站 http://idke.ruc.edu.cn
联系方式:
教师:孟小峰教授
TEL:010-62512719
Email: xfmeng@ruc.edu.cn
数据仓库与商务智能实验室
数据仓库与商务智能实验室成立于2002年,实验室负责人为陈红教授。实验室现在教师3人,在读博士生9人、硕士生21人。
实验室主要研究数据仓库以及多维数据、WEB数据、流数据、传感器网络数据、不确定数据等复杂数据的管理、分析与挖掘技术。在数据仓库和多维数据管理与分析方面,主要研究CUBE计算与精简,多维数据存储,多维查询处理,what-if分析技术,MEDIAN、KNN、SKYLINE等复杂查询处理,基于内存的OLAP技术,基于GPU的OLAP技术。在数据挖掘技术方面,主要研究不确定性关联规则挖掘、图挖掘、流数据挖掘、异常点检测、流数据卸载技术等。在传感器网络数据管理与分析方面,主要研究传感器网络适应性查询处理技术以及复杂事件检测技术,包括适应性查询处理系统架构、查询处理算法、查询优化方法、查询计划动态执行方法、适应性存储策略、基于数据压缩的汇聚算法、全局事件检测、局部事件检测、查询处理系统研制等。
实验室承担完成了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包括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北京市教委产学研合作等。在KDD2010、KDD2004、SIGMOD2006、VLDB2007、EDBT2010、ICPP2007、ICCCN2007等国际会议以及DKE、TKDE、IJSNET、JCST、软件学报、计算机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80余篇。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并行数据仓库系统ParaWare、个人决策助理系统PDA、无线传感器网络查询处理系统TinyQP。与高性能数据库实验室合作研制了基于内存的联机分析处理系统MMOLAP。获软件著作权登记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
信息技术基础教研室
信息技术基础教研室,承担全校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工作。教研室目前共有5名正式教员,分别担任相关课程的主讲教师。
根据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计算机教学指导纲要”,我校非计算机、信息类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行分层、分类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较熟练使用计算机处理日常工作并初步具备所属专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同时,根据各专业特点和学生自身情况对部分学生提供更深入的学习和训练以满足其专业上对计算机技术的更高要求。
全部计算机课程分三个层次设置:第一层次为计算机基础课程;第二层次为计算机应用课程;第三层次为计算机专门课程,其中第一、二层次课程统一由本教研室负责组织开设,课程性质为全校共同课,全日制非计算机、信息类专业本科生应修第一层次课程2学分,第二层次课程2学分,两个层次课程共应修4学分。第三层次由各学院根据各专业需要自主设置开设,课程性质根据需要可设置为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或专业选修课。
目前开设的第一层次课程为“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二计算机应用类课程目前开设下列课程(今后根据需要可以增开新课程),学生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和要求以及个人兴趣选择其中一门学习:
●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基础
● Internet应用
●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 C程序设计基础
● SPSS基础与应用
教研室联系信息:
邮编:100872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信息楼323室
电话:010-82500686
2021考研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教育学专业复试分数线
专业名称 | 分数线 |
高等教育学 | 2021:350 |
2021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学040106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高等教育学 [040106]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中国人民大学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教育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
招生人数: | 5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40)德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41)法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
|
备 注: | 该招生计划根据往年录取情况编制,因教育部暂未下达2021年总规模,实际招生人数会因国家下拨招生计划和实际报考人数等因素有所调整。 |
2011-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考研复试分数线走势
摘要:2019考研复试分数线大涨,这让正在准备20考研的考生很是紧张,考研分数线作为评价院校报考难度的主要因素,11-19年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考研复试分数线趋势,为大家提供择校参考,帮助大家确定自己的最终目标,在复试阶段判定自己是否可以进入复试。关于分数线,小伙伴们要关注是哪个分数:单科【满分=100分】分数线(如政治/英语)、单科【满分≥100分】分数线(如数学/专业课)、总分分数线,因为只有这三个分数都过线,才能获取复试资格。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总分分数线走势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单科【满分=100分】分数线走势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单科【满分≥100分】分数线走势
数据说明:
(1)分数线均来自学校官方发布的招生考试复试资格基本线
(2)对于该学科专业课一/二单科分数要求不同时,帮帮提供最低分数线
(3)各院系可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和计划数制定不低于学校基本要求的本院系学科、专业复试基本要求,即具体专业的复试线会高出学校复试基础线。
友情提示:
考研信息数量巨大,整理过程中难免出错,如您发现问题,欢迎评论留言指正。
考研帮说:以上内容为考研帮原创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学040106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高等教育学 [040106]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中国人民大学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教育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
招生人数: | ||
考试科目: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 635教育管理与政策 |
|
备 注: | 复试专业课:教育学综合、外语 |
添加中国人民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分数线、中国人民大学报录比、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群、中国人民大学学姐微信、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真题、中国人民大学专业目录、中国人民大学排名、中国人民大学保研、中国人民大学公众号、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