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专业简介

发布时间:2020-04-2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渤海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专业简介

渤海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专业简介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渤海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专业简介 正文

一、培养目标

有机化学专业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既具有坚实的有机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熟练的实验技能和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具体要求是:
1.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能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服务的研究型和应用型高层次化学专门人才。
2. 掌握系统的有机化学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了解其现状及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有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毕业后能胜任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
3. 具有运用第一外国语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能够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并具有初步撰写外文科研论文的能力。
4.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二、主要研究方向

1. 精细有机合成化学
  本方向主要开展具有生理、药理活性的新颖结构杂环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方法研究。
2. 应用有机化学
  本方向主要开展功能有机分子、天然产物化学、精细有机化学品研发等。
3. 功能有机材料合成与应用
  本方向主要开展以功能为导向的有机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

三、学习年限

1.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基本修业年限为三年(6个学期)。最长修业年限(含休学)为六年。前四个学期以课程学习为主,后两个学期进行课题研究和学位论文撰写。从事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应不少于一年。
2.提前毕业与延期毕业
学习成绩和科研成果均特别优秀的研究生在达到毕业要求时可以申请提前毕业,但学习年限最低不能少于两年。因客观原因不能在规定学习年限内完成论文者,可以申请延期毕业,但不得超过最长修业年限的规定。申请提前毕业的研究生需由本人提出申请,填写《研究生提前毕业审批表》,经导师及所在学院同意,报研究生学院审批通过后,且论文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入论文答辩程序。申请延期毕业的研究生需由本人提出申请,填写《研究生延期毕业审批表》,经导师及所在学院同意,报研究生学院审批。研究生学院受理延期和提前毕业申请的时间为每年3月份和9月份。提前毕业研究生的学费应按学制规定基本年限(三年)缴纳。

四、培养方式

1.培养过程坚持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训练并重。
(1)通过经典文献阅读夯实硕士研究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研究生入学后,指导教师应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与研究生共同制订其个人培养计划。个人培养计划应对课程学习的总学分、必修课和选修课、每学期的学分分配、学习和考核方式、教学实践、文献阅读、科研工作、学位论文选题范围等做出总体安排。个人培养计划中的课程学习计划应在研究生入学后3个月内完成。
(3)课程学习注重硕士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硕士研究生应根据个人学习计划合理安排课程学习时间,在申请论文答辩前完成规定的全部学分。
(4)强化科研训练,通过学位论文培养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承担本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重视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需要在省级及以上学术刊物上至少公开发表科研论文1篇,作为参加学位论文答辩的资格论文。资格论文必须在答辩前刊出,否则不允许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2.采用导师个人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在充分发挥导师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注重发挥专业导师组集体智慧,拓宽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视野。
3.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让学生深入实践领域,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和扎实的实践问题解决能力。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硕士研究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得不少于36学分(含36学分),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申请和盲审等环节。研究生可在导师指导下跨学科和专业选修相关的课程。在同一一级学科内跨专业选修课程,可计入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的基本学分;跨一级学科选修的课程不计入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的基本学分。本专业课程设置详见课程计划表(附后)。

六、成绩考核

课程学习与教学环节,按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进度进行成绩考核。成绩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考试课程以百分制计算,且应采取闭卷考试方式。所有的学位课程均为考试课程,且学位课程的成绩达到75分为合格(其中公共必修外国语课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非学位类型课程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学位课程的考试必须全部合格,才能修得相应的学分。非学位类型课程可以采取闭卷方式或开卷方式或课程论文方式进行。教学实践、专业实践、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及预答辩、学术活动等培养环节采取考察方式进行。考查成绩按合格、不合格评定,由导师及有关教师写出评语和考察结果,进而确定所得学分。

七、开题报告与中期考核

1.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四学期期初进行。这一环节重点考查文献收集、整理、综述能力和研究设计能力。开题报告中应该呈现课题研究和撰写的意义、文献综述、研究设计、核心观点、内容框架、创新之处等内容。
2.中期考核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四学期期末进行。在学院学位分委员会的指导下,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长负责,所长(教研室主任)、导师、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教师共同参与,对硕士研究生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科研能力进行全面考核。由审核小组按优秀、合格、不合格评定成绩。
3.预答辩可以安排在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五学期期末,考核结果为优秀或合格的研究生,方可进行学位论文撰写等后续工作。对中期考核不合格者由考核小组提出,经院学位分委员会讨论通过,报研究生学院,主管校长批准可中止学习,按肄业处理。

八、科研训练与学位论文工作

    科研训练和学位论文是为了培养硕士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
1.科研训练
硕士研究生必须学完所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完成教育实践活动,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含36学分),中期考核合格,必须以第一作者身份(作者署名单位为渤海大学)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收录的专业类学术期刊上至少发表1篇与其专业密切相关的学术论文(以标准16开为基本单位,版面原则上不低于2版;若以标准32开为基本单位,版面原则上不低于3版)。或者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所收录的最新版本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来源期刊(以发表论文年度的最新版本为准)、SCI及EI收录的专业学术期刊(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1项,相当于在SCI、E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1篇)上至少发表1篇与其专业密切相关的学术论文,或至少1篇国际会议论文被CPCI-S收录(第一作者必须为研究生本人或导师,如导师为第一作者的,研究生为第二作者,且署名单位为渤海大学),作为参加学位论文答辩的资格论文。学位论文送审前,资格论文如未刊出,必须提供用稿通知,否则不允许参加论文外审。
2.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经专家评议修改后,可以正式进入学位论文撰写环节。硕士研究生投入到学位论文撰写工作的时间不少于1年半。硕士研究生在撰写学位论文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和指导小组作进展报告,至少接受导师组的两次审核第一次为第五学期的最后三周;第二次为在第六学期的前三周。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应恪守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学位论文的文字量(正文部分)不低于2.0万字。论文格式参照《渤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及论文摘要的基本要求和格式》。

九、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1.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的审议和答辩安排在第六学期,按《渤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的有关规定》执行。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评审通过后方可进行答辩。答辩委员会需要由5人(或7人)组成,其中至少有1名外单位专家。一个学科内应尽可能统一组成一个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成员由教授、副教授或具有相当职称(含具有导师资格)的专家担任,其中至少有3名研究生导师,答辩委员会主席应为外单位专家。答辩人的导师可以列席但不能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导师在论文答辩过程中可向答辩委员会介绍论文作者的情况,但不能代替论文作者回答委员们的提问)。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查,答辩会由学院组织且应公开举行。
2.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答辩通过,报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查同意后,方可授予相应专业的硕士学位。学位论文未通过者,经修改合格后可于第二年再进行一次答辩,并按有关规定收取相关费用。

十、专业书籍与期刊

(一)著作
1. [英] R.S沃德 著,王德坤,陶京朝,寥新成 译. 有机合成中的选择性[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 吴毓林姚祝军胡泰山. 现代有机合成化学—选择性有机合成反应和复杂有机分子合成设计(第二版)[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
3. 谢周, 李裕林. 立体选择有机合成[M].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
4. Dale. L. Boger. Modern Organic Synthesis[M]. 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1999.
5. 黄宪. 有机合成[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6. 吴世晖, 徐汉生. 有机合成(下册)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7. 哈成勇. 天然产物化学与应用[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8. 陈业高. 植物化学成分[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9. 姚新生. 天然药物化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10. 钱延龙, 陈新滋. 金属有机化学与催化[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11. 黄辉曾, 钱长涛. 金属有机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12. 戴立信, 钱延龙. 有机合成化学进展[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二)期刊
1.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美国化学会主办,化学综合类权威期刊,周刊。
2.《Chemical Reviews》,美国化学会主办,化学综合类权威期刊,半月刊。
3.《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美国化学会主办,有机化学类权威期刊,双周刊。
4.《Chemical Communications》,英国皇家化学会主办,化学综合类权威期刊,周刊。
5.《Chemical Society Reviews》,英国皇家化学会主办,化学综合类权威期刊,月刊。
6.《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美国化学会主办,化学综合类权威期刊,月刊。
7.《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John Wiley and Sons Ltd,化学综合类权威期刊,周刊。
8.《Tetrahedron》,爱思唯尔出版公司主办,有机化学类权威期刊,周刊。
9.《Tetrahedron Letters》,爱思唯尔出版公司主办,有机化学类权威期刊,周刊。
10.《中国科学-化学》,《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化学类中文权威期刊,月刊。
11.《科学通报》,《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旬刊。
12.《化学学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学报联合编辑室出版,中国化学会主办,化学类权威期刊,月刊。
13.《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吉林大学和南开大学主办,化学学科综合性学术刊物,月刊。
14.《有机化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学报联合编辑室出版,中国化学会主办,有机化学类主要期刊,月刊。
渤海大学

添加渤海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渤海大学大学考研分数线、渤海大学报录比、渤海大学考研群、渤海大学学姐微信、渤海大学考研真题、渤海大学专业目录、渤海大学排名、渤海大学保研、渤海大学公众号、渤海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渤海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渤海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bhu/yjsy_253598.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