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考研复试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15-10-27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考研复试 社会学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考研复试心得体会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考研复试心得体会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考研复试心得体会 正文

下面是关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考研复试心得体会基本情况,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有英语笔试和专业课笔试,面试有英语口语面试和专业课面试。
  1、英语
  英语笔试的出题灵活,每年题型几乎都不太一样。去年考了一个完形填空还有三个社会问题用英文提问,让你用英文回答。这三个问题里有一个是有关“单独二孩”政策的影响及效果之类的。今年第一题十个单选,第二题是给出一篇英文文章,划出十个句子,让你英英翻译,即再用英文翻译出来。第三题是250字的作文,给了两个话题,二选一。第一个话题是有关微信的影响吧好像,第二个话题就是去年考察过的“单独二孩”。
  这里楼主提醒大家的是:首先,考试审题很重要!看清题目要求再作答。今年就有同学把第二题做成了中英翻译,后果虽不得而知,但估计好不到哪儿去。其次,继续重视“旧题重考”,复试怎么复习,首先把前几年考察过的题目搜出来,看看考察方向再去复习,就会事半功倍。再次,英语笔试会涉及一些最近的社会政策、社会现象之类,各位如果缺乏时事素养,需要恶补的话,“China Daily”这个网站不错,上面会谈论很多最新的中国社会问题,大家可以看看,拓展思维,有必要的话打印一些,背一背也是不错,在复述的过程中也练习口语。
  英语口语楼主就准备了个英文自我介绍,以及老师可能会问到的诸如“为什么跨专业考研”、“读研期间有什么打算”之类。楼主也知道老师考这些老掉牙的问题的可能性不大,但为了让自己心安些就准备了下。结果证明,果真是一个没问到,但是在准备这些话题的过程中,也是锻炼口语的过程,作用还是有一点。
  2、专业课
  复试考察的专业课有两门,一门是社会研究方法,一门是你所报考专业的相关知识。楼主是社会学,准备了下社会学理论、社会学概论和方法方面的东西。
  楼主通过研究历年复试题目,发现复试中无论笔试还是面试,考察概论的情况比较多。初试注重细节考察,复试注重宏观脉络的把握。因此在温习了一遍社会学理论各家思想后,就着重将《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看了一遍,并做了下较为简略的笔记。一遍下来对于整个社会学的发展、分支等有了个大致了解,并且与初试的内容有了契合,瞬间觉得是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角度审视社会学,也是长进不少。
  方法楼主只看了一遍笔记,大致有个印象。因为历年复试对于方法的考察较为宏观、偏于实践性。各位到时候在复习的时候,先研究历年真题,你会有自己的感受,我这里就不多说了。
  今年专业课笔试跟去年一样,四道大题,一道二十五分,共一百分。楼主模糊地记得,第一题是“如何理解维权与维稳的关系”,第二题是有关“社会功能理论的发展脉络”之类,第三题是确定一个研究课题,然后进行研究设计,第四题是“哪些社会理论可以用来解释金融危机”。楼主觉得题目不是很难,但是时间紧,想写的又多,楼主到后两个题就时间不够,写得比较草率。各位到时候注意把握时间。
  3、面试过程
  早上笔试,下午一点半开始面试,社会学分三个组同时进行。楼主是所在组的第二个,虽不紧张,但进去后整个状态也是糊里糊涂。
  首先是英语面试,楼主抽了个条子,上面一百多字的英文短文,老师让我读。楼主以为老师是考察发音,就很认真滴且不动脑子滴读完了,读到最后发现有个问题,老师让楼主回答这个问题。楼主又看了一遍短文,还是不明白说了些什么。还好老师善良,给我解释了下这段讲了什么,原来说的是个人是根据别人的评价来形成自我意识。楼主恍然大悟,这不就是米德和库利的理论嘛,可是这两个人名字用英文怎么说呢,理论家这个词怎么说来着,一着急什么都想不起来。最后就硬着头皮绕着说了下这两个人的理论内容,虽然说得坎坷,但明显老师是听懂了,又问我如果交朋友会选择跟自己性格相同的还是不同的。这个问题不难,楼主就说啦,不在乎是何种性格,内心善良最重要等等。
  接下来是专业课面试,楼主抽到一题,完全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果考察古代人的生活方式,你会选择何种资料进行研究?”这跟楼主准备的概论或理论完全不在一个调上,是方法方面的。楼主就很惊讶地把这个问题读完,然后开始圆答案。首先用文献法,然后看研究文献、看古籍、看史书……回答完后有老师问楼主为什么选择跨考社会学,楼主就说本科做过一些社会调查产生兴趣之类。
  总之自我感觉面试不理想,但最终成绩还可以。当时结束复试离开北京时,楼主以为再也去不了那里了。但是很多事都是不是自己想的那个样子,你可能没你想的那么厉害,也没你想的那么怂。一切尽力而为就好!
  所以各位一定要学会吸取经验教训,我只是给你们说说我的一些体会,给你们引个路,更重要的是各位要做学习的有心人,自己要要善于琢磨。并且最最重要的是“不抛弃、不放弃!”
 
中国人民大学

添加中国人民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分数线、中国人民大学报录比、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群、中国人民大学学姐微信、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真题、中国人民大学专业目录、中国人民大学排名、中国人民大学保研、中国人民大学公众号、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zhongguorenmindaxue/jingyan_23599.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