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考研网

江苏大学化学考研

江苏大学化学考研

相关专业

江苏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Add 江苏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因为江苏大学化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江苏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学校,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请各位准备报考江苏大学化学考研的同学注意: 江苏大学化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的数据。因为每年都有不少人报考江苏大学化学考研,竞争激烈,所以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江苏大学化学研究生的考研人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 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另外考研派也会为大家江苏大学化学考研的参考书目、考研大纲、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等联系方式。希望你考取江苏大学 化学专业研究生,考研是个孤独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学生好好复习备考,来年上个985/211,实现自己的名校研究生梦想。

江苏大学化学考研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参考书
967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第四版),宋天佑编,吉林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参考书
859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第五版),曾昭琼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应用化学
--------------------------------------------------------------------------------
 
 
 
 
Q1:本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
 
有生活就有化学,化学在衣食住行等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日常生活所需的牙刷牙膏、洗发露、沐浴露、香皂、热水瓶等,无一不与化学密切相关,而这些正是本专业学习和研究的对象。本专业学生需要学习化学基本理论、化学实验技能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掌握各种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及其应用,掌握精细化学品的生产、加工方法及测试技术,并具备一定的产品开发、应用研究、市场营销和经营管理能力。
 
应用化学的落脚点是培养“用”化学的人才,真正体现“学以致用”。应用化学是化学和化工两个学科交叉的应用型学科,不但注重化学化工基础理论的学习,也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实现知识性、技能性和应用性的有机统一。
 
Q2:应用化学专业主要有哪些核心、特色课程?
 
本专业的主干学科是化学;核心课程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结构化学、化工原理、材料化学、工业分析及与上述课程有关的实验课程;特色课程有绿色化学、工业分析、材料化学、新能源化工、综合化学实验等;线上网络课程有分析化学以及其他在线建设课程此外,本专业还设置了自主研学课程,包括创新创业实践、跨学科专业课程、专业进阶课程、英语进阶课程四个部分,完全由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意愿和成才需求自主选择。
 
Q3:应用化学专业的办学水平如何?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和科研条件优越,能够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工程硕士在内的各类专业人才。本专业教师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目前教师中有教授7人,副教授18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7人。近年来,本专业教师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发表的高水平科研论文均居学校前列,为培养高水平学生提供了良好支撑。分析化学和无机化学两门专业课为省级精品课程,分析化学为江苏省在线精品课程。2019年,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100%,考研录取率39.2%,优秀学生可直接免试推研且可硕博连读。
 
Q4:应用化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备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化学与化工相关领域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科学管理、生产技术、产品研发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Q5:哪些同学特别适合学习本专业?
 
本专业的学生需要理工兼备,知识结构合理,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对相关交叉学科的适应能力,既对化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意愿。毕业后愿意从事与化学相关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同学最适合学习本专业。
 
Q6:目前本专业在读学生对专业有何看法?
 
本专业在读学生对应用化学专业的看法主要分为如下四个方面:
 
(1)应用化学虽然属于基础学科,不属于热门专业,但是各行各业都用得到。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有很多机会参加创新实践训练,加入化学化工老师的课题组开展相关项目研究,学习和科研氛围特别好。本专业课程较多,刚进入大学有些同学有点不太适应,需要自己合理安排好时间。
 
(2)选择应用化学专业需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因为大二期间涉及的实验比较多,有时一个实验需要半天的时间。虽然做实验比较累,但是大部分同学认为做实验还是很有意思的,真正体现了学以致用,培养动手能力。同时,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尤其在读研和工作后能体现专业优势,后劲十足。
 
(3)应用化学专业的专业课丰富,基础会比别的专业扎实,知识面广,考研或是从事科研方面的工作会有很大的优势,本专业学生在考研和就业方面自信十足。
 
(4)应化专业就业面比较广,涉及与化学化工相关的行业非常多。同时,本专业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就业和考研,比如有些学生可先考虑就业,工作几年后再选择考研继续深造。
 
Q7:本专业毕业生的大致工作区域在哪里?就业面向哪些行业?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工作区域可以说“天南地北应化人”,其中以江、浙、沪区域的企事业单位居多。
 
本专业的毕业生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和后劲足的特点,就业面非常广,包括在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在精细化工、日用化学、有机合成、商检、生物医药、材料、能源、农业、纺织、环保、航天航空和军工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开发、技术管理、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工作,可成为研发工程师、研发项目经理、分析测试工程师、化工产品销售工程师等。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参考书
612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教程》第三版,王镜岩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化学工程与技术 [0817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江苏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17]化学工程与技术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绿色化学工艺与过程(02)先进分离技术及其工程(03)新型功能材料设计及应用(04)生物和资源化学工程
招生人数: 14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28)化工基础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58)物理化学
备  注: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参考书
976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第六版),武汉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参考书
933 环境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上册),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12月第6版;《现代环境分析技术》,陈玲、郜洪文主编,科学出版社,2013年6月第二版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参考书
858 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第六版),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物理化学》(第五版),南京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傅献彩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参考书
86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四版),钱晖、侯筱宇主编.科学出版社,2017年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参考书
988 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第八版),尤启冬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年

学院设有化学系、应用化学系、化学工程系、大学化学教学部、留学生教学部和化学化工实验中心,同时设绿色化学与化工技术研究院、应用化学研究所、化学生物与技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学院现有化学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化学工程、化工工艺、生物化工等10个二级学科;同时拥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化学工程授权领域;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以及应用化学三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通过了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和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的认证;并与相关学院共建环境工程、化工过程机械、食品科学、食品营养与安全以及材料学等博士点。现有在校本科生 630 余名,博士生、硕士生 300 余名,至今已培养毕业生 5000 多人,且多数毕业生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2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8人,副高级职称52人,具有博士学位101人。现有博士生导师21人,硕士生导师 80人。教师队伍中有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人社部高层次人才1人,省“333”人才2人,省双创团队领军人才1人,省双创人才1人,省双创博士5人,省六大人才8人,省青蓝工程5人,省特聘教授2人。此外,特聘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等国内外知名学者20余人为我院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
 
      学院有较好的科研平台和较强的科研力量,现有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3200万元,化工大楼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近3年来承担和完成国家 863 项目、 973 项目、中德科技合作项目、国家优秀青年基金等国家级项目5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近70项,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基金项目4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780余篇,其中 SCI收录论文75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 40 余部。
 
  学院对外交流活跃,先后与省市 20家化工企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建立了 20 余所江苏省重点中学教育实习基地,并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 10 余所大学确立了友好关系,双方互派学者访学及共同承担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学院领导
 
学院党委书记:倪时平 学院院长:施伟东 
副书记:庄蕾 副院长:朱卫华、庄蕾、邱凤仙 
 
 
  
  
 
化学工程与技术 [0817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江苏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17]化学工程与技术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绿色化学工艺与过程(02)先进分离技术及其工程
(03)新型功能材料设计及应用
(04)生物和资源化学工程
招生人数: 24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28)化工基础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58)物理化学
备  注: 本专业不招收同等学力身份考生,含能源研究院2人。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参考书
880 普通化学 《无机化学》,杨宏孝.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考研专业的选择是考研朋友关注的问题之一,选好专业对日后的考研之路和就业指明了方向,以下是考研论坛研友关注的相关问题——江苏大学会化学化工学院考研怎么样?特为您整理发布,希望对您的考研有所帮助。
  
  【原帖】
  谁能说说江苏大学研究生化工怎么样啊?好考吗?专业好吗?
                               from 浅蓝的回忆
  
  【考研论坛研友解答】
  江大化工不难考,一志愿全公费。
                               from 斯图里奇
  
  本校考的就有好多人!今年专硕多了。
                               from 花谢花飞花满
  
  化工的,过线就能上。
                               from Hacker108
  
  【相关问答】
  问:
  江苏大学的应用化学专业怎么样?
  答1:
  我是江苏大学的,我感觉这个专业还可以,江苏大学是以理科为主的工科学校,其中机械,车辆、医学是学校的特色专业。如果有机会还是选这些特色专业比较好,毕竟是优势所在。
  答2:
  我是江大化工学院的,我们学校的老师人很好的哦,对学生很关心,专业也很好,今年的就业率也不错。
  
  问:
  江苏大学的化学系怎么样?
  答:
  江苏大学的化学不行的,不是中下,就是下等,就业不好。
  
  问:
  江苏大学研究生化学专业如何啊?进复试的话得多少分啊?
  答:
  这几年,江苏大比较火,如果填第一志愿且分数在310以上应该能进复试。建议你填化工院的专业硕士,竞争小,如果第一志愿且录取了,都是免交学费的,(就是公费)交个1200的宿舍费就行了。我是本校化工园的。
  
  问:
  江苏大学的化学系怎么样?往年的考研录取分数线是多少?英语线是多少?
  答:
  很好,录取分数很高,英语也很高。
  
  【关于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点击进入>>>江苏大学
  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官网
  
  一、学院概况
  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介绍
  学院设有化学系、应用化学系、化学工程系、大学化学教学部和化学化工实验中心,同时设应用化学研究所、绿色化工研究所、化学生物与技术研究所和物质科学国际合作中心等研究机构。学院现有清洁能源与环境保护博士点;化学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阅读全文】
  江苏大学专业介绍:化学工程与技术
  江苏大学专业介绍:化学
  
  二、师资队伍
  化学化工学院师资队伍
  
  三、招生专业信息
  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4年研招目录
  江苏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江苏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江苏大学艺术学院2014年研招专业目录
  江苏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初试招生参考书目
  江苏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江苏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07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江苏大学2013年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参考书
  
  四、复试及调剂信息
  江苏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招生参考书目
  江苏大学2013年硕士招生复试报到安排
  江苏大学2013年硕士招生调剂、复试情况说明
  江苏大学2012年硕士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
  江苏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信息
    药物化学

  主要研究方向
  1.小分子药物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筛选
  2.糖在药物设计、合成中的应用
  3.天然产物结构修饰、改造及活性评价
  4.药物及中间体的合成,有机合成方法学,过渡金属催化,手性合成,杂环化合物合成
  5.组合化学,固相合成,固液相试剂合成及其在药物产业的应用
  6.重大疾病的治疗药物的发现和开发研究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简介 
 
发布日期:2014-12-02   浏览次数:3739次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是在农业机械设计制造学科中农业机械检测与控制研究方向和农业电气化本科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机械设计与制造本科专业创办于1960年,是江苏大学主体前身—镇江农业机械学院建院之初的起家专业,在高良润等几代农业工程专家的努力下,该学科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对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领域中重大科学问题和技术基础问题开展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本学科已经形成了五个特色鲜明而稳定的研究方向:农业电气装备与电能质量控制、作物生长及环境的信息检测与控制技术、病虫草害探测与精确施药技术、规模化养殖和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检测与控制技术、农业机械监测与控制技术。
 
  本学科现有教学和研究人员63人,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27人,是一支以中青年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结构合理、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学术队伍。团队中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成员、“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科院百人计划、江苏省“333工程”第一、二、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27人次。现有江苏省创新团队2个。
 
  近5年来共承担国家863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基金、科技部支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23项,省部级项目32项,科研总经费4000余万元;在核心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三大检索263篇;出版专著、教材7部;申请发明专利83项,授权发明专利2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4项。
 
  建有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江苏省农业装备与智能化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机械工业设施农业测控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以及江苏省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总金额达5000万元的实验设备与总面积达6000平方米的实验室。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设立于1960年,是在农业机械设计制造学科中农业机械检测与控制研究方向和农业电气化本科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二个专业点之一,也是是江苏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之一。经过五十年的建设,该学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农业电气化、农业装备自动化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2000年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成为全国该学科第二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十五”重点学科,2006年再次被评为江苏省“十一五”重点学科,2007年被评为国家“十一五”重点学科,2011年获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立项。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已经形成了3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农业电气装备的自动化与电能质量、农业生物生长过程中的自动控制技术和农业工程中的信息处理技术。
 
该学科历来重视人才培养和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2006以来共招收博士20余名、硕士100余人,为企业举办了各类专业证书班和短训班,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1000人以上。培养的博士毕业生已有多名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近年来举办大型国内外学术会议3次,赴境外参加重要学术活动60余人次,参加国际合作项目5项,接收国内外访问学者6人。
 
2006年以来,该学科完成了30多项国家和省重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国家“863”计划7项。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余项,其中201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8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20余项。在“科学通报”、“中国科学”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200余篇。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授权发明专利25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省级精品课程1门。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
 
学科设有江苏省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校级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研究中心实验室1个;和企业共建了江苏省智能化电气元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江苏省电气成套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江苏省现代农业装备与智能化技术高技术重点实验室。学科实验室总面积达2000平方米,实验设备总值1600万元。与常州东风农机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沃得农机有限公司、江苏华厦电气集团等单位建立了紧密型的产学研基地,在江苏大全电气集团设立了企业博士后工作站。
 
本学科经过几十年建设,围绕制约和促进农业发展的电气化和自动化中重大科学问题和技术基础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在农业电气装备、电能质量控制、生物发酵工程、电力传动、农业生物状态与产品质量检测与评定、规模化养殖和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检测与控制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产生了一批影响力大的标志性成果,部分研究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国内(特别是南方地区)农业发展具有很强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更好地服务了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学科队伍
 
 
学科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具有教授19人、副教授24人,有海外学术背景人员10余人,博士学位比例为75%,45岁以下研究人员占74%,是一支以中青年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结构合理、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学术队伍。 
 
 
研究领域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已经形成了3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农业电气装备的自动化与电能质量、农业生物生长过程中的自动控制技术和农业工程中的信息处理技术。
 
方向一:农业电气装备的自动化与电能质量控制
 
针对我国南方农村电网的运行和负载特性,根据电压等级与容量大小,采用大功率器件IGCT或IGBT,进行SVG主电路的结构与工艺设计,研究SVG在电压对称与不对称状态下的运行控制策略,提高其智能化数字控制系统的性能,实现工程应用。运用高性能的微处理器、数字通讯技术与现代控制技术,开展电力系统有源滤波、谐波抑制、动态无功补偿、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所开发的中、低压自动谐波抑制与无功补偿装置,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研究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已转让给江苏大全集团、江苏美联电气集团等多家企业,并投入批量生产。
 
目前该方向重点开展的研究内容为:基于发动机和旋转电机的混合动力系统运行规律和驱动控制策略,对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驱动系统和无轴承电机泵进行了研究;以太阳能电池发电并网为切入点,通过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双向逆变,研制光伏电站系统;研究采用磁悬浮电机飞轮储能技术;研究储能系统在并网和孤立运行模式切换下的控制策略和与随机能源的协调运行理论;开展30kW以下独立运行的农用小型风力发电机组的研究与开发;研制农村智能配电网研究平台,构建能源与通信系统的集成体系和智能电网分步式智能系统。
 
方向二:农业生物生长过程中的自动控制技术
 
研究了工厂化养殖水体温度、溶解氧含量、pH值等多种环境因子的远程集散测控方法,在国内率先建立鱼病自动诊断的图像处理方法,申请发明专利2项,成果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二等奖。开发基于J2EE系统框架的畜禽精细养殖技术平台,构建畜禽产品全程质量安全基础信息体系平台,对畜禽的健康状况进行在线诊断,获得鉴定成果3项。在国内开创性地采用神经网络逆方法进行了微生物反应过程中的生物量软测量,如总糖浓度、菌体浓度、重要残物浓度测量等,为新品种工艺实现与农业食用菌生产奠定了基础,其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目前该方向重点开展的研究内容为:研究水产养殖尾水的净化与循环利用,实现对水产养殖的主要环境因子和养殖鱼类生长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研究农作物秸秆固态发酵生产燃料乙醇装备及控制技术,重点研究突破成套设备控制系统中关键参数软测量、关键参数解耦控制等技术;将视频识别、RFID、无线传感网络、GPRS无线传输等先进技术应用于畜禽规模养殖工程中,开发基于机器视觉和行为识别技术的畜禽疫病诊断和早期预报系统以及畜禽产品全程质量安全监控与可溯源管理系统。
 
方向三:农业工程中的信息处理技术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863”等项目的资助下,紧紧围绕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在农业工程中应用的关键性问题,应用高性能的微型计算机、新型传感器、现代通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算法,研究温室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气体、肥水等环境因子动态变化规律,揭示不同作物与各受控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的规律和作用机理,对采用无线传感网络对相关温室环境因子进行检测的新技术,基于信息融合的温室环境优化调控,以及温室WSN故障诊断进行了研究,使温室作物生产规范化,科学化,大大提高温室生产技术水平,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该方向重点开展的研究内容为:开展物联网在农业工程中应用的研究,针对物质种类最多的农业,通过物联网将鲜活农产品的生长状态、环境变化反应、储藏保鲜、流通质量安全与设备、机器、人的主动行为紧密结合,解决智能感知器的成本问题、物联网感知节点上数据高效传输问题,并制定无线传感网络在农业工程中应用的标准。开展农业土壤中的菌落与养殖业环境有害菌检测方法研究,对农业土壤中菌落检测方法,水产养殖池塘污泥中有害菌检测方法,家禽养殖场内有害菌检测方法等进行系统的研究,实现快速、准确、有效、动态地监测相关的有害菌,把现有微生物检测系统应用于农业工程中,解决目前尚不适合农业土壤菌落检测的问题。
 
 
 
研究成果
 
 
2006年以来,该学科完成了30多项国家和省重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国家“863”计划7项。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余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20余项。在“科学通报”、“中国科学”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200余篇。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授权发明专利25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省级精品课程1门。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
 
 
 
在研项目
 
 
目前承担的主要项目
 
 
序列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起止时间
 
经费(万)
 
 
1
 
静电喷涂机器人变量喷涂轨迹优化关键技术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9-2011
 
34
 
 
2
 
无传感器的多电机系统模糊神经α阶逆解耦控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9-2011
 
35
 
 
3
 
磁通记忆式定子永磁型电机及其驱动控制技术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9-2011
 
20
 
 
4
 
高速高精无轴承同步磁阻电机支持向量机逆动态解耦控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9-2011
 
32
 
 
5
 
瓣膜泵的内流场和血液相容性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0-2012
 
20
 
 
6
 
基于局部建模的大范围工况系统优化控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0-2012
 
19
 
 
7
 
状态饱和广义线性系统的分析与综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0-2012
 
17
 
 
8
 
城市轨道交通用初级永磁型直线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0-2012
 
20
 
 
9
 
高可靠性定子永磁型电机驱动系统及其容错控制(合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0-2012
  
 
11
 
虚拟轴机床刀具位资高精度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2009-2011
 
9.2
 
 
12
 
基于异源信息融合的运动单元特征信息提取研究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2009-2011
 
9
 
 
13
 
基于无轴承异步电机的数控机床电主轴系统的研究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2008-2011
 
7
 
 
14
 
高速高精无轴承同步磁阻电机驱动系统理论与试验研究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2009-2011
 
8
 
 
15
 
农业复杂过程与特种电气系统控制
 
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
 
2008-2011
 
60
 
 
16
 
柔性超高压水切割系统(测控系统)研发(合作)
 
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合作)
  
30
 
 
17
 
高速高精无轴承同步磁阻电机驱动系统研究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导类)
 
2010-2012
 
6
 
 
18
 
果实采摘机械手运动性能优化与灵巧避障控制策略研究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新教师类)
 
2010-2012
 
3.6
 
 
19
 
饱和广义线性系统的分析与综合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新教师类)
 
2010-2012
 
3.6
 
 
20
 
基于模糊分类的水果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分级技术
 
国家博士后基金(一等)
 
2009-2011
 
5
 
 
21
 
基于SBM的泵类旋转机械故障预示研究
 
国家博士后基金(二等)
 
2009-2011
 
3
 
 
22
 
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省“青蓝工程”
 
2009-2012
 
3
 
 
23
 
生物反应过程的模糊神经逆软测量与优化控制研究
 
省教育厅高校自然科学自筹项目
 
2009-2011
 
3
 
 
24
 
瓣膜泵的内流场和血液相容性研究
 
省教育厅高校自然科学自筹项目
 
2009-2011
 
3
 
 
25
 
电动工程车辆用智能SRM驱动系统研制
 
常州市科技攻关合作
  
10
 
 
26
 
生猪规模养殖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化控制技术研发
 
镇江市农业合作
 
2009-2011
 
10.5
 
 
 
 
寻求合作
 
 
近几年,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创新研究成果,在农业电气装备、电能质量控制、农电网滤波检测装置和开关电器及控制保护装置、生物发酵工程、电力传动装置、液态和固态发酵设备、水产及畜禽规模化养殖的环境检测及控制、农业微生物生长环境的优化控制等方向的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可寻求进一步技术合作与产品开发。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参考书
614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第四版),宋天佑编.吉林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药物化学

  主要研究方向
  1.小分子药物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筛选
  2.糖在药物设计、合成中的应用
  3.天然产物结构修饰、改造及活性评价
  4.药物及中间体的合成,有机合成方法学,过渡金属催化,手性合成,杂环化合物合成
  5.组合化学,固相合成,固液相试剂合成及其在药物产业的应用
  6.重大疾病的治疗药物的发现和开发研究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参考书
989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第八版),姚文兵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化学     专业代码:070300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化学

专业介绍

北京化工大学为例
理学院化学一级学科下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二级学科,于2006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012年成为北京市化学一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评估中心组织的科学评估中,我校化学一级学科位居前列。2018年3月份,化学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
本学科经长期发展已形成一支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思想活跃、勇于创新的教学科研队伍,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1人、中组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13人。现有教授44人、副教授4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3人,45岁以下教师已成为学术带头人的主体。
本学科依托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近代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系、无机化学系、有机化学系、分析化学系、化学生物系及分析测试中心进行建设。在注重基础和理论研究的同时,将研究工作向下游延伸,形成了“基于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实际需求凝炼科学问题-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程化及产业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特色发展模式。经多年发展,逐渐形成了超分子插层组装化学、纳米结构与限域催化化学、资源与环境分析化学及安全分析、清洁能源材料与电化学、功能有机化学、纳微尺度的计算化学、化学生物学以及纳米化学与功能器件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通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近三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项目170余项。纵向科研经费到款10294万元,与企业合作项目横向科研经费到款4421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248余篇,其中SCI收录972篇,EI收录1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75件,授权专利224件。
  在为研究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科研环境的同时,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法国、英国等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实质性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了研究骨干定期互访、联合承担科研项目及联合培养双学位博士研究生等。

专业点分布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北京化工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天津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中北大学 内蒙古大学 大连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延边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吉林化工学院 黑龙江省科学院 东北石油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江苏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温州大学 绍兴文理学院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 华侨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鲁东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河南师范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三峡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湘潭大学 湖南理工学院 南方科技大学 中山大学 深圳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 贵州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喀什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703 化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69 所,本次参评66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50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03 清华大学 A+
3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4 10055 南开大学 A
5 10183 吉林大学 A
6 10246 复旦大学 A
7 10384 厦门大学 A
8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9 10284 南京大学 A-
10 10335 浙江大学 A-
11 10386 福州大学 A-
12 10486 武汉大学 A-
13 10532 湖南大学 A-
14 10558 中山大学 A-
15 10610 四川大学 A-
16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B+
17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B+
18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19 10247 同济大学 B+
20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21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22 10285 苏州大学 B+
23 10422 山东大学 B+
24 10459 郑州大学 B+
25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26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B+
27 10635 西南大学 B+
28 10697 西北大学 B+
29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30 10730 兰州大学 B+
31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32 10108 山西大学 B
33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34 10145 东北大学 B
35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36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B
37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B
38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39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B
40 10533 中南大学 B
41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42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43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B
44 10673 云南大学 B
45 11117 扬州大学 B
46 10075 河北大学 B-
47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B-
48 10126 内蒙古大学 B-
49 10212 黑龙江大学 B-
50 10255 东华大学 B-
51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52 10357 安徽大学 B-
53 10403 南昌大学 B-
54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B-
55 10475 河南大学 B-
56 10530 湘潭大学 B-
57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B-
58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59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60 10755 新疆大学 B-
61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62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C+
63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C+
64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C+
65 10140 辽宁大学 C+
66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67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C+
68 10280 上海大学 C+
69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C+
70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C+
71 10351 温州大学 C+
72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C+
73 10524 中南民族大学 C+
74 10559 暨南大学 C+
75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C+
76 11658 海南师范大学 C+
77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C
78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
79 10184 延边大学 C
80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C
81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82 10299 江苏大学 C
83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C
84 10373 淮北师范大学 C
85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86 10427 济南大学 C
87 10446 曲阜师范大学 C
88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C
89 10512 湖北大学 C
90 10534 湖南科技大学 C
91 10560 汕头大学 C
92 10611 重庆大学 C
93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C-
94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95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C-
96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C-
97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C-
98 10320 江苏师范大学 C-
99 10385 华侨大学 C-
100 10490 武汉工程大学 C-
101 10513 湖北师范大学 C-
102 10657 贵州大学 C-
103 10691 云南民族大学 C-
104 11258 大连大学 C-
105 11646 宁波大学 C-

应用化学专业考研科目:
院、系所 专业代码及名称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2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021-64253230)(商老师) 081704应用化学   01精细化学品化学与技术 5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2物理化学或803有机化学 ▲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国家重点学科;△省(区、市)或部委重点学科 研究方向(01)限考803有机化学 
02有机、无机功能材料化学及其应用
03光催化和应用光化学
 

应用化学考研参考书: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备注
024 化学化工学院(电话:83686232)  145      
081704应用化学         
01 化学混合物的精细分离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2 数学二④807 化工原理 复试科目:2401 化学实验理论;2402 化学实验技术操作;2405 英语听力 《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技出版社。复试参考书目:初试参考书目及《大学化学实验》南京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相关无机、有机化学实验书。 全院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规模共计105名。不接受单独考试。录取方法:严格执行差额复试;按照1:1.2比例由高分到低分确定复试名单;复试后,按复试成绩加初试的两门专业课成绩在应用化学专业考生范围内重新排序,最后确定录取名单(复试不及格者不参加录取排序)。 应用化学专业录取人数由学院当年制定的硕士生招生政策确定。
02 化学废气废水的资源化
03 绿色反应与分离过程一体化
04 膜分离与绿色吸收过程
05 绿色催化反应过程

应用化学研究生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由于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备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就业前景美好。 化学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
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化学参考书目
01-04方向:
《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曹锡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化学》(上、下册)傅献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南京大学方惠群等编著,科学出版社。
《有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胡宏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孙德坤、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习题集》侯文华、淳远、姚天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结构化学》江元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05方向:
《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曹锡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化学》(上、下册)傅献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南京大学方惠群等编著,科学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余学海、陆云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第二版)潘祖仁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1方向:
《普通物理》(第一、二、三册)程守洙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孙德坤、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习题集》侯文华、淳远、姚天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
《结构化学》江元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化学研究方向
以复旦大学为例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学习方式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22 化学系   57   本系拟招收学术学位推免生40人。实际招生数视生源情况调整。
070301 无机化学(学术学位)   11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7人。
01固态材料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2丰产元素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3配位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4金属有机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5生物无机化学与蛋白质化学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6有机光电功能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02 分析化学(学术学位)   6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5人。
01色谱方法和高效分离分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2化学生物分析和蛋白质组分析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72细胞生物学
03现代电分析化学及传感技术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4天然药物分离分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03 有机化学(学术学位)   13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9人。
01物理有机化学
02有机合成化学
03超分子材料化学
04药物合成化学
05有机大分子化学
06天然产物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04 物理化学(学术学位)   21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16人。
01表面化学与催化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2复相催化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3电极过程和高能化学电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4量子化学与分子模拟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0量子力学;④836普通物理
05化学反应动力学和激光化学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0量子力学;④836普通物理
06结构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光化学和反应动力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8分子筛催化和功能材料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9固态材料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10工业催化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11新型化学电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Z1 ★化学生物学(学术学位)   4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3人。
01功能生物分子的化学基础
02生物分子的分离和鉴定
03药物和医用材料的分子设计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85216 化学工程(专业学位)   2   本专业拟招收全日制2人,学制2年。本专业不招收推免生。
01精细有机化学
02分析仪器技术与仪器分析
03功能材料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959基础化学

化学就业前景
化学专业的就业形势良好。在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消费升级等因素的拉动下,石化化工产品市场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随着能源、建材、家电、食品、服装、车辆及日用品的需求增加,化学专业人才需求也逐渐增加。
化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民人均收入将比2010年翻一番,社会整体消费能力将增长120%以上,居民消费习惯也将从“温饱型”向“发展型”转变,对绿色、安全、高性价比的高端石化化工产品的需求增速将超过传统产业。

社会消费能力的增长将带动相关能源、建材、家电、食品、服装、车辆等行业的发展,以上行业都是化学专业毕业生可进入的行业。

化学专业就业方向

化学专业的就业范围还是比较广的。化学系的毕业生主要在化学及其相关领域,如化工、生物、医药、材料、环境、农业、食品、检验检疫、环境、国防、能源、信息等行业从事生产与科研工作,从事教师职业、报考政府机关公务员也是不错的选择。此外,有一些毕业生立志当科学家、搞研究,他们就选择在国内外深造,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江苏大学考研分数线、江苏大学报录比、江苏大学考研群、江苏大学学姐微信、江苏大学考研真题、江苏大学专业目录、江苏大学排名、江苏大学保研、江苏大学公众号、江苏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江苏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江苏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江苏大学化学考研 推荐

江苏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江苏大学考研网由江苏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江苏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江苏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江苏大学化学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购买指南 发货信息 关于我们 - 研究生兼职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