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考研网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

相关专业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Add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因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学校,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请各位准备报考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的同学注意: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的数据。因为每年都有不少人报考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竞争激烈,所以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学研究生的考研人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 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另外考研派也会为大家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的参考书目、考研大纲、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等联系方式。希望你考取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教育学专业研究生,考研是个孤独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学生好好复习备考,来年上个985/211,实现自己的名校研究生梦想。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

  据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研究生院消息,2017年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参考书目已经公布,详情如下:

专业 考试阶段 科目代码及名称 参考书目
040108职业技术教育学 初试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 全国统考科目,见国家统一的考试大纲
复试 F118职业教育学 1、《职业教育学》刘合群等主编,广东高教出版社,2005年
2、《职业教育学》,第一版,刘春生、徐长发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
加试 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  


  董武绍,教授,男,1954年11月出生,湖南耒阳人,中共党员。1977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专业,1977年至1981年在湖南师大物理系任教;1982至1996年在湖南师大电教中心、教育技术系任教,曾兼电教中心副主任、主任和教育技术系党支部书记。
  
  1997年调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工作,曾任学院教务处副处长,现任教育技术系主任、兼电教中心主任。广东省高校教育技术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 长期从事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教学和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主讲过《教育传播学》、《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电视摄像》、《摄影技术》等课程。主持或参与过16项国家、省、厅级科研项目。制作电视教材100多部,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5门课程共314课时,在国家级和省级音像出版社出版专业教学电视片10多部;1990年至2005年四次获得优秀教学成果省级二等奖;先后还获得了7项电教研究成果奖;多年来,在《电化教育研究》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主编教材5部。 目前,在研项目有省重点扶持学科“职业技术教育学”1项、广东省高校教育技术“151工程”项目的专题学习网站1项、基于网络课程改革试验1项。

  联系电话:38256633 电子邮箱: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导师介绍汇总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教育学 [0401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职业技术教育学(02)教育学原理
(03)教育技术学
(04)课程与教学论
招生人数: 26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备  注:


  王川同志1982年7月本科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教育学专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87年7月研究生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史专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现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高教职教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原理、比较职业教育和职业学校教师教育。
  目前是广东省教育厅教育政策与法制建设咨询专家、广东省教育学会比较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从事教育工作以来,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领域撰写过60余篇论文和文章,其中“陶行知与杜威教育思想之比较”、“论毛泽东教育思想的核心””、“改制学校与义务教育”、“论职业教育的内涵与本质属性”、“广东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现状调查及分析”、“美国20世纪60-70年代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等文章在业界引起较大反响,“论职业教育学的逻辑起点”首次提出职业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应该是“技能训练”,文章在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出版3本专著、6本合著、1本译著(合译);参加省级以上课题3项,其中任课题负责人1项,目前在研课题是:广州市“十一五”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广州市课题),完成过横向课题5项。
  曾经为本科生先后开设过“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比较教育”、“职业教育学”等课程,教学方法生动活泼,普通话标准流利,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教学效果良好,广受学生欢迎和同行肯定。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苗素莲,河南新乡人,九三学社社员。199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获教育学博士学位,2004年9月-2006年7月,在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现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 研究领域主要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原理,曾主讲本科生的《教育学》、《心理学》、《高等教育学》、《教育研究方法》及职业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职业教育原理》和《专业英语》等课程。 发表论文 《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学科体制创新》等近20篇论文 。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成立于2004年,前身为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从2000年开始招收国际学生,2009年更名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国际教育学院,2019年1月改为现名。主要从事来华留学生教育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招生、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等涉外教育工作。学院先后招收和培养来自亚、非、欧、美等洲50多个国家的3000千多名来华留学生,目前,在校生380人,其中学历生人占比80%。自2013年省政府来粤留学生奖学金开设以来,先后287名学生荣获该奖项,连年位居广东高校第7位。
学院自成立以来,逐步形成以学校优势学科为依托,以全英文授课为特色,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和语言生教育并举的多层次办学体系。学院目前设有计算机、国际商务、金融学、工商管理等四个本科专业和教育学硕士专业。其中教育学硕士是全省首个、也是唯一一个面向来华留学生开设的全英教学教育学硕士专业。
学院自成立以来,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提升,逐渐形成一支教学和管理经验丰富,综合实力较强的师资和管理队伍。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10人,其中专任教师7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硕士生导师1人,博士2人,硕士5人,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的85.7%,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专任教师4人。
近五年来,专任教师科研水平不断提高:2018年底获批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2018、2019年研究课题连获审批广州市社科规划立项,其中《广州国际化城市建设中多元文化背景外籍人士管理策略研究》为学校首个广州市社科规划智库类项目,《来穗与出国留学生传播广州城市国际形象策略研究》为一般项目;获省部级三等奖1项,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11项、横向项目7项,出版专著1本,公开发表论文40多篇,获软件著作权2项。
经过多年努力,国际教育学院已经形成了“以本科教学为主,本科、研究生教育和对外汉语教育培训多层次发展,培养‘知华、友华、爱华’国际化人才”的办学定位,努力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学校的国际化建设和发展做贡献。


  袁南辉,女,高级实验师。1961年出生,教育技术专业本科毕业。

  研究方向: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与管理。

  先后在电子工业部767厂设计所从事产品设计与开发工作十年;在高等院校从事电教设备维护与维修、教学与实践十七年。先后主讲《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技术学》、《教育电声系统》、《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等课程。 承担的项目有:(1)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广东省教育厅151工程课题 “《教育电声系统》课程网上资源利用教改试验”;(3)院级精品课程《教育电声系统》的建设。
  
  发表的论文主要有:《谈高校电教设备的现代化管理》(《中国电化教育》);《浅谈多媒体CAI课件友好界面的设计》(《电化教育研究》)、《校园网教育教学资源建立研究》(《电化教育研究》)、《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分析》(《电化教育研究》);《“秘书学”CAI课件课件开发及其组合式教学研究》《学报》、《基于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环境下的混合学习教学模式探究》《学报》。 先后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次,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一次,新疆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一次,新疆大学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一次,广东技术学院优秀论文三等奖一次,2006年获全国第六届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和全国第十届教育软件大赛一等奖。

  联系电话:020-38256633 E-MAIL: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以下简称“广东师院” )是一所拥有48年历史的国家本科院校,位于中国广州市天河高等学府区,由省教育厅主管,具有学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先后有欧洲亚洲等多个国家留学生来校留学。同时,学院不断加强对外联系,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以及教育科研机构进行了广泛的联系与交流。

  广东师院具有两大办学优势:①原为广东民族学院;设有以民族文化、民族语言、民族旅游等方面为研究方向的“民族研究所”,并拥有丰富的民族研究方面的图书资料。②学院改名后,投巨资建起的学院工业实训中心,是广东省装备最先进的实训中心,为理、工、管理经济等学科实习实训提供了强力支持。

  广东师院一贯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近几年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位于广东高校的前列。广东师院学生多次参加全国大学生活动竞赛,取得了不少的好成绩。2005年11月,广东师院在第九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取得了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2项的好成绩。

  学院交通便利,距离香港仅有一个半小时车程,校园环境优美,住房宽敞,是理想的学习、工作、生活场所。欢迎各国朋友来学院学习。


  任平, 男,湖北荆州人 ,出生于1963年10月,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学前教育系副主任。1991-1994年就读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师从王道俊先生、郭文安先生攻读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学位,1994年获教育学硕士学位;2005年就读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师从我国著名课程理论专家石鸥教授,攻读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学位。2006年9月??2007年8月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课程国际化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师从著名课程理论家[美]威廉 F?派纳教授。长期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病理学、课程论和职业教育理论的研究。现已公开发表《不能忽视和懈怠的主题:课程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5期 、《教师专业化的病理诊断与对策》《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第2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知识准入》《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第3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5。第11期、《学术自由,一流大学的利器》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年8期 2006年10月11日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转载、《对农村教育现状的理性审视》《教育探索》2007年6期、《“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教育作为的反思》《职业技术教育》2006?25教科版总第479期 、《真假个人本位论》《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年第3期、《教育病理研究理论探析》《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7期、《职业教育的虚热现象透析》《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6期 、《新课程改革的再概念化》《中国教师》2007年2期、《学生不是教学活动的唯一主体》《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1996年第11期等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和参编《职业教育学》等著作多部,主持和参与《高等教育中的妇女参与》、《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等课题项目多项。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学院自成立以来,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提升,逐渐形成一支教学和管理经验丰富,综合实力较强的师资和管理队伍。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10人,其中专任教师7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硕士生导师1人,博士2人,硕士5人,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的85.7%,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专任教师4人。
近五年来,专任教师科研水平不断提高:2018年底获批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2018、2019年研究课题连获审批广州市社科规划立项,其中《广州国际化城市建设中多元文化背景外籍人士管理策略研究》为学校首个广州市社科规划智库类项目,《来穗与出国留学生传播广州城市国际形象策略研究》为一般项目;获省部级三等奖1项,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11项、横向项目7项,出版专著1本,公开发表论文40多篇,获软件著作权2项。


  张进,男,硕士研究生,教授,工业中心副主任,1960年2月生,1977年8月参加工作,1978年在浙江大学就读本科,1995年在东南大学攻读硕士。先后在电子工业部767厂设计所、新疆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工作。2004年初,作为职业教育高级访问学者被派往德国交流考察。 张进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教育技术环境建设和电子技术应用。

  近五年来,主持并完成教育部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一项、主持并完成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一项、参加并完成广东省教育厅科技项目一项、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在研)。先后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20余篇(其中2篇被ISTP收录,4篇被EI收录);出版著作和教材4部。 张进教授先后主讲《教育技术环境建设》、《教育电声系统》、《电子线路》、《计算机软件基础》《PASCAL语言》、《电子测量》、《电视机原理》、《线性电路网络分析》、《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基础》等二十多门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和实验课程,多次获得学院教学优秀奖。他所参加的教学研究项目《从虚拟演练到项目实训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获得2004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TEL: 020-38256308 E-MAIL: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郑国强,1996年至2003年任高教职教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研究会第一届、第二届秘书长,全国职技高师教育理论研究协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教育厅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库专家。
  在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宏观、微观发展研究和课程建设研究、私立高等教育研究、高等学校常规管理研究等领域颇多成果,在省级和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60多篇、论著3本、编著6本、参编1本。
  其中专著有《高等学校校规管理概论》、《中国私立大学的创建 管理与发展》、《新世纪的技术与职业教育》,主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的理论与实践》、《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与评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产学结合问题研究》、《珠江三角洲制造业与中职制造业类专业发展研究》、《广东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与发展研究》等。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项任务研究课题《珠江三角洲职中制造业类专业发展的研究》、广东省高教研究95规划课题《广东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研究》、广东省基础教育研究95规划重点课题《广东职中教育发展研究》和全国职技高师教育委员会95规划课题《职技高师办学水平评估方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的新理念新模式研究(第二主持)》等一批国家、教育部、省级课题,是《广东省私立高等学校管理办法》的主要起草者之一。
  提出的创新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三个阶段理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外部驱动力理论和内部驱动力理论;职业技术教育科学发展理念;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环形研究法(ZH) 等是职教发展研究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此外还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理论研究中有10多项创新、突破或填补空白。有10多项获得省协会以上级奖励,在广东省职教研究界及全国职教研究领域,享有较高声誉和学术领先地位。
  
  电话:020-83685225 电子邮箱: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陶红

  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职业技术教育学职业教育管理方向学术带头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高教职教研究所副所长。 1986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中国语言文学学士学位;1988年师从我国著名教育家东北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梁忠义先生,1991年获教育学硕士学位;2001年在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攻读科技哲学博士学位,师从于我国著名学者杜威研究专家邹铁军先生,200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一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先后开设的本科生、研究生类课程达14门之多,其内容涉及中文、教育、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多次进行家庭教育学、职业教育学、成功心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题讲座,至今已在国家级、省级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并出版《教育学》、《教育价值观的研究》、《技能型人才理论与实践研究》等3部专著,主编《职业教育学》、《心理学》等教材7部,参编6部,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10余项,主持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13项,其中主持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推进广州职业教育研究》(06-YC14-1)课题1项,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适应广东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研究》(07JY023)和《哲学视阈下的教育沉思》(08HC-02)课题2项。   

  Email: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教师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成立于20171月,由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原师资培训中心与继续教育学院整合成立,是学校开展职业教师继续教育与培训、成人高等教育的统一管理机构与办学实体。
学院以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紧密围绕学校“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特色发展”的办学定位,依托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优势和良好师资,整合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职教师资培训与成人高等教育工作。
作为全国最先开展职教师资培训工作的专业基地之一,学院自2001年起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先后被批准为“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国家民委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培训中心”、“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基地”等。采用“基地培训”、“送教上门”、“订单式培训”、“‘集训-自修-研讨’三段式培训”和“培训与技能考证相结合”等多元化的培训方式,最大程度满足职教教师和管理人员学习需求。至20178,成功举办了各级各类职教师资培训班1300多期,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中高职院校的校长、管理人员及专业骨干教师60,000多人次。
作为广东省较早开展成人继续教育的院校之一,学院成人高等教育工作始于1982年,以业余函授等多种办学形式并存。从2010年开始,又作为广东省自学考试的主考学校之一,开设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工业电气化技术以及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等本、专科专业的自考招生。现有在读各类成教生19000多名。
“十三五”期间,学院将进一步拓宽继续教育办学思路,积极开展成人本科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拓远程教育,扩大职教师资和技术技能人才培训规模。通过强化管理和服务意识,实行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服务的层次和水平,树立培训品牌,为广东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罗海鸥研究员,男,中共党员,1960年10月生,广东梅县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学硕士、博士。曾任嘉应大学校办主任、副校长;嘉应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广东艺术师范学校校长;2003年4月至今,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

  兼任中国高教学会院校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比较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华南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

  从事高等教育、大学德育与职业教育的研究和教学。主持或参与省部级教育科研项目5项,已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江苏高教》、《高教探索》和《青年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70多篇。出版个人和合作专著5本。曾获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广东省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中国第三次高等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科研奖励以及“南粤优秀校长”等称号。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朱甫道,男,1950年6月出生,江西南昌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大学英语部主任,英语教授。广州外语学院(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系本科毕业,华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广东外语学会理事。

  长期从事英语教学和研究工作,在二语习得、外语教学法、课程教学论方面有颇多成果。在学术期刊发表卅余篇论文,其中多篇发表于《外语界》、《高等工程教育研究》、《高教探索》、《南昌大学学报》、《中国英语教学》、《外语电化教学》、《职业技术教育》等核心期刊上,主编出版教材三部,多次携所选中的论文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近年来主持省部、厅级课题研究四项,其中一项结题后评为教育部子课题研究二等奖,一项广东省高校现代教育技术“151”工程项目:大学英语读写训练专题学习网站,已投入使用,运行良好,使用率很高;一项广东省高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项目和另一项教学改革项目均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和体系的研究实验,并正在促进改造传统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起积极作用。所主持的教学项目“非重点院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体系的构建与运作”2004年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合作设计的双语网络教学系统软件获2005年广东省计算机教育软件高教组优秀奖。 曾任核心期刊《经济译文》编辑室主任,译文、译著颇丰,主要译著有《未来竞争的优势》,发表的译文中有的被人大复印资料《世界经济》全文转载。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刘合群,男,湖北黄石人,1953年3月生,硕士,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高教职教研究所教授、硕士生导师、所长,江西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广东省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会副理事长,广东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重点学科《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带头人。1982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6年师从华中科技大学文辅相先生,1999年获教育学硕士学位。长期从事高等教育学、教学论和职业教育的教学与研究,目前已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出版著作7部。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教育学 [0401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职业技术教育学(02)教育学原理(03)教育技术学(04)课程与教学论
招生人数: 23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备  注:
  地址:广东广州市中山大道293号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研招办(办公楼614)
  邮编:510665
  电话:020-38256458;020-38256455(传真)
  学校主页www.gdin.edu.cn
  研究生处主页http://www4.gdin.edu.cn/yjsc/web/index.shtml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教育学     专业代码:040100     门类/类别:教育学     学科/类别:教育学

专业介绍

江苏师范大学为例
教育学原理硕士点1999年开始招生。现有导师7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4名,博士2名。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知识扎实,教育科研能力较强,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开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中小学教育研究和实践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经过多年的学科建设,本硕士点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现设有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德育与人格塑造、学校教育管理三个研究方向。本专业的培养特色是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的发展趋势,重视培养适应中小学教育实践工作的高水平、高学历的研究型教师。12年来,本专业已招收研究生120多名,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100%。除部分攻读博士学位和考取公务员的毕业生外,大部分毕业生在中小学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十一五”以来,本专业导师取得了一批较有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先后主持10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出版多部学术专著,在核心期刊上发表50余篇学术论文,多次获得省部级学术成果奖。

专业点分布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天津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北华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鲁东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三峡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中山大学 深圳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喀什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401 教育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31 所,本次参评30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01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A+
2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A+
3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A
4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A
5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A
6 10001 北京大学 A-
7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A-
8 10335 浙江大学 A-
9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A-
10 10635 西南大学 A-
11 10003 清华大学 B+
12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13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B+
14 10384 厦门大学 B+
15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16 10475 河南大学 B+
17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8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19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20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21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B
22 10056 天津大学 B
23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B
24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B
25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B
26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B
27 10320 江苏师范大学 B
28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B
29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B
30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B
31 10075 河北大学 B-
32 10285 苏州大学 B-
33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B-
34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B-
35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B-
36 10446 曲阜师范大学 B-
37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B-
38 10637 重庆师范大学 B-
39 10681 云南师范大学 B-
40 10762 新疆师范大学 B-
41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C+
42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
43 10108 山西大学 C+
44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C+
45 10135 内蒙古师范大学 C+
46 10247 同济大学 C+
47 10295 江南大学 C+
48 10351 温州大学 C+
49 11078 广州大学 C+
50 11646 宁波大学 C+
51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C
52 10167 渤海大学 C
53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54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
55 10418 赣南师范大学 C
56 10512 湖北大学 C
57 10524 中南民族大学 C
58 10663 贵州师范大学 C
59 10673 云南大学 C
60 11117 扬州大学 C
61 10066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C-
62 10205 长春师范大学 C-
63 10299 江苏大学 C-
64 10373 淮北师范大学 C-
65 10451 鲁东大学 C-
66 10513 湖北师范大学 C-
67 10590 深圳大学 C-
68 10603 广西师范学院 C-
69 10759 石河子大学 C-
70 11658 海南师范大学 C-

教育学专业考研科目:
政治(100分)、英语(100分)和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
 
教育学考研参考书:
1、教育学原理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
王道俊、郭文安著:《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2004年重印
2、教育史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吴式颖著:《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裴娣娜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教育心理学
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学研究生就业方向:
1.特殊教育学的就业是最好的,一般都不愁工作,别的方向除非你是学科类教学的那种专业硕士.
2.如果你本科有学科教学的背景,研究生阶段再继续深造,读课教论,毕业后当个老师还是很不错的。现在教育学就业形势不乐观,纯原理方向的就业比较难,还是学一门学科教学,最差的打算也能当一名教师。
3.教育学本身就不是好就业的专业,近年之所以热,是因为,对于想考研的考生来说,可以避开数学+统考的缘故。如果非得在教育学里找出容易就业的专业: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特殊教育学。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也算不错的。我觉得,与其三年后又为工作发愁,不如通过考研博一下,考个容易就业的方向。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报录比、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考研群、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姐微信、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考研真题、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专业目录、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排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保研、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公众号、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 推荐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考研网由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学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购买指南 发货信息 关于我们 - 研究生兼职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