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学科语文考研经验

发布时间:2021-05-1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考研经验
华中师范大学学科语文考研经验

华中师范大学学科语文考研经验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华中师范大学学科语文考研经验 正文

  收到拟录取通知已十日,这段时间终于睡了好觉啦——这一路走来,我专业课我没有报班,只是找了一个学姐买了资料,然后自己摸索,由于我感觉那位学姐很忙,所以只有遇到我已经完全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才会去问学姐,不过她在有空之后都会很细致地告诉我学习方向和方法、鼓励我,感谢!同时,考研帮上的很多经验贴和励志话语也帮助了我很多,至今我的收藏夹里还有很多考研帮上找到的经验贴,当心情有些不好时就打开来看看,马上就有了动力,真的很感激!因此也想写一篇心路历程来回报之前鼓励我、指引我的经验发布者,希望可以帮助22年考研的学弟学妹们,将好运传递——
 
  首先,我是来自某末流理科性质的211,所以汉语言文学不是我们学校的优势学科。说一下分数,总分379,政治63,英语二79,333教育综合125,826语言文学综合112。对于政治……我真的很伤心,感觉有点辜负了我的努力。[用功]
 
  一、政治
 
  资料:新东方网课,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八套卷、肖秀荣四套卷
 
  因为报了一个网络课程,讲得蛮好,很感兴趣,从2020年3月就开始看视频了,其实花的时间很长,而且我确实很感兴趣,也把书上的每个知识点都整理了,但是今年选择题热点时政问题考得很多,而且听了网络课程老师的话,“全选一定要慎重,不要太多”结果是今年五六个全选!教训就是:(1)关注时政,可以看肖秀荣的热点;(2)错题一定要重新看,我就是没有,所以很悲剧;(3)不要相信所谓的做题技巧,要相信真理!
 
  二、英语二
 
  单词:小红书+真题里面的单词
 
  (1)阅读:我是在2020年3月开始做英语一的阅读真题,直到9月底,一共把阅读做了三遍。10月初开始做英语二阅读真题,直到12月,一共做了三遍。
 
  (2)翻译:我是10月份才开始练习的。不过!我在前期做阅读真题的时候会把每一篇阅读在教室外面大声朗读出来,并大声用中文翻译,翻译后再对后面解析对比自己的翻译。所以后期练习翻译就觉得很简单了,因为英语二都是文章!
 
  (3)作文:我是背的王江涛老师的《考研作文》后面的二十篇范文,从9月初开始背,一直背+默写到考前前一天。我是没有总结所谓的模板的,因为背多了,自然就有很多句子在你脑海里任你挑选了,我个人不太赞同11月份背模板这种操作。因此我在考前也只写过一次作文,就是12月17日那天下午我自己做考前模拟的时候,当时我其实很慌,因为身边有同学跟我说他每三天写一篇,而我从来没有写过,结果出乎意料,在12月17日模拟那天我很轻松地写出来了!
 
  (4)完型填空:我没有准备,就是12月开始做整套卷子的时候练习了一下,因为它性价比不高。
 
  提醒:每一项都要卡时间,而不是在模拟的时候。
 
  三、333教育综合
 
  资料:4本教材、《Lucky学姐高分笔记》
 
  这一门,是我花了很多精力和时间的!从2020年2月就开始看书,一直到7月我才整理完。所谓的整理,是指根据教材和《Lucky学姐高分笔记》整理了思维框架,这个很费脑和时间,不过对后期冲刺阶段很有帮助!总之,我不是背诵资料,主要是依据教材。今年华中师的真题证明我是正确的,因为例如论述题“请举例分析教师的专业素养”,这道题考的很细,如果不是背书,不是脑子里有框架,是肯定不能得到好的分数的,因为这个点实在太微小了。
 
  时间规划是:7月底第一轮,9月第二轮,10月底第三轮,11月底第三轮,12月中旬每天过两本书。
 
  提醒,多少轮不重要,重要的是记住了没有!
 
  四、826语言文学
 
  这一门是我很喜欢的,不过用力也很多,暑假开始复习,因为前面时间由于疫情在家效率很低,而且书也没有带回去,主要就是看333教育综合了。
 
  (1)现代汉语:
 
  首先,我是进行了地毯式复习,细致到三本书的每一个注释、题集的每一个解释,真题的每一个角度,因为我认为每一个知识点都是这个庞大知识体系中的一颗螺丝钉,缺一不可。而且,复习得越细致,心里越安稳,考场上越幸运!其次,建议按板块复习,一个一个知识点进行突破,把黄版和刑版的相关内容全部看完后然后练题、列知识框架图,这样会很有成就感,在成就感中学习是我备考一年的状态,所以我是学得很开心的。
 
  (2)中国古代文学史:前期我是把朱栋霖编的教材四本按朝代很细致地看完,然后再结合题册的问题和答案、真题的问题和答案,进行总结,列知识框架图。每次画完一个朝代的图,我都会很有成就感!这是我学而不厌的原因。
 
  (3)教案
 
  我是非师范大学的学生,而且当时教资笔试也没有考过,所以教案对我而言很有难度。我是从八月下旬开始准备教案,刚开始找不到方向,用了几天自己写,考研期间关注了考研派小站公众号后来发现根本行不通!因为没有积累,哪里来输出?然后我开始觉得自己写对于我来说就是浪费时间,所以我开始看高中语文5本教材(人教版)中的每一篇课文的教案,我是分类别看的,然后分类型总结模板,知道10月份才弄完。(因为要去考教资了,才被逼出来了)由于我高中语文学得并不好,所以我在看那些教案设计案例的时候也很有获得感,终于把以前不懂的文章弄懂了。由于听说华师很喜欢考诗词古文的教案设计,然后我把初中、高中的人教版、高中语文的部编版上的每一篇诗歌都进行了梳理,一一写了板书,以备后期复习,快速了解文意和讲课的思路。这个在考2020年下半年的教资起了作用,这让我更加深信:只有把课文弄懂了,写教案才能得心应手!要少些套路,多些真诚。
 
  (4)课程论
 
  课程论我先是背书,10月开始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后期我分配给课程论那本书的时间极短,只有半个小时,因为我是看着框架图在脑海迅速浮现知识,而且在课程论中介绍的“课程目标”什么的,我是直接按照《课标》背的,就没有背课程论书上的了。原因:书比课标出得早很多年,而课标才是一切教材、理论知识的标准方向。so——
 
  (5)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靠平时积累,千万不要想着有捷径。我是从10月份开始着手准备诗歌鉴赏的,资料就是本科的《作品选》上的诗词,我选择标准是重要人物的所有诗词、不重要人物的著名诗词,当然这个“重要”是相对的哈。我是每天一篇,给自己计时(15分钟),写完后,再对答案。这个答案我是在电子图书馆找的《先秦两汉诗文鉴赏辞典》、《唐诗宋词鉴赏辞典》等,还常常光顾古诗文网。最后一个月的时候,我开始把自己做的诗歌鉴赏本子拿出来进行总结归纳,主要总结各种风格的术语、各种体裁的答题模板,以备考场反应不过来,没有精彩的词语可以写。
 
  再简要说一下复试吧。
 
  第一天上午交材料,下午一点开始面试。第二天上午两个小时笔试。复试也考得较广,不过相对而言更注重中国古代文学史和课程论、课表的内容,而且一定一定要看论文!笔试的时候就考了我从来没有在任何一本书上看到的内容,不过幸好!我看了论文,一个简答是主题阅读和专题阅读的异同比较,一个论述题是关于名家写作对中学生作文的参考价值,还好我看过类似的论文,不然就完了!看论文我是一边看一边做笔记,而且是分类做笔记,为了便于复制粘贴和后期修改添加,所以建议用电子档(我喜欢用手机,因为携带方便,哈哈哈哈)
 
  总结一句,考研是一场很美的经历,你可以发现自己的潜力,可以遨游知识的海洋。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心无旁骛、专心学习,不建议去天天看什么报录比什么的,然后自己吓自己,只要冲就行了!反正我是没有看什么报录比的,就算看了,我心里也会暗示自己,我一定可以。没有动力的时候,可以去看看你的目标院校的校园风景,这是我每个有些崩溃的深夜喜欢做的事情。
 
  冲!
 
  如果有问题可以加我企鹅号幺四八二八二陆陆幺四。
华中师范大学

添加华中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华中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华中师范大学报录比、华中师范大学考研群、华中师范大学学姐微信、华中师范大学考研真题、华中师范大学专业目录、华中师范大学排名、华中师范大学保研、华中师范大学公众号、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华中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huazhongshifandaxue/jingyan_448306.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