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2024

点击下载:2024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2023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2022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Add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学姐微信为你答疑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考研资源下载: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考研真题免费下载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历年保研笔试/面试真题汇.pdf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预推免信息汇总表.xls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考研派 okaoyan.com】 为大家提供2024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相关资讯,以下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2024,在这里你可以了解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招生的专业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报考要求。具体请下载附件,查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考研专业目录。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能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招生类型及计划
2024年我校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有学术学位、专业学位两种类型,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2000名,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900名(含推免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00名。实际招生人数根据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进行调整。
三、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同等学力人员,包括①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须通过大学英语四级(CET-4),且通过国家组织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段)8门以上主干课程的考试,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者。②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须通过英语四级(CET-4)。同等学力考生不可跨专业报考,复试时加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5.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报考条件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
四、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考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逾期不再补办。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中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选择教学点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单独考试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
(一)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为2023年10月8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3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3.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
4.考生应按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5.考生要如实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6.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我校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7.符合教育部相关规定条件并申请享受照顾政策、或享受初试加分政策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并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及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未按规定申报的,不享受相应照顾或加分政策。
8.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含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复试前须向招生单位提供《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进行复核。
9.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填报志愿并选择报考点。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10.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11.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应通过定期查阅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招生单位官方网站等方式,主动了解网上确认、考试安排及注意事项等,积极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12.考生应当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二)网上确认
1.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网上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
2.考生网上确认时应当积极配合报考点,根据核验工作要求提交有关补充材料。
3.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4.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5.招生单位和报考点应当根据相关规定,对考生报考信息和网上确认材料进行全面审查,确定考生的考试资格。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得准予考试。报考点和招生单位发现有考生伪造、变造证件时,将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6.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7.考生报名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
、考试
1.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2.初试时间:2023年12月23日至24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3.初试科目:详见我校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4.初试地点:由所在报考点安排确定。
5.复试时间和地点:复试时间、地点、内容、方式等在初试成绩公布后另行通知。复试办法和程序由我校在复试前公布。
6.我校在复试前严格采取人证识别及相关信息库数据比对等措施,加强对考生的身份审核及报考专项计划、享受照顾(含加分)政策的资格审核,对不符合规定条件者,不予复试。
7.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报考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的同等学力考生可以不加试。
六、体检
考生体检工作在考生拟录取后组织进行。我校根据《残疾人教育条例》和《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等文件规定,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学〔2003〕3号)要求,结合招生专业实际情况,提出本单位体检要求。
、录取
1.根据我校的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具体录取办法请查看录取当年我校公布的复试办法。
2.我校接收各校推荐应届本科优秀毕业生免试直升硕士研究生,热忱欢迎全国各高校中获得推荐免试资格(取得毕业学校发放、经省(市、自治区)高校招生办公室盖章的推荐免试表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来我校攻读硕士学位。
3.录取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按我校公示收费标准缴纳学费,不享受奖助学金,学校不提供住宿。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一般录取为定向就业,不转户口档案。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在被录取前与我校、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
4.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入学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录取资格无效。
学费和奖助学金
 学校根据国家和上海市的政策,制定研究生学费标准和奖助学金办法。具体学费及奖助学金办法按我校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以上招生简章内容若与教育部有关国家部门今后颁布的规定有不符之处,须按教育部及有关国家部门的规定执行
热忱欢迎广大有志青年报考我校研究生!
学校地址:上海市松江区龙腾路333号     邮政编码:201620
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联系电话:021-67791223
网址:http://ge.sues.edu.cn
申诉电话:021-67791257(非招生咨询)

目  录
 
 
学 校 概 况 2
2023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4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3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9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参考书目 14
研究生学术创新 18
研究生海外学习交流 19
研究生产学研基地 20
研究生升学就业 20
重点学科 23
科研教学平台 23
学 院 简 介 24

学 校 概 况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是工学、经济、 管理、艺术、设计等多学科互相渗透、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教育部“卓 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全国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牵头单位、上海市 “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试点建设单位。2017 年被列为上海市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 项建设单位。
学校的前身为创建于 1978 年的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上海化工学院分院(1984 年编入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 和上海纺织工学院分院(1980 年更名为华东纺织工学 院分院) 。1985 年在上述院校的基础上,组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03 年,上海市 高级技工学校(创建于 1951 年) 整体划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学校现有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纺织 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光学工程、药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马克 思主义理论、统计学等 13 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电子信息、交通运输、机械、材料与 化工、资源与环境、艺术设计、工商管理(MBA) 、公共管理(MPA) 等 8 个专业学 位硕士点。学校与英国、芬兰、爱尔兰、瑞典、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外高校联合开展 博士研究生培养、教师科研合作以及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构筑了集科学研究和博士 生培养于一体的国际化合作平台。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 24000 名,其中硕士研究生近 4400 余名。学校拥有一 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 1500 余人,其中硕士生导师 900 余人。 学校目前在岗各类国家级人才 25 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 4 人(含双聘院士 2 人)。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9 人,省部级人才及人才项目获批者 104 人。
学校积极推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了完善的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设有研 究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三助奖学金、社会企业奖学金等多种奖 助学金,为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理论学习和科研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生活保障。
学校拥有松江、长宁、虹口等校区,现有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 院、管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中韩多媒体设 计学院、航空运输学院(飞行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数理与统 计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 术学院、体育教学部、工程训练中心等教学机构,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
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国家大学科技园。

学校坚持学科引领,持续增强科研核心创新力。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学科进 入 ESI 全球前 1%;拥有上海市Ⅲ类高峰学科 1 个、Ⅳ类高峰学科 1 个,协同创新中 心、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校智库等省级学科科研平台 21 个。 自 2016 年来,学校以第一单位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74 项,其中联合基金重 点项目 1 项, 2020 年获批科技部科技创新 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以 第一单位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52 项,其中 2021 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1 项, 2022 年获批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1 项;获 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1 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项 目 1 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 5 项,省部级项目500 余项;以第一单位获省部级科技奖
29 项,其中一等奖 1 项;省部级哲社类获奖 11 项,其中一等奖 1 项;获得专利授权
3500 余项。
学校秉承开放办学的理念,积极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助力学校内涵建设和学生 培养。目前,学校已与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典、 瑞士、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 20 多个国家和地 区 110 余所高校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获批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国际创意设 计学院,设有中韩、中法和中瑞等合作办学项目,提供博士联合培养、硕士和本科双 学位联合培养、学分互认、毕业设计、海外实习、线上课程、国际产学合作、国际友 城等 110 多个海外学习交流项目,为学生打造了丰富多样的海外学习交流平台。学校 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开展与沿线国家高校的教育合作交流,每年接 收全球 70 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校攻读学位、短期交流和语言培训。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与发展的进程,学校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导学校教育事业的改革、转型和发展,按照学校 第三次党代会确立的“新三步走”奋斗目标,大力实施“人才强校、特色发展、国际 化”三大发展战略,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工程应用 型人才,在建设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征程上自信前行。

2023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 良好,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能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 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招生类型及计划
2023 年我校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有学术学位、专业学位两种类型,各学科 专业(类别)拟招生人数参考《2023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实际招生人数 按照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执行。
三、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
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 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期限由招生单位规定)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 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 效。
(2)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 同等学力人员, 包括①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 2 年(从毕 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 下同) 或 2 年以上,须通过大学英语四级(CET-4),且 通过国家组织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段) 8 门以上主干课程的考试, 达到与 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者。②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 身份报考, 须通过英语四级(CET-4) 。同等学力考生不可跨专业报考, 复试时加试 两门本科主干课程。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在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须 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

5.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 须符合 下列条件:
(1)符合(四)中第 1、2、3 各项的要求。
(2)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 3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 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有 5 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 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 2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 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 号) 有关规定执行。
四、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 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 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 考点;其他考生(含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应选择工作所在地或户 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
(一) 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为 2022 年 10 月 5 日至 10 月 25 日,每天 9:00—22:00。网上 预报名时间为 2022 年 9 月 24 日至 9 月 27 日,每天 9:00—22:00。
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
https://yz.chsi.com.cn,教育网址: https://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 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 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 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 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3.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初试结束, 教育部公布考 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 单位的调剂办法、计划余额等信息, 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
4.考生应按我校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5.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 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 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 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
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6.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 信息进行网上校验, 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 籍)校验结果。考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网址: 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招生单位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 籍)核验。
7.符合教育部相关规定条件并申请享受照顾政策、或享受初试加分政策的考生, 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并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及定向就业少数民 族地区。
8.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 应为高校学生应 征入伍退出现役, 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 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 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考生 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 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9.现役军人报考我校, 应当事先认真阅读了解解放军及我校有关报考要求, 遵 守保密规定,按照规定填报报考信息。
10.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填报志愿并选择报 考点。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 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11.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 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 考生本人承担。
12.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应通过定期查阅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 招生单位官方网站等方式,主动了解考试安排、防疫要求等事项,积极配合完成相 关工作。
(二) 网上确认
1.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 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 信息,逾期不再补办。考生需及时关注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发布的公告。
2.考生网上确认时应当积极配合报考点工作人员, 根据核验工作需要, 按要求 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
等,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3.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 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4.考生应当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5.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6.学校和报考点根据相关规定, 对考生报考信息和网上确认材料进行全面审查, 确定考生的考试资格。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得准予考试。
7.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 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 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 A4 幅面白纸打印, 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 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8.考生报名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
五、考试
1.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2.初试时间: 2022 年 12 月 24 日至 25 日(每天上午 8:30—11:30,下午 14:00 —17:00) 。考试时间超过 3 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在 12 月 26 日 进行(起始时间 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 14:30) 。考试时间以北 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3.初试科目:详见我校发布的招生专业目录。 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4.初试地点: 由所在报考点安排确定。
5.复试时间和地点:复试时间、地点、内容、方式等在初试成绩公布后另行通 知。复试办法和程序由我校在复试前公布。
6.我校在复试时对考生的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核验结果、学 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考生 学历(学籍)信息核验有问题的,我校可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  核验。
7.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以报名时填报的信息为准) ,在复试中须加试 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 式为笔试。
六、 体检
考生体检工作在考生拟录取后组织进行。我校参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 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教学〔2003〕3 号)要求,按
照《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

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 号) 规定, 结合招生专业实际情况, 提出本单位体检要求。
七、录取
1.根据我校的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 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具体录取办法请查看录取当年我校公布 的复试办法。
2.我校接收各校推荐应届本科优秀毕业生免试直升硕士研究生, 热忱欢迎全国 各高校中获得推荐免试资格(取得毕业学校发放、经省(市、自治区)高校招生办公 室盖章的推荐免试表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来我校攻读硕士学位。
3.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 在被录取前需与我校、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 合同。
4.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 入学时未取 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录取资格无效。
八、学费和奖助学金
学校根据国家和上海市的政策,制定研究生学费标准和奖助学金办法。具体学 费及奖助学金办法按我校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以上招生简章内容若与教育部及有关国家部门今后颁布的规定有不符之处, 须按教育部及 有关国家部门的规定执行。
热忱欢迎广大有志青年报考我校研究生!
 

学校地址:上海市松江区龙腾路 333 号
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网址:http://ge.sues.edu.cn
申诉电话: 021-67791257 (非招生咨询)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研招网”

邮政编码: 201620
联系电话: 021-67791223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教育”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3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院联系方式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拟招 人数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董老师
电话: 021-67791495
Dongchunliang12@126.com
程老师、徐老师
电话: 021-67791152
91170002@sues.edu.cn
 
080200 机械工程
01(全日制)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02(全日制)机械电子工程
03(全日制)机械设计及理论
04(全日制)车辆工程
05(全日制)能源装备与过程控制
 
 
 
 
 
18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01机械原理
1.复试笔试:
01-04 方向: F001 机械设计   或 F002 微机原理及应用 或 F017 汽车构造
05 方向: F020 工程热力学
2.复试面试:
《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和《专 业综合面试》
 
085500 机械(专业学位)
01(全日制)机械系统振动噪声
02(全日制)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
03(全日制)机器人技术与装备
04(全日制)新能源及智能汽车
 
 
 
12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806 机械原理 (二)
1.复试笔试:
F001 机械设计
或 F002 微机原理及应用
或 F017 汽车构造
2.复试面试:
《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和《专 业综合面试》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白老师
电话: 021-67791142 309850789@qq.com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01(全日制)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2(全日制)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3(全日制)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4(全日制)机器人与无人系统方向
 
 
 
9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02 自动控制原理
1.复试笔试:
F030 《电路分析与仿真》
或 F003 《数据结构》
或 F037 《信号与系统》
2.复试面试:
《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和《专 业综合面试》
085400 电子信息 (专业学位)
01(全日制)电子与通信工程
02(全日制)计算机与软件工程
03(全日制)控制工程
04(全日制)电气工程
05(全日制)人工智能
06(全日制)大数据与云计算
 
 
 
13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803 程序设计基础
1.复试笔试:
F030 《电路分析与仿真》
或 F003 《数据结构》
或 F037 《信号与系统》
2.复试面试:
《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和《专 业综合面试》
   
 
 
120200 工商管理
01(全日制)会计学
02(全日制)企业管理
03(全日制)旅游管理
04(全日制)技术经济及管理
 
 
 
 
 
 
13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3 数学(三)
④804 管理学
1.复试笔试:
01 方向: F012 会计与财务管理
02 方向: F004 战略管理 或 F005 财务管理 或 F006 市场营销
或 F007 人力资源管理 03 方向: F008 旅游管理
04 方向: F009 技术经济学
2.复试面试:
《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和《专 业综合面试》

管理学院
贾老师
电话: 021-67791206
glxyzszx@163.com
 
 
毕老师 (MBA)
电话: 15021884085
mba@sues.com
 
 
吴老师(MPA)   电话: 15902105180
mpa@sues.edu.cn
 
 
 
120400 公共管理
01(全日制)社会保障
02(全日制)行政管理
03(全日制)教育经济与管理
04(全日制)现代城市社会治理
 
 
 
 
 
12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10 公共管理基本 原理
④805 公共管理综合
 
1.复试笔试:
01 方向: F010 社会保险学
02 方向: F011 公共政策
03 方向: F034 教育经济学
04 方向: F035 社区治理
2.复试面试:
《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和《专 业综合面试》
125100 工商管理(MBA)  (专业学 位)
01(全日制)数字经济与智能制造
02(全日制)城市交通与智慧运营
03(全日制)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40
 
①199 管理类综合能 力
②204 英语(二)
1. 复试笔试:
F033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
2.复试面试:
《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和《专 业综合面试》
125100 工商管理(MBA)  (专业学
位)
01(非全日制)数字经济与智能制造 02(非全日制)城市交通与智慧运营 03(非全日制)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40
 
①199 管理类综合能 力
②204 英语(二)
2. 复试笔试:
F033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
2.复试面试:
《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和《专 业综合面试》
125200 公共管理(MPA)  (专业学 位)
01(非全日制)社会保障与健康管理 02(非全日制)基层政府管理与创新 03(非全日制)城乡基层社会治理
 
 
40
 
①199 管理类综合能 力
②204 英语(二)
1. 复试笔试:
F033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
2.复试面试:
《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和《专 业综合面试》
 
 
 
 
 
 
 
化学化工学院
夏老师
电话: 021-67791213
xiaqin0613@163.com
李老师
电话: 13795460965
liyasues@163.com
081700 化学工程与技术
01(全日制)化学工艺
02(全日制)应用化学
03(全日制)工业催化
04(全日制)材料化学工程
05(全日制)制药与精细化工
 
 
 
12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 数学(二)
④807 物理化学
1.复试笔试:
F014 基础化学化工
或 F015 高分子化学
2.复试面试:
《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和《专 业综合面试》
 
100700 药学
01(全日制)药物化学
02(全日制)药剂学
03(全日制)药物分析学
04(全日制)药理学
 
 
 
3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15 药学基础
1.复试笔试:
F031 药学综合
2.复试面试:
《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和《专 业综合面试》
(注:与中国医药工业研究院联 培名额 10-15 名。)
 
085700 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
01(全日制)资源循环利用工程
02(全日制)环境污染控制工程
03(全日制)清洁能源利用工程
 
 
 
5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815 环境科学与工 程概论
1.复试笔试:
F032 专业综合知识
2.复试面试:
《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和《专 业综合面试》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董老师
电话: 021-67791198
dong@sues.edu.cn
张老师
电话: 021-67791202
sues_caiwuhua@163.com
苏老师
电话: 021-67791205 5264653@qq.com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01(全日制)材料物理与化学
02(全日制)材料学
03(全日制)材料加工工程
04(全日制)纳米材料及器件
 
 
 
8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 数学(二)
④808 材料科学基础
1.复试笔试:
F016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2.复试面试:
《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和《专 业综合面试》
 
085600 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
01(全日制)金属材料工程
02(全日制)复合材料工程
 
 
 
8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808 材料科学基础
1.复试笔试:
F016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2.复试面试:
《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和《专 业综合面试》
 
 
 
 
艺术设计学院
刘老师(01-04 方向) 电话: 021-67791288
slgzyx123456@163.com
 
王老师(05 方向)  电话: 021-67796013
shuli115@126.com
 
130500 设计学
01(全日制)工业设计
02(全日制)环境设计
03(全日制)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
04(全日制)设计历史及理论
 
 
 
25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11 专业综合
④809 设计概论
 
1.复试笔试:
F018 设计评论
2.复试面试:
《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和《专 业综合面试》
135108 艺术设计(专业学位)
01(全日制)产品造型艺术及应用实践 02(全日制)视觉传达设计          03(全日制)会展与空间环境设计    04(全日制)数媒与影像数字化      05(全日制)时尚艺术设计
 
 
 
 
105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612 创意设计
④810 设计基础
 
1.复试笔试:
F029 命题创作
2.复试面试:
《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和《专 业综合面试》
 
 
 
 
 
 
航空运输学院
张老师
电话: 021-67791114 zhangj9860@sina.com
 
 
 
 
 
 
 
086100 交通运输(专业学位)
01(全日制)载运工具故障诊断与控制 02(全日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35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811 交通运输工程 综合
 
 
 
 
 
1.复试笔试:
01 方向: F036 自动控制理论
02 方向: F019 系统工程
2.复试面试:
《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和《专 业综合面试》

纺织服装学院
082100
杨老师(01 方向) 电话: 18801621309
yangxue@sues.edu.cn 徐老师(02 方向)  电话: 17721369630 xulh0915@163.com 赵老师(03 方向)  电话: 13917954430
mengmengzhao@126.com 曲老师(04 方向)
电话: 18917802873
quhongjian0451@126.com
085600
杨老师
电话: 18801621309
yangxue@sues.edu.cn 徐老师
电话: 17721369630 xulh0915@163.com
 
 
 
082100 纺织科学与工程
01(全日制)纺织工程
02(全日制)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03(全日制)服装设计与工程
04(全日制)服装产业经济与管理
 
 
 
 
 
 
53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 数学(二)
④812 纺织材料学
1.复试笔试:
01 方向: F021 织物结构与设计
02 方向: F022 纺织品染整概论 或 F023 基础有机化学
03 方向: F024 服装学概论
04 方向: F025 服装产业经济学
2.复试面试:
《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和《专 业综合面试》
 
 
 
 
 
085600 材料与化工 (专业学位)
01(全日制)纤维材料工程
 
 
 
 
 
 
4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 (二)
③302 数学 (二)
④816 纺织材料学基 础
 
 
 
1.复试笔试:
F028 纤维化学及物理
2.复试面试:
《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和《专 业综合面试》
 
 
 
 
 
 
 
 
 
 
 
 
 
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张老师
电话: 021-67874112 csgdjtxy10@126.com
 
 
 
 
082300 交通运输工程
01(全日制)交通基础设施工程
02(全日制)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03(全日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25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11 交通运输工程 综合
1.复试笔试:
01 方向: F027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或 F039 土木工程概论
2 方向: F027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或 F040 检测与传感技术
或 F041 电子技术
03 方向: F027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或 F042 交通规划原理         2.复试面试:
《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和《专 业综合面试》
 
 
 
 
 
086100 交通运输(专业学位)
01(全日制)载运工具故障诊断与控制  02(全日制)交通通信与智能信息处理  03(全日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04(全日制)交通工程结构维护保障技术
 
 
 
 
 
 
 
 
95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811 交通运输工程 综合
1.复试笔试:
01 方向: F027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或 F040 检测与传感技术
或 F041 电子技术
02 方向: F027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或 F040 检测与传感技术
或 F041 电子技术
03 方向: F027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或 F042 交通规划原理
04 方向: F027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或 F039 土木工程概论         2.复试面试:
《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和《专 业综合面试》

数理与统计学院
熊老师
电话: 021-67791428
18817836889
44210002@sues.edu.cn
 
郑老师(统计学) 电话: 13764528120
zhongtuanzheng@163.com
 
吴老师(光学工程) 电话: 13391175576
wujianbao@sues.edu.cn
071400 统计学
01(全日制)应用统计
02(全日制)数理统计
03(全日制)金融统计
04(全日制)应用数学与计算科学
 
 
35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13 数学分析
④813 高等代数
1.复试笔试:
F01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复试面试:
《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和《专 业综合面试》
 
080300 光学工程
01(全日制)光学成像与信息处理
02(全日制)激光加工与精密制造
03(全日制)功能材料与器件物理
04(全日制)引力场光传播与检测
 
 
 
 
35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17 工程光学
 
1.复试笔试:
F043 物理学基础
2.复试面试:
《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和《专 业综合面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肖老师
电话: 021-67791040 suesmy@126.com
 
030500 马克思主义理论
01(全日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2(全日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全日制)思想政治教育        04(全日制)党的建设
 
 
 
 
35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14 马克思主义基 本原理
④814 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研究
 
1.复试笔试:
F038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2.复试面试:
《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和《专 业综合面试》
 
 
 
国际创意设计学院
王老师
电话: 021-67791323  邮箱: iicd@sues.edu.cn
 
135108 艺术设计(专业学位)
01(全日制)数媒与影像数字化(中外合 作)
02(全日制)产品造型艺术及应用实践 (中外合作)
03(全日制)会展与空间环境设计(中外 合作)
 
 
 
 
 
4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612 创意设计
④810 设计基础
 
 
 
1.复试笔试:
F044 数字影像设计实践
2.复试面试:
《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和《专 业综合面试》
 
注: 2023 年学校招生专业及人数等信息以教育部最终下达的相关信息为准。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参考书目
 
 
代码 科目名称 初试科目参考书目
610 公共管理基本原 理 《公共管理学》(第 2 版),陈振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 年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七版) ,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8 年
 
 
 
 
 
611
 
 
 
 
 
专业综合
理论题:
①《世界现代设计史》(第二版), 王受之, 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年.
②《为真实的世界设计》,维克多 · 帕帕奈克,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0 年.
③《设计与价值创造》, 克莱夫 ·迪诺特,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2018 年.
快题设计或分析题:  (按研究方向分):
①工业设计:《工业设计 360°完全解读》, 阿尔曼 ·埃马米,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0 年.
②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罗宾 ·兰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9 年.
③环境设计:  《景观快题设计 100 例》, 蒋柯夫, 张文茜,杜健, 卓越手绘.武汉: 华中科技 大学出版社,2019 年.
④设计历史及理论: 设计史论类书籍.
 
 
 
 
 
 
 
612
 
 
 
 
 
 
 
创意设计
理论题:
①《世界现代设计史》, 王受之,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年.
②《设计与价值创造》, 克莱夫 ·迪诺特,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2018 年.
快题设计(按研究方向分):
①产品造型艺术及应用实践:  《工业设计 360°完全解读》, 阿尔曼 ·埃马米,浙江大学出版 社, 2020 年.
②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手册》,齐琦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0 年.
③会展与空间环境设计:  《卓越手绘 景观快题设计 100 例》, 蒋柯夫, 张文茜,杜健,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 年.
④数媒与影像数字化:《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第 4 版, 李四达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 年.
⑤时尚艺术设计:《时尚艺术学》, 胡越,东华大学出版社, 2021 年.    《时装设计灵感调研应用》  ,罗伯特.利奇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7 年.
613 数学分析 《数学分析》(第五版)  (上、下册) ,华东师范大学教学科学学院,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年
614 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 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21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1年
 
615
 
药学基础
《药物化学(英中双语注解版) 》, 李绍顺, 周虎臣. (第二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药剂学》,崔福德.(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药理学》,朱依谆,(第7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
801 机械原理 《机械原理教程》(第 3 版), 申永胜,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年
 
802
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理论》, 吴健珍、王娆芬,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现代控制理论》(第 3 版), 刘豹、唐万生,机械工业出版社
《自动控制理论习题集》,吴健珍、王娆芬, 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803 程序设计基础 《C 程序设计》(第5 版),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 年
804 管理学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 ,周三多、陈传明等,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 年
805 公共管理综合 《行政管理学》,夏书章,中山大学出版社(第六版), 2018
《社会保障概论》(第六版), 孙光德、董克用,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年
806 机械原理(二) 《机械原理教程》(第 3 版), 申永胜,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年

807 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 (第五版) (上、下册) ,傅献彩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808 材料科学基础 《材料科学基础》, 胡庚祥、蔡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年
809 设计概论 《设计学概论》,尹定邦、邵宏主编,邝慧仪等编,湖南科技出版社, 2016 年 《设计美学》, 徐桓醇著,李砚祖、王明旨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年
810 设计基础 《设计基础》, 胡心怡,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20 年
《设计素描》, 谢静、龙银娇、李诗瑶,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8 年
 
 
 
 
 
 
811
 
 
 
 
 
 
交通运输工程综合
必选题:
《轨道交通信息系统与数据处理》.丁小兵.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2018 年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第三版). 沈被娜.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 年
选做题:
①选做题模块 1:
《简明工程力学》(第二版) .李培超 范志毅 刘小妹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 年 ②选做题模块 2:
《电工学(第七版)  (下册) 电子技术》 . 秦曾煌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年 ③选做题模块 3:
《运筹学教程》(第五版) .胡运权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年
《运筹学方法与模型》(第二版) .傅家良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4 年
812 纺织材料学 《纺织材料学(第三版) 》.宗亚宁,张海霞,东华大学出版社,2019 年
《现代服装材料与应用》 .李艳梅,林兰天,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3 年
813 高等代数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第二版) ,同济大学数学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年
 
 
814
 
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研究
1.本书编写组: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1 出版社,2021 年
2.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出版社联合出版,2019年
年版), 高等教育
学习出版社、人民
 
815
环境科学与工程 概论 《环境科学与工程概论》,龙湘犁, 何美琴. (第一版)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年 《环境科学导论》, 赵景联.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年
《环境工程导论》, 曹文平.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20 年
816 纺织材料学基础 《纺织材料学(第 5 版) 》.姚穆, 中国纺织出版社,2020 年
817 工程光学 《工程光学》(第四版) ,郁道银、谈恒英,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年
 
 
 
代码 科目名称 复试科目参考书目
F001 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第 10 版) ,濮良贵,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 年
F002 微机原理及应用 《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 (第 4 版),胡汉才,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年
F003 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C 语言版) 》,严蔚敏,吴伟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0 年
F004 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 汪泓、邱羚,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年
F005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学》(第七版),荆新、王化成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 年
F006 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学》,王方华,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年
F007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三版) 》, 彭建峰,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 年
F008 旅游管理 《旅游学概论》(第七版),李天元,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4 年
F009 技术经济学 《工程经济学》,胡斌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6 年

F010 社会保险学 《社会保险学》(第三版),孙树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9 年
F011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分析》(第 2 版), 陈庆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年
F012 会计与财务管理 《财务会计学》(第十版),戴德明/林钢/赵西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8 年 《财务管理学》(第八版),荆新/王化成/刘俊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8 年
F01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四版) 》, 盛骤,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
 
 
F014
 
基础化学化工
《无机化学》(第五版) ,大连理工大学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分析化学》(第六版) ,华东理工大学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有机化学》(第四版) ,高鸿宾, 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  (第五版) (上、下册) ,傅献彩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F015 高分子化学 《高分子化学》(第四版),潘祖仁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F016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 杨瑞成, 科学出版社, 2012 年
F017 汽车构造 《汽车构造》(上、下)  (第七版) ,姚为民,人民交通出版社, 2021 年
F018 设计评论 《设计鉴赏 设计美学 设计批评论》,李传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6 年 《设计评价》黄凯、柏乐,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0 年
F019 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方法与应用》,郝勇、范君晖,科学出版社,2007 年
F020 工程热力学 《工程热力学》(第五版),沈维道, 童钧耕,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 年
F021 织物结构与设计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四版) ,蔡陛霞,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8 年
F022 纺织品染整概论 《染整工艺与原理》上下册(第 2 版),阎克路,赵涛,中国纺织出版社,2020 年
F023 基础有机化学 《纺织有机化学》, 李成琴、黄晓东,东华大学出版社, 2014 年
F024 服装学概论 《服装学概论修订本》,顾雯杨蓉媚刘晓刚,东华大学出版社,2016 年 《服装概论(第 2 版)》, 华梅周梦中国纺织出版社,2020 年
F025 服装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第五版)》,苏东水、苏宗伟, 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年
F026 时尚设计学 《中国时尚:对话中国服装设计师》,冷芸, 中国纺织出版社
《时装系列设计拓展与创意》,  (英)阿特金森编著,于杨译,中国青年出版社
F027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谭复兴,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7 年
F028 纤维化学及物理 《纤维化学与物理》,蔡再生,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0 年
F029 命题创作  
F030 电路分析与仿真 《电路分析与仿真》,李洪芹等,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年
F031 药学综合  
F032 专业综合知识  
F033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  
F034 教育经济学 《教育经济学新编》(第 4 版) ,范先佐,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5 年
F035 社区治理 《城市社区治理》(第 2 版), 邱梦华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9 年
F036 自动控制理论 《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 胡寿松, 科学出版社, 2013 年
F037 信号与系统 《信号与系统》(第 3 版),郑君里,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年
 
 
F038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1.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编写组: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 2 版), 马克 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年
2. 冯刚,彭庆红,佘双好,白显良等著:《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人民出版社,2021 年

F039 土木工程概论 《土木工程概论》(第二版), 沈祖炎,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年
F040 检测与传感技术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 4 版), 熊诗波,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年
F041 电子技术 《电工学(下册)》(第七版), 秦曾煌,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年
F042 交通规划原理 《交通规划原理》(第二版), 邵春福, 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2014 年
F043 物理学基础 《物理学》(第7版), 马文蔚、解希顺、周雨青, 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
 
 
 
F044
 
 
 
数字影像设计实践
方向 01(全日制) 数媒与影像数字化(中外合作) :数字潮流—— 电子时代的艺 术, [美] Margot Lovejoy,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
方向 02 (全日制) 产品造型艺术及应用实践(中外合作) :《文创产品设计开发》, 丁伟,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8 年.
方向 03(全日制) 会展与空间环境设计(中外合作) :《多感知博物馆》, [美] 妮 娜 ·莱文特(Nina Levent) / [美] 阿尔瓦罗 · 帕斯夸尔-利昂(Alvaro
Pascual-Leone),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0 年.
 

研究生学术创新
 
学校注重研究生学术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激发研究生科研创新潜力,营造敢于 探索、勇于创新的学术氛围,近三年,在校研究生平均每年发表高水平论文 1300 余 篇,其中 SCI、EI 论文近 200 篇;申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近 200 项。
研究生积极参加全国各类竞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三年 (2018-2020 年), 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和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主办的“全国研究生创 新实践系列活动” 中,共获得国家级以上奖项 344 项。其中,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 赛,我校参赛研究生总成绩位列全国前茅,连续五年获得“全国优秀组织奖”;中国 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连续三年获得“全国优秀组织奖”。
2021 年,学校共有 12 项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孵化项目获上海市立项, 在同类高校中排名第二。
研究生主要学术创新实践项目
 
级别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国家级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 与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 主办的“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 系列大赛”
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
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
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
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 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设计大赛、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 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大赛
 
 
 
省市级
 
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上海“新能源汽车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生暑期学校 上海“中国社会保障前沿问题”研究生学术论坛
上海“纺织服装创意创新”研究生学术论坛
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 培养计划 创业课堂、创业训练营、天使走进实验室
全球创业周中国站、天使基金创业资助、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
 
 
校级
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 工科类科研创新项目、文科类科研创新项目
艺术类科研创新项目
研究生学术活动 研究生学术之星评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 研究生学术节(稷下论坛、英语达人大赛、辩论赛等)
   

研究生海外学习交流
 
 
项目类型 项目名称 项目对象
 
 
 
 
博士联合培养项目(8 个)
芬兰奥卢大学博士联合培养
爱尔兰沃特福德理工学院博士联合培养
瑞典哈姆斯塔德大学博士联合培养
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博士联合培养
马来西亚双威大学博士联合培养
马来西亚城市大学博士联合培养
蔚山大学博士联合培养
韩南大学博士联合培养
 
 
 
 
研三
 
 
 
硕士双学位项目(7 个)
英国普利茅斯大学
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
英国坎布里亚大学
英国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
瑞典哈姆斯塔德大学
瑞典西部大学
意大利米兰新美术学院
 
 
 
研一
 
 
 
 
 
 
 
 
 
 
 
 
 
 
 
 
硕士学分互认项目(26 个)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
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
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
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波莫那)
加拿大温莎大学
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
英国坎布里亚大学
英国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
爱尔兰沃特福德理工学院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技术、机械与光学大学 俄罗斯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
乌克兰国立航空大学
德国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
德国卡尔斯鲁厄应用科技大学
德国施马卡尔登应用技术大学
瑞典哈姆斯塔德大学
瑞典西部大学
西班牙瓦伦西亚理工大学
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
新西兰奥塔哥理工学院
韩国公州大学
日本山形大学
马来西亚城市大学
巴基斯坦国立纺织大学
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学
 
 
 
 
 
 
 
 
 
 
 
 
 
 
 
 
研一

研究生产学研基地
 
 
单位类型 单位名称
 
政府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
上海市宝山区人保局
上海市宝山区滨江委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
上海市宝山区旅游委
上海市宝山区吴淞港
 
 
 
 
企业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
上海纺织控股 (集团)公司
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世博(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同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西门子(中国) 有限公司工业领域工业自动 化与驱动技术集团
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
上海交运(集团)公司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华谊(集团)公司
上海航盛实业有限公司
沪港国际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高校 上海交通大学 同济大学
 
科研院所
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
上海科学研究院
上海电力设计院
中欧 ·上海市浦东服务经济研究院 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
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
 
 
 
 
研究生升学就业
 
硕士研究生自招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大力提高研 究生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部分毕业生通过自身努力,以优异的学术科研成绩, 选择到美国、英国、荷兰、德国、澳大利亚、韩国、香港、澳门以及国内各知名高 校攻读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学业。
攻读博士研究生知名高校
 
美国马里兰大学 美国田纳西大学
美国奥本大学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
美国本特利大学 美国劳伦斯理工大学
美国东密歇根大学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
英国利兹大学 英国诺丁汉大学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
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 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
德国汉诺威大学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 韩国全北国立大学
韩国蔚山大学 韩国釜山大学
比利时鲁汶大学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澳门大学
北京大学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天津大学 武汉大学
南开大学 山东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东南大学
四川大学 吉林大学
同济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厦门大学 中南大学
东北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河海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东华大学 苏州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云南大学
上海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福州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南方科技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近年来,我校硕士毕业生就业良好,专业对口率高,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上海 户籍评分与外地原 211 高校同等分值,绝大部分毕业生选择留沪就业,并成功申请 上海市户籍。毕业生深受社会企事业单位欢迎,广泛就职于政府机关、科研院所、 金融保险、汽车、化工、服装等各行业。众多毕业生进入世界 500 强企业就业,起 薪超过 10 万/年。 2009 年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 称号, 2013 年学校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上海市促进就业先进集体”称号。

研究生主要就业单位(排名不分前后)
 
中国南车集团 台积电(中国) 有限公司
上海市铁路局 淘宝 (中国) 软件有限公司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东软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
特斯拉(上海) 有限公司 上海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 中国工商银行
上海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建设银行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中国农业银行
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银行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 招商银行
五十铃汽车工程柴油机(上海) 有限公司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太平洋保险公司
采埃孚(中国) 投资有限公司 国泰君安
马瑞利 (中国) 有限公司 普华永道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佛吉亚(中国) 投资有限公司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奥托立夫(上海)汽车安全系统研发有限公司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
德尔福(中国) 科技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
大陆汽车投资(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市毛麻纺织科学技术研究所
舍弗勒贸易(上海) 有限公司 上海市服装研究所
麦格纳斯太尔汽车技术(上海) 有限公司 法国必维申美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绫致时装(天津)有限公司
日立电梯(上海)有限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奥林巴斯(北京)有限公司 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八研究所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 有限公司 上海航天化工应用研究所
上海华力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奎克化学(中国)有限公司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蓝星有机硅(上海) 有限公司
中电投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杜尔涂装系统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库卡机器人制造(上海) 有限公司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国际邮轮旅游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上海纳铁福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重点学科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上海高校高峰学科 (2 个) 高能束智能加工与绿色制造
设计学
 
 
 
上海市重点学科(11个)
高能束智能加工与绿色制造
现代民航工程及管理
材料精密成型与处理
天然源农药化学工程
服装设计与工程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工程 社会保障
现代汽车运用工程
能源科学与工程
服装设计与工程
 
科研教学平台
 
 
级别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国家级
国家大学科技园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 民航运营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 个)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飞行技术专业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服装设计与工程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上海交运(集团)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民航飞行与运营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现代工业实训中心
特色专业(3 个) 工商管理、交通运输、艺术设计
优秀教学团队 社会保障专业教学团队
 
 
 
 
 
 
 
 
省市级
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
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检测与评估服务中心
高强激光智能加工装备关键技术产学研开发中心  上海市大型构件智能制造机器人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政府公共决策支持研究基地
上海高校人文艺术创新工作室 会展艺术与技术创新中心
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创意产品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纺织化学清洁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 上海服装创意设计与数字化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上海新能源汽车振动噪声评价与控制公共服务平台
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 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研究中心
上海高校智库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中心
上海市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社会保障与社会治理
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 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分中心

学 院 简 介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简介
 
机械工程学科始建于 1978 年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 2004 年起与上海交通 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06 年获得车辆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1  年获得 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5  年起与韩国蔚山大学(University  of Ulsan)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17 年获批上海市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学科, 2020 年以机械工程为主体的工程学科进入全球 ESI TOP1% ,2021 年获得机械专业硕 士学位授予权。
本学科服务国家和上海市发展战略需求, 聚焦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航空 航天、轨道车辆、机器人等高端装备及智能制造领域, 经过 40 多年的发展积淀, 建立了机械振动噪声与控制、特种数控装备与精密制造、特种机器人技术及系统、 汽车先进动力系统及节能技术、能源装备与过程控制等学科方向, 形成了以力学 学科为基础、机械工程学科为骨干、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为支撑的学科发展体 系。目前, 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下设 4 个二级学科方向: 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 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 依托机械工程一级学科自主设置 1 个 学科方向: 能源装备与过程控制。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 167 人, 硕士生导师 130 余 名, 学科队伍中有全国模范教师 1 人、全国师德标兵 1 人, 国家级人才 2 人; 上 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上海高校特聘教授等省部级人才 14 人, 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 人。
本学科依托工业办学, 坚持产教融合, 上海市大型构件智能制造机器人技术 协同创新中心、上海新能源汽车振动噪声评价与控制研发公共服务平台 2 个市级 学科与科研平台, 上海市特种数控装备及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中心、 G60 科 创走廊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机器人研究所、先 进车辆动力系统研究所等 6 个校级科研机构以及 16 个科研团队, 建有智能协作 机器人实验室、车辆 NVH 测控技术试验室、 机器构件可靠性测试分析实验室、 汽车动力系统测试实验室等 20 余个学科平台和重点实验室, 能够满足学科相关 领域的科学研究需要。
本学科已具有 10 余届硕士毕业研究生的培养经历, 2015 年以来共授予硕士
学位 1127 人,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就业优势。每年举办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制造领

域的研究生暑期学校,邀请学术和行业领军人物进行专题讲座和实训。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简介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的办学历史源于 1978 年创建的上海交 通大学机电分校。学院致力于电子电气与信息类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始终瞄准国 际工程技术前沿, 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 积极服务行业企业发展, 聚集高端人 才, 彰显培养特色, 为上海乃至全国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的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 人才。 目前在校本科生 2000 余人,研究生近 600 人。是全校规模最大的二级学 院之一。
学院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以及电子信息专业学位 硕士授权点。控制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方向为: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 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机器人与无人系统。电子信息专业主要研 究方向有: 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与软件工程、控制工程、电气工程、人工智 能、大数据与云计算。
学院服务区域产业数字化转型, 大力建设数字化转型工程中心, 与行业龙头 企业共建上海市数据智能技术及其应用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协同解决区域产业数字化发展中的重大实践问题和共性关键 问题。依托国家科技创新 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工业领域知 识自动构建与推理决策技术及应用”,服务社会发展数字化转型。与长征医院、 中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合作开展诊断系统研究等, 赋能民生科 技取得实效。
近几年, 学院通过筑巢引凤、人尽其才以及狠抓教师队伍建设, 形成了以国 家级人才为领军、省部级人才为中坚、中青年博士教师为骨干的学科梯队, 建立 了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相对稳定、 理论和实践基础扎实的师资队伍。 学院 现拥有教职工 154 人, 其中教授、副教授共 58 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占 比 84%,全职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 1 名, 国家级人才 2 名, 省部级人才 9 名, 同 时聘请了一批海外名师、学界精英以及企业高层担任兼职或客座教授。与国内外 多家知名企业、研究院及高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聘请了 100 余位校外兼职 硕导, 这些导师来自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电气、正泰电气股份有限 公司、上海仪电集团、上海科学研究院、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北京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工程技术开发实践经验。
学院服务区域产业数字化转型, 大力建设数字化转型工程中心, 与行业龙头

企业共建上海市数据智能技术及其应用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协同解决区域产业数字化发展中的重大实践问题和共性关键 问题。依托国家科技创新 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工业领域知 识自动构建与推理决策技术及应用”,服务社会发展数字化转型。与长征医院、 中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合作开展诊断系统研究等, 赋能民生科 技取得实效。
学院多措并举全方位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2022  年多名学生获得上海市宝 钢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学院重视对学生实践能 力、工程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外语交流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在研 究生的各类竞赛中, 学生先后在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 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国研究 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全国性竞赛中获奖, 各类竞赛获奖多达近 300 项, 获得国家级 学科竞赛一等奖以上项目 10 项。
近五年来,学院研究生就业率签约率均为 100% 。学生进入大型事业单位、 央企、国企、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等, 如: 中国电信有限公司、中国移动有限公 司、铁路局、工商银行软件中心、宝付网络有限公司、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上海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上海 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台积电(中国) 有限公司、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 械研究所等, 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也有部分研究生通过自身努力考入了英国 利兹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 攻读博士学位。

管理学院简介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与工程技术、 社会科学等多学科互相渗透、协调发展的二级学院。其前身是 1979 年成立的上 海交大机电分校技术管理系; 1986 年与华东纺织学院管理工程专业合并改名为 管理工程系; 1996 年正式成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经过 40 年的发展, 管理学院已经拥有工商管理、应用经济、管理工程、旅游管理与营销、工业工程 与物流、公共管理 6 个系, 15 个本科专业,其中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劳动与社会保障、工程管理 为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8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 下设 4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旅游管理、会计学, 公 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 下设 4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社会保障、行政管理、教育 经济与管理、现代城市社会治理) 及上海市哲社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上海市“政 府公共决策支持”研究基地、上海市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分中心、上海市软科学研 究基地、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等 6 个省部级科研基地。学院现有本科生 3500 余人,研究生 900 余人;现已形成了专业特色鲜明,学科优势明显,具有 较高社会影响力的经济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现有教职工 182 人,专任教师 145 人,教授 25 人,副教授 53 人, 博士学位 128 人,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专家、 学者和优秀青年学术人才, 基本形成了一支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中青年学术骨 干为主体综合竞争力和凝集力强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学院还聘请了管理领域的著 名专家、学者和政府人士等二十余人担任学院的柔性教授。
近 5 年来, 学院主动对接上海乃至全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不断优化学科专 业结构, 在学科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科专业 建设方面, 工商管理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工商管理、物流管理为上海市 本科教育高地, 社会保障为上海市重点学科, 社会保障学科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 队。教学改革方面, 学院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 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等 10 余项, 国家级规划教材、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 上海市精品课程等 6 项, 获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改项目、上海市重点 课程建设项目、上海市重点教改项目等 10 余项。科学研究方面,学院先后承担

国家社科重大、国家社科重点、教育部重大规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 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计划重大、国家发改委重大等国家级课题 50 余项;教育 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人文社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及 一般、上海市软科学重点、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重点等省部级课题 200 余项, 科 研总经费 5000 余万。获省部级一、二、三等奖等科研奖项近 50 项。
学院围绕学校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与国外 14 所高校进行全方位合作,每年 派送多位教师前往国外作高级访问学者以及短期教学培训交流活动; 并积极邀请 国外知名大学教授担任东方学者、聘请海外名师以及各类短期访问学者为师生授 课、开展科研合作, 提升学院科研教学水平; 同时学院也充分利用自身学科优势 与地方政府以及国外产业机构合作连续承办了多场国际会议, 赢得了学术界的广 泛关注。
近年来研究生就业率 100%,除多人进入美国、瑞典等国外高校和中国人民 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 985 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外, 另有很多学生 进入四大会计事务所、国家电网、平安人寿、中机电能等世界 500 强企业工作。

化学化工学院简介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成立于 2001 年,其前身是 1978 年成立的 华东化工学院分院的化学工程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 化学教研室和华东纺织学院分院的纺织化学专业。
学院现有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制药工程、环境工程、药物 化学和涂料工程六个本科专业, 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环境工程为国 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以及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资源 与环境专业学位硕士点,目前在校本科生、研究生 1500 余名。学院围绕国家和 上海经济发展需求, 聚焦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 拥有天 然源农药化学工程上海市重点学科, 以及上海药物制剂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上海市心脑血管非编码 RNA 成药性前沿科学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学 院现有研究生导师 85 名,其中教授 26 名、副教授 35 名。教师中具有博士学历 的比例为 100%。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QR特聘专家、国家有突 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 东方学者、曙光学者、等 20 余名高层次人才。学院已经初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合理、基础知识扎实、朝气蓬勃、年富力强、团结奋进的教学科研队伍。
学院现有各类教学用实验场地近 5000 平方米,其中包括基础教学实验室、 专业教学实验室、各种科研工作室以及分析测试中心和化学工程与工艺训练中 心。此外,学院仪器设备总值达 4000 多万元,拥有 400M 核磁、 GC/MS、LC/MS、 高分辨质谱、红外光谱仪、原位红外测试仪、 TGA、DSC、DMA、凝胶渗透色谱、 备液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 XRD、X 射线单晶衍射仪、 SEM、TEM、ICP、离子 色谱、电化学综合测试仪、荧光光谱仪、荧光显微镜、在线质谱、 紫外光光度计、 制备色谱、微波合成仪、 化学吸附仪、全自动比表面积与孔径测定仪、 催化反应 与评价装置等数仪器设备。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和教学条件, 为本科和研究生的 教学与科研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证。学院通过对学生开展各类学术辅导、科 技讲座、大学仪器培训活动, 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大大提高、学生积极 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活动,在上海市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中屡创佳绩。
学院近五年主持完成了各类科研项目 200 多项, 其中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级 项目近二十项,上海重大科研项目和重点攻关项目二十余项,其他项目 170 多项,

累计 5 年来发表 SCI 和 EI 学术论文 600 多篇, 出版了 20 多本教材, 获得发明专 利 60 多项。学院坚持依托产业办学,已经形成了以工程教育为重点、以培养现 代化工类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办学特色,在学科上形成了以新药创制 技术研究和新材料研究为核心的特色研究方向。
学院多年来十分重视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在加强理论基础学习的同时 更注重对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5 年来, 学院培养的研究生在全国 和上海市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佳绩, 多名毕业研究生获得国外一流大学全额 奖学金录取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达到 10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激光工业研究所、材料科学与工 程系、材料工程系、焊接技术与工程系、材料物理化学系和学院中心实验室等六 个教学科研单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我校最早设立本科专业的二级学院之 一,也是我校最早获得二级学科硕士点和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培养单位之一。目前, 学院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电子封装技 术等四个本科专业, 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材料与化工专业学 位硕士点。
2006 年获批的材料加工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 以及 2010 年获批的材料科学 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 是学校长期重点发展的学科, 在学校整体学科布局中具 有重要地位。学院是学校目前唯一的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的承担单位。此外, 本 学院还出色完成了上海市教委第五期重点学科“材料精密成型与处理”、上海市 教委第四期教育高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校级重点学科“材料加工工程”、 “材料纳米表面工程”等学科建设任务。现有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 构和年龄结构合理、人数充裕的师资队伍, 形成了多个梯次明确、结构合理、协 作有力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团队。专职师资队伍中现有教授 11 名、副教授 21 名,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所有教师的比例为 97%。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引领, 以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主体, 联合同城高校, 企业及研究所协同建设了上海市激光 先进制造技术协同中心, 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与现代材料与制造产业发展紧密 结合, 在船舶、航天、高铁、核能等领域取得了多项关键技术突破, 与上海船舶 工艺研究所、上海电气集团、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国核电站、振华重工等战 略合作单位联合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或成功申报国家级和上海市重大项目, 已经 形成了以工程教育为重点、以培养现代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办学特 色,在学科上形成了以高能束智能加工与绿色制造技术研究和新材料研究为核心 的特色研究方向。
近 5 年来学院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重大攻关项目、上 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二十余项,科研经费 4000 余万元。学院教 师分别于 2015 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 2019 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 奖 1 项等多个奖励。

在学科建设的引领下, 学院十分注重实验室建设。近年来, 实际投入实验室 建设的资金近 4000 万元,引进了一大批具有世界水平的先进实验设备,这些新 近引进的设备包括光纤激光加工系统、电子束加工(焊接)系统、激光机器人、 小松压力机、高能球磨机、热模拟试验机等; 以及 UG、ProE、Modex 等最新版计 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引进的设备中还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超景深显微镜、 X 射 线衍射仪、原子力显微镜、万能拉伸试验机、各型疲劳性能试验机、高温摩擦磨 损试验机等大批先进的材料组织结构和性能检测仪器设备。学院建有电弧特性分 析与表征研究室、真空钎焊扩散焊研究室、焊接设备及其自动化研究室、汽车用 金属材料点焊技术研究室、微连接技术研究室、 焊接力学研究室、激光工业研究 所、高能束制造工程实验室、纳米技术研究中心、磁控溅射薄膜材料制备研究室、 原子力显微镜和摩擦磨损表面物理特性分析研究室、材料塑性成形和高分子材料 成型研究室、微电子封装及器件可靠性研究室, 为学生和教师的科研工作提供了 很好的平台。2014 年,经上海市教委批准, 成立了上海市“高强激光智能加工 装备关键技术产学研开发中心”,该中心设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院,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牵头, 联合了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和多家行业龙头企 业在内的多家单位,为科研与工程实践对接搭建了高水平的合作平台。近年来, 在材料表面激光处理成套设备集成、等离子束堆焊新技术、极端条件下特种金属 之间及金属与氧化物陶瓷之间钎焊连接、船舶高效焊接成型技术及质量控制、模 具 CAD 系统、铸造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开发、高频脉冲微束等离子焊机研制 等多个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在汽车、成套设备、轨道交通、船舶、 国防军工等领域得到了实际应用,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5 年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获批建设上海市高校 III 高峰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2021 年材料科学进入 ESI 全球排名前 1%。

艺术设计学院简介
 
艺术设计学院成立于 1998 年,前身为 1978 年创立的应用摄影美术专业和广 告与影像技术系。学院现有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艺术硕士(艺术设 计领域) 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产品设计, 上海市一流本科专 业艺术与科技、视觉传达设计。 2016 年,获批上海市设计学 IV 类高峰学科。 2017 年,获批上海市教委“文教结合”三年行动计划。 2021 年全国最好学科软科排 名进入前 40%,列 54 位。
学院师资队伍雄厚。现有教职员工 98 人,其中专任教师 78 人,教授 7 人, 副教授 26 人; 博士 36 人, 博士在读 9 人; 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占 35%;专任 教师中有东方学者 1 名,青年东方学者 1 名,浦江人才 2 名,晨光计划人才 3 名, 长宁区领军人物 1 名,松江区第五届拔尖人才项目 1 项,G60 创新英才项目 1 项; 多位教师,获得红点奖、IF 奖、米兰设计周高校师生作品展金奖、上海白玉兰 杯等奖项。多项作品入选全国美展、上海设计 100+、上海工业博览会等展览赛 事。
艺术设计学院系上海市设计学 IV 类高峰学科建设单位。学院立足于上海, 面向长三角地区, 引进吸收国内外各类资源, 紧紧围绕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水平 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的建设目标, 强调艺术、人文与科技三者的交叉与融 合,培养具备学术素养、国际化视野与设计创新能力的高端设计人才, 服务于上 海卓越的全球城市、长三角一体化、乡村振兴等国家地区重要战略。
现拥有上海市产品创意设计研究中心、上海市工业设计中心、上海市紧缺 人才工作室、上海市服装创意与数字化技术服务平台、上海产业创意设计应用研 究中心等 5 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拥有高博航空装备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奔腾电工 工业设计协同创新中心、上海艾艺大数据智能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华美电梯 工业美学协同创新中心、龙创汽车设计协同创新中心、RATIONAL 智慧厨房协同 创新中心、上海极家生活美学协同创新中心等 10 个校企协同创新中心。 拥有情 感测量智能交互设计研究实验室、智能可持续包装设计中英联合实验室(与英国 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共建) 等 2 个国际开放联合实验室。拥有陈汗青、高瞩等 5 大师工作室。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与英国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英国爱丁堡龙 比亚大学、日本九州产业大学等 10 所海外高校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

学院围绕载运工具及其数字座舱设计研究、环 G60 城乡创新及可持续设计 研究两个高峰学科团队,建有 10 个研究团队(室),包括城乡创新及可持续设 计研究、产品&信息交互设计研究、载运工具及其数字座舱设计研究、 城乡人居 环境设计研究、主题展陈空间设计研究、公共艺术与智能环境设计研究、品牌文 化与视觉符号研究、影像档案数字化创作与修复研究、设计与技术哲学研究、新 文科设计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等。
近五年,学院承担各类科研项目 40 余项,含国家艺术基金项目 4 项、国家 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 2 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7 项,上海哲社项目6 项, 上海艺术科学基金项目 10 项。累计发表 SCI 收录论文 5 篇,核心期刊论文近 90 篇,其他论文近 1000 篇。出版专著 30 部, 获得专利 200 余项,其中发明专利 11 项。横向课题签约科研经费 900 余万,多人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艺术 作品展览。
学生先后获批国家级创新项目上海市创新项目、校级创新项目、科研训练项 目、创业计划项目等 500 余项;参加红点奖, IF 奖, K-DESIGN AWARD,全国大 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米兰设计周等国家级专业设计大赛, 奖项 120 余项。参加“汇创青春”、“白玉兰杯”等省部级专业设计大赛, 获奖 奖项 280 余项。学生发表 B2 类以上论文 50 篇, 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 件著作、外观专利等授权 150 余项。研究生毕业后, 多数进入政府机关、事业单 位、国有企业及三资企业。 2020 年,2021 年共计 30 名同学考入浙江大学、同济
大学等高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航空运输学院简介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航空运输学院遵循校企“协同办学、协同育人、协同创新、 协同就业”的办学理念, 依托航空产业、服务区域经济, 凸显现代民航工程及管 理应用型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的特色, 与上海的航空企业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优 势互补, 于 1993 年创办了“航空运输学院”、2007 年成立了上海高校中唯一培 养飞行技术专业人才的“飞行学院”,成为国内培养民航飞行技术人才的院校之 一,办学近 30 年来, 构建了科学合理的民航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了“专业理论 +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各类民航专业人才。
航空运输学院(飞行学院) 现有飞行技术系、民航运输系、航空运营工程系、 航空维修工程系、飞行仿真技术研究中心等部门; 设有飞行器制造工程、交通运 输(航空器械维修) 、交通管理、物流管理(民航物流) 、飞行技术等专业, 涉 及航空企业运行的各个岗位。学院教学条件完备, 拥有 1.8 万平方米民航飞行与 运营管理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航空飞行大楼, 拥有 Cessna 172R 等飞行 模拟训练器的飞行模拟训练、空气动力学、航空发动机、空中交通管制、民航运 行控制、飞机附件拆装、航空机务数字模拟实验室、航空客货运、物流系统仿真 实验室、航空综合基础实验室等, 学院与上海航空有限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 责任公司、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方 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吉祥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民航华东空管局等企业建立了产学研联盟。
学院学科特色鲜明, 围绕国家教育部“民航运营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 新实验区”、市教委重点学科“现代民航工程及管理”、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现 代民航飞行模拟机的研发”和“六自由度平台大型运输机工程/飞行模拟器”、 市经信委“上海市引进技术的吸收与创新计划——产学研重点合作重点平台建设 专题‘飞行仿真模拟器及其产业化’”等重大项目, 学院“大中型飞机飞行模拟 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成果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目前研制完成具有 国际先进水平的 B737 飞行模拟机,经国家民航局鉴定达到 D 级(最高标准)。 学院坚持以民航业的发展需要推进“现代民航工程”学科专业群的内涵建设, 努 力打造“品牌”效应, 以“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为抓手, 以工学、管理学、经济 学为基础, 运用计算机技术、系统规划与优化方法、故障诊断与可靠性技术、控
制论等为手段, 综合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和交通运输规划与

管理等二级学科交叉应用, 相互联动, 具有独特的民航优势和领先水平, 体现与 同类高校错位互补的原则, 凸现学科的“内涵”与“特色”。学院先后荣获教育 部“民航运营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专业、中国高校与大型企业合作办 学十大典型案例、中国工博会高校展区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 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心、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等荣誉。
近年学院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 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3 项,上海 市科委等省部级项目 5 项,完成企业委托项目数 50 项; 累计发表论文 500 余篇, SCI 收录论文 50 余篇,出版教材及著作 20 本,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50 项。获上 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科普) 二等奖 1 项,上海市科技 进步三等奖 2 项。研究生荣获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三等奖, 多名研 究生荣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及国家奖学金。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 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英国南威尔士大学等开 展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 引导和鼓励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提高研究生教育 国际化水平。本学科多名研究生取得硕士学位后进入中国农业大学、西安交通大 学等高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纺织服装学院简介
 
纺织服装学院始建于 1978 年华东纺织工学院分院,下设纺织工程系、染整 工程系。1985 年经教育部批准在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和华东纺织工学院分院 的基础上组建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述二系也随之更名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纺 织系和纺化系,同年新增设了服装系。 1998 年三系合并成立了上海工程技术大 学服装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本科起点, 坚持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平台, 学科链、专业链对 接产业链的办学特色, 形成了工程、设计、艺术、管理等多学科互相渗透、协调 发展的教学体系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院现有在校学生近 2000 人,教职工 115 人,设有 4 个系, 1 个中心实验室和 1 个服装协同创新中心。有 4 个本科专业, 1 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纺织科学与工程) ,包含 4 个二级学科方向(纺织工 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产业经济与管理) ,及 2 个专 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时尚艺术设计、材料与化工)。
目前学院专任教师 87 名, 其中教授 11 人, 副教授 37 人;博士 47 人, 国家 “QR”特聘专家 1 人,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 名, 东方学者、青年东方学 者各 1 名,浦江人才计划 1 名,“双师型”教师 7 名,硕士生导师 45 名,并拥 有专业、职称、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合理的, 实力较强的教学和科研队伍, 为 培养研究生提供了师资保证。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先后经过市教委和上海市重点 学科培育建设, 参建上海市第一期、第三期教育高地、市 085 工程项目,依托该 学科的服装工程专业 2019 年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学科拥有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与上海纺织(集团) 有限公司共建“国 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共享“纺织工业特种纺织品科技实验基地”、“纺织工业南方科技测试中心”等
检测机构。建设上海科委“上海纺织化学清洁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服装创意设计与数字化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和“上海创意产品设计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服装设计分中心”,建设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行业人体工效与功能服 装重点实验室”,与英国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共建“中英智能运动服装联合实验 室”, 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实验研究条件和稳固的产学研基地。
近 5 年本学科承担了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5

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 项,新疆兵团重大科技项目、教育部、上海市科委、 上海市教委等省部级项目 13 项,完成企业委托项目数十项;累计发表论文 700 余篇, SCI 收录论文 200 余篇, 出版教材及著作 10 余本;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上海市技术发明三等奖等 10 余项。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与意大利新美 术学院(NABA) 、美国北卡莱罗州立大学、英国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等开展研 究生双学位培养项目。每年开展海外专家讲座近 10 场, 连续 11 年举办研究生创 新论坛, 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会议交流等, 提高学院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鼓励 学生前往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修,学生攻读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大学等博士学位, 以及国内 211 ,985 高校攻读博士学位。
 
2020 可持续创新与时尚科技国际会议照片
 
上海纺织服装创意创新研究生学术论坛暨纺织服装创新国际论坛照片
 
导师指导研究生做实验

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简介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原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现上海申通地铁集团)经过 友好协商, 于 2005 年 1 月 22 日举行签字仪式, 共同创建我国第一所校企联办的 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在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下, 学院的各项工作卓有成效, 学院构成了以本院专 任教师、校内学科平台教师、地铁公司技术骨干和兼职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学 院拥有国家“QR”特聘专家 2 人,圣小珍教授 2019、2020、2021 连续三 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学院现有硕士生导师 60 人,其中具有高级职 称教师 31 名,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53 人, 博士率达到 88.3%,高级职称教师比 例为 51.6%。
学院先后经过上海市教育高地、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市高校知识服务平台 “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检测与评估服务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发改委首批工程研 究中心“上海市轨道交通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工程技术 大学轨道交通检测实验室”等项目建设, 在城市轨道车辆工程、轨道交通检测技 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学科领域形成了稳固的研究基础和特色鲜明的研究方 向。
学术型硕士:
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三个学科方向: 交通基础设施工程(轨 道结构减振降噪理论与技术)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轨道车辆检测与控制) 、交 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与管理)。
专业学位硕士:
交通运输专业学位硕士点四个专业方向: 载运工具故障诊断与控制、交通通 信与智能信息处理、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工程结构维护保障技术。
研究基地建设:
(1)城市轨道车辆牵引实验研究基地
(2)城市轨道车辆电制动能量回收试验基地
(3)城市轨道车辆机械制动试验研究基地
(4)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线路状态智能检测研究基地
(5)城市轨道车辆受电弓综合试验研究基地
(6)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结构安全和环境影响监测与评估研究基地

(7)城市轨道交通车地通信(TWC)检测研究基地
(8)基于无线通信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模拟试验研究基地
(9)轨道交通检测技术实践基地
(10)交通运输工程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维护保障中心企业研究生工
作站
学院突出成果建设成果:
★2021 年成功获批上海市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城市轨道交通现代产业学 院”
★2019 年成功获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轨道交通检测实验室”
★2019 年成功获批上海市发改委首批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轨道交通振动 与噪声控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2012 年度成功获批上海市高校知识服务平台“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检测与 评估服务协同创新中心”
★以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群为支撑的“交通运输”专业被列为国家教育部高等 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工程”被评为校级重点学科和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实验教学中心”获批“上海市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获批上海市第三期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 车 辆工程、通信信号专业为上海市第四期教育高地资助项目
★ 上海市市属本科高校校外实习基地重点建设项目
★ 上海高校示范性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项目
★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项目
近 5 年来学院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重大攻关项目、上 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 40 余项, 科研经费 1500 余万元; 承担横向 课题 180 余项, 科研经费 6000 余万元; 发表论文 500 余篇, 其中 SCI/EI 收录近 70 篇;申请发明专利 100 余项、实用新型专利近 300 余项。研究成果获得北京 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 河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1 项,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 河南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1 项, 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4 项, 上海市科普成 果二等奖、三等奖各 1 项等奖项。 目前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高 速铁路噪声产生机理、传播规律及控制对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基于行为谱的地铁车站高密度人群疏导设施安全设计”、“高速铁路无砟道床

伤损的混沌动力学特性研究”、“振动与视觉融合表征轨道病害的动态诊断方法 与理论研究”、“近场爆炸作用下 UHPC-FST 墩柱的性能劣化机理及损伤评估方 法”、“大型客机撞击下核电站屏蔽及附属厂房的损伤破坏与振动响应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浮动式光伏发电的机械振动机理与主动控制方法研 究”、“无砟轨道结构脱空缺陷的空耦超声导波检测方法研究”、“考虑拼车行 为的多模式交通网络停车券优化策略”等; 上海市科委项目“列车轴箱轴承道旁 声学检测设备研发”、“城市轨道网络供需态势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和装备研发及 示范应用”、“轨道扣件状态快速检测识别系统研究”等一批省部级项目。
学院近三年累计毕业 280 余名研究生, 就业遍布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卡 斯柯信号有限公司、阿里巴巴、中国南车集团、郑州地铁、上海振华重工(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世界 500 强公司, 毕业生平均起薪值超过 10000 元。部分优 秀的毕业生前往西南交通大学、上海大学、河海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继续攻读 博士学位。

数理与统计学院简介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数理与统计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 1978 年的基础教学部, 1995 年为适应学校发展,更名为基础教学学院, 2017 年为全面深化学校综合改 革, 进一步提升数学、物理学和统计学等一级学科的学科建设水平, 更好地支撑
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的建设与发展,更名为数理与统计学院。
学院下设统计与数据计算系、应用数学系、大学数学系、大学物理学、光电 物理系、物理实验中心、应用数学研究所(非独立建制) 、学院办公室和学生工 作办公室。学院设有数据计算及应用(全国首家) 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2 个本 科专业,拥有统计学和光学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商务统计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和应用数学与计算科学(自设) 四个二级 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2021 年起与马来西亚双威大学(Sunway University) 联合 培养博士研究生。目前,在校本科生 195 人,研究生 149 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 108 人,其中专任教师 95 人,教授 14 人,副教授 29 人, 具有博士学位的 78 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2 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1 人,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1 人,博士生导师 2 人,硕士生导师 64 人(含兼职导师 17 人)。 教师中多人被授予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上海市育才奖、 上海市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学校教学名师等光荣称号, 学院多次 被授予学校先进集体。
学院承担我校研究生和本科生数理类平台课程、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 任务。建设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大学物理等校级本科生精 品课程以及数理统计及工程应用、高级商务统计学等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学院 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强化 自己的特色。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 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全国大学生市场调 查与分析大赛、全国部分地区(上海赛区)大学生物理竞赛和深圳杯全国数学建模 夏令营活动等,并取得优异成绩。特别地, 2017 年至今,我校研究生累计获得 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 9 项、全国二等奖 175 项和全国三等奖 319 项,历年获奖总名次稳居全国前 8 名。
学院参与建设上海市心脑血管非编码 RNA 成药性前沿科学研究基地(培

育) ,拥有校级智能计算与应用统计研究中心、计算物理及其应用研究中心以及 数学建模创新实验室、数据计算实验室和物理实验室等,实验室面积 4000 余平 方米,具有价值 1400 余万元的先进教学科研仪器。学院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 获批教育部“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单位,与上海金仕达软件科技有限公  司、广州泰迪科技智能有限公司、上海市激光技术研究所、中科悦达(上海) 材 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签署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 校企联合共建泰迪大数据与人 工智能工作室和雷根大数据分析与量化投资开放实验室等。
学院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 选派优秀教师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 宾州州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新加波南洋理工大学等著 名高校做访问学者, 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学院柔性引进名誉教授 1 名(美国宾州州立大学) 、海外名师 2 名(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和澳大利亚 科廷大学) 和海外教师 1 名(美国乔治亚南方大学) 。另外, 学院与华东师范大 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 保持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2017 年至今,学院教师获得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参与)和三等奖,上 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参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 青年科学基金、数学天元基金、理论物理专项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 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晨光计划(人才计划) 、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 扬帆计划等 60 余项,累计科研经费 1200 余万元;承担横向课题 10 余项,到款 金额达 300 余万元; 发表 SCI 收录高水平科研论文 250 余篇(第一作者) ,其中 入选 ESI 全球 TOP 1%高被引论文 2 篇,中科院二区及以上 70 余篇(第一作者); 发明专利授权 6 项; 出版学术专著 5 本。在上海市运筹学会和上海市质量技术应 用统计学会的支持下, 统计学学科连续组织五届统计与运筹青年学者论坛, 极大 促进了统计学与运筹学等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学院始终坚持“提升基础教学质量为立院之本, 强化理工交叉融合为强院之 路”的发展理念,不断巩固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优化学科专业布局, 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强化实践育人环节, 健全质 量保障机制。展望未来, 学院发展潜力巨大, 前景鼓舞人心。按照学校第三次党 代会确立的“新三步走”奋斗目标, 学院大力实施“人才强校、特色发展、国际化” 三大发展战略,为实现学院和学校跨越式可持续发展而团结奋斗!

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马克思主义学院前身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教学部, 2008 年更名为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部”, 2017 年更名为“上海工程技术 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独立建制的二级教学科研单位。
学院下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研室”、“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马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形势与政策教研 室”等 5 个教研室。 2020 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 下设“马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党的 建设”等 4 个二级学科方向, 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全日制学术硕士研 究生。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 62 人,其中教授 8 人,副教授 10 人, 86%教师拥有博士 学位, 35%教师拥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学院教师中,有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 学科“中青年拔尖人才”3 名, 上海市曙光学者 1 名, 上海市阳光学者 6 名, 上 海市育才奖 4 名, 上海市最美思政课教师 1 名,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骨干”2 名,上海市思政课教学展示特等奖 1 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学名师 2 名。学院教师在上海市及长三角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学竞赛中, 获上海市和长三角 地区高校教学竞赛一等奖 1 项, 二等奖 6 项、三等奖 2 项; 上海市青年教师教学 竞赛思政课组别二等奖 2 项。
学院现拥有“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形势与政策”课)”、 上海高校“网络治理与网络安全研究室”、“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治理现代化研究 院”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发展中心”、“中国特色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等学科研究 平台。近年来, 学院教师先后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子课题 1 项、 国家哲社基金项目 19 项、教育部基金项目 11 项、上海市哲社基金项目 26 项; 承担民政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上海市 妇联等各类纵向科研课题 90 余项, 科研总经费 1300 余万元; 在《马克思主义研 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
论文 270 余篇,出版专著 32 部。

学院以“知行大课堂”和“5G 马院”建设为抓手, 加强“思政课程+课程思 政”的整体改革。近年来, 学院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1 项、上海市教学成 果特等奖 1 项、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2 项; 国家在线精品课程 1 门, 国家级一 流本科课程 1 门。学院是上海市“形势与政策”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 分教指委主任委员及秘书处单位, 在引领、组织上海市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 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院自 2010 年起依托公共管理学科培养硕士研究生。 2016 年起, 与喀什大 学联合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生。 2021 年起,学院开始正式招收马克思 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硕士研究生。
学院注重学科理论优势, 强调理论研究与实践关注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马克 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资政育人功能, 聚焦上海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自 贸区建设、人民城市建设与社会治理创新等重大发展战略, 2016 年以来共承接 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项课题 20 余项、各类委办级决策咨询专项课题数十 项,有多项决策专报得到上级领导批示, 为服务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的 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的人才培养目标是: 立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方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导, 坚持立德树人、德才并重, 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思想与能力并举, 培养具 有坚定政治立场、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兼具良 好创新意识和实务工作能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高水平硕士人才。。

马克思主义学院到陈云纪念馆开展现场教学,研究生们在陈云故居前留影。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参观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在聆听学术讲座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志愿者在抗疫前线展现青春风采

国际创意设计学院简介
 
国际创意设计学院于 2022 年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韩多媒体设计学院发展 而来(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批文许可证批号:                          MOE31KRA02DNR20222288N) 。学院凝聚了中韩双方近 20 年的合作教学经验 与学科积累,以韩国国立公州大学和东西大学数字媒体教育的优势资源为依托, 结合中方丰厚的国家传统文化和上海区域发展所需的设计创意环境, 旨在为文化 创意以及数字化设计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秉持中韩双方多年的合作办学经验,国际创意设计学院拥有一支长期合作、 优势互补、高度融合的国际化师资队伍。中韩方教师共 34 人,由教授、副教授 及企业导师形成“三师协同”的教师格局。其中, 2/3 的专任教师具有海外留学 或访学经历。教师队伍中有上海市白玉兰奖获得者、上海浦江学者、教育部教学 指导委员会委员、海外高级学者、学科带头人等。学院初步形成了一个整体结构 合理、基础知识扎实、朝气蓬勃、年富力强、团结奋进的教学科研队伍。近五年 学院教师发表学术论文共计 142 篇,其中核心论文 20 余篇,出版数字媒体教材 3 本、专著 4 本,获得各类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50 项。承担纵向及横向项目 40 项, 课题总金额共计 910 万(人均 54 万) ,教学建设及课程建设项目 11 项, 上海市 重点课程建设项目 2 项等。学院合作承办多次国际学术交流会议, 如 MITA2018、 数字媒体精英登峰计划等。学院曾承办过共 6 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 意展示活动(数字媒体、动画类) ,多次参与承办亚洲艺术科学学会上海站的学 术展示及交流活动,也是 NCDA 全国大学生数字艺术大赛上海赛区的承办单位。 学院专业教师的设计作品多次在 BIEAF-Eco Contemporary Art 、Asia Graphics      Olympiad  亚洲平面设计大赛、“北京国际设计周”、国际视觉赛事等国内外赛 事展览上获得奖项。 2017 年至 2022 年学院招收本科生 305 名,硕士研究生 78    名, 2017-2021 年本科及研究生学生就业率达 100%。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硕士(MFA) 专业硕士学位点包括三个中外合作研究 方向。学院立足于中韩两国, 引进各类国际优质教育资源, 紧紧围绕上海工程技 术大学高水平现代化工程应用型大学的建设目标, 强调艺术、人文与科技三者的 交叉与融合, 聚焦培养具备学术素养、国际化视野与设计创新能力的高端设计人 才,服务于上海的全球化定位、长三角一体化、乡村振兴等国家重要区域战略。
2016 年, 获批上海市设计学 IV 类高峰学科; 2017 年, 获批上海市教委“文教结

合”三年行动计划; 2018 年, 在全国设计学软科排名中列 63 位。 2020 年全国最 好学科软科排名进入前 43%,列 73 位, 2021 年全国最好学科软科排名进入前 40%,列 54 位。
学院依托国内外优质资源, 打造国际化的产学合作平台。国际方面与韩国东 西大学 DIDIC  研究中心、 IAI  研究中心共建产学合作基地, 与韩国国家教育电 视台 EBS 以及全球 ICT  企业签署协议共享资源,与亚洲首要的多平台媒体内 容和服务供应商星空传媒集团签订产学合作协议, 携手共建亚洲最先进的数字音 响实验室。国内方面与国家科技园、上海市多媒体紧缺人才办公室、盛大游戏、 曼恒虚拟现实、水晶石等数十家行业权威机构和领先企业保持了密切的合作关 系,为学生的社会实践与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和氛围。 2017 年学院与曼恒数 字联合创立了集“教、学、演、练、研”五位一体的综合性虚拟实验实习平台。 2020 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学院与展览行业巨头东浩兰生集团合作共建了6 场 线上展览,包括动漫、影像和游戏的开发与远程互动。 2020 年学院师生与上海 科澜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为上海科技影都设计规划展厅, 以大数据构建影都决 策辅助平台, 充分体现了上海科技影都“科创芯 ·世界窗”的双核驱动理念, 引发了社会关注和主流媒体报道,为疫情重创下的影视企业重树发展信心。
 
勤业惟诚 厚学致用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研招网”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处
校址: 上海市松江区龙腾路 333 号 邮编: 201620
电话: 021-67791223
网址: http://ge.sues.edu.cn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教育”

添加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考研分数线、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报录比、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考研群、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姐微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考研真题、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专业目录、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排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保研、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公众号、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