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导师介绍(二)

发布时间:2018-12-15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导师介绍(二)

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导师介绍(二)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导师介绍(二) 正文

博士生导师侯媛彬教授

  侯媛彬教授,系本校的自动化硕士和西安交通大学的系统工程(Ⅰ)博士。现任国家重点学科西安科技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博士点矿山设备安全运行理论及方法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校矿山机电工 程 博士点学科带头人。省重点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带头人,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学科主任。兼任中国自动化学会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电气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自动化协会常务理事兼教育委员会主任。一直从事自动化、及安全技术与工程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讲授过博士、硕士和本科各层面的专业课程 10 多门。在安全技术与工程、复杂系统的辨识建模、故障诊断、安全生产的监测监控及智能检测与信息融合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是在一类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建模及控制问题的研究方面,提出了神经网络用于非线性系统建模及解耦控制的理论和方法、提高神经网络抗干扰性的方法、基于模糊控制或改进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基于粗糙集的故障诊断与分类,并将其用于多变量系统的监测监控,保证了安全生产,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好评。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110 余篇,其中被 EI 和 ISTP 检索 30 余篇。出版专著、教材 8 部,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及横向项目 10 余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 3 项,科研、教学方面各类奖项 10 余项, 2006 年获省级师德标兵。

博士生导师刘健教授

  刘健教授,先后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现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席,东北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北大学和西安石油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特约编审,西安市科技成果奖励委员会委员、陕西电力科技奖励委员会委员、 Senior Member of IEEE , 2002 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二层次。曾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陕西省青年科技奖、煤炭部拔尖人才、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省三五人才、陕西省产学研先进工作者、西安市科技成果转化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刘健教授主要从事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电力系统故障处理和紧急控制、供电安全与接地网故障诊断、本质安全功率电子电路、电力设备安全监视、故障诊断与预警等研究。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
  刘健教授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次。出版专著 8 部,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被SCI 和EI收录60余篇次。


博士生导师杨更社教授

  杨更社教授, 博士后 。 现任西安科技大学副校长、党委委员。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理事,陕西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和数值模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等职。兼任《采矿与安全技术工程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地下空间与地下工程学报》编委。西安工业大学兼职教授。
  杨更社教授主要从事岩土力学、冻土力学的损伤力学特性及本构关系,岩土力学与工程的数值计算方法研究。在国内率先进行了岩体损伤力学特性的计算机层析识别(CT识别)技术研究。先后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煤炭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基金等数十项科研项目。在国内最早将CT识别技术应用于岩土的损伤力学特性研究中,并将岩石的损伤变量同损伤CT数联系起来,对岩体细观损伤力学特性及不同应力状态和不同工程环境条件下的细观损伤扩展力学的特性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探索了岩体细观损伤扩展机理、演化特征及细观结构的变化,建立了岩体细观损伤扩展规律及损伤本构关系,使岩石细观损伤力学从定性向定量技术发展。近两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和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的资助下,以寒区岩体为对象,研究其在温度梯度下的水热迁移特性;对冻融过程中的水热迁移及其耦合规律进行了数值研究。出版学术专著2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优秀教学成果奖5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其中有21篇被EI、ISTP收录。

  曾获“陕西青年科技奖”;“陕西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和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等荣誉奖励及称号。

博士生导师余学义教授 

  余学义教授,博士,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委员,采动损害及地面保护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陕西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优秀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1990年至1999年两次留学波兰,获得波兰克拉科夫矿冶大学博士学位。一直从事采动损害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多年来致力于西部矿区复杂条件下的“三下”开采与环境保护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完成煤炭部科学基金“三下开采与地面保护预计评价软件”、教育部基金“采动地表动态移动变形理论研究”、国家科技部“西部巨厚黄土层采动安全控制与生态重建研究”、交通部“高等级公路下伏采空区勘察、预计处治”及“小宝鼎山体建筑物下煤层控制开采”、“柏林煤矿滑坡区高层建筑物下煤层控制开采”、“陕西澄合矿区、蒲白矿区,新疆乌鲁木齐、六道湾、艾维尔,宁夏沟灵州六大矿区采煤沉陷损害调查研究”等50余项科研课题,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 ,形成以多元化理论和技术为一体的开采损害控制与治理理论方法体系 。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 形成以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为特色的陕西省精品课程“开采损害学”。目前主要在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厚松散层浅埋煤层条件下保水开采基础研究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采动区路基、 基础、 路面结构协同理论及应用研究”、国家科技部“ 西部黄土覆盖区采动滑坡灾害预警与对策研究 ”等 10 余项。主编教材《开采损害学》,参编教材《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中国煤矿开拓系统》、《高等级公路下伏采空区预计处治方法》等共 6 部。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EI、ISTP检索6篇。

博士生导师周安宁教授 

  周安宁教授,大连理工大学有机化工专业博士,现任西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系主任、矿物加工工程学科带头人。
  周安宁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矿物纳米功能复合材料、矿物超微粉体制备及表面改性等矿物加工新技术与新理论研究。提出煤超细均一化及煤纳米结构概念。基于煤大分子网络结构和聚合物特性与超细粉表面改性理论,开发出煤基聚苯胺纳米复合导电材料和可控制降解新材料制备技术。阐明了神府煤的溶胀机理、大分子聚合物网络结构及二次相互作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地方重大攻关项目、陕西省攻关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纳米材料专项、教育部重点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及陕西省教委重点项目等十多项基金课题。同时还承担多项企业合作研究项目。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 30 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3 项,出版专著 1 部。

博士生导师李树刚教授 

  李树刚教授,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学科博士,现任西安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主任。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评议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全国高校安全工程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国家注册安全评价人员,国家煤矿安全技术会诊专家,国家煤炭工业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理事,陕西省煤炭学会煤矿安全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矿业快报》、《煤》等杂志编委。
  李树刚教授主要从事矿山重大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开采围岩活动及瓦斯运移力学形态,煤炭自然机理及实验测试方法,矿山巷道围岩应力动态分布及其支护结构等方面有深入研究。主持和参与“基于采动裂隙场变化的煤与甲烷共采基础理论(505740720)”、“陕西省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总体方案”、“陕西省煤层气开发利用‘十一五’发展规划”、“矿井瓦斯爆炸感应期光学特征研究(06JK235)”等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基金和横向合作项目40余项;“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耐温高水胶体直接灭火技术”等获省部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5项,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在科技导报、岩土工程学报、煤炭学报、煤田地质与勘探、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国际采矿安全科学与技术大会、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等刊物和国际、国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 140 余篇,被EI 、ISTP等收录近20篇;出版《综放开采围岩活动与瓦斯运移》学术专著1部,参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1部,主编教育部地矿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矿井通风》1部,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安全监测监控技术》、《灾害学》2部。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西安科技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西安科技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安科技大学报录比、西安科技大学考研群、西安科技大学学姐微信、西安科技大学考研真题、西安科技大学专业目录、西安科技大学排名、西安科技大学保研、西安科技大学公众号、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安科技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安科技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西安科技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xakjdx/yjsds_173002.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