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0-05-17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正文

材料加工工程学科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0503
一、学科简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成立于1998年,1999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03年获批材料加工工程硕士点,2012年成为山东省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2016年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专业群,2018年入选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对接产业项目重点专业群。
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现有专任教师2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70%。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名、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名、淄博市“英才计划”人选1名,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近10年来,本学科共承担国家级项目11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及横向课题5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其他各类奖励1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8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8部,授权发明专利25项。本学科依托“国家级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山东省现代金属材料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高校精密模具重点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平台,支撑学科特色和内涵发展。
在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材料加工工程学科形成了以先进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材料设计及加工过程数值模拟、材料改性技术和增材制造等特色研究方向。本学科始终以共性技术问题为导向,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形成原创性应用技术成果,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二、培养目标
立足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面向自动化领域,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创新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开阔的国际视野,能够独立从事自动化领域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与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1. 认真学习和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 掌握材料加工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掌握材料的制备、加工及组织结构与性能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够胜任本学科及相近学科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等工作。
3. 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阅读本学科领域的科技资料及文献,并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和写作能力;积极向上,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行为习惯以及健全的人格。
4. 为高等学校、科研单位、行业管理部门及装备制造企业培养从事材料加工工程领域教学和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加工、制造测试、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应用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三、研究方向
材料加工工程(二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设以下4个研究方向:
1. 先进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
2. 材料设计及加工过程数值模拟
3. 材料改性技术
4. 增材制造(交叉方向)
各研究方向简介详见附表1。
四、学习年限
学制3年,修业年限2-5年,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时间不少于1年(从开题通过之日起计算)。经导师同意,可申请提前毕业,但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时间要求不变。休学时间不计入学习年限。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教学实行学分制,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研究生须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不少于34学分的学习任务,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28学分,不高于30学分(必修课不少于19学分,选修课不少于9学分);必修环节不少于6学分。同等学历或跨专业攻读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者,应补修本领域本科阶段主干课程2门及导师指定的其它课程,经考试成绩及格(不计学分),方可申请答辩。培养方案中需设置1-2门全外语授课课程(外语类课程除外),要求学生选修1门。课程设置详细情况见附表2。
六、培养方式与培养环节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鼓励实行以导师负责为主的指导小组(团队)制。导师负责制订研究生培养计划,且对研究生的思想品德、学术道德有引导、示范和监督的责任。
1.开题报告
为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研究生应通过文献阅读、学术调研,确定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经导师同意后于第三学期末提交开题报告。由本学科5人及以上专家组成评审小组对学生所做开题报告进行评审,提出评价和修改意见,不通过者可限期重做,仍不通过者终止培养。开题通过后即获得1学分。
   2.中期筛选
研究生课程学习结束后,以研究生培养方案为依据,在第四学期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科研创新、实践能力及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其目的是总结评价研究生入学以来的学习及科研情况,及时发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中期筛选考核合格,可继续完成学位论文;考核不合格者,经所在单位签署意见,研究生院审核,报校长办公会批准,终止学籍,做研究生肄业处理。中期考核通过后即获得1学分。
3.实习实践
教学实践:为培养研究生的教学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应参加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如本科课程教学、辅导工作或指导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等工作。教学实践时间累计不少于1个月的工作量,结束后由导师写出考核评语,考核通过即获得1学分。
专业实践:为培养研究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应参加专业实践。对学术学位研究生,应安排至少1个月的时间(一般可以利用寒、暑假)到生产、设计研究单位进行实践训练,也可以参加结合研究方向的科研工作或实验室等工作。完成专业实践环节且经考核通过后,即获得1学分。
4.创新创业
完成下列4项中的2项,即获得创新创业2学分:
①进行3个月出国学习或学术交流;
②参加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或做公开学术报告2次;
③参加全国性的科技竞赛、创意设计、创新创业竞赛等并获奖;
④参加6次以上与本学科相关的学术报告,并提交总结。
未达到学术交流要求的硕士研究生将不能参加论文答辩。
七、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是描述其研究成果、反映其研究水平的重要学术文献,是申请和授予硕士学位的基本依据。学位论文撰写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和核心,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执行,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 硕士学位论文应具有系统的、完整的研究思路和计划,应对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建设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学位论文应突出创新性、前沿性和科学性。
2. 学位论文的主要工作,必须由作者独立完成。研究工作必须坚持实验性原则,论文内容必须以硕士研究生本人完成的第一手实验、观测或调查的材料为主。
3.按照《山东理工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要求组织论文开题、中期考核、学位论文预答辩和正式答辩等环节,论文答辩要做到严格要求、公正、公开。
八、毕业与学位要求
满足毕业要求,可获得毕业证书;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基础上,如满足学位授予标准,可授予学位证书。
(一)毕业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2.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学术道德,实事求是、勇于创新;
3.修读完培养方案规定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修满规定的学分;
4.完成论文答辩,成绩合格;
5.符合学校有关规定的其他要求。
(二)学位要求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山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评审办法》、《山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以及机械工程学院学位授予有关规定。
附表1:研究方向简介
类  别 培养目标 支撑课程
综合素质 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进行专业阅读和写作,以及国际学术交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够胜任本学科及相近学科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等工作。 研究生英语、口语、自然辩证法、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综合能力 掌握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掌握材料的制备、加工及组织结构与性能表征与分析的基本方法。 现代材料分析方法、凝固理论与技术、表面技术、材料热力学
研究方向 先进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
 
熟悉铝、镁、钛等轻质金属及高性能钢铁的特性,掌握各种合金制备与加工技术,如材料凝固过程控制技术、塑性成形技术、连接技术等,掌握各种合金材料成分、组织及性能之间的内在规律,能运用合金现代材料加工理论,对材料加工过程进行控制及优化,为高性能材料及其制备提供理论支持或技术指导。 先进材料成形技术导论、液态成形新技术、先进塑性成形工艺、高温合金与金属间化合物、冶金传输原理
材料设计及加工过程数值模拟 掌握材料液态成型、塑性成型、连接成型和增材制造过程中的材料设计及加工过程的温度场、应力场、流场、相变过程、凝固过程的模拟技术等;能根据模拟结果优化制造工艺,为新材料的制备及新工艺的实施提供指导。 先进材料成形技术导论、先进塑性成形工艺、液态成形新技术、有限元法、冶金传输原理
材料改性技术 掌握不同的工艺方法,使材料的整体或者局部成分与组织得到改变,从而达到使金属材料的耐磨性、抗腐蚀性、强度与韧性或者其它性能得到提高或改善。 先进材料成形技术导论、金属腐蚀与防护技术、体视学原理、材料中的扩散与相变
增材制造 了解增材制造用粉体特性与制备方法,掌握增材制造设备与工艺及关键技术,利用增材制造技术制备高品质材料和产品,建立增材制造工艺-组织-性能之间的基本关系。 先进材料成形技术导论、增材制造技术、材料中的扩散与相变、体视学原理
 



山东理工大学

添加山东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山东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山东理工大学报录比、山东理工大学考研群、山东理工大学学姐微信、山东理工大学考研真题、山东理工大学专业目录、山东理工大学排名、山东理工大学保研、山东理工大学公众号、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山东理工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山东理工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sdlgdx/yjsy_290738.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