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学考研真题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浙江中医药大学考研分数线、浙江中医药大学报录比、浙江中医药大学考研群、浙江中医药大学学姐微信、浙江中医药大学考研真题、浙江中医药大学专业目录、浙江中医药大学排名、浙江中医药大学保研、浙江中医药大学公众号、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浙江中医药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获取相应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试大纲、招考专业、招考目录等等基本信息,这些内容是进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准备。考生可以从各院校的研招网进行查询,每年的9月左右就会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考生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考生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考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招生信息汇总,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内总结了各大院校的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考研派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Add 浙江中医药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网是考生获取考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考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考研招生计划、考试计划、考试内容、考试大纲、考试政策、报录比、录取名单、复试名单、复试分数线、推免政策等等内容,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招生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是最为准确和官方的,是考生进行考研的信息主要来源,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的小编提醒各位考生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切信息变动要以该网站提供的内容为主。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网会公布研招办以及各个院系的招生负责人电话,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学考研真题
中医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学校名称
1 北京中医药大学
2 上海中医药大学
3 广州中医药大学
4 中国中医科学院
5 天津中医药大学
6 南京中医药大学
7 成都中医药大学
8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9 山东中医药大学
10 浙江中医药大学
11 辽宁中医药大学
12 湖南中医药大学
13 湖北中医药大学
14 河南中医学院
15 中央民族大学
16 重庆医科大学
17 西藏藏医学院
18 陕西中医学院
19 甘肃中医学院
20 青海大学
21 湖北民族学院

年份 地区 学校 学院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报名人数 录取人数 报录比 推免人数
2016 浙江 浙江中医药大学 基础医学院 100500 中医学 / 43 / /
2016 浙江 浙江中医药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 100506 中医内科学 / 4 / /
2016 浙江 浙江中医药大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 100506 中医内科学 / 2 / /
2016 浙江 浙江中医药大学 第三临床医学院 100506 中医内科学 / 2 / /
2016 浙江 浙江中医药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 100507 中医外科学 / 2 / /
2016 浙江 浙江中医药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 100508 中医骨伤科学 / 2 / /
2016 浙江 浙江中医药大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 100508 中医骨伤科学 / 2 / /
2016 浙江 浙江中医药大学 第三临床医学院 100508 中医骨伤科学 / 1 / /
2016 浙江 浙江中医药大学 第三临床医学院 100509 中医妇科学 / 1 / /
2016 浙江 浙江中医药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 100510 中医儿科学 / 1 / /
2016 浙江 浙江中医药大学 第三临床医学院 100510 中医儿科学 / 1 / /
2016 浙江 浙江中医药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 100512 针灸推拿学 / 2 / /
2016 浙江 浙江中医药大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 100512 针灸推拿学 / / / /
2016 浙江 浙江中医药大学 第三临床医学院 100512 针灸推拿学 / 7 / /
2016 浙江 浙江中医药大学 医学技术学院 1005Z2 ★中医药信息学 / 1 / /
2016 浙江 浙江中医药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1005Z1 中医药卫生事业管理 / / / /

      我校中医学专业创办于1959年,目前有中医学及中西医临床医学2个五年制、中医内科学1个七年制的专业体系。拥有11个教研室, 1个中医学博士后流动站,3个博士点(中医内科、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骨伤),9个硕士点(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外科、骨伤科、五官科、西医内科、中西医结合临床、放射影象和核医学)。中医学专业于2003年被浙江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中医学专业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教师292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78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43人,博士后3人,博士12人,硕士81人;博士生导师17人,硕士生导师216人。目前中医系在校学生近2100人,其中本科生达1700人(含七年制本硕连读学生478人),硕士生340人,博士生53人。现已拥有专业实验室5个(血液病研究所、消化研究室、呼吸功能实验室、免疫实验室、骨伤研究所),其中血液病研究所为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消化研究室为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呼吸功能实验室为省中医药重点实验室。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消化学科),重点专科3个(肿瘤、神经内科、乳腺病),省医学重点学科3个,省中医药重点学科9个。近年来开展的干细胞移植、异基因骨髓移植、脐带血移植、半相合移植、全髋置换、单髁置换、心脏介入性诊治、心脏瓣膜置换、腹腔镜技术、电子耳窝植入等治疗技术方面均达到国内和省内先进水平。目前有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

摘要:楼主三战,终于成功考取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学硕,为帮助更多的考研er少走弯路,特此分享考研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今年第三次考研,也是最为认真的一次!有幸进入复试,最终录取浙江中医药大学!回顾这几年的光阴,颇多感慨!为之记,也希望能够帮助后来者!
第一次考研是在2014年1月,那时候还没毕业!不认真,不上心!结果考了241分!
2015年接连考了编制和执业医师,心想太累就没考研!
2016年报名了没去考!
时间来到2017年3月,开始在扬州参加规范化培训!刚开始几个月考驾照,7月份拿到驾照后,全身心投入到复习中!经常去扬大农学院的考研教室看书,那儿有许多志在考研的学生,也不乏40多岁的中年人,凡是大龄考研人都会有自己的一段故事!
高考复读和考研复习的那段时光注定难忘!高考复读是许多人坐在一个教室里,一起上课,还有老师逼迫着去写作业等等!考研注定是一个人的孤独路程!没有老师耳提面命,全凭自觉!考研许多人说不难,拼的就是意志力!许多时候也会气馁,也会放松,不想看书!可以老虎累了打打盹,但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关于复试
这里不谈多少初试的东西,我觉得我对复试的感受还是很多的!春节前成绩出来,考了327分!国家线300分!之前听学姐学长们说复试前要联系导师,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去联系!从我的个人经历来看,联系导师确实很重要!毕竟你要给导师干活,导师喜不喜欢你很重要!联系学长学姐没用,联系研招办也不给,于是我从网上找了一些学校导师的电子邮箱!然后抓紧时间制作了一份简历,2月17日发了20多份电子邮件!然后3月16日学校出复试名单,我又给这些导师发了一遍电子邮件,附上自我介绍!个别导师明确回复,已有满意人选,请联系其他导师!这种情况,如果提前联系了导师还好,不联系的话你报考他的专业,不管你考多少分他都不会要你!我有幸与我的导师保持邮件联系,并在复试前与导师见面并深入沟通!导师对我很满意!
考研不是高考,考研既要靠努力,也需要运气!我是完整经历过复试的人!我觉得个别学校个别学院对初试成绩很看重,一志愿上线的人被淘汰的几率很小!反而那些调剂的那些分数很高的考生也不一定被录取!我们这个专业招45个人,一志愿上线38个人,最后一名301分也录取了!而且考研的话女生比例很高,男生很少!考研究生男生有优势,能吃苦耐劳,相对女生脸皮厚容易接受批评,也能干苦力活!所以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初试考高分,复试前联系导师!一些学校的复试的重要性不是很大,一些人说是走过场!再次提醒联系导师的重要性非常大!尤其在别人联系导师的情况下尤其重要!
►关于考研资料
中综我选择的是傲视宝典,外加一些长期在背的歌诀,比如方歌,中药歌诀,脉诊歌诀,中内歌诀,针灸歌诀!等等,许多歌诀是我自己背的或者修改的!网上或者没有或者很差!有些人背快快记,我买了一本,感觉不适合我!于是自己对战中药书一个药一个药的编歌诀!长达一个多月,先后改稿10多次!刚开始很难背,后来背久了不容易忘!然后还弄了真题的错题集!等等!
英语主要做真题,看单词坚持不下来,最后考了57分!
政治做1000题,4套卷,8套卷!考了61分!
 
声明:本文来源考研论坛,作者:夜雨归梦,点击查看文章来源,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如有版权问题请发邮件到suggest@kaoyan.com,联系帮帮小编处理。
中医学 [1005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浙江中医药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中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中医体质及病因病机学研究(02)中医藏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03)中医病证的诊治规律研究(04)消化系统难治病治法与临床基础研究(05)藏象学说与伤寒六经病病机的交融研究(06)免疫相关性难治病治法与临床基础研究(07)中医临床证治的系统生物学研究(08)经方的理论与临床研究(09)中医经典理论及传承研究(10)心脑血管难治病治法与临床基础研究(11)妇科疾病方组方配伍及临床应用研究(12)方剂学配伍规律研究(13)中医经典理论及文献研究(14)浙派中医名家学术思想研究(15)风湿免疫病治法与临床基础研究(16)经典名方的物质基础、效应机制研究与开发
招生人数: 41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5)中医综合
④(--)无
备  注:
专业特色:本专业作为国家级特色及优势专业、省级重点专业,实行院院合一、医教结合模式,依托于附属医院(浙江省中医院)办学。以“七年一贯,本硕融通,加深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为培养模式,强化中医临床教学。该专业学生由我校与浙江大学联合培养,第一年在浙江大学就读,从第二学年开始回浙江中医药大学就读,最后两年实行导师制,并参与科研工作及医院临床实践。为传承与弘扬中医事业,我校将继续从2014年录取的中医学(七年制)专业学生中遴选组成中医传承“何任班”,传承班以我校创始人之一、首届“国医大师”获得者何任命名。“何任班”实施单独的培养计划,以强化中医经典理论与基础为重点,采用师承教学模式,早期确认导师,跟随导师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帮助学生奠定较扎实的中医思维和诊治能力。
师资情况:本专业拥有教授、主任医师112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19人。其中博导28人,硕士生导师110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国家级名中医22名,省级名中医28名,现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博士点2个,一级硕士点3个,包括: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针灸推拿学、内科学、儿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外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麻醉学、急诊医学等。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学科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西医结合学科是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一级),且拥有卫生部重点专科3个(呼吸、血液、消化),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5个(中医血液病学、中医肿瘤病学、中医脾胃病学、中医肺病学、中医骨伤学),国家中医药重点专科14个(血液病科、脾胃病科、肿瘤科、呼吸科、脑病科、骨伤科、乳腺科、儿科、急诊科、耳鼻喉科、皮肤科、重症医学科、护理学、外科),省中医药重点学科10个,省中医药重点专科7个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3个,浙江省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1个,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实验室2个,全国名中医顾问12人。
培养目标:贯彻“七年一贯,本硕融通,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的培养目标,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较高的人文和科学素养,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和一定的自然科学和现代医学知识,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各级综合性医院等部门从事中医、中西医临床及科研工作的拔尖创新型临床人才。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古典医籍、针灸学、中医骨伤科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西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西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西医外科学、生物学、物理、化学、科研设计与方法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符合条件者授予硕士学位,适合从事中医、中西医方向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近三年来学生就业率100%,深受省内各地市各大综合性医院的欢迎。
中医学 [1005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浙江中医药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中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中医体质及病因病机学研究(02)中医藏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03)藏象学说与伤寒六经病病机的交融研究
(04)情志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体质及其相关性研究
(05)消化系统难治病治法与临床基础研究
(06)免疫相关性难治病治法与临床基础研究
(07)心脑血管难治病治法与临床基础研究
(08)风湿免疫病治法与临床基础研究
(09)风湿免疫病及其治法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10)经方的理论与临床研究
(11)浙派中医名家学术思想研究
(12)中医临床基础的实验研究
(13)中医经典理论及文献研究
(14)中医药国际传播与交流
(15)经典名方的物质基础、效应机制研究与开发
(16)方剂学配伍规律研究
(17)妇科疾病方组方配伍及临床应用研究
(18)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诊治规律研究
(19)中医病证的诊治规律研究
招生人数: 60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5)中医综合
④(--)无
备  注: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中医学    专业代码:100500    门类/类别:医学    学科/类别:中医学

专业介绍

河北中医学院为例:中医学学科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招收中医诊断学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
中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
中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我校中医学学科创建于1958年,是我校传统的、最具特色和优势的学科之一,有着厚重的学科积淀。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金匮要略学科成为中医类学科第一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983年,原河北中医学院院长夏锦堂教授招收第一位硕士研究生。1998年后先后获得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于2006年获批中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覆盖12个二级学科,使中医学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得以全面开展。其中中医诊断学二级学科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于2003年获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批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是目前河北省唯一的中医学术学位博士授权学科。中医学学科目前已成为我省中医教育规模最大,招生人数最多,研究方向最为齐全的学科。
本学科主攻研究方向是中医学基础及临床研究,目前已形成中医理论体系及文献整理、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法客观化、玄府理论与心脑病证发病机制、基于脏腑特性的证候基础、慢性肾病的证治规律及机制、刺法灸法效应理论与临床效应机制、浊毒理论及临床应用机制、中医肛肠病临床诊治等多个稳定的研究方向。突出“两结合一利用”的研究特色,即:中医传统理论与现代技术方法结合,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结合;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从病证结合入手,探究中医病证辨治规律。多个研究方向已取得显著成绩,学术水平位居国内同类学科前列。
本学科中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个,河北省重点学科1个,河北省重点专科2个,河北省精品课程4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个,河北省重点实验室2个。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个,省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2个。目前本学科已经成为河北省及华北地区培养优秀中医学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
近五年来,本学科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各类科研立项260余项,科研经费合计1200余万元,其中国家自然基金13项,科技部专项2项、省部级课题66多项。获各级各类科研奖励160余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教学成果奖共6项,其中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发表论文8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80余部,主编与参编教材50余部。
本学科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的学术队伍。现有正高级职称102人,副高级职称97人,中级职称85人,具有博士学位者71人,硕士学位者263人。“国医大师”1人,“河北省十二大名中医”5人,省优秀教师2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60余人。近五年来培养博士研究生19名,硕士研究生177名。

专业点分布

河北中医学院 华北理工大学 山西中医药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 长春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贵阳中医学院

专业学院排名

1005 中医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20 所,本次参评20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37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26 北京中医药大学 A+
2 10268 上海中医药大学 A+
3 10315 南京中医药大学 A-
4 10063 天津中医药大学 B+
5 10228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B+
6 10572 广州中医药大学 B+
7 10633 成都中医药大学 B+
8 10162 辽宁中医药大学 B
9 10344 浙江中医药大学 B
10 10441 山东中医药大学 B
11 10541 湖南中医药大学 B
12 10199 长春中医药大学 B-
13 10369 安徽中医药大学 B-
14 10393 福建中医药大学 B-
15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C+
16 10412 江西中医药大学 C+
17 10471 河南中医药大学 C+
18 10507 湖北中医药大学 C+
19 10600 广西中医药大学 C+
20 10662 贵阳中医学院 C
21 10716 陕西中医药大学 C
22 10735 甘肃中医药大学 C
23 10384 厦门大学 C-
24 10680 云南中医学院 C-
25 14432 河北中医学院 C-

中医学专业考研科目:
<table "="" cellspacing="0" width="600"> 河北联合大学中医学专业2015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01中医内科学
02中医外科学
03针灸推拿学
04中医妇科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 复试科目:
方向一:y57中医内科学
方向二:y58中医外科学
方向三:y59针灸学
方向四:y60中医妇科学

参考书目:
《中医内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第二版 周仲瑛
《中医外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二版 李曰庆
《针灸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二版 石学敏
《中医妇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二版 张玉珍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y61中医基础理论
y62中医诊断学

参考书目:
《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二版 孙广仁 
《中医诊断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一版 朱文峰
 

中医学考研参考书:
中医学考研初试科目:政治、英语、中医综合。中医综合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6门课程。
不考数学,生物,化学等科目,即使在复试时也不考。
买书的话,以上说的教材肯定是要买的,还有中医综合相关辅导书,到书店对比一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就行,政治和英语的辅导书书店有很多,各有特色,也可对比看一下。
中医学有基础的和临床的专业,临床的专业主要是内、外、妇、儿科,骨伤科,针灸推拿科,其下还有具体的三级学科,如内科肾病,内科肝病等;基础的专业主要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医史文献,中医诊断学,方剂学等。
以上考研初试科目所述科目是要都学的书,对你而言特别是中医综合的那几本书。如果仅为了考试的话,看好这些书基本可以了,再仔细看好你要考专业的书就行,比如你要考中医内科学,就仔细看好中医内科学这本书,如果要考中医外科学,就还要看中医外科学这本书,这样才能在复试笔试中取得好成绩。具体复试科目每个学校会有不同
 
中医学研究生就业方向:
培养系统掌握中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现代中医学发展和高等中医教育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和自然科学素养、扎实的西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一定的中药学及预防医学相关知识,具有较强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的中医学专门人才。本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较全面的综合素质、较好的学习能力、较强的运用中医学理论处理临床实际问题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毕业后能够在各级中医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综合医院及各类相关医药卫生单位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
中医学专业就业方向
中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各级综合性医院等部门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就业岗位:美容师、中医师、中医科医生、中医医生、中医医师、美容导师、中医、中医科、中医科医师、医药销售代表、中医理疗师、护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