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林业大学森林培育考研参考书目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西南林业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南林业大学报录比、西南林业大学考研群、西南林业大学学姐微信、西南林业大学考研真题、西南林业大学专业目录、西南林业大学排名、西南林业大学保研、西南林业大学公众号、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南林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西南林业大学森林培育考研参考书目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获取相应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试大纲、招考专业、招考目录等等基本信息,这些内容是进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准备。考生可以从各院校的研招网进行查询,每年的9月左右就会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考生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考生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考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招生信息汇总,西南林业大学森林培育考研参考书目信息内总结了各大院校的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考研派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Add 西南林业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西南林业大学

西南林业大学森林培育考研参考书目信息网是考生获取考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考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考研招生计划、考试计划、考试内容、考试大纲、考试政策、报录比、录取名单、复试名单、复试分数线、推免政策等等内容,西南林业大学森林培育招生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是最为准确和官方的,是考生进行考研的信息主要来源,西南林业大学森林培育的小编提醒各位考生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切信息变动要以该网站提供的内容为主。西南林业大学森林培育考研参考书目信息网会公布研招办以及各个院系的招生负责人电话,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西南林业大学森林培育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西南林业大学森林培育考研参考书目
森林培育 [090702]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南林业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非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林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9]农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7]林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2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3)森林培育学
④(802)森林生态学
备  注:
森林培育学科于 19 世纪 30 年代诞生在云南大学森林系,不仅拥有 80 多年的历史积淀,而且在近期得到了快速发展。2001    年,该学科被遴选为云南省“十五”重点建设学科,并被列入西南林业大学首批重点学科,学科建设工作步入新的起点;2003 年,该学科被遴选为“云南省省院(校)共建省级重点学科”;2006     年,该学科又被遴选为“云南省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学科建设工作得到进一步提升;2010   年,该学科以“优秀”等次通过省级验收,成为“云南省省级重点学科”。通过学科建设, 不仅组建了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而且建成多个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平台,具有省部级学术称号有   3    人。依托“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育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森林培育与经营”云南省教学团队、“竹藤科学”云南省创新团队等平台积极开展高级人才培养,在提高硕士生、博士生学术水平方面初见成效,尤其是在分子生物学、林木遗传育  种学、森林生态学、植物生理学与森林培育学交叉融合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经过长期积淀,该学科  在用材林定向培育、经济林栽培与利用、困难地段植被恢复等形成地域性特色和优势,为云南省林  业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技术、理论和人才支撑。
森林培育 [090702]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南林业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林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9]农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7]林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13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3)森林培育学
④(802)森林生态学
备  注:

西南林业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森林培育(090702)

Silviculture

 

(一)学科简介

森林培育学科于 19 世纪 30 年代诞生在云南大学森林系,不仅拥有 80 多年的历史积淀,而且在近期得到了快速发展。2001    年,该学科被遴选为云南省“十五”重点建设学科,并被列入西南林业大学首批重点学科,学科建设工作步入新的起点;2003 年,该学科被遴选为“云南省省院(校)共建省级重点学科”;2006     年,该学科又被遴选为“云南省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学科建设工作得到进一步提升;2010   年,该学科以“优秀”等次通过省级验收,成为“云南省省级重点学科”。通过学科建设, 不仅组建了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而且建成多个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平台,具有省部级学术称号有   3    人。依托“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育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森林培育与经营”云南省教学团队、“竹藤科学”云南省创新团队等平台积极开展高级人才培养,在提高硕士生、博士生学术水平方面初见成效,尤其是在分子生物学、林木遗传育  种学、森林生态学、植物生理学与森林培育学交叉融合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经过长期积淀,该学科  在用材林定向培育、经济林栽培与利用、困难地段植被恢复等形成地域性特色和优势,为云南省林  业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技术、理论和人才支撑。

(二)培养目标

1. 坚持立德树人的培养方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教学环节,为美丽中  国建设和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和实干精神的专业人才。
2. 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承担技术性工作的  能力;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性,能应用生态学、生理学、林木遗传育种学知识解决森林  培育学理论和技术问题。
3. 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初步具备听、说、读、写能力,可以阅读外文文献。
4. 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及其他集体活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培养方式

1. 研究生培养的指导方式灵活多样,采取导师负责制与导师组、学科团队、联合培养相结合,  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和指导小组的集体功能。对于学位论文需要学科交叉融合时,由 1~3  人组成导师组,负责指导研究生完成培养过程;选择校外人员作为第一导师的研究生,必须在校内选择  第二导师,以便协助第一导师指导研究生完成培养过程。
2. 坚持学位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工作并重的原则,重视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动手能力,注重个  性发展,发挥研究生在整个学习阶段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课程教学采取自学为主,讲授为辅的方式。  在学习方法上,讲课与自学相结合、启发式与讨论式相结合,充分激发研究生自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修满规定学分后,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在此过程中,注意培养实事求  是、严谨治学的作风,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开阔视野、持续提升综合素质。
4. 研究生要积极参加学校、学科规定的集体活动,逐步树立良好的科学道德观念;坚持参加体  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

(四)学习年限

培养方案应按明确的基本修业年限(学制)修(制)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  3    年。学术
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弹性修业(学习)年限,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为  5    年,
非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为 6 年。学习年限期满,未毕业者按自动退学处理。

(五)学科(研究)方向

1. 林木种苗培育
用材树种良种壮苗培育理论与技术,珍贵树种良种壮苗培育理论与技术,生物质能源树种良种  壮苗培育理论与技术,观赏园艺树种良种壮苗培育理论与技术,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评价的理论与  技术。
2. 人工林培育
人工林“定向培育”是根据社会、经济和生态需求,依据自然条件和林种特征,利用定向遗传改  良的种植材料,采取适当密植、短周期轮伐、集约经营等措施,使森林生产力和单位时间的增益大  幅度提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对人工林定向培育,从品种选择、立地控制、密度控制、经营管理技  术及优化栽培模式等方面理论和技术。
3. 植被恢复与保持
以生态和生理学研究为基础,以现有木本植物群落稳定性及其调控、人工造林为核心,通过研  究为干热河谷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与配套技术。
4. 经济林栽培与利用
针对西南山区的特点,在理论探索的同时注重技术创新和解决经济林产业中的重要科技问题,  根据市场对优质经济林产品的需要和西南山区水资源缺乏的特点。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建立优质高  效经济林栽培基础理论与技术体系、经济林开花结实和抗旱生理机制及优良品种的引进、筛选与培  育技术体系,发挥种质资源配置的最佳生态经济效果,为经济林树种和品种的合理布局、区域品种  化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利用特色经济林资源的优势开发精深加工产品,充分体现出我国西南  地区经济林产业的特色。

(六)学分要求与课程、培养环节设置

本学科总学分最低要求为 28 学分,包括课程学习 23 学分和必修环节 5 学分。

1. 课程设置

本学科课程学习的学分最低要求为 23 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不少于 16 学分;课程学习原
则上要求在第 1 学年之内完成。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
 
 
公共课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2 考试  
[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1 考试  
[3] 硕士生第一外国语 144 6 2
1
考试  
 
 
专业学位课
[4] 森林培育学专题 32 2 1 考查 精品课
[5] 经济林栽培学专题 32 2 1 考查 案例课
[6] 森林立地学 32 2 1 考查  
[7] 高级森林生态学 48 3 1 考查  
 
 
 
 
 
 
 
选修课
 
 
方向选修课
[8] 森林生态系统理论及其应用 32 2 2 考查  
[9] 林木种苗学专题 32 2 2 考查  
[10] 高级植物生理学 32 2 2 考查 全外语
[11] 植物生物技术 32 2 2 考查 双语
 
 
 
公共选修课
[12] 多元统计分析 32 2 2 考查  
[13] 森林生态学研究法 32 2 2 考查  
[14] 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32 2 1 考查  
[15] 生物活性成分分离方法与原理 32 2 2 考查  
[16] 分子遗传学 32 2 2 考查  
 
必修环节
[17] 开题报告   1 3    
[18] 实践训练   2      
[19] 学术交流与讨论   2      
 
注:跨专业或以同等学力录取的硕士研究生须补修至少 3 门本学科本科主干课程,具体要求由学科点确定。
要求及说明:
(1) 课程学习的目的在于加深和扩展学生在相应学科领域知识的深度和宽度,使学生掌握本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同时具备适应社会需要的发展潜力。各学科设置的课程  体系要有足够的纵深度和宽广度,并具有前沿性和前瞻性。
(2) 研究生课程学习分为学位课和选修课两部分。
①政治课和外语课由研究生院统一设课。其中政治理论课 2 门,硕士生第一外国语 1 门,具体设课方式、授课内容及考核方式参照教育部相关文件执行;
②硕士研究生学位课中专业课要求设置合理,以使学生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  统的专门知识。
③选修课是为拓宽硕士研究生的知识领域,增加研究生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和发展潜力设置的,给研究生在选课上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并以此促进学科的交叉和研究生的个性发展。选修课只  需列出本学科开设的、或者推荐学生选修的其他课程。
(3) 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分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考查主要指课程论文、竞赛及各类设计等其他形式的考核。学位课的考核要求以考试方式为主。无论考试与考查,均可结合  平时考勤、课堂小测试等综合评定给出成绩。
(4) 对于同等学力和跨学科考取的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自学补修 2~3 门本科核心课程, 补修的本科课程不计成绩不计学分。

2. 培养环节

(1) 培养计划 硕士生入学后两个月内,导师(组)应根据学科专业培养的要求,结合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和个人情况,指导研究生做好个人培养计划。培养计划由学科负责审定,经学院负责人  批准后执行,并在学院研究生管理部门备案。
(2) 学术交流与讨论(2 学分)
学术交流与讨论应结合硕士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学位论文工作,由导师、学科与相关领域专家、  研究生共同参加,以专人报告、集中讨论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每个学科点每学期举办研讨活  动的次数不少于 5 次,研究生必须按要求在研讨活动上作专题报告;此外,研究生必须参加与本学科专业相关的学术会议报告及讲座,各学科专业要根据自身特点,对研究生在参加学术研讨过程中  应作专题报告次数以及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报告和讲座的次数、考核评价办法等提出具体规定。该  环节考核通过后,记 2 学分。
(3) 开题报告(1 学分)
硕士生开题报告应在导师指导下,在查阅文献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入学后第三学期结束前  完成。开题报告书应首先获导师认可通过,并在举行开题报告会的前一周送交考核小组成员审阅后  方可参加开题。开题报告应由考核小组进行论证,论证通过者记  1  学分。开题报告通过者,以书面形式交至所在学院审批后备案。在此基础上,硕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尽快拟定论文的具体工作计  划,并予以实施。具体要求按《西南林业大学关于学术型研究生开题报告的规定(修订)》执行。开  题报告未通过者,在一定时间内(两次开题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 3 个月)重新开题,2 次不能通过者,则学籍自动顺延一年;顺延期满仍未重新开题或 3 次开题未通过者,按退学处理。
(4) 中期考核
硕士生的中期考核要求入学后第四学期内,由所在学院统一安排,各相关负责人组织和实施。  审查小组应对其思想品德、课程学习和科研能力三方面进行全面考查,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预警和   分流,最后由研究生院审核、备案。具体要求按《西南林业大学关于学术型研究生中期考核的规定
(修订)》执行。
(5) 实践训练(2 学分)
包括科研实践、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形式,要求结合本学科专业特点和硕士生  培养要求进行。每学年实践结束,研究生须提交一份书面的科研进展报告或实践报告,经导师考核认定合格后,计 2 学分。
(6) 形势与政策教育
研究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除将其相关内容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之中外,主要采  取专题报告的形式进行,与贯穿培养过程的前沿讲座相结合。一年级研究生每学期参加专题讲座不  少于 4 次,上交作业不少于 2 次。该课程每学期考核成绩由听课考勤和作业成绩构成并纳入研究生必修环节,总成绩为各学期考核平均成绩,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负责统计并录入成  绩。成绩合格者,视为通过该环节。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  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要环节。  论文的选题应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结果有新的见解或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表明作者具有  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承担技术工作的能力。
学位论文工作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实际工作量不少于一学年,字数在 3 万字以上。文中论点明确、论据可靠、论证充分,结构规范、层次清楚,达到硕士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以及其  它要求。

(八)其它要求

1. 研究生在读期间,如有不及格的课程(含加修本科课程)、缺少培养环节者则不能正常毕业  和参加论文答辩。
2. 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以第一作者、以西南林业大学为第一单位在公开出版发行的国内外学  术核心刊物上发表至少 1 篇学术论文,才具有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资格。

(九)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根据西南林业大学有关规定组织送审和答辩,经答辩委员会审查通过、学校学位评定  委员会讨论批准后,方可授予农学硕士学位。


森林培育的基本原理
1、森林培育学概论:森林培育学的概念和范畴,森林培育的目的与对象,中国森林培育的问题与展望。
2、森林立地:森林立地的概念,森林立地因子,立地质量评价的方法,森林立地分类及其应用。
3、造林树种选择:树种选择的意义、基础、原则和原理,各林种对造林树种选择的要求,适地适树的概念、标准、途径和方法。
4、林分结构及其培育:林分密度的概念,密度对林分生长的作用,确定林分密度的原则和方法;森林树种组成,种植点的配置方式,营造混交林的意义,混交的方法。
5、森林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林木个体的生长发育的概念、周期性、相关性,林木发育与结实,影响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林木群体的发育规律,森林的生产功能及其调控,提高森林生产力的途径。
森林培育 [090702]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南林业大学
招生年份:2018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林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9]农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7]林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14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702 森林生态学④
804 森林培育学
备  注:
城市森林培育
1、市区森林的培育:市区森林的类型、特点、营造、保护。
2、郊区城市森林的培育:类型、特点、营造、抚育与管理。
森林培育技术
1、林木种苗培育:林木种源选择,林木种子区划,母树林、种子园、采穗圃与林木良种生产;种实的成熟,采种期的确定,种实的采集与调制,种子产量预测;影响种子生命力的因素,种子贮藏的方法,种子的休眠现象及催芽机理和方法,种子的品质检验;苗圃及苗木的种类,苗圃土壤耕作、施肥与轮作,苗木生长规律,播种量的确定和播种方法,苗期管理;插穗的成活原理,影响插穗成活的因素,促进插穗生根技术;嫁接成活的愈伤过程,接穗的选择、采集与贮存,砧木的选择,嫁接方法;苗木的出圃、起苗后的苗木变化,苗木在运输、造林地和栽植过程中的保护;容器苗培育特点及应用的条件,容器的种类及基质的配制、育苗技术,容器苗培育与工厂化育
苗;苗木产量、质量的调查方法,苗木质量综合评价与控制;苗圃规划设计的程序、步骤。
2、人工林营造:造林地的种类,采伐剩余物和植被的清理方法,造林地整地的方式、作用;直播造林的特点和应用条件、方法,植苗造林的特点和应用条件、栽植方法和技术要点,分殖造林的特点和应用的条件、方法;农林复合经营的概念和意义、基本特征,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分类及其结构、规划设计的目的和原则;造林规划设计,造林调查设计,造林施工设计。
3、森林抚育管理:抚育采伐的概念、目的、种类、方法,抚育采伐的开始期、间隔期、强度、方法,采伐木的选择,抚育采伐对林分生长、环境的影响;封山育林的概念、特点和作用,封山育林的具体措施与组织实施;低效林改造的意义,低效林的成因、分类与改造技术。
4、森林收获与更新:森林收获作业法的目的、要求,森林主伐、更新的方式;择伐的概念、种类,择伐作业的理论依据,择伐作业的条件与应用;渐伐的概念,渐伐更新过程及其特点,渐伐的种类,渐伐选用的条件与评价,渐伐作业在生产中的应用; 皆伐的概念,皆伐迹地环境条件特点和迹地的更新,皆伐伐区的排列方法,皆伐作业的选用条件与评价,皆伐作业在生产中的应用。
5、国家林业生态工程与区域森林培育:天然林的特点,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意义,天然林保护的概念与基本方针、技术措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意义,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的森林培育、林草植被建设方式及其森林培育的技术问题;建设工业人工林基地的意义,工业人工林的培育技术特点、其他培育技术的配套问题;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目标与原则,防护林培育的技术要点;举例分析,我国不同地区森林培育的特点及其主要模式。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森林培育     专业代码:090702     门类/类别:农学     学科/类别:林学
 

专业介绍

北京农学院林学一级学科于2010年获批,森林培育(城市林业方向)为北京农学院林学一级学科下新设的一个二级学科,学科具有教授5人,副教授10人。
森林培育(城市林业)已初步形成三个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其中“城市林业种苗繁育”方向,注重林木新优品种引种,注重林木种苗繁育新技术(例如组培快繁育苗、容器育苗、嫁接育苗、菌根育苗等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注重基于生理与形态等综合指标的林木种苗评价体系的研发。注重种苗繁育及种苗品质形成的机理研究。
“城市造林与生态”方向,适应北京城市造林与提升生态环境品质的需要,注重3S技术在城市造林规划与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研究,注重困难立地条件和生态脆弱地的造林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注重混交林互作机理及混交造林技术研究,注重林木花卉挥发性物质释放规律与森林健康经营的研究。
“经济林与林下经济”方向,注重经济林新品种引进与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注重林下经济作物新品种引进及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开设院校排名
北京农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河北农业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北华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广西大学 西南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贵州大学 西南林业大学 西藏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青海大学 新疆农业大学
 
专业大学排名
0907 林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18 所,本次参评1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30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22 北京林业大学 A+
2 10298 南京林业大学 A+
3 107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
4 10225 东北林业大学 B+
5 10341 浙江农林大学 B+
6 10389 福建农林大学 B+
7 10538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B
8 10626 四川农业大学 B
9 10677 西南林业大学 B
10 10086 河北农业大学 B-
11 10410 江西农业大学 B-
12 10434 山东农业大学 B-
13 10129 内蒙古农业大学 C+
14 10201 北华大学 C+
15 10564 华南农业大学 C+
16 10364 安徽农业大学 C
17 10466 河南农业大学 C
18 10657 贵州大学 C
19 10157 沈阳农业大学 C-
20 10504 华中农业大学 C-
21 10733 甘肃农业大学 C-

森林培育研究生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
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注:各个学校专业方向,考试科目有所不同,以上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森林培育考研参考书: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森林培育专业参考书与指定教材为:603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理工类,吴赣昌编,人大出版社
1、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所有专业及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考试大纲:一元函数微积分;二元函数微分学、二重积分;常微分方程。
2、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考试大纲:一元函数微积分;多元函数微积分;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
604化学
考试大纲同“2014年农学门类联考化学考试大纲”
611数理统计(含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与抽样技术》,廖桂宗,彭世揆编,中国林业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邵崇斌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811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理学》第五版,潘瑞炽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12土壤学(含地质)
《土壤学》,孙向阳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年;《土壤学》,黄昌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
 
森林培育专业研究生就业:
森林培育专业就业前景
传统的森林培育专业主要以研究造林为主。但是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森林培育专业结合生态学、园林学发展了一些边缘学科,如城市林业,研究林木与城市环境(气候、土壤、地貌、水域、动植物、居民住宅区、工业区、活动场所、街道、公路、铁路、各种污染等)之间的关系,合理配置、培育、管理城市植物,改善城市环境,维护城市可持续发展。该专业学生的就业一般为林业局、林业站、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及大专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