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考研QQ群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西南林业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南林业大学报录比、西南林业大学考研群、西南林业大学学姐微信、西南林业大学考研真题、西南林业大学专业目录、西南林业大学排名、西南林业大学保研、西南林业大学公众号、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南林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报考西南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研究生考试的同学在复习阶段会意识到自己的基础薄弱,时间不够用,寄期望于可以通过参加西南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考研QQ群的方式帮自己快速的掌握考试的重点。点击查看微信QQ群 http://m.okaoyan.com/qun.html手机访问

Add 西南林业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西南林业大学

但是,让很多同学都比较纠结的是,要不要在备考过程中报一个辅导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辅导机构呢?针对这些问题,考研派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两条建议:

1. 考研是一项几百万人长跑,最终只有少部分可以到达终点的运动,我们不能选择本科院校、不能选择好的导师授课、不能让自己聪明到看一遍就会,那么,就需要利用一切该利用的资源,在起跑阶段,就超越很多人。

2. 考研辅导班和考研培训班也并非救世主,同学们在选择辅导班的时候,授课导师一定要是报考院校对应专业比较优秀的研究生,或者名师。自己也要足够努力,才能考上理想的学校。

关于西南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考研辅培训班,目前包括考研机构开设的辅导班以及考研学校自行开设的辅导班。2007年前有很多学校的研究生录取考试,学校会开办一些考研专业课的辅导班,并有辅导班,这些辅导辅导非常好,因为都是参与出题或改卷老师们开的课,但后来国家不在允许研究生招生单位做任何相关的培训辅导,所以专业课考研辅导基本不在会更新,当然一些全国统考的科目还是会有些考研辅导机构会开设一些考研辅导班的培训课程,比如西医综合等等。 目前我国的西南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考研培训以考研机构为主,时间上包括长期和短期,形式上有大班授课、小班授课以及一对一授课等不同形式,公共课和专业课均有课程(专业课限于热门专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进行选择上不上辅导班以及选择辅导班的何种方式。

西南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考研QQ群
林木遗传育种 [0907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南林业大学
招生年份:2018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林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9]农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7]林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10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704 植物生理学④
803 林木育种学
备  注: 专业复试科目:
林学概论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 林木遗传学基础
2.森林培育学
本学科属林学二级学科,是利用遗传学基础,研究林木新品种选育和繁殖理论与方法的一门学  科。主要研究林木遗传与变异的基本原理,解析性状形成的遗传与分子基础;对森林与林木种质资  源进行评价、利用与管理;针对优质、速生、丰产、高抗人工林发展的需求,利用杂交、选择、倍  性育种等传统方法和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分子辅助选择等现代方法来培育和繁殖林木新品种。随  着科学的发展,本学科不断融入基因组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理论与技术最新成就,进  一步扩大了领域范围。承担林木遗传育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任务。西南林业大学林  木遗传育种学科于 1999 年始招收研究生。2014 年经验收成为校级重点学科。该学科师资力量雄厚,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林木分子育种、森林植物遗传与改良、林木细胞遗传与细胞工程及林木良种繁育。  依托于国家林业局西南山地保育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云  南省高校林木遗传改良与繁育重点实验室以及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林木遗传育种实验室,研究条件  相对优越;承担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厅级学科领域相关重大研究课题,科研经费较充裕;在林木遗  传学、多倍体育种、生物技术育种以及良种选育和繁育等方面形成研究优势和人才培养特色。毕业  生已有大批成为我国林木遗传育种教学、科研以及林木良种管理等领域的骨干力量。

西南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林木遗传育种(090701)

Forest Genetics and Tree Breeding

 

(一)学科简介

本学科属林学二级学科,是利用遗传学基础,研究林木新品种选育和繁殖理论与方法的一门学  科。主要研究林木遗传与变异的基本原理,解析性状形成的遗传与分子基础;对森林与林木种质资  源进行评价、利用与管理;针对优质、速生、丰产、高抗人工林发展的需求,利用杂交、选择、倍  性育种等传统方法和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分子辅助选择等现代方法来培育和繁殖林木新品种。随  着科学的发展,本学科不断融入基因组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理论与技术最新成就,进  一步扩大了领域范围。承担林木遗传育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任务。西南林业大学林  木遗传育种学科于 1999 年始招收研究生。2014 年经验收成为校级重点学科。该学科师资力量雄厚,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林木分子育种、森林植物遗传与改良、林木细胞遗传与细胞工程及林木良种繁育。  依托于国家林业局西南山地保育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云  南省高校林木遗传改良与繁育重点实验室以及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林木遗传育种实验室,研究条件  相对优越;承担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厅级学科领域相关重大研究课题,科研经费较充裕;在林木遗  传学、多倍体育种、生物技术育种以及良种选育和繁育等方面形成研究优势和人才培养特色。毕业  生已有大批成为我国林木遗传育种教学、科研以及林木良种管理等领域的骨干力量。

(二)培养目标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必须贯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培养德、智、体  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 坚持立德树人的培养方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教学环节,为美丽中  国建设和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和实干精神的专业人才。
2. 具有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求新、求异的探索精神,切实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
3. 系统学习掌握遗传学基础理论和林木遗传改良先进技术,了解学科前沿领域、发展动态及国  家行业需求,并对所属方向的某个科学技术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实验技能,  以及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学风严谨;毕业后能够独立开展林木遗传育种及相关  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管理以及技术开发等工作。
4. 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相关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和交流能力;
5. 具有强健的体魄、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培养方式

按研究方向组建导师组,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相结合指导的方式培养。

(四)学习年限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 3 年。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弹性修业(学习)年限,全日制学
术型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为 5 年,非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为 6 年。学习年限期满,未毕业者按自动退学处理。

(五)学科(研究)方向

1. 林木分子育种
在对主要造林树种及经济林树种主要目标性状的基因解析基础上,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分子标  记辅助选择技术,引入或聚合优良性状。
2. 森林植物遗传与改良
对包括林木在内的森林高价值植物,在研究其遗传变异规律的基础上进行选优、杂交以及倍性  育种等,从而获得植物新品种。
3. 林木细胞遗传与细胞工程
在离体组织或细胞水平上,对木本植物进行培养、增殖以及遗传操作(体细胞融合等),从而大量  繁育优选植株或植物新品种以及代谢产品。
4. 林木良种繁育
研究主要造林树种及经济林树种有性及无性繁殖技术,在保证良种及新品种优良特性不变的前  提下,获得大量种子或种苗。

(六)学分要求与课程、必修环节设置

本学科总学分最低要求为 30 学分,包括课程学习 25 学分和必修环节 5 学分。

1. 课程设置

本学科课程学习的学分最低要求为 25 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为 18 学分(公共课 9 学分和
专业课 9 学分),课程学习原则上要求在第 1 学年之内完成。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
 
公共课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2 考试  
[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1 考试  
[3] 硕士生第一外国语 144 6 1、2 考试  
 
 
 
专业课
[4] 分子遗传学 32 2 1 考查  
[5] 细胞遗传学 32 2 1 考查  
[6] 林木遗传改良理论与方法 32 2 1 考查 精品课程
[7] 生物进化与群体遗传学 32 2 1 考查 双语课程
[8] 林木遗传育种专题 48 3 2 考查 案例课
 
选修课
 
方向选修课
[9] 植物基因组学 32 2 2 考查  
[10] 分子标记技术原理与应用 32 2 2 考查  
[11] 植物基因工程 32 2 2 考查  

 
 
 
 
 
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
    [12] 植物发育生物学 32 2 2 考查  
[13] 表观遗传学 32 2 2 考查  
[14] 高级细胞生物学 32 2 2 考查  
[15] 植物生物技术 48 3 2 考查 全外语
[16] 高级植物生理研究 32 2 2 考查  
 
 
 
 
公共选修课
[17] 现代植物生产理论与技术 48 3 1 考查  
[18] 多元统计分析 32 2 2 考查  
[19] 科技论文写作 32 2 2 考查  
[20] SCI 论文写作 32 2 2 考查  
[21] 林下经济 32 2 2 考查  
[22] 生物信息学 32 2 2 考查  
 
必修环节
[23] 开题报告   1 3    
[24] 实践训练   2      
[25] 学术交流与讨论   2      
 
要求及说明:
(1) 课程学习的目的在于加深和扩展学生在相应学科领域知识的深度和宽度,使学生掌握本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同时具备适应社会需要的发展潜力。各学科设置的课程  体系要有足够的纵深度和宽广度,并具有前沿性和前瞻性。
(2) 研究生课程学习分为学位课和选修课两部分。
①政治课和外语课由研究生院统一设课。其中政治理论课 2 门,硕士生第一外国语 1 门,具体设课方式、授课内容及考核方式参照教育部相关文件执行;
②硕士研究生学位课中专业课要求设置合理,以使学生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  统的专门知识。
③选修课是为拓宽硕士研究生的知识领域,增加研究生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和发展潜力设置的,  给研究生在选课上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并以此促进学科的交叉和研究生的个性发展。选修课只   需列出本学科开设的、或者推荐学生选修的其他课程。
(3) 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分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考查主要指课程论文、竞赛及各类设计等其他形式的考核。学位课的考核要求以考试方式为主。无论考试与考查,均可结合  平时考勤、课堂小测试等综合评定给出成绩。
(4) 对于同等学力和跨学科考取的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自学补修 2~3 门本科核心课程, 补修的本科课程不计成绩不计学分。

2. 培养环节

(1) 培养计划(在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的研究生培养计划,各学院、学科可提出具体  要求)
硕士生入学后两个月内,导师(组)应根据学科专业培养的要求,结合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和个  人情况,指导研究生做好个人培养计划。培养计划由学科负责审定,经学院负责人批准后执行,并  分别在学院和研究生院备案。
(2) 学术交流与讨论(2 学分)
学术交流与讨论应结合硕士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学位论文工作,由导师、学科与相关领域专家、  研究生共同参加,以专人报告、集中讨论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每个学科点每学期举办研讨活  动的次数不少于  5  次,研究生必须按要求在研讨活动上作专题报告;此外,研究生必须参加与本学科专业相关的学术会议报告及讲座,各学科专业要根据自身特点,对研究生在参加学术研讨过程中  应作专题报告次数以及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报告和讲座的次数、考核评价办法等提出具体规定。该  环节考核通过后,记 2 学分。
(3) 开题报告(1 学分)
硕士生开题报告应在导师指导下,在查阅文献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入学后第三学期结束前  完成。开题报告书应首先获导师认可通过,并在举行开题报告会的前一周送交考核小组成员审阅后  方可参加开题。开题报告应由考核小组进行论证,论证通过者记  1  学分。开题报告通过者,以书面形式交至所在学院审批后备案。在此基础上,硕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尽快拟定论文的具体工作计  划,并予以实施。具体要求按《西南林业大学关于学术型研究生开题报告的规定(修订)》执行。开  题报告未通过者,在一定时间内(两次开题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 3 个月)重新开题,2 次不能通过者,则学籍自动顺延一年;顺延期满仍未重新开题或 3 次开题未通过者,按退学处理。
(4) 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要求入学后第四学期内,由所在学院统一安排,各相关负责人组织和实施。审查小组   应对其思想品德、课程学习和科研能力三方面进行全面考查,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预警和分流,最   后由研究生院审核、备案。具体要求按《西南林业大学关于学术型研究生中期考核的规定(修订)》  执行。
(5) 实践训练(2 学分)
包括科研实践、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形式,要求结合本学科专业特点和硕士生  培养要求进行。每学年实践结束,研究生须提交一份书面的科研进展报告或实践报告,经导师考核  认定合格后,计 2 学分。
(6) 形势与政策教育
研究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除将其相关内容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之中外,主要采  取专题报告的形式进行,与贯穿培养过程的前沿讲座相结合。一年级研究生每学期参加专题讲座不  少于 4 次,上交作业不少于 2 次。该课程每学期考核成绩由听课考勤和作业成绩构成并纳入研究生必修环节,总成绩为各学期考核平均成绩,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负责统计并录入成  绩。成绩合格者,视为通过该环节。

(七)学位论文或毕业论文

学位或毕业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独立完成,要求选题新颖、方法科学、计算正  确、数据可靠、分析严谨、概念清楚、结构合理、图表清晰、文句简练等;能体现硕士研究生较为  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优良的学风。
硕士研究生毕业前需要以独立或第一作者且“西南林业大学”为第一单位,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
(北大版)或 SCI 收录期刊公开发表至少 1 篇与硕士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硕士研究生以第二作者(1≥IF)及第三作者(IF≥2)发表的全文收录的 SCI 期刊论文,可视为 1 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

(八)其他要求

其他按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学位类型

学位论文按照西南林业大学有关规定组织送审和答辩,经答辩委员会审查通过,并经学校学位  评定委员会讨论批准后,可授予农学硕士学位。


林木遗传育种 [0907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南林业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林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9]农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7]林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12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4)植物生理学
④(803)林木育种学
备  注:
林木遗传育种 [0907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南林业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非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林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9]农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7]林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2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4)植物生理学
④(803)林木育种学
备  注: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西南林业大学
  • 招生年份:2018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林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9]农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7]林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10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704 植物生理学④ 
803 林木育种学 
备  注: 专业复试科目: 
林学概论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 林木遗传学基础 
2.森林培育学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林木遗传育种     专业代码:090701     门类/类别:农学     学科/类别:林学
 

专业介绍

浙江农林大学林学学科始建于1958年,2011年被列为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2015年被列为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和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 2018年全国林学学科排名第四(B+)。该学科于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林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师资队伍64人(专任教师62人),其中正高31人,副高18人,59人具有博士学位。学科建有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农药高效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学科已形成了一支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特聘教授、浙江省千人、浙江省151人才等为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的师资队伍。林学学科坚持以亚热带区域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生态体系建设关键问题为导向,围绕经济林、竹林、珍贵用材林和林源动植物保护,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实用技术开发,下设森林培育、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经理、森林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5个专业。在森林碳汇、竹林、珍贵树种、南方特色干果和森林药材等方面形成鲜明特色和优势,为践行“两山”理论,建设“两美浙江”提供了重要基础理论与科技支撑。
林木遗传育种学科作为林学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重点开展亚热带重要树种的育种资源保育与评价,重要经济性状的功能基因挖掘与分子辅助育种,优异种质的聚合创制研究。形成了林木遗传育种、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园林与观赏植物遗传育种3个特色鲜明与优势明显的研究方向。学科现有教授6人,博士16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5人,国家万人计划人才1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浙江省“151”第一层次人才2人,学科带头人为童再康教授。该学科与森林培育学科合属共享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专用面积7600平方米,仪器设备4600余万元,资产总值达5000余万元,实验条件国内一流。经多年发展,建有浙江省林木种质资源保育与利用公共基础条件平台、国家林业局铁皮石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农林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天然药物研究开发中心。近五年来,共承担国家级项目15项,包括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16项,省自然科学基金和人才培养专项基金等25项,科研经费达3800万元,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EI收录;获国家林业局梁希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
 

开设院校排名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河北农业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北华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广西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西南林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 青海大学 新疆农业大学

专业大学排名

0907 林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18 所,本次参评1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30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22 北京林业大学 A+
2 10298 南京林业大学 A+
3 107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
4 10225 东北林业大学 B+
5 10341 浙江农林大学 B+
6 10389 福建农林大学 B+
7 10538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B
8 10626 四川农业大学 B
9 10677 西南林业大学 B
10 10086 河北农业大学 B-
11 10410 江西农业大学 B-
12 10434 山东农业大学 B-
13 10129 内蒙古农业大学 C+
14 10201 北华大学 C+
15 10564 华南农业大学 C+
16 10364 安徽农业大学 C
17 10466 河南农业大学 C
18 10657 贵州大学 C
19 10157 沈阳农业大学 C-
20 10504 华中农业大学 C-
21 10733 甘肃农业大学 C-

林木遗传育种研究生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
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注:各个学校专业方向,考试科目有所不同,以上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林木遗传育种考研参考书: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林木遗传育种专业参考书与指定教材为:603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理工类,吴赣昌编,人大出版社
1、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所有专业及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考试大纲:一元函数微积分;二元函数微分学、二重积分;常微分方程。
2、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考试大纲:一元函数微积分;多元函数微积分;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
604化学
考试大纲同“2014年农学门类联考化学考试大纲”
611数理统计(含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与抽样技术》,廖桂宗,彭世揆编,中国林业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邵崇斌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811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理学》第五版,潘瑞炽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林木遗传育种专业研究生就业:
就业前景
林木遗传育种是林学的带头学科,因为“种质”是营林生产的内因,是林木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在林业生产中起主导作用。林木良种的选择已成为林业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尤其是随着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的发展,传统的林木育种方法结合现代的生物技术来培育新品种已成为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该专业的就业前景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