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俗学保研条件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西北民族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北民族大学报录比、西北民族大学考研群、西北民族大学学姐微信、西北民族大学考研真题、西北民族大学专业目录、西北民族大学排名、西北民族大学保研、西北民族大学公众号、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北民族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俗学保研条件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获取相应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试大纲、招考专业、招考目录等等基本信息,这些内容是进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准备。考生可以从各院校的研招网进行查询,每年的9月左右就会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考生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考生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考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招生信息汇总,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俗学保研条件信息内总结了各大院校的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考研派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Add 西北民族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相比于考研,了解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俗学保研条件更加苛刻,成绩要求是最基本的,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俗学保研条件基本筛掉了90%的人,然后10%的优秀同学开始竞争,每年保研项目开启,大家都比较关心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俗学保研条件有没有变化,一般来说,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俗学保研条件基本不会有什么变化,7-8月的夏令营,9月份的预推免以及10月份的正式推免都有自己的保研条件,但是通过往年的信息都能做一个大概的猜测,每当一个保研项目开启后,同学们第一个关注的就是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俗学保研条件,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自己够不够资格保研,如果不行,那就换一所或者选择考研,而获取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俗学保研条件最准确的方法就是从各院校的研究生信息网或公众号中进行查询,大致每年的4月-9月就会公布本年的招生计划。同学们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同学们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保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保研招生信息汇总,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俗学保研条件可能会刷掉一些想要保研的同学,但是也不要灰心,自己仍有选择的余地。最后,小编预祝各位想要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被目标院校录取。

想要快速了解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俗学保研条件,可以通过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俗学保研信息网查询,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保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保研推免招生计划、保研政策、保研渠道、保研真题、保研经验等等内容,想要稳上岸,就一定要准确查询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俗学保研条件,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俗学保研信息网的小编提醒各位同学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小编会在第一时间公布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俗学保研条件,考生在准备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俗学保研信息网的小编预祝各位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上岸

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俗学保研条件
1990年由郝苏民教授领衔申请,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自1991年开始招收民俗学(含民间文学)硕士研究生。由郝苏民教授、马自祥教授等民俗学、人类学领域的老一代知名学者为学科带头人,他们不仅具有丰富的民俗学、民间文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经验,且熟悉民俗学相关学科社会学、人类学的理论方法,以交叉学科间的互动,推动民俗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培养形成了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学术梯队。民俗学学科在1999—2001、2002—2005两年度被评为甘肃高校省级重点学科,经过两个年度的建设,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通过了完全达标评估,在此基础上再度被评为2006-2010年度甘肃高校省级重点学科。
  凝练形成了三个比较稳定而具影响的研究方向:民族民间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甘宁青人口较少民族民俗文化研究、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民俗文化研究。
  毕业生有些学生成为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兰州大学等著名高校的博士生,多数被高校及科研部门录用,普遍受到好评。先后有蒙古、日、德、意、韩、美及港、澳留学生前来本硕士研究生点研修、进行学位论文课题研究,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民俗学 [030304]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北民族大学
招生年份:2019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3]法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社会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区域民俗文化(含民间文艺)研究
02民族民间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03民俗与性别研究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3日语
选一
③706社会学基础
④815民俗学基础
备  注:
民俗学硕士学位授权点
    民俗学专业设有民族民间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区域民俗研究、民俗与性别研究三个方向。民族民间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方向,通过开展西北民族民间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与研究,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人才。区域民俗研究方向,以积极开展区域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与比较研究为主旨,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服务。民俗与性别研究着力探讨西北地区各民族(也包括其他地区)民俗现象中的性别差异,以及移风易俗,与国际学术前沿接轨,寻求两性平等的共同进步之路。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民俗学     专业代码:030304     门类/类别:法学     学科/类别:社会学

专业介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为例
蒙古族口头传统方向缺额1名

专业点分布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山西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辽宁大学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上海社会科学院 复旦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安徽大学 赣南师范大学 山东大学 河南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中山大学 广西师范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贵州民族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大学 西北民族大学 青海师范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303 社会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24 所,本次参评24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65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A+
3 10284 南京大学 A
4 10003 清华大学 A-
5 10246 复旦大学 A-
6 10280 上海大学 A-
7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B+
8 10055 南开大学 B+
9 10183 吉林大学 B+
10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11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12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3 10558 中山大学 B+
14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B
15 10294 河海大学 B
16 10335 浙江大学 B
17 10384 厦门大学 B
18 10486 武汉大学 B
19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B
20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B-
21 10034 中央财经大学 B-
22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 B-
23 10422 山东大学 B-
24 10533 中南大学 B-
25 10691 云南民族大学 B-
26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27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C+
28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C+
29 10357 安徽大学 C+
30 10610 四川大学 C+
31 10651 西南财经大学 C+
32 10673 云南大学 C+
33 10285 苏州大学 C
34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C
35 10427 济南大学 C
36 10635 西南大学 C
37 10672 贵州民族大学 C
38 107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C
39 10730 兰州大学 C
40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C-
41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C-
42 10418 赣南师范大学 C-
43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C-
44 10681 云南师范大学 C-
45 10742 西北民族大学 C-
 
民族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08民族学通论
④812社会学概论
 
民族学考研参考书:
《人类学通论》庄孔韶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中国民族史纲要》陈连开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
 
民族学专业研究生就业:
当前,在经济危机整体形势下,就业困难是所有毕业生面临的共同问题,民族学也不例外。最好不要因为专业而限定你的职业。很多情况下,选择专业时自己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一般看什么专业热门或者因为父母、亲戚的建议就选定并学习了。其实这很有可能不是你所喜欢或者你在未来愿意付诸一生的专业方向,因此找工作不要局限于自己的专业。
毕业了不等于已经学有所成,至于未来的职业方向,那需要在近几年的工作中自我总结,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社会环境来决定。
各级党政机关中的民族、宗教、统战、民政、侨务、旅游、文物、博物馆等部门以及相关的政策研究机构、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和各类 公司、企业、外国在华机构及基金会等非盈利组织以及工厂中的公关、策划、管理和文秘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