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纺织大学化学考研
Add 武汉纺织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武汉纺织大学考研真题免费下载] [武汉纺织大学历年保研笔试/面试真题汇.pdf] [武汉纺织大学预推免信息汇总表.xls] [武汉纺织大学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武汉纺织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武汉纺织大学研究生分数线]
[武汉纺织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武汉纺织大学考研难吗]
[武汉纺织大学研究生院]
[武汉纺织大学考研群]
[武汉纺织大学研究生学费]
[武汉纺织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历年汇总)]
[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因为武汉纺织大学化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武汉纺织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学校,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请各位准备报考武汉纺织大学化学考研的同学注意: 武汉纺织大学化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的数据。因为每年都有不少人报考武汉纺织大学化学考研,竞争激烈,所以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武汉纺织大学化学研究生的考研人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 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另外考研派也会为大家武汉纺织大学化学考研的参考书目、考研大纲、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等联系方式。希望你考取武汉纺织大学 化学专业研究生,考研是个孤独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学生好好复习备考,来年上个985/211,实现自己的名校研究生梦想。
武汉纺织大学化学070300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化学 [0703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武汉纺织大学
- 招生年份:2018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化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全日制)现代分离分析技术 02(全日制)纳米复合材料 03(全日制)分子设计与有机合成 04(全日制)有机功能材料 05(全日制)资源循环化学 |
|
招生人数: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8无机化学或601高等数学 ④818有机化学或819物理化学 |
|
备 注: |
武汉纺织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简介
专业简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为解决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国民经济发展两大根本问题而设置的战略性新兴专业,类属于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循环经济理念,基本掌握适应国家资源循环利用领域涉及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具有从事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开发及应用能力的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主要课程:
物理化学、化工原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资源循环科学导论、资源循环预处理工艺及设备、金属资源循环利用、生物质资源开发与利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等;
就业前景:
本专业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而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研究生录取率达30%,就业率达95%,多数同学进入格林美、启迪桑德等再生资源行业知名上市企业工作。
学制及学位:
本科,学制四年,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专业咨询联系人:
李 明 15342236569 李晓霞:15802726635
武汉纺织大学化学070300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化学 [0703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武汉纺织大学
- 招生年份:2018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技术研究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化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全日制)现代分离分析技术 02(全日制)纳米复合材料 03(全日制)分子设计与有机合成 04(全日制)有机功能材料 05(全日制)资源循环化学 |
|
招生人数: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8无机化学或601高等数学 ④818有机化学或819物理化学 |
|
备 注: |
武汉纺织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简介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创建于1978年,是学校规模较大、办学底蕴最为深厚的院系之一。学院现有6个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工业工程、测控技术及仪器、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国家管理的本科专业点、“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学院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专业(含5个二级学科硕士专业: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检测技术与仪器、工业设计),3个工程硕士专业(机械工程、工业工程、工业设计),并同澳大利亚迪肯大学、俄罗斯国立阿尔泰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外著名大学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生。学院的“机械工程”学科是湖北省重点一级学科、湖北省特色学科,拥有湖北省博士授权立项建设学科点(机械设计及理论),是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点。学院拥有湖北省数字化纺织装备重点实验室、三维纺织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工业雷管安全装配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并与其他学院共同拥有“纺织新材料及其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国家级高水平研究基地。
学院有一支敬业爱岗、年富力强、学术思想活跃、综合素质高的优秀学术队伍,现有教职工110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35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35人。在教师中有俄罗斯特聘院士3人,湖北省楚天学者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3人;湖北省突贡专家2人;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省部级科研、教学成果奖获得者20人次;近3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项目、“863”子项目、科技部项目等8项;省(部)、市(厅)科技项目30多项;省高教研究项目10项;3年科研经费2000多万元;获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项目成果获省(部)级奖10余项;获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各1门;省级优质课程2门。
学院承担着全校机械类、自动控制类、部分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科研任务。学院办学经验丰富,人才培养质量高,在教育界和社会上有较大的影响。学院注重学生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素质培养。学院设有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专业高新技能实践训练基地,设立有“慧博杯”大学生科技创新制度,为大学生创新和实践提供了优良的条件,在全国及省部级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西门子杯”工业自动化挑战赛、“工业工程”案例大赛、“智能汽车大赛”等重大赛事中屡屡取得优异成绩。近年来,我院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获得专利30余项,国家级级奖项30项,省级奖项近90项。学院设有“机电铁人班”综合素质培养模式,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近几年学院被授予“湖北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基层单位”,“湖北省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先进基层单位”称号。
三十多年来,学院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合格的有用人才,毕业生受到社会普遍欢迎。学院国内外学术交流十分活跃,同加拿大、俄罗斯、英国、美国、日本的高校及国内众多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现开设有与美国东南密苏里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加拿大蒙克顿大学的本科“2+2”、研究生合作培养项目。学院已成为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15年武汉纺织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考研复试通知
2015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已划定,上国家线的一志愿考生及申请调剂考生,可获得参加我院研究生复试资格,具体时间安排如下表:复试项目 | 时间 | 地点 | 备注 |
复试报到、资格审查 | 参考研究生处通知 | 阳光校区行政楼三楼研究生处 | 资格审查后才能参加体检和复试 |
体检 | 参考研究生处通知 | 阳光校区校医院 | |
学院报到 |
2015年3月25日 下午2:30 |
阳光校区8号楼08-E-405 |
报到时所交材料:
1、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
2、复试表
3、复试费:100 元/人。
|
同等学历及跨专业加试 |
2015年3月26日 上午8:15——9:45 |
阳光校区8号楼08-E-411 | |
英语听力 |
2015年3月26日 上午10:00——10:30 |
阳光校区8号楼08-E-101 | |
专业课笔试 |
2015年3月26日 上午10:30——11:30 |
阳光校区8号楼08-E-101 | |
面试 |
2015年3月26日 下午2:00开始 |
阳光校区8号楼 |
080200:08-E105 085201:08-E-108 077400:08-E-203 |
武汉纺织大学化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 学校名称 |
1 | 北京大学 |
2 | 南开大学 |
3 | 南京大学 |
4 | 吉林大学 |
5 | 复旦大学 |
6 | 清华大学 |
7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8 | 厦门大学 |
9 | 浙江大学 |
10 | 武汉大学 |
11 | 中山大学 |
12 | 北京化工大学 |
13 | 湖南大学 |
14 | 四川大学 |
15 | 北京师范大学 |
16 | 上海交通大学 |
17 | 山东大学 |
18 | 兰州大学 |
19 | 福州大学 |
20 | 东北师范大学 |
21 | 华东师范大学 |
22 | 苏州大学 |
23 | 华中科技大学 |
24 | 华中师范大学 |
25 | 西北大学 |
26 | 陕西师范大学 |
27 | 同济大学 |
28 | 郑州大学 |
29 | 北京理工大学 |
30 | 河北大学 |
31 | 黑龙江大学 |
32 | 南京师范大学 |
33 | 安徽师范大学 |
34 | 山东师范大学 |
35 | 湘潭大学 |
36 | 华南师范大学 |
37 | 西南大学 |
38 | 云南大学 |
39 | 北京科技大学 |
40 | 山西大学 |
41 | 内蒙古大学 |
42 | 安徽大学 |
43 | 西北工业大学 |
44 | 西北师范大学 |
45 | 新疆大学 |
46 | 扬州大学 |
47 | 中国石油大学 |
48 | 中国人民大学 |
49 | 山西师范大学 |
50 | 辽宁大学 |
51 | 上海师范大学 |
52 | 上海大学 |
53 | 浙江师范大学 |
54 | 河南大学 |
55 | 中国地质大学 |
56 | 湖北大学 |
57 | 广西师范大学 |
58 | 西安交通大学 |
59 | 天津师范大学 |
60 | 辽宁师范大学 |
61 | 延边大学 |
62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63 | 江苏师范大学 |
64 | 浙江理工大学 |
65 | 杭州师范大学 |
66 | 温州大学 |
67 | 中南民族大学 |
68 | 河北农业大学 |
69 | 沈阳化工大学 |
70 | 沈阳药科大学 |
71 | 长春理工大学 |
72 | 赣南师范学院 |
73 | 鲁东大学 |
74 | 湖北师范学院 |
75 | 四川师范大学 |
76 | 西华师范大学 |
77 | 云南师范大学 |
78 | 大连大学 |
79 | 宁波大学 |
80 | 中北大学 |
81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82 | 渤海大学 |
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硕士专业简介
一级学科/领域代码:0703 一级学科/领域名称:化学二级学科代码:070305 二级学科名称: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是化学下设的二级学科。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的研究主要涉及高分子材料的合成、结构、性能及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武汉工程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二级学科硕士点创建于2006年,为湖北省重点学科,现有硕士生指导教师20人,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8名。2010年以来,本学科点共招收硕士研究生260人。本学科点拥有独立的实验室面积600余平米,拥有总价值5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近3年已完成和正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62项,研究经费1000万元。发表SCI检索收录论文123篇。
本学科研究领域涉及生物医用高分子、光电功能高分子、聚合物的功能化与高性能化、天然与绿色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
2019年武汉纺织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考研预调剂信息
学校:武汉纺织大学
专业:工学->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理学
年级:2019
招生人数:2
招生状态:正在招生中
补充内容
武汉纺织大学薄膜材料研究室团队现有硕导6人,还需招收2名硕士研究生,高分子材料和轻化工程(染整方向)各一名。高分子材料为理科专业,轻化工程为工科专业,要求通过国家线。
本课题组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
1,高分子复合材料
2,功能纤维及纺织品
除了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纵向项目,也与湖北中烟展开长期的项目合作,同时与澳大利亚Flinders大学有长期良好的合作交流,欢迎同学们加入我们团队。
联系方式:穆晓庆3324623586@qq.com
武汉纺织大学化学070300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化学 [0703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武汉纺织大学
- 招生年份:2018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化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6(全日制)纺织品检测与分析 07(全日制)新型功能有机材料 |
|
招生人数: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8无机化学或601高等数学 ④818有机化学或819物理化学 |
|
备 注: |
2021武汉纺织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00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化学工程与技术 [0817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武汉纺织大学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17]化学工程与技术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全日制)分离过程与化工装备及腐蚀防护 02(全日制)绿色化学合成工艺与精细化学品设计与合成 03(全日制)材料化学工程(生物质材料与废旧纺织材料的资源化) 04(全日制)催化新材料与新技术 |
|
招生人数: | 15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19物理化学 |
|
备 注: | 复试科目 ①化学反应工程 ②专业英语 同等学力/跨专业考研加试科目 ①无机化学 ②分析化学 |
武汉纺织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简介
专业简介: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注重化工过程中基础理论、基本工艺和工程概念的培养,侧重于精细化学品的合成与应用,同时要求学生应具备化工过程模拟、设计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绿色化工”理念。
主要课程:
化工原理、有机化学、化学反应工程、分离工程、无机化工工艺学、精细化工工艺学、化工热力学、有机合成、化工设计、化工制图等。
就业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具有扎实的化工基础和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而受到用人单位和其它高校的一致好评,研究生录取率达30%,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毕业生多数在大中型化工企业、能源、环保、医药、精细化工企业以及化工设计单位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教学、工程设计、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
学制及学位:
本科,学制四年,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专业咨询联系人:
陈飞飞 18086473363 张艳波:13476047425专业咨询联系人:
2021武汉纺织大学化学070300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化学 [0703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武汉纺织大学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技术研究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化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6(全日制)纺织品检测与分析 07(全日制)新型功能有机材料 |
|
招生人数: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8无机化学或601高等数学 ④818有机化学或819物理化学 |
|
备 注: | 复试科目 ①基础化学实验 ②专业英语 同等学力/跨专业考研加试科目 ①分析化学 ②波谱分析 |
武汉纺织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轻化工程专业简介
专业简介:
我校轻化工程(染整方向)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湖北省品牌专业,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班)。本专业所在一级学科为湖北省重点、优势学科,建有“先进纺纱织造及清洁生产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湖北省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纺织纤维及制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纺织印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纺织印染清洁生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生物质纤维与生态染整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纺织印染虚拟仿真湖北省实践教学中心”和“武汉市印染清洁生产工程实验室”等一批高层次、高水平的教学及科研平台。
本专业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学生除了在校内完成专业理论学习外,还将在合作企业进行累计一年的专业实践学习;学生培养注重基于化学、化工专业基础理论基础上的分析并解决问题能力,尤其是复杂技术背景下对工程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系统扎实的专业理论、较强的创新能力、自觉的工程意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及熟练地实践技能。通过四年学习,使之成为能够在系统掌握化学、化工基础理论及专业实践技能的基础上,熟练地运用现代先进的科技成果在与化学、化工,尤其是纺织品化学加工相关领域中从事工业生产、工艺设计、产品开发、技术服务、教学科研、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本专业现有教师2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6人;博士13人。教师队中有湖北省“_”特聘教授1名和分别来自海内外的“阳光学者”特聘教授3名。本专业长期与国内外相关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长期保持着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聘请了20余名研究生兼职导师和客座教授,具有丰富的导师、科研资源和优良的科研条件。
主要课程:
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助剂化学、化工原理、染料化学、助剂化学、纤维化学与物理、织物整理、染整工艺原理、测色与计算机配色等。
就业前景:
毕业生就业率连年稳居全校前列;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政府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服务培训等;地域分布主要为:浙江、江苏、山东、福建、广东、上海、湖北等。
学制及学位:
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专业咨询联系人:
姜会钰 13018058520 崔莉:13007152152
专业咨询联系人:
姜会钰 13018058520 崔莉:13007152152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制药化学专业简介
学科门类:理学一级学科名称:化学 学科代码:0703Z2
一、学科点简介
制药化学是依托化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针对药物是一类特殊化合物的特点,产生的一种专属性技术基础学科,研究对象是制药的反应原理、合成路线、过程控制等方面所对应的化学知识。研究内容涉及药物筛选与设计、合成或制备、制药工艺路线、药物制剂形式(其中包括药用高分子材料、药用辅料的设计合成与应用)、药物质量分析等药物的研制、生产和流通环节的化学问题。
二、培养目标
制药化学硕士学位获得者必须德、智、体全面发展,热爱祖国,适应药学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较宽的知识面,熟悉所从事专业的研究方向的发展动向和了解最新科研成果,具有独立从事制药科学研究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具备科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素质,能在医药企业和政府部分从事药物的生产、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原则上不超过5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年。
四、主要研究方向
1、药物设计与合成反应:依据药物结构—活性的关系,采用组合化学、计算化学等方法,设计具有特定生物活性的新化学实体(NECs);同时,研究药物合成的反应类型和反应机理,为药物制造过程提供理论基础。
2、化学制药工艺研究:以绿色化学为基础,根据有机合成化学中的合成设计方法进行新路线的探索研究,采用正交设计或均匀设计获取最优的工艺参数,结合化学反应的机理和物质的性质进行制药过程控制,使得制备药物符合药品的质量标准和相应的国家规范要求,从而满足药物路线开发所遵循的最安全、最经济和最简捷的指导原则。
3、制剂工艺及药用高分子材料:从药物制剂的角度,以提高制剂产品生物利用度、稳定性和制备收率为目标,对制剂技术与药用高分子材料进行实验研究,揭示药用高分子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开发出能满足缓释控释、靶向作用,以及提高生物利用度、稳定性和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等要求的制剂材料和新工艺,为制剂工程化的设备与设施设计、安装和运行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
五、培养方式
根据培养目标,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可相应地分为课程学习阶段和论文工作阶段。为加强学生科学素质和工程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学习阶段和论文工作阶段应穿插完成科研与专业实习、实践环节。
硕士生应在入学后两周内制订出培养计划,一般情况下应在第一学年内按照培养计划完成所选课程全部学分,于第四学期末完成中期考核,并完成教学实践环节。
六、学分要求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最低总学分要求为33学分,其中最低修课学分要求为28学分(学位课22学分,非学位课6学分)、开题报告2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中期考核1学分、教学实践环节1学分。
七、学位论文工作
我院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方可申请答辩。
(1) 以第一作者身份或导师第一作者、学生第二作者公开发表或有正式录用通知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北大2014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2) 以第一作者身份或导师第一作者、学生第二作者公开发表或有正式录用通知SCI、EI、ISTP)收录论文1篇。
(3) 第一作者身份或导师第一作者、学生第二作者申请专利2项(要求申请专利已公开并有公开号)或授权专利1项。
(4) 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
(5) 导师横向同一项目一年内实际进账20-30万,从事本项目研究的学生学位论文达到学校学术型研究生的毕业条件,方可申请答辩,不能达到学院毕业要求的学生不超过1个;导师横向同一项目一年内实际进账30-40万(含30万),从事本项目研究的学生学位论文达到学校学术型研究生的毕业条件,方可申请答辩,不能达到学院毕业要求的学生不超过2个;导师横向同一项目一年内实际进账超过40万(含40万),所有从事该项目研究的学生论文达到学校学术型研究生的毕业条件,可申请答辩。注:从事本项目研究的学生指项目进账当年入校的研究生。
以上成果必须以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或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或湖北省新型反应器与绿色化学工艺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单位。
完成学位论文后,按《武汉工程大学授予硕士学位条例工作实施细则》申请学位答辩
武汉纺织大学化学070300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化学 [0703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武汉纺织大学
- 招生年份:2018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技术研究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化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6(全日制)纺织品检测与分析 07(全日制)新型功能有机材料 |
|
招生人数: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8无机化学或601高等数学 ④818有机化学或819物理化学 |
|
备 注: |
武汉纺织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邮政编码:430200
电话:027-59367589
Emai:jxxy@wtu.edu.cn
2021武汉纺织大学化学070300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化学 [0703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武汉纺织大学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化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全日制)现代分析技术 02(全日制)电化学能源 03(全日制)催化与界面化学 04(全日制)有机功能分子 (精细化学品合成) 05(全日制)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
|
招生人数: | 20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8无机化学或601高等数学 ④818有机化学或819物理化学 |
|
备 注: | 复试科目 01-05 ①基础化学实验 ②专业英语 同等学力/跨专业考研加试科目 01-05 ①分析化学 ②合成化学 |
武汉纺织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简介
化学与化工学院是学校最早培养本科生、研究生及留学生的学院。设有轻化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四个本科专业;设有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和纺织工程领域(染整方向)工程硕士点。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所在的“现代纺织技术”学科群入选湖北省“十三五”优势特色学科群,化学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2013年起,学院从印度、埃及、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国家招收全日制留学研究生。学院建有纺织印染清洁生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纺织印染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质纤维与生态染整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市生态染整及清洁生产工程中心、生物基纺织材料清洁生产与高值利用湖北省工程实验室、纺织印染虚拟仿真湖北省实验教学中心、再生资源研究所等教学与研究平台,有省部共建“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纺织材料绿色加工及其功能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校企共建石油(煤)化工低碳烃精制技术研发中心等科研平台。
学院现有教职工90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3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达80%以上、海外留学背景达50%以上。拥有湖北省人才项目11人、“阳光学者”特聘教授3人、“阳光学者”讲座教授2人等高层次人才。
近五年,学院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支撑计划等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80余项,横向课题170余项;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0余项;发表三大检索论文5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近80项。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成效显著,产生了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学院形成了“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优势学科与特色专业协调发展、立足行业、服务社会”的办学特色,重视文化育人,“崇真尚美、美在纺大,笃实好学、学在化工”蔚然成风。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创立“润禾”大学生科技创新园区,建立25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导师引导、课题研究、企业实践等方式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创新能力较强、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毕业生深得用人单位好评, 就业率、考研录取率均在全校名列前茅,平均每三名化工学子有一人考取研究生。目前设有企业奖学金10余项,学生获奖覆盖率达65%以上。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简介
1.专业名称、学制、学位
专业名称:化学工程与工艺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2.培养目标
立足湖北,面向中南,辐射全国,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大化工行业发展,为地方经济和行业建设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具备系统、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宽广的专业知识面,具有一定的对化工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研发能力和较强的工程设计能力,具有一定的市场开拓和认知能力,良好的外语及信息获取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能够从事化工、石油、石化、精细化工等相关领域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3.培养要求
培养以化学、化工为基础,具有系统、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广泛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适应性,具有对化工产品、工艺、设备、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的初步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知识: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素养。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系统掌握基础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等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掌握化工生产的基本原理,生产工艺过程与设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生产过程的设计与原理。
(2)能力:具有较好的自学能力、文献查阅与检索能力,以及一定的外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熟悉国家对于化工生产、设计、安全、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化工产品、工艺、设备、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的初步能力,具有综合利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化工生产技术经济分析与生产管理的初步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3)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交流与协作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4.专业特色
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始设于1972年的化学工程系,40余年来一直是武汉工程大学办学历史最长、师资力量最强、规模最大、培养质量最高的本科专业。本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三次通过教育部国家工程教育认证,2016年获6年认证期限,是省级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项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项目、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培养计划项目、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和湖北省“一流学科”重点建设专业。本专业以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为支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是我省该学科唯一的优势特色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B+级,在湖北省具有重要地位,在中南地区乃至全国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本专业拥有一支由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为代表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拥有化学反应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聘有来自中石油、中石化、湖北宜化、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湖北化工研究设计院等行企业专家作为校外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本专业在新型反应器与过程强化技术、资源化学工程与技术、新型催化剂与石油化工清洁生产技术、精细化学品与绿色化学工艺领域具有鲜明特色,建有磷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低品位磷矿资源开发利用”和“乙烯工程下游产品开发及过程强化”两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与武汉市共建了武汉化工新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承担“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省属高校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省属高校仅2项),形成了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以及产业化创新体系。近年来已经取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代表性成果。
本专业设有化学工程与工艺、精细化工、化工管理三个专业方向,侯德榜创新实验班和卓越工程师两个特色班。专业具有两大特色,一是工程特色显著,对化学反应、化工单元操作、化工过程与设备、工艺过程系统模拟优化等知识贯穿结合,使学生具有设计、优化与管理能力;二是专业口径宽、覆盖面广,使学生具有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的能力,在精细化学品、涂料及应用、高分子化工与工艺等方面更有研发和应用能力。
5.核心课程
基础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化工原理、化工机械设备基础、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分离工程、化工安全与环保、化工工艺学、化工设计、化工制图及CAD、化工系统工程。6.交流合作
国际交流:学校和学院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先后与英国朴茨茅斯大学、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拉法叶分校、韦恩州立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和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展开了一系列合作办学、学生交换,师资互访,共同科研等多方面的合作。国内交流:本专业与南京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校际交换生工作。
7.学生活动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本专业师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学术创新成果报告会、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各种实践创新与竞赛活动,并取得丰硕的成果。近五年,获湖北省大学生优秀学位论文37项;获 “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总决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1项;首届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二等奖1项,全国地球科学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性实习实验竞赛二等奖1项;首届全国“互联网+化学反应工程”课模设计大赛二等奖1项;湖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个人优秀奖1项;湖北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学术创新成果报告会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8.院长、教授或学生解读专业
本专业自1972年成立以来,经过4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我校实力最强、规模最大、培养质量最高的本科专业。本专业分别于2010年、2013年和2016年连续三次通过教育部国家工程教育认证,2016年获6年认证期限。本专业的支撑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B+级。本专业非常注重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多次获得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开设侯德榜创新实验班、化工卓越工程师班等特色班,注重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为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和化工设计培养了许多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为我国化工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队伍。历届毕业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优异成绩,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也为本专业吸引优秀生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9.毕业概况
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生主要服务于湖北地区,以及中南地区、泛珠三角区域和长三角区域等经济发达地区。学生毕业就业后5年左右时间能较好地适应不同性质的岗位工作要求,成长为业务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化工工程师和管理人员,成为用人单位的主要骨干力量。以湖北省化工医药行业为例,在产值1亿元以上的80余家大中型化工医药单位中,近70%的企业主要领导是我校的化学工程与工艺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近五年来,本专业30%左右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近43%左右的学生入职化工企业,近27%左右的学生选择了非化工行业进行发展。从毕业去向看,选择继续深造和入职化工企业的比例占到73%左右,本专业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培养,掌握了较强的专业知识,在化工行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社会认可度较高。10.优秀校友(按姓氏笔画排名)
丁一刚:武汉工程大学二级教授万勇:武汉市市长
王存文:武汉工程大学校长
王勤:武汉怡兴化工总经理
占寿祥:云浮联发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
纪志愿:上海华西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
沈喜洲:武汉工程大学二级教授
危义忠:南京炼油厂副总经理
余少发:襄樊市精信催化剂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汤吉彦:渤海化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宋开荣:湖北泽东化工集团董事局主席
何俊:湖北祥云(集团)副总经理
周剑凌:浙江物产集团宁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庞拴林:天津永利(碱厂)化工集团总经理
苟辉忠:四川天宇油脂化学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胡爱民:任黄冈市纪委书记
胡文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原军事医学研究所所长
胡迁林:中国石油化工联合会副秘书长
郭年华:青岛海洋涂料研究院的总工
雷进杰:江汉油田盐化工厂总厂长
解孝林: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蔡为权:武汉理工大学教授
11.校友评价
本专业高度重视校友评价,通过校友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校友进行跟踪调查工作。总体来看,校友对其在校期间所学到的化工专业知识满意度都很高,认为所学的专业知识对现有工作支持度也很高,对本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是满意的。校友对办学指导思想、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材建设与使用、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实践活动等的满意度达92%以上;对学校老师的学术水平、教书效果、教书育人、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都是认可的,满意的比例都在90%以上,尤其对我校老师的敬业精神的满意度达到96%;有95%的校友满意自己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有95%的校友对现工作岗位满意。能源化学工程
1.专业名称、学制、学位
专业名称:能源化学工程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2.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具备系统掌握化学和能源转化与利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能源结构、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的基本化工过程,具备较强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市场认知能力,具有良好的外语及信息获取能力,能够在石油、煤化工、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能源高效转化、化工用能评价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生产设计和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工程技术人才。
3.培养要求
培养具有系统、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广泛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适应性,具有对能源高效清洁利用的研究、化工用能评价以及可再生能源开发的初步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知识: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素养。系统掌握基础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等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掌握能源化工过程与设备、新能源开发以及节能减排等专业知识;了解能源化学工程发展的最新动态。
(2)能力:具有较好的自学能力、文献查阅与检索能力,以及一定的外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熟悉国家关于能源高效利用、加工、转化、安全、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清洁能源的制备、存储及其转化的基本技能;掌握能源的清洁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技能;具有对能源高效清洁利用以及可再生能源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初步能力。
(3)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文化素质、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4.专业特色
妥善解决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和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之间的矛盾是我国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本科首批专业之一,在能源化工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设立旨在为国家培养能源和环境建设方面急需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近年来,本专业获多项省部及国家级奖项,包括: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中国化工教育科学研究成果(高校)一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中国石油和化工教育科学研究论文奖(本科)二等奖2项及一等奖1项等,本专业在2016-2017年度全国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排名中名列前十。
5.核心课程
基础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分离工程、石油加工工程、能源化工导论、能源转化催化原理、清洁能源技术。
6.交流合作
本专业具有稳定的实习基地,包括:武汉石化、荆门石化、长岭炼化、岳阳石化等,同时本专业积极与国内外高校、公司合作办学;同时,学院与青岛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建立了能源化工学科交流学习平台。
7.学生活动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以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中心为平台,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师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湖北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学术创新成果报告会等各种实践创新与竞赛活动,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同时,学院积极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加强学生思想引领、文体活动、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培养。学院开展“学霸近距离”“榜样的故事”等线上专栏聚焦典型人物,每年举办“工大青年说、“四进四信”、“英雄颂”、“辩论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积极倡导活力三走运动,学院学子在运动会、“冬季长跑”、“五大杯”赛事中荣获佳绩,学院学子多次在省运会、校运会上斩获冠军。
8.院长、教授或学生解读专业
能源化学作为化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是掌握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综合利用,普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知识、实现能源科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科学技术基础,是国家战略性本科专业。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中强调以"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为特色,扎实的化学化工基础知识和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知识使毕业学生能够适应涉及化学、化工、传统和新能源加工等领域的广泛需求。
9.毕业概况
毕业生工作领域包括:煤化工行业、天然气化工行业、电厂化工综合利用行业、生物能源化工行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理行业、石油加工行业、石油化工行业、天然气行业、城市燃气、分析检测、催化剂生产和研发行业。可以在这些行业从事设计、科学研究、技术管理等工作或继续深造。2017届学生考研率达35%,研究生录取学校包括: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世界排名前100)、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
10.校友评价
武汉工程大学是一所优秀的学校,是一个学习的好地方,能源化工专业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严格的学习制度,负责任的老师,并且学校有丰富的课外活动,教学设备比较齐全,重视学生心理问题,能够及时了解学生,改正其不足。在能源化工专业学到了大量能源化工的知识,培养了肯实践、敢创新、有潜力的特点和勤奋、务实的作风,为走上工作岗位或求学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制药工程
1.专业名称、学制、学位
专业名称:制药工程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2.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湖北,面向全国,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制药行业发展。培养学生拥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与专业素养,掌握制药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具备较强的专业信息获取与认知能力、分析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及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医药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生产运行、质量管理、工程设计和教育等工作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3.培养要求
培养具有系统、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广泛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适应性,具有对药类产品研究、开发、工程设计的初步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知识: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掌握数学,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科技写作等工具性知识;精通与专业相关的化学、药学和工程学等主干学科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制药工程专业知识;了解与制药工程相关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以及产业发展状况。
(2)能力: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包括归纳、整理、分析数据,写作论文,学术交流能力);获取、更新和拓展知识的能力;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设计,执行和管理能力;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3)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文化素质、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4.专业特色
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始设于1972年,前身为化学制药专业,是全国创办最早的两个工科制药专业之一,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师资雄厚。本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拥过制药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资源共享课程以及国家“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项目,其学科支撑为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生物化工、制药化学(自设)、制药工程(自设)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制药工程专业的办学质量和声誉具有较高知名度,办学水平较高、办学实力较强。2017年,我校制药工程专业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全校通过专业认证的两个专业之一。
5.核心课程
药理学、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化学、制药反应工程、制药分离工程、制药工艺设计、化学制药工艺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制药工程导论、制药过程安全与环保。
6.交流合作
国际交流:为提高学院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化工与制药学院制药工程专业与英国朴茨茅斯大学、英国德蒙福特大学已签署合作培养协议。学生在校学习2-3年后,符合条件者可申请进入这些学校继续攻读学士或硕士学位,毕业后可同时获得武汉工程大学和境外大学的两个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国内交流:学院与青岛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制药工程学科交流学习平台,2014-2016年,制药工程专业共派出学生3名,接收外校学生2名进行交换培养。
7.学生活动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以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中心为平台,制药工程专业师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全国学生制药工程研究征文比赛、湖北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学术创新成果报告会等各种实践创新与竞赛活动,并取得丰硕的成果,近3年获全国一等奖5项、二等项8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高,科研资源、社会资源的人才培养效益获得充分发挥。
8.院长、教授或学生解读专业
自建校以来,经过40余年的专业建设与发展,我校制药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荣获得过2005年、2009年、2013年、2017年四次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取得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研究成果。为医药生产、产品研发、过程控制、质量管理和工程设计培养了许多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为我国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队伍。历届毕业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优异成绩,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也为本专业吸引优秀生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9.毕业概况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大多数服务于医药及其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包括药品生产企业、工程设计单位、药品检验单位、药品行政管理部门、药品经营企业、医药教育单位、药物研究开发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新药开发、生产管理、质量控制和医药营销及管理等工作。此外,部分毕业生就业于与制药工程专业相关的其他企事业单位。另有部分毕业生进一步攻读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出国留学等。本专业社会需求情况良好,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6.8%,从事与本专业直接相关工作的平均比率(专业对口率)77.6%,从事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工作的平均比率(专业相关率)91.2%。
10.优秀校友(按姓氏笔画排名)
刘从德:新华集团董事、总经理
阮长友:黄石燕舞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珩:武汉工程大学三级教授
张奇:中国医药集团武汉医药设计院院长
金学平:武汉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环境与化学学院院长
肖俐伶:远大集团常务副总经理
杨家柱: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涂荣华: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医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袁巍:山东医药设计院武汉分院设计室主任(院长助理)
徐进:武汉仁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廖森: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11.校友评价
学生就业后5年左右时间能较好地适应不同性质的岗位工作要求,成长为业务水平高、工程能力强的制药工程师和管理人员,逐步成为用人单位的主要骨干力量。在近40年的办学过程中,本专业为湖北省、江浙地区乃至全国输送了大量制药专业人才,涌现了一批企业栋梁、科研技术骨干,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本专业学生基础扎实、肯实践、敢创新、有潜力的特点和勤奋、务实的作风,深受制药企业的普遍好评。
药物制剂
1.专业名称、学制、学位
专业名称:药物制剂
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化学、药学和工程学的科学与工程基础、药物制剂专业知识和从事药品及相关化学品的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能力,在工程应用研究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研究开发型和技术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在科研院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和制药及相关企业从事创业、产品开发、工程设计、教学研究、科学管理及技术服务等工作。
3.培养要求
培养具有系统、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广泛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适应性,具有对药剂产品研究、开发、工程设计的初步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知识: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科技写作等方面的工具性知识;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根据本专业确定的化学、药学和工程学等主干学科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制药工程专业方向知识;根据学校的优势和特色,突出生物、化学或现代中药制药工程等方向的应用知识;了解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以及相关产业发展状况。
(2)能力: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更新知识和拓展知识的能力,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以及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有综合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的综合实验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综合能力;具有创造性思维设计、创新技术开发及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3)素质: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全的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强烈的现代意识和亲善的人际交往意识;具备从事药品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及环境保护研究等所应有的科学素养,贯彻求实创新的意识;具有综合分析素养、革新精神和价值效益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文娱活动和卫生习惯,拥有良好的身体与心理素质。
4.专业特色
药物制剂专业为湖北省重点学科生物化工的支撑专业,校级品牌专业。目前本专业师资都具有博士学历,拥有固体制剂实验室、片剂溶出测定实验室、含量分析实验室等。拥有校级双语教学课程《药物化学》、校级考试改革课程《天然药物化学》和省级精品课程《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
5.核心课程
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人体解剖与生理学、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工业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生物药剂学及药代动力学、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
6.交流合作
国际交流:为提高学院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化工与制药学院制药工程专业与英国朴茨茅斯大学、英国德蒙福特大学已签署合作培养协议。学生在校学习2-3年后,符合条件者可申请进入这些学校继续攻读学士或硕士学位,毕业后可同时获得武汉工程大学和境外大学的两个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7.学生活动
学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药物制剂专业学生积级参加“全国制药工程设计大赛”、“化工(化学)学术创新成果报告会”等各种实践创新与竞赛活动,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高。
8.院长、教授或学生解读专业
药物制剂专业主要培养是以药物剂型研究、新制剂开发以及制剂工艺设计为主体特色,能运用药物制剂专业知识解决工程设计、研究开发、生产运行等实际问题的药物制剂高级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在药物剂型开发、药物制剂工程等相关专业领域以及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也可以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
9.毕业概况
药物制剂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在药物制剂和制剂技术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改进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工作,可以在医药及相关企业承担药物制剂研发、药物质量管理、生产工艺操作、制剂工艺研究、药品研发、药事管理规范以及药品销售等工作,还有部分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或者留学。本专业社会需求良好,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10.优秀校友(按姓氏笔画排名)
万武波:浙江工业大学校聘副教授
刘大鹏:武汉赛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
刘晓鸣: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制剂分厂技术总监
刘波:人福普克药业(武汉)有限公司高级研发总监,湖北省“百人”计划
朱胜节:福安药业集团湖北人民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严春艳: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客户经营部总经理
张锐:浙江司太立制药有限公司制剂部部长
金放:武汉工程大学教授
陶娟: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制剂分厂副厂长
窦燕峰:石药集团百克(山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11.校友评价
我校的药物制剂专业具有明显的工科特色,一直注重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办学二十多年来,为中南地区、江浙地区乃至全国制药企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毕业生在药物制剂生产、质检、质控、药事法规管理等各个环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有相当部分的毕业生在全国各高校进行相关专业的深造。毕业生具有较强的专业适应能力和较高的专业素养,基础厚实、动手能力强、富有社会责任感,受到用人单位及相关兄弟院校专家的首肯。
武汉纺织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联系方式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化学与化工学院邮编:430200
电话:027-81924375 027-59367336
化学考研院校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化学 专业代码:070300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化学
专业介绍
北京化工大学为例
理学院化学一级学科下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二级学科,于2006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012年成为北京市化学一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评估中心组织的科学评估中,我校化学一级学科位居前列。2018年3月份,化学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
本学科经长期发展已形成一支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思想活跃、勇于创新的教学科研队伍,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1人、中组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13人。现有教授44人、副教授4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3人,45岁以下教师已成为学术带头人的主体。
本学科依托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近代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系、无机化学系、有机化学系、分析化学系、化学生物系及分析测试中心进行建设。在注重基础和理论研究的同时,将研究工作向下游延伸,形成了“基于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实际需求凝炼科学问题-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程化及产业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特色发展模式。经多年发展,逐渐形成了超分子插层组装化学、纳米结构与限域催化化学、资源与环境分析化学及安全分析、清洁能源材料与电化学、功能有机化学、纳微尺度的计算化学、化学生物学以及纳米化学与功能器件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通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近三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项目170余项。纵向科研经费到款10294万元,与企业合作项目横向科研经费到款4421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248余篇,其中SCI收录972篇,EI收录1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75件,授权专利224件。
在为研究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科研环境的同时,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法国、英国等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实质性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了研究骨干定期互访、联合承担科研项目及联合培养双学位博士研究生等。
专业点分布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北京化工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天津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中北大学 内蒙古大学 大连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延边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吉林化工学院 黑龙江省科学院 东北石油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江苏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温州大学 绍兴文理学院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 华侨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鲁东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河南师范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三峡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湘潭大学 湖南理工学院 南方科技大学 中山大学 深圳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 贵州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喀什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703 化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69 所,本次参评66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50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01 | 北京大学 | A+ |
2 | 10003 | 清华大学 | A+ |
3 | 1035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 |
4 | 10055 | 南开大学 | A |
5 | 10183 | 吉林大学 | A |
6 | 10246 | 复旦大学 | A |
7 | 10384 | 厦门大学 | A |
8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 A- |
9 | 10284 | 南京大学 | A- |
10 | 10335 | 浙江大学 | A- |
11 | 10386 | 福州大学 | A- |
12 | 10486 | 武汉大学 | A- |
13 | 10532 | 湖南大学 | A- |
14 | 10558 | 中山大学 | A- |
15 | 10610 | 四川大学 | A- |
16 | 10010 | 北京化工大学 | B+ |
17 | 10027 | 北京师范大学 | B+ |
18 | 10200 | 东北师范大学 | B+ |
19 | 10247 | 同济大学 | B+ |
20 | 10251 | 华东理工大学 | B+ |
21 | 10269 | 华东师范大学 | B+ |
22 | 10285 | 苏州大学 | B+ |
23 | 10422 | 山东大学 | B+ |
24 | 10459 | 郑州大学 | B+ |
25 | 10487 | 华中科技大学 | B+ |
26 | 10511 | 华中师范大学 | B+ |
27 | 10635 | 西南大学 | B+ |
28 | 10697 | 西北大学 | B+ |
29 | 10718 | 陕西师范大学 | B+ |
30 | 10730 | 兰州大学 | B+ |
31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学 | B |
32 | 10108 | 山西大学 | B |
33 | 10141 | 大连理工大学 | B |
34 | 10145 | 东北大学 | B |
35 | 10319 | 南京师范大学 | B |
36 | 10370 | 安徽师范大学 | B |
37 | 10426 | 青岛科技大学 | B |
38 | 10445 | 山东师范大学 | B |
39 | 10476 | 河南师范大学 | B |
40 | 10533 | 中南大学 | B |
41 | 10542 | 湖南师范大学 | B |
42 | 10561 | 华南理工大学 | B |
43 | 10574 | 华南师范大学 | B |
44 | 10673 | 云南大学 | B |
45 | 11117 | 扬州大学 | B |
46 | 10075 | 河北大学 | B- |
47 | 10118 | 山西师范大学 | B- |
48 | 10126 | 内蒙古大学 | B- |
49 | 10212 | 黑龙江大学 | B- |
50 | 10255 | 东华大学 | B- |
51 | 10270 | 上海师范大学 | B- |
52 | 10357 | 安徽大学 | B- |
53 | 10403 | 南昌大学 | B- |
54 | 10414 | 江西师范大学 | B- |
55 | 10475 | 河南大学 | B- |
56 | 10530 | 湘潭大学 | B- |
57 | 10602 | 广西师范大学 | B- |
58 | 10699 | 西北工业大学 | B- |
59 | 10736 | 西北师范大学 | B- |
60 | 10755 | 新疆大学 | B- |
61 | 11414 | 中国石油大学 | B- |
62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C+ |
63 | 10019 | 中国农业大学 | C+ |
64 | 10028 | 首都师范大学 | C+ |
65 | 10140 | 辽宁大学 | C+ |
66 | 10165 | 辽宁师范大学 | C+ |
67 | 102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C+ |
68 | 10280 | 上海大学 | C+ |
69 | 10345 | 浙江师范大学 | C+ |
70 | 10346 | 杭州师范大学 | C+ |
71 | 10351 | 温州大学 | C+ |
72 | 10394 | 福建师范大学 | C+ |
73 | 10524 | 中南民族大学 | C+ |
74 | 10559 | 暨南大学 | C+ |
75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学 | C+ |
76 | 11658 | 海南师范大学 | C+ |
77 | 10065 | 天津师范大学 | C |
78 | 10094 | 河北师范大学 | C |
79 | 10184 | 延边大学 | C |
80 | 1028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C |
81 | 10291 | 南京工业大学 | C |
82 | 10299 | 江苏大学 | C |
83 | 10338 | 浙江理工大学 | C |
84 | 10373 | 淮北师范大学 | C |
85 | 10423 | 中国海洋大学 | C |
86 | 10427 | 济南大学 | C |
87 | 10446 | 曲阜师范大学 | C |
88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C |
89 | 10512 | 湖北大学 | C |
90 | 10534 | 湖南科技大学 | C |
91 | 10560 | 汕头大学 | C |
92 | 10611 | 重庆大学 | C |
93 | 10186 | 长春理工大学 | C- |
94 | 10203 | 吉林师范大学 | C- |
95 | 10231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C- |
96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学 | C- |
97 | 10290 | 中国矿业大学 | C- |
98 | 10320 | 江苏师范大学 | C- |
99 | 10385 | 华侨大学 | C- |
100 | 10490 | 武汉工程大学 | C- |
101 | 10513 | 湖北师范大学 | C- |
102 | 10657 | 贵州大学 | C- |
103 | 10691 | 云南民族大学 | C- |
104 | 11258 | 大连大学 | C- |
105 | 11646 | 宁波大学 | C- |
化学考研考什么
应用化学专业考研科目:院、系所 | 专业代码及名称 | 研究方向 | 招生人数 | 考试科目 | 备注 |
2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021-64253230)(商老师) | 081704应用化学 | 01精细化学品化学与技术 | 54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2物理化学或803有机化学 | ▲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国家重点学科;△省(区、市)或部委重点学科 研究方向(01)限考803有机化学 |
02有机、无机功能材料化学及其应用 | |||||
03光催化和应用光化学 | |||||
应用化学考研参考书: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人数 | 考试科目 | 参考书目 | 备注 |
024 化学化工学院(电话:83686232) | 145 | |||
081704应用化学 | ||||
01 化学混合物的精细分离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2 数学二④807 化工原理 复试科目:2401 化学实验理论;2402 化学实验技术操作;2405 英语听力 | 《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技出版社。复试参考书目:初试参考书目及《大学化学实验》南京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相关无机、有机化学实验书。 | 全院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规模共计105名。不接受单独考试。录取方法:严格执行差额复试;按照1:1.2比例由高分到低分确定复试名单;复试后,按复试成绩加初试的两门专业课成绩在应用化学专业考生范围内重新排序,最后确定录取名单(复试不及格者不参加录取排序)。 应用化学专业录取人数由学院当年制定的硕士生招生政策确定。 | |
02 化学废气废水的资源化 | ||||
03 绿色反应与分离过程一体化 | ||||
04 膜分离与绿色吸收过程 | ||||
05 绿色催化反应过程 |
应用化学研究生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由于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备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就业前景美好。
化学考研考什么
化学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
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化学参考书目
01-04方向:
《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曹锡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化学》(上、下册)傅献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南京大学方惠群等编著,科学出版社。
《有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胡宏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孙德坤、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习题集》侯文华、淳远、姚天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结构化学》江元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05方向:
《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曹锡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化学》(上、下册)傅献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南京大学方惠群等编著,科学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余学海、陆云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第二版)潘祖仁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1方向:
《普通物理》(第一、二、三册)程守洙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孙德坤、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习题集》侯文华、淳远、姚天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
《结构化学》江元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化学研究方向
以复旦大学为例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学习方式 | 人数 | 考试科目 | 备注 |
---|---|---|---|---|
022 化学系 | 57 | 本系拟招收学术学位推免生40人。实际招生数视生源情况调整。 | ||
070301 无机化学(学术学位) | 11 |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7人。 | ||
01固态材料化学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
02丰产元素化学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
03配位化学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
04金属有机化学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
05生物无机化学与蛋白质化学 | 全日制 |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
06有机光电功能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
070302 分析化学(学术学位) | 6 |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5人。 | ||
01色谱方法和高效分离分析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
02化学生物分析和蛋白质组分析 | 全日制 |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72细胞生物学 |
||
03现代电分析化学及传感技术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
04天然药物分离分析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
070303 有机化学(学术学位) | 13 |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9人。 | ||
01物理有机化学 02有机合成化学 03超分子材料化学 04药物合成化学 05有机大分子化学 06天然产物化学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
070304 物理化学(学术学位) | 21 |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16人。 | ||
01表面化学与催化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
02复相催化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
03电极过程和高能化学电源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
04量子化学与分子模拟 | 全日制 |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0量子力学;④836普通物理 |
||
05化学反应动力学和激光化学 | 全日制 |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0量子力学;④836普通物理 |
||
06结构化学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
07光化学和反应动力学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
08分子筛催化和功能材料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
09固态材料化学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
10工业催化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
11新型化学电源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
0703Z1 ★化学生物学(学术学位) | 4 |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3人。 | ||
01功能生物分子的化学基础 02生物分子的分离和鉴定 03药物和医用材料的分子设计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
085216 化学工程(专业学位) | 2 | 本专业拟招收全日制2人,学制2年。本专业不招收推免生。 | ||
01精细有机化学 02分析仪器技术与仪器分析 03功能材料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959基础化学 |
化学就业前景
化学专业的就业形势良好。在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消费升级等因素的拉动下,石化化工产品市场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随着能源、建材、家电、食品、服装、车辆及日用品的需求增加,化学专业人才需求也逐渐增加。
化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民人均收入将比2010年翻一番,社会整体消费能力将增长120%以上,居民消费习惯也将从“温饱型”向“发展型”转变,对绿色、安全、高性价比的高端石化化工产品的需求增速将超过传统产业。
社会消费能力的增长将带动相关能源、建材、家电、食品、服装、车辆等行业的发展,以上行业都是化学专业毕业生可进入的行业。
化学专业就业方向
化学专业的就业范围还是比较广的。化学系的毕业生主要在化学及其相关领域,如化工、生物、医药、材料、环境、农业、食品、检验检疫、环境、国防、能源、信息等行业从事生产与科研工作,从事教师职业、报考政府机关公务员也是不错的选择。此外,有一些毕业生立志当科学家、搞研究,他们就选择在国内外深造,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2022化学专业考研群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武汉纺织大学考研分数线、武汉纺织大学报录比、武汉纺织大学考研群、武汉纺织大学学姐微信、武汉纺织大学考研真题、武汉纺织大学专业目录、武汉纺织大学排名、武汉纺织大学保研、武汉纺织大学公众号、武汉纺织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武汉纺织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武汉纺织大学化学考研 推荐
- 武汉纺织大学化学考研
- 武汉纺织大学化学考研参考书目
- 武汉纺织大学化学考研QQ群
- 武汉纺织大学化学考研难吗
- 武汉纺织大学化学考研考试科目
- 武汉纺织大学化学研究生分数线
- 武汉纺织大学化学研究生一对一辅导
- 武汉纺织大学化学研究生辅导
- 武汉纺织大学化学考研辅导
- 武汉纺织大学化学考研参考书目
- 武汉纺织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保研夏令营
- 武汉纺织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保研
- 武汉纺织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保研细则
- 武汉纺织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保研条件
- 武汉纺织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保研夏令营
- 武汉纺织大学化学考研论坛
- 武汉纺织大学化学考研分数线
- 武汉纺织大学化学考研真题
- 南京农业大学化学考研
- 吉首大学化学考研
- 长春理工大学化学考研
- 安徽工业大学化学考研
- 上海科技大学化学考研
- 河南大学化学考研
- 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学考研
- 西北民族大学化学考研
- 长春工业大学化学考研
- 济南大学化学考研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考研
- 湖北大学化学考研
- 中北大学化学考研
- 上海理工大学化学考研
- 上海大学化学考研
- 大连工业大学化学考研
-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考研
- 宁波大学化学考研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化学考研
- 北京理工大学化学考研
- 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学考研
- 湘潭大学化学考研
- 济南大学化学考研
- 江苏大学化学考研
-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考研
- 武汉科技大学化学考研
- 烟台大学化学考研
- 新疆农业大学化学考研
- 武汉纺织大学化学考研
- 苏州大学化学考研
- 成都理工大学化学考研
- 东北林业大学化学考研
- 江西农业大学化学考研
- 齐鲁工业大学化学考研
- 苏州大学化学考研
- 新疆大学化学考研
-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考研
-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考研
- 黑龙江大学化学考研
- 西安交通大学化学考研
- 山西师范大学化学考研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考研
- 武汉大学化学考研
- 河南科技大学化学考研
- 安徽工业大学化学考研
- 内蒙古大学化学考研
- 天津大学化学考研
- 海南师范大学化学考研
- 浙江理工大学化学考研
- 中国农业大学化学考研
- 湖北大学化学考研
- 长春工业大学化学考研
- 贵州大学化学考研
- 安徽农业大学化学考研
- 三峡大学化学考研
- 长春师范大学化学考研
- 江西师范大学化学考研
- 华东交通大学化学考研
- 天津城建大学化学考研
- 温州大学化学考研
武汉纺织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武汉纺织大学考研网由武汉纺织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武汉纺织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武汉纺织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