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学还阅读了:[西南大学考研真题免费下载] [西南大学历年保研笔试/面试真题汇.pdf] [西南大学预推免信息汇总表.xls] [西南大学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西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西南大学研究生分数线]
[西南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西南大学考研难吗]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
[西南大学考研群]
[西南大学研究生学费]
[西南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历年汇总)]
[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的社会工作专业高级人才,使学生具有较高的社会工作理论素养和实务经验,熟悉社会政策,具有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及反思能力,并在中国社会服务、社会管理和研究领域扮演核心角色。
2.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2)掌握国际国内社会工作发展状况及趋势;
(3)具备牢固的社会科学知识基础和视野广阔的理论分析能力,熟悉我国社会政策;
(4)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督导、评估和研究能力;
(5)具备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融合能力和反思能力,胜任针对不同群体及领域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
二、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三、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一般为社会工作及相关专业或具有一定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其他专业的学士学位获得者。
四、学习年限和培养方式
1. 实行学分制,学生须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按照教学计划和相关规定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分;
2. 教学方式采取课堂讲授、案例研讨和专业实习等多种形式,重视实践教学;
3. 重视实习环节,学生须在专业教师督导与机构督导指导下,于规定时间内完成不少于800小时的专业实习;
4. 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导师组应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并吸收社会服务部门与管理部门的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参加;实行双导师制,即学校专职教师与有实际工作经验和研究水平的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共同指导。
五、课程设置
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应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内容应体现宽广性、综合性、实用性和前沿性。总学分应不少于36学分,其中公共课6学分、专业及领域课16学分,选修课不低于8学分,专业实践实习6学分。
类型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开课学期 | 学时 | 学分 |
任课 教师 |
考核 方式 |
备 注 | |
必 修 课 |
公 共 课 |
11035200002 | 政治理论课 | 1 | 54 | 3 | 研究生院 | 考试 | |
11035200001 | 外语 | 1 | 70 | 3 | 研究生院 | 考试 | |||
专业及 领域 课 |
11035200003 | 社会工作理论 | 1 | 54 | 3 | 周永康等 | 考试 | ||
11035200004 | 高级社会工作实务 | 1 | 54 | 3 | 齐 芳等 | 考试 | |||
11035200005 | 社会工作伦理 | 1 | 36 | 2 | 陆 林等 | 考试 | |||
11035200006 | 社会研究方法 | 2 | 54 | 3 | 潘孝富等 | 考试 | |||
11035200007 | 社会政策分析 | 2 | 54 | 3 | 秦启文等 | 考试 | |||
11035200008 | 学位论文研修 | 2 | 36 | 2 | 导师组 | 考查 | |||
选 修 课 |
11035200009 | 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 | 1 | 36 | 2 | 格明福等 | 考查 | ||
11035200010 | 福利社会学 | 1 | 36 | 2 | 何 健等 | 考查 | |||
11035200011 | 发展社会学 | 1 | 36 | 2 | 甘会斌等 | 考查 | |||
11035200012 | 社会保障制度 | 1 | 36 | 2 | 梅 哲等 | 考查 | |||
11035200013 |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 | 2 | 36 | 2 | 陆 林等 | 考查 | |||
11035200014 | 社会统计分析 | 2 | 36 | 2 | 石 伟等 | 考试 | |||
11035200015 | 个案管理 | 2 | 36 | 2 | 张永红等 | 考查 | |||
11035200016 | 社会工作督导 | 2 | 36 | 2 | 杨爱华等 | 考查 | |||
11035200017 | 社会服务组织管理 | 2 | 36 | 2 | 杨 毅等 | 考查 | |||
11035200018 |
社区发展项目规划 与评估 |
2 | 36 | 2 | 周永康等 | 考查 | |||
11035200019 | 农村扶贫与发展研究 | 2 | 36 | 2 | 李 强等 | 考查 | |||
11035200020 | 中国乡村治理研究 | 2 | 36 | 2 | 周绍宾等 | 考查 | |||
11035200021 | 城乡统筹与社会工作 | 2 | 36 | 2 | 王志章等 | 考查 | |||
11035200022 |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 | 2 | 36 | 2 | 刘云艳等 | 考查 | |||
11035200023 | 学校社会工作 | 2 | 36 | 2 | 冯 维等 | 考查 | |||
11035200024 | 医务社会工作 | 2 | 36 | 2 | 张龙杰等 | 考查 | |||
11035200025 | 亲子关系辅导 | 2 | 36 | 2 | 张永红等 | 考查 | |||
11035200026 | 心理咨询与辅导 | 2 | 36 | 2 | 潘孝富等 | 考查 | |||
11035200027 | 中外社区建设比较研究 | 2 | 36 | 2 | 杨 刚等 | 考查 | |||
11035200028 | 城市社会工作 | 2 | 36 | 2 | 张海燕等 | 考查 | |||
11035200029 | 城市社区矫正 | 2 | 36 | 2 | 汪 力等 | 考查 | |||
11035200030 | 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 | 2 | 36 | 2 | 陈 永等 | 考查 | |||
必修 环节 |
人文社科讲座(不少于8次) | 1-2 | 提交报告手册,学院核查 | ||||||
文献阅读综述及论文开题报告(第二学期完成) | 2 | 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学院提交文献综述、选题报告各一份 | |||||||
专业实践环节(分2次进行) | 1-3 | 800小时 | 6 | 实习单位和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向学院提交实习计划、周记、总结等 |
六、学位论文与论文答辩
学生学位论文应在双导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撰写学位论文的时间(从开题论证日至论文答辩日)不得少于1年。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实践,具有明确的社会工作背景和实用价值,论文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理论、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相关服务、管理等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形式可以是项目设计与评估、实务研究、政策研究等。综述性论文不得作为学位论文。论文写作必须规范(包括对参考文献的引用),字数一般应在2—4万字之间。
攻读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至少应有2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均应至少有一名来自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参加。作者的指导教师不参与其本人的论文评阅与论文答辩,论文评阅人不得兼任答辩委员会成员。论文答辩等工作按《西南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执行。
七、学位授予与毕业
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及必修环节,取得规定学分,按规定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相应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按国家毕业生就业政策“自主择业”,学校对其就业进行指导,按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程序办理就业与派遣手续。
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应用心理硕士培养方案
全日制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一)总体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各相关职业领域要求、具备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具体来说,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专业态度,在政治思想素质、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应用方面全面协调发展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在临床与咨询心理、司法与犯罪心理、组织与管理心理、学校心理学四个领域开展心理学应用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二)基本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2)掌握心理科学的基本原理、知识和技术,并能综合应用于一定领域,以解决实际问题;
(3)能综合运用心理科学的专业知识于这些领域(但不限于):组织行为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安全管理与公共危机应对、工作压力管理、人员选拔与测评、市场营销、经济决策与投资管理、广告策划、心理咨询与治疗、情绪调节与训练、心理危机干预与防御、灾害救助与心理康复、工业与工程设计、产品可用性评估、环境设计、体育心理训练、艺术与传媒、军事、儿童青少年及特殊人员教育、家庭与职业辅导、人口健康管理和社区服务等。
(4)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专业外语资料。
二、学习方式与年限
全日制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方式为全脱产学习。2018级起学习年限为3年,专业实践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学位论文安排在第五学期进行。
三、培养方式
1.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2.具体培养方式
(1)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着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务能力培养;
(2)成立导师组,采取集体培养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导师组应吸收企事业单位等实践一线的高级管理人员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实践专家参加;
(3)加强教学与实践的联系和交流,注重与社会单位及行业协会的交流,聘请企业、公共管理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和专家参与教学及培养工作;
(4)采取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安排一定的实习时间,同时须完成学位论文。必修课的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其中考试课的科目数不得低于总科目数的50%。
3.专业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
1 | 临床与咨询心理 | 该方向主要围绕心理健康、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方法和技术开展应用实践研究,并在实践研究中培养学生扎实而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提高其创造性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 |
2 | 司法与犯罪心理 | 该方向主要围绕罪犯心理与行为矫治、罪犯人格重塑以及犯罪现场心理痕迹识别、犯罪现场心理重建等方面开展应用实践研究,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罪犯心理分析、现场心理识别以及罪犯行为矫正的专业技能,提高其创造性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 |
3 | 组织与管理心理 | 该方向主要围绕企事业单位的人才测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心理以及企业EAP的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人力资源测评、人力资源管理和EAP的专业技能,提高其创造性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 |
4 | 学校心理学 | 该方向主要围绕中小学教师职业心理健康、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中小学生学习策略、中小学生身心发展障碍、中小学教学心理以及网络学习心理等方面开展实践研究,并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心理方面系统而扎实的专业知识,提高其创造性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
4.培养流程
专业硕士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学位论文与实践教学并重的原则,用于学位论文和专业实践的时间不得少于1年。 1.制定培养计划 第一学期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形成正式材料上交。材料一式两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报学院(所、中心)备案,并在研究生院mis系统完成登录填报。 2.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的重要环节。第二学期在阅读文献、见习实践的基础上,于学期末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学院(所、中心)根据研究生选题情况,按二级学科成立若干开题报告审查小组。审查小组由具有研究生培养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对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 3.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时间为半年,具体实践的学期根据培养情况确定。专业实践的原则上要求到学院或学校的实践基地进行。自行联系实践单位的,要求必须备齐三个材料:一是实践单位的同意接收函,二是自己的申请书,三是家长知情同意书。 专业实践期间,要求学生完成专业实践报告手册,实践结束后,实践单位根据其表现给出实践成绩,实践成绩按照百分制评定,60分为及格线,不合格的将不能获得学分。 4.学位论文中期进展及检查(列出时间、具体组织形式等) (1)时间:第五学期(每年12月); (2)具体组织形式:由各学科负责人组织同行专家进行检查。 |
四、课程学习及必修环节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 30 学分。
1.应修学分及必修环节
攻读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在两年内应修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其中必修课程不少于18学分,专业实践不少于4学分。选修课程可以根据课程模块来进行选择,选修最少不低于8学分。在申请答辩之前修完全部学分。
必修课的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其中考试课不得低于总科目的50%。
在必修环节中,学生必须学习公共课程、专业及领域课程中的所有课程。前置学位为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 可根据导师要求补修心理学本科专业基础课,相应学分不能冲抵专业基础课或专业选修课学分,但可考虑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将相应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记录成绩。
在实践实习环节,要求学生必须达到如下条件,才能认定为达到实习合格,并获得相应的学分。
(1)实践实习的总时间不能低于半学年(一个学期)。在实习期间,除周末和国家规定的节假日以外,其余时间都是规定的实习实践,实习学生不能擅自迟到、早退和缺勤,迟到、早退和缺勤的时间累计超过2天的,视其为实习不合格,不能获得学分。
(2)实习单位和指导教师的评定成绩为百分制,60分为合格线,评定成绩合格才能获得学分,评定成绩在不合格则不能获得学分。
(3)不同的培养方向在实践实习环节应该达到的标准不一样,具体参照如下标准进行:
第一,临床与咨询心理方向
数量上的要求:个案咨询时间不少于120个学时;接受督导时间不少于40个学时;案例咨询总结报告不低于10个;有自我成长分析报告1份。
质量上的要求:个案咨询、案例总结报告和自我成长分析报告必须由指导导师进行评定,评定等级达到合格及其以上。
第二,司法与犯罪心理方向
司法局相关部门实习学生的标准参照心理健康与临床心理方向的执行;
公安局相关部门实习学生数量上的要求:接触并参与现场心理案例不少于10个,接受督导的时间不少于40学时;案例总结报告不低于5个;有自我成长分析报告1份。
质量上的要求:案例总结报告和自我成长分析报告必须由指导导师进行评定,评定等级达到合格及其以上。
第三,学校心理学方向
数量上的要求:个案咨询时间不少于60个学时;教学实践时间不少于20课时;班级管理或行政管理(试做班主任、学校行政等)时间不少于40学时,接受督导时间不少于40个学时;案例咨询总结报告或工作总结不低于10个;有自我成长分析报告1份。
质量上的要求:个案咨询、教学和班级管理、案例总结报告和自我成长分析报告必须由指导导师进行评定,评定等级达到合格及其以上。
第四,组织与管理心理方向
数量上的要求:主持或参与组织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项目实践少于10个,接受督导的时间不少于40学时;案例总结报告不低于5个;有自我成长分析报告1份。
质量上的要求:案例总结报告和自我成长分析报告必须由指导导师进行评定,评定等级达到合格及其以上。
2.课程设置
类型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期 | 学时 | 学分 |
任课 教师 |
考核方式 | 备 注 | ||||
必 修 课 |
公 共 课 |
11045400001 | 第一外国语 | 1 | 54 | 3 | 研究生院 | 考试 | ||||
1102000000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 | 18 | 1 | 研究生院 | 考试 | ||||||
1102000000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1 | 36 | 2 | 研究生院 | 考试 | ||||||
专业及 领域 课 |
11045400042 | 高级心理研究方法 | 1 | 36 | 2 | 导师组 | 考试/考查 | |||||
11045400043 | 高级心理统计 | 1 | 36 | 2 | 导师组 | 考试/考查 | ||||||
11045400005 | 高级心理测量 | 1 | 36 | 2 | 导师组 | 考试/考查 | ||||||
11045400006 | 发展心理学专题 | 1 | 36 | 2 | 导师组 | 考试/考查 | ||||||
11045400007 | 社会心理学专题 | 1 | 36 | 2 | 导师组 | 考试/考查 | ||||||
11045400008 | 应用心理学专题 | 1 | 36 | 2 | 导师组 | 考试/考查 | ||||||
选 修 课 |
方向1:临床与咨询类课程 | |||||||||||
11045400010 | 心理诊断技术 | 2 | 36 | 2 | 吴明霞 | 考试/考查 | ||||||
11045400044 | 精神分析技术 | 2/3 | 36 | 2 | 吴明霞 | 考试/考查 | ||||||
11045400011 | 心理危机干预技术 | 2/3 | 36 | 2 | 王卫红 | 考试/考查 | ||||||
11045400012 | 团体辅导技术 | 2 | 36 | 2 | 赵永萍 | 考试/考查 | ||||||
11045400045 | 个别咨询技术 | 2 | 36 | 2 | 史慧颖 | |||||||
11045400046 | 认知与行为疗法 | 2/3 | 36 | 2 | 史慧颖 | 考试/考查 | ||||||
11045400017 | 家庭疗法 | 2 | 36 | 2 | 吴 波 | 考试/考查 | ||||||
11045400047 | 沙盘分析技术 | 2/3 | 36 | 2 | 汤永隆 | 考试/考查 | ||||||
方向2:组织与管理类课程 | ||||||||||||
11045400019 | 组织行为学 | 2/3 | 36 | 2 | 沈伊默 | 考试/考查 | ||||||
11045400020 | 职业心理健康实务 | 2 | 36 | 2 | 杨 东 | 考试/考查 | ||||||
11045400021 | 招聘与选拔的测评技术 | 2 | 36 | 2 | 郭 磊 | 考试/考查 | ||||||
11045400022 | 薪酬设计实务 | 2/3 | 36 | 2 | 张 华 | 考试/考查 | ||||||
11045400023 | 绩效管理实务 | 2 | 36 | 2 | 吕厚超 | 考试/考查 | ||||||
11045400024 | 企业EAP实务 | 2/3 | 36 | 2 | 杨 东 | 考试/考查 | ||||||
方向3:学校心理学类课程 | ||||||||||||
11045400048 |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 | 2/3 | 36 | 2 | 刘衍玲 | 考试/考查 | ||||||
11045400027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务 | 2 | 36 | 2 | 张仲民 | 考试/考查 | ||||||
11045400049 | 中小学心理咨询实务 | 2 | 36 | 2 | 高雪梅 | 考试/考查 | ||||||
11045400029 | 青少年心理发展障碍咨询 | 2 | 36 | 2 | 王 智 | 考试/考查 | ||||||
11045400050 | 中小学生学习心理 | 2/3 | 36 | 2 | 江 琦 | 考试/考查 | ||||||
11045400051 | 中小学新媒体使用心理 | 2/3 | 36 | 2 | 王金良 | 考试/考查 | ||||||
方向4:司法与犯罪心理类课程 | ||||||||||||
11045400052 | 罪犯心理分析 | 2/3 | 36 | 2 | 校外导师 | 考试/考查 | ||||||
11045400053 | 警察心理健康与干预技术 | 2 | 36 | 2 | 王卫红 | 考试/考查 | ||||||
11045400037 | 罪犯人格塑造技术 | 2 | 36 | 2 | 夏凌翔 | 考试/考查 | ||||||
11045400054 | 公共安全心理实务 | 2 | 36 | 2 | 张 华 | 考试/考查 | ||||||
11045400055 | 罪犯的家庭伦理培育实务 | 2/3 | 36 | 2 | 范丰慧 | 考试/考查 | ||||||
必修 环节 |
开题报告 | 4 | 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学院提交培养计划、选题报告各一份 | |||||||||
学位论文工作中期检查 | 4 | 提交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报告 | ||||||||||
实践环节 | 3 | 0.5-1年 | 4 | 实习单位和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向学院提交实习总结及考核评价表 | ||||||||
同等学力补修课程 | 1131 | 心理学导论 | 1 | 选择三年制硕士研究生的课 | ||||||||
1132 | 实验心理学 | 1 | 选择三年制硕士研究生的课 | |||||||||
1086 | 教育心理学 | 1 | 选择三年制硕士研究生的课 |
五、学位论文与论文答辩
论文可以采取专题研究、调研报告、项目设计、典型案例分析等方面的内容,但须以 论文的形式呈现。内容应具有创新性或能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学位论文字数不低于1.5万字。
学位论文至少应有2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均应至少有一名来自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参加。作者的指导教师不参与其本人的论文评阅与论文答辩。论文评阅人不得兼任答辩委员会成员。论文答辩等工作按《西南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执行。
六、学位授予与毕业
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经院系审查,报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后,可授予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按国家毕业生就业政策“自主择业”,学校对其就业进行指导,按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程序办理就业与派遣手续。
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
1 |
组织文化与 组织形象设计 |
本方向主要研究组织文化与组织形象设计基本理论及实务操作与策划;其特色在于结合中国社会组织、强调其应用性;其意义在于有助于增强中国社会组织的文化意识、形象意识以及市场竞争软实力。 |
秦启文教授 (博导) |
2 | 组织与发展社会学 | 本方向综合研究组织与社会环境、组织发展与社会发展、组织文化与社会文化等之间的关系;其特色在于立足中国社会大转型时期的客观现实状况,探讨中国社会组织的演变、发展、创新,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翁杰明教授 何健副教授 |
3 | 经济社会学 | 本方向主要研究社会学视野里的经济现象;其特色在于结合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实际,研究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其意义在于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 陆林教授 |
4 | 城市社会学 | 本方向主要研究与城市相关的各种社会问题、城市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其特色在于立足当前我国城乡统筹背景,探讨重庆这一内陆特大型城市的全球化转型。 | 张海燕副教授 |
5 | 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 | 本方向主要研究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实务;其特色在于立足中国社会大转型时期的客观现实状况,研究在社会建设中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政策等问题。其意义在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并促进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 周永康副教授 |
6 | 发展人类学 | 本方向主要研究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实践;其特色在于立足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实背景,对民族与社会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社会问题进行人类学视角的分析与解决;其意义在于促进民族与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 田阡教授 |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1、经过2-3年的学习,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2、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 3、能撰写出具有较高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富有创新意义的学术论文。把握本专业方向的应用性强的特点,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或社会技能。 4、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熟练阅读外文文献和专业书籍。 5、身心健康。 |
|
学制:2~5年,基本学习年限掌握在3年 |
应修学分:35学分(各学科可自定) 其中必修 27 学分(含必修环节4学分),选修不低于 8 学分。 |
三、课程设置
类型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开课学期 | 学时 | 学分 |
任课 教师 |
考核 方式 |
备 注 | ||
必修课 | 公共课 | 11000001001 | 第一外国语 | 2 | 90 | 3 | 外国语学院 | 考试 | ||
1100000200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36 | 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考试 | ||||
11000002004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2 | 18 | 1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考试 | ||||
平台课 | 11030301010 | 社会学导论 | 1 | 54 | 3 | 导师组 | 考试 | |||
11030301011 | 社会学: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 | 1 | 54 | 3 | 导师组 | 考试 | ||||
11030301012 | 社会研究方法(一):定量方法 | 1 | 54 | 3 | 导师组 | 考试 | ||||
11030301013 | 社会研究方法(二):定性方法 | 2 | 54 | 3 | 导师组 | 考试 | ||||
专业课 | 11030301001 | 中外主文献研读 | 1 | 36 | 2 | 导师组 | 考试 | |||
11030301004 | 组织文化学 | 2 | 54 | 3 | 秦启文 | 考试 | 公共关系与组织形象设计 | |||
11030301022 | 组织社会学 | 2 | 54 | 3 | 何 健 | 考试 | 组织与发展社会学 | |||
11030301023 | 经济社会学 | 2 | 54 | 3 | 陆 林 | 考试 | 经济社会学 | |||
11030301024 | 城市社会学 | 2 | 54 | 3 | 张海燕 | 考试 | 城市社会学 | |||
11030301025 | 社会工作 | 2 | 54 | 3 | 周永康 | 考试 | 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 | |||
11030301026 | 应用人类学 | 2 | 54 | 3 | 田阡 | 考试 | 人类学 | |||
选 修 课 |
11030301005 | 组织形象设计 | 3 | 36 | 2 | 秦启文 | 考试 | |||
11030301003 | 礼仪文化专题研究 | 3 | 36 | 2 | 秦启文 | 考试 | ||||
11030301055 | 经济学原理 | 3 | 36 | 2 | 陆 林 | 考试 | ||||
11030301062 | 中国转型社会专题研究 | 3 | 36 | 2 | 周永康 | 考试 | ||||
11030301063 | 政治社会学专题研究 | 3 | 36 | 2 | 翁杰明 | 考试 | ||||
11030301058 | 社会心理学专题研究 | 3 | 36 | 2 | 石 伟 | 考试 | ||||
11030301002 | 发展社会学专题研究 | 3 | 36 | 2 | 何 健 | 考试 | ||||
11030301061 | 高级社会统计学 | 3 | 36 | 2 | 石 伟 | 考试 | ||||
11030301059 | 美学 | 3 | 36 | 2 | 曹廷华 | 考查 | ||||
11030301060 | 系统工程 | 3 | 36 | 2 | 康继鼎 | 考查 | ||||
11000000040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2 | 36 | 2 | 计算机学院 | 考试 | ||||
其它必修环节 | 学术活动:参加读书报告、学术报告、前沿讲座(不少于5次) | 2 | 提交学术报告手册,导师签字,学院核查 | |||||||
文献阅读综述及论文开题报告 | 3 |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学院提交选题报告一份 | ||||||||
中期考核 | 4 |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学院提交相关材料各一份 | ||||||||
社会、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三选一) | 2 | 导师审查签字后向培养单位提交实践报告一份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复印件 | ||||||||
同等学力考生补修课程 | 西方古典社会学理论 | 不计学分 | ||||||||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 不计学分 | |||||||||
2.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应在专业必修课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
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包括培养流程与要求,检查与考核,质量监督等措施 硕士生采取课程学习与论文并重的原则,用于学位论文研究时间不得少于1年。 1、 制定培养计划 第一学期内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报学院(所、中心)备案。 2、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放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初,可与中期考核同时进行。学院(所、中心)根据研究生选题情况,按二级学科成立若干开题报告审查小组。审查小组由具有研究生培养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对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 3、 中期考核 根据本院(所、中心)研究生规模和学科点现状,按照学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提出本院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具体时间和办法,中期考核安排在第四学期初进行。 A、考核在学院统一组织领导下,由各专业负责实施,组成包括学院(学科)负责人、导师代表、班主任等在内的若干考核小组(每组成员3-5人)进行考核,同时较广泛地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 B、业务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是否达到规定要求,通过课程学习反映出来的科研及思维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学生工作组会同有关人员进行。 C、填写“西南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自我评估表”,对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结论性意见。 D、经过中期考核的硕士研究生,按考核成绩分为3种流向: a) 硕—博连读或提前攻博:无。 b) 进入硕士论文阶段:学习成绩良好,具有一定研究工作能力(以论文为主要参照),可进入硕士论文阶段,继续完成硕士学业。 c) 中止学业:个别成绩较差,明显表现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学位者,要求限期改正,限期末改正者中止其学业,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发给相应证书。 4、学位论文中期进展及检查(列出时间、具体组织形式等) 在第四学期末完成论文开题工作;第五学期上半期完成论文大纲、资料文献收集工作,由指导教师组织相关老师对学生论文大纲、资料文献收集工作进行再评议与指导;第五学期下半期期末完成论文初稿,由指导教师组织相关老师对学生论文初稿进行再评议与指导;第六学期初完成论文修改与定稿任务,由指导教师组织相关老师对学生论文进行最后审定。 |
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列出可证明其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检验标志) 1、研读与所涉及的研究方向有关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上的有关文章。 2、能够独立寻找或提出具有较重要学术意义的课题。 3、具有初步独立从事本领域研究工作的能力。 4、能够熟练地检索、阅读本专业的中、外文资料。 5、充分熟悉和掌握学术规范,熟悉相关的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论文的写作规范。 6、在读书期间至少作一次学术报告,并能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独立公开发表(第一署名单位为“西南大学”)1篇以上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包括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资格要求:按时完成本方案规定的任务;至少在本学科领域以第一作者(第一署名单位为“西南大学”)公开发表1篇学术论文(鼓励高师硕士发表学术论文);没有侵犯他人著作权行为;没有发表有严重科学性错误的文章、著作和严重歪曲原作的译作。 内容要求:选题有学术和社会意义;能反映出作者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与论文相关的前沿研究动态;研究主题明确、问题集中、论证严密可靠、有明显的专业特色、有新见解。 技术规范要求: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注明来源;独立完成论文,在准备和撰写过程中接受导师指导、采纳专家建议、获得他人帮助等应实事求是地表示感谢,但不能把未对论文提供帮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谢之列;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引用的资料和数据准确无误,所用概念、术语、符号、公式等符合学术规范,没有严重错误或使用严重错译的译文;对问题的论述完整、系统、逻辑严密,关键词得当;语言精练,语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外文拼写错误、笔误和校对错误等总计不超过论文的千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计)。 按学校要求,在《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上签名,并附在学位论文首页。 |
序 号 |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列出本学科的必读书目和重点期刊,数量要精,水平要高,一些专业参考书可放入课程档案中,按二级学科分别排列) |
作者或出版单位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2526 27 |
《社会学》(第四版) 《Blackwell社会理论指南》 《当代西方社会理论》 《巴黎城记:现代性之都的诞生》 《礼物》 《文明的进程》 《CI:企业形象塑造》 《社会研究方法(上,下)》, 《组织社会学十讲》 《社会学主要思潮》 《社会分工论》 《资本论》 《韦伯作品集》 《经济社会学》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 》 《经济分析史》(共3卷) 《社会行动的结构》 《潘光旦文集》 《费孝通文集》 《社会政策导论(第2版)》 《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第3版)》 《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第3版)》 《中国社会科学》(期刊) 《社会学研究》(期刊) 《社会》(期刊) 《思想与社会》(辑刊) |
安东尼·吉登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布莱恩·特纳,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 杨善华,北京大学出版1999年。 大卫·哈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马塞尔·莫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诺贝特·埃利亚斯,三联书店1999年。 高驰,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9年 艾尔·巴比,华夏出版社2000年。 周雪光,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年。 雷蒙·阿隆,华夏出版社2000年。 埃米尔·涂尔干,三联书店1999年。 卡尔·马克思,人民出版社2004年。 马克斯·韦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尼尔·斯梅尔瑟,华夏出版社1988年。 奥利弗·E.威廉姆森,商务印书馆2002年。 柯武刚 史漫飞,商务印书馆2000年。 约瑟夫·熊彼特,商务印书馆1996年。 塔尔科特·帕森斯,译林出版社2004年。 潘光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 费孝通,群言出版社1999年。 肯·布莱克默 (Ken Blakemore),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罗伯特·F·里瓦斯、小格拉夫顿·H·赫尔、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派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 上海大学主办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其它说明: |
本学科(一级学科)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所在学院(所)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学位评定分委会验收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研究生院和主管校领导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校领导(签名): 年 月 日 |
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公共关系学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
1 | 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 | 本方向主要研究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公共关系策划与实务操作;其特色在于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强调其应用性;其意义在于增强中国各类社会组织,特别是城市与企业组织的形象意识、市场竞争意识及其市场竞争能力。 |
秦启文教授 (博导) |
2 | 公共关系心理 | 本方向综合研究公共关系活动中社会心理、组织心理与公众心理;其特色在于立足学校在心理学、社会学方面的研究优势,注重将理论的研究与企事业组织咨询服务有效地结合起来。 | 潘孝富教授 |
3 | 政府公共关系 | 本方向主要研究政府与公众关系、政府形象塑造与传播等问题;其特色在于结合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实际,研究政府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有效提升自身形象和公信力,如何有效地进行政府危机管理,以及群体性性事件的预防与应对等。 | 陆林教授 |
4 |
文化产业创意 与策划 |
本方向主要研究文化产业管理、创意与策划等相关问题。其特色在于立足当前我国文化大发展的大背景,深入、系统探讨文化产业的相关理论问题和实践应用问题,加强产学研结合,突出社会服务。 | 周永康副教授 |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1、经过2-3年的学习,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2、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 3、能撰写出具有较高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富有创新意义的学术论文。把握本专业方向的应用性强的特点,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或社会技能。 4、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熟练阅读外文文献和专业书籍。 5、身心健康。 |
|
学制:2~5年,基本学习年限掌握在3年 |
应修学分:35学分(各学科可自定) 其中必修 27 学分(含必修环节4学分),选修不低于 8 学分。 |
三、课程设置
类型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开课学期 | 学时 | 学分 |
任课 教师 |
考核 方式 |
备 注 | |
必修课 | 公共课 | 11000001001 | 第一外国语 | 2 | 90 | 3 | 外国语学院 | 考试 | |
1100000200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36 | 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考试 | |||
11000002004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2 | 18 | 1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考试 | |||
平台课 | 11030301010 | 社会学导论 | 1 | 54 | 3 | 导师组 | 考试 | ||
110303Z1009 | 公共关系学导论 | 1 | 54 | 3 | 导师组 | 考试 | |||
11030301012 | 社会研究方法(一):定量方法 | 1 | 54 | 3 | 导师组 | 考试 | |||
11030301013 | 社会研究方法(二):定性方法 | 2 | 54 | 3 | 导师组 | 考试 | |||
专业课 | 11030301001 | 中外主文献研读 | 1 | 36 | 2 | 导师组 | 考试 | ||
110303Z1006 | 公共关系理论专题研究 | 2 | 54 | 3 | 秦启文 | 考试 | 企业公共关系 | ||
110303Z1008 | 公共关系心理专题研究 | 2 | 54 | 3 | 潘孝富 | 考试 | 公共关系心理 | ||
110303Z1015 | 政府公共关系专题研究 | 2 | 54 | 3 | 陆 林 | 考试 | 政府公共关系 | ||
110303Z1013 | 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专题研究 | 2 | 54 | 3 | 周永康 | 考试 | 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 | ||
选 修 课 |
110303Z1005 | 公共关系礼仪专题研究 | 3 | 36 | 2 | 秦启文 | 考试 | ||
110303Z1007 | 公共关系实务专题研究 | 3 | 36 | 2 | 陆 林 | 考试 | |||
11030301058 | 社会心理学专题研究 | 3 | 36 | 2 | 潘孝富 | 考试 | |||
110303Z1011 | 品牌与战略管理专题研究 | 3 | 36 | 2 | 何健 | 考试 | |||
110303Z1014 | 新闻与传播专题研究 | 3 | 36 | 2 | 张海燕 | 考试 | |||
110303Z1012 | 谈判与沟通策略专题研究 | 3 | 36 | 2 | 何 健 | 考试 | |||
11030301061 | 高级社会统计学 | 3 | 36 | 2 | 石 伟 | 考试 | |||
110303Z1010 | 跨文化传播专题研究 | 3 | 36 | 2 | 周永康 | 考查 | |||
110303Z1016 | 组织管理系统工程专题研究 | 3 | 36 | 2 | 康继鼎 | 考查 | |||
11030301059 | 美学 | 3 | 36 | 2 | 曹廷华 | 考查 | |||
11000000040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2 | 36 | 2 | 计算机学院 | 考试 | |||
必修环节 | 学术活动: 参加读书报告、学术报告、前沿讲座(不少于5次) | 2 | 提交学术报告手册,导师签字,学院核查 | ||||||
社会、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三选一) | 2 | 导师审查签字后向培养单位提交实践报告一份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复印件 | |||||||
文献阅读综述及论文开题报告 | 3 |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学院提交选题报告一份 | |||||||
中期考核 | 4 |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学院提交相关材料各一份 | |||||||
同等学力考生补修课程 | 管理学 | 不计学分 | |||||||
传播学 | 不计学分 | ||||||||
2.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应在专业必修课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
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包括培养流程与要求,检查与考核,质量监督等措施 硕士生采取课程学习与论文并重的原则,用于学位论文研究时间不得少于1年。 1、 制定培养计划 第一学期内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报学院(所、中心)备案。 2、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放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初,可与中期考核同时进行。学院(所、中心)根据研究生选题情况,按二级学科成立若干开题报告审查小组。审查小组由具有研究生培养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对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 3、 中期考核 根据本院(所、中心)研究生规模和学科点现状,按照学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提出本院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具体时间和办法,中期考核安排在第四学期初进行。 A、考核在学院统一组织领导下,由各专业负责实施,组成包括学院(学科)负责人、导师代表、班主任等在内的若干考核小组(每组成员3-5人)进行考核,同时较广泛地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 B、业务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是否达到规定要求,通过课程学习反映出来的科研及思维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学生工作组会同有关人员进行。 C、填写“西南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自我评估表”,对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结论性意见。 D、经过中期考核的硕士研究生,按考核成绩分为3种流向: a) 硕—博连读或提前攻博:无。 b) 进入硕士论文阶段:学习成绩良好,具有一定研究工作能力(以论文为主要参照),可进入硕士论文阶段,继续完成硕士学业。 c) 中止学业:个别成绩较差,明显表现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学位者,要求限期改正,限期末改正者中止其学业,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发给相应证书。 4、学位论文中期进展及检查(列出时间、具体组织形式等) 在第四学期末完成论文开题工作;第五学期上半期完成论文大纲、资料文献收集工作,由指导教师组织相关老师对学生论文大纲、资料文献收集工作进行再评议与指导;第五学期下半期期末完成论文初稿,由指导教师组织相关老师对学生论文初稿进行再评议与指导;第六学期初完成论文修改与定稿任务,由指导教师组织相关老师对学生论文进行最后审定。 |
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列出可证明其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检验标志) 1、研读与所涉及的研究方向有关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上的有关文章。 2、能够独立寻找或提出具有较重要学术意义的课题。 3、具有初步独立从事本领域研究工作的能力。 4、能够熟练地检索、阅读本专业的中、外文资料。 5、充分熟悉和掌握学术规范,熟悉相关的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论文的写作规范。 6、在读书期间至少作一次学术报告,并能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独立公开发表(第一署名单位为“西南大学”)1篇以上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包括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资格要求:按时完成本方案规定的任务;至少在本学科领域以第一作者(第一署名单位为“西南大学”)公开发表1篇学术论文(鼓励高师硕士发表学术论文);没有侵犯他人著作权行为;没有发表有严重科学性错误的文章、著作和严重歪曲原作的译作。 内容要求:选题有学术和社会意义;能反映出作者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与论文相关的前沿研究动态;研究主题明确、问题集中、论证严密可靠、有明显的专业特色、有新见解。 技术规范要求: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注明来源;独立完成论文,在准备和撰写过程中接受导师指导、采纳专家建议、获得他人帮助等应实事求是地表示感谢,但不能把未对论文提供帮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谢之列;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引用的资料和数据准确无误,所用概念、术语、符号、公式等符合学术规范,没有严重错误或使用严重错译的译文;对问题的论述完整、系统、逻辑严密,关键词得当;语言精练,语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外文拼写错误、笔误和校对错误等总计不超过论文的千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计)。 按学校要求,在《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上签名,并附在学位论文首页。 |
六、需阅读的主要文献
序 号 |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列出本学科的必读书目和重点期刊,数量要精,水平要高,一些专业参考书可放入课程档案中,按二级学科分别排列) |
作者或出版单位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2526 27 |
《社会学》(第四版) 《Blackwell社会理论指南》 《当代西方社会理论》 《卓越公共关系与传播管理》 《公共关系实务(第10版)》 《公关部门运作(第2版)》 《CI:企业形象塑造》 《社会研究方法(上,下)》, 《组织社会学十讲》 《社会学主要思潮》 《企业传播原则、方法与战略》 《公关创造力(第2版)》 《公共关系历史经典与当代杰作》 《经济社会学》 《公共关系心理学》 《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对》 《形象学导论》 《角色学导论》 《政府公共关系》 《政府公共关系策略与实务》 《政府公共决策与公民参与》 《企业文化》 《文化产业研究读本》 《中国社会科学》(期刊) 《社会学研究》(期刊) 《Public Relations Journal》(期刊) 《国际公关》(期刊) |
安东尼·吉登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布莱恩·特纳,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 杨善华,北京大学出版1999年。 詹姆斯·格鲁尼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弗雷泽·P.西泰尔,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迈克·比尔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高驰,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9年 艾尔·巴比,华夏出版社2000年。 周雪光,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年。 雷蒙·阿隆,华夏出版社2000年。 桑德拉·奥利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安迪·格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何塞·德莱玛,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尼尔·斯梅尔瑟,华夏出版社1988年。 秦启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秦启文,新华出版社2008年。 秦启文,周永康,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年。 秦启文,周永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廖为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唐钧,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 石路、 雷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特伦斯·迪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李康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 美国公共关系协会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 |
其它说明: |
||
本学科(一级学科)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
所在学院(所)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
学位评定分委会验收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
研究生院和主管校领导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校领导(签名): 年 月 日 |
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应用心理学硕士点介绍
应用心理学硕士点学院应用心理学硕士学位授予点获批时间为2003年,2004年开始招生,主要研究方向有组织文化与管理心理学、经济心理学、社会心理与经济决策、健康心理学,主要硕士生导师有秦启文教授、潘孝富教授、石伟副教授、张永红副教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具有心理学的系统基本理论修养,具有坚实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晓心理学的应用知识与技术,能在各级科研和教育等部门,以及企业、咨询机构等从事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专门人才。
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介绍
成为第一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招生点学院于2010年正式招生培养全日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SWM)研究生,当年第一届招生人数27人,2011年第二届招生人数36人,2012年第三届招生人数56人,2013第四届招生人数58人,2014年第五届招生人数为55人。到2015年6月,总共招生232人,现有在读研究生114人,已获得学位并顺利毕业的研究生有118人。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的社会工作专业高级人才,使学生具有较高的社会工作理论素养和实务经验,熟悉社会政策,具有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及反思能力,并在中国社会服务、社会管理和研究领域扮演核心角色。
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硕士点介绍
获得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学院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学科结构,不断凝练专业方向,逐步确立了社会学这一主打专业方向。2003年,学院申报的社会学硕士学位授予点获得教育部的批准,2004年正式开始招生培养该专业的研究生。2010年学院的社会学专业被批准为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
社会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有组织文化与组织形象设计、组织与发展社会学、经济社会学、城市社会学、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与发展人类学。该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是经过2—3年的学习,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理论基础,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专业人才。从2004年起,学院社会学硕士点共招生培养231名研究生,其中已毕业的研究生共178人,在读研究生53人,为社会输送了一批高规格、高标准的、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受到社会的欢迎。
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的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拥有专、兼职教师、外国专家60余名,其中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16名,教授、副教授30余名,85%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现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首届明德教师奖1人,重庆市教学名师1人,加拿大政府加拿大学术研究特别奖获得者1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1人,中国公共关系教育20年十佳杰出人士大奖1人,重庆市科学技术带头人2人。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的联系方式
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的联系方式联系电话:(023)68253527
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的介绍
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前身为原西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2005年7月两校合并,以原西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为班底,融合原西南师范大学行政学院、原西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相关专业创建而成。社会学学科办学历史悠久,学科基础雄厚,在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陈东原、刘尊一等老一辈社会学家的奠基下,逐渐形成发展为“关注乡村、关注民生、通过教育实现社会改良”的学术理念和教育教学传统。 目前学院拥有应用心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交叉学科“治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社会学、应用心理学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社会学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重庆市重点学科;全国首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学位授予权,公共关系学为重庆市级精品课程,建有西部一流的文科实验室,重庆市重点文科基地即重庆市心理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1个,获得中国公共关系教育20年突出贡献奖,为全国公共关系最有影响力的单位之一。学院招收社会工作、文化产业管理、公共关系等专业的本科生,社会学和应用心理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以及应用心理学博士研究生。学院一直秉承环境育人、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和文化育人等五大理念,以“立志、立德、立功、立言”的院训,以21世纪世界最卓越的管理范式“家庭、学校、军队”为指南训导青年才俊。学院着力进行文化学、社会学以及文化与社会发展关系的科学研究,以全新视野为各类服务对象配置最优秀的文化资源,拓展各种文化资源的整合传播与社会服务。学院在为党政机关、各类大中型企业及事业单位培养、输送高质量的文化与社会管理人才的同时,力争把尽可能多的学子送上更高层次的学习深造平台。
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拥有专、兼职教师、外国专家60余名,其中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16名,教授、副教授30余名,85%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现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首届明德教师奖1人,重庆市教学名师1人,加拿大政府加拿大学术研究特别奖获得者1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1人,中国公共关系教育20年十佳杰出人士大奖1人,重庆市科学技术带头人2人。
学院教学科研力量雄厚,成果丰富、研究经费充足,拥有先进的教学实验设备,优美的教学科研环境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在学科研究上力求保持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已与德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相关学术界以及国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大学等数十所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实质性的交流合作关系。本院教师先后承担、主研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以及各种横向课题100余项,获省部级奖30余项,出版专著及教材1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研究领域涉及文化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组织文化学、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公共关系与组织形象设计等多个学科。特别是公共关系与组织形象设计、组织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在西南地区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部分研究成果已经产生了显著的学术影响和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学院注重文化育人,重视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文化渗透,通过文化、环境和管理育人,已形成一套以学院院训、管理模式为核心的独特的学院文化,并渗透到学院教学、科研、管理、社会服务等各个环节,已经在广大师生中形成了广泛认同,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向。学院以人为中心,成立本科生导师制,从学业、生活、实习、就业等各方面进行四年全程指导;建立学生科研小组和学生读书沙龙会,开展学术讨论和研究活动;和地方政府合作开辟10个实践实习基地,着力构建实践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本科教学实现“三个三分之一”(理论讲学、师生互动、学生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社会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文明养成教育的塑造,通过“X·2工程”、“十会教育”、 “演讲角”、“读书沙龙”、“快乐成长文化秀”、“孔儒社工协会”、“Role剧社”、“Role合唱团”、“蓝韵诗朗诵社”、“文明使者”等十大特色活动,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院育人效果显著,学院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张永红副教授获得全国首届明德教师奖;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多次获得殊荣;毕业生考研录取率保持在43%左右,位居全校前列,均考取境内外重点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位居全校前列,毕业生遍及党政机关、金融系统、社工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多个领域,显示了学院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和极强的就业竞争力。
学院在以本科教育为中心和学科建设为龙头的基础上,积极面向社会,服务社会,在各类社会培训方面特色突出。学院遵循以服务社会为己任,根据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整合海内外相关优势资源,并遵循立体的、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多形式的教育理念,着力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服务。
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为保障、学术创新为支撑,全院上下齐心协力,顽强拼搏,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西南领先、全国知名的一流水平学院目标迈进。
添加西南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西南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南大学报录比、西南大学考研群、西南大学学姐微信、西南大学考研真题、西南大学专业目录、西南大学排名、西南大学保研、西南大学公众号、西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南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