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化学考研辅导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山东农业大学考研分数线、山东农业大学报录比、山东农业大学考研群、山东农业大学学姐微信、山东农业大学考研真题、山东农业大学专业目录、山东农业大学排名、山东农业大学保研、山东农业大学公众号、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山东农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Add 山东农业大学微信
找研究生辅导

山东农业大学化学考研辅导 对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高效考研方法,山东农业大学化学考研辅导,研究生会根据情况提供部分考研资料等,并根据学员的情况制定复习计划和划出考研的重难点,并有答疑解惑的课程设置,让你的学习更有效率,尤其是学长学姐更了解本专业导师的一些情况,历年出题的规律,会让你的备考事半功倍,花更少的时间取得更多的成绩进步。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化学的研究生。

因为山东农业大学化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考研辅导一对一
考研一对一辅导班
考研派考研题库
考研派考研督学
考研派考研1v1答疑
考研派研究生筛选流程
考研派辅导方法
考研派口碑
考研派一对一辅导口碑
考研派课程体系
考研派服务流程
考研派
考研派考研问题
考研派考研资料
考研派研究生学长
考研派考研辅导
考研派考研真题资料等
Add 山东农业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山东农业大学化学考研辅导 对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高效考研方法,山东农业大学化学考研辅导,研究生会根据情况提供部分考研资料等,并根据学员的情况制定复习计划和划出考研的重难点,并有答疑解惑的课程设置,让你的学习更有效率,尤其是学长学姐更了解本专业导师的一些情况,历年出题的规律,会让你的备考事半功倍,花更少的时间取得更多的成绩进步。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化学的研究生。

因为山东农业大学化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山东农业大学化学专业考研录取分数线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信息,因为研究生录取分数线直接就决定了考生需要考取考多少分才能达到成功被院校录取的一个最低标准,这也是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的一个奋斗的目标和计划的基准。另外,考研录取分数线也是考生在前期择校、择专业的一个判断依据,如果考研录取分数线过高的话,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考生就会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可以进行自我衡量能否达到最低分数的要求而进行合理的选择。如果山东农业大学化学考研录取分数线(尤其是历年分数线和复试分数线)相对而言较低的话,对于考生来说成功的几率就会比较大,备考过程也会相对的容易。考生获取山东农业大学化学分数线的途径有很多:研究生官网上通常会有详细的历年分数线情况,考研网站、论坛上也会有相关的资源。考研派的中就为大家总结了详细的山东农业大学化学录取分数线情况,以供大家选择使用。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化学的研究生。

山东农业大学化学考研考试科目
化学 [0703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山东农业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化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无机化学(02)分析化学
(03)有机化学
(04)物理化学
(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招生人数: 20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2)分析化学
④(864)物理化学
备  注:
F01802【分析化学】 复试科目 《分析化学》(第六版)上册,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F00608【动物生物化学】 复试科目 《动物生物化学》,李留安,袁学军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
 

  高吉刚,男,1963年出生,硕士,教授,学校“1512”第三层次,硕士生导师,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材料化学系主任。主要承担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编写《有机化学》、《农科基础化学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等多部教材。主要从事生物分析及光化学分析。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山东省科委、山东省教育厅基金资助科研课题多项。在《Analytical Science》、《Journal of Fluorescence》《Molecular Simulation》、《Analytical Letters》、《化学学报》、《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SCI收录10余篇 代表性研究论文: 
  1. Shuhui Ma、 Wei Mu、Jigang Gao*、Jie Zhou. Spectroscopic Study of 2-(2-pyridyliminomethyl) phenol as a Novel Fluorescent Probe for Superoxide Anion Radicals and Superoxide Dismutase Activity. Journal of Fluorescence, 2009 . 19,(3 ),487-493
  2. Ji Gang Gao; Fen Wang; Qingxi Meng; Ming Li. Density functional computations of Rh(I)-catalysed hydroacylation and hydrogenation of ethene using formic acid. Molecular Simulation .2009. 35, ( 5)419–427 
  3. 高吉刚,陈长宝,王荣荣,周杰. 新型长链双羧基功能单体N-(p-乙烯基苄基)-N,N-二[2-(3-羧基丙酰氧基)乙基]胺的合成及其对牛血清白蛋白印迹识别的应有.化学学报,2008.66(9):1067~1073.
  4. Ji-Gang Gao, Jie Zhou, Xiang-jing Qu. Fluorometric Method for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Glucos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Human Serum. Analytical Science, 2005, 21(4): 409-412.
  5.高吉刚, 周杰, 曲祥金.植物激素吲哚乙酸模板聚合物的分子识别特性的研究. 分析化学2003, 31(10):1173-1177.
  6.高吉刚,周杰,盛峰,付蕾,汪建民.络合物稳定常数及有机试剂纯度的光度法测定.分析化学,2002, 30 (5):594-596.
  7. 高吉刚,周杰,曲祥金, 李长城.等色点-形成度法高配位数的逐级配位平衡的研究. 分析试验室,2001, 20 (6):51-54.
  8. 周杰,高吉刚. 新的核苷衍生物N2,N3-亚乙基腺嘌呤核苷的合成. 有机化学,2004, 24(5): 498-501
  9. Wu chun-hui, Gao Ji-gang, ZhouJie. Synthesis and spectroscopic properties of N2,3-ethenoguanosine. Journa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2008,2(4),20-27.
  10.Gao Jigang,Zhou Jie,Wu Chunhui,The Fluorescence Properties of N2,N3-Ethenylenoguanosine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BSA. 40th IUPAC Conggress,2005 ,1021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曲祥金,男,1955年出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讲无机及分析化学、普通化学、分析化学、定量分析等专业课及公共基础课。主编全国农业院校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2004年8月,中国农业出版社)。主编《无机及分析化学Ⅱ》(2008年8月,科学出版社),副主编《分析化学》(2000年3月,中国林业出版社)、《农科化学实验》(1997年8月,中国农业出版社),参编《定量分析》(1994年12月,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定量分析》(1988年11月,江西教育出版社)、《无机及分析化学》(1993年10月,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主要研究方向:1.流动注射分析 2.电化学分析。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1项。主持科研课题:1.苯重氮氨基苯对偶氮苯光度法测定微量镉的研究2.流动注射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镉的研究 3.流动注射分析多元素同时测定研究4.植物细胞分裂素的电化学行为及伏安测定法研究5.伏安分析法测定单宁的研究。在《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Electrochimica Acta》、《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Analytical Sciences》、《分析化学》、《理化检验》等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65篇,被SCI收录16篇。1997年获山东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年获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三等奖、省级优秀实验技术成果二等奖。代表性研究论文: 
  1. Xianggang Liu, Xiangjin Qu? , Jing Dong, Shiyun Ai?, Ruixia Han,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of DNA hybridization using a change in flexibility,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Volume 26, Issue 8, Pages 3679-3682 (15 April 2011)
  2. Yanyan Qiu, Xiangjin Qu?, Jing Dong, Shiyun Ai?, Ruixia Han,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of DNA damage induced by acrylamide and its metabolite at the graphene-ionic liquid-Nafion modified pyrolytic graphite electrode,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190 (2011) 480–485
  3. Xianggang Liu, Xiangjin Qu, Hai Fan, Shiyun Ai?, Ruixia Han,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of DNA hybridization using a water-soluble branched polyethyleneimine–cobalt(III)–phenanthroline indicator and PNA probe on Au electrodes,Electrochimica Acta,Volume 55, Issue 22, Pages 6491-6495 (1 September 2010)
  4. Xianggang Liu, Yinghua Peng, Xiangjin Qu?, Shiyun Ai?, Ruixia Han, Xiangbin Zhu,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chitosan/poly(amidoamine)/DNA nanocomposite modified gold electrode for determination of dopamine and uric acid under coexistence of ascorbic acid,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Volume 654, Issues 1-2, Pages 72-78 (1 May 2011)
  5. Tao Liu, Xiangbin Zhu, Lin Cui, Peng Ju, Xiangjin Qu?, Shiyun Ai?,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adenine and guanine utilizing PbO2-carbon nanotubes-ionic liquid composite film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Volume 651, Issue 2, Pages 216-221 (1 February 2011)
  6. Xiang-jin Qu, Jie Zho, Ji-Gang Gao.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and Detectron of Plant Hormone 6-Benzyl Adenine in Acetate Buffer at Mercury Electrode. Analytical Science,2005, 21(10):1223-1226
  7. Qingxi Meng, Fen Wang, Xiangjin Qu*, Jie Zhou, Ming Li. Theoretical insights of copper(I)-nitrene complexes, Journal of Moulecular Structure: THEOCHEM, 2007,815(1-3),111-118
  8. QU, Xiang-jin, CHENChang-Bao, ZHOU Je*, Wu Chun-Hui Transport Selectivity of Di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Based Thymine-imprinted Polymeric Membrane over a Cellulose Support for Nucleic Acid Bases,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2007,25,213-218
  9. 曲祥金 张波 艾仕云 李金焕 朱鲁生. 分析化学,2007,35(3)386-389.
  10. X. J. Qu, Q. X. Meng, S. Y. Ai, J. Zhou, L. S. Zhu. Recognition of 6-Benzyladenine Using a Molecularly Imprinted Membrane on a Cellulose Acetate Support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2008, Vol. 63, No. 10, pp. 999–1004.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山东农业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为我校发展较快的新兴学院之一,现有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应用化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研究生导师30人。学院拥有山东省“十二五”高校“农业生物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三个省级教学和科研平台。
在学科建设上,已形成农业生物分析化学、生物活性物质合成与性能、应用胶体化学、资源与新材料、分离反应工程等几个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并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研究方向。 “十一五”期间,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等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承担企业委托横向研究课题22项,到位科研经费1200万元;近五年先后承担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及省部级项目60余项,承担企业委托横向研究课题12项,到位科研经费5198.5万元,其中纵向经费749万元;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项,授权专利17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27篇,其中被SCI、EI收录272篇。本学科注重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近五年转化科技成果12项,直接经济效益330万元;该学科学术梯队结构合理,仪器设备先进,学术氛围和科研环境优良,教学、科研成绩突出,具备良好的科研条件。
近年来,学院非常重视研究生的培养、教育和管理工作。特别是对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生培养质量逐年提高,毕业生就业面广,受到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近5年平均就业率达100%。近3年毕业生发表SCI收录科研论文年均20篇,为我校科研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热烈欢迎各位有志青年报考我院的研究生,我们将给您提供很好的学术提高和发展空间。
J00904【食品化学】 加试科目 《食品化学》阚建全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6年。
 
864【物理化学】 初试科目 《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傅献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801【生物化学(自命题)】 初试科目 《基础生物化学》李菡、赵亚华、高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基础生物化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李菡、盖英萍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年。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也是生命科学的核心与骨干学科。本硕士点自1989年开始独立招生,2000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已形成植物分子生物学、植物基因工程、动物生化与生物技术、植物生物化学和食品生物化学等几个稳定的研究方向。该学科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导师组年富力强。现有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2人。
  近年来,该学科发展迅速,获省级科技成果11项,承担了大量的国家攻关课题,研究经费充足,实验条件优良,仪器设备先进,为有志于从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广大青年科技人员提供了进一步深造的浓厚学术氛围和优良实验环境。
 


  朱树华,男,1978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学校1512第二层次。2006年7月获山东农业大学果树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主要从事化学生物学、果实生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博士后基金、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基金等科研课题。在《中国农业科学》、《Food Chemistry》、《Postharvest Biology & Technology》、《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等国内外重要专业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SCI摘录2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

  科研项目:
  一氧化氮调控采后桃果实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开放的分子机理
  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苹果连作障碍克服技术体系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氧化氮调控桃果实山梨醇脱氢酶活性的分子机理(已结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氧化氮调控采后肥城桃果实对乙烯感受的机理研究(已结题)
  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一氧化氮对李果实贮藏保鲜的调控效应及机理研究(已结题)
  山东农业大学青年科技创新基金,一氧化氮调控果实成熟衰老期间乙烯生物合成和果实褐变的分子机理(已结题)
  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后经费,一氧化氮调控采后肥城桃果实对乙烯感受的机理研究(已结题)
  山东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一氧化氮对猕猴桃果实的贮藏保鲜技术及调控效应(已结题)
  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北方硬溶质桃和李果实变温和冰温储藏冷害控制技术优化集成与示范(已结题)

  代表性研究论文:
  1.Zhen Sun, Yuan Li, Jie Zhou, Shuhua Zhu (2011) Effects of exogenous nitric oxide on contents of soluble sugars and related enzyme activities in ‘Feicheng’ peach fruit.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DOI: 10.1002/jsfa.4384) 
  2.Jingying Shi, Jinxiu Li, Shuhua Zhu, Jie Zhou. (2011) Browning inhibition on fresh-cut chestnut kernel by exogenous nitric oxid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DOI: 10.1111/j.1365-2621.2010.02540.x)
  3.Lili Zhang, Shuhua Zhu, Changbao Chen, Jie Zhou (2011) Metabolism of endogenous nitric oxide during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apple fruit. Scientia Horticulturae 127: 500–506 
  4.孙海兵, 毛志泉, 朱树华. (2011) 环渤海湾地区连作苹果园土壤中酚酸类物质变化. 生态学报31(1): 90-97 
  5.姚婷婷, 朱丽琴, 杨双, 周杰, 朱树华. (2010) 一氧化氮对采后李果实线粒体膜氧化损伤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43: 2767–2774 
  6.Shuhua Zhu, Lina Sun, Jie Zhou. (2009) Effects of nitric oxide fumigation on phenolic metabolism of postharvest Chinese winter jujube (Zizyphus jujuba Mill. cv. Dongzao) in relation to fruit quality. LWT -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2: 1009–1014. 
  7.朱树华, 孙丽娜, 周杰. (2009) 一氧化氮对猕猴桃果实营养品质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果树学报26(3): 334-339. 
  8.Shuhua Zhu, Lina Sun, Mengchen Liu, Jie Zhou. (2008) Effect of nitric oxide on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antioxidant enzymes in kiwifruit during storage.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88: 2324–2331. 
  9.Shu-hua Zhu, Jie Zhou. (2007) Effect of nitric oxide on ethylene production in strawberry fruit during storage. Food Chemistry 100: 1517–1522. 
  10.Liu Mengchen, Song Weihong, Zhu Shuhua, Zhou Jie. (2007) Effects of nitric oxide and exogenous ethylene treatments on ethylene biosynthesis in Feicheng peach.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6(3): 290-295. 
  11.Sun Li-Na, Liu Meng-Chen, Zhu Shu-Hua, Zhou Jie, Wang Ming-Lin. (2007) Effect of nitric oxide on alcoholic fermentation and qualities of Chinese winter jujube during storage.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6(7): 849-856. 
  12.朱树华, 刘孟臣, 周杰. (2006) 一氧化氮熏蒸对采后肥城桃果实细胞壁代谢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39(9): 1878-1884. 
  13.Shuhua Zhu, Mengchen Liu, Jie Zhou. (2006) Inhibition by nitric oxide of ethylene biosynthesis and lipoxygenase activity in peach fruit during storage.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42: 41–48. 
  14.Shuhua Zhu, Jie Zhou. (2006) Effects of nitric oxide on fatty acid composition in peach fruits during storag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54(25):9447-9452. 
  15.朱树华, 周杰, 束怀瑞, 王玲玲. (2005) 一氧化氮延缓草莓成熟衰老的生理效应. 中国农业科学 38(7): 1418-1424.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901【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自命题)】 初试科目 《植物生理学》孟庆伟,高辉远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二版,2017年;《生物化学》刘国琴、张曼夫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11年。 611【化学(自命题)】 初试科目 《基础有机化学》高吉刚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年;《无机及分析化学1,2》王日为、尹洪宗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年;《大学化学学习指导》盛锋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年。 学院现有教职工78人(专任教师58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28人,高级实验师3人。教师中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人员占20%,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30人,外聘外籍讲座教授1人,山东省外专双百计划1人, 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人,西部人才计划1人。近五年来,学院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00多项、经费超3000万元。获省级自然科学奖励三等奖1项,获国家专利20多项,成果转化6项,发表科研论文500多篇,其中SCI、EI收录300多篇,化学学科为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

  姜林,男,1965年生,教授。200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山东省农药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副院长,我校应用化学、农药学硕士生导师、“1512”工程第三层次专家。自1985年大学毕业以来,多年讲授 本科生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农药合成、基础化学实验,以及研究生高等有机化学、农药化学、有机合成新技术、核磁共振技术等课程。目前主要从事除草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成、生物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省教育厅课题1项、校企联合课题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在《Molecules》、《J Pestic Sci》、《Res Chem Intermed》、《J Chem Crystallorgr》、《Chin J Chem》、《Chin J Chem Lett》、《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有机化学》、《结构化学》、《应用化学》等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近70篇,其中30篇被SCI 收录。 曾获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曾被评为山东农业大学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

  代表性研究论文: 
  1. Zeyuan ZHANG, Wei MU, Zengchen JI, Lin JIANG*. Synthesis and antifungal activity of novel 2,5-disubstituted-1,3,4- oxadiazoles containing benzimidazole moiety. J. Pestic. Sci. 2012, 37: 338-341.
  2. Pei Zhi Zhang, Shao Fang Zhou, Tian Ren Li, Lin Jiang*. Efficient synthesis and in vitro antifungal activity of 1H-benzimidazol-1-yl acetates/propionates containing 1H-1,2,4-triazole moiety. Chin. Chem. Lett. 2012 Vol. 23: 1381-1384.
  3. Maorong WANG, Linying SUN, Fuxian WAN, Lin JIANG*. Synthesis and Phytotoxic Activity of Novel Acylthiourea and 2H-1,2,4-Thiadiazolo[2,3-a] pyrimidine Derivatives. J. Pestic. Sci. 2012, 37: 15-19.
  4. Lin Jiang*, Peng Cao,Yulei Zhang, Xiezhong Xie. Structure and spectral property of 8-(2-(5-(4-methylphenyl) -2-thienyl)vinyl)-10,10-dimethyl-10H-pyrido[1,2-a]indolium perchlorate. Res Chem Intermed. 2012, 38:2229-2235.
  5. Mao Rong Wang, Lin Jiang*, Shao Fang Zhou, Ze Yuan Zhang, Zeng Chen Ji. Ultrasound-assisted synthesis and preliminary bioactivity of novel 2H-1,2,4-thiadiazolo[2,3-a] pyrimidine derivatives containing fluorine. Chin. J. Chem. Lett. 2012, 23, 557-560.
  6. Jiang Lin*, Wang Haibo, Mu Wei, Ji, Zengchen, Cao, Peng. Synthesis and Fungicidal Activity of 2-Acetyl-6-(un)substituted- 1H-benzimidazole Oxime-ethers. Chin. J. Chem., 2011, 29, 539-543.
  7. Peng Cao, Lin Jiang*, Xue-Bin Zhang, Shang-Zheng, Ge. 8-[2-(1H-indol-3-yl) vinyl]-10,10-dimethyl-10H- pyrido[1,2-a] indolium Perchlorate. Molbank, 2010, M699: 1-3. 
  8. Lin Jiang*, Hao Wang, Mao-Rong Wang, Xin-Huan Teng.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4-(4,6-disubstitutedpyrimidin-2- yloxy) phenoxy acetates. Molecules, 2010, 15, 1074-1081.
  9. Lin JIANG,* Feng LIU, Dengke ZHANG, Haibo WANG.Synthesis and antifungal activity of 1-substitutedphenyl-3-(5- halobenzimidazol-2-yl) acylurea. J Pestic. Sci, 2010, 35(1): 33-35.
10. Changjun Zhang, Yanqiu Dang, Lin Jiang*, Liyin Wang. 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N-(1-Methyl-3-ethyl-4- chloropyrazol-5-yl)acyl-N'-(4-fluorophenyl)thiourea. J Chem Crystallorgr, 2009, 39:838-841.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J00302【环境化学】 加试科目 《环境化学》(第二版),戴树桂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殷焕顺,男,1979年出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学校“1512”第二层次。主要承担《化学信息学》、《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基础化学实验》等课程的教学任务。自2008年至今,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在《Analytical Chemistry》、《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Analyst》、《Analytical Chimica Acta》、《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Talanta》、《Electrochimica Acta》、《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Food Chemsitry》、《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Electroanalysis》、《New Journal of Chemsitry》、《RSC Advances》等SCI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多项。申请专利两项。    
   
  主要科学研究领域:
  
新型光电催化纳米材料的合成;
  新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构建;
  电化学生物传感在DNA甲基化损伤和microRNA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
  植物激素的电化学免疫检测。
  主持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禽白血病病变组织中microRNA异常表达的电化学研究(No. 21105056),2012.1-2014.12
  2.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MicroRNA的电化学检测及对植物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调控机理研究(No. ZR2011BQ001),2011.7-2014.6
  参加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功能树状高分子组装电化学基因探针-NASBA联用技术及快速检测禽流感病毒的研究(No.20775044)。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超灵敏电化学基因传感器的构筑及对环境激素致病机理的研究(No. 21075078)。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土壤中硫丹的微生物强化降解机制与生态毒性去除效应(No. 41071164)。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氧化氮调控桃果实山梨醇脱氢酶活性的分子机理(No. 30901160)。
  代表性论文(*为通讯作者):
  
1. Mo Wang, Zhenning Xu, Lijian Chen, Huanshun Yin* , and Shiyun Ai*, Electrochemical Immunosensing Platform for DNA Methyltransferase Activity Analysis and Inhibitor Screening,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2, 84 (21), 9072–9078. (SCI, IF=5.695)
  
2. Huanshun Yin, Yunlei Zhou, Zhenning Xu, Mo Wang, Shiyun Ai*, Ultrasensitive electrochemical immunoassay for DNA methyltransferase activity and inhibitor screening based on methyl binding domain protein of MeCP2 and enzymatic signal amplification,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49 (2013) 39–45. (SCI, IF=5.437)
  
3. Huanshun Yin, Yunlei Zhou, Haixia Zhang, Xiaomeng Meng, Shiyun Ai*. Electrochemical determination of microRNA-21 based on graphene, LNA integrated molecular beacon, AuNPs and biotin multifunctional bio bar codes and enzymatic assay system,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2012, 33(1): 247-253. (SCI, IF=5.437)
  
4. Huanshun Yin, Yunlei Zhou, Zhenning Xu, Lijian Chen, Di Zhang, Shiyun Ai*, An electrochemical assay for DNA methylation, methyltransferase activity and inhibitor screening based on methyl binding domain protein,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2013, 41, 492-497. (SCI, IF=5.437)
  
5. Huanshun Yin, Yunlei Zhou, Xiaomeng Meng, Kun Shang, Shiyun Ai*. One-step "green" preparation of graphene nanosheets and carbon nanospheres mixture by electrolyzing graphite rob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glucose biosensing,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2011, 30(1): 112-117. (SCI, IF=5.437)
  
6. Yunlei Zhou, Zhaoyan Zhang, Zhenning Xu, Huanshun Yin* , Shiyun Ai*. MicroRNA-21 detection based on molecular switching by amperometry, New Journal of Chemistry, 2012, 36(10), 1985-1991. (SCI, IF=2.966)
  
7. Huanshun Yin, Yunlei Zhou, Chuanxia Chen, Lusheng Zhu, Shiyun Ai*. An electrochemical signal 'off-on' sensing platform for microRNA detection,Analyst, 2012, 137(6): 1389-1395. (SCI, IF=3.969)
  
8. Xiaomeng Meng, Yunlei Zhou, Qianjin Liang, Xiangjin Qu, Qingqing Yang,Huanshun Yin* , Shiyun Ai*, Electrochemical determination of microRNA-21 based on bio bar code and hemin/G-quadruplet DNAenzyme, Analyst, 138 (2013) 3409–3415. (SCI, IF=3.969)
  
9. Huanshun Yin, Qingming Zhang, Yunlei Zhou, Qiang Ma, Tao liu, Lusheng Zhu*, Shiyun Ai*.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catechol, resorcinol and hydroquinone at graphene-chitosan composite film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and thei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in water samples,Electrochimica Acta, 2011, 56(6): 2748-2753. (SCI, IF=3.777)
  
10. Huanshun Yin, Yunlei Zhou, Jing Xu, Shiyun Ai*, Lin Cui, Lusheng Zhu*. Amperometric biosensor based on tyrosinase immobilized onto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cobalt phthalocyanine-silk fibroin fil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determine bisphenol A, Analytica Chimica Acta, 2010, 659(1-2): 144-150.(SCI, IF=4.387)
  
11. Huanshun Yin, Yunlei Zhou, Shiyun Ai, Quanpeng Chen, Xiangbin Zhu, Xianggang Liu, Lusheng Zhu. Sensitivity and selectivity determination of BPA in real water samples using PAMAM dendrimer and CoTe quantum dots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0, 174(1-3): 236-243. (SCI, IF=3.925)
  
12. Huanshun Yin, Yunlei Zhou, Qiang Ma, Shiyun Ai*, Quanpeng Chen, Lusheng Zhu*. Electrocatalytic oxidation behavior of guanosine at graphene, chitosan and Fe3O4 nanoparticles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and its determination, Talanta, 2010, 82(4): 1193-1199. (SCI, IF=3.498)

  注:招收生物传感和功能材料制备方向的研究生。

  通信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邮政编码:271018
  电子邮箱:yinhs@sdau.edu.cn;Huanshun.Yin@gmail.com
  联系电话:0538-8247660(实验室)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尹洪宗, 男,1965年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学校“1512”工程第三层次。2005年7月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院分析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院长。
  担任《山东化工》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分析化学计量》杂志编委、山东省理化测试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副理事、泰安市化工行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副理事。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三个:金银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复合纳米离子选择电极的研究,散射光谱法应用于稀土元素共发光机理研究。近几年来,在《Food Chemistry》、《analytical Letters》、《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化学学报》、《分析化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其中有18余篇被SCI收录,5篇被EI收录;现主持教育厅科研课题一项,校青年基金课题一项,第一位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项。曾获泰安市科技进步奖一项,山东农业大学优秀论文奖一项。教学方面,现主持山东省精品课程《基础化学实验》,为研究生开设《高等仪器分析》,为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学生开始《仪器分析》以及其它院系的《普通化学》、《分析化学》、《定量分析》、《无机及分析化学》、《基础化学实验》等课程。参编教材5部,其中《实验化学》获得教育部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联系电话:8242174 E-mail:   
  代表性研究论文
  1、Kunyou Zhan, Kun Xu*, Hongzong Yin*(尹洪宗), Preparative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gingerols from ginger(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 by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Food Chemistry, 2011, 126(4), 1959–1963
  2、Yuanyuan Yao, Zhigang Zheng,Chao Xu,Hui Yao,Yanbiao Zhang,Hongzong Yin*(尹洪宗), Based on Biotin-avidin System of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Biosensor Detection Sulfamethoxazole Interaction with Bovine Serum Albumin,RSETE 2011, 8, 6642-6645
  3、Chao Xu, Xiaohui Zhang, Jun Zhang, Hongzong Yin*(尹洪宗), Preparation of Nano-CuS by Phase-Transfer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uS Modified Electrode,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1, 335, 433-441
  4、SONG, Weihong(宋卫红) ZHANG, Xiaoxiao(张晓晓) YIN, Hongzong*(尹洪宗)SA, Panpan(洒盼盼) LIU, Xiaoyan(刘晓燕),Preparation and Storage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in Aqueons Polymers,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2009, 27, 717-721
  5、Weihong Song, Chunhui Wu, Hongzong Yin*(尹洪宗), Xiaoyan Liu, Panpan Sa, and Jinyang Hu, Preparation of PbS Nanoparticles by Phase-Transfer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o Pb2+-Selective Electrode Based on PVC Membrane,Analytical Letters, 2008, 41, 2844-2859
  6、Song Weihong, Zhang Xiaoxiao, Yin Hongzong*(尹洪宗), A new method for storing Ag nanoparticles, Journal of Chemistry and Chemistical Engineering, 2008, 2(6), 7-13
  7、刘晓燕,姚元元,郑志刚,魏振杰,尹洪宗*,球形银纳米粒子的微波法制备和表征及其光谱特性研究,分析仪器,2011, 3, 57-64
  8、郑志刚,姚元元,张延彪,姚辉,徐超,尹洪宗*,银纳米粒子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杀灭机理研究,分析科学学报,2011, 27, 799-801
  9、张延彪,徐超,姚辉,张肖会,张军,尹洪宗*,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及其应用,分析科学学报,2012, 28, 126-132
  10、张军,张肖会,徐超,栾玉新,尹洪宗*, 基于Eu-TTA配合物的光波长转换薄膜的制备, 中国稀土学报,2012, 30, 7-12
  11、战琨友,王- 超, 徐坤, 尹洪宗*, 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姜油树脂中的挥发性及非挥发性成分,色谱, 2008, 26, 692-696
  12、战琨友,尹洪宗,张显忠,徐坤,老姜与鲜姜超临界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分析,食品科学,2009, 30, 33-35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李丽芳,女,1968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学校1512第三层次。2004年6月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院,获物理化学博士学位。主讲“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与胶体化学”、“胶体与表面化学”、“物理化学与胶体化学实验”及“物理化学实验”等本科课程,主讲“高等物理化学”、“表面活性剂化学”等研究生课程。在《化学学报》、《物理化学学报》、《应用化学》、《农药学学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副主编全国农业院校教材《基础化学实验》,参编《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和《物理化学》第三版等教材。 
   主要研究方向:超细颗粒的制备及电性质研究;水基农药制剂的制备及稳定性机理研究;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主持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1项,山东省博士后科研项目择优资助课题1项,校博士基金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参加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1项

 

  代表性科研论文:
  1. Mingkao Xu, Lifang Li*, Jing Xu, Dongqing Wang,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intercalated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J Dispersion Science Technology(accepted)
  2. 李丽芳,王莉,王建伟,王冬青,Mg-Fe-HTlc 对黄原胶流变性的影响,化学学报(修回)
  3. 李丽芳,孔祥洁,代绍凯,王莉,“电解质和pH值对毒死蜱微乳液透明温度范围的影响”,应用化学,2010,27(5):558-562
  4. 王莉,李丽芳*,贾猛猛,王建伟,王冬青,zeta电位法选择农药悬浮剂所需润湿分散剂,应用化学,2010,27(6):727-731
  5. 李丽芳,王开运,宋东升,孙绪兵,王凤芝,农药微乳液中阴/非离子复合表面活性剂作用机理研究,农药,2008,47(2):100-102。 
  7. 孔祥洁,李丽芳*,王莉,徐明考。《载毒死蜱液晶系形成影响因素研究》,2008,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8  43 (9): 18-21 
  8. 孔祥洁,李丽芳*,王莉,徐明考,n-CnH2n+1OH对毒死蜱微乳剂透明温度范围的影响,2008,农药,2008,47(11):807-809
  9. 李丽芳,王开运,宋东升,孙绪兵,李波,“毒死蜱微乳液拟三元相图影响因素研究”. 农药学学报,2007,9(2):172-177.
  10. 李丽芳,侯万国,戴肖南,刘春霞. “Zn-Al类水滑石零净电荷点及等电点研究”.化学学报,2004,62(4):429-432. 
  11. 李丽芳,侯万国,刘春霞,戴肖南.“Zn-Al类水滑石的合成及表征”. 精细化工,2004, 21(3):161-164. 
  12. 李丽芳,侯万国,焦燕妮,刘春霞.“Zn-Al类水滑石结构正电荷对内禀电离平衡常数的影响”.物理化学学报,2004,20(5):459-462. 
  13. 李丽芳,侯万国,贾春晓,焦燕妮.“金属元素对类水滑石物质阴离子交换性能影响的研究”.山东大学学报,2004,39(2),90-94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王日为,男,1966年生,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校教学名师,校1512第三层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党委委员,应用化学专业主任。

  1987年6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0-1991年在四川大学系统学习分析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1987年6月-2002年2月任职湖南农业大学,2002年2月调山东农业大学。系统主讲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天然产物化学、、无机化学实验等课程。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效果优良,分别于1994、2001年获湖南农业大学第一、四届优秀教学质量奖,2000年被聘为湖南农业大学首批课程首席主讲教师。2005年获山东农业大学优秀教学质量奖一等奖,2007年被评为学校第三届“学生心目中的十大优秀教师”。科研方向为天然产物分离与分析,主持校科研基金一项,参加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教育厅重点课题各一项,主持“无机及分析化学”校级精品课程及应用化学特色专业建设工作。近五年总主编全国高等院校农科大学化学系列教材一套(共五部,科学出版社),主编《无机及分析化学Ⅰ》(科学出版社)、《农科化学学习指导》(科学出版社)、《无机及分析化学学习指导》(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教材各一部,参编教材四部,获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发表教学科研论文20余篇。

  代表性研究论文: 
  1. 王日为, 李辉勇, 张丽霞, 熊远福. 湖南甜茶常量成分及色素稳定性研究, 湖南农业 大学学报,1996年,Vol.22,No.5,456-460.
  2. 王日为(2). Crystal structure of Di[bis(diphenylphosphino) propane] Copper (Ⅰ)perchlorate complex,结构化学,1997年第4期,293-297 
  3. 王日为, 张丽霞, 杨伟丽, 周跃斌.乌龙茶做青过程中香气的动态变化规律, 湖南农业 大学学报,1999年,Vol.25,No.3,194-199. 
  4. 杨志辉, 王日为, 刘军鸽, 葛旦之. 外加Se(Ⅵ)在土壤溶液中的价态转化研究,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Vol.27,No.3,215-217.
  5. 王日为, 张丽霞, 高吉刚. 茶叶中花青素类物质研究展望, 茶叶科学技术, 2002年第4期, 4-8 
  6. 向勤锃, 王日为, 黄晓琴, 刘德华. 茶树荧光性绿斑病时细胞中的晶体研究, 茶叶科学, 2005年第2期.
  7. 刘富知, 王日为, 李辉勇, 刘祥华. 湖南甜茶成分分析与安全性评价,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4年,Vol.30, No.3,261-263.
  8. 王日为, 张丽霞, 裘立群. 释香过程中茉莉净油组成与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广州化工, 2007年, Vol.35, No.5,56-59
  9. 王日为(3), 碘氧化法测定中药五倍子中的单宁 ,应用化学, 2007年, Vol.22, No.2, 227-229
  10.王日为(3),山东棕壤茶区茶树荧光性绿斑病因的营养诊断,茶叶科学,2009,第2期 
  11.王日为*. 对香豆酸、咖啡酸和绿原酸荧光特性的研究,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第3期 
  12.王日为(3),甲基葡萄糖苷硬脂酸酯及聚氧丙烯醚的合成,化学研究与应用,2008,第8期
  13. 王日为(通讯作者),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黄茶香气,食品科学,2010,Vol.31,No:16,239-243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化学     专业代码:070300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化学

专业介绍

北京化工大学为例
理学院化学一级学科下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二级学科,于2006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012年成为北京市化学一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评估中心组织的科学评估中,我校化学一级学科位居前列。2018年3月份,化学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
本学科经长期发展已形成一支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思想活跃、勇于创新的教学科研队伍,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1人、中组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13人。现有教授44人、副教授4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3人,45岁以下教师已成为学术带头人的主体。
本学科依托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近代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系、无机化学系、有机化学系、分析化学系、化学生物系及分析测试中心进行建设。在注重基础和理论研究的同时,将研究工作向下游延伸,形成了“基于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实际需求凝炼科学问题-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程化及产业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特色发展模式。经多年发展,逐渐形成了超分子插层组装化学、纳米结构与限域催化化学、资源与环境分析化学及安全分析、清洁能源材料与电化学、功能有机化学、纳微尺度的计算化学、化学生物学以及纳米化学与功能器件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通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近三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项目170余项。纵向科研经费到款10294万元,与企业合作项目横向科研经费到款4421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248余篇,其中SCI收录972篇,EI收录1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75件,授权专利224件。
  在为研究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科研环境的同时,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法国、英国等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实质性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了研究骨干定期互访、联合承担科研项目及联合培养双学位博士研究生等。

专业点分布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北京化工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天津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中北大学 内蒙古大学 大连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延边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吉林化工学院 黑龙江省科学院 东北石油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江苏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温州大学 绍兴文理学院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 华侨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鲁东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河南师范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三峡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湘潭大学 湖南理工学院 南方科技大学 中山大学 深圳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 贵州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喀什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703 化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69 所,本次参评66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50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03 清华大学 A+
3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4 10055 南开大学 A
5 10183 吉林大学 A
6 10246 复旦大学 A
7 10384 厦门大学 A
8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9 10284 南京大学 A-
10 10335 浙江大学 A-
11 10386 福州大学 A-
12 10486 武汉大学 A-
13 10532 湖南大学 A-
14 10558 中山大学 A-
15 10610 四川大学 A-
16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B+
17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B+
18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19 10247 同济大学 B+
20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21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22 10285 苏州大学 B+
23 10422 山东大学 B+
24 10459 郑州大学 B+
25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26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B+
27 10635 西南大学 B+
28 10697 西北大学 B+
29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30 10730 兰州大学 B+
31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32 10108 山西大学 B
33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34 10145 东北大学 B
35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36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B
37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B
38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39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B
40 10533 中南大学 B
41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42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43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B
44 10673 云南大学 B
45 11117 扬州大学 B
46 10075 河北大学 B-
47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B-
48 10126 内蒙古大学 B-
49 10212 黑龙江大学 B-
50 10255 东华大学 B-
51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52 10357 安徽大学 B-
53 10403 南昌大学 B-
54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B-
55 10475 河南大学 B-
56 10530 湘潭大学 B-
57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B-
58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59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60 10755 新疆大学 B-
61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62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C+
63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C+
64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C+
65 10140 辽宁大学 C+
66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67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C+
68 10280 上海大学 C+
69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C+
70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C+
71 10351 温州大学 C+
72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C+
73 10524 中南民族大学 C+
74 10559 暨南大学 C+
75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C+
76 11658 海南师范大学 C+
77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C
78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
79 10184 延边大学 C
80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C
81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82 10299 江苏大学 C
83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C
84 10373 淮北师范大学 C
85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86 10427 济南大学 C
87 10446 曲阜师范大学 C
88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C
89 10512 湖北大学 C
90 10534 湖南科技大学 C
91 10560 汕头大学 C
92 10611 重庆大学 C
93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C-
94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95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C-
96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C-
97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C-
98 10320 江苏师范大学 C-
99 10385 华侨大学 C-
100 10490 武汉工程大学 C-
101 10513 湖北师范大学 C-
102 10657 贵州大学 C-
103 10691 云南民族大学 C-
104 11258 大连大学 C-
105 11646 宁波大学 C-

应用化学专业考研科目:
院、系所 专业代码及名称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2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021-64253230)(商老师) 081704应用化学   01精细化学品化学与技术 5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2物理化学或803有机化学 ▲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国家重点学科;△省(区、市)或部委重点学科 研究方向(01)限考803有机化学 
02有机、无机功能材料化学及其应用
03光催化和应用光化学
 

应用化学考研参考书: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备注
024 化学化工学院(电话:83686232)  145      
081704应用化学         
01 化学混合物的精细分离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2 数学二④807 化工原理 复试科目:2401 化学实验理论;2402 化学实验技术操作;2405 英语听力 《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技出版社。复试参考书目:初试参考书目及《大学化学实验》南京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相关无机、有机化学实验书。 全院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规模共计105名。不接受单独考试。录取方法:严格执行差额复试;按照1:1.2比例由高分到低分确定复试名单;复试后,按复试成绩加初试的两门专业课成绩在应用化学专业考生范围内重新排序,最后确定录取名单(复试不及格者不参加录取排序)。 应用化学专业录取人数由学院当年制定的硕士生招生政策确定。
02 化学废气废水的资源化
03 绿色反应与分离过程一体化
04 膜分离与绿色吸收过程
05 绿色催化反应过程

应用化学研究生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由于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备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就业前景美好。 化学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
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化学参考书目
01-04方向:
《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曹锡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化学》(上、下册)傅献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南京大学方惠群等编著,科学出版社。
《有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胡宏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孙德坤、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习题集》侯文华、淳远、姚天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结构化学》江元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05方向:
《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曹锡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化学》(上、下册)傅献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南京大学方惠群等编著,科学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余学海、陆云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第二版)潘祖仁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1方向:
《普通物理》(第一、二、三册)程守洙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孙德坤、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习题集》侯文华、淳远、姚天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
《结构化学》江元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化学研究方向
以复旦大学为例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学习方式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22 化学系   57   本系拟招收学术学位推免生40人。实际招生数视生源情况调整。
070301 无机化学(学术学位)   11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7人。
01固态材料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2丰产元素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3配位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4金属有机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5生物无机化学与蛋白质化学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6有机光电功能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02 分析化学(学术学位)   6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5人。
01色谱方法和高效分离分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2化学生物分析和蛋白质组分析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72细胞生物学
03现代电分析化学及传感技术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4天然药物分离分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03 有机化学(学术学位)   13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9人。
01物理有机化学
02有机合成化学
03超分子材料化学
04药物合成化学
05有机大分子化学
06天然产物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04 物理化学(学术学位)   21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16人。
01表面化学与催化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2复相催化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3电极过程和高能化学电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4量子化学与分子模拟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0量子力学;④836普通物理
05化学反应动力学和激光化学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0量子力学;④836普通物理
06结构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光化学和反应动力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8分子筛催化和功能材料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9固态材料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10工业催化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11新型化学电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Z1 ★化学生物学(学术学位)   4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3人。
01功能生物分子的化学基础
02生物分子的分离和鉴定
03药物和医用材料的分子设计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85216 化学工程(专业学位)   2   本专业拟招收全日制2人,学制2年。本专业不招收推免生。
01精细有机化学
02分析仪器技术与仪器分析
03功能材料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959基础化学

化学就业前景
化学专业的就业形势良好。在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消费升级等因素的拉动下,石化化工产品市场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随着能源、建材、家电、食品、服装、车辆及日用品的需求增加,化学专业人才需求也逐渐增加。
化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民人均收入将比2010年翻一番,社会整体消费能力将增长120%以上,居民消费习惯也将从“温饱型”向“发展型”转变,对绿色、安全、高性价比的高端石化化工产品的需求增速将超过传统产业。

社会消费能力的增长将带动相关能源、建材、家电、食品、服装、车辆等行业的发展,以上行业都是化学专业毕业生可进入的行业。

化学专业就业方向

化学专业的就业范围还是比较广的。化学系的毕业生主要在化学及其相关领域,如化工、生物、医药、材料、环境、农业、食品、检验检疫、环境、国防、能源、信息等行业从事生产与科研工作,从事教师职业、报考政府机关公务员也是不错的选择。此外,有一些毕业生立志当科学家、搞研究,他们就选择在国内外深造,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