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保研夏令营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山东建筑大学考研分数线、山东建筑大学报录比、山东建筑大学考研群、山东建筑大学学姐、山东建筑大学考研真题、山东建筑大学专业目录、山东建筑大学排名、山东建筑大学保研、山东建筑大学公众号、山东建筑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山东建筑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山东建筑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获取相应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试大纲、招考专业、招考目录等等基本信息,这些内容是进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准备。考生可以从各院校的研招网进行查询,每年的9月左右就会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考生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考生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考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招生信息汇总,山东建筑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内总结了各大院校的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考研派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山东建筑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山东建筑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是保研的一个重要渠道,必须获取相应的保研信息,比如保研夏令营的时间、申请条件、申请材料等等信息,这些内容是申请保研夏令营的必要准备。同学们可以从各院校的研究生信息网或公众号中进行查询,大致每年的4月-6月就会公布本年的招生计划。同学们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同学们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保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保研招生信息汇总,山东建筑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内总结了学院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小编预祝各位想要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被目标院校录取。

山东建筑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网是同学获取保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保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保研推免招生计划、保研政策、保研渠道、保研真题、保研经验等等内容,山东建筑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保研夏令营招生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是最为准确和官方的,是同学保研信息主要来源,山东建筑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网的小编提醒各位同学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切信息变动要以该网站提供的内容为主。山东建筑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网会公布研招办以及各个院系的招生负责人电话,考生在准备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山东建筑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网的小编预祝各位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上岸

山东建筑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保研夏令营
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山东建筑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11]控制科学与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建筑设备智能化与能效管理(02)智能环境与网络化控制(03)智能控制与机器人系统(04)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
招生人数: 18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981)电路原理A
备  注: 同等学力考生和跨专业考生加试科目:①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②计算机控制技术
年份 地区 学校 学院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报名人数 录取人数 报录比 推免人数
2011 山东 山东建筑大学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31 9 29.03% /
2011 山东 山东建筑大学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36 12 33.33% /

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山东建筑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11]控制科学与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811 (全日制)控制科学与工程
(授予学位:工学硕士)
Ⅰ. 建筑设备智能化与能效管理
Ⅱ. 智能环境与网络化控制
Ⅲ. 智能控制与机器人系统
Ⅳ. 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
拟招生计划:26人
可接收推免生数:3人
招生人数: 29
考试科目: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一
③数学一
④电路原理一
备  注: 复试笔试科目(任选1门):
①自动控制理论(经典)
②电子技术(模电、数电)
③数字信号处理

同等学力考生和跨专业考生加
试科目:
①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
②计算机控制技术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
(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编制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和《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按照《山东建筑大学关于制(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爱祖国,讲政治,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精神,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学位获得者应掌握坚实的控制科学理论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具备控制工程领域各种控制技术应用技能。
3、掌握从事控制工程技术研究的方法和技巧,具有独立从事控制系统开发与设计的能力。
4、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和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 
二、培养方向
1、建筑设备智能化与能效管理
研究和综合运用先进控制理论、智能计算、信息技术、云计算与物联网理论与技术,为建筑运行、能源管理、绿色建筑、生态园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等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与技术支撑。经过多年沉淀与发展,本方向主要形成以下几个成熟的研究领域(1)建筑智能控制与能效管理;(2)建筑物联网理论及应用研究;(3)基于数据的故障诊断与节能控制;(4)新型建筑智能化产品研究。
2、智能环境与网络化控制
面向分布式供能系统产业发展战略和国家绿色建筑发展需要,主要研究领域有(1)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数据驱动建模、控制与优化调度方法研究;(2)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协同控制理论及技术研究;(3)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建筑(群)及其供能系统运行监控平台的研发。旨在通过对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优化控制等研究,实现建筑(群)的舒适、节能、健康、环保、低碳、经济运行。
3、智能控制与机器人系统
以复杂控制系统的建模、预测、优化决策、控制及其工程应用为主要研究内容,研究领域有(1)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关键技术,重点进行家居服务装备智能控制系统分析与综合理论方法和工业过程的智能控制技术研究;(2)多传感器融合算法及其传感系统的实用化技术,重点进行多机器人系统的体系结构、相互间的通信与磋商机理、感知与学习方法、建模和规划、群体行为控制等技术研究,用于医疗、护理、休闲和娱乐等场合的机器人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推广。
4、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
以智能建筑行业及社会安全领域的技术需求为目的,注重多学科交叉的原创性应用基础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有(1)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群智能等智能计算理论,大规模数据挖掘、知识表达与处理、信息融合,复杂信息系统的优化;(2)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图像和视频的获取、处理、分析、理解与辨识及应用,视觉测量及视觉传感(3)室内环境感知与能源管理中的智能信息处理;(4)智能安防理论与技术等。
三、学习年限
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
研究生在校期间,课程学习为2.5学期,文献阅读报告0.5学期,教学科研实践1学期,学位论文撰写2学期。
对于品学兼优,提前完成个人培养计划并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达到毕业或授予学位质量要求的,最多可提前1年毕业或授予学位;在基本学习年限内完不成学业者,经导师同意,可向学校提出延长学习期限申请,延长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年。
四、培养方式
1. 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依据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进行。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科学研究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鼓励硕士生积极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和公益劳动,加强科研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锻炼。
2. 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实行导师负责、学科导师组集体培养,积极聘请科研院所以及企事业单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学者担任硕士研究生的兼职导师,参与本学科研究生培养。
3. 研究生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讨论与自学相结合等方式,着重培养和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学习与考核按照课程教学大纲执行。
4. 研究生必修环节主要由以下环节构成:(1)文献阅读报告环节为10周,安排在第三学期后半学期,按照《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学院硕士生文献阅读报告考核要求》进行,并由学科导师组负责考核;(2)教学科研实践环节为20周,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由研究生导师负责指导与考核,研究生应结合该环节完成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对于教学科研能力强的研究生,经导师认可学院批准,可提交证明材料申请免修教学科研实践环节,其选题报告可提前至第三学期末进行。(3)选题报告评议按照《山东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与论文选题报告基本要求》和《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学院硕士生选题报告评议组织与实施规定》进行,由学科导师组成评议组进行评议,上半年在5月底完成,下半年在10月底完成;(4)学术报告环节,贯穿于在校学习全过程,要求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听取5次以上学术报告、且在本学科研究生范围内,公开作1次学术报告,并在毕业前提交相应的学习总结和心得,作为考核学习质量的重要依据,由导师负责考核。
5. 研究生是否通过文献阅读报告考核、论文选题报告评议、论文中期检查,以及学位论文答辩与硕士学位申请等有关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必须经过学科导师组讨论后形成决定。
五、培养计划
1. 培养计划由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必修环节三部分组成,研究生在入学后第一周,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2. 本学科研究生申请毕业和硕士学位,应至少修满36学分,其中:学位课程19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12学分,必修环节5学分。
同等学力或跨专业考入的硕士研究生,还须补修不少于2门本学科专业的大学本科主要课程。导师还可根据所指导研究生的具体情况,结合拟确定的学位论文选题,为完善研究生知识结构,在第三学期可自行开设1-2门补修课程,并于第二学期末提出开课申请。补修课程学习成绩必须合格且不计学分,补修课程不能代替本专业的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
3. 课程与必修环节设置,见附件《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生课程与必修环节设置》。
六、中期筛选考核
中期筛选考核旨在促进研究生由课程学习转入学位论文工作阶段,其评价结果,作为审批学位论文答辩申请的依据之一。
中期筛选考核统一安排在第四学期末进行,以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为依据,总结评价研究生入学以来,完成课程学习、文献阅读报告和论文选题报告情况,具体要求见《山东建筑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筛选与考核办法》。
七、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1. 论文选题要求
选题应结合导师(组)承担的科研项目,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应用价值,具有一定的新颖性。
2. 论文工作时间要求
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工作量饱满,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为12个月,以通过学位论文选题报告评议之日至学位论文答辩之日计。
3. 论文文献阅读量要求
文献综述应对所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学位论文应阅读不少于40篇专业文献,其中最近5年内的文献、外文文献均应占30%以上。
4. 论文写作规范要求
论文写作规范应符合《山东建筑大学学位论文撰写基本规范》,同时还应符合本学科领域特定的学术与技术规范。
5. 学位论文形式
学位论文应为应用性研究论文或基础性研究论文,应包含如下内容:
(1)封面:论文题目(中英文)、论文作者、指导教师、学科门类、专业名称、培养单位、完成日期,以及论文分类号、密级等。
(2)扉页:学位论文题目、课题受资助项目名称及项目号、学位论文页数、论文中使用表格数量、插图数量统计,以及评阅人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学生所在学院院长姓名、学位论文完成日期等。
(3)声明: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须有作者及导师的亲笔签字),声明内容由学校统一规定。
(4)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中英文摘要一般不超过1000字(词)。
(5)论文目录。
(6)论文主体部分包含绪论(选题依据、文献综述)、论文正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结论与展望,论文主体部分应为3万字左右。
(7)参考文献。
(8)必要的附录。包含必要的问卷调查设计、原始(第一手)实验数据或调查数据等。
(9)致谢。
(10)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6. 学位论文质量要求
学位论文应综合应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研究方法和手段,鼓励使用创新性的方法对所选课题进行研究,并得出科学的实验(分析)数据和合理的分析结论,或提出新见解。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论文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应得到本学科同行专家的认可。
7. 学术成果体现形式规定
本学科硕士生在取得硕士学位之前,应将与论文工作相关的研究发现以山东建筑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在与本学科相关的正式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学生为第一作者,或学生为第二作者且导师为第一作者),或《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学术成果审核认定办法》中规定的其他形式和要求 。
八、学位论文中期检查、预答辩、评阅与答辩
1. 研究生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实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预答辩制度,具体要求按《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组织与实施规定》、《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组织与实施规定》。
2. 硕士生完成学位论文,经导师同意,可提出学位论文答辩申请。答辩前,由学校或学院组织学位论文评阅、不端行为检测,论文评阅合格、通过不端行为检测,方可按《山东建筑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中的有关规定,组织学位论文答辩。
九、学位申请与授予
学位申请按《山东建筑大学研究生预答辩、答辩申请、学位论文评阅、论文答辩与学位申请工作的基本要求》执行。
学位授予按照《山东建筑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有关规定审批。
十、毕业
1.学位获得者,准予毕业。
2.研究生完成个人培养计划并取得规定的学分,完成论文写作,满足以下条件者,准予毕业:
(1)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做出授予学位建议,因不符合本学科学术成果体现形式规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做出暂缓授予学位决议者;
(2)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未做出授予学位建议,根据答辩情况,做出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者;
(3)未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申请,论文工作时间、工作量、写作规范基本满足学位论文质量要求,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经进一步完善修改能够达到申请学位论文质量要求的,经导师综合考虑研究生论文工作表现,同意研究生提出毕业答辩申请并经学院批准,通过毕业论文不端行为检测后,由学院参考学位论文答辩程序,组织毕业论文答辩。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针对答辩情况,做出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者。
十一、其他要求
1. 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山东建筑大学研究生管理规定》、《山东建筑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管理条例》等校规校纪,以及本学科专业针对培养各环节所作出的教学规定和要求。
2. 鼓励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积极参加国家、山东省和学校组织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和活动。
十二、方案审批与实施
1. 本方案由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学院学术委员会审议通过,报研究生处审核备案。
2. 本方案经主管校长批准,自2017年9月1日起实施。
3. 本方案实施过程中,局部修订时,须报研究生处审核备案,并明确适用年级。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7年6月经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审议通过)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编制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和《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按照《山东建筑大学关于制(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爱祖国,讲政治,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精神,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学位获得者应掌握坚实的控制科学理论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具备控制工程领域各种控制技术应用技能。
3、掌握从事控制工程技术研究的方法和技巧,具有独立从事控制系统开发与设计的能力。
4、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和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 
二、培养方向
1、建筑设备智能化与能效管理
研究和综合运用先进控制理论、智能计算、信息技术、云计算与物联网理论与技术,为建筑运行、能源管理、绿色建筑、生态园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等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与技术支撑。经过多年沉淀与发展,本方向主要形成以下几个成熟的研究领域(1)建筑智能控制与能效管理;(2)建筑物联网理论及应用研究;(3)基于数据的故障诊断与节能控制;(4)新型建筑智能化产品研究。
2、智能环境与网络化控制
面向分布式供能系统产业发展战略和国家绿色建筑发展需要,主要研究领域有(1)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数据驱动建模、控制与优化调度方法研究;(2)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协同控制理论及技术研究;(3)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建筑(群)及其供能系统运行监控平台的研发。旨在通过对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优化控制等研究,实现建筑(群)的舒适、节能、健康、环保、低碳、经济运行。
3、智能控制与机器人系统
以复杂控制系统的建模、预测、优化决策、控制及其工程应用为主要研究内容,研究领域有(1)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关键技术,重点进行家居服务装备智能控制系统分析与综合理论方法和工业过程的智能控制技术研究;(2)多传感器融合算法及其传感系统的实用化技术,重点进行多机器人系统的体系结构、相互间的通信与磋商机理、感知与学习方法、建模和规划、群体行为控制等技术研究,用于医疗、护理、休闲和娱乐等场合的机器人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推广。
4、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
以智能建筑行业及社会安全领域的技术需求为目的,注重多学科交叉的原创性应用基础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有(1)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群智能等智能计算理论,大规模数据挖掘、知识表达与处理、信息融合,复杂信息系统的优化;(2)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图像和视频的获取、处理、分析、理解与辨识及应用,视觉测量及视觉传感(3)室内环境感知与能源管理中的智能信息处理;(4)智能安防理论与技术等。
三、学习年限
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
研究生在校期间,课程学习为2.5学期,文献阅读报告0.5学期,教学科研实践1学期,学位论文撰写2学期。
对于品学兼优,提前完成个人培养计划并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达到毕业或授予学位质量要求的,最多可提前1年毕业或授予学位;在基本学习年限内完不成学业者,经导师同意,可向学校提出延长学习期限申请,延长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年。
四、培养方式
1. 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依据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进行。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科学研究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鼓励硕士生积极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和公益劳动,加强科研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锻炼。
2. 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实行导师负责、学科导师组集体培养,积极聘请科研院所以及企事业单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学者担任硕士研究生的兼职导师,参与本学科研究生培养。
3. 研究生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讨论与自学相结合等方式,着重培养和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学习与考核按照课程教学大纲执行。
4. 研究生必修环节主要由以下环节构成:(1)文献阅读报告环节为10周,安排在第三学期后半学期,按照《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学院硕士生文献阅读报告考核要求》进行,并由学科导师组负责考核;(2)教学科研实践环节为20周,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由研究生导师负责指导与考核,研究生应结合该环节完成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对于教学科研能力强的研究生,经导师认可学院批准,可提交证明材料申请免修教学科研实践环节,其选题报告可提前至第三学期末进行。(3)选题报告评议按照《山东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与论文选题报告基本要求》和《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学院硕士生选题报告评议组织与实施规定》进行,由学科导师组成评议组进行评议,上半年在5月底完成,下半年在10月底完成;(4)学术报告环节,贯穿于在校学习全过程,要求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听取5次以上学术报告、且在本学科研究生范围内,公开作1次学术报告,并在毕业前提交相应的学习总结和心得,作为考核学习质量的重要依据,由导师负责考核。
5. 研究生是否通过文献阅读报告考核、论文选题报告评议、论文中期检查,以及学位论文答辩与硕士学位申请等有关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必须经过学科导师组讨论后形成决定。
五、培养计划
1. 培养计划由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必修环节三部分组成,研究生在入学后第一周,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2. 本学科研究生申请毕业和硕士学位,应至少修满36学分,其中:学位课程19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12学分,必修环节5学分。
同等学力或跨专业考入的硕士研究生,还须补修不少于2门本学科专业的大学本科主要课程。导师还可根据所指导研究生的具体情况,结合拟确定的学位论文选题,为完善研究生知识结构,在第三学期可自行开设1-2门补修课程,并于第二学期末提出开课申请。补修课程学习成绩必须合格且不计学分,补修课程不能代替本专业的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
3. 课程与必修环节设置,见附件《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生课程与必修环节设置》。
六、中期筛选考核
中期筛选考核旨在促进研究生由课程学习转入学位论文工作阶段,其评价结果,作为审批学位论文答辩申请的依据之一。
中期筛选考核统一安排在第四学期末进行,以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为依据,总结评价研究生入学以来,完成课程学习、文献阅读报告和论文选题报告情况,具体要求见《山东建筑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筛选与考核办法》。
七、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1. 论文选题要求
选题应结合导师(组)承担的科研项目,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应用价值,具有一定的新颖性。
2. 论文工作时间要求
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工作量饱满,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为12个月,以通过学位论文选题报告评议之日至学位论文答辩之日计。
3. 论文文献阅读量要求
文献综述应对所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学位论文应阅读不少于40篇专业文献,其中最近5年内的文献、外文文献均应占30%以上。
4. 论文写作规范要求
论文写作规范应符合《山东建筑大学学位论文撰写基本规范》,同时还应符合本学科领域特定的学术与技术规范。
5. 学位论文形式
学位论文应为应用性研究论文或基础性研究论文,应包含如下内容:
(1)封面:论文题目(中英文)、论文作者、指导教师、学科门类、专业名称、培养单位、完成日期,以及论文分类号、密级等。
(2)扉页:学位论文题目、课题受资助项目名称及项目号、学位论文页数、论文中使用表格数量、插图数量统计,以及评阅人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学生所在学院院长姓名、学位论文完成日期等。
(3)声明: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须有作者及导师的亲笔签字),声明内容由学校统一规定。
(4)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中英文摘要一般不超过1000字(词)。
(5)论文目录。
(6)论文主体部分包含绪论(选题依据、文献综述)、论文正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结论与展望,论文主体部分应为3万字左右。
(7)参考文献。
(8)必要的附录。包含必要的问卷调查设计、原始(第一手)实验数据或调查数据等。
(9)致谢。
(10)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6. 学位论文质量要求
学位论文应综合应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研究方法和手段,鼓励使用创新性的方法对所选课题进行研究,并得出科学的实验(分析)数据和合理的分析结论,或提出新见解。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论文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应得到本学科同行专家的认可。
7. 学术成果体现形式规定
本学科硕士生在取得硕士学位之前,应将与论文工作相关的研究发现以山东建筑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在与本学科相关的正式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学生为第一作者,或学生为第二作者且导师为第一作者),或《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学术成果审核认定办法》中规定的其他形式和要求 。
八、学位论文中期检查、预答辩、评阅与答辩
1. 研究生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实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预答辩制度,具体要求按《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组织与实施规定》、《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组织与实施规定》。
2. 硕士生完成学位论文,经导师同意,可提出学位论文答辩申请。答辩前,由学校或学院组织学位论文评阅、不端行为检测,论文评阅合格、通过不端行为检测,方可按《山东建筑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中的有关规定,组织学位论文答辩。
九、学位申请与授予
学位申请按《山东建筑大学研究生预答辩、答辩申请、学位论文评阅、论文答辩与学位申请工作的基本要求》执行。
学位授予按照《山东建筑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有关规定审批。
十、毕业
1.学位获得者,准予毕业。
2.研究生完成个人培养计划并取得规定的学分,完成论文写作,满足以下条件者,准予毕业:
(1)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做出授予学位建议,因不符合本学科学术成果体现形式规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做出暂缓授予学位决议者;
(2)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未做出授予学位建议,根据答辩情况,做出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者;
(3)未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申请,论文工作时间、工作量、写作规范基本满足学位论文质量要求,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经进一步完善修改能够达到申请学位论文质量要求的,经导师综合考虑研究生论文工作表现,同意研究生提出毕业答辩申请并经学院批准,通过毕业论文不端行为检测后,由学院参考学位论文答辩程序,组织毕业论文答辩。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针对答辩情况,做出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者。
十一、其他要求
1. 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山东建筑大学研究生管理规定》、《山东建筑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管理条例》等校规校纪,以及本学科专业针对培养各环节所作出的教学规定和要求。
2. 鼓励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积极参加国家、山东省和学校组织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和活动。
十二、方案审批与实施
1. 本方案由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学院学术委员会审议通过,报研究生处审核备案。
2. 本方案经主管校长批准,自2017年9月1日起实施。
3. 本方案实施过程中,局部修订时,须报研究生处审核备案,并明确适用年级。
 

附: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与必修环节设置(2014版)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选修 考核形式 开课单位 备注
学位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S17990011A 36 2 1 必修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位必修课共计19学分
学位课 硕士英语精读 S17990061A 64 2 1 必修 考试 外国语学院
学位课 英语口语 S17990081A 32 1 1 必修 考查 外国语学院
学位课 自然辩证法概论 S17990022A 18 1 2 必修 考查 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位课 学术英语 S17990072A 32 1 2 必修 考试 外国语学院
学位课 随机过程 S17990122A 48 2 2 必修 考试 理学院
学位课 学术伦理与知识产权 S17990043A 24 1 3 必修 考试 法学院
学位课 工程中的矩阵理论 S17084771A 54 3 1 必修 考试 信电学院
学位课 现代检测理论与技术 S17084801A 48 2 1 必修 考试 信电学院
学位课 线性系统理论 S17084812A 54 3 2 必修 考试 信电学院
学位课 控制工程研究方法及前沿讲座 S17084793A 16 1 3 必修 考查 信电学院
非学位课 研究生专业英语 S17085021C 32 1 1 选修 考试 信电学院 方向1、2、3、4限定选修 非学位课至少修满12学分
非学位课 计算机测控网络系统 S17084781C 32 2 1 选修 考查 信电学院 方向1、2、3为限定选修
方向4为任意选修
非学位课 智能控制 S17085031C 48 2 1 选修 考试 信电学院 方向1、2、3为限定选修
方向4为任意选修
非学位课 系统辨识与建模 S17084992C 48 2 2 选修 考试 信电学院 方向2、3为限定选修
方向1、4为任意选修
非学位课 建筑智能化技术 S17084903C 32 2 3 选修 考查 信电学院 方向1为限定选修
方向2、3、4为任意选修
非学位课 模式识别 S17084921C 32 2 1 选修 考试 信电学院 方向4为限定选修
方向1、2、3为任意选修
非学位课 数字图像处理 S17084971C 32 2 1 选修 考查 信电学院 方向4为限定选修
方向1、2、3为任意选修
非学位课 最优化计算方法与实现 S17085042C 32 2 2 选修 考试 信电学院 方向4为限定选修
方向1、2、3为任意选修
非学位课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S17085001C 32 2 1 选修 考查 信电学院 任选
非学位课 非线性控制系统 S17084862C 32 2 2 选修 考查 信电学院
非学位课 计算机视觉 S17084882C 32 2 2 选修 考查 信电学院
非学位课 建筑电气节能技术 S17084892C 32 2 2 选修 考查 信电学院
非学位课 嵌入式系统 S17084932C 48 2 2 选修 考查 信电学院
非学位课 神经网络理论与应用 S17084952C 32 2 2 选修 考查 信电学院
非学位课 数值计算 S17084962C 32 2 2 选修 考查 信电学院
非学位课 最优控制与最优估计 S17085052C 32 2 2 选修 考查 信电学院
非学位课 安全防范系统 S17084843C 32 2 3 选修 考查 信电学院
非学位课 软件工程 S17084943C 32 2 3 选修 考查 信电学院
非学位课 小波变换与工程应用 S17085013C 32 2 3 选修 考查 信电学院
非学位课 创新与专利 S17084851C 32 2 1 选修 考查 信电学院
非学位课 德语1 S17990091C 32 0 1 选修 考查 外国语学院
非学位课 德语2 S17990102C 32 0 2 选修 考查 外国语学院
必修环节 文献阅读报告 S17085083D 0 1 3 必修 考查 信电学院 导师组考核
必修环节 教学科研实践 S17085064D 0 2 4 必修 考查 信电学院 导师考核
必修环节 论文选题报告 S17085074D 0 1 4 必修 考查 信电学院 选题报告评议组考核
必修环节 学术报告 S17085096D 0 1 1--6 必修 考查 信电学院 导师考核
其他说明 1、同等学力或跨专业考入的硕士研究生还须完成2-3门补修课程的学习,由导师会同导师组在学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时提出学习要求;
2、因研究课题需要,导师可于第三学期面向所指导研究生增开1-2门课程(均按16学时计,不计学分)。开课申请须于第二学期末提出,经分管院长批准后报研究生处备案;
3、学科方向说明:
方向1:建筑设备智能化与能效管理
方向2:智能环境与网络化控制
方向3:智能控制与机器人系统
方向4: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控制科学与工程     专业代码:081100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控制科学与工程

专业介绍

陆军装甲兵学院
一、培养目标
培养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掌握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本专业领域技术难题的能力,能够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需要、满足基层部队任职岗位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简介
装甲兵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我军系统开展装甲车辆火力控制与其它军用复杂系统控制技术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学科。2005年获得“导航、制导与控制”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8年“导航、制导与控制”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先后招收和培养博士研究生30余人、硕士研究生160余人。
三、研究方向简介
本学科面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导航制导与控制等四个二级学科招生,形成了火力控制技术、导航与定位技术、火控系统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火控系统仿真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等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四、导师队伍
本学科拥有一批国内、军内知名专家,导师队伍中教授8人,副教授10人,其中博士11人、硕士7人。
五、教学科研条件
多年来,本学科着眼于领域前沿研究,对装甲车辆自动化相关问题进行了追踪和探索,在新型火控系统理论、火控系统智能化与网络化、光电系统检测与故障诊断、火控系统仿真等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目前拥有自动化技术、导航与定位、火控技术、检测与故障诊断、火控仿真等实验室,和无人自主车辆、15吨六自由度运动平台、火控系统试验平台等大型试验设备,教学试验资产2000余万元,为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相关教学科研提供了优质保障。(前后一致性)
六、教学科研学术成果
先后获得军队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10余项、三等奖3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国防专利12项,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12部;年度到位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

专业点分布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 陆军装甲兵学院 北京化工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中北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大连大学 沈阳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大连海洋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空军航空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八院) 中国航空研究院640所 上海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电力学院 空军勤务学院 江苏科技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淮海工学院 中国计量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 华侨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海军航空大学 济南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三峡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中南大学 湘潭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深圳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 空军工程大学 火箭军工程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邮电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67 所,本次参评64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62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3 清华大学 A+
2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3 10335 浙江大学 A+
4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5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A
6 10145 东北大学 A
7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8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 A
9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A-
10 10286 东南大学 A-
11 10422 山东大学 A-
12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A-
13 10533 中南大学 A-
14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15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A-
16 90059 火箭军工程大学 A-
17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18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19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B+
20 10056 天津大学 B+
21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22 10247 同济大学 B+
23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24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25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26 10295 江南大学 B+
27 1033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B+
28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B+
29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30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31 10700 西安理工大学 B+
32 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B+
33 10055 南开大学 B
34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B
35 10183 吉林大学 B
36 10216 燕山大学 B
37 10255 东华大学 B
38 10280 上海大学 B
39 10299 江苏大学 B
40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B
41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B
42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B
43 10532 湖南大学 B
44 10611 重庆大学 B
45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B
46 90038 海军工程大学 B
47 90039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B
48 90045 空军工程大学 B
49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B-
50 10013 北京邮电大学 B-
51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B-
52 10151 大连海事大学 B-
53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B-
54 10356 中国计量大学 B-
55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B-
56 10384 厦门大学 B-
57 10404 华东交通大学 B-
58 10464 河南科技大学 B-
59 10486 武汉大学 B-
60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B-
61 10617 重庆邮电大学 B-
62 10731 兰州理工大学 B-
63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64 90005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B-
65 10009 北方工业大学 C+
66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C+
67 10059 中国民航大学 C+
68 10060 天津理工大学 C+
69 10108 山西大学 C+
70 10148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C+
71 10154 辽宁工业大学 C+
72 10188 东北电力大学 C+
73 10214 哈尔滨理工大学 C+
74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C+
75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76 10293 南京邮电大学 C+
77 10357 安徽大学 C+
78 10363 安徽工程大学 C+
79 10459 郑州大学 C+
80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C+
81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C+
82 10619 西南科技大学 C+
83 10016 北京建筑大学 C
84 10146 辽宁科技大学 C
85 10152 大连工业大学 C
86 10167 渤海大学 C
87 10190 长春工业大学 C
88 10284 南京大学 C
89 10289 江苏科技大学 C
90 10294 河海大学 C
91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C
92 10427 济南大学 C
93 10446 曲阜师范大学 C
94 10460 河南理工大学 C
95 10610 四川大学 C
96 10709 西安工程大学 C
97 11065 青岛大学 C
98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C-
99 10066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C-
100 10109 太原科技大学 C-
101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C-
102 10143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C-
103 10149 沈阳化工大学 C-
104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C-
105 10212 黑龙江大学 C-
106 10304 南通大学 C-
107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C-
108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109 10430 山东建筑大学 C-
110 10534 湖南科技大学 C-
111 10590 深圳大学 C-
112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C-
113 10702 西安工业大学 C-
114 10708 陕西科技大学 C-
115 1123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C-

081104控制科学与工程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控制科学与工程     专业代码:081104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控制科学与工程

专业介绍

江南大学为例
控制科学与工程是以工程领域中的各种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问题的学科。控制科学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为基础,研究各应用领域内独立于具体对象的共性问题,即如何建立系统的模型,分析与综合其内部与环境信息,设计何种控制策略与决策行为,达到预期的控制目标;与各应用领域密切结合,形成了控制工程丰富多样的内容。本学科点在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学科交叉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形成了独特科学方法论,对科学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控制科学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理论和成就之一,它的各阶段的理论发展及技术进步都与生产和社会实践需求密切相关。研究人们实现有目的行为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对于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具有普遍的意义。控制工程作为控制科学原理的具体实现从工程系统的角度进行技术的集成,它也在与各工程领域的结合和各种相关技术的集成中得到发展,形成丰富多样的内容。所以控制科学与工程是一门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综合性技术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5个二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代码:081101)”、“检测技术与自动装置(学科代码:081102)”、“系统工程(学科代码:081103)”、“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代码:081104)”、“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代码:081105)”。各二级学科的主要研究范畴及相互联系如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以工程领域内的控制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控制理论方法和计算机软件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综合、优化、设计和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本学科培养从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系统集成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方向主要研究线性与非线性控制、自适应控制、变结构控制、鲁棒控制、智能控制、模糊控制、神经元控制、预测控制、推理控制、容错控制、多变量控制、量子控制、系统辨识、过程建模与优化、复杂系统的优化与调度、机器人与机器视觉、网络控制等,以及将上述技术与方法加以集成的综合自动化技术等。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是研究被控对象的信息提取、转换、传递与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学科。它涉及现代物理、控制理论、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和计量科学等,主要研究检测理论和方法、新型传感器、自动化仪表和自动检测系统、以及它们的集成化、智能化和可靠性技术。检测技术研究如何将各种反映被测对象特征的参数按照一定的对应关系转换为易于传递的信号,并提供给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化装置涉及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变送器、控制器、执行机构等,包括他们的集成化、智能化技术和可靠性技术。
本学科培养从事先进传感与检测技术、新型执行机构与自动化装置、智能仪表及控制器、测控系统集成与网络化、系统可靠性评估及设计、控制系统的自动测试方法、测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容错技术、传感器数据融合理论及应用、工业现场总线技术、高速企业网络组成及安全技术、嵌入式系统的研究及相关产品的开发等的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系统工程”是为了解决日益复杂的社会实践问题而形成的从整体出发合理组织、控制和管理各类系统的综合性的工程技术学科。系统工程以工业、农业、交通、军事、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领域中的各种复杂系统为主要对象,以系统科学、控制科学、信息科学和运筹学理论为基础,以系统优化为主要目标,采用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研究解决带有一般性的系统分析、设计、控制和管理问题。它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综合应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有关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对系统的结构、要素、信息和反馈等进行分析,以达到最优规划、最优设计、最优管理和最优控制的目的。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在信号处理、人工智能、控制论、计算机技术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采集、处理与特征提取,模式识别与分析、人工智能以及智能系统的设计。它的研究领域包括信号处理与分析、模式识别、图象处理与计算机视觉、智能控制与智能机器人、智能信息处理,以及认知、自组织与学习理论、智能控制与智能系统、专家系统与智能决策、模式识别理论与应用、智能信息处理与计算机视觉、生物信息学、统计学习理论及其在信息处理与识别中的应用。本学科培养从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的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院校排名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67 所,本次参评64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62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3 清华大学 A+
2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3 10335 浙江大学 A+
4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5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A
6 10145 东北大学 A
7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8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 A
9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A-
10 10286 东南大学 A-
11 10422 山东大学 A-
12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A-
13 10533 中南大学 A-
14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15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A-
16 90059 火箭军工程大学 A-
17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18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19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B+
20 10056 天津大学 B+
21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22 10247 同济大学 B+
23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24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25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26 10295 江南大学 B+
27 1033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B+
28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B+
29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30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31 10700 西安理工大学 B+
32 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B+
33 10055 南开大学 B
34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B
35 10183 吉林大学 B
36 10216 燕山大学 B
37 10255 东华大学 B
38 10280 上海大学 B
39 10299 江苏大学 B
40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B
41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B
42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B
43 10532 湖南大学 B
44 10611 重庆大学 B
45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B
46 90038 海军工程大学 B
47 90039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B
48 90045 空军工程大学 B
49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B-
50 10013 北京邮电大学 B-
51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B-
52 10151 大连海事大学 B-
53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B-
54 10356 中国计量大学 B-
55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B-
56 10384 厦门大学 B-
57 10404 华东交通大学 B-
58 10464 河南科技大学 B-
59 10486 武汉大学 B-
60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B-
61 10617 重庆邮电大学 B-
62 10731 兰州理工大学 B-
63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64 90005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B-
65 10009 北方工业大学 C+
66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C+
67 10059 中国民航大学 C+
68 10060 天津理工大学 C+
69 10108 山西大学 C+
70 10148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C+
71 10154 辽宁工业大学 C+
72 10188 东北电力大学 C+
73 10214 哈尔滨理工大学 C+
74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C+
75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76 10293 南京邮电大学 C+
77 10357 安徽大学 C+
78 10363 安徽工程大学 C+
79 10459 郑州大学 C+
80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C+
81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C+
82 10619 西南科技大学 C+
83 10016 北京建筑大学 C
84 10146 辽宁科技大学 C
85 10152 大连工业大学 C
86 10167 渤海大学 C
87 10190 长春工业大学 C
88 10284 南京大学 C
89 10289 江苏科技大学 C
90 10294 河海大学 C
91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C
92 10427 济南大学 C
93 10446 曲阜师范大学 C
94 10460 河南理工大学 C
95 10610 四川大学 C
96 10709 西安工程大学 C
97 11065 青岛大学 C
98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C-
99 10066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C-
100 10109 太原科技大学 C-
101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C-
102 10143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C-
103 10149 沈阳化工大学 C-
104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C-
105 10212 黑龙江大学 C-
106 10304 南通大学 C-
107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C-
108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109 10430 山东建筑大学 C-
110 10534 湖南科技大学 C-
111 10590 深圳大学 C-
112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C-
113 10702 西安工业大学 C-
114 10708 陕西科技大学 C-
115 1123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C-

控制科学与工程研究生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
①思想政治理论(101)
②英语一(201)
③数学一(301)
④自动控制原理(831)
(参考国防科技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参考书:
《电路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江辑光刘秀成
《电路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于歆杰朱桂萍娟
《电路》高等教育出版社,邱关源罗先觉
(参考清华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就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面较宽,发展前景较好,有些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方向的毕业生在西门子、霍尼韦尔、和利时等自动化企业工作,有些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方向的毕业生在微软研究院工作,有些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方向的毕业生在NEC、摩托罗拉的研究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