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外政治制度考研参考书目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北京大学考研分数线、北京大学报录比、北京大学考研群、北京大学学姐微信、北京大学考研真题、北京大学专业目录、北京大学排名、北京大学保研、北京大学公众号、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北京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北京大学中外政治制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获取相应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试大纲、招考专业、招考目录等等基本信息,这些内容是进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准备。考生可以从各院校的研招网进行查询,每年的9月左右就会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考生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考生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考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招生信息汇总,北京大学中外政治制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内总结了各大院校的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考研派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Add 北京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中外政治制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网是考生获取考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考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考研招生计划、考试计划、考试内容、考试大纲、考试政策、报录比、录取名单、复试名单、复试分数线、推免政策等等内容,北京大学中外政治制度招生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是最为准确和官方的,是考生进行考研的信息主要来源,北京大学中外政治制度的小编提醒各位考生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切信息变动要以该网站提供的内容为主。北京大学中外政治制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网会公布研招办以及各个院系的招生负责人电话,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北京大学中外政治制度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北京大学中外政治制度考研参考书目

 
  政治制度是政治学学科的重要二级学科硕士专业。

  本硕士点分为两个专业方向:“中国政府与政治”和“比较政府与政治”。

  “中国政府和政治”方向主要研究中国政府与政治,具体包括政府理论、政府机构、党政关系、政府运作以及中央与地方关系。同时研究台港澳地区的政府与政治。另外,对中国古代政府、近代政府也要进行研究,实现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既有利于了解中国的历史,也有利于深入开展对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的研究。本方向理论性强,现实感也强,兼顾历史与现代,具有中国特色,能够比较深入地开展对中国历史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本方向硕士招生和指导导师包括徐湘林教授和杨凤春副教授等。

  “比较政府与政治”专业方向着重研究比较政治的基本理论、比较政治的基本研究方法、外国政府的职能与权力运行、议会与政党制度、文官制度、民主与法治问题、司法问题、选举制度等。本方向主要从理论、制度与政策等层次展开对于中国与外国,各国家之间的政府与政治的比较研究,通过比较研究,形成政治理论,认识和把握国内外政治状况和政治发展变化的规律,了解有关国家的制度和政策,开拓政治和政府管理研究的视野,培养学生从事政治研究和政府实际管理的能力。本专业方向招生和指导导师包括沈明明教授、杨明副教授、袁瑞军副教授、王丽萍副教授等。

北京大学中外政治制度2020年研究生招生目录

  • (030202)
  • 6
  • 01.中国政府与政治
    02.比较政治学
  • (1)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 201 英语一 ; 202 俄语 ; 203 日语 ; 240 法语 ; 241 德语
    (3) 661 政治学原理
    (4) 890 综合(一)
  • 本专业拟接收免试生5人。

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1

比较政治理论

本专业注意研究关于社会政治变迁的已有研究成果以及跨国和跨时间比较的方法,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延续性、及涉及问题的广泛性。专业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业化,社会分化,社会革命、农民与农村,军队及军政府、共产党与现代化、全球化、民主、专制、法治、市场、计划、福利国家、第三世界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关系等等。

2

政治哲学与社会传统

本专业重点研究政治哲学中若干有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的问题,如民主、法治、宪政、自由主义等的起源、发展及意义,引导同学们阅读有关原著特别是经典著作,以厘清概念、熟悉历史、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

3

比较政治与比较文化

本方向的主要内容对政治与文化关系的综合研究,也包括对中外这一研究方向的研究方法、成果及存在的问题的综合考察,使学生对政治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基本的理解和认识,并且形成一种政治观察与研究中的文化意识,具备对各种政治制度与政治实践中的特殊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共通性进行判别的能力。

中外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是政治学学科的重要二级学科硕士专业。
  本硕士点分为两个专业方向:“中国政府与政治”和“比较政府与政治”。
  “中国政府和政治”方向主要研究中国政府与政治,具体包括政府理论、政府机构、党政关系、政府运作以及中央与地方关系。同时研究台港澳地区的政府与政治。另外,对中国古代政府、近代政府也要进行研究,实现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既有利于了解中国的历史,也有利于深入开展对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的研究。本方向理论性强,现实感也强,兼顾历史与现代,具有中国特色,能够比较深入地开展对中国历史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本方向硕士招生和指导导师包括徐湘林教授和杨凤春副教授等。
  “比较政府与政治”专业方向着重研究比较政治的基本理论、比较政治的基本研究方法、外国政府的职能与权力运行、议会与政党制度、文官制度、民主与法治问题、司法问题、选举制度等。本方向主要从理论、制度与政策等层次展开对于中国与外国,各国家之间的政府与政治的比较研究,通过比较研究,形成政治理论,认识和把握国内外政治状况和政治发展变化的规律,了解有关国家的制度和政策,开拓政治和政府管理研究的视野,培养学生从事政治研究和政府实际管理的能力。本专业方向招生和指导导师包括沈明明教授、杨明副教授、袁瑞军副教授、王丽萍副教授等。 专业名称:中外政治制度     专业代码:030202     门类/类别:法学     学科/类别:政治学

开设专业院校: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南开大学 山西大学 辽宁大学 东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 黑龙江大学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上海社会科学院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南京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安庆师范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郑州大学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 武汉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湖南师范大学 暨南大学 深圳大学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云南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专业解析:

以中共四川省委党校为例
研究方向:
01中国法治建设与党的依法执政
02依法行政与比较行政制度
03政府机制与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此专业大学排名:

0302 政治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30 所,本次参评2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76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246 复旦大学 A+
3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A
4 10003 清华大学 A-
5 10055 南开大学 A-
6 10183 吉林大学 A-
7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A-
8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 B+
9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B+
10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11 10271 上海外国语大学 B+
12 10284 南京大学 B+
13 10384 厦门大学 B+
14 10422 山东大学 B+
15 10673 云南大学 B+
16 1003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B
17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18 10276 华东政法大学 B
19 10285 苏州大学 B
20 10486 武汉大学 B
21 10558 中山大学 B
22 10559 暨南大学 B
23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B-
24 10030 北京外国语大学 B-
25 10108 山西大学 B-
26 10247 同济大学 B-
27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28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29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B-
30 10610 四川大学 B-
31 10638 西华师范大学 B-
32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C+
33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C+
34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C+
35 10385 华侨大学 C+
36 10530 湘潭大学 C+
37 10590 深圳大学 C+
38 10652 西南政法大学 C+
39 10140 辽宁大学 C
40 10212 黑龙江大学 C
41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C
42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43 10459 郑州大学 C
44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C
45 1184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C
46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47 10447 聊城大学 C-
48 10608 广西民族大学 C-
49 10663 贵州师范大学 C-
50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C-
51 10719 延安大学 C-
52 10755 新疆大学 C-
53 11065 青岛大学 C-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中外政治制度     专业代码:030202     门类/类别:法学     学科/类别:政治学

专业介绍

以中共四川省委党校为例
研究方向:
01中国法治建设与党的依法执政
02依法行政与比较行政制度
03政府机制与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专业点分布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南开大学 山西大学 辽宁大学 东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 黑龙江大学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上海社会科学院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南京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安庆师范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郑州大学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 武汉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湖南师范大学 暨南大学 深圳大学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云南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302 政治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30 所,本次参评2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76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246 复旦大学 A+
3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A
4 10003 清华大学 A-
5 10055 南开大学 A-
6 10183 吉林大学 A-
7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A-
8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 B+
9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B+
10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11 10271 上海外国语大学 B+
12 10284 南京大学 B+
13 10384 厦门大学 B+
14 10422 山东大学 B+
15 10673 云南大学 B+
16 1003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B
17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18 10276 华东政法大学 B
19 10285 苏州大学 B
20 10486 武汉大学 B
21 10558 中山大学 B
22 10559 暨南大学 B
23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B-
24 10030 北京外国语大学 B-
25 10108 山西大学 B-
26 10247 同济大学 B-
27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28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29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B-
30 10610 四川大学 B-
31 10638 西华师范大学 B-
32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C+
33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C+
34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C+
35 10385 华侨大学 C+
36 10530 湘潭大学 C+
37 10590 深圳大学 C+
38 10652 西南政法大学 C+
39 10140 辽宁大学 C
40 10212 黑龙江大学 C
41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C
42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43 10459 郑州大学 C
44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C
45 1184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C
46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47 10447 聊城大学 C-
48 10608 广西民族大学 C-
49 10663 贵州师范大学 C-
50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C-
51 10719 延安大学 C-
52 10755 新疆大学 C-
53 11065 青岛大学 C-

中外政治制度专业考研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
203日语
③606政治学基础
④808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复试科目:比较政治制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政治经济学
 
中外政治制度考研参考书: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第二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
2.G.萨托利著:《政党与政党体制》,商务印书馆,2006年。
3.[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著:《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视野》,杨红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4.[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著:《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徐湘林等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
5.唐晓、王为、王春英著:《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
6.梁琴、钟德涛著:《中外政党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
7.谢庆奎主编: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8.杨凤春著:《中国政府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中外政治制度研究生就业方向:
本专业就业方向为各类党政军机关、新闻出版机构、外事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和社会团体等单位,从事政府管理、公共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政策规划、教学科研、公共关系、专业咨询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