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考研参考书目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南京医科大学考研分数线、南京医科大学报录比、南京医科大学考研群、南京医科大学学姐微信、南京医科大学考研真题、南京医科大学专业目录、南京医科大学排名、南京医科大学保研、南京医科大学公众号、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南京医科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获取相应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试大纲、招考专业、招考目录等等基本信息,这些内容是进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准备。考生可以从各院校的研招网进行查询,每年的9月左右就会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考生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考生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考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招生信息汇总,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内总结了各大院校的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考研派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Add 南京医科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2019年研究生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 2019


专业招生人数:11
 

专业代码:1001Z1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备注
01 生殖医学 (1)101 思想政治理论 (2)201 英语一 (3)699 联考西医综合或701 生物 综合

不 招 收 同 等 学 力考生


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网是考生获取考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考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考研招生计划、考试计划、考试内容、考试大纲、考试政策、报录比、录取名单、复试名单、复试分数线、推免政策等等内容,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招生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是最为准确和官方的,是考生进行考研的信息主要来源,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的小编提醒各位考生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切信息变动要以该网站提供的内容为主。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网会公布研招办以及各个院系的招生负责人电话,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考研参考书目
生殖医学 [1001J4]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南京医科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基础医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基础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生殖医学
招生人数: 16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99)联考西医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1)生物综合
④(--)无
备  注:
 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学森课题组招收调剂生两名。张学森老师博士后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兽医学院生物医学系,2012年作为国外引进人才在南京医科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任教授,目前承担国自然面上项目,发表SCI文章数篇,近几年内影响因子累计超过20,目前研究方向为雌激素应答方向。有意者请发个人简历到haoqin@njmu.edu.cn
生殖医学 [1001J4]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南京医科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基础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生殖医学
招生人数: 39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99)联考西医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1)生物综合
④(--)无
备  注:
生殖医学是一门边缘学科,涉及基础医学、妇产科学、男科学、计划生育学、生殖毒理学等多个学科。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与生殖医学相关的问题,如优生优育、不孕不育和计划生育等问题等越来越多的摆在了人们的面前,但长期以来,我国生殖医学的研究和教学一直不被重视,特别是生殖医学研究的人才严重匮乏,限制了生殖医学研究的进展。面对社会需求,结合自身特点,我校在1997年由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研究人员成立了江苏省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2002年成为科技部-江苏省共建的人类生殖调控和危害评估重点实验室,2011年成为“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点,从而建立了一支由不同学科人员组成的从事生殖医学研究和教学的学科队伍,并取得了一定成就。2003年成为“生殖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
  本学位点现有博士生导师4人,分别为沙家豪教授、周作民教授、陈玲教授和李荣风教授。研究方向有配子发生与成熟、甾体激素与脑神经损伤的保护和神经元再生以及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转基因及干细胞。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6-7名。
  在研究内容方面,学科根据生殖医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在加强各学科发展的同时,学科特别重视各研究方向及相关学科间的合作,首先建立了共用的分子生物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平台,并在共享科研标本、共同申报课题和共同发表论文等方面做到了全方位的合作。在配子发生与成熟研究方面,开展精子和卵子发生的基因/蛋白调控机制研究,发现了100多个与性腺发育/配子发生相关的新基因,构建了人类睾丸发育/精子发生相关基因表达谱系、人类卵巢发育/卵子发生相关基因表达谱和人类睾丸发育/精子发生相关基因选择性剪接表达谱,同时构建了人睾丸、人卵巢和小鼠睾丸等蛋白质组学数据库,为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在甾体激素与脑神经损伤的保护和神经元再生研究方面,主要开展雌、孕激素与神经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同时进行环境类分泌干扰物对男性生殖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研究结果。 本学位点拥有分子生物学和生殖医学研究的主要仪器设备,包括定量PCR仪,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DNA序列测定仪、二维电泳仪和质谱分析仪等,为科学研究打下了物质基础。近年来,学科共承担了国家973首席科学家1项,973课题5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青年项目4项,部省级课题多项,年科研经费近1500万,发表SCI收录论文70余篇,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研究成果得到同行的高度评价,近年来共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华医学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医药新技术引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在人才培养方面,2003年成为我国第一个“生殖医学”博士点。学科同时在硕士研究生中开设了生殖生物学选修课,在七年制学生中开设了“生殖医学”必修课,在本科生中开设了“生殖医学”选修课,主编了国内第一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生殖医学”教科书,为我国生殖医学人才的培养作出了贡献。
  本学科虽然由不同学科组成,但经过多年的磨合,已形成了一整套运行管理机制,学科的团队优势不断显现出来,而且无论在课题申报、发表论文和获奖方面军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研究与教学的整体实力和学术影响已形成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生殖医学是一门边缘学科,涉及基础医学、妇产科学、男科学、计划生育学、生殖毒理学等多个学科。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与生殖医学相关的问题,如优生优育、不孕不育和计划生育等问题等越来越多的摆在了人们的面前,但长期以来,我国生殖医学的研究和教学一直不被重视,特别是生殖医学研究的人才严重匮乏,限制了生殖医学研究的进展。面对社会需求,结合自身特点,我校在1997年由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研究人员成立了江苏省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2002年成为科技部-江苏省共建的人类生殖调控和危害评估重点实验室,2011年成为“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点,从而建立了一支由不同学科人员组成的从事生殖医学研究和教学的学科队伍,并取得了一定成就。2003年成为“生殖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
  本学位点现有博士生导师4人,分别为沙家豪教授、周作民教授、陈玲教授和李荣风教授。研究方向有配子发生与成熟、甾体激素与脑神经损伤的保护和神经元再生以及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转基因及干细胞。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6-7名。
  在研究内容方面,学科根据生殖医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在加强各学科发展的同时,学科特别重视各研究方向及相关学科间的合作,首先建立了共用的分子生物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平台,并在共享科研标本、共同申报课题和共同发表论文等方面做到了全方位的合作。在配子发生与成熟研究方面,开展精子和卵子发生的基因/蛋白调控机制研究,发现了100多个与性腺发育/配子发生相关的新基因,构建了人类睾丸发育/精子发生相关基因表达谱系、人类卵巢发育/卵子发生相关基因表达谱和人类睾丸发育/精子发生相关基因选择性剪接表达谱,同时构建了人睾丸、人卵巢和小鼠睾丸等蛋白质组学数据库,为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在甾体激素与脑神经损伤的保护和神经元再生研究方面,主要开展雌、孕激素与神经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同时进行环境类分泌干扰物对男性生殖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研究结果。 本学位点拥有分子生物学和生殖医学研究的主要仪器设备,包括定量PCR仪,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DNA序列测定仪、二维电泳仪和质谱分析仪等,为科学研究打下了物质基础。近年来,学科共承担了国家973首席科学家1项,973课题5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青年项目4项,部省级课题多项,年科研经费近1500万,发表SCI收录论文70余篇,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研究成果得到同行的高度评价,近年来共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华医学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医药新技术引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在人才培养方面,2003年成为我国第一个“生殖医学”博士点。学科同时在硕士研究生中开设了生殖生物学选修课,在七年制学生中开设了“生殖医学”必修课,在本科生中开设了“生殖医学”选修课,主编了国内第一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生殖医学”教科书,为我国生殖医学人才的培养作出了贡献。
  本学科虽然由不同学科组成,但经过多年的磨合,已形成了一整套运行管理机制,学科的团队优势不断显现出来,而且无论在课题申报、发表论文和获奖方面军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研究与教学的整体实力和学术影响已形成明显的特色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