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机械工程考研QQ群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考研分数线、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报录比、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考研群、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学姐微信、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考研真题、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专业目录、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排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保研、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公众号、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报考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机械工程研究生考试的同学在复习阶段会意识到自己的基础薄弱,时间不够用,寄期望于可以通过参加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机械工程考研QQ群的方式帮自己快速的掌握考试的重点。点击查看微信QQ群 http://m.okaoyan.com/qun.html手机访问

Add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但是,让很多同学都比较纠结的是,要不要在备考过程中报一个辅导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辅导机构呢?针对这些问题,考研派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两条建议:

1. 考研是一项几百万人长跑,最终只有少部分可以到达终点的运动,我们不能选择本科院校、不能选择好的导师授课、不能让自己聪明到看一遍就会,那么,就需要利用一切该利用的资源,在起跑阶段,就超越很多人。

2. 考研辅导班和考研培训班也并非救世主,同学们在选择辅导班的时候,授课导师一定要是报考院校对应专业比较优秀的研究生,或者名师。自己也要足够努力,才能考上理想的学校。

关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机械工程考研辅培训班,目前包括考研机构开设的辅导班以及考研学校自行开设的辅导班。2007年前有很多学校的研究生录取考试,学校会开办一些考研专业课的辅导班,并有辅导班,这些辅导辅导非常好,因为都是参与出题或改卷老师们开的课,但后来国家不在允许研究生招生单位做任何相关的培训辅导,所以专业课考研辅导基本不在会更新,当然一些全国统考的科目还是会有些考研辅导机构会开设一些考研辅导班的培训课程,比如西医综合等等。 目前我国的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机械工程考研培训以考研机构为主,时间上包括长期和短期,形式上有大班授课、小班授课以及一对一授课等不同形式,公共课和专业课均有课程(专业课限于热门专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进行选择上不上辅导班以及选择辅导班的何种方式。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机械工程考研QQ群
简介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的前身为华北电力大学动力系,成立于1958建校初期。近五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经历了校本部从北京到河北,从河北又回到北京,从电力部到教育部的地域以及归属的变迁,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以其包容并蓄、均衡有道的精神,相继派生出一批新专业和学科方向,同时孕育了若干个院系,2005年原机械工程学院并入,组建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09年更名为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2007年7月和9月从学院相继孵化、成立了可再生能源学院和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经过丰厚积淀,能动学院实力稳步提升,学科内涵日益丰富,传统优势不断延展。现设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4个一级学科点,12个二级学科点。与能动学科相关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火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质发电成套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煤的清洁转化与高效利用"创新引智基地、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热电生产过程污染物监测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低品位能源多相流与传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高水平研究基地,经过不断完善基础条件和设施,科研能力日益彰显,为本学科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全院教师队伍共有152人,其中专任教师120人,实验人员21人,行政人员1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比例占到70%以上。
近半个世纪以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辛勤耕耘,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已经成为国内高校能源动力领域中人才队伍雄厚、科研实力强劲和发展势头较好的院系之一, 不管时代怎样风云变幻,动力人始终坚忍不拔,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八字院训为追求,视学术创新为学院发展之动力,开创了学院发展历史上一个又一个流光溢彩的黄金时代,为华北电力大学的振兴和大学学科建设的飞速发展、为培养一批又一批合格的高质量本科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
马美倩
 
研究生
  教学秘书
 
主楼F0617
 
电话:61772364
 
weixiaoangle@126.com
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ajor
学科门类  工学 代码 08
Discipline Type: Engineering Code: 08
专业类  机械 代码 0802
Type: Mechanical Code: 0802
专业名称  机械工程 代码 080201
Title of the Major: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de: 080201
一、学制与学位    Length of Schooling and Degree
学制:四年     Duration:Four years
学位:工学学士  Degree:Bachelor of Engineering
二、培养目标    Educational Objectives
机械工程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机械类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宽厚的机械工程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ajor is a broad major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field.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for senior engineer and technology expert has basic theories and knowledge in engineering desig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cientific research,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三、专业培养基本要求    Skills Profile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其他相关自然科学知识以及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从事机械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2.掌握机械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机械工程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3.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对于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综合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的基本能力;
4.掌握在机械工程实践中基本工艺操作等各种技术、技能,具有使用现代化工程工具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对机械工业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6.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7.了解与机械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意识,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正确认识机械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8.具有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Students in this field learn mathematics and natural sciences as well as mechanical design, manufacturing, basic control theory and knowled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Graduated students should own following knowledge and abilities:
1.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understand mathematics and other related natural scientific knowledge as well as certain economic management knowledge.
2. Students should know the basic theory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bilities to understand the frontier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3. With the use of scientific theories and techniques for mechanical system, students can finish the model building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o find relevant solutions.
4. Students own basic operation and a variety of techniques and skills with the ability to use modern engineering tools.
5. With strong sense of innovation and machinery industry in new products, processe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students have the initial capacity in the development and design of products.
6. Students have good quality in humanity, social science and responsibility, strong language skills, team spirit,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skills, and good engineering ethics.
7.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relative law and regulation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other aspects of consciousness,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and th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mpact on the world and society.
8. Students own the ability of whole life education and continuous learning.

院长: 徐进良 email: xjl@ncepu.edu.cn    
书记: 徐鸿 email: xuhong@ncepu.edu.cn    
院办: 主楼F619 email: houbuchan@ncepu.edu.cn 电话: 61772277

材料科学与工程教研室
材料科学与工程教研室成立于200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成立硕士点,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教研室人员均为国内重点大学毕业生,几乎100%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讲师若干。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
    (1)功能陶瓷;
    (2)高温金属;
    (3)耐腐蚀涂层;
    (4)热力设备服役的环境行为、寿命评估与再制造等方向。
     本专业方向培养学生具备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冶金、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制备、金属材料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本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在完成基础工科学生学习(包括数理化、计算机、机械制图等课程)的基础上,本专业主要学习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物理性能、材料测试与研究方法、金属材料学、金属工艺学、纳米科学与技术、材料腐蚀与防护、材料热处理及设备等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知识,接受实验技能和计算机应用的训练,另外还有校内外模拟生产实训和参观实习等实习环节。
    培养特色注重实践和将来大部分毕业生的择业去向,以机械材料加工企业需要为原则,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包括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常用的专业软件应用。校内外十余处的实习基地和校内实训实习保障了学生可以在毕业之前的实地锻炼。同时大中型专业仪器设备也提供给学生熟悉的机会,为将来的进一步深造的科研工作做好准备。保证行业特色的基础上添加无损检测,表面工程,高温金属,电厂电力设备及其运行等课程。
     本专业学生的职业目标是系统工程师、材料结构构设计师、材料失效检测分析师。毕业去向:(1)电力,核电,水电系统的金属监督;(2)机械行业,冶金行业,汽车工业,化工领域和钢铁行业从事材料设计,工艺制备和相关检测,防腐蚀工作;(3)工科教学领域的驾驭工作者;(4)电子行业的电路封装检测等工作。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的前身为华北电力大学动力系,成立于1958建校初期。近五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经历了校本部从北京到河北,从河北又回到北京,从电力部到教育部的地域以及归属的变迁,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以其包容并蓄、均衡有道的精神,相继派生出一批新专业和学科方向,同时孕育了若干个院系,2005年原机械工程学院并入,组建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09年更名为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2007年7月和9月从学院相继孵化、成立了可再生能源学院和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31209144826996182.jpg   经过丰厚积淀,能动学院实力稳步提升,学科内涵日益丰富,传统优势不断延展。现设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4个一级学科点,12个二级学科点。与能动学科相关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火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质发电成套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煤的清洁转化与高效利用创新引智基地、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热电生产过程污染物监测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低品位能源多相流与传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高水平研究基地,经过不断完善基础条件和设施,科研能力日益彰显,为本学科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全院教师队伍共有152人,其中专任教师120人,实验人员21人,行政人员1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比例占到70%以上。
 
   近半个世纪以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辛勤耕耘,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已经成为国内高校能源动力领域中人才队伍雄厚、科研实力强劲和发展势头较好的院系之一, 不管时代怎样风云变幻,动力人始终坚忍不拔,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八字院训为追求,视学术创新为学院发展之动力,开创了学院发展历史上一个又一个流光溢彩的黄金时代,为华北电力大学的振兴和大学学科建设的飞速发展、为培养一批又一批合格的高质量本科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nergy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Major
学科门类:工学                                          代码:08
Discipline Type: Engineering                                Code: 08
类    别:土木                                          代码:0810
Type: Construction                                        Code: 0810
专业名称: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代码:081002
Title of the Major: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nergy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Code: 081002
一、学制与学位  Length of Schooling and Degree
学制:四年               Duration:Four years
学位:工学学士           Degree:Bachelor of Engineering
二、培养目标  Educational Objectives
本专业培养具备从事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供给系统以及建筑设施智能化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设备调试、运行管理、设备研发、产品营销等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与创新能力,能在设计研究院、工程公司、设备制造企业、管理部门等从事设计、研发、生产、施工、管理等岗位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This major is dedicated to cultivate potential professionals with solid ground of fundamental theory, wide-ranged knowledge, certain innovative ability, strong practical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fter graduation, they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echnical and management work on design, supervision, equipment manufacture and installation in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quipment engineering systems and other fields in energy and power etc. 
三、专业培养基本要求  Skills Profile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建筑环境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建筑、机械、自控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接受建筑环境与能源供给系统的工程设计、设备开发与使用、施工组织与安装、系统运行调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的规划、设计、研发、生产、施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 具有从事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供给系统工程领域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等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 具有良好的资源、能源、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工程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的意识;
4. 掌握扎实的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供给系统工程的公共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技术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5. 具有综合运用所学专业技术理论提出解决工程应用的技术方案的能力,并具有解决一般专业工程问题的能力;
6. 具有能够参与生产及运行系统的设计以及系统运行和维护能力,具有能够进行产品开发、设计、技术改造的初步能力;
7. 具有获取信息和职业发展学习的能力;
8. 具有建筑环境控制、能源供给及节能技术工程中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9. 了解有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及法规和本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10. 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The majors will mainly learn the basic theory and knowledge on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and building environment, gain the fundamental training as an engineer and possess the basic ability of design,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engines and enterprise equipment etc.
The required knowledge and ability for the graduates are as follows:
1. Solid grounding in both natural sciences and political theory;
2. Knowledge on humanities,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
3. Fundamental knowledge of the main curricula including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Fluid mechanics, Heat transfer, Machinery desig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heory and technology, Theory of automatic control and Management;
4.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Introduction of building, Building environment, Refrigeration, HVAC etc., knowing about the frontier and trend of specialty;
5. Ability of listening, speaking, writing and translation using a foreign language, reading foreign language books and articles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s;
6.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self-study, R&D, innovation, management;
7. Good health up to the physical criterion for undergraduates;
8. Ability of building environment control, and initial ability of dealing with the unexpected emergency in energy supply and energy-saving engineering;
9. Understanding of relative industrial laws, regulations, and technology standard of HVAC special field;
10. Having certain international vision, and the preliminary ability of communication,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in cross-cultural environment.

工程热物理教研室
工程热物理教研室成立于1958年,原为热工教研室、能源教研室,2001年改为此名。
教研室为本科生开设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泵与风机、热工基础、物理化学、燃气轮机原理、供热工程、环境科学导论等课程。为研究生开设高等工程热力学、高等流体力学、计算流体力学、高等传热学、能量系统分析、节能原理、粘性流体力学等课程。
  教研室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24人,其中教授6人(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6人,讲师12人,教师中19人具有博士学位,10人具有在国外学习或工作的经历。
教研室老师主持国家973、863、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主要研究方向有分布式能源技术、火电厂节能技术、空冷机组运行特性、新能源利用等。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简介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的前身为华北电力大学动力系,成立于 1958建校初期。为了适应和促进学科的发展要求,2005年原机械工程学院并入,组建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09年更名为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2007年7月和9月从学院相继孵化、成立了可再生能源学院和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已经建设了一支在年龄、职称、学历结构上比较合理的教师队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两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负责人2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学者3人,“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 第一、二层次入选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4人。 近半个世纪以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辛勤耕耘,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已经成为国内高校能源动力领域中人才队伍雄厚 科研实力强劲和发展势头较好的院系之一,已经成为华北电力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研室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研室成立于2000年,主要面向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及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现有教师6人(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历5人(1人获美国博士学位);外聘教师2人。
教研室为本科生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建筑环境学、建筑概论、制冷技术、暖通空调、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供热工程、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燃气供应、建筑节能技术、暖通空调新技术、低温物质的性质等。为研究生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暖通空调系统模拟与分析、供热空调新技术、节能原理、室内环境控制与节能、建筑节能、制冷系统热动力学、现代制冷与低温技术等。
教研室积极和国内外高校、学术协会、主管部门、研究院、设计院、房地产开发、设备制造、施工企业开展多方面的合作,在制冷空调及供热系统热物理过程、蓄冷蓄热、海水淡化、热电冷三联供、分布式能源、节能技术与节能建筑、节能材料、室内环境、能源专家系统等领域开展了有效的研究工作。现负责承担的项目有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课题以及国际、企业合作项目近10项;参加“11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近5年来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摘引期刊论文近10篇,EI摘引20余篇。专著与教材3部,申请专利5项。
教师中先后有4人到美国、加拿大、中亚、欧洲等国家从事学习、交流访问与合作,1人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边疆高等教育建设。教研室全体教师团结奋进,只争朝夕,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科研工作亦更上一层楼。

学院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基本分数线要求
总分 单科(满分=100 分) 单科(满分>100 分)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80200 机械工程 265 36 54

学院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基本分数线要求
总分 单科(满分=100 分) 单科(满分>100 分)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80200 机械工程 265 36 54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265 36 54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80701 工程热物理 333 50 75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80702 热能工程 339 50 75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80703 动力机械及工程 300 34 51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80704 流体机械及工程 265 34 51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80705 制冷及低温工程 265 34 51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80706 化工过程机械 265 34 51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265 36 54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81701 化学工程 265 36 54

本人13年报考北京华北电力大学,报考学院是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拟录取专业: 动力机械及工程。
  由于准备考研那些日子不是很认真,经常在上自习的时候看小说,看电影,没事还和内人出去逛街,导致哥的初试成绩十分之尴尬——25。这个分数刚好是12年动力机械的复试分数线。当时那分数一下来,哥是大概四五天食不知味,郁闷死,太尴尬啦!在这里敬告学弟学妹们,千万不要糊弄事儿,觉得时间还多,我知道很多人喜欢给自己搞个倒计时什么的,有时候这个可能会起到麻痹你的作用!!当然,这跟个人心理关系很大,大家选择性采纳,还是严格按照自己的计划来!
  说起来我也不是什么正面教材,不过我还是想有些话跟学弟学妹们说。我相信很多现在正在准备考研的学弟学妹们对考研的整个流程很是模糊,对未来的路也很是拿捏不准!我谨以此帖稍解大家的部分疑惑吧!
  初试:
  每年的初试时间大概都在1月10号左右,不知道为啥今年提前到了1月5号。不要小看了这几天,很多人都是在最后的四五天大爆发的。
  初试时间为两天,第一天上午是思想政治理论,下午是英语(分为英语1、2),第二天上午是数学(一、二、三、农)这跟你们选择的专业有关,一般经管的是考数二,好像是没有概率论,忘了。对于理工类,比如考华电电气、热能、动力机械等专业的都是考数一,英语一。数一包括高等数学(同济大学第六版就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用你们大学课本就可以,推荐浙大版)、还有就是线性代数(我用的是复旦大学版的,感觉还不错,主要原因是比较薄……)。第二天下午就是重中之重的专业课初试了!说句实在话,专业课实在是最好拿分的科目,你报考的学校每年专业课初试题目都不会变化太大,比如今年我初试考的工程热力学,基本都是华电指定教材的课后题。不过我靠悲剧了只得了100分!我有同学考了140多,你想想总分差多少!!!专业课是你用时间最少,得分最多的科目,比你多花时间在高数上划算的多!
  初试用什么资料我想大家都应该通过各种渠道搞清楚了。数学就用李永乐李正元的那本大厚书,绝对足够。英语政治建议报个考研班,不求学多少东西,只因为那些个老师总会给你加油打气,而且还能通过他们了解最新的考研动态,当然那些个老师都是各个高校比较牛的老师,还是能学不少东西的。专业课的话,你要积极联系要报考学校的已经被录取了的学长学姐,让他们帮你搞些资料,用哪本教材,都要弄清楚,这对专业课笔试十分重要,甚至到复试的时候都能用得到!其他学科我不太清楚,热能,动力机械,工程热物理,流体机械都是用王修彦老师主编的那本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的话全国都用那一本,沈维道的那个。
  有可能的话,找个研友一块复习,我当初就一个人复习的,不会的题都是自己在那死抠,最后也是一知半解。不建议自己出去租房,一是不安全,出了事学校不管,二是一年都这样自己孤独的学习,想想都是有点……万一搞出个神经衰弱就不好了……纯属个人建议,不喜勿喷呀!
  关于考研期间找不找工作这件事,就见仁见智了,有的人喜欢给自己留退路,多条路选择,其实也挺好,如果复习的实在是很差,那就先找个,但是找工作也是对人生很重要的事情,千万不要感觉自己可能还会上研究生就糊弄了事,随便签一个工作。到时候若是考不上,又觉得这个工作不好,想换工作。因为这涉及到一个违约的问题,一旦违约,你就把你们母校陷入不仁不义的境地了,很多同学不知道这是为啥,我来解下惑:你签工作的时候会签署一个三方协议,这三方分别是你自己,公司单位,你的母校。一旦你违约,不仅仅是交点违约金的问题,它会直接导致你母校的信誉度降低,信誉度低了,你想想,以后还有哪个公司愿意和你们母校合作,一旦很多公司认定这所学校信誉度低了,那就悲剧了,人家不来这开招聘会,学校的就业率就下去了,就业率一下降,高校评估的时候,名次就会下降,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即便你是清华也会被拖垮!
  这个问题主要是跟个人规划,家庭条件有关,大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应对找工作这件事。
  应该一开始就要选定自己喜欢的院校,想报考的专业,再找几个相近的专业备用。什么意思呢?并不是每个同学都是能踏踏实实,顺顺利利的就被录取了,可能在你填志愿前,你会发现自己复习的并不是很好,如果报考这个专业很可能被刷,那就干脆选个分低点的专业,还是那句话,都到了现在这个时间了,不考的话太可惜了,只要能考上,什么专业是无所谓的,再说了,相近的专业,就业是一样的,不用太拘泥于这个。拿我做个例子,我本想报考华电的热能工程,11月份填报志愿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可能比较够呛,干脆换了一个专业,填报的动力机械及工程,当时也是不懂,现在看来误打误撞,蒙对了!所以,学弟学妹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专业方向。
  关于复试:
  今年复试时间是4月11号-13号。
  复试需要准备的东西:本科成绩单加盖学校公章、应届生的话用学生证和复印件一份、身份证及复印件两份、政审表(应该是盖党支部的涨,镰刀斧头的那个,别搞错了)、初试复试准考证、一寸照片若干。
  提前找找导师,导师名单在学校官网上会有公布,等初试成绩出来了之后,就给他发邮件,多找几个,群发。等有老师给你回邮件等通知的时候,你就要初步选定一个,不要选两个,那样的话,可能会得罪老师的哦!有可能到时候都不要你了。复试前三四天去报考学校,提前找找老师,有条件的话就不要空手去了,弄点茶叶什么的,礼尚往来嘛!跟老师谈谈你想读他研究生的渴望,但也不要太夸张,老师一般不会承诺什么,只是让你好好准备复试,然后再强调一下复试时候注意的细节,问你一些基本情况,差不多就是这些。
  华电每年复试名单和复试时间出的都比较晚,如果觉得希望不大,还是提前填好调剂,这对华电复试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大可放心。等复试分数线下来之后。一般距离复试还有个十来天的时间,这些天要好好利用,抓紧专业课的复习,这对你的笔试和面试十分之重要!我的笔试才叫悲剧,今年选锅炉,还不及格56分!!!天哪,幸亏华电不卡笔试的线,不然我真要撞墙啦!寒假在家的时候可以把学过的专业课都看看,因为面试的时候老师问的东西都很活,不是什么死板的知识,我记得有个老师问我,咱们北方为啥冬天刮西北风,夏天刮东南风!当时我就凌乱了,根据自己的地理知识什么的回答了回答,老师都笑了……没说什么。
  好好准备准备英语,主要是复试口语,包括自我介绍、你的家庭、你的大学、为什么报考本校、你对专业的认识、你研究生期间的规划、最喜欢的一堂课、最喜欢的小说、电影等,都准备一些,这些问题他是分着问的,除了自我介绍详细一些外,其他的准备四五句话就行。口语不难,大家都差不多,30分满分我得了25分。英语听力不是很难,英语四级水平,大家不要担心,我没准备听力,最后20分满分得了12分,及格吧。英语总分50,我得分37。
  如果你不是复试小组第一个面试的,那等前面的同学出来后就问问他问了什么问题,很有可能你进去的时候老师会问你相同的问题!真的是这样,概率很大的,你想想就四五个老师,能想出多少问题来啊!不要担心!及时问前面的同学!我是比较悲剧的,我们组一共14个,各个专业的都有,我正好是第8个,我前一个出来,当我要进去的时候,一个女老师说,等等,中场休息!“嘎??!!”这是要闹哪样啊!!又不是打NBA!于是乎,我又风中凌乱了大概十分钟,才进去的。老师们都很和蔼,面带微笑,不要太紧张,反正我是比较紧张的,因为问了我一个最喜欢的课程,我没准备。瞎说一气,我都不知道怎么出来的,最后面试成绩79.5,比较低的。
  体检就不用说了,只要不是太牛的病,都没什么问题!不过,华电校医院的那些个老头挺……的,检查外科的时候,直接一句话“脱裤子……”
  等复试完了,华电大概五天的时间出复试成绩,出了复试成绩第二天就出拟录取名单了。整个流程大致是这样子。
工业设计与CAD教研室
工业设计与CAD教研室主要承担我校《工程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的教学任务。教研室现有教师9人,实验员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讲师6人,是一个优势互补,具有较宽知识面的集体。主要研究领域涉及:数字化设计、计算机图形学、信息可视化、机电一体化、工业设计等诸多领域。
工业设计与CAD教研室开设的课程包括:
ü  《工程图学》(机械类),适合机械专业;
ü  《工程图学》(近机类),适合动力专业;
ü  《工程图学》(水电类),适合水电、水利等专业;
ü  《工程制图》(非机类),适合电力、信息、自动化等专业;
ü  《工程制图B》(建筑类),适合管理类专业;
ü  《计算机辅助设计》,全校公共选修;
ü  《三维造型及动画》,全校公共选修;
ü  《工业设计与美学》,全校公共选修。
工业设计与CAD教研室始终追求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内容贴近实际,教学过程追求生动;在历年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测中,全体教师的平均得分一直名列前茅;所承担的教学改革项目荣获华北电力大学2001、2008年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Materialsand Science &Engineering Major
学科门类:工学            代码: 08
Discipline Type: Engineering   Code: 08
专业类 :材料学                    代码 0802
Type: Material                       Code: 0802
专业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    代码:080205Y
Title of the Major: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de: 080205Y
一、学制与学位    Length of Schooling and Degree
学制:四年        Duration:Four years
学位:工学学士    Degree:Bachelor of Engineering
二、培养目标    Educational Objectives
培养具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毕业后即能从事材料科学研究,电厂金属监督,材料质量检验与控制,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又能独立承担相关专业领域内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This major is designed to enable students to be innovative talents with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knowledge. Students can pursue a career to do scientific research in materials science, technical supervision for metal in power plants, checking & controlling of materials qualit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new materials, new processing and new technology,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三、专业培养基本要求    Skills Profile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科学知识,专业基础,技术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
2.掌握材料的成分,合成加工工艺,组织结构,环境和材料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具有本专业所需要的基本实验技能;
3.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科学技术发展,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工程和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较广的电厂动力,电力,机械等相关知识,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身体健康,达到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
The required knowledge and ability for the graduates as follows: 
1. Solid grounding in basic science, specialized basic knowledge, specialized knowledge in materials and excellent basic training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 Mastery of the rules between composition, synthesizing and processing, microstructure, environment and performances of materials;
3. Understanding of the trend and developing current sta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kills of experimenting in materials science research; Skills of analyzing and solving engineering problems; Excellent basic training in computer applications;
4. Mastery of broad knowledge about electric power, electric system,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astery 
五、专业核心课程    Main Courses
物理化学,工程力学,材料科学基础,陶瓷学基础,材料固体理论基础,材料分析方法,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物理性能,金属材料学,金属固态相变及其应用。
Physical Chemistry ,Engineering Mechanics A,Fundamentals of Material Science,Fundamentals of ceramic,Theory of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in Solid State,Analytical Method of Materials,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Phys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Metal material,Solid Phase Transit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院系部、专业、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05机械工程系 57/28    
080200机械工程(一级学科) 27/13    
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9材料力学一 复试科目: 512测试技术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机械原理            ②液压传动
02机械电子工程
03机械设计及理论
04输电线路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Major
学科门类:工学 代码:08
Discipline Type: Engineering Code: 08
专业类:能源动力类 代码:0805
Type: Energy and Power Code: 0805
专业名称:能源与动力工程 代码:080501
Title of the Major: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EPE) Code: 080501
一、学制与学位    Length of Schooling and Degree
学制:四年               Duration:Four years
学位:工学学士           Degree:Bachelor of Engineering
二、培养目标    Educational Objectives
本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发展潜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胜任现代火力发电厂、核电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及相关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并能从事其它能源动力领域的专门技术工作。
The mission of the specialty is to educate and cultivate graduates for advanced, professional careers in power engineering. After four-year cultivation, graduates majored in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will have strong foundation, broad education, productive ability, high quality, innovatory idea, ability for practice and great potentiality for development. The graduates may find employment of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in modern power plant and industries in concert with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三、专业培养基本要求    Skills Profile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能量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接受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热工设备的设计、运行和试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良好的政治理论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制图、控制理论、电工与电子学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领域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如: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热力发电厂等,了解专业前沿及发展趋势;
4.本专业的热能动力工程方向还应具备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金属材料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电厂集控运行方向还应具备工程力学、电路理论、电机学、单元机组协调控制、单元机组程控与保护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燃气轮机发电方向还应具备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燃气轮机控制与运行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5.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写、译的基础,能顺利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
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创新意识、组织管理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Students majored in EPE mainly study the fundamental theory in Power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Thermal Physics,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energy transfer and effective use of energy, get the basic skills of power engineers, and acquire the elementary knowledge for designing, operating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ing of the power machinery and thermal engineering equipment.
In the undergraduate period, students majored in EPE will acquire the following abilities:
1. Solid basic knowledge of natural science, good foundation knowledge of political theory, and knowledge of humanities, art and social science.
2. Systematic mastering of broad and fundamental knowledge of technology and theory in EPE including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Fluid Mechanics, Heat Transfer,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and Control Theory.
3. Good grasp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n EPE, such as Principle of Steam Boiler, Principle of Steam Turbine, Thermal Power Station, etc and familiar with modern technology tendency knowledge in EPE.
4. There are three minors for the specialty of EPE. Besise the basic fundamental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EPE, minor in Thermal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TEPE) will also acquire basic knowledge of Theoretical Mechanics, Theoretical Materials, Machine Design and Metallic Material; minor in Power Station Centralized Control Operation (PSCCO) will also acquire basic knowledge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Circuits Theory, Electrical Machinery, Coordinating Control of Thermal Power Unit and Program Control and Protection System of Thermal Power Unit; minor in Gas Turbine Power Generation (GTPG) will also acquire basic knowledge of Theoretical Mechanics, Theoretical Materials, Machine Design, Control and Operation Protection of Gas Turbine, etc.
5. Master a foreign language and have the abilities of listening, speaking, writing, translating, as well as reading foreign books and periodicals freely of EPE Specialty.
6. The ability of studying independentl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novation ideas,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and a highly compre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办法 (2019 年修订) 
 
经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党政联席会讨论决定,特制订本分配办法。 一、招生指标分配原则 1、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实现研
究生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助力双一流学科建设。根据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管理相
关规定和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2、实行“基数+奖励”的招生指标分配管理办法。招生指标分为基本指标和 奖励指标,基本指标优先分配; 3、研究生招生指标数按研究所(团队)分配,由相应的研究所(团队)负 责人具体分配。原则上,研究团队招生人数不得超过学院分配指标数; 4、依托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建设的独立学院、研究中心、研究院、联
合培养基地、联合实验室,指标分配根据大学文件和大学合同约定执行,部分管 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二、招生指标分配细则 1、招生导师要求 (1)本办法适用于通过当年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确认的导师; (2)硕士研究生按“基本指标”和“奖励指标”两类进行分配。每位导师 原则上每年招收人数最多不得超过 5 人; (3)无合格生源报考的导师,指标核减 1 人。 2、基本指标分配 根据职称和导师类别,可招生基本指标如下表所示 
 正教授、研究员、教授级 高工 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工 程师、讲师 博士生导师 3 人 2 人 硕士生导师 2 人 1 人 
 
 
3、奖励指标分配 每名导师奖励指标不得超过 2 人。 (1)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予以指标支持: 上年度每获得一篇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励 1 人; 
近三年内每获得两篇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已奖励过的不重复计 入),奖励 1 人; 一级学会、省部级及以上优秀博士论文的指导教师:一次性奖励 2 人; 一级学会、省部级及以上优秀硕士论文的指导教师:一次性奖励 1 人。 
同一篇学位论文获得多个奖励的,按照最高标准指标奖励,不重复累计。已 获得奖励的学位论文获得更高水平优秀学位论文称号时,补充差额奖励。 (2)对于主持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或企业重大项目的导师予以指标支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国家级重大武器装备探索项目 负责人:在研期间每年奖励 2 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课题负责人:在研期间每年奖励 1 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重点项目、与重点基金相同级别的重 大国际合作项目、重大仪器项目负责人:在研期间每年奖励 2 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负责人:在研期间每年奖励 1 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核心成员:在研期间每年奖励 1 人; 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负责人:在研期间每年奖励 2 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负责人:在研期间一次性奖励 1 人; 军工纵向项目(不少于 60 万元)负责人:在研期间一次性奖励 1 人; 横向项目、一般军工项目或一般纵向项目总额每 200 万元,在研期间奖励 1 人。 注:一般纵向项目指条目(2)所列重点项目以外的其它纵向项目,包括国
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项目、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科技项目、省部级人才项
目等。军工项目可以选择按照军工纵向项目或一般军工项目处理,不重复奖励。
 (3)对于获得国家重大人才称号的导师予以指标支持(有配套项目按(2) 予以指标支持): 
 
中国工程院(或中国科学院)院士:每年奖励 2 人;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首聘期内每年奖励 2 人; “QR”特聘教授:首聘期内每年奖励 2 人; “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首聘期内每年奖励 2 人; 
“QR”青年学者、青年长江学者、“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首聘 期内每年奖励 1 人。 (4)对于获得高水平科技成果奖励的导师予以指标奖励: 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前六位):一次性奖励 2 人; 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前三位):一次性奖励 1 人; 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第一位):一次性奖励 1 人。 三、学位论文质量控制 (1)教育部、北京市学位论文抽检中有 1 位专家评议意见为“不合格”, 指导教师下一年招生指标核减 1 人。如有 2 位专家评议意见为“不合格”,或者 认定为“存在问题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连续三年每年指标核减 1 人。 (2)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意见出现“双 C”及以下,每出现 1 例,扣减导 师第二年招生招标 1 人。 四、本管理规定自 2020 年 1 月开始实施,原办法即时废止。 五、本管理规定的解释权在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党政联席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教研室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教研室始建于80年代,是学院成立最早的教研室之一,主要承担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等相关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机械学科具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硕士学位点。“机械工程”工程硕士点以及“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及理论为省部级重点学科。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教研室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趋于合理、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学术思想活跃、团结协作的师资队伍。目前共有在职和兼职教师1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7人。教授5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工程师1人,大多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以及国外留学和进修背景。主要负责机械学科的研究生培养和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的教学工作以及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同时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教研室还承担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材料、建环、核电、风能等专业的机械类课程的教学工作以及全校工科类专业的金工实习等实践教学工作。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教研室开设的主要课程:
本科课程包括:材料成型技术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测试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内燃机原理、机械设计基础、公差和金属材料、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金工实习等;
研究生课程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液压伺服系统、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工业检测技术、现代设计方法、机电系统设计、先进制造技术、机械故障诊断学、机械结构优化设计等。
近年来,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教研室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根本目标,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多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包括: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电站设备节能与优化设计、风力发电技术与设备、机电系统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工业检测与信号处理技术、机电系统动力学分析与控制、先进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设备、电力装备结构设计与安全、创新设计理论与方法、先进施工技术与设备、摩擦磨损与耐磨材料、机电系统动力学分析与控制、智能仪器及设备等。承担了国家、省部委及企业委托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取得的成果包括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3项、联合国科教文科技奖励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电网(局级)科技1等奖5项,国家专利7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公开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10多部,在国内外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多篇被EI等国际三大检索机构收录。并多人次参加国内外学术机构和省部级教委主办的有关学术和教学方面的交流和研讨活动,承担教改项目多项,发表教学及教改论文30余篇,其中《机械设计基础及其课群体系改革》、《金工实习教学改革及实习基地建设》等获校教学成果奖。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和各种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热能与动力工程教研室
热能与动力工程教研室成立于1958年建校之初,是学校最早的专业教研室之一,张保衡教授,杨昆等著名教授先后在本教研室工作。热能与动力工程教研室负责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担负本专业433体系的三门专业课教学和实践环节任务。承担大机组集控运行培训班专业课教学和仿真实习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和领域:
电站机组运行优化技术;
发电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热力设备及大型回转机械的安全、经济运行与延寿技术
热力系统和设备建模、仿真与控制环境污染控制
电站锅炉技术电站锅炉技术动力机械状态检测、控制与优化维修
动力机械状态检测、控制与优化维修
动力机械运行优化与诊断技术
 
开设课程的情况:
 本科生必修课:
汽轮机原理
锅炉原理   
热力发电厂   
电厂热力设备及运行 
动力工程A等课程
 
选修课:
汽轮机运行  锅炉运行
锅炉运行(双语)单元机组集控运行
洁净煤发电技术  汽轮发电机组振动 
热能专业英语阅读  单元机组运行原理
亚临界与超临界机组  燃烧理论基础 
工业锅炉   Matlab语言及应用 
设备故障诊断理论及应用  循环流化床锅炉 
动力工程B等课程
 
实践环节:
汽轮机原理课程设计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
单元机组运行原理课程设计
电厂认识实习
运行实习
毕业设计
 
师资力量:
教研室现有教师27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0人,讲师10人,其中23人具有博士学位。
 
主要成果、代表性荣誉:
2007年,华北电力大学“热能工程”二级学科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7年,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被列入首批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依托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雄厚基础,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团队于2007年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称号,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于2007年荣获“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于2009年荣获“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
2007年,“动力工程”获评国家级精品课程
付忠广教授被评为北京市教学名师;
本教研室多人次获得广东核电育才奖;
2009年郭永红老师指导本科生参加“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博奇环保杯)”获二等奖;
付忠广教授主编的《动力工程概论》和《电厂燃气轮机概论》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机械工程     专业代码:080200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机械工程

专业介绍

陆军装甲兵学院为例
一、培养目标
培养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掌握机械工程专业深厚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本专业领域技术难题的能力,能够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需要、满足军队科研院所及总装基层部队任职岗位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简介
机械工程,于2010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每年培养博士生约10名、硕士生约25名。机械工程学科是我院主干学科,主要从事重型、轻型、两栖、空降四大系列的履带式和轮式装甲装备教学、科研和试验研究工作,在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二级学科均承担博士、硕士、本科和外军留学生的培养任务,是军队“2110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学科专业领域,其中车辆工程学科为全军重点建设学科及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三、研究方向简介
五十多年来,在主导和引领我军装甲装备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装甲车辆理论与总体技术”、“装甲车辆动力系统理论与技术”、“装甲车辆机电液系统测控技术及故障诊断”、“装甲车辆先进设计与理论”、“军用装备功能材料的先进加工技术及其自动化”等五个稳定的具有鲜明军事工程特色的学科方向。
四、导师队伍
机械工程专业目前共有博士生导师14名,硕士生导师31名。其中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1人,“何梁何利”奖获得者1人,全军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5人,总装备部“1153”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6人、第二层次培养对象10人。各方向的学术骨干多数有出国留学或作访问学者的经历。
五、教学科研条件
本专业拥有装甲车辆道路试验场、野外试验站、车辆人-机-环境系统实验室、装甲车辆性能试验与仿真评估实验室、动力传动实验室、油液分析检测实验室、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实验室、液压传动实验室、结构强度分析实验室、机构创新实验室和机械动力学仿真平台。
六、教学科研学术成果
本专业参与了我军装备发展相关政策法规、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制定,围绕装备体系规划、新型号研制、现役装备升级改造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以“四个突击系统”为基本架构的装甲装备基本体系,在引领陆军装备技术跨越式发展、打造我军第一辆数字化坦克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高速两栖车辆总体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动力传动系统性能集成建模、动力舱的热性能数值仿真与测试等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外首创的引弧微爆轰击高效经济型陶瓷加工技术和装置,成功研制了国内外首台陶瓷螺纹自动加工机床。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了工程陶瓷界面热化学反应高效磨削的新理念,研制的陶瓷专用高效有机磨削液已推广应用。2005年以来,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995”高新工程、国际合作、国防预研、装备型号等各类项目150余项,总经费达1.2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71项。科研成果被部队、军工和地方企业应用27项,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亿元。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212篇。举办学术会议6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27人次。出版学术专著18部、译著4部,发明专利1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入选国家精品课程2门。管理制度健全,研究生培养经验丰富,近年来有2篇博士和2篇硕士学位论文分别入选全军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

专业点分布

陆军装甲兵学院 北京化工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陆军军事交通学院 天津理工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中北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大连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北华大学 长春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 河海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淮海工学院 宁波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温州大学 浙江海洋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厦门理工学院 华侨大学 景德镇陶瓷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济南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湖北文理学院 海军工程大学 武汉轻工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三峡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中南大学 湘潭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深圳大学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广西科技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 贵州大学 空军工程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青海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802 机械工程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93 所,本次参评89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89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3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A+
2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考研专业分析 A+
3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考研专业分析 A+
4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程考研初试考试科目 A+
5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考研专业分析 A
6 10056 天津大学 A
7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A
8 10335 浙江大学 A
9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10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11 10183 吉林大学 A-
12 10216 燕山大学 A-
13 10247 同济大学 A-
14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15 10532 湖南大学 A-
16 10533 中南大学 A-
17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A-
18 10611 重庆大学 A-
19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 A-
20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B+
21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22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23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B+
24 10145 东北大学 B+
25 10280 上海大学 B+
26 10286 东南大学 B+
27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28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B+
29 10299 江苏大学 B+
30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B+
31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B+
32 10422 山东大学 B+
33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B+
34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B+
35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36 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B+
37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B+
38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B
39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B
40 10109 太原科技大学 B
41 10150 大连交通大学 B
42 10153 沈阳建筑大学 B
43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B
44 10214 哈尔滨理工大学 B
45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46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47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B
48 10255 东华大学 B
49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B
50 10386 福州大学 B
51 10486 武汉大学 B
52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B
53 10610 四川大学 B
54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B
55 10615 西南石油大学 B
56 10700 西安理工大学 B
57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58 90006 解放军理工大学 B
59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B-
60 10110 中北大学 B-
61 10142 沈阳工业大学 B-
62 10190 长春工业大学 B-
63 10384 厦门大学 B-
64 10385 华侨大学 B-
65 10403 南昌大学 B-
66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B-
67 10433 山东理工大学 B-
68 10464 河南科技大学 B-
69 10534 湖南科技大学 B-
70 1059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B-
71 10657 贵州大学 B-
72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B-
73 10710 长安大学 B-
74 10731 兰州理工大学 B-
75 10732 兰州交通大学 B-
76 10013 北京邮电大学 C+
77 10022 北京林业大学 C+
78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C+
79 10144 沈阳理工大学 C+
80 1014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C+
81 10225 东北林业大学 C+
82 10295 江南大学 C+
83 10298 南京林业大学 C+
84 1033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C+
85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C+
86 10429 青岛理工大学 C+
87 10460 河南理工大学 C+
88 10702 西安工业大学 C+
89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C+
90 10704 西安科技大学 C+
91 10755 新疆大学 C+
92 10856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C+
93 11660 重庆理工大学 C+
94 90059 火箭军工程大学 C+
95 10009 北方工业大学 C
96 10057 天津科技大学 C
97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C
98 10107 石家庄铁道大学 C
99 10143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C
100 10146 辽宁科技大学 C
101 10220 东北石油大学 C
102 10285 苏州大学 C
103 10294 河海大学 C
104 10304 南通大学 C
105 10360 安徽工业大学 C
106 10361 安徽理工大学 C
107 10459 郑州大学 C
108 10462 郑州轻工业学院 C
109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C
110 10495 武汉纺织大学 C
111 10500 湖北工业大学 C
112 10530 湘潭大学 C
113 10536 长沙理工大学 C
114 10593 广西大学 C
115 1123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C
116 10151 大连海事大学 C-
117 10254 上海海事大学 C-
118 10259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C-
119 10289 江苏科技大学 C-
120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121 10292 常州大学 C-
122 10427 济南大学 C-
123 10430 山东建筑大学 C-
124 10431 齐鲁工业大学 C-
125 10590 深圳大学 C-
126 10618 重庆交通大学 C-
127 10623 西华大学 C-
128 10708 陕西科技大学 C-
129 11065 青岛大学 C-
130 11078 广州大学 C-
131 10066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C-
132 10081 华北理工大学 C-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机械工程     专业代码:085201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工程

专业介绍

邵阳学院
机械工程领域简介
邵阳学院机械工程领域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与吉利集团、三一集团、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衡阳天雁机械厂、长丰集团、山河智能等企业紧密合作,建立了试验科研基地及实践基地,在小型风冷柴油机、机械现代设计方法、先进制造技术、机械新材料等方面取得了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部分成果具有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本领域现有专任教师及导师35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0人,博士学位人员15人,拥有实验室面积5000多平方米,实验设备总价值3000余万元,有动力机械实验室、机械动力实训基地、小型内燃机及先进制造技术实验室等省级研究平台;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30多项,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湖南省教学成果奖8项,省市科技进步奖13项,共出版专著9部,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其中SCI、EI检索90多篇。
机械工程领域培养方式:
1)采用项目承载式校企联合培养专业硕士模式,学生主要在联合培养企业完成学业。
2)实行双导师负责制,双导师制是指1个校内学术导师、1个校外社会实践部门的导师,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产品开发、工程项目总结报告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机械工程领域培养目标:
1)掌握机械工程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以及管理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和工程管理等能力。
2)培养从事机械及机电设备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检测及控制、使用及维修的高级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掌握现代机械设计理论和方法、现代制造技术(包括工艺过程、制造加工设备及系统)、机电一体化技术、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并能解决工程实践中出现实际技术问题。

专业点分布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石家庄铁道大学 燕山大学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中北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沈阳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工业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哈尔滨商业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佳木斯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盐城工学院 南京工程学院 江苏理工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 宁波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温州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 安徽建筑大学 华侨大学 福建工程学院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科技学院 武汉轻工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长江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三峡大学 邵阳学院 湖南工业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湘潭大学 湖南理工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 深圳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广西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 西京学院 空军工程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理工大学 宝鸡文理学院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93 所,本次参评89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89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3 清华大学 A+
2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3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4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A+
5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A
6 10056 天津大学 A
7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A
8 10335 浙江大学 A
9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10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11 10183 吉林大学 A-
12 10216 燕山大学 A-
13 10247 同济大学 A-
14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15 10532 湖南大学 A-
16 10533 中南大学 A-
17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A-
18 10611 重庆大学 A-
19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 A-
20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B+
21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22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23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B+
24 10145 东北大学 B+
25 10280 上海大学 B+
26 10286 东南大学 B+
27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28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B+
29 10299 江苏大学 B+
30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B+
31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B+
32 10422 山东大学 B+
33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B+
34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B+
35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36 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B+
37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B+
38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B
39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B
40 10109 太原科技大学 B
41 10150 大连交通大学 B
42 10153 沈阳建筑大学 B
43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B
44 10214 哈尔滨理工大学 B
45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46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47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B
48 10255 东华大学 B
49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B
50 10386 福州大学 B
51 10486 武汉大学 B
52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B
53 10610 四川大学 B
54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B
55 10615 西南石油大学 B
56 10700 西安理工大学 B
57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58 90006 解放军理工大学 B
59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B-
60 10110 中北大学 B-
61 10142 沈阳工业大学 B-
62 10190 长春工业大学 B-
63 10384 厦门大学 B-
64 10385 华侨大学 B-
65 10403 南昌大学 B-
66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B-
67 10433 山东理工大学 B-
68 10464 河南科技大学 B-
69 10534 湖南科技大学 B-
70 1059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B-
71 10657 贵州大学 B-
72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B-
73 10710 长安大学 B-
74 10731 兰州理工大学 B-
75 10732 兰州交通大学 B-
76 10013 北京邮电大学 C+
77 10022 北京林业大学 C+
78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C+
79 10144 沈阳理工大学 C+
80 1014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C+
81 10225 东北林业大学 C+
82 10295 江南大学 C+
83 10298 南京林业大学 C+
84 1033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C+
85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C+
86 10429 青岛理工大学 C+
87 10460 河南理工大学 C+
88 10702 西安工业大学 C+
89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C+
90 10704 西安科技大学 C+
91 10755 新疆大学 C+
92 10856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C+
93 11660 重庆理工大学 C+
94 90059 火箭军工程大学 C+
95 10009 北方工业大学 C
96 10057 天津科技大学 C
97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C
98 10107 石家庄铁道大学 C
99 10143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C
100 10146 辽宁科技大学 C
101 10220 东北石油大学 C
102 10285 苏州大学 C
103 10294 河海大学 C
104 10304 南通大学 C
105 10360 安徽工业大学 C
106 10361 安徽理工大学 C
107 10459 郑州大学 C
108 10462 郑州轻工业学院 C
109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C
110 10495 武汉纺织大学 C
111 10500 湖北工业大学 C
112 10530 湘潭大学 C
113 10536 长沙理工大学 C
114 10593 广西大学 C
115 1123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C
116 10151 大连海事大学 C-
117 10254 上海海事大学 C-
118 10259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C-
119 10289 江苏科技大学 C-
120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121 10292 常州大学 C-
122 10427 济南大学 C-
123 10430 山东建筑大学 C-
124 10431 齐鲁工业大学 C-
125 10590 深圳大学 C-
126 10618 重庆交通大学 C-
127 10623 西华大学 C-
128 10708 陕西科技大学 C-
129 11065 青岛大学 C-
130 11078 广州大学 C-
131 10066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C-
132 10081 华北理工大学 C-

机械工程专业考研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1数学一
④818机械原理
 
机械工程考研参考书:
科目代码 考试科目 书名 出版社 版本 作者 备注
801 理论力学 《理论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六版 哈工大 任选其中一本
《理论力学》 科学出版社   李慧剑、杜国君
802 材料力学 《材料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四版 刘鸿文 任选其中一本
《材料力学》 科学出版社   白象忠
B01 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 《机械原理》 国防工业出版社 第二版 安子军 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各占50%
《机械设计》 中国标准出版社 第一版 许立忠
B02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年版 俞汉清  
M01 机械制造工艺学 《机械制造工艺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二版 王先逵  
M02 切削原理及刀具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四版 陆剑中  
M03 机械制造装备 《金属切削机床》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一版 戴曙  
M04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一版 姜培刚  
M05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16/32位汇编语言、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二版 钱晓捷  
M06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三版 方承远  
M07 液压元件 《液压元件与系统》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二版 李壮云  
M08 液压伺服与比例控制系统 《液压控制系统》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一版 王春行  
M09 液压传动系统 《液压传动系统》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三版 官忠范  
M10 机械原理 《机械原理》 国防工业出版社 第二版 安子军  
M11 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 中国标准出版社 第一版 许立忠  
M12 机械设计学 《机械设计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年版 黄靖远  
M13 轧钢工艺及设备 《板带材生产工艺及设备》 冶金工业出版社 第一版 许石民  
M14 冶炼设备及工艺 《炼钢机械》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89年版 罗振才  
《炼铁机械》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0年版 严允进
M15 材料成形设备 《材料成形设备》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年版 王卫卫  
M16 冲压工艺 《冲压工艺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0年版 肖景容  
M17 锻造工艺 《锻造工艺过程及模具设计》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年版 胡亚民  
M18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年版 俞汉清  
 
机械工程研究生就业方向:
机械类专业渗透到很多行业,就业方向多种多样,除了教学、营销外,常见的有生产总监、物流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机电产品开发、机械产品开发、液压产品开发、仪器仪表开发、武器开发、汽车工业、环保设备开发、矿业设备设计、模具设计制造、机械制造工艺师、CNC工程师等。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