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考研参考书目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兰州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兰州理工大学报录比、兰州理工大学考研群、兰州理工大学学姐、兰州理工大学考研真题、兰州理工大学专业目录、兰州理工大学排名、兰州理工大学保研、兰州理工大学公众号、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兰州理工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兰州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考研参考书目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获取相应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试大纲、招考专业、招考目录等等基本信息,这些内容是进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准备。考生可以从各院校的研招网进行查询,每年的9月左右就会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考生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考生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考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招生信息汇总,兰州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考研参考书目信息内总结了各大院校的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考研派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考研参考书目信息网是考生获取考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考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考研招生计划、考试计划、考试内容、考试大纲、考试政策、报录比、录取名单、复试名单、复试分数线、推免政策等等内容,兰州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招生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是最为准确和官方的,是考生进行考研的信息主要来源,兰州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的小编提醒各位考生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切信息变动要以该网站提供的内容为主。兰州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考研参考书目信息网会公布研招办以及各个院系的招生负责人电话,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兰州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2021年兰州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研究生考试参考书目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通信原理》,樊昌信等编著,国防出版社,2015 年(第七版),2012(第六版)
《计算机网络(第 7 版)》,谢希仁编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 年 1 月
《信号与线性系统》,吴大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年(第四版)
《信号与线性系统》,何继爱,蔺莹等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4 年
兰州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1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兰州理工大学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10]信息与通信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现代编码理论 02通信网络与通信系统安全 03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 04光通信理论与技术 05信息与通信工程建模与仿真 06智能信息与多媒体信号处理 |
|
招生人数: | ||
考试科目: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1数学一 839通信原理 |
|
备 注: |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信号与系统计算机网络 |
2021兰州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1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兰州理工大学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10]信息与通信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现代编码理论(02)通信网络与通信系统安全 (03)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 (04)光通信理论与技术 (05)信息与通信工程建模与仿真 (06)智能信息与多媒体信号处理 |
|
招生人数: | 9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9)通信原理 |
|
备 注: |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信号与系统计算机网络 |
兰州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 培养目标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是目前最活跃、发展前景最广阔的学科之一。它是以现代通信理论和现代信号处理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电磁技术以及光学技术,结合现代控制理论,研究各种信息传输、存储、交换、处理、监测与显示等。本专业方向口径宽、适应性强、服务面广,在生产实践以及各种工程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通信与信息系统基本理论和系统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本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深入了解国内外通信技术和信号处理领域新技术和发展动向,系统、熟练地掌握现代通信领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造性地进行理论与新技术的研究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组织才能。有严谨求实的学风与高尚的职业道德,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和撰写研究论文。
二、 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一般3年,少数优秀者可提前至2年半。全部课程的学习应在入学起一年半内完成,攻读学位期间在校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一般应不少于一年。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学位论文预答辩和论文答辩环节,原则上在学校完成。
三、 研究方向及主要内容简介
无线通信 主要研究电磁波及传播特性,短波通信,微波通信,GSM和CDMA及三代移动通信
计算机通信及网络安全 以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为基础,建立分布式运行的系统结构,对网络并行计算、分布式多媒体技术、网络管理、网格计算、通信协议技术、信息安全以及网络的传输、接入和交换等开展研究。
数字图像处理 主要研究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其应用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基于内容检索技术、图像与视频压缩、图像加密与数字水印、运动目标识别与跟踪、文字处理与识别、人的身份识别以及可视化技术等。
通信信号处理 主要研究信道辨识与均衡、自适应均衡、阵列信号处理、多用户检测、空时二维处理和智能天线等。
现代交换技术 主要研究现代交换原理,程控交换技术,ATM技术,软交换技术,光交换技术,
光纤通信技术 主要研究光波传播技术,光通信网络,光纤传感技术,光传输与光信号处理技术等。
四、 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
1、硕士生学习的课程应针对本工程领域的特点和需要设置,教学内容应具有宽广性和综合性,反映现代工程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水平。外语课程要求能熟练的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数学课程要求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理论方法;专业课程要求应加强本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同时要加强适用于工程实际应用的理论和知识的学习。
2、硕士研究生应获得的总学分最低不少于32学分。
3、课程设置见附页。
五、 培养方式
1、硕士研究生采取全脱产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理论课程的学习一般要求在前两个学期完成,于第三学期第20周前完成社会(教学)实践环节。
2、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制,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结合集体培养。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对每个研究生制定培养计划,导师要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注意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并重,并注重培养研究生刻苦钻研的学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诚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谦虚诚挚的合作精神。要求研究生课程学习必须在学校进行,学位论文工作一般在学校进行,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研究机构、工厂和其它企事业单位进行。
六、 开题报告
研究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资料收集、调研、选题,并写出书面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字数应在5000字左右,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应在4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三分之一。在第三学期内提交导师,在院系的统一安排下,组织三人以上校内同行专家召开开题报告会,研究生进行公开报告,通过者方可进入课题研究阶段。未通过者必须对选题报告不足之处进行修改,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报告。以上工作必须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
中期考核:一般应于研究生入学后的第四学期进行。主要内容为:研究生入学以来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科研能力、学位论文进展、社会实践和身心健康状况等方面。
七、 教学(科研实践)、学术活动
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一定的教学(科研)实践、学术活动,在导师的安排下适当参加课题组的学术活动,并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适当参加一些国内或国际学术会议,熟悉科研环境。
八、硕士学位论文要求及撰写规范
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难度,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为将来攻读博士学位或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需在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一篇。
学位论文撰写规范按学校的有关要求执行。
通过课程考试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由兰州理工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兰州理工大学专业介绍:通信与信息系统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 培养目标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是目前最活跃、发展前景最广阔的学科之一。它是以现代通信理论和现代信号处理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电磁技术以及光学技术,结合现代控制理论,研究各种信息传输、存储、交换、处理、监测与显示等。本专业方向口径宽、适应性强、服务面广,在生产实践以及各种工程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通信与信息系统基本理论和系统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本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深入了解国内外通信技术和信号处理领域新技术和发展动向,系统、熟练地掌握现代通信领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造性地进行理论与新技术的研究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组织才能。有严谨求实的学风与高尚的职业道德,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和撰写研究论文。
二、 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一般3年,少数优秀者可提前至2年半。全部课程的学习应在入学起一年半内完成,攻读学位期间在校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一般应不少于一年。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学位论文预答辩和论文答辩环节,原则上在学校完成。
三、 研究方向及主要内容简介
无线通信 主要研究电磁波及传播特性,短波通信,微波通信,GSM和CDMA及三代移动通信
计算机通信及网络安全 以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为基础,建立分布式运行的系统结构,对网络并行计算、分布式多媒体技术、网络管理、网格计算、通信协议技术、信息安全以及网络的传输、接入和交换等开展研究。
数字图像处理 主要研究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其应用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基于内容检索技术、图像与视频压缩、图像加密与数字水印、运动目标识别与跟踪、文字处理与识别、人的身份识别以及可视化技术等。
通信信号处理 主要研究信道辨识与均衡、自适应均衡、阵列信号处理、多用户检测、空时二维处理和智能天线等。
现代交换技术 主要研究现代交换原理,程控交换技术,ATM技术,软交换技术,光交换技术,
光纤通信技术 主要研究光波传播技术,光通信网络,光纤传感技术,光传输与光信号处理技术等。
四、 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
1、硕士生学习的课程应针对本工程领域的特点和需要设置,教学内容应具有宽广性和综合性,反映现代工程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水平。外语课程要求能熟练的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数学课程要求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理论方法;专业课程要求应加强本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同时要加强适用于工程实际应用的理论和知识的学习。
2、硕士研究生应获得的总学分最低不少于32学分。
3、课程设置见附页。
五、 培养方式
1、硕士研究生采取全脱产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理论课程的学习一般要求在前两个学期完成,于第三学期第20周前完成社会(教学)实践环节。
2、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制,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结合集体培养。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对每个研究生制定培养计划,导师要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注意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并重,并注重培养研究生刻苦钻研的学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诚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谦虚诚挚的合作精神。要求研究生课程学习必须在学校进行,学位论文工作一般在学校进行,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研究机构、工厂和其它企事业单位进行。
六、 开题报告
研究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资料收集、调研、选题,并写出书面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字数应在5000字左右,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应在4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三分之一。在第三学期内提交导师,在院系的统一安排下,组织三人以上校内同行专家召开开题报告会,研究生进行公开报告,通过者方可进入课题研究阶段。未通过者必须对选题报告不足之处进行修改,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报告。以上工作必须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
中期考核:一般应于研究生入学后的第四学期进行。主要内容为:研究生入学以来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科研能力、学位论文进展、社会实践和身心健康状况等方面。
七、 教学(科研实践)、学术活动
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一定的教学(科研)实践、学术活动,在导师的安排下适当参加课题组的学术活动,并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适当参加一些国内或国际学术会议,熟悉科研环境。
八、硕士学位论文要求及撰写规范
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难度,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为将来攻读博士学位或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需在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一篇。
学位论文撰写规范按学校的有关要求执行。
通过课程考试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由兰州理工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兰州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介绍
通信与信息系统(全日制学术硕士) 学科简介本学科所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以信息传输、交换以及通信网络为主体的各类通信与信息系统,以及军事和国民经济各部门所应用的各种信息系统。本学科与电子科学、控制科学、计算机科学等研究领域均有交叉。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具有通信科学、信息科学方面宽广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数理基础,并掌握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控制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深入了解和掌握本学科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及前沿课题,能独立研究解决本学科中的基础理论课题及前沿发展课题。具有独立从事理论研究及高科技开发的能力。
主要研究方向:现代编码理论、通信网络与通信系统安全、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光通信理论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建模与仿真、智能信息与多媒体信号处理。
主要课程:信息融合理论与应用、密码学与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统、光电信息技术、数据科学与数据处理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信号检测与估计、现代无线通信系统、网络信息论、通信网基础、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等。
通信与信息系统考研院校
基本信息
专业介绍
专业点分布
专业院校排名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13 | 北京邮电大学 | A+ |
2 | 10614 | 电子科技大学 | A+ |
3 | 10003 | 清华大学 | A |
4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 A |
5 | 10701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A |
6 | 90002 | 国防科技大学 | A |
7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A- |
8 | 1000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 |
9 | 10007 | 北京理工大学 | A- |
10 | 102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A- |
11 | 10286 | 东南大学 | A- |
12 | 90005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 A- |
13 | 90006 | 解放军理工大学 | A- |
14 | 10001 | 北京大学 | B+ |
15 | 10056 | 天津大学 | B+ |
16 | 10141 | 大连理工大学 | B+ |
17 | 10217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B+ |
18 | 10293 | 南京邮电大学 | B+ |
19 | 10335 | 浙江大学 | B+ |
20 | 1035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B+ |
21 | 10487 | 华中科技大学 | B+ |
22 | 10561 | 华南理工大学 | B+ |
23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学 | B+ |
24 | 10617 | 重庆邮电大学 | B+ |
25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学 | B+ |
26 | 90039 |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 B+ |
27 | 90045 | 空军工程大学 | B+ |
28 | 10033 | 中国传媒大学 | B |
29 | 10110 | 中北大学 | B |
30 | 10145 | 东北大学 | B |
31 | 10280 | 上海大学 | B |
32 | 10284 | 南京大学 | B |
33 | 1028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B |
34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学 | B |
35 | 10384 | 厦门大学 | B |
36 | 10422 | 山东大学 | B |
37 | 10486 | 武汉大学 | B |
38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B |
39 | 10590 | 深圳大学 | B |
40 | 10610 | 四川大学 | B |
41 | 10699 | 西北工业大学 | B |
42 | 10151 | 大连海事大学 | B- |
43 | 10183 | 吉林大学 | B- |
44 | 10285 | 苏州大学 | B- |
45 | 10290 | 中国矿业大学 | B- |
46 | 10294 | 河海大学 | B- |
47 | 10359 | 合肥工业大学 | B- |
48 | 10558 | 中山大学 | B- |
49 | 10595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B- |
50 | 10611 | 重庆大学 | B- |
51 | 11646 | 宁波大学 | B- |
52 | 11664 | 西安邮电大学 | B- |
53 | 90033 | 装备学院 | B- |
54 | 90038 | 海军工程大学 | B- |
55 | 10386 | 福州大学 | C+ |
56 | 10459 | 郑州大学 | C+ |
57 | 10532 | 湖南大学 | C+ |
58 | 10589 | 海南大学 | C+ |
59 | 10621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C+ |
60 | 10673 | 云南大学 | C+ |
61 | 10005 | 北京工业大学 | C+ |
62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学 | C+ |
63 | 10079 | 华北电力大学 | C+ |
64 | 10186 | 长春理工大学 | C+ |
65 | 10247 | 同济大学 | C+ |
66 | 10269 | 华东师范大学 | C+ |
67 | 10300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C+ |
68 | 10304 | 南通大学 | C+ |
69 | 10055 | 南开大学 | C |
70 | 10058 | 天津工业大学 | C |
71 | 10059 | 中国民航大学 | C |
72 | 10212 | 黑龙江大学 | C |
73 | 10246 | 复旦大学 | C |
74 | 10254 | 上海海事大学 | C |
75 | 10336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C |
76 | 10337 | 浙江工业大学 | C |
77 | 10353 | 浙江工商大学 | C |
78 | 10403 | 南昌大学 | C |
79 | 10404 | 华东交通大学 | C |
80 | 10423 | 中国海洋大学 | C |
81 | 10533 | 中南大学 | C |
82 | 10559 | 暨南大学 | C |
83 | 10060 | 天津理工大学 | C- |
84 | 10143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C- |
85 | 10216 | 燕山大学 | C- |
86 | 10255 | 东华大学 | C- |
87 | 10424 | 山东科技大学 | C- |
88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C- |
89 | 10697 | 西北大学 | C- |
90 | 10700 | 西安理工大学 | C- |
91 | 10704 | 西安科技大学 | C- |
92 | 10730 | 兰州大学 | C- |
93 | 10732 | 兰州交通大学 | C- |
94 | 11845 | 广东工业大学 | C- |
95 | 90059 | 火箭军工程大学 | C- |
通信与信息系统研究生院校排名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13 | 北京邮电大学 | A+ |
2 | 10614 | 电子科技大学 | A+ |
3 | 10003 | 清华大学 | A |
4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 A |
5 | 10701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A |
6 | 90002 | 国防科技大学 | A |
7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A- |
8 | 1000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 |
9 | 10007 | 北京理工大学 | A- |
10 | 102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A- |
11 | 10286 | 东南大学 | A- |
12 | 90005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 A- |
13 | 90006 | 解放军理工大学 | A- |
14 | 10001 | 北京大学 | B+ |
15 | 10056 | 天津大学 | B+ |
16 | 10141 | 大连理工大学 | B+ |
17 | 10217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B+ |
18 | 10293 | 南京邮电大学 | B+ |
19 | 10335 | 浙江大学 | B+ |
20 | 1035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B+ |
21 | 10487 | 华中科技大学 | B+ |
22 | 10561 | 华南理工大学 | B+ |
23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学 | B+ |
24 | 10617 | 重庆邮电大学 | B+ |
25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学 | B+ |
26 | 90039 |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 B+ |
27 | 90045 | 空军工程大学 | B+ |
28 | 10033 | 中国传媒大学 | B |
29 | 10110 | 中北大学 | B |
30 | 10145 | 东北大学 | B |
31 | 10280 | 上海大学 | B |
32 | 10284 | 南京大学 | B |
33 | 1028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B |
34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学 | B |
35 | 10384 | 厦门大学 | B |
36 | 10422 | 山东大学 | B |
37 | 10486 | 武汉大学 | B |
38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B |
39 | 10590 | 深圳大学 | B |
40 | 10610 | 四川大学 | B |
41 | 10699 | 西北工业大学 | B |
42 | 10151 | 大连海事大学 | B- |
43 | 10183 | 吉林大学 | B- |
44 | 10285 | 苏州大学 | B- |
45 | 10290 | 中国矿业大学 | B- |
46 | 10294 | 河海大学 | B- |
47 | 10359 | 合肥工业大学 | B- |
48 | 10558 | 中山大学 | B- |
49 | 10595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B- |
50 | 10611 | 重庆大学 | B- |
51 | 11646 | 宁波大学 | B- |
52 | 11664 | 西安邮电大学 | B- |
53 | 90033 | 装备学院 | B- |
54 | 90038 | 海军工程大学 | B- |
55 | 10386 | 福州大学 | C+ |
56 | 10459 | 郑州大学 | C+ |
57 | 10532 | 湖南大学 | C+ |
58 | 10589 | 海南大学 | C+ |
59 | 10621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C+ |
60 | 10673 | 云南大学 | C+ |
61 | 10005 | 北京工业大学 | C+ |
62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学 | C+ |
63 | 10079 | 华北电力大学 | C+ |
64 | 10186 | 长春理工大学 | C+ |
65 | 10247 | 同济大学 | C+ |
66 | 10269 | 华东师范大学 | C+ |
67 | 10300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C+ |
68 | 10304 | 南通大学 | C+ |
69 | 10055 | 南开大学 | C |
70 | 10058 | 天津工业大学 | C |
71 | 10059 | 中国民航大学 | C |
72 | 10212 | 黑龙江大学 | C |
73 | 10246 | 复旦大学 | C |
74 | 10254 | 上海海事大学 | C |
75 | 10336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C |
76 | 10337 | 浙江工业大学 | C |
77 | 10353 | 浙江工商大学 | C |
78 | 10403 | 南昌大学 | C |
79 | 10404 | 华东交通大学 | C |
80 | 10423 | 中国海洋大学 | C |
81 | 10533 | 中南大学 | C |
82 | 10559 | 暨南大学 | C |
83 | 10060 | 天津理工大学 | C- |
84 | 10143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C- |
85 | 10216 | 燕山大学 | C- |
86 | 10255 | 东华大学 | C- |
87 | 10424 | 山东科技大学 | C- |
88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C- |
89 | 10697 | 西北大学 | C- |
90 | 10700 | 西安理工大学 | C- |
91 | 10704 | 西安科技大学 | C- |
92 | 10730 | 兰州大学 | C- |
93 | 10732 | 兰州交通大学 | C- |
94 | 11845 | 广东工业大学 | C- |
95 | 90059 | 火箭军工程大学 | C- |
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2007年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学校排名
排名 | 学校名称 | 等级 | 排名 | 学校名称 | 等级 | 排名 | 学校名称 | 等级 |
1 | 北京邮电大学 | A+ | 9 | 北京大学 | A | 17 | 武汉大学 | A |
2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A+ | 10 | 浙江大学 | A | 18 | 西南交通大学 | A |
3 | 清华大学 | A+ | 11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A | 19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A |
4 | 电子科技大学 | A+ | 12 | 北京理工大学 | A | 20 | 西北工业大学 | A |
5 | 东南大学 | A+ | 13 | 华南理工大学 | A | 21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 |
6 | 上海交通大学 | A+ | 14 | 华中科技大学 | A | 22 | 南京邮电大学 | A |
7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 | 1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 | 23 | 东北大学 | A |
8 | 北京交通大学 | A | 16 | 西安交通大学 | A | 24 | 天津大学 | A |
B+等(36个):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上海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四川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大连海事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郑州大学、福州大学、南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同济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苏州大学、上海海事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 |
||||||||
B等(36个):兰州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长江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深圳大学、河海大学、暨南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燕山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南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江苏大学、南昌大学、安徽大学、辽宁工学院、齐齐哈尔大学、宁波大学、贵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西安邮电学院、河北大学、海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长沙理工大学 |
||||||||
C等(25个):名单略 |
|
|
|
|
1 | 北京邮电大学 | 5★ | 141 |
2 | 电子科技大学 | 5★ | 141 |
3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5★ | 141 |
4 | 北京交通大学 | 5★ | 141 |
5 | 北京理工大学 | 5★ | 141 |
6 | 清华大学 | 5★ | 141 |
7 | 东南大学 | 5★ | 141 |
8 | 上海交通大学 | 4★ | 141 |
9 | 北京大学 | 4★ | 141 |
10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4★ | 141 |
11 | 重庆邮电大学 | 4★ | 141 |
12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4★ | 141 |
13 | 浙江大学 | 4★ | 141 |
14 | 南京邮电大学 | 4★ | 141 |
15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4★ | 141 |
1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4★ | 141 |
17 | 天津大学 | 4★ | 141 |
18 | 华南理工大学 | 4★ | 141 |
19 | 上海大学 | 4★ | 141 |
20 | 西安交通大学 | 4★ | 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