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理工大学冶金物理化学研究生考试科目和考研参考书目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兰州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兰州理工大学报录比、兰州理工大学考研群、兰州理工大学学姐微信、兰州理工大学考研真题、兰州理工大学专业目录、兰州理工大学排名、兰州理工大学保研、兰州理工大学公众号、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兰州理工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兰州理工大学冶金物理化学教材,也叫兰州理工大学冶金物理化学考研参考书、指定书目等等,是考验专业课复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料。考研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考试项目,参考书目由报考院校的研究生院制定,考试内容基本上围绕着参考书目展开,而绝大多数专业课都是由院校自行出题,因而就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指定性。另外将参考书目与真题结合使用可以分析出出题人的风格和倾向,反复研究之后考生完全可以自行划出重点内容和必考内容。许多考生不重视院系公布的参考书目而把全部精力放在笔记和其他参考资料上,不按照兰州理工大学冶金物理化学考研指定的书目进行复习,那么即使复习的再好,实力再强,也很有可能会在专业课上栽跟头。【手机访问

Add 兰州理工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兰州理工大学

在购买参考书时应当注意公布的参考书的年份和版本,如果版本过旧找不到原书,使用新版本也是可以的,但是应当注意将旧版本与新版本不同的内容进行补充。考研派的考研频道内含有大量优质的课堂讲义资源,欢迎考生前去查询和购买。
需要了解冶金物理化学考研参考书目详细信息的同学,可以点击右侧的联系学姐,考研派的学姐回为你做最专业的解答

兰州理工大学冶金物理化学研究生分数线

兰州理工大学冶金物理化学考研大纲的时候需要对该专业以及该学校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冶金物理化学的考研大纲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考研大纲是由各院校的研究生院制定并公布的,包括考试的内容、参考书目、研究方向等等内容,直接决定了考生在复习期间的主要内容和侧重点。通过对兰州理工大学冶金物理化学考研参考书目进行分析可以大致了解该专业的考研试题设置方向,考生应当认真阅读考试大纲中公布的考试科目,选择合适的复习资料,有针对性得进行复习,防止出现事倍功半的无用劳动。考生也可以对开设该专业的不同院校考试大纲进行横向比较,对比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许多考生在备考期间不重视考试大纲的内容,往往会将许多重要的信息遗漏或是导致复习的方向出现偏差,这都是不应该出现的失误以及错误。考研派的小编提醒各位考研的小伙伴们一定要重视考研大纲的内容哦。

080601 冶金物理化学
初试科目:
《材料科学基础》,胡赓祥、蔡珣主编,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年(第 3 版)
《材料科学基础》,石德珂主编,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2 版)
《材料科学基础辅导与习题》,蔡珣、戎咏华编著,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年
(第 3 版)
《金属学与热处理原理》,崔忠圻、刘北兴著,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年
(第 3 版)
《高分子化学》,潘祖仁,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第五版
《高分子物理》,金日光、华幼卿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第四版
《冶金原理》,李洪桂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
《有色冶金原理》,傅崇说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1997
《钢铁冶金原理》,黄希祜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目:
《材料分析方法》第 3 版,周玉.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工程材料的力学行为》,郑修麟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冶金传输原理》,张先棹编,冶金工业出版社
《有色金属冶金学》,邱竹贤,冶金工业出版社
冶金物理化学 [0806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兰州理工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6]治金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材料制备物理化学(02)资源综合利用
(03)环境化学
(04)复合材料冶金化学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64)冶金原理
备  注: 同等学力加试:①冶金传输原理②有色金属冶金学

  冶金物理化学二级学科
  冶金物理化学是冶金工程的应用基础。是以物理化学为理论基础,以冶金工程和材料工程为应用对象,以资源合理利用、环境最佳保护为目标的学科。当前,冶金物理化学主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多元相体系模型,以共生矿资源合理利用,二次资源和环境保护为对象进行基础理论研究,为制定新工艺流程提供理论依据。
  冶金物理化学学科起始于1998年设立的冶金工程本科专业。2002年以本学科为主要支撑,结合甘肃省有色金属资源特色,熔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申报成功了有色金  属冶金与新材料省级二级重点学科。同时以本学科作为主要支撑学科,建有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有色金属合金及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  室和甘肃省冶金有色新材料行业技术中心。2005年,有色金属冶金与新材料省级二级重点学科顺利通过评估,并被评为2006-2010省级重点学科。
目前本学科具有硕士授予权。

  学科发展方针
  以有色金属冶金物理化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为主体,强化学科特色,在共生矿资源、二次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力争取得突破,为地方有色金属冶金行业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主要研究方向
  “绿色冶金”物理化学:主要研究包括用钢铁废渣制备水泥的研究、湿法炼锌铁矾渣制备含锌微肥的研究、从电镀废水中回收铬的研究、提高硫化矿熔炼过程硫回收率的研究、铜熔炼优化配料降低渣率的研究、从冶金废料中回收贵金属的研究、贫矿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材料制备与冶金过程物理化学:主要研究包括高性能储氢电极材料、非晶态及薄膜材料的储氢特性、磁制冷材料与应用、材料微观结构分析与表征、铝与锌基复合材料及镁合金的半固态成型技术、借助计算与模拟方法研究材料的功能性与原子尺度上的结构关系。
  冶金热力学与动力学:1)冶金分离过程热力学及动力学、2)反应合成热力学及动力学

  学科发展前景
  冶金物理化学学科的发展将紧密结合我国冶金和材料科学技术,特别是甘肃有色金属冶金行业形状及工业生产的实际,密切关注国际上冶金物理化学学科的动向,即既注重应用基础理论的研究,又面向区域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在强化现有学科方向的同时,发展形成如下特色方向:冶金熔体与溶液理论、资源与环境物理化学、非平衡态冶金热力学、电化学、计算物理化学、冶金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力争为甘肃冶金主流行业的冶金发展提供科技理论支持。
冶金物理化学 [0806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兰州理工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6]治金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材料制备物理化学
02资源综合利用
03环境化学
04复合材料冶金化学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1数学一
864冶金原理
备  注: 同等学力加试:
①冶金传输原理
②有色金属冶金学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冶金物理化学     专业代码:080601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冶金工程

专业点分布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北京科技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中南大学 四川大学 贵州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806 冶金工程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11 所,本次参评11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20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A+
2 10533 中南大学 A+
3 10145 东北大学 B+
4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B+
5 10280 上海大学 B
6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B
7 10127 内蒙古科技大学 B-
8 10611 重庆大学 B-
9 10081 华北理工大学 C+
10 10407 江西理工大学 C+
11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C
12 10360 安徽工业大学 C
13 10146 辽宁科技大学 C-
14 10657 贵州大学 C-

冶金物理化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912无机化学
 
冶金物理化学考研参考书:
912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第三版,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高教出版社;《无机化学》大连理工大学编,高教出版社
 
冶金物理化学研究生就业方向:
  冶金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是国家实力和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它为机械、能源、化工、交通、建筑、航空航天工业、国防军工等各行各业提供所需的材料产品。现代工业、农业、国防及科技的发展对冶金工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并推动着冶金工程学科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反过来,冶金工程的发展又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新的物质基础。
我国有许多冶金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节能、高效、环保、新品种开发等方面是21世纪我国冶金技术面临的课题。
据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副院长张建良介绍,北科大的冶金工程专业下设的研究方向大都是较前沿的研究方向,这些研究领域包括高炉炼铁新工艺与新技术、直接还原与熔融还原、高品质钢的品种及质量研究、凝固理论与连铸技术、特殊钢冶金、新钢种冶金工艺、材料和冶金过程中反应的物理化学、冶金物理化学与反应工程、有色金属冶金新工艺新理论、有色冶金过程模拟控制和节能优化、冶金工业生态与环保、资源高附加值循环利用技术开发、冶金能源技术。这些研究方向大多来自学校教授目前正在从事的国家或企业急需的研究课题,有很强的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