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保研夏令营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湖北工业大学考研分数线、湖北工业大学报录比、湖北工业大学考研群、湖北工业大学学姐、湖北工业大学考研真题、湖北工业大学专业目录、湖北工业大学排名、湖北工业大学保研、湖北工业大学公众号、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湖北工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获取相应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试大纲、招考专业、招考目录等等基本信息,这些内容是进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准备。考生可以从各院校的研招网进行查询,每年的9月左右就会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考生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考生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考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招生信息汇总,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内总结了各大院校的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考研派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湖北工业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是保研的一个重要渠道,必须获取相应的保研信息,比如保研夏令营的时间、申请条件、申请材料等等信息,这些内容是申请保研夏令营的必要准备。同学们可以从各院校的研究生信息网或公众号中进行查询,大致每年的4月-6月就会公布本年的招生计划。同学们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同学们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保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保研招生信息汇总,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内总结了学院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小编预祝各位想要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被目标院校录取。

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网是同学获取保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保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保研推免招生计划、保研政策、保研渠道、保研真题、保研经验等等内容,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保研夏令营招生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是最为准确和官方的,是同学保研信息主要来源,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网的小编提醒各位同学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切信息变动要以该网站提供的内容为主。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网会公布研招办以及各个院系的招生负责人电话,考生在准备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网的小编预祝各位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上岸

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保研夏令营
学校:湖北工业大学
专业: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化学
年级:2019
招生人数:10
招生状态:正在招生中
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办法
一、调剂条件
1.考生初试成绩需要达到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的复试分数线(A类)。
2.申请调剂的专业应是相近、相关专业(统考科目要相同,专业课相近)。
3.我院接收调剂考生以收到调剂材料为准,额满为止。
4.满足国家文件规定的其它条件。
二、硕士研究生学费及奖助体系
(一)全日制研究生
1.学费标准:0.8万/年。
2.奖助标准:
(1)符合国家政策的研究生将获得国家助学金0.6万元/人/年。
(2)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奖励2万元/人/年。
(3)学业奖学金分一、二、三等,奖励金额及覆盖比例分别为1万元/人/年(20%)、0.6万元/人/年(30%)、0.3万元/人/年(50%)。
(4)学校另设有单项奖、三助等奖助项目,详见《湖北工业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奖学金及助学金管理办法》。
(5)推免生第一年享受一等学业奖学金(1万元/人/年),同时享受优质生源奖(1万元/人/年)。
(二)非全日制研究生
1.学费标准:0.8万/年。
2.全脱产学习研究生:对全脱产学习、无固定收入且人事档案完全转入我校的非全日制非在职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奖励政策按照学校制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奖励标准执行,请参照学校最新文件。
3.非脱产学习研究生:对学习特别优异,取得重要科研成果或获得重要赛事奖项的学生,根据学校奖励政策给予奖励。
三、调剂办法
在国家分数线尚未下达之前,有调剂意愿的考生请填学院官网发布的调剂申请表,填写后文件以“姓名-总分-调剂专业”命名发到指定邮箱932827522@qq.com,待国家分数线下达,再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hsi.com.cn或yz.chsi.cn)上的调剂系统按要求填写个人调剂信息。我校将对考生资格进行初审,并及时通知考生参加复试,复试科目见招生简章。(特别提醒:只在我院预约登记而不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上调剂系统进行调剂的考生,调剂无效。)
四、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8号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研究生办公室
校内地址:生化楼四楼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H429、H426
●表中加“*”栏目为必填项;表格可通过邮件发到余老师处(Email:932827522@qq.com)
●此表仅为材料学院申请备案登记联络信息所用,登记同学同等条件优先录取;考生正式调剂手续需要根据国家及湖北工大相关规定完成网上正式登记及其它相关调剂手续。
化学工程与技术 [0817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湖北工业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17]化学工程与技术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化学工程(02)化学工艺(03)应用化学
招生人数: 6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912)物理化学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931)化工原理
备  注:
招生简章:
学校:湖北工业大学
专业: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年级:2018
招生人数:10
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多酸研究团队现招收非全日制硕士调剂生,其中含与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和清华大学联合培养3-5名。
多酸化学团队(InstituteofPOM-basedMaterials)由三名教授及十余位研究生、本科生组成,其中教师队伍有:
伍平凡教授(团队负责人,南湖学者特聘教授,学校有机化学精品课程负责人)
肖滋成教授(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学院无机化学楚天设岗学科)
魏永革教授(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讲座教授,清华大学教授,杰青)
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多金属氧酸盐的有机-无机杂化功能材料(下分催化、生物、光电、磁学等小方向);多酸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结构化学、配位化学等)。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及对自身未来的打算可自由选择方向,导师全力支持。
本团队是学院人均拿到最多纵向项目的团队(不包括魏永革教授的杰青项目,其他成员成功申请到国家面上基金、国家青年基金、湖北省重点资助项目、武汉市科技攻关应用基础计划、省楚天人才项目,以及多项湖北省面上项目);实验条件优良(实验室、学生休息室及老师办公室共计350平米);学生待遇好(除学院提供相关奖助学金补助外,本课题组有专门的补助奖励方案)。
与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梁明会副研究员在纳米金属催化剂领域有合作研究项目,有三个联合培养名额(本科化学专业优秀者优先),先在湖工学习一年,后两年到北京做项目研究,包住宿,有生活补助。(毕业文凭是湖工,但科研经历在纳米科学中心,进一步深造本经历有利,可视为就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一种曲径)
ps:1.其他学校非全,都不包住宿,湖工待遇跟全日制一样,且免第一年学费,对非全日制脱产学习者学校还提供学业奖学金,奖助力度大;
2.非全等同多年前的专硕,专硕也曾受到考生嫌弃,但因为毕业要求宽松,现在却受到部分学生青睐,许多高分学生主动选择专硕,没有毕业压力反倒做出很好的成果;
3.考研就是为了更上一层楼,成为高端人才。太在意这个非字,好比一个武林高手不听到周围看热闹的庸人的喝彩就不进入殿堂一样,这是愚蠢的表现。
4.二战不可取。耽误一年,竞争更加激烈。你们需要的是上升的机会和最好的导师,冗长单调苦闷的备考经历一点也不好玩,且在经济学上极度不划算。请放下心中的包袱,进入最好的课题组,开启轻松又好玩的科研之旅吧。
具体调剂办法可查阅湖北工业大学官网:http://yjs.hbut.edu.cn/contents/186/9397.html;以及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官网:http://smce.hbut.edu.cn/xsgz/tzgg/673.html
第二轮复试即将开始,请有意向或有疑问的同学尽快通过电话或邮件咨询,同时附上自己的基本信息。
联系人:伍老师13387554493邮箱:pingfanwu-111@163.com,qq:276052183
肖老师15623988597邮箱:zichxiao@hotmail.com
祝广大学子一切顺利!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027-59750455
  湖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其中,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为我校科研条件最好、就业前景最广、深造机会最多的学院。

  多酸化学团队(Institute of POM-based Materials)由三名教授及十余位研究生、本科生组成,其中教师队伍有:

  伍平凡教授(团队负责人,南湖学者特聘教授,学校有机化学精品课程负责人)

  肖滋成教授(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学院无机化学楚天设岗学科)

  魏永革教授(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讲座教授,清华大学教授,杰青)

  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多金属氧酸盐的有机-无机杂化功能材料(下分催化、生物、光电、磁学等小方向);多酸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结构化学、配位化学等)。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及对自身未来的打算可自由选择方向,导师全力支持。

  本团队是学院人均拿到最多纵向项目的团队(不包括魏永革教授的杰青项目,其他成员成功申请到国家面上基金80万、国家青年基金30万、主任基金10万、湖北省重点资助项目10万、武汉市科技攻关应用基础计划15万、省楚天设备费150万、楚天科研启动费50万,以及多项湖北省面上项目);实验条件优良(实验室、学生休息室及老师办公室共计200平米,并正在继续拓宽场地);学生待遇好(除学院提供相关奖助学金补助外,本课题组有专门的补助奖励方案)。

  本团队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科院系统,美国Lehigh University、法国巴黎中央理工国家科学中心等国内外知名院所有长期合作,为学生读研期间交流乃至日后深造提供了优良的平台;本团队也与知名企业有长期合作,为有意就业的学生多一份选择(专业领域内外的企业均有合作)。导师思维活跃、前卫,能在短时间内把没有任何科研基础的学生带人到科研环境中,虽然立足多酸化学的研究,但因为是思维训练,三年时间学生能受到全方位的素质训练,毕业后可以从事任何方向的研发和管理工作。历届进入课题组的本科生都得到较好的科研训练,发表多篇一作sci收录论文。

  接受调剂专业:

  081701化学工程

  081702化学工艺

  081704应用化学

  081705工业催化

  085216化学工程

  085221轻工技术与工程

  调剂要求:

  湖北工业大学调剂办法已经在官网发布,分数线参考往年相关咨询及今年国家线,最好考过数学(没考数学又有意来本团队深造的同学务必火速联系本团队),请有意愿的同学进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网站查询,网址:http://smce.hbut.edu.cn/xsgz/tzgg/452.html.

  有意向或有疑问的同学可通过电话或邮件咨询,同时附上自己的基本信息。

  联系人:伍老师13387554493邮箱:pingfanwu-111@163.com

  肖老师:15623988597邮箱:zichxiao@hotmail.com

  祝广大学子一切顺利!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来源: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16-09-30    点击数:183次 














(代码:0817) 


一、学科简介 


化学工程与技术是研究化学工业及其它过程工业中物质转化、物质组成改变、物质性状及其变化的共同规律,以及相关工艺与装备设计、操作及其优化等关键技术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它以化学、物理、数学、传递过程原理、化学反应工程等基础理论为基本知识体系,以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和计算机模拟等为研究方法,通过工程应用服务于经济与社会的各领域,尤其是资源加工、原材料制造、专用化学品生产等,并不断为之提供新鲜的学科知识、创新的专门技术、高层次的专业人才。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设有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工业催化、应用化学生物化工和资源循环利用等六个研究方向,涉及含精细化学品、新型药物和功能材料及器件等的制备原理和生产工艺,催化剂及催化反应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化工过程及装备的设计、放大和优化;新型化工材料的开发及应用等,它们各有侧重,互有交叉,与化学、环境、冶金、能源、材料、轻工、医药、食品等学科相互渗透。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十分重要,对资源的深度与精密加工、资源和能源的洁净和优化利用,对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对生物工程、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均尤为关键。未来,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将继续为能源、资源、环境、循环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且随着经济与社会需求的不断提升,其自身的基础理论体系将不断深化和完善,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将不断创生和发展,新的富有生命力的交叉学科将不断萌生和发展。 


本学科有专职教师33人,教师队伍中教授、副教授占百分之五十以上,所有中青年教师(50岁以下)都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其中博士学历达到80%以上。2006年化学工艺学科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点,2009年化学工程领域获批工程硕士授权点,2010年获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资格。学院曾获批教育部定点财政部资助的省属高校唯一的研究生创新中心,同时获批教育部“化学工艺”中职师资培训重点建设专业点、教育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科研平台;是“催化材料”2011协同创新中心、“太阳能高效利用”2011协同创新中心参与单位;还获批湖北省清洁生产工程中心、湖北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省轻工技术工程中心等。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化学工程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知识面宽、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2.具有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求实创新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 


3.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初步写作; 


4. 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本专业的现代实验技能、研究方法和计算机技术; 


5. 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能力; 


6.可胜任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教学工作,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研工作和相应的技术管理工作。 


三、研究方向 


1. 化学工程 


分离材料制备及分离过程优化;能源与环境化学工程;催化反应工程;新型反应器、分离装置等设计与制造;石油化学品炼制工程。 


2. 化学工艺 


精细化学品、新型药物和新型功能材料的绿色合成工艺;精细化学品生产及环境评价,废弃物再生工艺。 


3. 工业催化 


催化剂及催化过程的理论与工程研究;催化剂在煤化工、石油工业、环保等方面的应用及拓展;金属有机催化反应的开发及应用;纳米催化与原子催化技术开发及应用。 


4. 应用化学 


新型光电光热转化材料合成技术的开发及其应用电化学;新型电池材料、节能储能技术的开发及性能研究;纳米材料界面基本问题的研究及应用。 


5. 生物化工 


生物能源与生物基材料高效生化转化与制备技术,高耐性酿造微生物的代谢工程技术,发酵调味品的高效制备技术,生物药品新资源、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和设计,酶的制备与改性技术,生物催化过程控制技术,生化反应产品的高效分离技术。 


6. 资源循环利用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生态水利调度控制,湖泊及开放水体污染控制,微藻新能源与藻类资源开发,膜分离与轻工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3年,在校修业年限(含休学、保留学籍、延期毕业)最长不超过4年。课程学习时间不少于1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 


五、学分要求 






总学分 
 
≥32学分 
 


学位课学分 
 
≥22学分 
 
公共必修课≥8学分,其中:思政类3,英语5学分 
 


学科基础与学科专业课≥14学分 
 


非学位课学分 
 
≥8学分 
 
研究方向1-4的专业选修课需4门以上,≥ 8学分 
 


实践环节学分 
 
≥2学分 
 
学术报告 
 

 
必修 
 


助研助教助管 
 

 
必修 
 


六、课程设置 


参见《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七、必修实践环节 


1. 学术活动 


研究生在学期间应积极参加校内外学术活动(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会、学术会议等),参加学术活动的次数不少于6次,制定专门的研究生学术讲座听课卡,且每次活动要求写出学术活动的时间、地点、宣讲人、报告的内容等,由学院办公室完成统计,完成记1学分。 


2. 助研助教助管 


研究生在学期间应积极参与助研助教助管活动,可协助导师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参与科研团队或大型设备平台的仪器设备运行管理。根据参与完成情况,由指导老师和学院办公室负责考核,考核合格记1学分。 


八、中期考核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分完成后进行中期考核工作,中期检查前必须完成本学科学位课程的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考核不合格将不能进入学位论文工作。 


九、学位论文工作 


1. 选题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应结合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学术价值。 


2. 开题报告 


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一般于第三学期完成。内容要求:拟选课题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预期达到的结果、水平,论文形式,论文工作安排,进行课题研究所具备的条件,参考文献等。 


选题报告必须在学院公开报告、答辩,评审小组专家不少于3人。根据评分指标评出成绩并给出能否通过的意见,经学院负责人审查批准后,报研究生处备案。开题报告未通过者,可在三个月后重新进行一次(仅一次,且不得延期)。若仍未通过者,取消研究生资格。 


3. 学位论文形式与评价标准 


学位论文须独立完成,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分析严谨、计算精确、数据可靠、行文通顺、图表清晰、层次分明、格式规范,能体现硕士生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优良的学风。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3.0万字,硕士学位论文的书写格式必须按学校的统一要求进行。 


4. 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 


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按照《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执行。 


十、学术论文发表要求 


本学科研究生申请硕士学位前必须至少在A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在B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期刊目录如下: 






序号 
 
刊物名称 
 
级别 
 



 
化学世界 
 

 



 
化工进展 
 

 



 
材料工程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化工学报 
 

 



 
精细化工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现代化工 
 

 



 
化工新型材料 
 

 


10 
 
化学工程 
 

 


11 
 
应用化学 
 

 


12 
 
混凝土 
 

 


13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14 
 
合成化学 
 

 


15 
 
膜科学与技术 
 

 


16 
 
物理化学学报 
 

 


17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8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 
 
生物工程学报 
 

 


20 
 
微生物学通报 
 

 


21 
 
微生物学报 
 

 


22 
 
生物学通报 
 

 


23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4 
 
化工学报 
 

 


25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6 
 
过程工程学报 
 

 


说明:A类期刊为等级不低于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的学术刊物,B类期刊为本学科较有影响力的普通刊物。B类期刊为非必填内容。期刊名称按其在本学科的重要程度由高到低排列。 


十一、其他 


1. 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工作由学校统一布置,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经学校批准备案后执行。 


2. 培养方案一经批准,应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改动。如遇特殊情况确需修订的,必须按上述程序审批。 


3. 指导教师或指导小组应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研究生制定出个人培养计划。 


4. 本方案适用于“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学位研究生,自2016级开始实行,由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解释。 
 

学院简介

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始建于1978年,40年来,学院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院,特色兴院,和谐建院”的办学理念,实现着跨越式的发展。学院下设四系两院一中心,即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轻化工程系、化学与化工系、制浆造纸研究院、绿色轻工材料研究院、材化学院实验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25人。专职教师96人,其中5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占专职教师的61.5%;教师中76人拥有博士学位,占专职教师79.2%;45岁及以上教师40人,35-44岁教师39人,35岁以下教师17人,分别占专职教师的41.6%、40.6%、17.8%。学院拥有了一批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和年轻学者。目前在校普通本科生1101人,生师比11.5:1。另学院拥有实验技术人员15人,专职管理人员14人,外聘教师12人。
学院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平台,建筑面积近12239.8平方米,分布在生化楼、轻工楼、实训楼和机械楼,仪器设备价值近5000万元。学院建设有轻工技术与工程湖北省优势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湖北省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工艺校级重点学科;其中,轻工技术与工程为博士点授权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学校博士点建设学科。学院建设有绿色轻工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车用轻质材料与加工湖北省工程实验室、橡塑材料及成型加工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绿色催化材料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还拥有湖北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省轻工技术与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以及两个湖北省校企共建研究生工作站。各项平台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的多层次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条件。近五年来,学院承担了一批包括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大专项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在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及装备、微纳米高强软物质复合材料、车用轻量化材料及表面改性加工、植物纤维资源循环再利用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0多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30项、发表SCI/EI论文400多篇,在绿色轻质材料与加工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学院现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轻化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五个本科专业。其中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为湖北省品牌专业,同时也是湖北省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和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并建设有1个省级实习实训示范基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近年也获批湖北省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和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轻化工程是湖北省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2017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两个专业顺利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获得好评。学院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宽口径、厚基础人才培养计划,学生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学习风气浓厚。学生考研录取率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在全校名列前茅。学生在全国化工设计大赛、创新杯、挑战杯、全国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级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中屡创佳绩,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湖北省经济发展的八大产业中,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的五个专业都与之契合,学生就业前景广阔。
      学院有着广泛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在国外分别与美国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Dartmouth、英国Loughborough大学、瑞典Stockholm大学、加拿大University of Waterloo、美国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等多个国家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国内与香港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多所兄弟相关院校(系)和研究机构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进行着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近年学院与东风汽车集团、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富思特集团、浙江嘉兴敏实集团、万邦特种材料有限公司、金红叶纸业(湖北)有限公司等国内多家知名家企业共建了产学研合作基地。四十多年来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培养的毕业生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化学工程与技术 [0817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湖北工业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17]化学工程与技术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化学工程(02)化学工艺
(03)应用化学
招生人数: 6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912)物理化学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931)化工原理
备  注:
  2017湖北工业大学生物质化学工程“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团队接受调剂湖北工业大学生物质化学工程“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团队是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科研团队,1995年由特聘教授谢益民博士从日本名古屋大学农学部森林化学学科回国时创立,培养了一批在生物质化学工程以及天然高分子领域具有影响的教授、博士以及企业管理人才。现有平台为:湖北省轻工材料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研究生创新基地,湖北省优势重点学科。2017年接受5名硕士研究生调剂,主要研究领域:(1)天然高分子材料;(2)可降解人体支架;(3)工程及环境保护;(4)精细化学合成;(5)化妆品。基本要求:(1)有较好的有机化学基础;(2)过英语、数学二的分数线;(3)总分过国家线。详情可参考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2017年招生目录;082201制浆造纸工程(入学后可转为“生物质化学工程二级学科”082206学术硕士)。也可用e-mail直接咨询:ppymxie@163.com,电话:027-59750459(谢益民特聘教授办)、研究生(qq3181935870)。待遇:助学金每人每年6000元,学业奖学金3000-10000元,3000-6000元企业奖学金,导师补助500-800元/月+加班补助+出差补助+文章补助,国家奖学金20000元/年(要竞争)。
 
化学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来源: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16-09-30    点击数:143次 
 
 
 
 
 
 
 
(代码:085216) 
 
一、领域简介 
 
化学工程领域包括化学工程与制药工程二个方向。化学工程方向是研究化学工业和其它工业过程中所进行的化学过程与物理过程共同规律与应用技术的工程领域,它以化学工程学科为指导,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相结合,涉及产品研制、工艺开发、过程设计、系统模拟、装备强化、操作控制、环境保护、生产管理等内容,着重于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设备的开发研究及工程放大设计。制药工程方向是一门进行药品研究、开发与生产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内容包括微观的药物分子设计、合成与宏观的药品生产,是一个极富挑战性与创造性的工程专业,研究领域涉及化学制药、中药制药及生物制药等领域,它们均属国家重点发展的医药行业领域,在国计民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化学工程领域既是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程领域,又与信息、生物、材料、计算机、资源、能源、海洋、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相互渗透,推动高新技术的发展。目前化学工程领域正向集约化、连续化、高效化、自动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可以预见,化学工程领域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将为促进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本学科有专职教师33人,教师队伍中教授、副教授占百分之五十以上,所有中青年教师(50岁以下)都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其中博士学历达到80%以上。2006年化学工艺学科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点,2009年化学工程领域获批工程硕士授权点,2010年获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资格。学院曾获批教育部定点财政部资助的省属高校唯一的研究生创新中心,同时获批教育部“化学工艺”中职师资培训重点建设专业点、教育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科研平台;是“催化材料”2011协同创新中心、“太阳能高效利用”2011协同创新中心参与单位;还获批湖北省清洁生产工程中心、湖北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省轻工技术工程中心等。 
 
二、培养目标 
 
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为: 
 
1.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 掌握所从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3. 掌握一门外国语。 
 
4. 化学工程专业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化工单元操作、新型分离技术、化学反应规律及化工新材料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了解国内外化学工程理论与技术的学科前沿,初步具备开展化工过程基础理论研究、化工过程模拟、化工过程放大、化工新技术新设备开发以及新材料科学、环境化工、资源与能源化工、生物制药等领域的研究、开发与设计能力。 
 
5. 本专业注重培养化学工程领域的工程型、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掌握解决化学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具备独立担负化学工程领域技术或工程管理的工作能力。 
 
三、领域方向 
 
1. 化学工程 
 
以化学工程学科为指导,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相结合,涉及产品研制、工艺开发、过程设计、系统模拟、装备强化、操作控制、环境保护、生产管理等内容,着重于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设备的开发研究及工程放大设计。本方向注重培养化学工程领域的工程型、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掌握解决化学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具备独立担负化学工程领域技术或工程管理的工作能力。 
 
2. 制药工程 
 
制药工程是一门进行药品研究、开发与生产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内容包括微观的药物分子设计、合成与宏观的药品生产,是一个极富挑战性与创造性的工程专业,研究领域涉及化学制药、中药制药及生物制药等领域,它们均属国家重点发展的医药行业领域,在国计民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专业通过化学、化工、生物、药学等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和学习,培养学生工程技术的综合能力,充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3年,在校年限(含休学、保留学籍、延期毕业)最长不超过4年。 
 
五、学分要求 
 
培养方案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24学分(学位课学分不少于16学分),实践环节不少于8学分。实践环节包括专业实践6学分、学术报告1学分、助研助教助管1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 
 
 
 
总学分 
 
≥32学分 
 
 
学位课学分 
 
≥16学分 
 
公共必修课≥8学分,其中:思政类3,英语5学分 
 
 
专业基础与专业必修课≥8学分 
 
 
实践环节 
 
≥8学分 
 
专业实践(含报告) 
 
 
必修 
 
 
学术报告(至少6次) 
 
 
必修 
 
 
助研助教助管 
 
 
必修 
 
 
六、课程设置 
 
参见《化学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七、实践环节(必修) 
 
1. 助研助教助管 
 
研究生在学期间应积极参与助研助教助管活动,具体安排和内容:(1)指导本科生有关专业基础及专业实验。(2)指导本科生有关实习实践环节;(3)参加导师所授的本科教学辅导工作;(4)参加指导本科毕业生的毕业环节。 
 
考核与要求:按学校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办法进行计算。累积工作量要大于30学时。 
 
考核方式:由化学工程学科研究生教学实践考核小组实地考察,和有关人员核查后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给出结果,考核合格及以上记1学分。 
 
在职研究生或攻读硕士前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者可申请免修,并按学校规定办理。 
 
2. 学术活动 
 
基本要求: 
 
(1) 在攻读硕士期间参加3-5次学术活动:校外学术会议或学术报告2次;在学科内作研究课题动态报告2-3次,作研究的阶段性报告2次;作有关研究课题的成果报告、研究课题后续开拓与发展报告、创新研究思路与试验报告等2-3次。 
 
(2) 每次学术活动,要提交论文、报告的复印件或学术报告小结(不少于500字),注明报告的时间、地点、报告人。每次导师要签字,学生自己留存。 
 
考核方式: 
 
化学工程领域研究生学术活动考核小组按实际学术活动内容考核,评出成绩。成绩等级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等,考核合格及以上记1学分。 
 
3. 专业实践 
 
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原则上应在完成全部课程学习计划后方可进入专业实践阶段。专业实践的组织工作应贯彻和体现“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和现场实践”相结合、“专业实践与论文工作”相结合的原则。 
 
研究生参加专业实践活动结束后,应撰写不少于3000字的专业实践报告,并填写《湖北工业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环节考核表》。指导教师应根据研究生的现场实践工作量、综合表现及现场实践单位的反馈意见等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记6学分;不合格者不计学分。 
 
八、中期考核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分完成后进行中期考核工作,考核不合格将不能进入学位论文工作。 
 
九、学位论文工作 
 
1. 选题 
 
硕士生应首先在导师的指导下做好选题工作,选题应在本学科或交叉学科范围内,选择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科学研究或工程技术问题,或在学术上有一定理论价值的课题。 
 
2. 开题报告 
 
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一般于第三学期完成。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文献综述、选题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预期达到的水平、论文工作安排及存在的问题等。要求硕士生查阅不少于50篇的文献资料(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20篇),写出不少于五千字的书面选题报告,选题报告必须在学院公开报告、答辩,评审小组专家不少于3人。根据评分指标评出成绩并给出能否通过的意见,经学院负责人审查批准后,报研究生处备案。开题报告未通过者,可在三个月后重新进行一次(仅一次,且不得延期)。若仍未通过者,取消研究生资格。 
 
3. 学位论文形式与评价标准 
 
学位论文须独立完成,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学位论文选题应对国民经济或在学术上有一定意义。论文应综述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国内外研究动态,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途径以及本人做出的贡献。(2)说明采用的实验方法、试验装置和计算方法,并对整理和处理的数据进行理论分析与讨论。(3)对所得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看法和建议。(4)给出所有的公式、计算程序说明、列出必要的原始数据以及所引用的文献资料。(5)引用别人的科研成果必须明确指出,必须符合学校的查重要求,与别人合作的部分应说明本人的具体工作。(6)论文内容包括摘要(论文摘要,概述本文要点和主要结论)和论文全文(内容简介、目录、文献综述、实验部分、结果讨论、附录和参考文献)等,格式要求必须符合研究生处相关规定。 
 
4. 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 
 
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按照《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执行。 
 
十、其他 
 
1. 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工作由学校统一布置,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经学校批准备案后执行。 
 
2. 培养方案一经批准,应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改动。如遇特殊情况确需修订的,必须按上述程序审批。 
 
3. 指导教师或指导小组应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研究生制定出个人培养计划。 
 
4. 本方案适用于“化学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自2016级开始实行,由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解释。 
 
 
 
 
“化学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开课学院 
 
备注 
 
 
学位课 
 
公共基础课 
 
S00905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 
 
 
 
马克思学院 
 
必选 
 
 
S009066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马克思学院 
 
必选 
 
 
S009028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8 
 
 
 
马克思学院 
 
经济/法/文/教育/艺术学类必选 
 
 
S008043 
 
学术英语视听说(A班) 
 
40 
 
2.5 
 
 
外语学院 
 
A班必修 
 
 
S008045 
 
学术英语读写译(A班) 
 
40 
 
2.5 
 
 
外语学院 
 
 
S008044 
 
高级英语视听说(B班) 
 
40 
 
2.5 
 
 
外语学院 
 
B班必修 
 
 
S008046 
 
高级英语读写译(B班) 
 
40 
 
2.5 
 
 
外语学院 
 
 
专业基础课 
 
S010040 
 
矩阵理论 
 
32 
 
 
 
理学院 
 
工程领域类按专业任选1-2门数学类课程 
 
 
S010041 
 
数值分析 
 
48 
 
 
 
理学院 
 
 
S010042 
 
数理统计 
 
32 
 
 
 
理学院 
 
 
S010043 
 
应用泛函分析 
 
32 
 
 
 
理学院 
 
 
S010044 
 
数学物理方程 
 
32 
 
 
 
理学院 
 
 
S010045 
 
随机过程 
 
32 
 
 
 
理学院 
 
 
学科专业课 
 
S015018 
 
高等有机化学 
 
32 
 
 
 
材化学院 
 
化学工程方向选 
 
 
S015168 
 
现代分析与结构剖析 
 
48 
 
 
 
材化学院 
 
 
S015133 
 
现代化工专题 
 
16 
 
 
 
材化学院 
 
 
S015134 
 
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 
 
32 
 
 
 
材化学院 
 
 
S015135 
 
高等反应工程 
 
32 
 
 
 
材化学院 
 
 
S015120 
 
高等分离工程 
 
32 
 
 
 
材化学院 
 
 
S004441 
 
现代药物研究专题 
 
32 
 
 
 
生工学院 
 
制药工程方向选 
 
 
S015018 
 
高等有机化学 
 
32 
 
 
 
材化学院 
 
 
S004204 
 
高等药物合成反应 
 
32 
 
 
 
生工学院 
 
 
S004205 
 
药物分子生物学 
 
32 
 
 
 
生工学院 
 
 
S004442 
 
药物分离纯化技术 
 
32 
 
 
 
生工学院 
 
 
非学位课 
 
公选修课 
 
S019002 
 
文献检索 
 
 
0.5 
 
 
图书馆 
 
 
 
 
S008047 
 
日语 
 
32 
 
 
 
外语学院 
 
 
S008048 
 
法语 
 
32 
 
 
 
外语学院 
 
 
S008049 
 
德语 
 
32 
 
 
 
外语学院 
 
 
S015015 
 
专业英语 
 
32 
 
 
 
材化学院 
 
 
S010046 
 
数学建模应用 
 
32 
 
 
 
理学院 
 
 
S006112 
 
技术经济与经济法 
 
32 
 
 
 
经管学院 
 
 
S006113 
 
知识产权 
 
 
0.5 
 
 
经管学院 
 
 
专业选修课 
 
S015034 
 
精细化学品合成与设计 
 
32 
 
 
 
材化学院 
 
专业选修课需选4门以上,≥ 8学分 
 
 
S015165 
 
新能源材料及应用 
 
32 
 
 
 
材化学院 
 
 
S015011 
 
纳米材料与技术 
 
32 
 
 
 
材化学院 
 
 
S015166 
 
化工管理标准与化工安全 
 
32 
 
 
 
材化学院 
 
 
S015206 
 
聚合物合成工艺 
 
32 
 
 
 
材化学院 
 
 
S015030 
 
化工过程与优化 
 
32 
 
 
 
材化学院 
 
 
S015032 
 
胶体与界面化学 
 
32 
 
 
 
材化学院 
 
 
S004201 
 
生物医药前沿技术 
 
32 
 
 
 
生工学院 
 
 
 
 
S004202 
 
中药与天然药物进展 
 
32 
 
 
 
生工学院 
 
 
S004386 
 
药物分子设计 
 
32 
 
 
 
生工学院 
 
 
S004203 
 
药物新制剂与新剂型 
 
32 
 
 
 
生工学院 
 
 
S004446 
 
生物医药高分子材料 
 
32 
 
 
 
生工学院 
 
 
必修实践环节 
 
专业实践 
 
 
 
 
 
 
 
 
必修 
 
 
学术报告(至少6次) 
 
 
 
 
 
 
 
 
 
助研助教助管 
 
 
 
 
 
 
 
 
 
补修本科课程 
 
化工原理 
 
32 
 
 
 
材化学院 
 
 
 
 
化工热力学 
 
32 
 
 
 
材化学院 
 
 
 
 
药理学 
 
32 
 
 
 
生工学院 
 
 
 
 
药剂学 
 
32 
 
 
 
生工学院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化学工程     专业代码:081701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化学工程与技术

专业介绍

沈阳化工大学为例
化学工程:主要研究方向是化工过程强化、分离工程、能源转换的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等。过程强化主要利用高效静态混合技术强化聚合、硝化、氯化及酯化等快速、强放热反应过程,涉及反应器、换热器及塔器等典型化工设备内的动量、热量及质量传递。分离工程重点研究相分离与精细分离过程、第二液相强化分离、离子液体萃取精馏以及高纯化工产品分离等。能源转换过程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重点研究流化床流体动力学、煤及生物质热解及气化、炭氢化合物转化、氢及炭材料制备、废弃物利用、微型流固相反应分析等。

专业点分布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东北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沈阳药科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上海化工研究院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扬州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常州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淮海工学院 浙江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安徽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庆师范大学 福州大学 厦门大学 烟台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青岛农业大学 郑州大学 郑州轻工业学院 河南大学 武汉轻工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长江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中南大学 湘潭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广西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四川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 贵州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青海大学 宁夏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54 所,本次参评51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4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56 天津大学 A+
2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A+
3 10003 清华大学 A
4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A
5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A
6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A
7 10335 浙江大学 A
8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9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A-
10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A-
11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A-
12 10610 四川大学 A-
13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A-
14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A-
15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B+
16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B+
17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B+
18 10286 东南大学 B+
19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B+
20 10295 江南大学 B+
21 10384 厦门大学 B+
22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B+
23 10459 郑州大学 B+
24 10490 武汉工程大学 B+
25 10533 中南大学 B+
26 10611 重庆大学 B+
27 10615 西南石油大学 B+
28 10697 西北大学 B+
29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30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31 10148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B
32 10149 沈阳化工大学 B
33 10216 燕山大学 B
34 10220 东北石油大学 B
35 10285 苏州大学 B
36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B
37 10386 福州大学 B
38 10427 济南大学 B
39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B
40 10530 湘潭大学 B
41 10532 湖南大学 B
42 10593 广西大学 B
43 10708 陕西科技大学 B
44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B
45 10108 山西大学 B-
46 10110 中北大学 B-
47 10128 内蒙古工业大学 B-
48 10146 辽宁科技大学 B-
49 10183 吉林大学 B-
50 10190 长春工业大学 B-
51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52 10259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B-
53 10292 常州大学 B-
54 10385 华侨大学 B-
55 10403 南昌大学 B-
56 10433 山东理工大学 B-
57 10755 新疆大学 B-
58 10759 石河子大学 B-
59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C+
60 10057 天津科技大学 C+
61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C+
62 10060 天津理工大学 C+
63 10082 河北科技大学 C+
64 10142 沈阳工业大学 C+
65 10256 上海电力大学 C+
66 10280 上海大学 C+
67 10299 江苏大学 C+
68 10360 安徽工业大学 C+
69 10422 山东大学 C+
70 10462 郑州轻工业学院 C+
71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C+
72 10589 海南大学 C+
73 10081 华北理工大学 C
74 10188 东北电力大学 C
75 10255 东华大学 C
76 10298 南京林业大学 C
77 10361 安徽理工大学 C
78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79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C
80 10558 中山大学 C
81 10657 贵州大学 C
82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C
83 10705 西安石油大学 C
84 10730 兰州大学 C
85 10731 兰州理工大学 C
86 11072 江汉大学 C
87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C-
88 10145 东北大学 C-
89 10152 大连工业大学 C-
90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C-
91 10212 黑龙江大学 C-
92 10214 哈尔滨理工大学 C-
93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C-
94 10431 齐鲁工业大学 C-
95 10475 河南大学 C-
96 10564 华南农业大学 C-
97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C-
98 10616 成都理工大学 C-
99 10622 四川理工学院 C-
100 107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C-
101 10732 兰州交通大学 C-
102 11065 青岛大学 C-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化学工程     专业代码:085216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工程

专业介绍

北京化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包含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工业催化三个二级学科。1981年获化学工程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获得化学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设立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0年获得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流动站。2006年,在教育部评估中心组织的学科评估中,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在全国同类学科中排名第5。2007年,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成为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012年,在教育部评估中心组织的学科水平评估中,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在全国同类学科中名列全国第5。
本学科以高端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大需求为牵引,与时俱进地构建了具有学科前沿性和交叉性为特征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工程应用”三位一体的创新研究体系,构建了国内一流水平的硕士-博士人才培养研究平台和基地,建有2个属于化工学科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全国化工学科只有3个),合作建有“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教育部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膜分离过程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另有8个校级创新团队,形成了“团队合作、协同创新、敢为人先、服务社会”的团队创新文化,为高端人才培养奠定了平台基础。此外,为了保持“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的先进性,学院在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工业催化、纳米材料与技术、能源化工、资源化工、环境工程、应用化学等领域不断加强教学、科研能力建设,不断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凝炼新的研究方向,已经形成了若干稳定且瞄准国际学术前沿、水平先进的研究方向,为培养国家需要的高水平化工高等科技人才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本学科面向国家节能减排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之重大需求,结合国际化工学科前沿方向,发展形成了“化工过程强化科学与技术”、“新材料分子设计与产品工程”、“生物炼制科学与技术”、“绿色工业催化”、“煤基化学品与清洁能源”等五大特色学科研究方向,形成了一支由院士、长江学者和国家杰青为核心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队伍,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115人,其中工程院院士2人、工程院和科学院双聘院士2人、QR专家(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973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名、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2人。在专任教师中,博士生导师63人,正副高级职称教师10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0%左右。
近三年,主持承担了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科技部创新团队项目、国家863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一批高水平研究项目,形成了以“反应过程强化”和“新材料产品工程分子模拟设计”等为内涵的学术体系,创制了“超重力强化”、“生物炼制”、“氧热法电石生产”、“大型搅拌组合反应器”等处于国内外引领或领先地位的标志性技术,工程转化直接经济效益逾百亿元,累计科研经费到款2.8亿元,发表学术论文1400篇,其中SCI论文1157篇(其中TOP文章509余篇,影响因子大于4的论文359篇,人均发表论文3.87篇/年),授权国际发明专利3项、国内发明专利445项, 获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奖19项;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显著,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合作),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成效显著,国际合作科研经费超过千万元,主持国际会议5次,受邀作国际会议大会报告/主题报告36次,获得了良好的国际学术声誉。
国际化是提升学科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我们把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提升教师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作为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本学科本着开放办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念,不断强化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特色,为学生了解并把握国际科研前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学院先后与University of California、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Washington、Rutgers University、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香港理工大学、日本福井大学等建立了关系密切的教师交流合作平台,并与一大批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关系,定期举办国际性学术研讨会,例如美国陶氏化学、德国巴斯夫、新加坡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等;在面向学生联合培养方面,与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Loughborough University、France tours engineer school、Bradford University、New Mexico State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等大学开展了多年的人才培养教育,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为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创造了条件。
本学科已建成一支学术与专业水平高,育人能力与工程背景强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本学科拥有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纳米材料先进制备技术与应用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生物加工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市膜分离过程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工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优秀的研究平台;拥有北京化工大学常州研究院、苏州研究院作为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校外培养基地,且在河北开滦集团、山东新龙集团、北京东方仿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中安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东方化工厂建有实训基地,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搭建了完备的生产实训平台。本专业学位领域的研究工作强调面向应用的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开发相结合。

专业点分布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陆军防化学院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燕山大学 中北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山西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内蒙古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工业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常州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庆师范大学 华侨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信阳师范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武汉轻工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湘潭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中山大学 深圳大学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广西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陆军勤务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榆林学院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北方民族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54 所,本次参评51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4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56 天津大学 A+
2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A+
3 10003 清华大学 A
4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A
5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A
6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A
7 10335 浙江大学 A
8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9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A-
10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A-
11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A-
12 10610 四川大学 A-
13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A-
14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A-
15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B+
16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B+
17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B+
18 10286 东南大学 B+
19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B+
20 10295 江南大学 B+
21 10384 厦门大学 B+
22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B+
23 10459 郑州大学 B+
24 10490 武汉工程大学 B+
25 10533 中南大学 B+
26 10611 重庆大学 B+
27 10615 西南石油大学 B+
28 10697 西北大学 B+
29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30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31 10148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B
32 10149 沈阳化工大学 B
33 10216 燕山大学 B
34 10220 东北石油大学 B
35 10285 苏州大学 B
36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B
37 10386 福州大学 B
38 10427 济南大学 B
39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B
40 10530 湘潭大学 B
41 10532 湖南大学 B
42 10593 广西大学 B
43 10708 陕西科技大学 B
44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B
45 10108 山西大学 B-
46 10110 中北大学 B-
47 10128 内蒙古工业大学 B-
48 10146 辽宁科技大学 B-
49 10183 吉林大学 B-
50 10190 长春工业大学 B-
51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52 10259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B-
53 10292 常州大学 B-
54 10385 华侨大学 B-
55 10403 南昌大学 B-
56 10433 山东理工大学 B-
57 10755 新疆大学 B-
58 10759 石河子大学 B-
59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C+
60 10057 天津科技大学 C+
61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C+
62 10060 天津理工大学 C+
63 10082 河北科技大学 C+
64 10142 沈阳工业大学 C+
65 10256 上海电力大学 C+
66 10280 上海大学 C+
67 10299 江苏大学 C+
68 10360 安徽工业大学 C+
69 10422 山东大学 C+
70 10462 郑州轻工业学院 C+
71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C+
72 10589 海南大学 C+
73 10081 华北理工大学 C
74 10188 东北电力大学 C
75 10255 东华大学 C
76 10298 南京林业大学 C
77 10361 安徽理工大学 C
78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79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C
80 10558 中山大学 C
81 10657 贵州大学 C
82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C
83 10705 西安石油大学 C
84 10730 兰州大学 C
85 10731 兰州理工大学 C
86 11072 江汉大学 C
87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C-
88 10145 东北大学 C-
89 10152 大连工业大学 C-
90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C-
91 10212 黑龙江大学 C-
92 10214 哈尔滨理工大学 C-
93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C-
94 10431 齐鲁工业大学 C-
95 10475 河南大学 C-
96 10564 华南农业大学 C-
97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C-
98 10616 成都理工大学 C-
99 10622 四川理工学院 C-
100 107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C-
101 10732 兰州交通大学 C-
102 11065 青岛大学 C-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17年)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54 所,本次参评51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4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56 天津大学 A+
2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A+
3 10003 清华大学 A
4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A
5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A
6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A
7 10335 浙江大学 A
8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9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A-
10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A-
11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A-
12 10610 四川大学 A-
13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A-
14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A-
15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B+
16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B+
17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B+
18 10286 东南大学 B+
19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B+
20 10295 江南大学 B+
21 10384 厦门大学 B+
22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B+
23 10459 郑州大学 B+
24 10490 武汉工程大学 B+
25 10533 中南大学 B+
26 10611 重庆大学 B+
27 10615 西南石油大学 B+
28 10697 西北大学 B+
29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30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31 10148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B
32 10149 沈阳化工大学 B
33 10216 燕山大学 B
34 10220 东北石油大学 B
35 10285 苏州大学 B
36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B
37 10386 福州大学 B
38 10427 济南大学 B
39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B
40 10530 湘潭大学 B
41 10532 湖南大学 B
42 10593 广西大学 B
43 10708 陕西科技大学 B
44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B
45 10108 山西大学 B-
46 10110 中北大学 B-
47 10128 内蒙古工业大学 B-
48 10146 辽宁科技大学 B-
49 10183 吉林大学 B-
50 10190 长春工业大学 B-
51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52 10259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B-
53 10292 常州大学 B-
54 10385 华侨大学 B-
55 10403 南昌大学 B-
56 10433 山东理工大学 B-
57 10755 新疆大学 B-
58 10759 石河子大学 B-
59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C+
60 10057 天津科技大学 C+
61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C+
62 10060 天津理工大学 C+
63 10082 河北科技大学 C+
64 10142 沈阳工业大学 C+
65 10256 上海电力大学 C+
66 10280 上海大学 C+
67 10299 江苏大学 C+
68 10360 安徽工业大学 C+
69 10422 山东大学 C+
70 10462 郑州轻工业学院 C+
71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C+
72 10589 海南大学 C+
73 10081 华北理工大学 C
74 10188 东北电力大学 C
75 10255 东华大学 C
76 10298 南京林业大学 C
77 10361 安徽理工大学 C
78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79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C
80 10558 中山大学 C
81 10657 贵州大学 C
82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C
83 10705 西安石油大学 C
84 10730 兰州大学 C
85 10731 兰州理工大学 C
86 11072 江汉大学 C
87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C-
88 10145 东北大学 C-
89 10152 大连工业大学 C-
90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C-
91 10212 黑龙江大学 C-
92 10214 哈尔滨理工大学 C-
93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C-
94 10431 齐鲁工业大学 C-
95 10475 河南大学 C-
96 10564 华南农业大学 C-
97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C-
98 10616 成都理工大学 C-
99 10622 四川理工学院 C-
100 107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C-
101 10732 兰州交通大学 C-
102 11065 青岛大学 C-

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2007年化学工程专业学校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天津大学 A+ 5 北京化工大学 A 9 中国石油大学 A
2 清华大学 A+ 6 大连理工大学 A 10 四川大学 A
3 华东理工大学 A 7 华南理工大学 A 11 中南大学 A
4 浙江大学 A 8 南京工业大学 A      
 
B+等(16个):西北大学、河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湘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福州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江苏工业学院、昆明理工大学、贵州大学
 
 
B等(17个):郑州大学、重庆大学、烟台大学、长春工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庆石油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南昌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厦门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侨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山东大学
 
 
C等(11个):名单略
    2015-2016年化学工程专业学校排名
排 名
学校名称
星 级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浙江大学 5★ 130
2 天津大学 5★ 130
3 华东理工大学 5★ 130
4 北京化工大学 5★ 130
5 四川大学 5★ 130
6 大连理工大学 5★ 130
7 厦门大学 5★ 130
8 华南理工大学 4★ 130
9 南京工业大学 4★ 130
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4★ 130
11 东南大学 4★ 130
12 中南大学 4★ 130
13 湖南大学 4★ 130
14 浙江工业大学 4★ 130
15 福州大学 4★ 130
16 西安交通大学 4★ 130
17 北京理工大学 4★ 130
1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4★ 130
19 江南大学 4★ 130
2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4★ 130

化学工程专业考研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39物理化学
(以天津大学为例,不同院校略有不同,仅供参考)
 
化学工程研究生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39物理化学
(以天津大学为例,不同院校略有不同,仅供参考)
 
化学工程考研参考书: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候新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第六版
(以兰州大学为例,不同院校略有不同,仅供参考)
 
化学工程专业研究生就业:
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化学工业领域的产品研制与开发、装置设计、生产过程的控制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可从事岗位
销售工程师
高中化学教师
初中化学教师
化验员
研发工程师
销售代表
实验员
销售经理
工艺工程师
区域销售经理
高中化学老师
技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