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考研
广西民族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广西民族大学考研真题免费下载] [广西民族大学历年保研笔试/面试真题汇.pdf] [广西民族大学预推免信息汇总表.xls] [广西民族大学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
[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广西民族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广西民族大学考研难吗]
[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院]
[广西民族大学考研群]
[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学费]
[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辅导]
[广西民族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因为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广西民族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学校,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请各位准备报考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考研的同学注意: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的数据。因为每年都有不少人报考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考研,竞争激烈,所以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研究生的考研人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 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另外考研派也会为大家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考研的参考书目、考研大纲、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等联系方式。希望你考取广西民族大学 民族学专业研究生,考研是个孤独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学生好好复习备考,来年上个985/211,实现自己的名校研究生梦想。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学科教学专业简介
学科教学(历史) 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两年,授予教育硕士学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以下素质与能力的应用型中学历史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历史学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胜任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观念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学科教育或教育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能够理论联系实践,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与教育教学工作。
主要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文科)、基础英语(一)、基础英语(二)、教育学原理、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及研究、史学理论与方法、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历史教材分析、历史学科学习理论与方法、历史课程资源开发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学科简介
一、民族学(0304)研究方向:
01 民族学
民族学在突出"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方面,不断凝练研究方向,主要确定了中国南方与东南亚跨国民族、华人华侨研究、发展人类学等特色研究方向,很好地整合了队伍,突出了我校民族学学科建设的特色。
02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本专业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硕士导师中既有多年从事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教学科研人员,也有民族工作部门的专家学者,本专业培养的民族团结教育教学科研和民族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可以服务于广西社会发展的需要。
03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基于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着力研究民族经济发展理论,探析影响人类经济行为的社会文化因素。设有经济人类学、民族经济发展理论、民族地区对外经济贸易合作3个研究方向。
04中国少数民族史
立足广西、面向东南亚的传统研究导向,现已形成了民族区域社会史,华南、西南民族的历史文化,华南、西南民族与境外民族关系史等三个特色方向,既有传统民族史学科强项的传承与发展壮大,也有处于学科前沿的历史人类学新的理论方法的应用。
05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现已形成艺术人类学、民族艺术与文化变迁、民族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多个研究方向的导师群,是全国研究民族艺术教研人员优势较为明显的团队。在艺术人类学、民族艺术与文化变迁、民族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研究等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和较高水平。
06壮学与瑶学
壮学、瑶学是我校民族学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壮瑶及相关民族是中国南方和东南亚主要民族,培养高层次人才,深化壮族与瑶族及相关民族研究,关系到南方乃至全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因而本学位授权点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育,文物与博物馆学科简介
学科教学(历史)(045109,专业型硕士)
具有以下素质与能力的应用型中学历史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历史学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胜任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观念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学科教育或教育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能够理论联系实践,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与教育教学工作。
五、文物与博物馆(0651)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简介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成立于2003年7月,是由原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社会科学部的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和教育学心理学教研室以及政法系的历史学专业整合并组建起来的教学科研单位,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的牌子依然保留。学院现设有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3个系,拥有民族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历史学(自治区级优质专业)、社会学、社会工作与人类学5个本科专业,学科教学(历史)、文物与博物馆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民族学、中国史2个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截至2020年1月,我院学生共972人。其中:本科生756人,硕士研究生156人,博士研究生60人,人才培养体系完整。
学院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历史与社会研究广西工作站、中山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广西民族大学科研基地的设站单位,拥有博士后流动站(民族学),国家级教学团队(民族学)、国家级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广西与东南亚民族研究),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中心/基地(壮学研究中心、瑶学研究中心、中国南方与东南亚民族研究中心、中国南方与东南亚跨境民族研究基地)、广西高校人文社科“2011协同创新中心”(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协同创新中心);广西社会性别与发展研究中心、广西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广西人口与城镇化研究中心、广西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广西边疆研究所,影视人类学实验室、民族工艺实验室,社会工作实验室及微格教学实验室,民族博物馆和民族学博士点资料室等各级各类科研平台与教学资源。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职教职工61人,其中专任教师48人,具有高级职称32人,博士学位32人,博士生导师11人。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2 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1 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1人,广西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 2 人,广西优秀专家 4 人,广西教学名师 2 人,广西优秀教师1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 2 人,广西文化名家 2 人,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广西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 人,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 3人。(截止2020年1月)
学院创办有《民族学人类学》(年卷)和《多彩天地》学生刊物,及《中国壮学文库》、《中国壮学》(辑刊,不定期)、《瑶学丛书》等学术刊物。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曾先后与1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课题合作、资料交流、人员互访讲学与考察活动。与日本大阪国立民族学博物馆、英国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系、老挝新闻文化部文化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等国外或境外机构建立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学院成立以来,先后在越南、老挝、马来西亚及中国的昆明、南宁等地成功举办了十多次国际性、全国性学术会议,为国内外学者搭建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学简介
社会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专业代码:030301)
社会学学科是民社学院相对较新的学科,2002年,我院开始招收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2007年获社会学硕士学位授权资格。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经过几年建设,社会学学科建设水平有较大提高,是一个充满活力且发展前景良好的学科。科研经费累计达86万左右。总体看来,本学科学科特色鲜明,优势明显,体现在:
(一)学科特色
1.在学科方向和研究内容上,凝练出社区研究、社会人类学、社会心理、社会工作等四个方向。其中社会人类学视野涉猎北部湾以及华南现代的乡村社会和城市社区,关注民族生计、社会转型、科技文化等现实问题;社会工作重点关注民族区域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工作的文化介入等现实问题,对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区以及区域民族社会的社会保障、救助救济与社会工作民族地区的文化介入展开整体性研究;社会心理主要探讨西部民族地区社会政策与心理干预等;社区研究注重突出广西社会发展过程中,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发展、变迁的研究。四个方向既各具特色又互为一体,彰显了学科的学术与人文关怀。
2.在学科研究方法上,秉承社会学“华南学派”学术传统,倡导田野调查与实证研究。本学科强调研究的田野功底,力求理论与实际相契合。目前已在广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建立了十多个田野调查实习基地或协作点。
3.在学科研究成果上,取得了一批有着较高水准和较大社会经济效益的学术成果。近年来,本学科在民族地区和谐乡村建设、少数民族宗教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工作的文化介入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在提升学术和服务社会方面均有成效。
4.在硕士人才培养上,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学科非常注重学生的田野调查和社会参与能力的培养,先后有两批、四人次获得了第三届、第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三等奖,广西区一等奖。
(二)学科优势
团队一:社会学团队。社会学团队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并重的基本原则。在学术研究方面,社会学团队紧扣广西地处祖国大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的现实,学术研究强调区域性、民族性,注重与民族学、人类学、人口学等学科交叉,以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劳动力城镇转移等社会经济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近5年,团队成员在《中国人口科学》《社会》《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国内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在社会服务方面,积极与各级政府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展开合作,近五年承担各类横向项目十余项,累积经费60余万元,相关项目所提出的建议、对策有的为广西有关部门采纳,产生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团队二:社会工作团队。社会工作专业注重与社会服务相衔接,针对社会问题与社会需求进行校地合作,近5年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累计有1名教师获得副教授职称,1名教师获得讲师职称;累计招生社会工作方向硕士研究生5名。主要凝练的研究方向有:民族地区居家养老服务本土化研究;民族地区残疾人社会交往研究;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与社区服务研究等。注重与政府部门合作,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服务。课题主要有民政部理论政策研究课题1项;共青团青少年研究课题2项;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政策研究课题1项。其中《社区居家养老的社会工作介入探索》获得民政部理论政策研究二等奖;《南宁社区治理“三社互动”机制研究》获得民政部理论政策研究三等奖。
团队三:人类学团队。近五年来,学校组建了人类学系,并成功申报了人类学本科专业。在民族学获得博士授权点后,人类学也获准成为民族学博士点中的二级学科,已招收博士研究生2名,2名博士生科研人员已进站工作。在研究方面,注重人类学、民族学、经济学等学科的交叉与整合,形成了《“侬峒”天琴:金龙布傣壮族群的信仰与生活》等典型研究,成为中国西南山地少数民族研究的新亮点。聚焦于经济与文化互动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就全球化与民族经济发展、民族传统生计文化蕴含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推出的《手工艺里的智慧》《人类学视野下的传统工艺》等成果。关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文化多样性和谐互动机制,承担的多个社区发展项目已取得一定成就。
(三)发展前景
1.对解决广西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社会问题有重要意义。在广西转型过程中,贫困、养老、性别等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推动社会学学科的建设发展,对解决广西社会转型过程中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有利于更好地培养相关专业人才,服务于广西社会发展。相关专业人才相对欠缺,因此,促进社会学学科的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培养相关专业人才,服务于广西社会发展。
(四)学位点导师
本学位点现有硕士生导师6人,其中教授(研究员)2人,副教授4人,博士3人。学科带头人为秦红增教授。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国史学科简介
二、中国史(0602)研究方向:
01 专门史
既有传统的底蕴,又具有新时代的特色。近年来,围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一带一路"建设,聚焦广西地方史、中国与东南亚交流史两大领域,形成了两大研究特色。在广西地方历史资源发掘和系统梳理中国-东南亚经济文化交流史方面成绩斐然,使我校成为中国与东南亚交流史研究领域的重镇之一。
02 历史人类学
在注重史料实证的基础上,充分吸收民族学、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重点研究历史时期王朝国家对南部边疆治理过程中的族群互动与社会变迁,特别是华南族群与社会史的研究,开辟了边疆族群与国家认同、族群信仰与重新建构、族群关系演变与社会变迁等新的研究领域,为探索华南边疆民族的多元性、社会发展路径的多样性以及国家与地方社会的互动过程提供了历史的经验。
03 中国近代史
在太平天国史、桂系史和近现代广西区域社会发展史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优势。目前本方向正不断拓宽视野,立足广西以及西南地区,聚焦泛北部湾地区近代城市史、经济史等方面的研究,对于当代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和广西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04 历史地理学
立足广西地处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注重运用历史地理学、地缘政治学等多学科交叉方法,重点开展广西陆地边疆和北部湾海疆的研究,揭示广西边疆的特性,充分凸显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特色,为国家治理广西边疆提供历史的借鉴,依托历史地理学的广西边疆研究中心已经成为中国研究南部边疆的重要平台。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硕士学位授权点简介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硕士学位授权点(专业代码:030403)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位授权点,是民族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广西民族大学是较早开展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的教学科研机构之一。1950年代,我校即开展民族社会发展问题的教学与研究活动;1998年,我校获得民族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开始设置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方向。2007年,获得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硕士学位授权资格。2013年,我校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同年,“中国少数民族经济”被确定为自治区级重点学科。目前,“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位授权点设有经济人类学、民族经济发展理论、民族地区对外经济贸易合作3个研究方向。
一、学科特色
我校“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位授权点致力于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的教学和研究。学位授权点立基于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以民族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为依托,融合当代民族学、人类学、经济学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着力研究民族经济发展理论,探析影响人类经济行为的社会文化因素。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位授权点以中国南方和东南亚民族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民族学、人类学的理论视角研究少数民族经济发展问题,在研究取向上强调综合研究和民族学人类学的田野工作等学术规范。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位授权点的人才培养,注重学术理念的培育和学术视野的拓展,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田野工作和社会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课外学术活动及各级创新课题研究。
二、学科优势
广西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教学科研团队,以其在民族经济与文化、民族旅游经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等学术领域的独特贡献在学术界享有良好声誉。近年来,团队在经济人类学研究等方面异军突起,研究水准和人才培养质量迅速跻身国内同行之先进行列。《财富与他者》、《“那”人社会的嬗变》等研究成果,对于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性意义。
三、发展前景
经济起源于人为了生存而对自然界、他人以及社会的依赖,而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表象,民族经济总是沉浸在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广西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位授权点的研究旨趣,在于探寻不同民族群体的经济行为、经济制度和经济观念由以形成的深层原因,并以此增进学术界对于民族经济发展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这种旨趣既与民族学、人类学、经济学研究的国际学术潮流相契合,更可以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四、学位点导师
本学科现有硕士导师6人,其中教授4人,兼职教授1人,副教授1人,有博士学位3人。方向负责人为吕俊彪教授。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国史专业简介
中国史专业 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授予历史学硕士学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学修养,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文科)、基础英语(一)、基础英语(二)、华南区域史、壮侗苗瑶语族民族史志、边疆历史地理研究、越南汉文文献导读与研究、田野调查方法、民族与社会研究综合课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国史简介
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专业代码:0602)
广西民族大学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点是以历史学本科专业和专门史二级学科硕士点为基础建设的,历史学是我校建设最早且持续招生的专业之一,2007年遴选为广西优质专业;专门史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开始招生,2010年遴选为学校重点学科;本学科2010年增列为“历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1年对应调整为“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点”,2012年开始按一级学科招生,下设“专门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历史地理学”、“历史人类学”和“艺术史与现代艺术”五个招生方向,授予历史学硕士学位,前四个学科点设于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后一个设在艺术学院招生。
(一)学科特色
中国史一级学科继承我校注重民族史、地方史与区域交流史的传统,提倡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着眼于泛北部湾区域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往及社会整合问题,注重跨国研究和比较研究,突出学术研究的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人才培养上,强调教学科研的有机统一,注重通过教师项目带动及深入历史田野等具体做法,培养富有创新性学术视野和实践能力的史学人才。
目前本学科在中国南方与东南亚民族历史文化研究、越南历史与汉喃文献研究、西南边疆历史地理与社会文化研究、海外华侨华人与侨乡的互动研究以及泛北部湾区域史研究等方面均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色。
(二)学科优势
本学科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素养深厚、科研能力突出、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科队伍,全部导师均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多人荣获自治区级以上社科成果奖、教学成果奖及精品课程奖励,教学、科研成果与学术水平居于广西前列,在专业方向、人才培养及对外交流方面具有自身不可替代的优势。
本学科依托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历史与社会研究广西工作站、自治区“中国南方与东南亚民族研究”人才小高地、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博士后科研基地、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后流动站等平台,与国内名校和东南亚国家的高校、学术机构有非常频繁和高层次的合作与交流,学科发展有坚实的物质条件和研究平台。
本学科是广西两个历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之一,也是广西唯一的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点,更是首府南宁唯一的历史学硕士学位点。本学科所在学院为民族学博士点建设单位,具有与民族学、社会学的学科整合和资源共享优势,拥有宽厚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
(三)发展前景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双核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广西与东盟各国的经贸文化合作交往的广度与深度大幅度提升,活跃的经贸与文化交流急需具备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具有良好文化沟通意识与能力的高级人才。
本学科的人才培养面向“文化中国”、“文化广西”的建设需要,培养掌握历史学——尤其是中国南方与东南亚区域史理论的史学人才,为边疆民族地区和谐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与文化交流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为国家和各省市的民族文化建设工作,包括博物馆建设、文化项目策划、文化遗产的保护、调查和规划等工作提供合格的人才。
(四)学位点导师
本学位点有硕士生导师1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8人,导师主要由从事中国史、世界史、中国少数民族史及艺术史研究的教师担任,学科带头人为王柏中教授。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联系方式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联系方式Email: gxunmsxy@126.com
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88号
邮编:530006
电话:0771-3260137
招生咨询电话:本科生:0771-3264136 研究生:0771-3265606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简介
民族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专业代码:030401)
1998年我校民族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获得批准,199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一、学科特色:
经过18年的硕士点建设历程,我校民族学二级学科在突出“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方面,不断凝练研究方向,主要确定了“中国南方与东南亚跨国民族”、“华人华侨研究”、“发展人类学”等特色研究方向,很好地整合了队伍,突出了我校民族学学科建设的特色。
目前,我校民族学二级学科硕士点主要设有以下五个研究方向:跨国民族;发展人类学;宗教人类学;华人华侨研究;文物与博物馆学。
二、学科优势:
1.师资力量雄厚
我校民族学二级学科硕士点,主要有周建新、郑一省、吴伟峰、王頠、吴国富、罗宗志、郝国强等硕士生导师,其中本校在职在岗教授都具有博士学位,2人为博士生指导教师。学科带头人周建新教授,是中国与东南亚跨国民族问题研究的知名专家;郑一省教授是我国华侨问题研究的知名学者;吴国富副教授是我国发展人类学研究的专家。其他中青年教师,都是受过系统教育的高学历人才,在一线教学、科研岗位上表现突出。
2.科研成果丰富
中国与东南亚跨国民族研究是我校民族学研究的新兴领域,近年来,我校科研人员在此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先后出版了《中越中老跨国民族及其族群关系研究》、《和平跨居论》等专著。与此同时,我校的科研人员积极参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探索和社会实践,深入研究西南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与发展问题,一些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学术界的普遍赞誉,一些理论观点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本硕士点其他重要著作有:《多重网络的渗透与扩张—海外华侨华人与闽粤侨乡互动关系研究》,《信仰治疗——广西盘瑶巫医研究》,等等。
3.培养质量优良
我院民族学二级学科硕士点的专业课程建设日趋完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1999年至今,本学科点已经招收16届学生,顺利毕业13届学生,就业率100%。
4.田野调查扎实
我院的民族学研究生培养,非常重视田野调查环节。我们认为田野调查不仅是专业学习的基础环节,也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在3年培养过程中,我院民族学研究生必须累计完成不少于3个月的田野调查工作。近年来,我院研究生在指导教师带领下,足迹遍布区内外,有些甚至已经从国内开始向周边国家拓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三、发展前景
目前,我校已经形成了民族学本科、硕士和博士培养层次,已经建成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以及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广西在国家宏观战略中所处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而民族学作为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必将在服务国家和地方“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全”、“国际文化交流”以及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四、学位点导师
本学位点现有硕士生导师7人,其中教授(研究员)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5人,学科带头人为周建新教授。
2021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研究生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
1.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
2.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3. 黄淑娉、龚佩华著:《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科学技术史专业简介
科学技术史专业 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授予理学硕士学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硕士研究生须达到如下要求:1、德、智、体全面发展;2、掌握坚实、系统的科学技术史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了解本专业发展现状与前沿动向,具备良好的科技文化、科学思维与科研能力素养;3、在本专业学习与研究中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理解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4、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5、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除从事专业科技史研究之外,可以在政府管理和决策部门、新闻、出版、文化、教育、科学普及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
主要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辨证法概论(理工科)、基础英语(一)、基础英语(二)、中国科技史、科技史经典文献选读、西方科技史、技术哲学、科技史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方法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国少数民族史简介
中国少数民族史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专业代码:030404)
中国少数民族史属于民族学基础核心学科。2005年获得中国少数民族史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003年、2004年成立了“壮学研究中心”和“瑶学研究中心”,并招收“壮族历史文化”、“瑶族历史文化”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2012年获得“壮学与瑶学”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科获批“十二五”广西高校重点学科。2013年获得中国少数民族史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一)学科特色
长期的学术沉淀与传承,加上学科的交叉渗透,结合我校立足广西、面向东南亚的传统研究导向,本学科现已形成了民族区域社会史,华南、西南民族的历史文化,华南、西南民族与境外民族关系史等三个特色方向,既有传统民族史学科强项的传承与发展壮大,也有处于学科前沿的历史人类学新的理论方法的应用,特色鲜明,优势不可替代。
1、民族区域社会史采用历史人类学的多学科整合的研究方法,强调对民间文献及口传材料的采集应用,注重在区域史的脉络下把握民族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近年依托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设立于我校的博士后科研基地及与国内外研究机构的良好合作,在新的学术理路下重新解读华南及西南地区的民族变迁与社会发展历程,成为此崭新学术发展方向的区内引领者。
2、华南、西南民族的历史文化研究方向对华南、西南的壮侗、苗瑶语族的历史文化的研究起步早,长期稳步发展,具有突出的特色和不可替代的优势,形成了壮族瑶族生活史及习惯法、民间宗教信仰、壮侗苗瑶语族传统文化艺术等研究主题,其深度和广度备受学界瞩目。
3、历史上华南、西南山地民族具有强烈迁徙性,对留居当地与迁出境外民族间的渊源及关系的研究是我们的重要传统,毗邻的东南亚民族特别是越南、泰国、老挝和缅甸各民族因与华南、西南民族的密切关系,更成为我们的核心课题,几十年的薪火相承和长期的学术交流,我们与东南亚国家相关机构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本方向对越南汉文文献的整理研究工作成绩斐然。
(二)学科优势
1、本学科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国家级项目、获奖科研成果较多,在壮学、瑶学、民族区域社会史研究等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和较高水平,取得了系列领先于国内乃至国际研究水平的科研成果。其中《中国壮学文库》和《瑶学丛书》共出版了23部关于壮族瑶族历史文化的专著。为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为学科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较高的起点。
2、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有坚实的研究平台。中国少数民族史为自治区重点学科,有壮学研究中心、瑶学研究中心两个区级重点研究基地,并依托我院中国少数民族史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民族学博士后流动站等进行教研工作。还与东南亚国家的学术机构、专家学者有密切的联系,为本学科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研究平台。
3、本学科以壮学、瑶学等优势学科为依托,在研究方向、问题关怀、学术成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区内外同行相比,有着不可替代的学术地位。在研究方法上,倡导田野调查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已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建立了十多个田野调查实习基地或协作点。在人才培养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先后有多人获得自治区研究生创新课题。
(三)发展前景
本学科是我校最具竞争力的学科之一,有良好发展前景。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双核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广西与东盟各国的经贸文化合作交往的广度与深度大幅度提升,活跃的经贸与文化交流急需具备深厚的民族学人类学理论素养、扎实的民族历史文化功底、良好的文化沟通意识与能力的高级人才。而民族史学科最独特的优势在于其结合了史学关照过去和民族学重视现实的视野,研究成果兼备战略内省性与前瞻性。
本学科的人才培养即顺应上述需要,培养掌握民族学理论、具有民族史功底、深具文化沟通意识与能力的新型人才,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泛北部湾地区的经济合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与文化交流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为国家和各省市的民族文化建设工作,包括地方社会发展、博物馆建设、文化项目策划、文化遗产的保护、调查和规划等工作提供合格的人才。
(四)学位点导师
本学位点现有硕士生导师6人,其中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4人,学科带头人为唐晓涛教授。
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考研专业:民族学
民族学是广西民族大学龙头学科、特色学科,是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广西壮族自治区优质专业、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15年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考研调剂通知
各位考生:2015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分数线已经公布,我院民族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中国少数民族史、壮学与瑶学、科学技术史及中国史等专业有部分调剂名额,有意向调剂我院的学生请关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发布的调剂信息,我们会根据考生情况尽快在我院网站上通知可以参加复试的考生,谢谢!
联系人:罗老师
咨询电话:0771—3265606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研究生办公室
2015年3月12日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壮学与瑶学简介
壮学与瑶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专业代码:0304Z2)
壮学与瑶学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高职人员9人,中职人员2名。有博士 8 人,硕士3 人,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称号的1人,广西优秀专家1人。2013年开始招生,现有在校生8人。
(一)学科特色和优势
壮学、瑶学是我校民族学的学科特色和优势。自1952年建校以来,我校就根据地处壮、瑶等多民族聚居省区的区位特点,较早开始了壮族、瑶族和相关民族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为学校治学的一大传统特色和优势。1978年以后,我校的壮学、瑶学研究不断深入,培养了一批壮学、瑶学学者,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1999年,我校获得“民族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点,2003年以后相继获得“中国少数民族史”等4个硕士学位授予权点。2006年,获得“民族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点。2003年、2004年我校分别成立了“壮学研究中心”和“瑶学研究中心”,并于2003年开始招收“壮族历史文化”、“瑶族历史文化”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我校的壮学、瑶研究,在以民族学的视角扎实开展壮、瑶民族研究的同时,还十分注重跨民族、跨地区、跨学科的整体研究和比较研究,教学科研队伍不断壮大,学科特色明显,研究成果丰硕。目前,我校汇集了一大批有较高学术水准的从事壮族、瑶族及相关民族研究的学者,通过开展一系列重大课题研究,出版和发表一批有较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国内外许多研究壮族、瑶族及相关民族的学者,包括日本、越南、老挝、美、英、法、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纷纷前来我校交流、访问,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上壮族、瑶族及相关民族研究的一个重要基地。
本学科科研和师资力量较强,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称号的1人,广西优秀专家1人。目前,我校已成为全国壮侗语族、苗瑶语族研究力量最为集中、科研成果最为丰富的高校。自2004年以来,我校壮、瑶学科研队伍发表了大量壮学、瑶学研究论文,出版了《壮族历史与文化》、《瑶族历史与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壮族传统文化》、《壮泰传统文化比较研究》、《瑶族传统文化》、《瑶族石牌制度》、《壮族民间宗教文化》、《壮族社会生活史》、《村落的视角:壮族社会文化变迁的个案研究》、《其命维新:壮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实践论》、《草根的守望——民间视角下的壮剧传承与发展研究》等论著,《中国壮学文库》等系列专著和《中国壮学》辑刊。主要学术带头人李富强、玉时阶两位学者长期致力于壮族、瑶族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各类课题几十项,著作颇丰,其论著《人类学视野中的壮族传统文化》、《壮泰传统文化比较研究》、《壮学初论》、《现代背景下的乡土重构——龙脊平安寨经济社会变迁研究》、《瑶族传统文化》、《瑶族通史》、《壮族社会生活史》等,在国内民族学界有着广泛声誉。黄家信、莫金山等学者,也是在壮学和瑶学科研教学中,造诣颇深的学者,特别是在壮族土司和瑶族石牌制度研究上,影响颇大。
(二)发展前景
本硕士学位授权点基础扎实,前景远大。自2003年在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设立壮学和瑶学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以来,培养了一批从事该学科的人才。2013年,经批准,我校壮学与瑶学硕士学位授权点正式开始招生,并在民族学博士点下设有壮学与瑶学方向。本硕士学位授权点按照有关政策招收有志于壮族、瑶族及相关民族研究的、具有本科及同等学历的学生,发展前景远大,因为:
1.壮瑶及相关民族是中国南方和东南亚主要民族,培养高层次人才,深化壮族与瑶族及相关民族研究,关系到南方乃至全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因而本学位授权点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2.壮瑶及相关民族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建设者,培养高层次人才,深化壮族与瑶族及相关民族研究,对于推进今天“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三)学位点导师
本学科现在硕士导师3人,均为教授,其中有博士学位两人,博士生导师1人。方向负责人为李富强教授。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专业简介
民族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授予法学硕士学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学修养,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的民族学高级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中国南方与东南亚跨国民族、文化人类学、民族教育、民族法学、华人华侨研究
主要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文科)、基础英语(一)、基础英语(二)、民族学通论、中国民族史、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学人类学原著导读、民族学与社会研究综合课、田野调查方法
2021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030400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民族学 [0304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广西民族大学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3]法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4]民族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02)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
|
招生人数: | 15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6)民族学通论 ④(866)田野调查方法 |
|
备 注: |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030400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民族学 [0304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广西民族大学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3]法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4]民族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民族学(02)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03)中国少数民族经济(04)中国少数民族史(05)中国少数民族艺术(06)壮学与瑶学 | |
招生人数: | 34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6)民族学通论 ④(866)田野调查方法 |
|
备 注: |
民族学考研院校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民族学 专业代码:030401 门类/类别:法学 学科/类别:民族学
专业点分布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南开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内蒙古大学 延边大学 南京大学 厦门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湖北民族学院 吉首大学 中山大学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大学 贵州大学 贵州民族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 大理大学 云南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兰州大学 西北民族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宁夏大学 北方民族大学 新疆师范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304 民族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15 所,本次参评14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31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52 | 中央民族大学 | A+ |
2 | 10673 | 云南大学 | A+ |
3 | 10524 | 中南民族大学 | A- |
4 | 10558 | 中山大学 | B+ |
5 | 10656 | 西南民族大学 | B+ |
6 | 10730 | 兰州大学 | B+ |
7 | 10126 | 内蒙古大学 | B |
8 | 10608 | 广西民族大学 | B |
9 | 10691 | 云南民族大学 | B |
10 | 10384 | 厦门大学 | B- |
11 | 10718 | 陕西师范大学 | B- |
12 | 10749 | 宁夏大学 | B- |
13 | 10610 | 四川大学 | C+ |
14 | 10742 | 西北民族大学 | C+ |
15 | 10762 | 新疆师范大学 | C+ |
16 | 10135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C |
17 | 10517 | 湖北民族学院 | C |
18 | 10695 | 西藏民族大学 | C |
19 | 10531 | 吉首大学 | C- |
20 | 10672 | 贵州民族大学 | C- |
21 | 11407 | 北方民族大学 | C- |
民族学考研院校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民族学 专业代码:030400 门类/类别:法学 学科/类别:民族学
专业介绍
中山大学为例
请查阅中山大学相关招生院系的网页。
专业点分布
内蒙古工业大学 大连民族大学 三峡大学 中山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304 民族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15 所,本次参评14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31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52 | 中央民族大学 | A+ |
2 | 10673 | 云南大学 | A+ |
3 | 10524 | 中南民族大学 | A- |
4 | 10558 | 中山大学 | B+ |
5 | 10656 | 西南民族大学 | B+ |
6 | 10730 | 兰州大学 | B+ |
7 | 10126 | 内蒙古大学 | B |
8 | 10608 | 广西民族大学 | B |
9 | 10691 | 云南民族大学 | B |
10 | 10384 | 厦门大学 | B- |
11 | 10718 | 陕西师范大学 | B- |
12 | 10749 | 宁夏大学 | B- |
13 | 10610 | 四川大学 | C+ |
14 | 10742 | 西北民族大学 | C+ |
15 | 10762 | 新疆师范大学 | C+ |
16 | 10135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C |
17 | 10517 | 湖北民族学院 | C |
18 | 10695 | 西藏民族大学 | C |
19 | 10531 | 吉首大学 | C- |
20 | 10672 | 贵州民族大学 | C- |
21 | 11407 | 北方民族大学 | C- |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考研 推荐
-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考研
-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考研参考书目
-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考研QQ群
-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考研难吗
-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考研考试科目
-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研究生分数线
-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研究生一对一辅导
-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研究生辅导
-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考研辅导
- 湖北民族大学民族学考研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民族学考研
- 四川大学民族学考研
- 延边大学民族学考研
- 云南大学民族学考研
- 西南大学民族学考研
- 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考研
- 新疆大学民族学考研
- 西藏大学民族学考研
- 烟台大学民族学考研
- 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考研
- 北方民族大学民族学考研
- 中山大学民族学考研
- 宁夏大学民族学考研
- 内蒙古大学民族学考研
-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学考研
- 兰州大学民族学考研
- 大理大学民族学考研
-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考研
- 厦门大学民族学考研
- 陕西师范大学民族学考研
- 内蒙古工业大学民族学考研
- 吉首大学民族学考研
- 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考研
- 三峡大学民族学考研
- 南京大学民族学考研
- 西藏民族大学民族学考研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民族学考研
- 内蒙古民族大学民族学考研
-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考研
- 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考研
- 贵州大学民族学考研
- 新疆师范大学民族学考研
-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考研
-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考研
- 南开大学民族学考研
-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考研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