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保研夏令营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广东海洋大学考研分数线、广东海洋大学报录比、广东海洋大学考研群、广东海洋大学学姐微信、广东海洋大学考研真题、广东海洋大学专业目录、广东海洋大学排名、广东海洋大学保研、广东海洋大学公众号、广东海洋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广东海洋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获取相应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试大纲、招考专业、招考目录等等基本信息,这些内容是进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准备。考生可以从各院校的研招网进行查询,每年的9月左右就会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考生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考生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考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招生信息汇总,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内总结了各大院校的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考研派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Add 广东海洋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是保研的一个重要渠道,必须获取相应的保研信息,比如保研夏令营的时间、申请条件、申请材料等等信息,这些内容是申请保研夏令营的必要准备。同学们可以从各院校的研究生信息网或公众号中进行查询,大致每年的4月-6月就会公布本年的招生计划。同学们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同学们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保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保研招生信息汇总,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内总结了学院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小编预祝各位想要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被目标院校录取。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网是同学获取保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保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保研推免招生计划、保研政策、保研渠道、保研真题、保研经验等等内容,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保研夏令营招生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是最为准确和官方的,是同学保研信息主要来源,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网的小编提醒各位同学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切信息变动要以该网站提供的内容为主。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网会公布研招办以及各个院系的招生负责人电话,考生在准备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网的小编预祝各位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上岸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保研夏令营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简介

 

在60余年的历史积淀基础上,依托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水产品加工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已成为海洋水产特色鲜明,培养创新、应用型食品高级技术人才的基地和摇篮,是广东省名牌专业、广东省重点专业建设点及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现该专业拥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荣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主、参编各类教材24部。师资力量强,有教指委委员1人、省教学名师2人、南粤优秀教师2人、省“千百十”培养对象2人。实验室面积8960平米,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平台3个;建有校外实习基地30余个。本科生近年获各类省级以上竞赛奖40余次,发表论文40余篇、承担省级以上创新实验28项。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0832)

一级学科代码 0832 一级学科名称 食品科学与工程
3 所属院、系 食品科技学院
专业代码:083204 专业代码:083203 专业代码:097201
专业名称: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专业名称:农产品加工
及贮藏工程
专业名称:食品科学
授予学位:工学 授予学位:工学 授予学位:农学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01、水产品高值化加工与利用 01、农产品加工及高效利用 01、食品加工与保藏
02、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研究与开发 02、农产品保鲜与贮藏 02、食品质量与安全
03、海洋生物资源利用化学   03、海洋生物资源利用
培养目标:
1、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2、熟悉国内外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方向和发展动态,系统地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解决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并进行应用。
4、具有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内独立从事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工作或相应的科技经营管理工作。
培养方式:
1、全日制学习,学制为3年,其中1年进行理论课程学习,1年半~2年进行实践、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等。学校实行弹性学制,有关规定按照研究生培养管理实施细则执行。
2、采取导师负责制和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对研究生的培养,既要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课题组及其他有关教师的集体指导作用。
3、采取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课题研究并重的方式。既要使硕士生系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又要使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培养环节:
一、培养计划
新生应在入学后1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制定出培养计划。
二、中期考核
第3学期第15周前,按照《广东海洋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参加中期考核;中期考核主要是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成绩、科研能力和英语、计算机等综合技能进行考核,要求修满个人培养计划中的理论课学习。
三、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是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属于必修环节,包括教学(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研究生班讨论、学术活动和专业外文文献精读等5个部分,共计7学分,要求在第5学期结束前完成。具体要求如下:
教学(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研究生教学(社会)实践或专业实习,内容要与学位论文有关,时间为60个工作日。必须有实践(实习)计划、学生实践(实习)记录表或日志、学生实习报告及学生教学(社会)实践考核表等。经考核合格的学生,教学(社会)实践记1学分,专业实习2学分。
研究生班讨论:在读期间,研究生参加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讨论班不少于8次,并撰写总结报告,导师审核通过,将材料上交学院和研究生处,考核合格,计2学分。
学术活动:每个研究生在培养期间必须听学术报告5次以上,必须参加校外学术会议1次并在会议上做报告1次,研究生写出总结报告,导师审核通过,将材料上交学院和研究生处,考核合格计1学分。
专业外文文献精读:在导师指导下阅读10篇以上与本专业研究方向相关的外文文献,并撰写读书报告,导师审核通过,以同一研究方向研究生集中用英语以ppt的形式向指导教师团队汇报,将材料上交学院和研究生处,考核合格计1学分。
四、学位论文
1、选题和开题: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确定研究课题,应在第3学期内完成开题报告。
2、学位论文研究中期检查: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是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在研究生开题一段时间后,第5学期第4周前进行论文工作中期检查。
3、学位论文的写作: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论文作者应了解所研究方向的最新成就,对所研究的课题应有创新。论文工作要有足够的工作量,论文的字数一般不低于2万字,论文撰写参照《广东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格式及书写规范》。
4、论文答辩和授予:研究生必须学完规定的理论课程和实践教育,考核成绩合格,获得规定的学分;硕士在读期间作为第1作者(或导师为第1作者、学生为第2作者)至少发表1篇CSCD收录(或CSCD以上级别)的论文(或者有论文录用函),方能申请论文答辩;其他有关研究生的论文评阅、论文答辩、学位授予等环节按《广东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实施细则》《广东海洋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积极推行学位论文的“双盲”送审和公开答辩制度。学位论文的审议和答辩时间一般安排在第6学期,按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课程设置:
应修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16学分,实践环节7学分,非学位课程9学分。课堂教学前两学期完成,成绩及格取得相应学分。跨学科或同等学力的研究生,必须补修2门本专业的大学本科专业主干课程,不计学分。学位课程成绩70分以上(含70分)为及格,非学位课程及补修课成绩60分以上(含60分)为及格,英语不得免修。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拟任课
教师
备注
公共学位课
(6学分)
215027 英语读写A 64 3 1 考试 汪晓明
霍东英
 
215028 英语听说 32 1 1 考试 外教  
20502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2 2 1 考试 宋玉忠  
专业学位课
(10学分)
218112 高级生物化学 32 2 1 考试 刘展雄  
204913 高级微生物学 32 2 1 考试 雷晓凌
吴红棉
刘颖
 
204201 水产利用化学 32 2 2 考查 吉宏武  
204926 现代仪器分析 32 2 1 考试 吴晓萍  
204102 现代食品科学技术 32 2 2 考查 王维民  
选修课
(9学分)
218107 高级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32 2 1 考查 刘展雄  
204927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技术 32 2 1 考查 杨  婕  
204910 食品物性学 32 2 1 考查 李雁群
毛伟杰
 
204914 食品毒理学 32 2 2 考查 王雅玲  
204225 食品酶学 32 2 2 考查 杨锡洪  
204115 图谱解析 32 2 2 考查 解万翠  
204209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32 2 2 考查 刘书成  
204915 蛋白质化学研究进展 16 1 2 考查 周春霞  
204916 碳水化合物化学研究进展 16 1 2 考查 秦小明  
204917 功能食品研究进展 16 1 1 考查 洪鹏志  
204918 海洋食品加工研究进展 16 1 1 考查 章超桦
曹文红
 
204919 食品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16 1 1 考查 刘斌斌  
204920 食品营养学研究进展 16 1 1 考查 林华娟  
204921 食品质量与安全研究进展 16 1 1 考查 黄  和  
204922 生物活性物质研究 16 1 1 考查 雷晓凌  
204923 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6 1 2 考查 孙力军  
204928 食品冷冻技术 32 2 1 考查 关志强  
204924 食品新资源开发 16 1 1 考查 刘  颖  
204925 特色农产品加工研究进展 16 1 1 考查 李秀娟  
205028 自然辩证法概论 16 1 1 考查 朱诗勇 必选
211015 科技文献检索 16 1 1 考查 樊怡青  
219024 中文科技论文写作 16 1 1 考查 禤胜修  
201025 英文科技论文写作 16 1 1 考查 李广丽  
215026 第二外语(日语) 32 2 1 考查 李星  
实践环节
(7学分)
204J01 专业实习   2 3-5 考查    
204J04 专业外文献精读   1 1-5 考查   ≥10篇
204J03 教学(社会)实践   1 3-5 考查    
204J02 研究生讨论班   2 1-5 考查   ≥8次
204J05 学术报告   1 1-5 考查   ≥5次
补修课程
 
204503 食品化学       考试 吉宏武
章超桦
 
204504 食品工艺学       考试 李秀娟  
 
 
说明:本培养方案从2013级研究生开始实施,解释权属食品科技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学校名称
1 江南大学
2 中国农业大学
3 华南理工大学
4 南昌大学
5 南京农业大学
6 浙江大学
7 中国海洋大学
8 东北农业大学
9 江苏大学
10 天津科技大学
11 华中农业大学
12 华南农业大学
1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4 合肥工业大学
15 河南工业大学
16 中国农业科学院
17 内蒙古农业大学
18 大连工业大学
19 上海交通大学
20 上海海洋大学
21 浙江工商大学
22 福建农林大学
23 西南大学
24 华东理工大学
25 武汉工业学院
26 哈尔滨商业大学
27 上海理工大学
28 河北农业大学
29 南京财经大学
30 福州大学
3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32 四川大学
33 甘肃农业大学
34 扬州大学
35 天津商业大学
36 浙江工业大学
37 河南农业大学
38 河南科技学院
39 陕西科技大学
40 北京农学院
41 大连海洋大学
42 渤海大学
43 上海大学
44 南京师范大学
45 海南大学
46 北京联合大学
47 宁波大学
48 广西大学
49 昆明理工大学
50 兰州理工大学
51 新疆农业大学
52 辽宁医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 [0832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广东海洋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食品科技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32]食品科学与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水产品贮藏与加工(02)南海生物活性物质研究与开发(03)水产食品质量与安全(04)农产品深加工与保健食品开发
招生人数: 1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06)食品微生物学
备  注:
食品科学与工程 [0972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广东海洋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食品科技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9]农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72]食品科学与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水产品贮藏与加工(02)南海生物活性物质研究与开发
(03)水产食品质量与安全
(04)农产品深加工与保健食品开发
招生人数: 28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9)普通生物化学
④(806)食品微生物学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0)食品化学
④(806)食品微生物学
备  注:
食品科学与工程 [0972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广东海洋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食品科技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9]农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72]食品科学与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水产品贮藏与加工(02)南海生物活性物质研究与开发(03)水产食品质量与安全(04)农产品深加工与保健食品开发
招生人数: 17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9)普通生物化学
④(806)食品微生物学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0)食品化学
④(806)食品微生物学
备  注:
食品科学与工程 [0832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广东海洋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食品科技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32]食品科学与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水产品贮藏与加工(02)南海生物活性物质研究与开发
(03)水产食品质量与安全
(04)农产品深加工与保健食品开发
招生人数: 1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06)食品微生物学
备  注: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食品科学与工程     专业代码:097200     门类/类别:农学     学科/类别:食品科学与工程
 

专业点分布

山西农业大学 大连海洋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食品科学与工程     专业代码:083200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食品科学与工程

专业介绍

北京工商大学为例
食品学科是在原北京轻工学院发酵工程专业和原北京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金培松、姚国雄等老一代专家为代表的著名教授为食品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50多年的建设与历史积淀,食品学科已形成了院士领军的科研传统及研究实力,确立了以科研创新为主导,以教学基地与人才队伍为基础,以强化实践教学为办学特色,以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策略为手段,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融,知识与能力并重,人品与才干相长的人才培养目标。食品学科是学校重点建设的龙头学科,先后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及北京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现为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的授权点及“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食品科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先进的培养理念及科学的教学实践并行成绩斐然。近3年本学科教师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子课题等国家级项目20余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主持校企合作科研项目15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其他奖2项。发表科研论文3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50余篇,出版重要学术专著8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
 
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食品添加剂与配料:研究重点是食品香料香精、食品乳化剂、生物防腐剂和功能性食品配料制备中科学问题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农残、兽残的快速检测以及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过程中有害因子的监控、风险评估与危害分析。
 
食品化学: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食品风味化学、食品成分与食品品质的内在联系。
 
食品工程:以发酵技术、酶技术、定向化学改性技术、物理场强化技术、等高新技术集成研究为特色,对食品及农副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利用。

专业点分布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农学院 北京联合大学 天津农学院 河北科技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长春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海洋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 陕西科技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832 食品科学与工程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27 所,本次参评26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79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A+
2 10295 江南大学 A+
3 10403 南昌大学 A
4 10307 南京农业大学 A-
5 10335 浙江大学 A-
6 10504 华中农业大学 A-
7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A-
8 10057 天津科技大学 B+
9 10152 大连工业大学 B+
10 10224 东北农业大学 B+
11 10264 上海海洋大学 B+
12 10299 江苏大学 B+
13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B+
14 10564 华南农业大学 B+
15 107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B+
16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B
17 10129 内蒙古农业大学 B
18 10157 沈阳农业大学 B
19 10183 吉林大学 B
20 10353 浙江工商大学 B
21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B
22 10389 福建农林大学 B
23 10635 西南大学 B
24 10086 河北农业大学 B-
25 10193 吉林农业大学 B-
26 10240 哈尔滨商业大学 B-
27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B-
28 10327 南京财经大学 B-
29 10463 河南工业大学 B-
30 10496 武汉轻工大学 B-
31 10566 广东海洋大学 B-
32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C+
33 10223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C+
34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
35 10390 集美大学 C+
36 10462 郑州轻工业学院 C+
37 10466 河南农业大学 C+
38 10538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C+
39 10559 暨南大学 C+
40 10610 四川大学 C+
41 10167 渤海大学 C
42 10386 福州大学 C
43 10464 河南科技大学 C
44 10589 海南大学 C
45 10623 西华大学 C
46 10626 四川农业大学 C
47 10676 云南农业大学 C
48 10708 陕西科技大学 C
49 11646 宁波大学 C
50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C-
51 10364 安徽农业大学 C-
52 10435 青岛农业大学 C-
53 10536 长沙理工大学 C-
54 10733 甘肃农业大学 C-
55 11117 扬州大学 C-

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生考试科目: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考研科目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 俄语或203日语;③302数学二;④ 811食品生物化学。
复试科目:
食品科学综合(812微生物学和813食品化学)。
另同等学历需加试800《食品分析》。
 
食品科学与工程考研参考书: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考研科目及参考书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 俄语或203日语;③302数学二;④ 811食品生物化学。
复试科目:
食品科学综合(812微生物学和813食品化学)。
另同等学历需加试800《食品分析》。
参考书目
科目    参考书    出版社    作者
811食品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教程》第三版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    张洪渊主编
812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二版    沈萍等主编
813食品化学    食品化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年8月    汪东风主编
800食品分析    食品分析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4年    大连轻工业学院等
 
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就业去向:
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膨胀,对食品的需求量势必剧增。方便、速冻、保鲜、保健、微波、休闲、儿童、老年食品及健康饮料和调味品将风靡全球。食品行业的“大输血”为食品专业教育指明了方向。与世界的接轨,使我国食品市场与流通秩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也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先进的技术与管理制度的大量引入,为食品工业毕业生大显身手提供了舞台。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它在一个国家工业体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我国又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世界第一大国,对食品的需求依然很大。更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的需求已由过去的单一温饱型逐步向五彩缤纷的精品科技型过渡。
我国食品工业急需大量专门人才,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比较广。食品制造加工企业、以动植物产品为原料的产品制造加工企业及相关的国家机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商务公司、海关、质量监督、卫生防疫、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部门都是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单位。以北工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08年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例,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1.6%,毕业生多去往国内外著名食品企业、政府质检部门从事产品品质控制、产品研发、企业管理、分析检验等方面的工作,或考取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生。
食品行业招聘企业主要以外资企业和民营大中型公司为主。外资企业方面,从其在各大网上所发布的职位显示出,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有明显的人力资源匮乏的现象。同时,因为受所需人才专业度和地域的限制,所以外资企业虽然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等优越条件,招聘到所需的研发技术人员也有一定难度。但是在对应届毕业生的吸引上,外资企业有它独到的优势,所以中层人才大多通过内部提升的方式得以解决。
民营企业方面,中层的管理人员变成了企业急需的人才热点。从02年起市场营销岗位就方兴未艾,而且该行业大量的市场、销售人员,特别是品牌建设人员流向其他行业,而从其他行业流向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市场人员并不多。因此,相关企业将有必要继续对此类人才进行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