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生辅导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大连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大连理工大学报录比、大连理工大学考研群、大连理工大学学姐、大连理工大学考研真题、大连理工大学专业目录、大连理工大学排名、大连理工大学保研、大连理工大学公众号、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大连理工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大连理工大学微信
找研究生辅导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生辅导 对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高效考研方法,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生辅导,研究生会根据情况提供部分考研资料等,并根据学员的情况制定复习计划和划出考研的重难点,并有答疑解惑的课程设置,让你的学习更有效率,尤其是学长学姐更了解本专业导师的一些情况,历年出题的规律,会让你的备考事半功倍,花更少的时间取得更多的成绩进步。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工程力学的研究生。

因为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考研辅导一对一
考研一对一辅导班
考研派考研题库
考研派考研督学
考研派考研1v1答疑
考研派研究生筛选流程
考研派辅导方法
考研派口碑
考研派一对一辅导口碑
考研派课程体系
考研派服务流程
考研派
考研派考研问题
考研派考研资料
考研派研究生学长
考研派考研辅导
考研派考研真题资料等
大连理工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专业考研录取分数线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信息,因为研究生录取分数线直接就决定了考生需要考取考多少分才能达到成功被院校录取的一个最低标准,这也是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的一个奋斗的目标和计划的基准。另外,考研录取分数线也是考生在前期择校、择专业的一个判断依据,如果考研录取分数线过高的话,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考生就会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可以进行自我衡量能否达到最低分数的要求而进行合理的选择。如果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考研录取分数线(尤其是历年分数线和复试分数线)相对而言较低的话,对于考生来说成功的几率就会比较大,备考过程也会相对的容易。考生获取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分数线的途径有很多:研究生官网上通常会有详细的历年分数线情况,考研网站、论坛上也会有相关的资源。考研派的中就为大家总结了详细的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录取分数线情况,以供大家选择使用。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工程力学的研究生。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考研考试科目
工程力学 [080104]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力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 (全日制)海洋工程装备设计中的关键力学问题研究
02 (全日制)海洋工程实验及现场监测技术
03 (全日制)先进复合材料力学行为
04 (全日制)工程机械设计及优化
05 (全日制)多体系统与机械系统动力学
06 (全日制)智能检测仪器开发与利用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16 材料力学
备  注: 与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080100力学统一划线,分校区排序录取。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于1957年由钱令希院士和唐立民教授领导创建,1981年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5年设立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87年计算力学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1996年首批获得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工程力学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被确定为力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目前本学科包含一般力学和力学基础、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4个二级学科,并自主设立计算力学、岩土与环境力学、动力学与控制、应用实验力学4个二级学科,拥有上述8个二级学科的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

工程力学系依托于“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211工程”建设和“985工程” 建设经费的资助下,学科点科研教学设备条件先进,逐步形成了工业装备与工程结构关键力学问题实验平台、高性能计算硬件和软件平台、生物与纳米力学实验平台、流体与岩土环境力学实验平台。在过去50年中,本学科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力学领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综合实力和学术水平在我国力学学科处于一流水平,在国际学术界也有重要影响。

工程力学系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教学队伍,包括博士生导师28人、教授28人、副教授26人,其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50名。师资队伍包括钱令希、钟万勰、程耿东3位中科院院士,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含1名讲座教授),3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获得者,5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

工程力学系面向国防军工、工业装备和重大工程等国家需求,研究领域包括力学各主要分支学科、工程科学计算、大规模计算工程软件、工程学科交叉领域的力学与多学科耦合问题等研究领域,进行基础学科创新研究和重大工程应用服务。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四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四项、省部级科技奖四十余项,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五十多种。近五年来,在国际、国内重要期刊发表论文888篇,承担了多项包括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重大科研项,完成了大量国防军工、工业装备与重大工程等应用项目,科研总经费达8000余万元。

工程力学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近五年共培养毕业的博士146人、硕士343人。其中获得教育部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提名2篇;获辽宁省优秀博士论文奖6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研究生培养教育获1997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辽宁省第五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全国模范教师1名,全国力学教学优秀教师1名。获得徐芝纶杯全国基础力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1名。

工程力学系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20余所海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有2人担任3个国际学术组织执委(或执委会副主席),4人担任11个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或副主编),在国内外同行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影响。国际间人员访问交流与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每年达到50人次左右规模。近年来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4次,成为我国力学领域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中心之一。另外,还有我国力学界影响较大的核心学术期刊《计算力学学报》(EI全部收录)。

 

大连理工大学坐落在美丽的城市大连,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师资力量雄厚,校园环境优美,是一所优秀的高等院校,学校具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广大学子求学考研的好选择,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考研经验,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成功!
  28号复试报道+复试说明会:
  上午和下午报道,有一点如果是往界生,那个学历注册备案表要最新的,最好是来复试前再打出来,报道时教务科会刷二维码,不要提前注册,过期的不行。其它的成绩单什么的一定得有,报道费150。
  复试说明会讲了一些关于后面复试的东西,笔试,面试啥的。今年航院没招满,缺一个名额要从力学调过去,如果航院复试刷人了,少的人从力学补过去(今年航院就面试刷了一人)。今年的复试名单有129人,原则上要刷掉25人,但是第二天来参加笔试的只有126人,三人没来,或是其它原因,不知道。总之,这个说明会,听听就行了。

  29号早上7点半笔试:
  这个,先说说结果,笔试总共刷了8人,具体分数自已可以去学部网站查查,都是55-59的,所以说笔试不管会不会,一定要写满,我自已感觉到60都危险,结果还是过了。

  面试:我今年就是败在面试上了,我的分数太低。从大家面试的结果来看,什么都问(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断裂力学,有限元分析,总之问的很多)。可以看看今年的结果,最后录取的与没录取的分差都在1分以内,所以笔试成绩通过了,多找找导师还是有用的,但有一点,最好找一个力学系的导师,别找什么其它学院的,因为他们也要面试,此时帮不上啥忙,其它的你们可以问一下学长啥的。
  很遗憾今年以0.9分之差没有被大连理工录取!
工程力学 [080104]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盘锦校区)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力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海洋工程装备设计中的关键力学问题研究(02)海洋工程实验及现场监测技术(03)先进复合材料力学行为(04)工程机械设计及优化(05)多体系统与机械系统动力学(06)智能检测仪器开发与利用
招生人数: 9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16)材料力学
备  注: 拟接受推免生计划将根据推免生报考情况相应增加或减少,拟招生计划数将根据国家最终下达我校计划数、接受推免生情况、考生报考情况相应增加或减少。各专业划线及排序录取方式请登录http://202.118.65.123:8080/zsgl/zsmlgl/zsml_ss.aspx查询。
大连理工大学坐落在美丽的城市大连,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师资力量雄厚,校园环境优美,是一所优秀的高等院校,学校具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广大学子求学考研的好选择,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连理工大学考研工程力学专业介绍,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成功!

大连理工大学考研工程力学专业介绍:

 专业简介

  工程力学是力学与现代工程技术交叉发展的一门学科,运用现代力学的知识解决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重大工程问题。其研究领域几乎涉及所有的工程领域,如航空、航天、土木、机械、水利、造船、材料、化工、能源、环境和生物等。并且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信息、材料、生命、电子等新兴学科和战略高技术产业,对工程力学学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研究内容和范围不断扩展和深入。
  工程力学的主要研究目标是同相关学科结合,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技术,研究工业装备和工程结构中的关键力学问题以及多学科交叉问题,研究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先进的数值分析技术、试验技术、先进的设计方法和理论,以及实现这些理论和技术的软件平台和实现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学科点组建于1957年,依托于大连理工大学力学一级学科和“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教学设备条件先进,师资力量强。师资队伍包括程耿东教授和欧进萍教授两位中科院院士、18名博士生导师,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三等奖、国家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家教育部及其它部省级一、二等奖30余项。近五年来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八六三、九七三和重要的军工和工程攻关项目等一批重要科研项目,出版和发表学术著作和高水平论文几百篇(部),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重视。

  研究方向
  1.工程结构多学科优化与反问题
  2.结构与多学科耦合系统仿真软件与应用
  3 .先进材料与结构性能表征与现代设计理论
  4.工程结构动力分析与控制
  5.工程结构可靠性分析与健康诊断
大连理工大学坐落在美丽的城市大连,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师资力量雄厚,校园环境优美,是一所优秀的高等院校,学校具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广大学子求学考研的好选择,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考研报录比,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成功!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考研报录比:

据国大连理工大学究研生院消息,2014年大连理工大学080104工程力学考研报录比(官方)已发布,详情如下:


院(系、部)代码、名称 代码 名称 录取情况
总数 推免
260 盘锦校区 080104 ☆▲▲工程力学 3 0

大连理工大学坐落在美丽的城市大连,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师资力量雄厚,校园环境优美,是一所优秀的高等院校,学校具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广大学子求学考研的好选择,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考研参考书目及考试科目,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成功!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考研参考书目及考试科目:


据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考研参考书目及考试科目已发布,详情如下:

盘锦校区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280
专业代码及名称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080104 工程力学 816 材料力学 《材料力学》,主编:季顺迎,科学出版社,2013年1月;《材料力学解题指导》,主编:马红艳,科学出版社,2014年1月

一、培养目标(标题3,宋体五号加粗)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坚实的数理和力学基础,具有系统而深入的专业知识,掌握力学试验技能和计算方法,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了解本学科最新发展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研能力的,能够在力学及相邻学科从事科研、教学、设计、生产和管理等工作的能力的高层次、创新性专门人才。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
力学一级学科下设1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 研究方向:
01 分析结构力学与辛数学方法
02 动力学与最优控制
03 随机振动及非线性振动
04 复杂系统与多体系统动力学
固体力学专业研究方向:
01应用力学的辛数学方法
02 多孔多相介质力学
03 计算固体力学与耦合问题数值方法
04 破坏力学
05 工程流变学与颗粒材料力学
流体力学专业研究方向:
01 流体力学中的辛技术及应用
02 磁流体中智能机器鱼机理与优化设计
03 流动的稳定性分析及湍流模拟
04 流体的混合及热质传递强化技术
05 港口海岸工程及海洋工程
06 计算流体力学
工程力学专业 研究方向:
01 工程结构多学科优化与反问题
02 结构与多学科耦合系统仿真软件与应用
03 先进材料与结构性能表征与现代设计理论
04 工程结构动力分析与控制
05 工程结构可靠性分析与健康诊断
计算力学专业研究方向:
01 工程优化与反问题的数值方法及应用
02 多场与多尺度耦合问题的数值方法及应用
03 现代有限元方法、计算建模与科学计算可视化
04交缘与交叉学科中的关键力学问题
05计算流体力学
岩土与环境力学专业研究方向:
01多孔多相材料中非线性力学及耦合问题
02 环境土力学
03 岩土力学试验测试技术与土的本构关系
04 岩石力学、地下工程与边坡工程
05 土壤渗流
动力学与控制专业研究方向:
01工程结构振动分析、控制与优化
02 智能材料与结构控制
03 机器人系统动力学
04 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
应用与实验力学专业 研究方向:
01材料和结构在特殊环境下的力学行为
02 岩土和环境力学实验测试技术及基础理论研究
03 海洋工程抗振技术与实验监测技术
04 爆炸力学、冲击动力学、爆破工程、爆炸加工
05 大型工业装备故障诊断、强度与可靠性分析
生物与纳米力学专业研究方向:
01生物器官生物力学模型及新材料应用研究
02分子模拟和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
03微纳米与多尺度力学研究
04生物材料的力学行为及其多功能化
航空航天力学与工程专业研究方向:
01飞行器结构优化设计
02 先进材料与结构
03 气动与热防护
04 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
05 航空航天推进技术
三、培养方式
博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也可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博士研究生导师可根据课题需要聘请相关学科的博士生导师协助工作,也可吸收学有专长的中青年学术骨干组成指导小组。导师(组)负责研究生日常管理、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制订和调整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安排开题、中期考核、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为主,重点进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博士研究生应根据培养方案要求,学位论文工作需要及个人的特点适当安排学习若干课程,以拓宽专业基础、掌握开拓性、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方法。鼓励博士研究生跨学科选修专业课程。
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在申请答辩之前须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四、学习年限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4年,直接攻博研究生为4年,硕博连读研究生为5年,在职博士研究生为5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制期满之前6个月向研究生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6年(含休学时间),超过5年需向研究生院提交超期确认申请,限期毕业。在职博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8年,超过7年需向研究生院提交超期确认申请,限期毕业。
对于极少数特别优秀的博士研究生,可以申请提前答辩,具体按照《大连理工大学关于研究生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有关规定》的要求执行。
五、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博士研究生达到毕业标准的课程总学分不低于14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不低于6学分,选修课不低于4学分,学术活动4学分。
六、开题报告
博士研究生原则上应在入学后第二学期末之前进行博士论文开题。开题报告应包括选题的科学依据及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预研情况及论文工作计划等内容。学部/院系专家组进行考核,不通过者不能进入下一培养环节。
七、中期考核和资格考试
1、中期考核
博士研究生入学后第四学期末之前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应包括已经取得的阶段工作成果、存在问题及后半期的具体工作计划等内容。具体实施按照《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的要求执行。
2、资格考核
直接攻博研究生在入学后第二学期末之前进行博士生资格考核,以确认其是否具有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资格。考核不通过者,予以退学或转回硕士处理。
八、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
在修完必要的学分后,学生必须开展相对系统深入的科学研究工作,包括从文献阅读,选题,一定深度的理论分析,计算机编程和(或)实验,大型商业软件的学习与熟练运用,数值分析方法的掌握运用,工程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参与科研项目并独立完成和编写一定分量的科学研究报告,最后撰写符合学位论文要求的毕业论文。在研究工作基础上,至少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或有正式录用函)3篇以上学术论文,但在我校主办的同一种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只以该期刊一篇论文计,并且须至少满足如下两个条件之一:(1)在SCI收录的境外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或录用论文一篇;(2)在EI收录的境外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一篇,并在其它中文或英文(国内或国外)的E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论文一篇;
博士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选题应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可以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也可以是高新技术和重大工程技术的开发研究,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以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博士学位论文应具有创造性、先进性和相当的工作量。论文应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应在科学或专门技术领域做出创造性成果;并反映作者在本门学科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博士学位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撰写规范按学校有关要求执行。
九、参考书目及相关重要学术期刊

1、主要参考书目
n         钟万勰应用力学的辛数学方法.应用力学的辛数学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n         程耿东,工程优化设计基础水利电力出版社,1983
n         姚伟岸、钟万勰,辛弹性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n         黄筑平连续介质力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n         胡海昌,弹性力学的变分原理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1981
n         王勖成,邵敏,有限元法基本原理与数值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n         林家浩张亚辉随机振动的虚拟激励法科学出版社, 2004
n         王仁,熊祝华,黄文彬,塑性力学基础,科学出版社,1998
n         土的工程性质,黄文熙主编,水利电力出版社,1984
n         土工原理与计算,殷宗泽,钱家欢,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n         雷志栋,土壤水动力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
n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土工研究所,土工试验技术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n         Fredlund,D.G., Rahardjo,H.,非饱和土土力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n         Thomas H Courtney,材料的力学行为;
n         吴凤林等,力学实验 基础和流体力学部分 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n         苏先基等,力学实验 固体力学部分 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n         陶祖莱主编,生物力学导论,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0
n         云大真 于万明著,结构分析光测力学,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n         张兆顺,崔桂香 著,流体力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n         王英,谢晓晴,李海英 著,流体力学实验,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n         张廷芳 著,计算流体力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
n         陆金甫,关治 著,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n         张亚辉,林家浩,结构动力学基础,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n         洪嘉振,计算多体系统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n         J.C.Simo and T.Hughes Computational Inelasticity, Springer-Verlag, NY, 1998;
n         E.W.Billington, Introduction to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 Adam and Boston Ltd., 1986;
n         K.L Johnson, Contact Mechan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n         J. B. Burl, Linear Optimal Control - and  Methods, Addison-Wesley Longman, 1998;
n         A.E. Bryson, Dynamic Optimization. Addison Wesley, 1999;
n         J.L. Junkins, Kim Y., Introduction to Dynamics and Control of Flexible Structures, AIAA, 1993
n         M. Green, D.J.N. Limebeer, Linear Robust Control,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NJ, 1995
n         L.E. Malvern, Introduction to the Mechanics of a Continuum medium, Prentice-Hall Inc., 1969;
n         M.A. Crisfield,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Volume 1: Essentials, Joun Wiley & Sons, 1991
n         M.A.Crisfield,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Volume 2: Advanced topics, Wiley, 1997
n         C. Zienkiewicz, R.L. Taylor,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5th Edition, Volume 1,2,3、,Butterworth-Heinemann, 2000

2、重要学术期刊
n         AIAA Journal
n         Applied Mechanics Review
n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n         Archive for Rational Mechanics and Analysis
n         Coastal Engineering
n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
n         Computational Material Science
n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n         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n         Computers and Fluids
n         Continuum Mechanics and Thermodynamics
n         Control Engineering Practice
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 Structural Dynamics
n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n         Experimental Mechanics
n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n         Geotechnical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
n         Geotechnique
n         Geotechnical Testing Journal
n         Heat and Mass Transfer
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Geometry & Applications
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 Mass Transfer
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merical Method in Fluids
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acture
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
n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n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
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 & Geomechanics Abstracts
n         Journal of Biomechanics
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mechanics
n         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Control
n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n         Journal of Multibody System Dynamics
n         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
n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n         Journal of Hydrolytic Engineering
n         Journal of Hydrolytic Research
n         Journal of Fluids of Structures
n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n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n         Journal of Dynamic System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n         Journal of Guidance, Control and Dynamics
n         Mechanics of Materials
n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         Nanotechnology
n         Nature
n         Optical Engineering
n         Optics and Lasers in Engineering
n         Ocean Engineering
n         Physics of Fluid
n         Physical Review B
n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n         Science
n         Structural and Mult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
n         Soil and Foundation
n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 Engineering
n         Strain
n         Structural and Mult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
n         固体力学学报(中文版)
n         固体力学学报(英文版)
n         光学技术
n         光学学报计算力学学报
n         力学学报(中文版)
n         力学学报(英文版)
n         力学与实践
n         应用数学与力学
n         应用力学学报
n         水动力学进展
n         中国科学
n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n         岩土工程学报
n         岩土力学
n         实验力学
十、论文评审与答辩
论文的评审与答辩按照《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及相关文件的要求执行。
十一、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经院系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可授予博士学位,并发给学位证书。



力学(硕士研究生)
(专业代码:0801 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本专业着力夯实学生的数学理论基础,对学生力学建模、分析、计算和实验技能进行全面训练,并注重培养学生在力学相关计算软件应用、研究与开发的能力。本专业的毕业生应具有扎实的数学及力学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了解本学科最新发展前沿动态,具备在力学及其它相关领域继续深造或从事科研、教学、设计、生产和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
力学一级学科下设1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 研究方向:
01 分析结构力学与辛数学方法
02 动力学与最优控制
03 随机振动及非线性振动
04 复杂系统与多体系统动力学
固体力学专业研究方向:
01应用力学的辛数学方法
02 多孔多相介质力学
03 计算固体力学与耦合问题数值方法
04 破坏力学
05 工程流变学与颗粒材料力学
流体力学专业研究方向:
01 流体力学中的辛技术及应用
02 磁流体中智能机器鱼机理与优化设计
03 流动的稳定性分析及湍流模拟
04 流体的混合及热质传递强化技术
05 港口海岸工程及海洋工程
06 计算流体力学
工程力学专业 研究方向:
01 工程结构多学科优化与反问题
02 结构与多学科耦合系统仿真软件与应用
03 先进材料与结构性能表征与现代设计理论
04 工程结构动力分析与控制
05 工程结构可靠性分析与健康诊断
计算力学专业研究方向:
01 工程优化与反问题的数值方法及应用
02 多场与多尺度耦合问题的数值方法及应用
03 现代有限元方法、计算建模与科学计算可视化
04交缘与交叉学科中的关键力学问题
05计算流体力学
岩土与环境力学专业研究方向:
01多孔多相材料中非线性力学及耦合问题
02 环境土力学
03 岩土力学试验测试技术与土的本构关系
04 岩石力学、地下工程与边坡工程
05 土壤渗流
动力学与控制专业研究方向:
01工程结构振动分析、控制与优化
02 智能材料与结构控制
03 机器人系统动力学
04 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
应用与实验力学专业 研究方向:
01材料和结构在特殊环境下的力学行为
02 岩土和环境力学实验测试技术及基础理论研究
03 海洋工程抗振技术与实验监测技术
04 爆炸力学、冲击动力学、爆破工程、爆炸加工
05 大型工业装备故障诊断、强度与可靠性分析
生物与纳米力学专业研究方向:
01生物器官生物力学模型及新材料应用研究
02分子模拟和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
03微纳米与多尺度力学研究
04生物材料的力学行为及其多功能化
航空航天力学与工程专业研究方向:
01飞行器结构优化设计
02 先进材料与结构
03 气动与热防护
04 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
05 航空航天推进技术
三、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也可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导师(组)负责研究生日常管理、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制订和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安排开题、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导师(组)的指导作用,又要特别注重硕士生自学、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在申请答辩之前须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四、学习年限
学制3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制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超过4年需向研究生院提交超期确认申请,限期毕业。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含休学时间)。
五、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达到毕业标准的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其中学位必修课不低于24学分,选修课不低于6学分。
六、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
在修完必要的学分后,学生必须开展相对系统深入的科学研究工作,包括从文献阅读,选题,一定深度的理论分析,计算机编程和(或)实验,大型商业软件的学习与熟练运用,数值分析方法的掌握运用,工程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参与科研项目并独立完成和编写一定分量的科学研究报告,最后撰写符合学位论文要求的毕业论文。在研究工作基础上,撰写1-2篇学术论文,争取在网络学刊或公开刊物上至少有一篇论文发表。
学位论文要求具有系统的研究思路和计划,反映系统科学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和学术探索,具有一定的科学上的前沿性和重大实际工程的应用价值。论文应具有较丰富的工作量,有明确而可信的研究结论。论文的撰写应符合科技文献的编写规范,具有良好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文字表达精炼准确,外文摘要等的编写合乎要求。
七、参考书目及相关重要学术期刊
1、主要参考书目
n         钟万勰, 应用力学的辛数学方法.应用力学的辛数学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n         程耿东,工程优化设计基础. 水利电力出版社,1983;
n         姚伟岸、钟万勰,辛弹性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n         黄筑平, 连续介质力学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n         胡海昌,弹性力学的变分原理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1981;
n         王勖成,邵敏,有限元法基本原理与数值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n         林家浩, 张亚辉, 随机振动的虚拟激励法. 科学出版社, 2004;
n         王仁,熊祝华,黄文彬,塑性力学基础,科学出版社,1998;
n         土的工程性质,黄文熙主编,水利电力出版社,1984;
n         土工原理与计算,殷宗泽,钱家欢,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n         雷志栋,土壤水动力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
n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土工研究所,土工试验技术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n         Fredlund,D.G., Rahardjo,H.,非饱和土土力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n         Thomas H Courtney,材料的力学行为;
n         吴凤林等,力学实验 基础和流体力学部分 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n         苏先基等,力学实验 固体力学部分 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n         陶祖莱主编,生物力学导论,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0;
n         云大真 于万明著,结构分析光测力学,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n         张兆顺,崔桂香 著,流体力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n         王英,谢晓晴,李海英 著,流体力学实验,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n         张廷芳 著,计算流体力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
n         陆金甫,关治 著,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n         张亚辉,林家浩,结构动力学基础,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n         洪嘉振,计算多体系统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n         J.C.Simo and T.Hughes Computational Inelasticity, Springer-Verlag, NY, 1998;
n         E.W.Billington, Introduction to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 Adam and Boston Ltd., 1986;
n         K.L Johnson, Contact Mechan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n         J. B. Burl, Linear Optimal Control - and  Methods, Addison-Wesley Longman, 1998;
n         A.E. Bryson, Dynamic Optimization. Addison Wesley, 1999;
n         J.L. Junkins, Kim Y., Introduction to Dynamics and Control of Flexible Structures, AIAA, 1993
n         M. Green, D.J.N. Limebeer, Linear Robust Control,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NJ, 1995
n         L.E. Malvern, Introduction to the Mechanics of a Continuum medium, Prentice-Hall Inc., 1969;
n         M.A. Crisfield,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Volume 1: Essentials, Joun Wiley & Sons, 1991
n         M.A.Crisfield,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Volume 2: Advanced topics, Wiley, 1997
n         C. Zienkiewicz, R.L. Taylor,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5th Edition, Volume 1,2,3、, Butterworth-Heinemann, 2000

 
2、重要学术期刊
n         AIAA Journal
n         Applied Mechanics Review
n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n         Archive for Rational Mechanics and Analysis
n         Coastal Engineering
n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
n         Computational Material Science
n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n         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n         Computers and Fluids
n         Continuum Mechanics and Thermodynamics
n         Control Engineering Practice
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 Structural Dynamics
n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n         Experimental Mechanics
n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n         Geotechnical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
n         Geotechnique
n         Geotechnical Testing Journal
n         Heat and Mass Transfer
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Geometry & Applications
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 Mass Transfer
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merical Method in Fluids
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acture
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
n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n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
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 & Geomechanics Abstracts
n         Journal of Biomechanics
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mechanics
n         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Control
n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n         Journal of Multibody System Dynamics
n         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
n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n         Journal of Hydrolytic Engineering
n         Journal of Hydrolytic Research
n         Journal of Fluids of Structures
n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n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n         Journal of Dynamic System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n         Journal of Guidance, Control and Dynamics
n         Mechanics of Materials
n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         Nanotechnology
n         Nature
n         Optical Engineering
n         Optics and Lasers in Engineering
n         Ocean Engineering
n         Physics of Fluid
n         Physical Review B
n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n         Science
n         Structural and Mult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
n         Soil and Foundation
n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 Engineering
n         Strain
n         Structural and Mult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
n         固体力学学报(中文版)
n         固体力学学报(英文版)
n         光学技术
n         光学学报计算力学学报
n         力学学报(中文版)
n         力学学报(英文版)
n         力学与实践
n         应用数学与力学
n         应用力学学报
n         水动力学进展
n         中国科学
n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n         岩土工程学报
n         岩土力学
n         实验力学 
 
八、跨专业考入的研究生补修本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要求及课程目录
1、对跨专业考入且缺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1-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补修课程按原课程学分数的一半计学分,考试成绩合格计入选修课学分。
2、课程名称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计算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流体力学、计算方法……
九、论文评审与答辩
论文的评审与答辩按照《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及相关文件的要求执行。
十、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经院系位
大连理工大学坐落在美丽的城市大连,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师资力量雄厚,校园环境优美,是一所优秀的高等院校,学校具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广大学子求学考研的好选择,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考研在全国排名,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成功!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考研在全国排名:

工程力学,国内排名第一,拥有众多著名科学家。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工程力学     专业代码:077204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力学

专业点分布

北京大学 山东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53 所,本次参评52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80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03 清华大学 A+
3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4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5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6 10056 天津大学 A-
7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A-
8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9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B+
10 10247 同济大学 B+
11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B+
12 10280 上海大学 B+
13 10335 浙江大学 B+
14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B+
15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6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17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B
18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19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20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B
21 10294 河海大学 B
22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B
23 10730 兰州大学 B
24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 B
25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26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27 10286 东南大学 B-
28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B-
29 10532 湖南大学 B-
30 10558 中山大学 B-
31 10610 四川大学 B-
32 10611 重庆大学 B-
33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C+
34 1014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C+
35 10246 复旦大学 C+
36 10486 武汉大学 C+
37 10530 湘潭大学 C+
38 10559 暨南大学 C+
39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C+
40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C+
41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C+
42 10145 东北大学 C
43 10183 吉林大学 C
44 10299 江苏大学 C
45 10422 山东大学 C
46 10459 郑州大学 C
47 10533 中南大学 C
48 11646 宁波大学 C
49 10107 石家庄铁道大学 C-
50 10128 内蒙古工业大学 C-
51 10150 大连交通大学 C-
52 10216 燕山大学 C-
53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C-
54 10384 厦门大学 C-
55 10403 南昌大学 C-
56 10710 长安大学 C-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工程力学     专业代码:080104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力学

专业介绍

北京化工大学为例
本学科于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本校“211工程”和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学科之一,支撑学科还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现有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5人,副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5人。
本专业点是力学与现代工程科学技术交叉发展的力学分支学科,其研究领域涉及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化学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航空与航天、国防建设及安全工程等领域,包括工程中关键力学问题的建模、分析理论及计算方法、过程装备的强度与安全、微纳米力学与微纳米机电系统、机械装备健康监测与诊断、现代力学测试技术与实验方法、振动工程与动态测试技术、结构损伤检测与状态评估等研究内容。本学科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各部(省)委科技攻关项目、军工项目、省部级人才项目及横向项目多项,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和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部委科技进步奖多项。
本学科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注重与相关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在研究工作与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结合在科学研究全过程的各阶段来培养不同层次的工程力学人才,尤其是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融合和创新构思与策划的高层次人才,本学科将力争建设成为我国工程力学方面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专业点分布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院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石家庄铁道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东北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辽宁工业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吉林大学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宁波大学 浙江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福州大学 厦门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 郑州机械研究所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郑州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701所)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三峡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中南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大学 汕头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四川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 中国航空研究院623所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204所) 空军工程大学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十一所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兰州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801 力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53 所,本次参评52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80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03 清华大学 A+
3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4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5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6 10056 天津大学 A-
7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A-
8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9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B+
10 10247 同济大学 B+
11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B+
12 10280 上海大学 B+
13 10335 浙江大学 B+
14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B+
15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6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17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B
18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19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20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B
21 10294 河海大学 B
22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B
23 10730 兰州大学 B
24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 B
25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26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27 10286 东南大学 B-
28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B-
29 10532 湖南大学 B-
30 10558 中山大学 B-
31 10610 四川大学 B-
32 10611 重庆大学 B-
33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C+
34 1014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C+
35 10246 复旦大学 C+
36 10486 武汉大学 C+
37 10530 湘潭大学 C+
38 10559 暨南大学 C+
39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C+
40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C+
41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C+
42 10145 东北大学 C
43 10183 吉林大学 C
44 10299 江苏大学 C
45 10422 山东大学 C
46 10459 郑州大学 C
47 10533 中南大学 C
48 11646 宁波大学 C
49 10107 石家庄铁道大学 C-
50 10128 内蒙古工业大学 C-
51 10150 大连交通大学 C-
52 10216 燕山大学 C-
53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C-
54 10384 厦门大学 C-
55 10403 南昌大学 C-
56 10710 长安大学 C-

工程力学专业基本信息:
考生在报考专业前一定要非常了解自己报考的专业以及学校,越考在这边搜集了专业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专业名称:工程力学    专业代码:077204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力学